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12862B - 快堆堆顶固定屏蔽及其测风仪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快堆堆顶固定屏蔽及其测风仪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12862B
CN115512862B CN202211162198.4A CN202211162198A CN115512862B CN 115512862 B CN115512862 B CN 115512862B CN 202211162198 A CN202211162198 A CN 202211162198A CN 115512862 B CN115512862 B CN 1155128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mounting structure
base
hol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621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12862A (zh
Inventor
刘兆阳
孙帅
王明政
吴水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filed Critical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Priority to CN2022111621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128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12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12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12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128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7/00Monitoring; Testing ; Maintaining
    • G21C17/0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coolant or moderator
    • G21C17/032Reactor-coolant flow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1/00Shielding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rea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堆堆顶固定屏蔽及其测风仪安装结构。堆顶固定屏蔽包括用于供堆容器接管通过的让位孔道,让位孔道与堆容器接管之间形成通风流道,让位孔道的部分周壁朝远离堆容器接管的方向凹陷形成至少一个与通风流道连通的凹槽。安装结构安装于凹槽。安装结构包括:基座,安装座,锁止件以及复位件。基座安装于凹槽内。安装座具有用于安装测风仪的安装孔。安装座能够相对于基座在初始位置和测量位置之间转动。当安装座转动至测量位置时,安装孔面对通风流道,且其轴线倾斜向上延伸。锁止件用于当安装座处于测量位置时,将安装座锁定。复位件用于当安装座处于测量位置时,发生弹性形变以向安装座提供回到初始位置的回复力。

Description

快堆堆顶固定屏蔽及其测风仪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堆堆顶固定屏蔽,特别涉及一种快堆堆顶固定屏蔽及其测风仪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快堆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部分热量会传递至堆顶固定屏蔽中。为了对堆顶固定屏蔽进行冷却,在堆容器接管与堆顶固定屏蔽之间的间隙之间设置通风流道。为了保证堆顶固定屏蔽整体冷却均匀,需对送进风量的大小进行调节或控制。因此,需要在通风期间进行风量测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堆堆顶固定屏蔽测风仪安装结构,用于安装测风仪以在通风期间对通风流道内的风量进行测定。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测风仪安装结构的快堆堆顶固定屏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堆顶固定屏蔽测风仪安装结构,所述堆顶固定屏蔽包括用于供快堆的堆容器接管通过的让位孔道,所述让位孔道与所述堆容器接管之间形成通风流道,所述让位孔道的部分周壁朝远离所述堆容器接管的方向凹陷形成至少一个与所述通风流道连通的凹槽;
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凹槽,其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基座,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用于安装测风仪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向两端均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安装座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在初始位置和测量位置之间转动,其中,当所述安装座转动至所述测量位置时,所述安装孔面对所述通风流道,且其轴线倾斜向上延伸;
锁止件,用于当所述安装座处于所述测量位置时,将所述安装座锁定于所述测量位置;以及
复位件,用于当所述安装座处于所述测量位置时,发生弹性形变以向所述安装座提供回到所述初始位置的回复力。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堆堆顶固定屏蔽,包括:
用于供快堆的堆容器接管通过的让位孔道,所述让位孔道与所述堆容器接管之间形成通风流道,所述让位孔道的部分周壁朝远离所述堆容器接管的方向凹陷形成至少一个与所述通风流道连通的凹槽;
至少一个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安装结构,每个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一个所述凹槽内;以及
至少一个测风仪,每个所述测风仪可拆卸地安装于一个所述安装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的测风仪安装结构安装于凹槽内,相比将测风仪安装结构直接安装在通风流道内,能够减少测风仪安装结构对通风流道内气流的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将测风仪安装结构设置成具有测量位置和初始位置,从而在需要对通风流道内风量进行测量时,将安装座锁定于测量位置,此时,由于安装孔面对通风流道,且其轴线倾斜向上延伸,从而便于通风流道内的空气流入测风仪中,以提高测风仪测量的准确性;当不需要对通风流道内风量进行测量时,操作人员将测风仪拆除,安装座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从而便于操作人员确认该凹槽内的测风仪的状态(例如是否已经拆除)。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测风仪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安装座位于初始位置;
图2是图1所示测风仪安装结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测风仪安装结构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是图3所示测风仪安装结构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测风仪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安装座位于测量位置;
图6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快堆堆顶固定屏蔽的局部俯视图,其中P表示用于安装测风仪安装结构的凹槽的位置;
图7是图6所示快堆堆顶固定屏蔽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7所示快堆堆顶固定屏蔽的局部剖视图,其中安装座位于初始位置;以及
图9是图8所示快堆堆顶固定屏蔽的局部剖视图,其中安装座位于测量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并不一定按比例来绘制,而是仅以不影响读者理解的示意性方式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堆顶固定屏蔽测风仪安装结构及堆顶固定屏蔽。参见图6,本申请实施例的堆顶固定屏蔽100包括用于供快堆的堆容器接管(图中未示出)通过的让位孔道110,让位孔道110与堆容器接管之间形成通风流道,让位孔道110的部分周壁11朝远离堆容器接管的方向凹陷形成至少一个与通风流道连通的凹槽12。安装结构20安装于凹槽12。
参见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的测风仪安装结构20包括:基座21,安装座22,锁止件24以及复位件25。
基座21安装于凹槽12内。安装座22具有用于安装测风仪的安装孔220,安装孔220的轴向两端均与凹槽12连通,安装座22通过转轴23可转动地安装于基座21,且能够相对于基座21在初始位置和测量位置之间转动,其中,当安装座22转动至测量位置时,安装孔220面对通风流道,且其轴线倾斜向上延伸。
锁止件24用于当安装座22处于测量位置时,将安装座22锁定于测量位置。复位件25用于当安装座22处于测量位置时,发生弹性形变以向安装座22提供回到初始位置的回复力。当安装座22解锁(即锁止件24不再将安装座22锁定)时,安装座22在复位件25提供的回复力的作用下转动至初始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测风仪安装结构20安装于凹槽12内,相比将测风仪安装结构20直接安装在通风流道内,能够减少测风仪安装结构20对通风流道内气流的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地将测风仪安装结构20设置成具有测量位置和初始位置,从而在需要对通风流道内风量进行测量时,将安装座22锁定于测量位置,此时,由于安装孔220面对通风流道,且其轴线倾斜向上延伸,从而便于通风流道内的空气流入测风仪中,以提高测风仪测量的准确性;当不需要对通风流道内风量进行测量时,操作人员将测风仪拆除,安装座22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从而便于操作人员确认该凹槽12内测风仪的状态(例如是否已经拆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安装座22转动至初始位置时,安装孔220面对通风流道,且其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换言之,在不利用测风仪测量风量时,安装座处于初始位置,此时安装孔220与通风流道基本垂直,能够减少从通风流道进入安装孔220的空气流量,从而进一步减少测风仪安装结构20对通风流道内气流的干扰。
参见图4,安装座22可以包括:第一延伸部221和第二延伸部222。第一延伸部22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延伸部221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第一延伸部221内形成沿第一方向贯穿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通孔221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210可以直接形成安装孔22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210可以形成连通安装孔220与凹槽12的气路。
第二延伸部222自第一延伸部221的第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二延伸部222远离第一延伸部221的末端与转轴23连接。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由第一延伸部221提供两端均与外界连通的第一通孔2210,由第二延伸部222与转轴23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复位件25的一端连接于基座21,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延伸部222的末端。第二延伸部222的末端与复位件25连接的部位可以位于第二延伸部222的末端的端面,且远离复位件25与基座21连接的一侧(或者说位于与第一延伸部221的第二端相同的一侧)。复位件25与基座21连接的一端可以位于基座21与第一延伸部221的第一端相同侧的端部。
复位件25例如可以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基座21和第二延伸部222相连接。
锁止件24可以为销钉,基座21和安装座22分别设有定位孔,当安装座22处于测量位置时,基座21和安装座22的定位孔对准,以利用销钉进行定位。例如,操作人员可人工将销钉从定位孔取出或将销钉插入定位孔。
第一延伸部221的第二端可以面对让位孔道110。安装座22还包括安装部223,设置于第一延伸部221的第二端,安装孔220形成在安装部223内,且安装孔220与第一通孔2210同轴地连通,以便于空气的流动。安装部223可以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延伸部221的第二端。
安装孔220的内径可以大于第一通孔2210的内径,以便于安装测风仪。
参见图3和图4,当安装座22处于初始位置时,安装部223相对于基座21更靠近让位孔道。当将测风仪安装结构20安装于凹槽12内时,当安装座22处于初始位置时,安装部223位于凹槽12内,且与凹槽12的槽口之间存在间隔。换言之,使整个测风仪安装结构20全部位于凹槽12内,从而尽量减少测风仪安装结构20对通风流道内气流的干扰。
参见图5,当安装座22处于测量位置时,安装孔220的轴线C与水平面X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如此设置,当将测风仪安装结构20安装于堆顶固定屏蔽100的凹槽12后,通风流道内的气流能够自上向下较为流畅地进入安装孔220内,以提高测风仪测量的准确性。
参见图2,基座21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枢转孔213,基座21中部设有朝让位孔道延伸的通槽210,通槽210与枢转孔213连通,通槽210的延伸方向与枢转孔213的轴线垂直。复位件25的一端安装于通槽210的底部槽壁122,另一端安装于第二延伸部222的末端端面,从而能够便于复位件25的安装和更换。
参见图1至图4,基座21包括:底座211和两个压盖212。底座211的中部形成有通槽210,通槽210的两侧槽壁分别形成半孔。每个压盖212形成有半孔,两个压盖212在底座211的上方分别与两侧槽壁相接,压盖212的半孔和底座211的半孔对接共同形成枢转孔213。如此设置,便于实现测风仪安装结构20的组装。可以利用紧固件将压盖212与底座211连接。
参见图5,压盖212的下端面形成第一台阶面2111,底座211的两侧槽壁的上端面分别形成与第一台阶面2111相适配的第二台阶面。在安装时,通过第一台阶面2111和第二台阶面的配合,便于将底座211的半孔和压盖212的半孔对准。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快堆堆顶固定屏蔽100。
参见图6和图7,堆顶固定屏蔽100包括:用于供快堆的堆容器接管(图中未示出)通过的让位孔道110。让位孔道110与堆容器接管之间形成通风流道,让位孔道110的部分周壁11朝远离堆容器接管的方向凹陷形成至少一个与通风流道连通的凹槽12。
堆顶固定屏蔽100还包括:至少一个本申请实施例的安装结构20和至少一个测风仪(图中未示出)。每个安装结构20安装于一个凹槽12内,每个测风仪可拆卸地安装于一个安装结构20。容易理解,安装结构20的安装孔220面对通风流道,以使测风仪面对通风流道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测风仪安装结构20安装于凹槽12内,相比将测风仪安装结构20直接安装在通风流道内,能够减少测风仪安装结构20对通风流道内气流的干扰。
进一步地,通过将测风仪安装结构20设置成具有测量位置和初始位置,从而在需要对通风流道内风量进行测量时,将安装座22锁定于测量位置,此时,由于安装孔220面对通风流道,且其轴线倾斜向上延伸,从而便于通风流道内的空气流入测风仪中,以提高测风仪测量的准确性;当不需要对通风流道内风量进行测量时,操作人员将测风仪拆除,安装座22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从而便于操作人员确认该凹槽内测风仪的状态(例如是否已经拆除)。
参见图6,快堆通常具有多个堆容器接管,相应地,堆顶固定屏蔽100通常有多个让位孔道110。每个让位孔道110可以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至少一个凹槽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11可以焊接于凹槽12的底部槽壁122,从而将测风仪安装结构20不可拆卸地安装于凹槽12。具体地,底座211可利用角接焊接固定在底部槽壁122。
让位孔道110可以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多个凹槽12,以便测风仪能够测量让位孔道110不同周向位置的风量。这些凹槽12可以位于相同的轴向位置,即,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从而不同周向位置处的测风仪能够测量让位孔道110相同轴向位置的风量,使得测得的结果对于风量分配更具有参考价值。
参见图6,让位孔道110沿周向设置3个凹槽12,见图中P指示的位置。从而,一个让位孔道110可利用安装结构20在周向均匀布置3个测风仪。
参见图8,安装结构20面对通风流道的一侧位于凹槽12内,且与凹槽12的槽口之间存在间隔。换言之,使整个测风仪安装结构20全部位于凹槽12内,从而尽量减少测风仪安装结构20对通风流道内气流的干扰。
参见图9,凹槽12的顶部槽壁123包括沿水平延伸的平面段1231和自平面段1231朝让位孔道110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的斜面段1232,以使当安装座22转动至测量位置时,通风流道内的空气能够沿安装孔220的轴向进入测风仪,以提高测风仪测量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人工操作,凹槽12背对让位孔道110的一侧槽壁121设有开口1211,用于供人工操作。具体地,当需要测量时,操作人员的手部可通过开口1211进入凹槽12内,将安装座22转动至测量位置,之后利用锁止件24将安装座22定位于测量位置。当不需要测量时,操作人员通过开口1211将锁止件24取下,安装座22在复位件25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开口1211,使得测风仪安装结构20能够方便地在初始位置和测量位置之间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需要测量时,操作人员可通过开口1211将测风仪安装于安装座22。当不需要测量时,操作人员可通过开口1211将测风仪从安装座22拆下。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开口1211,方便了测风仪的装卸操作。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堆顶固定屏蔽测风仪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顶固定屏蔽包括用于供快堆的堆容器接管通过的让位孔道,所述让位孔道与所述堆容器接管之间形成通风流道,所述让位孔道的部分周壁朝远离所述堆容器接管的方向凹陷形成至少一个与所述通风流道连通的凹槽;
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凹槽,其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基座,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用于安装测风仪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向两端均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安装座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在初始位置和测量位置之间转动,其中,当所述安装座转动至所述测量位置时,所述安装孔面对所述通风流道,且其轴线倾斜向上延伸;
锁止件,用于当所述安装座处于所述测量位置时,将所述安装座锁定于所述测量位置;以及
复位件,用于当所述安装座处于所述测量位置时,发生弹性形变以向所述安装座提供回到所述初始位置的回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延伸部内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形成所述安装孔或形成连通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凹槽的气路;和
第二延伸部,自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一端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末端与所述转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末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二端面对所述让位孔道,
所述安装座还包括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二端,所述安装孔形成在所述安装部内,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地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安装座转动至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安装孔面对所述通风流道,且其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安装座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安装部相对于所述基座更靠近所述让位孔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安装座处于所述测量位置时,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枢转孔,
所述基座中部设有朝所述让位孔道延伸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枢转孔连通,所述通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枢转孔的轴线垂直,
所述复位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通槽的底部槽壁,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末端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形成有所述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侧槽壁分别形成半孔;和
两个压盖,每个所述压盖形成有半孔,所述两个压盖在所述底座的上方分别与所述两侧槽壁相接,所述压盖的半孔和所述底座的半孔对接共同形成所述枢转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的下端面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底座的两侧槽壁的上端面分别形成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相适配的第二台阶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为销钉,所述基座和所述安装座分别设有定位孔,当所述安装座处于所述测量位置时,所述基座和所述安装座的定位孔对准,以利用销钉进行定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弹簧。
14.一种快堆堆顶固定屏蔽,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供快堆的堆容器接管通过的让位孔道,所述让位孔道与所述堆容器接管之间形成通风流道,所述让位孔道的部分周壁朝远离所述堆容器接管的方向凹陷形成至少一个与所述通风流道连通的凹槽;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每个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一个所述凹槽内;以及
至少一个测风仪,每个所述测风仪可拆卸地安装于一个所述安装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快堆堆顶固定屏蔽,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顶部槽壁包括沿水平延伸的平面段和自所述平面段朝所述让位孔道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的斜面段,以使当所述安装座转动至所述测量位置时,所述通风流道内的空气能够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进入所述测风仪。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快堆堆顶固定屏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面对所述通风流道的一侧位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凹槽的槽口之间存在间隔。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快堆堆顶固定屏蔽,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背对所述让位孔道的一侧槽壁设有开口,用于供人工操作锁止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快堆堆顶固定屏蔽,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安装座转动至所述测量位置时,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的上方。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快堆堆顶固定屏蔽,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孔道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位于相同的轴向位置。
CN202211162198.4A 2022-09-23 2022-09-23 快堆堆顶固定屏蔽及其测风仪安装结构 Active CN1155128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62198.4A CN115512862B (zh) 2022-09-23 2022-09-23 快堆堆顶固定屏蔽及其测风仪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62198.4A CN115512862B (zh) 2022-09-23 2022-09-23 快堆堆顶固定屏蔽及其测风仪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12862A CN115512862A (zh) 2022-12-23
CN115512862B true CN115512862B (zh) 2024-02-20

Family

ID=84505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62198.4A Active CN115512862B (zh) 2022-09-23 2022-09-23 快堆堆顶固定屏蔽及其测风仪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128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44074B (zh) * 2023-01-03 2023-10-27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用于反应堆的堆顶屏蔽结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69694A (en) * 1977-11-14 1979-06-04 Toshiba Corp Reactor core top mechanism
US4432932A (en) * 1980-11-10 1984-02-21 Earl B. Jacobson Reactor head shielding system
CN201242875Y (zh) * 2008-08-06 2009-05-20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钠冷快堆的堆顶固定屏蔽装置
CN205582500U (zh) * 2016-05-06 2016-09-1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压水型核反应堆装置
CN106847350A (zh) * 2017-02-13 2017-06-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集成测试装置
CN110767331A (zh) * 2019-11-05 2020-02-07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小型液态金属反应堆箱式堆顶盖
CN114155983A (zh) * 2021-10-29 2022-03-08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反应堆模型、反应堆通风测试装置与反应堆通风测试方法
JP2022088947A (ja) * 2020-12-03 2022-06-15 三菱Fbr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高速炉の流量測定装置及び配管破損検出装置
CN115077854A (zh) * 2022-04-21 2022-09-20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堆坑通风系统阻力特性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69694A (en) * 1977-11-14 1979-06-04 Toshiba Corp Reactor core top mechanism
US4432932A (en) * 1980-11-10 1984-02-21 Earl B. Jacobson Reactor head shielding system
CN201242875Y (zh) * 2008-08-06 2009-05-20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钠冷快堆的堆顶固定屏蔽装置
CN205582500U (zh) * 2016-05-06 2016-09-1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压水型核反应堆装置
CN106847350A (zh) * 2017-02-13 2017-06-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集成测试装置
CN110767331A (zh) * 2019-11-05 2020-02-07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小型液态金属反应堆箱式堆顶盖
JP2022088947A (ja) * 2020-12-03 2022-06-15 三菱Fbr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高速炉の流量測定装置及び配管破損検出装置
CN114155983A (zh) * 2021-10-29 2022-03-08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反应堆模型、反应堆通风测试装置与反应堆通风测试方法
CN115077854A (zh) * 2022-04-21 2022-09-20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堆坑通风系统阻力特性测试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EFR堆顶固定屏蔽冷却系统流动特性数值研究;马晓 等;原子能科学技术;20150731;第49卷(第7期);第1220-1226 *
示范快堆堆坑通风冷却三维数值模拟;王予烨 等;原子能科学技术;20200331;第54卷(第3期);第436-44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12862A (zh) 2022-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12862B (zh) 快堆堆顶固定屏蔽及其测风仪安装结构
US6402157B1 (en) Brush seal and method of using brush seal
US20110141687A1 (en) Airflow shielding device and computer system employing the airflow shielding device
US20130023199A1 (en) Fan assembly
US8605424B2 (en) Media drive unseating mechanism
JP2009528548A (ja) 流動管路における空気流量計の配置構成
US8757631B2 (en) Mechanical seal device
US6388876B1 (en) Computer enclosure incorporating pivotable drive bracket
CN111982523B (zh) 排气测试结构
CN109738193B (zh) 燃气轮机燃烧室试验用空冷式测量段结构
WO2011092797A1 (ja) 風防構造を有する秤量装置
CN211826193U (zh) 一种户外电表箱保护结构
CN117148149B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电机安装方式的环境仓
CN208506654U (zh) 导风罩及服务器
EP0805263A1 (en) Vane for gas turbine
WO2020133910A1 (zh) 空调室内机
JP3408742B2 (ja) 試験用風洞装置
CN117674984B (zh) 一种光模块误码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210515087U (zh) 外套有除湿腔室的加固一体机
CN214332873U (zh) 空调器
CN220248428U (zh) 一种散热风扇风量测试设备
CN219747673U (zh) 一种可调叶片定位板
CN217155509U (zh) 仪表盖及仪表
CN213041396U (zh) 一种传感器固定夹
US11963328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connector cool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