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01923B - 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01923B
CN115501923B CN202211098594.5A CN202211098594A CN115501923B CN 115501923 B CN115501923 B CN 115501923B CN 202211098594 A CN202211098594 A CN 202211098594A CN 115501923 B CN115501923 B CN 1155019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object
cabin body
centrifugal separation
platelet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85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01923A (zh
Inventor
吴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10985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01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01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1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01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1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8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rigid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above
    • B01L3/5082Test tubes per 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设置注入/采集口和一体连接的上舱体以及下舱体,增强装置整体的密闭性,有效避免血浆在离心分离、移动至容器的过程暴露于空气中的现象发生。同时,离心分离后,可借助注射器从注入/采集口抽取上层的贫血小板血浆至液面达到合适刻度线处,从而得到所需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通过底旋盖带动推杆活塞上下运动,实现了对下舱体中容纳的血液样品体积的自由调节。从而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对单次处理血液样本体积进行灵活调整。本发明通过独特的分离阀门组件结构设计,保证了血液及其不同组分在离心分离管内流通顺畅,有效提高对血液样品的分离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从人体血液中提取的血小板浓缩物,富含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 ) 、成纤维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 growthfactor,PDGF) 、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 ming growth factor,TGF) 、肝细胞生长因子(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nsulin like growthfactor,IGF)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 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能够促进细胞增殖、血管再生、组织再生与修复等,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富血小板血浆(PRP)的制备方法较多,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制备技术专家共识》(单桂秋等)中介绍有几种比较成熟的制备方法:(1)成分单采机采集制备PRP,(2)血袋采集制备PRP,(3)PRP专用分离套装分离制备PRP,(4)离心管手动分离制备PRP。第三种制备方法是临床上制备PRP合法且广泛使用的方法,此方法是专门设计制造一款耗材并配备离心机来分离制备PRP。其特点在于:在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下制备PRP,制品安全性相对较高,采集到的血小板浓度是供体血液血小板浓度的4倍左右。该类制备方法多采用两次梯度离心法分离PRP:第一次离心后血液分为三层,分别为上层贫血小板血浆(platelet-poor plasma,PPP)层、中层血小板浓缩物层即俗称的黄衣层或白膜层、下层的红细胞层;转移贫血小板血浆(PPP)和血小板浓缩物进行第二次离心,离心后即可得上层的贫血小板血浆(PPP)和下层的富血小板血浆(PRP)。
目前临床应用的制备PRP的专用耗材包括山东威高PRP制备套装、瑞士瑞珍PRP制备套装以及韩国瑞维TriCell PRP Kit等,都存在以下主要缺陷:
①单次处理血液样本的体积固定。如单次只能处理大约10毫升、30毫升等的血液样本,但临床使用PRP过程中,不同应用领域所需PRP体积不同。如在骨关节疾病应用时,需要4~10毫升,而在皮肤疾病应用时,需要3~6毫升;
②提取分离所得的PRP浓度固定。如只能采集浓度是供体血液血小板浓度2倍、4倍、6倍等的PRP,但临床使用PRP过程中,不同应用领域所需PRP浓度不同。如在骨关节疾病应用时,需要4~6倍等,而在皮肤疾病应用时,需要2~6倍等;
③操作不便利。如山东威高PRP制备套装在制备过程中需多次进行红细胞层、贫血小板血浆(PPP)层的转移,操作较为繁琐,制备时间较长。
如在专利CN202122852682.7中的技术方案,包括离心筒、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通过将血液中的红细胞、贫血小板血浆以及富血小板血浆隔绝在不同的空间内,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抽取富血小板血浆,从而降低了富血小板血浆的获取难度。但是该方案中从离心筒侧壁开设输液孔,将血液样品从输液孔注入离心腔。虽在输液孔内设置了密封塞,但使用时间久了,密封塞容易松动脱落,导致漏液,密闭性较差。此外,该方案中通过倒置离心筒和流通孔的开闭来控制血液中的红细胞、贫血小板血浆以及富血小板血浆的分离,容易因操作疏忽导致误差较大。且离心筒内壁上红细胞、贫血小板血浆的残留会对富血小板血浆的纯度有影响。操作较为繁琐,制备过程时间较长。另外,该方案中的容纳腔容积固定,只能处理固定体积的血液样本。继而提取分离所得的富血小板血浆的浓度固定,使用时局限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使用方法,并将其应用在从人体体液中提取分离细胞的技术领域中。
为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离心分离管,包括:
上舱体,其用于容纳分离后的目标物,其上端设置有一个顶旋盖,所述顶旋盖上端设置有用于注入或者采集样品的注入/采集口;
下舱体,其用于容纳样品,其下端设置有一个可沿下舱体上下位移的底旋盖,所述底旋盖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向下舱体上端延伸的推杆活塞,使得下舱体容纳样品的体积能够随底旋盖的上下位移而改变;
分离阀门组件,其用于连接上舱体以及下舱体,同时控制上舱体与下舱体之间的液体流通。
传统的提取富血小板血浆方法是利用管型试管配合离心分离机的方式,但在经过第一次离心分离后,利用注射器来提取血浆,再装入新的管型试管的过程中,存在血浆暴露在空气中的问题。此外,利用现有的血液分离装置,难以将血小板浓缩至所需特定浓度,并且,难以自由调节单次处理抽取血液样本的体积。另外,现有的血液分离装置常采用内杆或凸柱来控制流通孔的开闭,容易造成血液流通不顺畅,极易堵塞。
本发明包括用于容纳分离后的目标物的上舱体。上舱体的上端设置有一个顶旋盖,顶旋盖上端设置有用于注入或者采集样品的注入/采集口。还包括用于容纳样品的下舱体。下舱体的下端设置有一个可沿下舱体上下位移的底旋盖,底旋盖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向下舱体上端延伸的推杆活塞,使得下舱体容纳样品的体积能够随底旋盖的上下位移而改变。通过设置注入/采集口和一体连接的上舱体以及下舱体,增强装置整体的密闭性,有效避免血浆在离心分离、移动至容器的过程暴露于空气中的现象发生。同时,离心分离后,可借助注射器从注入/采集口抽取上层的贫血小板血浆至液面达到合适刻度线处,从而得到所需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此外,底旋盖带动推杆活塞上下运动,实现了对下舱体中容纳的血液样品体积的自由调节。从而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对单次处理血液样本体积进行灵活调整。另外,独特的分离阀门组件结构设计,不仅有效提高对血液样品的分离效率,还能有效防止分离过程血液堵塞。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阀门组件其中心处设置有一个流通槽,所述流通槽中心处设置有内凹部,所述内凹部上设置有一个直径大于内凹部的滚珠,所述流通槽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用于限制滚珠向上位移距离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用于样品流过的第一流通孔。
通过上述设置,当第一次离心结束后,旋转底旋盖带动推杆活塞向上运动时,推挤血液样品向上流动。血液样品进一步推挤滚珠向上运动,滚珠向上运动至隔板处受到阻挡,不再继续向上运动。此时分离阀门组件被打开,从而将分层后位于上层的血浆(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通过隔板上设置的第一流通孔全部推入上方的上舱体内。第一次分离操作完成后,由于滚珠不再受到推力作用,自然下落至内凹部。从而堵住流通槽,使得分离阀门组件被关闭。分层后位于最下层的红细胞层留在下舱体内,从而实现红细胞层与血浆层(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的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阀门组件包括第一外壳体,所述第一外壳体包括一个上大下小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个流通板,所述流通板上设置有用于样品流过的第二流通孔,所述流通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可沿弹簧伸缩方向上下移动的挡板,所述挡板的直径与空腔下端内径相适配,所述流通板的下方间隔设置有与第一外壳体紧贴且用于限制挡板向上位移距离的卡台。
通过上述设置,当第一次离心结束后,旋转底旋盖带动推杆活塞向上运动时,推挤血液样品向上流动。血液样品进一步推挤挡板压缩弹簧,使得挡板沿弹簧伸缩方向向上运动,挡板向上运动至卡台处受到阻挡,不再继续向上运动。由于挡板的直径与上口径大下口径小的空腔下端内径相一致,当挡板向上运动至空腔上口径处时,挡板与空腔内壁之间有缝隙。此时分离阀门组件被打开,从而将分层后位于上层的血浆(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通过流通板上设置的第二流通孔全部推入上方的上舱体内。第一次分离操作完成后,由于挡板不再受到推力作用,不再挤压弹簧,弹簧自然伸长使得挡板向下运动至空腔下端。从而堵住空腔,使得分离阀门组件被关闭。分层后位于最下层的红细胞层留在下舱体内,从而实现红细胞层与血浆层(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的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阀门组件包括第二外壳体,所述第二外壳体内部设置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三流通孔,所述第二外壳体内部位于固定板上端设置有一个与之紧密贴合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一个与第三流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第四流通孔,所述第二外壳体外侧还设置有与活动板相连接且用于驱动活动板转动的螺旋套。
通过上述设置,当第一次离心结束后,旋转底旋盖带动推杆活塞向上运动时,推挤血液样品向上流动。旋转螺旋套,驱动活动板转动,使得固定板上设置的第三流通孔与活动板上设置的第四流通孔相对应,分离阀门组件处于打开状态。继续推动推杆活塞向上运动,从而将分层后位于上层的血浆(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通过第三流通孔和第四流通孔全部推入上方的上舱体内。第一次分离操作完成后,再次旋转螺旋套,驱动活动板转动,使得活动板完全遮盖住固定板上设置的第三流通孔,从而堵住第三流通孔,使得分离阀门组件被关闭。分层后位于最下层的红细胞层留在下舱体内,从而实现红细胞层与血浆层(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的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外壳体包括上壳体以及与固定板相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螺旋套滑动连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活动板外侧设置有贯穿间隙并与螺旋套固定连接的连接板。
通过上述设置,增强螺旋套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同时,螺旋套与活动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助于为活动板的转动提供驱动力,从而通过转动螺旋套来实现活动板的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上滑槽,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下滑槽,所述螺旋套上与上滑槽及下滑槽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与上滑槽及下滑槽相适配的上凸块及下凸块。
通过螺旋套上设置的上、下凸块与上、下壳体上设置的滑槽相适配,使得螺旋套可以牢固嵌入上、下壳体上设置的上、下滑槽里,从而使得螺旋套可以沿第二外壳体的周向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阀门组件包括用于连接上舱体以及下舱体的连通管,连通管的中部水平转动连接设置有一个两通阀,所述两通阀中心处设置有一个用于样品流过的第五流通孔,所述两通阀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两通阀的外盖,所述外盖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通阀转动的手持部。
通过上述设置,当第一次离心结束后,旋转底旋盖带动推杆活塞向上运动时,推挤血液样品向上流动。旋转外盖上设置的手持部,驱动两通阀转动,使得两通阀中心处设置的第五流通孔与连通管相连通,分离阀门组件处于打开状态。继续推动推杆活塞向上运动,从而将分层后位于上层的血浆(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通过第五流通孔和连通管全部推入上方的上舱体内。第一次分离操作完成后,再次旋转手持部,驱动两通阀转动,使得两通阀中心处设置的第五流通孔与连通管不连通。从而堵住流通管,使得分离阀门组件被关闭。分层后位于最下层的红细胞层留在下舱体内,从而实现红细胞层与血浆层(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的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上舱体外侧设置有用以标注目标物浓度的刻度线,所述下舱体外侧设置有用以标注样品体积的刻度线。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上舱体和下舱体均为透明材质。所述下舱体外表面不同位置处设置有多组用以标注样品体积的刻度线,所述上舱体外表面与下舱体标注样品体积的刻度线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用以标注目标物浓度的刻度线。所述刻度线颜色不同。
通过上述设置,有助于操作人员观察离心分离管内各层血液成分的分布情况、流动情况、液面高度和血液分层位置,方便进一步操作。此外,在上、下舱体外表面相对应位置处设置多组刻度线,可以根据所需处理血液样本的体积灵活选择体积标注刻度线组,从而在离心分离时选择对应的浓度标注刻度线组,实现对所需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的定量提取分离。同时,对单次处理血液样本的体积不再设限,自由选择度更高。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上舱体外表面对称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用于平衡离心分离管内外气压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上盖设有用于密封透气孔的透气孔塞。
通过上述设置,有助于在向离心分离管内注入血液样品或旋转底旋盖推动推杆活塞时操作更方便顺畅。
如上所述的一种离心分离管在人体体液中提取分离细胞中的应用。
作为进一步优选,如上所述的一种离心分离管在人体富血小板血浆的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作为进一步优选,如上所述的一种离心分离管在人体脐血单个核细胞的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作为进一步优选,如上所述的一种离心分离管在人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利用如上所述的离心分离管提取分离人体体液中细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顶旋盖将采集的人体体液样本注入下舱体,进行离心分层,得到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以及不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
(S.2)旋转底旋盖带动推杆活塞向上运动,将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推入上舱体内,关闭分离阀门组件,再次离心分层,得到目标物层以及非目标物层;
(S.3)从顶旋盖抽取非目标物层中的非目标物,使得目标物层液面至目标物的浓度对应刻度线处,得到所需浓度的目标物,摇匀后用注射器将其吸出备用。
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注入/采集口和一体连接的上舱体以及下舱体,增强装置整体的密闭性,有效避免血浆在离心分离、移动至容器的过程暴露于空气中的现象发生。同时,离心分离后,可借助注射器从注入/采集口抽取上层的贫血小板血浆至液面达到合适刻度线处,从而得到所需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
(2)本发明通过底旋盖带动推杆活塞上下运动,实现了对下舱体中容纳的血液样品体积的自由调节。从而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对单次处理血液样本体积进行灵活调整;
(3)本发明通过独特的分离阀门组件结构设计,不仅保证血液及其不同组分在离心分离管内流通顺畅,还能将血液不同组分密闭分隔,有效提高对血液样品的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离心分离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顶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离心分离管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分离阀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分离阀门组件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离心分离管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分离阀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中分离阀门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中分离阀门组件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3中离心分离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3中离心分离管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A处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实施例3中分离阀门组件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4中离心分离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B处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实施例4中分离阀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4中两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透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舱体1;顶旋盖2;注入/采集口3;下舱体4;底旋盖5;推杆活塞6;分离阀门组件7;流通槽8;内凹部9;滚珠10;隔板11;第一流通孔12;第一外壳体13;空腔14;流通板15;第二流通孔16;弹簧17;挡板18;卡台19;第二外壳体20;固定板21;第三流通孔22;活动板23;第四流通孔24;螺旋套25;上壳体26;下壳体27;间隙28;连接板29;上滑槽30;下滑槽31;上凸块32;下凸块33;连通管34;两通阀35;第五流通孔36;外盖37;手持部38;凸起部39;透气孔40;透气孔塞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发明。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离心分离管用于将注入的血液分离为红细胞层和血浆层,再次将分离的血浆层分离为富血小板血浆层和贫血小板血浆层。本实施例中的离心分离管包括用于容纳分离后的目标物的上舱体1。上舱体1的上端设置有一个顶旋盖2,顶旋盖2上端设置有用于注入或者采集样品的注入/采集口3。还包括用于容纳样品的下舱体4。下舱体4的下端设置有一个可沿下舱体4上下位移的底旋盖5,底旋盖5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向下舱体4上端延伸的推杆活塞6,使得下舱体4容纳样品的体积能够随底旋盖5的上下位移而改变。还包括用于连接上舱体1以及下舱体4的分离阀门组件7。分离阀门组件7还用来控制上舱体1与下舱体4之间的液体流通。
如图1-4所示,上舱体1呈宽度沿着向下方向变窄的圆锥形,上舱体1呈宽度沿着向上方向变窄的倒锥形。上舱体1和下舱体4一体注塑成型,均为透明材质。下舱体4外表面不同位置处设置有多组用以标注样品体积的刻度线,例如10mL、20mL、30mL、50mL、60mL等。上舱体1外表面与下舱体4标注样品体积的刻度线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用以标注目标物浓度的刻度线,例如2倍/X、4倍/X、6倍/X、8倍/X、10倍/X等。且刻度线颜色不同。
通过上述设置,有助于操作人员观察离心分离管内各层血液成分的分布情况、流动情况、液面高度和血液分层位置,方便进一步操作。此外,在上、下舱体外表面相对应位置处设置多组刻度线,可以根据所需处理血液样本的体积灵活选择体积标注刻度线组,从而在离心分离时选择对应的浓度标注刻度线组,实现对所需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的定量提取分离。同时,对单次处理血液样品的体积不再设限,自由选择度更高。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9所示,上舱体1外表面对称设置有凸起部39。凸起部39上设置有用于平衡离心分离管内外气压的透气孔40。透气孔40上盖设有用于密封透气孔40的透气孔塞41,透气孔塞41可以选用硅胶材质制备。当向离心分离管内注入血液样品或旋转底旋盖5推动推杆活塞6将血浆层(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推入上舱体1中时,打开透气孔塞41,使得离心分离管内外气压平衡。通过增加透气孔40结构设计,有助于在向离心分离管内注入血液样品或旋转底旋盖推动推杆活塞时操作更方便顺畅,减小气压的影响。
上舱体1与顶旋盖2之间螺旋结合,顶旋盖2的中央设置有用于注入或者采集样品的注入/采集口3。注入/采集口3上方覆盖有硅胶塞,硅胶塞可自由安装或拆卸。有助于隔绝外部空气,提升装置的密封性。
下舱体4与底旋盖5之间螺旋结合。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倒置离心分离管,拧开底旋盖5,将血液样品注入下舱体4内。底旋盖5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向下舱体4上端延伸的推杆活塞6,通过旋转底旋盖5,带动推杆活塞6沿下舱体4筒身方向上下移动,使得下舱体4容纳样品的体积能够随底旋盖5的上下位移而改变。有助于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自由选择所需体积的血液样品进行提取分离。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离心分离管中的分离阀门组件7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4-6所示,上舱体1以及下舱体4之间连接有分离阀门组件7,用于控制上舱体1与下舱体4之间的液体流通。分离阀门组件7其中心处设置有一个流通槽8,流通槽8中心处设置有内凹部9。内凹部9上设置有一个直径大于内凹部9的滚珠10。流通槽8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用于限制滚珠10向上位移距离的隔板11,隔板11上设置有用于样品流过的第一流通孔12。
通过上述设置,当第一次离心结束后,旋转底旋盖5带动推杆活塞6向上运动时,推挤血液样品向上流动。血液样品进一步推挤滚珠10向上运动,滚珠10向上运动至隔板11处受到阻挡,不再继续向上运动。此时分离阀门组件7被打开,从而将分层后位于上层的血浆(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通过隔板11上设置的第一流通孔12全部推入上方的上舱体1内。第一次分离操作完成后,由于滚珠10不再受到推力作用,自然下落至内凹部9。从而堵住流通槽8,使得分离阀门组件7被关闭。分层后位于最下层的红细胞层留在下舱体4内,从而实现红细胞层与血浆层(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的分离。
上述离心分离管在人体富血小板血浆的提取分离中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倒置离心分离管,使得顶旋盖2朝下放置。拧开底旋盖5,利用注射器将血液样品直接注入下舱体4内,旋动底旋盖5至推杆活塞6刚好能密封住血液样品处,再旋紧底旋盖5并翻转离心分离管,使得顶旋盖2朝上放置。加样完成后放入离心设备进行离心分层,得到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含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的血浆层)以及不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红细胞层);
(S.2)旋转底旋盖5带动推杆活塞6向上运动,将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经过分离阀门组件7推入上舱体1内,关闭分离阀门组件7。将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和不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完全隔离开后,再次放入离心设备进行第二次离心分层,得到目标物层以及非目标物层;
(S.3)从顶旋盖2的注入/采集口3用注射器经过中心取液管抽取非目标物层中的非目标物(贫血小板血浆),使得目标物层(富血小板血浆层)液面至实际所需目标物(富血小板血浆)的浓度对应刻度线处。剩余部分即为所需浓度的目标物,轻轻摇晃离心分离管混匀后用注射器将目标物(富血小板血浆)从顶旋盖2的注入/采集口3吸出备用。
实施例2
如图7-10所示,分离阀门组件7包括第一外壳体13,第一外壳体13包括一个上大下小的空腔14。空腔14内设置有一个流通板15,流通板15上设置有用于样品流过的第二流通孔16。流通板15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弹簧17。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可沿弹簧17伸缩方向上下移动的挡板18,挡板18的直径与空腔14下端内径相适配。流通板15的下方间隔设置有与第一外壳体13紧贴且用于限制挡板18向上位移距离的卡台19。
通过上述设置,当第一次离心结束后,旋转底旋盖5带动推杆活塞6向上运动时,推挤血液样品向上流动。血液样品进一步推挤挡板18压缩弹簧17,使得挡板18沿弹簧17伸缩方向向上运动,挡板18向上运动至卡台19处受到阻挡,不再继续向上运动。由于挡板18的直径与上口径大下口径小的空腔14下端内径相一致,当挡板18向上运动至空腔14上口径处时,挡板18与空腔14内壁之间有缝隙。此时分离阀门组件7被打开,从而将分层后位于上层的血浆(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通过流通板15上设置的第二流通孔16全部推入上方的上舱体1内。第一次分离操作完成后,由于挡板18不再受到推力作用,不再挤压弹簧17,弹簧17自然伸长使得挡板18向下运动至空腔14下端。从而堵住空腔14,使得分离阀门组件7被关闭。分层后位于最下层的红细胞层留在下舱体4内,从而实现红细胞层与血浆层(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的分离。
上述离心分离管在人体富血小板血浆的提取分离中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倒置离心分离管,使得顶旋盖2朝下放置。拧开底旋盖5,利用注射器将血液样品直接注入下舱体4内,旋动底旋盖5至推杆活塞6刚好能密封住血液样品处,再旋紧底旋盖5并翻转离心分离管,使得顶旋盖2朝上放置。加样完成后放入离心设备进行离心分层,得到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含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的血浆层)以及不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红细胞层);
(S.2)旋转底旋盖5带动推杆活塞6向上运动,将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经过分离阀门组件7推入上舱体1内,关闭分离阀门组件7。将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和不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完全隔离开后,再次放入离心设备进行第二次离心分层,得到目标物层以及非目标物层;
(S.3)从顶旋盖2的注入/采集口3用注射器经过中心取液管抽取非目标物层中的非目标物(贫血小板血浆),使得目标物层(富血小板血浆层)液面至实际所需目标物(富血小板血浆)的浓度对应刻度线处。剩余部分即为所需浓度的目标物,轻轻摇晃离心分离管混匀后用注射器将目标物(富血小板血浆)从顶旋盖2的注入/采集口3吸出备用。
实施例3
如图11-14所示,分离阀门组件7包括第二外壳体20。第二外壳体20内部设置有一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设置有第三流通孔22。第二外壳体20内部位于固定板21上端设置有一个与之紧密贴合的活动板23。活动板23上设置有一个与第三流通孔22位置相对应的第四流通孔24。第二外壳体20外侧还设置有与活动板23相连接且用于驱动活动板23转动的螺旋套25。
通过上述设置,当第一次离心结束后,旋转底旋盖5带动推杆活塞6向上运动时,推挤血液样品向上流动。旋转螺旋套25,驱动活动板23转动,使得固定板21上设置的第三流通孔22与活动板23上设置的第四流通孔24相对应,分离阀门组件7处于打开状态。继续推动推杆活塞6向上运动,从而将分层后位于上层的血浆(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通过第三流通孔22和第四流通孔24全部推入上方的上舱体1内。第一次分离操作完成后,再次旋转螺旋套25,驱动活动板23转动,使得活动板23完全遮盖住固定板21上设置的第三流通孔22,从而堵住第三流通孔22,使得分离阀门组件7被关闭。分层后位于最下层的红细胞层留在下舱体4内,从而实现红细胞层与血浆层(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的分离。
第二外壳体20包括上壳体26以及与固定板21相连接的下壳体27。下壳体27与螺旋套25滑动连接,上壳体26与下壳体27之间存在间隙28。活动板23外侧设置有贯穿间隙28并与螺旋套25固定连接的连接板29。
通过上述设置,增强螺旋套25与上壳体26和下壳体27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同时,螺旋套25与活动板23之间通过连接板29固定连接,有助于为活动板23的转动提供驱动力,从而通过转动螺旋套25来实现活动板23的转动。
上壳体26上设置有上滑槽30,下壳体27上设置有下滑槽31。螺旋套25上与上滑槽30及下滑槽31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与上滑槽30及下滑槽31相适配的上凸块32及下凸块33。
通过螺旋套25上设置的上、下凸块33与上、下壳体27上设置的滑槽相适配,使得螺旋套25可以牢固嵌入上、下壳体27上设置的上、下滑槽31里,从而使得螺旋套25可以沿第二外壳体20的周向转动。
上述离心分离管在人体富血小板血浆的提取分离中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旋转螺旋套25,驱动活动板23转动,使得固定板21上设置的第三流通孔22与活动板23上设置的第四流通孔24相对应,分离阀门组件7处于打开状态。再利用注射器将采集的血液样品经过中心取液管从顶旋盖2的注入/采集口3直接注入上舱体1内,使得血液样品从上舱体1通过第三流通孔22与第四流通孔24流入下舱体4内。加样完成后放入离心设备进行离心分层,得到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含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的血浆层)以及不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红细胞层);
(S.2)旋转底旋盖5带动推杆活塞6向上运动,将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经过分离阀门组件7推入上舱体1内,再次旋转螺旋套25,驱动活动板23转动,使得活动板23完全遮盖住固定板21上设置的第三流通孔22,从而堵住第三流通孔22,使得分离阀门组件7被关闭。将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和不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完全隔离开后,再次放入离心设备进行第二次离心分层,得到目标物层以及非目标物层;
(S.3)从顶旋盖2的注入/采集口3用注射器经过中心取液管抽取非目标物层中的非目标物(贫血小板血浆),使得目标物层(富血小板血浆层)液面至实际所需目标物(富血小板血浆)的浓度对应刻度线处。剩余部分即为所需浓度的目标物,轻轻摇晃离心分离管混匀后用注射器将目标物(富血小板血浆)从顶旋盖2的注入/采集口3吸出备用。
实施例4
如图15-18所示,分离阀门组件7包括用于连接上舱体1以及下舱体4的连通管34,连通管34的中部水平转动连接设置有一个两通阀35。两通阀35中心处设置有一个用于样品流过的第五流通孔36。两通阀35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两通阀35的外盖37。外盖3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通阀35转动的手持部38。
通过上述设置,当第一次离心结束后,旋转底旋盖5带动推杆活塞6向上运动时,推挤血液样品向上流动。旋转外盖37上设置的手持部38,驱动两通阀35转动,使得两通阀35中心处设置的第五流通孔36与连通管34相连通,分离阀门组件7处于打开状态。继续推动推杆活塞6向上运动,从而将分层后位于上层的血浆(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通过第五流通孔36和连通管34全部推入上方的上舱体1内。第一次分离操作完成后,再次旋转手持部38,驱动两通阀35转动,使得两通阀35中心处设置的第五流通孔36与连通管34不连通。从而堵住流通管,使得分离阀门组件7被关闭。分层后位于最下层的红细胞层留在下舱体4内,从而实现红细胞层与血浆层(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的分离。
上述离心分离管在人体富血小板血浆的提取分离中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旋转外盖37上设置的手持部38,驱动两通阀35转动,使得两通阀35中心处设置的第五流通孔36与连通管34相连通,分离阀门组件7处于打开状态。再利用注射器将采集的血液样品经过中心取液管从顶旋盖2的注入/采集口3直接注入上舱体1内,使得血液样品从上舱体1通过连通管34与第五流通孔36流入下舱体4内。加样完成后放入离心设备进行离心分层,得到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含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的血浆层)以及不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红细胞层);
(S.2)旋转底旋盖5带动推杆活塞6向上运动,将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经过分离阀门组件7推入上舱体1内,再次旋转手持部38,驱动两通阀35转动,使得两通阀35中心处设置的第五流通孔36与连通管34不连通。从而堵住连通管34,使得分离阀门组件7被关闭。将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和不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完全隔离开后,再次放入离心设备进行第二次离心分层,得到目标物层以及非目标物层;
(S.3)从顶旋盖2的注入/采集口3用注射器经过中心取液管抽取非目标物层中的非目标物(贫血小板血浆),使得目标物层(富血小板血浆层)液面至实际所需目标物(富血小板血浆)的浓度对应刻度线处。剩余部分即为所需浓度的目标物,轻轻摇晃离心分离管混匀后用注射器将目标物(富血小板血浆)从顶旋盖2的注入/采集口3吸出备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取分离富血小板血浆的分离套件,包含有上述的离心分离管。还包括:至少两根注射器:一根注射器用于将血液通过注入/采集口3注入到下舱体4,另一根或两根注射器用于采集富血小板血浆或贫血小板血浆。
还可以包括白细胞过滤器。白细胞过滤器可与离心分离管组成套件或设置在套件外。白细胞过滤器分为上下舱体4,中间包含1-8um孔径的多层高密度滤网,可有效去除富血小板血浆中大部分白细胞。本套件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需求选择是否使用白细胞过滤器。
还可以包括血小板活化剂。血小板活化剂可与离心分离管组成套件或设置在套件外。血小板活化剂一般采用5%氯化钙溶液,与富血小板血浆以1:9或1:10比例混合。血小板活化剂可使血小板在10-15分钟内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并使富血小板血浆快速形成凝胶状态,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是否使用血小板活化剂。
本发明的离心分离管还可应用在人体脐血单个核细胞或人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提取分离中。脐血/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注射器吸取10-15mL淋巴细胞分离液,将注射器针头穿过离心分离管的注入/采集口3,推动注射器活塞使淋巴细胞分离液缓缓流入离心分离管;
(S.2)使用注射器吸取采集好的脐血或骨髓抽吸液,将注射器针头穿过离心分离管的注入/采集口3,轻轻推动注射器活塞使脐血或骨髓抽吸液缓缓流入离心分离管内,置于淋巴细胞分离液的上层;
(S.3)将注入脐血或骨髓抽吸液的离心分离管配平放入离心机,500-800g离心20分钟;
(S.4)离心完成,离心分离管内分为红细胞层、淋巴细胞分离液层、单个核细胞层和血浆层4层。轻轻旋动底旋盖5使下舱体4内部的推杆活塞6向上移动,使单个核细胞层和血浆层完全进入上舱体1,旋动分离阀门组件7使上、下舱体分隔;
(S.5)使用注射器针头穿过注入/采集口3吸取上层血浆备用或丢弃,注意不要吸到单个核细胞层。使用注射器注入适量生理盐水,轻轻摇晃混匀单个核细胞。再次配平放入离心机,500-800g离心10分钟;
(S.6)离心完成,使用注射器吸取上清液,保留单个核细胞层沉淀。使用注射器注入适量生理盐水,轻轻摇晃离心分离管。混匀单个核细胞层沉淀,使用注射器吸取细胞悬液备用,即完成脐血/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提取分离。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发明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离心分离管提取分离人体体液中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顶旋盖将采集的人体体液样本注入下舱体,进行离心分层,得到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以及不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
(S.2)旋转底旋盖带动推杆活塞向上运动,将含有目标物的样品层推入上舱体内,关闭分离阀门组件,再次离心分层,得到目标物层以及非目标物层;
(S.3)从顶旋盖抽取非目标物层中的非目标物,使得目标物层液面至目标物的浓度对应刻度线处,得到所需浓度的目标物,摇匀后用注射器将其吸出备用;
其中,所述离心分离管包括:
上舱体(1),其用于容纳分离后的目标物,其上端设置有一个顶旋盖(2),所述顶旋盖(2)上端设置有用于注入或者采集样品的注入/采集口(3);
下舱体(4),其用于容纳样品,其下端设置有一个可沿下舱体(4)上下位移的底旋盖(5),所述底旋盖(5)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向下舱体(4)上端延伸的推杆活塞(6),使得下舱体(4)容纳样品的体积能够随底旋盖(5)的上下位移而改变;
分离阀门组件(7),其用于连接上舱体(1)以及下舱体(4),同时控制上舱体(1)与下舱体(4)之间的液体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分离管提取分离人体体液中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阀门组件(7)其中心处设置有一个流通槽(8),所述流通槽(8)中心处设置有内凹部(9),所述内凹部(9)上设置有一个直径大于内凹部的滚珠(10),所述流通槽(8)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用于限制滚珠(10)向上位移距离的隔板(11),所述隔板(11)上设置有用于样品流过的第一流通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分离管提取分离人体体液中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阀门组件(7)包括第一外壳体(13),所述第一外壳体(13)包括一个上大下小的空腔(14),所述空腔(14)内设置有一个流通板(15),所述流通板(15)上设置有用于样品流过的第二流通孔(16),所述流通板(15)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可沿弹簧(17)伸缩方向上下移动的挡板(18),所述挡板(18)的直径与空腔(14)下端内径相适配,所述流通板(15)的下方间隔设置有与第一外壳体(13)紧贴且用于限制挡板(18)向上位移距离的卡台(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分离管提取分离人体体液中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阀门组件(7)包括第二外壳体(20),所述第二外壳体(20)内部设置有一个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上设置有第三流通孔(22),所述第二外壳体(20)内部位于固定板(21)上端设置有一个与之紧密贴合的活动板(23),所述活动板(23)上设置有一个与第三流通孔(22)位置相对应的第四流通孔(24),所述第二外壳体(20)外侧还设置有与活动板(23)相连接且用于驱动活动板(23)转动的螺旋套(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离心分离管提取分离人体体液中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体(20)包括上壳体(26)以及与固定板(21)相连接的下壳体(27),所述下壳体(27)与螺旋套(25)滑动连接,所述上壳体(26)与下壳体(27)之间存在间隙(28),所述活动板(23)外侧设置有贯穿间隙(28)并与螺旋套(25)固定连接的连接板(2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离心分离管提取分离人体体液中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6)上设置有上滑槽(30),所述下壳体(27)上设置有下滑槽(31),所述螺旋套(25)上与上滑槽(30)及下滑槽(31)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与上滑槽(30)及下滑槽(31)相适配的上凸块(32)及下凸块(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分离管提取分离人体体液中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阀门组件(7)包括用于连接上舱体(1)以及下舱体(4)的连通管(34),所述连通管(34)的中部水平转动连接设置有一个两通阀(35),所述两通阀(35)中心处设置有一个用于样品流过的第五流通孔(36),所述两通阀(35)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两通阀(35)的外盖(37),所述外盖(3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通阀(35)转动的手持部(3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分离管提取分离人体体液中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舱体(1)外侧设置有用以标注目标物浓度的刻度线,所述下舱体(4)外侧设置有用以标注样品体积的刻度线。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心分离管提取分离人体体液中细胞的方法在人体体液中提取分离细胞中的应用。
CN202211098594.5A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5501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8594.5A CN115501923B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8594.5A CN115501923B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1923A CN115501923A (zh) 2022-12-23
CN115501923B true CN115501923B (zh) 2023-11-14

Family

ID=84504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8594.5A Active CN115501923B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019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63277B (zh) * 2024-01-17 2024-04-09 北京瑞朗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从血液中分离出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07267A (en) * 1971-09-07 1975-09-24 Corning Glass Works Apparatus for fluid collection and partitioning
CN2383971Y (zh) * 1999-08-06 2000-06-21 康智 采油井口防盗气单向阀
CN103657756A (zh) * 2012-09-10 2014-03-26 杨朝城 离心管结构
CN204200735U (zh) * 2014-10-23 2015-03-11 南京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系统及节流调速器件
CN106582908A (zh) * 2016-11-30 2017-04-26 深圳市达科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富血小板血浆快速分离装置及方法
CN206853188U (zh) * 2016-12-23 2018-01-09 宋东范 一种富血小板血浆分离提取装置
CN114100201A (zh) * 2021-12-28 2022-03-01 上海汉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成份分离提取装置
CN114160226A (zh) * 2021-11-26 2022-03-11 南京双威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制造方法与用途
CN216571678U (zh) * 2021-08-25 2022-05-24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化学絮凝沉降装置
CN114534479A (zh) * 2022-02-28 2022-05-27 东营职业学院 一种基于有机氨法具有甲醇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碳转化装置
CN216975883U (zh) * 2022-01-07 2022-07-15 简阳市飞驰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便于定位的单向阀快插直通接头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69877B1 (ko) * 2009-10-28 2011-10-05 임기표 원심분리 키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원심분리 방법
US10987672B2 (en) * 2017-06-08 2021-04-27 Emcyte Corp. Dual piston centrifuge tub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07267A (en) * 1971-09-07 1975-09-24 Corning Glass Works Apparatus for fluid collection and partitioning
CN2383971Y (zh) * 1999-08-06 2000-06-21 康智 采油井口防盗气单向阀
CN103657756A (zh) * 2012-09-10 2014-03-26 杨朝城 离心管结构
CN204200735U (zh) * 2014-10-23 2015-03-11 南京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系统及节流调速器件
CN106582908A (zh) * 2016-11-30 2017-04-26 深圳市达科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富血小板血浆快速分离装置及方法
CN206853188U (zh) * 2016-12-23 2018-01-09 宋东范 一种富血小板血浆分离提取装置
CN216571678U (zh) * 2021-08-25 2022-05-24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化学絮凝沉降装置
CN114160226A (zh) * 2021-11-26 2022-03-11 南京双威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制造方法与用途
CN114100201A (zh) * 2021-12-28 2022-03-01 上海汉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成份分离提取装置
CN216975883U (zh) * 2022-01-07 2022-07-15 简阳市飞驰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便于定位的单向阀快插直通接头体
CN114534479A (zh) * 2022-02-28 2022-05-27 东营职业学院 一种基于有机氨法具有甲醇回收再利用功能的碳转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1923A (zh) 2022-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67292B2 (en) Centrifuge
US980856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and concentrating a component of a fluid
US8562501B2 (en) Methods for separating constituents of biologic liquid mixtures
US10987672B2 (en) Dual piston centrifuge tube
CA2818415C (en) Centrifuge for selectively concentrating and collecting constituents of a biologic liquid mixture
US9114408B2 (en) Centrifuge
KR101179548B1 (ko) 성분 분리기
KR101170146B1 (ko) 혈소판이 풍부한 성장인자 추출을 위한 혈액분리 및 농축장치
CN108654141B (zh) 一种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
CN115501923B (zh) 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
KR20110120729A (ko) 버피코트 추출 키트 및 방법
CN210935419U (zh) 一种富血小板血浆离心装置
CN108295323A (zh) 富血小板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14423395A (zh) 用于提取富血小板血浆的装置及利用其的提取方法
CN212702463U (zh) 一种富血小板血浆离心装置
CN210384934U (zh) 一种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装置
CN117563277B (zh) 一种用于从血液中分离出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TWM483797U (zh) 血液分離裝置
CN218106152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组配式活性骨移植物制备器
KR101433821B1 (ko) 항응고제 자동 주입형 혈소판 농축세트
KR101990633B1 (ko) 혈소판 농축 물질 추출 장치
US20220031925A1 (en) Centrifuge
CN117816271A (zh) 一种cgf分离提取装置及其提取方法
CN115216384A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组配式活性骨移植物制备器及制备方法
CA3203699A1 (en) Vented dual port centrifuge tub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