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01468A - 一种粪菌移植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粪菌移植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01468A
CN115501468A CN202211372883.XA CN202211372883A CN115501468A CN 115501468 A CN115501468 A CN 115501468A CN 202211372883 A CN202211372883 A CN 202211372883A CN 115501468 A CN115501468 A CN 115501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portion
piston block
catheter
rope
fecal bacter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728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01468B (zh
Inventor
凌宗欣
程译文
刘霞
张京臣
马江林
高婕
雷雯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2113728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014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01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1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01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1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1/00Devices for introducing or retaining media, e.g. remedies, in cavities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61M2025/006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having means, e.g. stylets, mandrils, rods or wires to reinforce or adjust temporarily the stiffness, column strength or pushability of catheters which are already inserted into the human bod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粪菌移植导管,涉及粪菌移植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管体部和第二管体部,第一管体部的外径大于第二管体部的外径,第一管体部和第二管体部相连接形成变径管状,第一管体部用于插入肠腔,第二管体部至少部分能够外露于肛门外侧,第一管体部的端部设置有堵头部,堵头部上设置有第一穿绳孔,第一穿绳孔内穿设有导管固定绳,第一管体部靠近堵头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该导管为包括第一管体部和第二管体部的变径管,第一管体部作为插入端,外径仍然较大,便于穿设导管固定绳,而第二管体部在第一管体部插入到位时处于直肠和肛门组织内部,外径较小,能够容纳溶液通过的同时,减少对于直肠和肛门组织的挤压,减轻使用者的不适感。

Description

一种粪菌移植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粪菌移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粪菌移植导管。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与机体健康状态有关,如肠炎、便秘、肿瘤、过敏症、精神障碍、自闭症、糖尿病、肝病和免疫力低下等。为此,改善肠道微生态结构也成为新型疾病治疗手段。通常,改善肠道微生态结构有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口服粪菌胶囊、口服益生菌制剂或益生元制剂等。其中,由于粪菌移植疗效较其它方法更为明显,因此近些年来备受推崇。
粪菌移植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导管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粪菌给入途径分为上消化道、中消化道、下消化道三种途径。上消化道途径主要指口服粪菌胶囊;中消化道途径包括通过鼻肠管、胃镜钳道孔、经皮内镜胃造瘘空肠管;下消化道途径包括结肠镜、灌肠、结肠造瘘口,以及经内镜肠道植管术。
经移植导管,即肠管,将粪菌移植至肠道的途径。调查显示,患者对该移植方式接受度较其它方式更高。原因如下:1、口服粪菌胶囊或将粪菌通过胃管移植至胃内的方式患者心理上不易接受,而肠道原本就是容纳粪便的器官,因而心理上易于接受;2、长时间鼻腔内置管因局部黏膜受压而发生不适。同时,因导管位于鼻腔内容易引起呼吸不畅,从而加重不适感;3、经皮造瘘置管为有创操作,易发生切口感染和疼痛等,因而患者不愿接受。
经肠道置管通常是在结肠镜下将肠管送入升结肠,然后用钛夹和手术线形成的导管固定绳,将肠管头端固定于肠腔内壁。结肠镜取出后,将肠管的外置端用胶布固定于患者臀部皮肤上。接下来,将粪菌溶液注入肠管数日(通常为3-5天),从而达到将健康人粪菌移植于患者肠道的目的。
肠道置管期间,容易出现如下问题:为保证肠管的插入端能够方便地穿设导管固定绳,以便其能够通过结肠镜和钛夹固定在肠腔的内壁上,肠管的插入端外径不可过小,一般会设置在4毫米左右。这样,长时间的置管会导致直肠和肛门部位的组织受压,出现压迫感,甚至还可因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迫而导致肛门括约肌受损,继而发生排便控制能力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粪菌移植导管,解决现有导管会导致直肠和肛门部位的组织受压引起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粪菌移植导管,该导管包括:
第一管体部和第二管体部,所述第一管体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管体部的外径,所述第一管体部和所述第二管体部相连接形成变径管状,所述第一管体部用于插入肠腔,所述第二管体部至少部分能够外露于肛门外侧,所述第一管体部的端部设置有堵头部,所述堵头部上设置有第一穿绳孔,所述第一穿绳孔内穿设有导管固定绳,所述第一管体部靠近所述堵头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体部靠近所述堵头部的一端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沿所述第一管体的轴线滑动设置,所述活塞块能够封堵所述通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体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活塞块干涉,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堵头部之间形成滑腔,所述活塞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腔内,当所述活塞块接触所述堵头部时所述活塞块不封堵所述通孔,当所述活塞块接触所述凸起部时所述活塞块封堵所述通孔。
可选地,所述活塞块远离所述堵头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穿设在所述第一管体部和所述第二管体部内部,所述第一拉绳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二管体部。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与所述活塞块靠近所述堵头部的一侧连接,所述堵头部内设置有圆弧形的第一穿绳腔,所述第一管体部的外壁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穿绳腔,所述第二穿绳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穿绳腔连通,所述第二穿绳腔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一管体部和所述第二管体部的变径处开放,所述第二拉绳的中部穿设在所述第一穿绳腔和所述第二穿绳腔内,所述第二拉绳的另一端于所述第二穿绳腔的开放端外露。
可选地,还包括浊度传感器,所述堵头部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浊度传感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活塞块的内部设置有通槽,所述浊度传感器的另一端滑动穿设在所述通槽内,当所述活塞块接触所述堵头部时所述浊度传感器的所述另一端从所述通槽内伸出,当所述活塞块接触所述凸起部时所述浊度传感器的所述另一端处于所述通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体部和所述第二管体部通过渐缩状的连接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体部的外露端设置有管塞,所述管塞的一端通过条形的连接带连接在所述第二管体部的外壁上,所述管塞的另一端能够插入所述第二管体部的内部并将所述第二管体部封堵。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体部的外露端设置有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所述第一束带和所述第二束带能够通过连接扣连接形成环形,并能够环绕在使用者的腰部外周。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体部的长度为40-50cm,所述第二管体部的长度为20-30cm。
本发明提供一种粪菌移植导管,其有益效果在于:
1、该导管为包括第一管体部和第二管体部的变径管,第一管体部作为插入端,外径仍然较大,便于穿设导管固定绳,而第二管体部在第一管体部插入到位时处于直肠和肛门组织内部,外径较小,能够容纳溶液通过的同时,减少对于直肠和肛门部位的组织的挤压,减轻使用者的不适感,避免肛门括约肌受损;
2、该导管内部具有活塞块,利用活塞块能够封堵通孔,还能在溶液注入时由于压力作用而移动,再打开通孔,避免肠腔内的液体通过通孔反流进入第一管体部内,进而避免反流的粪菌及使用者本身的肠内容物中的有害菌反流后在第一管体部内的繁殖和生长;
3、该导管第二管体部的外露端设置有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能够通过连接扣连接形成环形,可以将第二管体部的外露端固定在使用者的腰部外侧,无需用胶布粘贴在使用者的臀部皮肤上,避免长时间粘贴引起的不适和对皮肤的损害,并且将第二管体部的外露端固定在使用者的腰部,使得使用者在脱裤子时轻易不会拉动第二管体部,避免提高该导管在肠道置管期间的置入稳定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粪菌移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管体部;2、第二管体部;3、堵头部;4、导管固定绳;5、通孔;6、活塞块;7、凸起部;8、第一拉绳;9、第二拉绳;10、第一穿绳腔;11、第二穿绳腔;12、浊度传感器;13、通槽;14、管塞;15、连接带;16、第一束带;17、第二束带;18、连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粪菌移植导管,该导管包括:
第一管体部1和第二管体部2,第一管体部1的外径大于第二管体部2的外径,第一管体部1和第二管体部2相连接形成变径管状,第一管体部1用于插入肠腔,第二管体部2至少部分能够外露于肛门外侧,第一管体部1的端部设置有堵头部3,堵头部3上设置有第一穿绳孔,第一穿绳孔内穿设有导管固定绳4,第一管体部1靠近堵头部3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5。
具体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保证肠管的插入端能够方便地穿设导管固定绳4,以便其能够通过结肠镜和钛夹固定在肠腔的内壁上,肠管的插入端外径不可过小,一般会设置在4毫米左右;这样,长时间的置管会导致直肠和肛门部位的组织受压,出现压迫感,甚至还可因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迫而导致肛门括约肌受损,继而发生排便控制能力下降。本发明提供的粪菌移植导管为包括第一管体部1和第二管体部2的变径管,第一管体部1作为插入端,外径仍然较大,便于穿设导管固定绳4,而第二管体部2在第一管体部1插入到位时处于直肠和肛门组织内部,外径较小,能够容纳溶液通过的同时,减少对于直肠和肛门组织的挤压,减轻使用者的不适感,避免肛门括约肌受损。
进一步的,堵头部3上的第一穿绳孔有两个,一根导管固定绳4的两端穿过两个第一穿绳孔后打结,在堵头部3的两侧各形成一个环套形;对于通过结肠镜利用钛夹将导管固定绳4夹持固定在肠腔内壁中的操作为本领域常规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堵头部3的一端与第一管体部1一体成型,堵头部3的另一端为圆弧形,便于插入。
可选地,第一管体部1靠近堵头部3的一端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塞块6,活塞块6沿第一管体的轴线滑动设置,活塞块6能够封堵通孔5。
具体的,现有技术中的导管在使用时,注入的溶液通过通孔5注入肠腔内之后,导管内有菌液反流至体外管腔,由于体外管腔与人体肠道内环境不一,尤其是缺乏人体本身释放的一些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如抗菌肽和防御素等;因此,导管内反流的粪菌及患者本身的肠内容物中的有害菌容易过度繁殖和生长;当次日给患者再次注射粪菌时这部分反流的液体将随之被灌入患者肠腔,从而使患者易于发生腹泻和腹痛等并发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粪菌移植导管中具有活塞块6,活塞块6能够封堵通孔5,还能在溶液注入时由于压力作用而移动,再打开通孔5,避免肠腔内的液体通过通孔5反流进入第一管体部1内,进而避免反流的粪菌及使用者本身的肠内容物中的有害菌反流后在第一管体部1内的繁殖和生长。
可选地,第一管体部1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凸起部7,凸起部7与活塞块6干涉,凸起部7与堵头部3之间形成滑腔,活塞块6滑动设置在滑腔内,当活塞块6接触堵头部3时活塞块6不封堵通孔5,当活塞块6接触凸起部7时活塞块6封堵通孔5。
具体的,环形的凸起部7形成对活塞块6的限位,保证活塞块6能够在封闭通孔5和打开通孔5两种状态下在第一管体部1内部滑动。
可选地,活塞块6远离堵头部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拉绳8,第一拉绳8穿设在第一管体部1和第二管体部2内部,第一拉绳8至少部分外露于第二管体部2。
具体的,通过第一拉绳8能够拉动活塞块6移动,在活塞块6移动向堵头部3进行溶液的注入后,通过轻轻拉动第一拉绳8能够使得活塞块6复位,继续封堵住通孔5,避免反流的发生。
在另一个示例中,也可以在堵头部3内靠近活塞块6的一端设置微型的电动伸缩杆,通过微型的电动伸缩杆驱动活塞块6在滑腔内滑动,封堵或打开通孔5。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拉绳9,第二拉绳9的一端与活塞块6靠近堵头部3的一侧连接,堵头部3内设置有圆弧形的第一穿绳腔10,第一管体部1的外壁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穿绳腔11,第二穿绳腔11的一端与第一穿绳腔10连通,第二穿绳腔11的另一端在第一管体部1和第二管体部2的变径处开放,第二拉绳9的中部穿设在第一穿绳腔10和第二穿绳腔11内,第二拉绳9的另一端于第二穿绳腔11的开放端外露。
具体的,若由于第一管体部1插入时引起的变形等因素使得活塞块6无法在注入压力作用下顺利移动打开通孔5,还可以轻轻拉动第二拉绳9,使得活塞块6顺利滑动,进而打开通孔5,便于通过通孔5向肠腔内进行溶液的注入;第一穿绳腔10和第二穿绳腔11均为较小且细长的腔体,只要能够容纳第一拉绳8在其内部窜动即可,在拉绳穿设在第一穿绳腔10和第二穿绳腔11内之后,能够基本上将第一穿绳腔10和第二穿绳腔11封堵,并且这样细长的腔体难以有液体进入和流动。
可选地,还包括浊度传感器12,堵头部3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浊度传感器12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槽内,活塞块6的内部设置有通槽13,浊度传感器12的另一端滑动穿设在通槽13内,当活塞块6接触堵头部3时浊度传感器12的另一端从通槽13内伸出,当活塞块6接触凸起部7时浊度传感器12的另一端处于通槽13内。
具体的,浊度传感器12可以采用光纤式浊度传感器12,将其传感器探头部分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槽内,另一端穿设在通槽13内,随着活塞块6的滑动,探头伸出,并且刚好处于通孔5附近,可以检测注入的溶液的浊度,根据注入粪菌溶液和生理盐水过程中浊度的变化,可以判断注入进度,进而精确获取活塞块6封堵通孔5的时机;在一个示例中,浊度传感器12的导线走线也可以通过第一穿绳腔10和第二穿绳腔11进行走线,或者也可以在堵头部3内设置通信模块,通过通信模块进行远程通信,以便获取浊度传感器12的检测结果。
可选地,第一管体部1和第二管体部2通过渐缩状的连接部连接。
具体的,渐缩状的连接部的设置使得该导管在拔出时其外径平滑过渡,能够顺利拔出,避免使用者不适。
可选地,第二管体部2的外露端设置有管塞14,管塞14的一端通过条形的连接带15连接在第二管体部2的外壁上,管塞14的另一端能够插入第二管体部2的内部并将第二管体部2封堵。
具体的,条形的连接带15一体成型在第二管体部2的外壁上,其材质均可以为PVC,连接带15能够避免管塞14在拔出后丢失或弄脏。
可选地,第二管体部2的外露端设置有第一束带16和第二束带17,第一束带16和第二束带17能够通过连接扣18连接形成环形,并能够环绕在使用者的腰部外周。
具体的,现有技术中的导管在使用时,导管的外置部分需长时间用胶布固定于使用者的臀部的皮肤上,容易导致患者皮肤不适,甚至皮肤过敏;同时,由于用胶布粘贴形成的固定端隆起,长时间固定会对局部皮肤造成压力性损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粪菌移植导管第二管体部2的外露端设置有第一束带16和第二束带17,第一束带16和第二束带17能够通过连接扣18连接形成环形,可以将第二管体部2的外露端固定在使用者的腰部外侧,无需用胶布粘贴在使用者的臀部皮肤上,避免长时间粘贴引起的不适和对皮肤的损害,而且第二管体部2的外露端可以从使用者的腰部向上放置,减少对于使用者臀部皮肤的压迫;并且将第二管体部2的外露端固定在使用者的腰部,使得使用者在脱裤子时轻易不会拉动第二管体部2,避免提高该导管在肠道置管期间的置入稳定性。
可选地,连接扣18采用插拔式连接扣18或魔术贴式连接扣18均可。
可选地,第一管体部1的长度为40-50cm,第二管体部2的长度为20-30cm。
具体的,使用时第一管体部1全部插入使用者体内,第二管体部2部分插入使用者体内,另一部分外露。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粪菌移植导管使用时,以第一管体部1的外径为4mm,第二管体部2的外径为2mm为例,第一管体部1和第二管体部2的材料为PVC,为保证其良好的可插入性,可以在其内部穿设内导丝。堵头部3内穿好导管固定绳4,通过结肠镜将第一管体部1带有堵头部3的一端从使用者的肛门插入,插入到位时,第一管体部1完全进入使用者体内,第二管体部2部分进入使用者体内,总插入深度为57cm;再通过结肠镜利用钛夹将导管固定绳4夹持固定在肠腔的内壁上的粘膜上,实现对该导管的固定;此时处于使用者直肠和肛门组织内部的为外径较小的第二管体部2,能够容纳溶液通过的同时,减少对于直肠和肛门组织的挤压,减轻使用者的不适感,避免肛门括约肌受损。打开管塞14,向第二管体部2中注入粪菌溶液,在注入压力作用下,封堵住通孔5的活塞块6向靠近堵头部3的方向移动,打开通孔5,使得粪菌容易通过通孔5注入至肠腔内,若由于第一管体部1插入时引起的变形等因素使得活塞块6无法在注入压力作用下顺利移动打开通孔5,还可以轻轻拉动第二拉绳9,使得活塞块6顺利滑动。粪菌溶液注入过程中,可以在注射器端监测其注入量,同时浊度传感器12能够监测出此时的第一浊度值。粪菌溶液注入完成后,需要再注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在生理盐水的注入过程中,浊度传感器12能够监测出第二浊度值,当第二浊度值处于设定阈值范围内时,证明粪菌溶液已经全部进入肠腔,此时轻轻拉动第一拉绳8,使得活塞块6复位,继续封堵住通孔5,避免肠腔内的内容物发生反流。注入全部结束后,盖上管塞14,通过第一束带16、第二束带17和连接扣18,将该导管的外露固定在使用者的腰部外侧,无需用胶布粘贴在使用者的臀部皮肤上,避免长时间粘贴引起的不适和对皮肤的损害,并且将第二管体部2的外露端固定在使用者的腰部,使得使用者在脱裤子时轻易不会拉动第二管体部2,避免提高该导管在肠道置管期间的置入稳定性。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粪菌移植导管,其特征在于,该导管包括:
第一管体部和第二管体部,所述第一管体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管体部的外径,所述第一管体部和所述第二管体部相连接形成变径管状,所述第一管体部用于插入肠腔,所述第二管体部至少部分能够外露于肛门外侧,所述第一管体部的端部设置有堵头部,所述堵头部上设置有第一穿绳孔,所述第一穿绳孔内穿设有导管固定绳,所述第一管体部靠近所述堵头部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粪菌移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部靠近所述堵头部的一端内部活动设置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沿所述第一管体的轴线滑动设置,所述活塞块能够封堵所述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粪菌移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活塞块干涉,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堵头部之间形成滑腔,所述活塞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腔内,当所述活塞块接触所述堵头部时所述活塞块不封堵所述通孔,当所述活塞块接触所述凸起部时所述活塞块封堵所述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粪菌移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块远离所述堵头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穿设在所述第一管体部和所述第二管体部内部,所述第一拉绳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二管体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粪菌移植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与所述活塞块靠近所述堵头部的一侧连接,所述堵头部内设置有圆弧形的第一穿绳腔,所述第一管体部的外壁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穿绳腔,所述第二穿绳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穿绳腔连通,所述第二穿绳腔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一管体部和所述第二管体部的变径处开放,所述第二拉绳的中部穿设在所述第一穿绳腔和所述第二穿绳腔内,所述第二拉绳的另一端于所述第二穿绳腔的开放端外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粪菌移植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浊度传感器,所述堵头部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浊度传感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活塞块的内部设置有通槽,所述浊度传感器的另一端滑动穿设在所述通槽内,当所述活塞块接触所述堵头部时所述浊度传感器的所述另一端从所述通槽内伸出,当所述活塞块接触所述凸起部时所述浊度传感器的所述另一端处于所述通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粪菌移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部和所述第二管体部通过渐缩状的连接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粪菌移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部的外露端设置有管塞,所述管塞的一端通过条形的连接带连接在所述第二管体部的外壁上,所述管塞的另一端能够插入所述第二管体部的内部并将所述第二管体部封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粪菌移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部的外露端设置有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所述第一束带和所述第二束带能够通过连接扣连接形成环形,并能够环绕在使用者的腰部外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粪菌移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部的长度为40-50cm,所述第二管体部的长度为20-30cm。
CN202211372883.XA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粪菌移植导管 Active CN1155014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72883.XA CN115501468B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粪菌移植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72883.XA CN115501468B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粪菌移植导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1468A true CN115501468A (zh) 2022-12-23
CN115501468B CN115501468B (zh) 2023-03-10

Family

ID=84511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72883.XA Active CN115501468B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粪菌移植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0146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15663A1 (en) * 1992-12-30 1994-07-21 Brown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mplantable therapy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70185468A1 (en) * 2005-10-19 2007-08-09 Prywes Arnold S Method for fluid control in medical applications
CN104815384A (zh) * 2015-04-23 2015-08-05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实现废液浑浊度监控的负压引流系统
CN104856888A (zh) * 2015-04-11 2015-08-26 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肠道内深度植入器械
WO2018096392A1 (de) * 2016-11-25 2018-05-31 Advanced Medical Balloons Gmbh Vorrichtung für die repetitive zu- und ableitung von substanzen für die medizinische therapie, sowie system und verfahren für die herstellung einer stuhlkontinenz durch intermittierende colon-lavage durch einen permanent platzierten, trans-analen verschluss- bzw. zugangskatheter
CN211535917U (zh) * 2019-12-02 2020-09-22 冯云 简易灌肠构件
CN114588332A (zh) * 2022-03-09 2022-06-0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一种医用肝胆外科用引流护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15663A1 (en) * 1992-12-30 1994-07-21 Brown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mplantable therapy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70185468A1 (en) * 2005-10-19 2007-08-09 Prywes Arnold S Method for fluid control in medical applications
CN104856888A (zh) * 2015-04-11 2015-08-26 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肠道内深度植入器械
CN104815384A (zh) * 2015-04-23 2015-08-05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实现废液浑浊度监控的负压引流系统
WO2018096392A1 (de) * 2016-11-25 2018-05-31 Advanced Medical Balloons Gmbh Vorrichtung für die repetitive zu- und ableitung von substanzen für die medizinische therapie, sowie system und verfahren für die herstellung einer stuhlkontinenz durch intermittierende colon-lavage durch einen permanent platzierten, trans-analen verschluss- bzw. zugangskatheter
CN211535917U (zh) * 2019-12-02 2020-09-22 冯云 简易灌肠构件
CN114588332A (zh) * 2022-03-09 2022-06-0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一种医用肝胆外科用引流护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1468B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32877B1 (en) Ostomy tube placement tip
US6315789B1 (en) Medical device anchoring system and method
US4642092A (en) Gastrointestinal aspirating device with suction breakers
US5902285A (en) Jejunal feeding tube
ES2323307T3 (es) Dispositivo implantable de movimiento libre en una cavidad corporal.
KR100828483B1 (ko) 식도루 버튼
WO2016165593A1 (zh) 肠道内深度植入器械
WO2010075032A2 (en) Low-profile external fitting
WO2019201095A1 (zh) 中消化道植入管道器械及其快速植入方法
US20200230339A1 (en) Inflatable laryngeal mask airway for endoscop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N102671282B (zh) 经结肠内三腔气囊封闭引流管套装
CN104758097B (zh) 一种抗返流型输尿管支架
CN115501468B (zh) 一种粪菌移植导管
CN209967402U (zh) 经胃肠镜粪菌移植推注导管
CN204932313U (zh) 导管组件
CN204766614U (zh) 肠道内深度植入器械
CN205598396U (zh) 重置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管的辅助引导装置
CN215994885U (zh) 一种新型医用j型小肠营养管
CN215082900U (zh) 鼻胆引流管路固定装置
CN215536711U (zh) 一种内镜引导下十二指肠营养管
CN218889981U (zh) 一种用于食管再造术后吻合口瘘的内引流胃肠一体管
CN109364320B (zh) 全结肠灌注留置导管及其固定方法
CN213589127U (zh) 一种内置式胃管组件
CN213723908U (zh) 空肠引流管
CN215535349U (zh) 易于取出的胆总管内置型胆囊引流塑料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