CN115514379A - 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14379A
CN115514379A CN202211130840.0A CN202211130840A CN115514379A CN 115514379 A CN115514379 A CN 115514379A CN 202211130840 A CN202211130840 A CN 202211130840A CN 115514379 A CN115514379 A CN 115514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hort
interference
wave data
suppr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308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彦波
贺新庆
宋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hai Jianb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hai Jianb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hai Jianb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hai Jianb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308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143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14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143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27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 H04B1/1036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with automatic suppression of narrow band noise or interference, e.g. by using tuneable notch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27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2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 H04B1/123Neutralising,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using adaptive balancing or compensation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9Convolutional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079Receiver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24Carrier regulation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24Carrier regulation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2027/0026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了一种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通过短波接收机将接收信号经过帧同步、窄带干扰抑制及校正频偏处理,获得具有同步信息的帧接收数据;根据信道估计参数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以获得具有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对所述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采用最大信噪比合并准则进行合并处理,获得合并后的短波数据。优点:采用多抽头系数的均衡器及时适应短波信道的SNR的变化,并根据SNR进行最大比合并;对窄带干扰进行剔除处理,优化信号频谱,进而提高了短波数据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性能,解决短波远距离和复杂信号条件下的干扰、多径、衰落等问题。

Description

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短波数据业务的发展历经2G-ALE、3G-ALE和新一代以“网络、综合”为主要特征的高性能数据传输、自动链路建立、综合抗干扰处理和业务智能化管理等迭代,其中我国短波通信因起步晚和技术限制等因素,仍处于第一代以人工选频、手动调谐为主的模拟话和手键报向3G-ALE过渡演变阶段,且国内电磁环境这些年日益复杂,各种电磁污染和干扰较为复杂,短波数据传输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国内短波数据传输设备基本达到的性能基本处于SNR等于8dB时,速率为1200bps,Pe≤1×10-4,通信距离小于400KM;与国外同类产品性能差距较大。
短波信道是一个典型的多径衰落信道,一个好的短波传输体制必须能够有效对抗衰落的影响,而且性能要尽可能接近Shannon极限信噪比。根据数字通信理论,当多进制正交调制的进制数趋于无穷大时,可以获得接近于Shannon极限信噪比的性能。目前,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传输速率及信号带宽越来越高,且由于信道密集多径延时,往往造成严重的码间干扰。所以短波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信号接收机中一般设置有均衡器,该均衡器能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以补偿信道畸变,消除码间干扰(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ISI)。
为实现跨视距、超远距离(指500公里以上)无线通信能力提升,避免卫星通信的容量局限、高成本、脆弱性等路径依赖,发挥短波通信距离远、开通迅速、机动灵活、网络重构便捷等优点,切实提升军事通信和应急通信的手段及能力,解决短波远距离和复杂信号条件下的干扰、多径、衰落等痛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有效地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克服其不足,通信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短波远距离和复杂信号条件下的干扰、多径、衰落等问题,其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短波接收机将接收信号经过帧同步、窄带干扰抑制及校正频偏处理,获得具有同步信息的帧接收数据;
根据信道估计参数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以获得具有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
对所述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采用最大信噪比合并准则进行合并处理,获得合并后的短波数据。
优选地,所述窄带干扰抑制处理方法包括:
窄带干扰抑制是先将接收信号通过FFT变换信号来获得窄带干扰信号,再将窄带干扰从频域中去除,最后再进行IFFT变换,从而获得相应的时域信号。
优选地,所述将窄带干扰从频域中去除,所述方法包括:
对解调不通过的数据包信号进行频谱识别,针对带内出现的窄带干扰,采用零陷滤波的方法将窄带干扰信号从频域中去除。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合并后的所述短波数据进行位同步、Walsh码解调、解交织、解咬尾卷积码和解调处理,获得最终的解调数据信息。
优选地,所述解交织处理方法包括:用4×14矩阵交织器中,将按列存入解调信号,并按行读出短波数据。
优选地,所述解咬尾卷积码包括:用Viterbi解码和咬尾卷积码级联联合解码。
优选地,所述根据信道估计参数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短波数据通信系统中信道的信噪比SNR,并根据所述信噪比SNR调节8个抽头系数的自适应均衡器的步长,并用调节步长后的自适应均衡器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短波接收机将接收信号经过帧同步、窄带干扰抑制及校正频偏处理,获得具有同步信息的帧接收数据;
均衡模块,用于根据信道估计参数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以获得具有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
合并模块,用于对所述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采用最大信噪比合并准则进行合并处理,获得合并后的短波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与存储器间的连接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模块,用于短波接收机将接收信号经过帧同步、窄带干扰抑制及校正频偏处理,获得具有同步信息的帧接收数据;
均衡模块,用于根据信道估计参数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以获得具有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
合并模块,用于对所述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采用最大信噪比合并准则进行合并处理,获得合并后的短波数据。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和装置,短波接收机将接收信号经过帧同步、窄带干扰抑制及校正频偏处理,获得具有同步信息的帧接收数据;根据信道估计参数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以获得具有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对所述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采用最大信噪比合并准则进行合并处理,获得合并后的短波数据。这样,采用多抽头系数的均衡器及时适应短波信道的SNR的变化,并根据SNR进行最大比合并;对窄带干扰进行剔除处理,优化信号频谱,进而提高了短波数据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性能,解决现有技术的短波远距离和复杂信号条件下的干扰、多径、衰落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系统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系统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设备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思想:短波接收机将接收信号经过帧同步、窄带干扰抑制及校正频偏处理,获得具有同步信息的帧接收数据;根据信道估计参数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以获得具有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对所述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采用最大信噪比合并准则进行合并处理,获得合并后的短波数据。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如图1、2所示,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短波接收机将接收信号经过帧同步、窄带干扰抑制及校正频偏处理,获得具有同步信息的帧接收数据。
在本发明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窄带干扰抑制处理方法具体是先将接收信号通过FFT变换信号来获得窄带干扰信号,再将窄带干扰从频域中去除,最后再进行IFFT变换,从而获得相应的时域信号。
其中,所述将窄带干扰从频域中去除,所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对解调不通过的数据包信号进行频谱识别,针对带内出现的窄带干扰,采用零陷滤波的方法将窄带干扰信号从频域中去除。
S102,根据信道估计参数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以获得具有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
具体地,是短波接收机确定短波数据通信系统中信道的信噪比SNR,并根据所述信噪比SNR调节8个抽头系数的自适应均衡器的步长,并用调节步长后的自适应均衡器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最后获得具有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
S103,对所述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采用最大信噪比合并准则进行合并处理,获得合并后的短波数据。
在本发明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合并后的所述短波数据进行位同步、Walsh码解调、解交织、解咬尾卷积码和解调处理,获得最终的解调数据信息。
其中,所述解交织处理方法具体是用4×14矩阵交织器中,将按列存入解调信号,并按行读出短波数据。另外,所述解咬尾卷积码包括:用Viterbi解码和咬尾卷积码级联联合解码。
实施例二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短波接收机将接收信号经过帧同步、窄带干扰抑制及校正频偏处理,获得具有同步信息的帧接收数据。
在本发明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窄带干扰抑制处理方法具体是先将接收信号通过FFT变换信号来获得窄带干扰信号,再将窄带干扰从频域中去除,最后再进行IFFT变换,从而获得相应的时域信号。
其中,所述将窄带干扰从频域中去除,所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对解调不通过的数据包信号进行频谱识别,针对带内出现的窄带干扰,采用零陷滤波的方法将窄带干扰信号从频域中去除。
均衡模块,用于根据信道估计参数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以获得具有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
具体地,是短波接收机确定短波数据通信系统中信道的信噪比SNR,并根据所述信噪比SNR调节8个抽头系数的自适应均衡器的步长,并用调节步长后的自适应均衡器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最后获得具有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
合并模块,用于对所述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采用最大信噪比合并准则进行合并处理,获得合并后的短波数据。
在本发明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合并后的所述短波数据进行位同步、Walsh码解调、解交织、解咬尾卷积码和解调处理,获得最终的解调数据信息。
其中,所述解交织处理方法具体是用4×14矩阵交织器中,将按列存入解调信号,并按行读出短波数据。另外,所述解咬尾卷积码包括:用Viterbi解码和咬尾卷积码级联联合解码。
实施例三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设备,如图4所示,该设备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与存储器间的连接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含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可选的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存储装置。
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首先,短波接收机将接收信号经过帧同步、窄带干扰抑制及校正频偏处理,获得具有同步信息的帧接收数据。
在本发明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窄带干扰抑制处理方法具体是先将接收信号通过FFT变换信号来获得窄带干扰信号,再将窄带干扰从频域中去除,最后再进行IFFT变换,从而获得相应的时域信号。
其中,所述将窄带干扰从频域中去除,所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对解调不通过的数据包信号进行频谱识别,针对带内出现的窄带干扰,采用零陷滤波的方法将窄带干扰信号从频域中去除。
然后,根据信道估计参数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以获得具有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
具体地,是短波接收机确定短波数据通信系统中信道的信噪比SNR,并根据所述信噪比SNR调节8个抽头系数的自适应均衡器的步长,并用调节步长后的自适应均衡器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最后获得具有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
最后,对所述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采用最大信噪比合并准则进行合并处理,获得合并后的短波数据。
在本发明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合并后的所述短波数据进行位同步、Walsh码解调、解交织、解咬尾卷积码和解调处理,获得最终的解调数据信息。
其中,所述解交织处理方法具体是用4×14矩阵交织器中,将按列存入解调信号,并按行读出短波数据。另外,所述解咬尾卷积码包括:用Viterbi解码和咬尾卷积码级联联合解码。
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上述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上述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实施例四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和装置,短波接收机将接收信号经过帧同步、窄带干扰抑制及校正频偏处理,获得具有同步信息的帧接收数据;根据信道估计参数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以获得具有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对所述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采用最大信噪比合并准则进行合并处理,获得合并后的短波数据。这样,采用多抽头系数的均衡器及时适应短波信道的SNR的变化,并根据SNR进行最大比合并;对窄带干扰进行剔除处理,优化信号频谱,进而提高了短波数据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性能,解决现有技术的短波远距离和复杂信号条件下的干扰、多径、衰落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该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该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是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短波接收机将接收信号经过帧同步、窄带干扰抑制及校正频偏处理,获得具有同步信息的帧接收数据;
根据信道估计参数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以获得具有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
对所述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采用最大信噪比合并准则进行合并处理,获得合并后的短波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带干扰抑制处理方法包括:
窄带干扰抑制是先将接收信号通过FFT变换信号来获得窄带干扰信号,再将窄带干扰从频域中去除,最后再进行IFFT变换,从而获得相应的时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窄带干扰从频域中去除,所述方法包括:
对解调不通过的数据包信号进行频谱识别,针对带内出现的窄带干扰,采用零陷滤波的方法将窄带干扰信号从频域中去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合并后的所述短波数据进行位同步、Walsh码解调、解交织、解咬尾卷积码和解调处理,获得最终的解调数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交织处理方法包括:用4×14矩阵交织器中,将按列存入解调信号,并按行读出短波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咬尾卷积码包括:用Viterbi解码和咬尾卷积码级联联合解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信道估计参数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短波数据通信系统中信道的信噪比SNR,并根据所述信噪比SNR调节8个抽头系数的自适应均衡器的步长,并用调节步长后的自适应均衡器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
8.一种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短波接收机将接收信号经过帧同步、窄带干扰抑制及校正频偏处理,获得具有同步信息的帧接收数据;
均衡模块,用于根据信道估计参数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以获得具有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
合并模块,用于对所述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采用最大信噪比合并准则进行合并处理,获得合并后的短波数据。
9.一种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与存储器间的连接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短波接收机将接收信号经过帧同步、窄带干扰抑制及校正频偏处理,获得具有同步信息的帧接收数据;
根据信道估计参数对所述帧接收数据进行参数补偿均衡,以获得具有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
对所述抑制码间干扰后的输出信号采用最大信噪比合并准则进行合并处理,获得合并后的短波数据。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130840.0A 2022-09-16 2022-09-16 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55143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0840.0A CN115514379A (zh) 2022-09-16 2022-09-16 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0840.0A CN115514379A (zh) 2022-09-16 2022-09-16 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14379A true CN115514379A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04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30840.0A Pending CN115514379A (zh) 2022-09-16 2022-09-16 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1437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5128A (en) * 1988-04-07 1993-11-23 Ascom Zelcom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digital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in short-wave radio networks
CN1716926A (zh) * 2004-06-28 2006-01-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自动控制最小均方型均衡器的步长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79863A (zh) * 2007-06-26 2007-11-28 上海大学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频域均衡器设计方法
CN102111359A (zh) * 2011-03-04 2011-06-29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短波mc-cdma的最大比信道均衡方法
CN105049388A (zh) * 2015-07-05 2015-11-11 新华通讯社 一种基于喷泉码与单载波频域均衡的短波通信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CN110278170A (zh) * 2019-07-12 2019-09-24 西安烽火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最大似然的短波通信频偏估计方法
RU2702917C1 (ru) * 2019-03-11 2019-10-14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науки Институт проблем морски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ого отдел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ИПМТ ДВО РАН) Способ обнаружения шумящих объектов в мелком и глубоком море
US20210083779A1 (en) * 2017-03-28 2021-03-18 Nec Corporation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5128A (en) * 1988-04-07 1993-11-23 Ascom Zelcom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digital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in short-wave radio networks
CN1716926A (zh) * 2004-06-28 2006-01-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自动控制最小均方型均衡器的步长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79863A (zh) * 2007-06-26 2007-11-28 上海大学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频域均衡器设计方法
CN102111359A (zh) * 2011-03-04 2011-06-29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短波mc-cdma的最大比信道均衡方法
CN105049388A (zh) * 2015-07-05 2015-11-11 新华通讯社 一种基于喷泉码与单载波频域均衡的短波通信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US20210083779A1 (en) * 2017-03-28 2021-03-18 Nec Corporation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RU2702917C1 (ru) * 2019-03-11 2019-10-14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науки Институт проблем морски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ого отдел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ИПМТ ДВО РАН) Способ обнаружения шумящих объектов в мелком и глубоком море
CN110278170A (zh) * 2019-07-12 2019-09-24 西安烽火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最大似然的短波通信频偏估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博;肖立民;: "基于最大输出信噪比的自适应置零陷波干扰抑制算法", 通信技术, no. 04, pages 54 - 5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78051B1 (en) Base station calibration
JP5070368B2 (ja) 周波数を過剰使用して2以上のユーザからの同時送信を可能とする方法
CN104782051B (zh) 用于管理多信道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的技术
CN1135802C (zh) 数字通信系统中相邻频道信号的联合解调方法及装置
CN102404271B (zh) 一种ofdm接收机的窄带干扰抑制装置及方法
WO2012157281A1 (ja) 受信装置、集積回路、受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70217490A1 (en) Modem
US10116479B2 (en) Apparatus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of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98025B (zh) 一种级联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装置
JP4470377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伝搬路推定方法
WO2009125599A1 (ja)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集積回路、デジタルテレビ受像機、プログラム
KR101220717B1 (ko) 채널 이퀄라이제이션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547740A (zh) 干扰消除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TWI481220B (zh) 正交分頻多工(ofdm)接收器的最大通道延遲之估計方法以及循環字首(cp)求平均方法
CN102598562A (zh) 接收装置、接收方法、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CN101316102A (zh) 用于数字基带接收机的滤波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15776313B (zh) 弱化宽带短波数字基带信号载波相移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514379A (zh) 提高短波数据传输鲁棒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61941A (zh) 一种5g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均衡方法
US20140119205A1 (en) Hybrid multi-cell channel estimation
CN114651428B (zh) 低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的调制方案
KR100862350B1 (ko) Drm 수신을 위한 가변 포인트 프라임 팩터 fft 방법
US7248849B1 (en) Frequency domain training of prefilters for receivers
CN102281224B (zh) Ofdm接收机及其实现方法
JP3843870B2 (ja) Ofdm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