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9617A -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9617A
CN115499617A CN202210998221.7A CN202210998221A CN115499617A CN 115499617 A CN115499617 A CN 115499617A CN 202210998221 A CN202210998221 A CN 202210998221A CN 115499617 A CN115499617 A CN 115499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operation code
instruction
terminal
control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982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欢
屈鹏飞
安君超
杨春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Qiantang Shi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Qiantang Shi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Qiantang Shi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Qiantang Shi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982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96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9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96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2Multipoint control uni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端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确定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基于预设服务库确定第一操作码对应的第二操作码,并基于第二操作码生成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操作码是符合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响应第二控制指令,以执行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这样,利用预设服务库从所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中获取符合本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并进一步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可以避免第一控制指令不符合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导致无法控制设备的问题,进而使得控制端可以灵活的对控制系统中的终端设备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发展,出现了各种控制系统,例如监控系统、视频传输系统等,控制系统中通常会包含控制端和多个终端设备,控制端通过发送控制请求可以对终端设备进行远程操控。
而控制系统中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往往较多且种类较多,因此如何灵活的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称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系统中的任一终端设备,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端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
基于预设服务库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码对应的第二操作码,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码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操作码是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
响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以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应用于控制系统中的任一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端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服务库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码对应的第二操作码,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码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操作码是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
执行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以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的设备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的设备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端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基于预设服务库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码对应的第二操作码,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码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操作码是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响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以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这样,利用预设服务库从所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中获取符合本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并进一步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可以将所接收到的指令转化为本设备可以识别响应的指令,从而避免第一控制指令不符合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导致无法控制设备的问题,进而使得控制端可以灵活的对控制系统中的终端设备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视联网下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控制系统中的任一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端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
其中,上述控制系统可以是包含多个可控制的终端设备的系统,上述终端设备指的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执行对应操作的设备,例如,上述控制系统可以是包含多个监控摄像头的监控系统,也可以是包含多个子显示器的线上会议系统,或者,还可以是视联网系统。其中,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是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示例性地,当上述控制系统为视联网系统时,上述终端设备指的是接入视联网的用于提供视频资源的终端设备。控制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控制端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的情况下,执行本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控制端是控制系统中用于控制终端设备的端,上述第一控制指令是与控制端对应的,也就是第一控制指令是基于控制端的控制请求生成的,上述第一操作码用于表征所需执行的操作,包含于上述第一控制指令中,例如,可以是“ON/OFF”,用于指示设备的开启/关闭。
步骤102、基于预设服务库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码对应的第二操作码,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码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操作码是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
其中,上述预设服务库是预先建立的,用于存储控制系统中包含的所有终端设备的操作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控制系统中的各终端设备的品牌、型号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各终端设备所使用的控制协议不同,因此,不同的终端设备,基于同一第一操作码所确定的第二操作码是不同的,也就是,上述预设服务库中预先存储的操作码是与各终端设备一一对应的。示例性的,当第一操作码用于指示设备左转时,云台摄像机对应的操作码可能是Left,而普通摄像机对应的操作码可能是L,因此,上述第二操作码是由各设备的控制协议所定义的。
步骤103、响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以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其中,由于所生成的第二控制指令是基于符合该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第二操作码生成的,因此,该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执行上述第二控制指令,从而完成所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端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基于预设服务库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码对应的第二操作码,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码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操作码是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响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以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这样,利用预设服务库从所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中获取符合本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并进一步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可以将所接收到的指令转化为本设备可以识别响应的指令,从而避免第一控制指令不符合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导致无法控制设备的问题,进而使得控制端可以灵活的对控制系统中的终端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服务库包括所述控制系统中终端设备预先注册的协议操作码,所述协议操作码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所支持的操作码;上述基于预设服务库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码对应的第二操作码,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码生成第二控制指令的操作,具体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201、在所述第一操作码不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情况下,从所述预设服务库中所述终端设备预先注册的协议操作码中,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码对应的所述第二操作码;所述第二操作码指示的操作与所述第一操作码指示的操作相同。
具体的,可以获取控制端的协议信息,在该协议信息表征的控制协议与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不同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操作码不符合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反之,则可以确定第一操作码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其中,该协议信息表征的控制协议即为控制端所遵循的控制协议。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先对第一控制指令进行响应,当终端设备无法响应上述第一控制指令时,表明上述第一操作码不符合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
进一步地,当第一操作码不符合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时,表明终端设备与控制端的控制协议不同,两者属于不同的平台,终端设备无法直接执行第一控制指令,此时可以从预设服务库中获取符合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其中,上述协议操作码可以是本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所支持的操作码,其中可以包括在该控制协议下本设备执行相应操作时对应的操作码。具体的,上述协议操作码中可以包含本终端设备接收指令的格式以及该格式下每一数据位所表征的含义,例如,可以是所接收到的数据的第一位表征本设备的地址,第二位表征本设备所需执行的动作类型(例如,当终端设备为摄像头时,可以是放大画面或缩小画面),第三位表征本设备在执行对应的动作类型时的目标值(例如,放大画面或缩小画面的倍数)…,相应地,上述操作码可以是与上述所需执行的动作类型和目标值相对应的,可以理解的,不同的终端设备在出厂时所定义的控制协议是不同的,因此,上述协议操作码以及控制协议所支持的操作可以由上述终端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中只是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形式。
可选地,上述预设服务库中存储的数据可以为对应关系表的形式,具体的,预设服务库中可以预先存储控制端的协议操作码与各终端设备预先注册的协议操作码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其中,对于控制端的任一协议操作码,该协议操作码与终端设备预先注册的协议操作码中表征同一操作的协议操作码对应。具体的,可以将对应同一种操作的控制端的操作码与终端设备的操作码直接进行对应。或者也可以为不同的操作设置标识,使控制端的操作码和各终端设备预先注册的操作码均与相应的标识进行对应,即,使对应同一种操作的控制端的操作码与终端设备的操作码分别与该操作对应的标识进行对应。从而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中的第一操作码从中查询到对应的第二操作码。
具体的,针对各个终端设备,分别创建控制端的协议操作码与该终端设备预先注册的协议操作码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也就是说,预设服务库中存储有各个终端设备的对应关系表。假设有10个终端设备,那么预设服务库中存储有这10个终端设备各自的对应关系表。其中,每个终端设备各自的对应关系表可以关联有该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示例性地,该设备标识可以包括设备地址、设备编号等等。相应地,对于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先从多个对应关系表中确定自身对应的对应关系表,具体的,可以将关联的设备标识与该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一致的对应关系表,确定为该终端设备对应的对应关系表。然后,从该终端设备对应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该第一操作码对应的第二操作码。具体的,可以将该第一操作码与该终端设备对应的对应关系表中的控制端的操作码进行比对,将与该第一操作码相一致的控制端的操作码所对应的操作码,确定为第二操作码。
相应地,在所述第一操作码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情况下,表明终端设备与控制端所使用的控制协议相同,此时无需生成第二控制指令,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响应第一控制指令,以执行对应操作。
步骤202、按照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生成包含所述第二操作码的第二控制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需执行的操作不同,指令中所包含的操作码的位数也可能存在不同,因此,上述第一、第二操作码可以是一位数据,也可以是多位数据。
具体的,在得到上述第二操作码之后,由于控制协议中包含了本终端设备所能识别的指令的标准格式,因此可以按照本终端设备所支持的控制协议的标准格式生成包含该第二操作码的控制指令,即,基于标准格式的每一位设置相应的数据,并将第二操作码设置在标准格式对应的位置,从而可以基于该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操作。例如,以上述第一控制指令指示放大画面至2倍为例,上述第一控制指令中的第一操作码可以是“Gain,2”,而由于本设备无法识别该第一操作码所指示的操作,因此从上述预设服务库中得到预先注册的第二操作码为“zoom+,2”后,可以进一步生成第二控制指令为“0X00,zoom+,2,0X00”,其中,上述“0X00”可以是本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标准格式所规定的指令的起止位。可以理解的,不同的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不同,所对应的第二操作码以及第二控制指令不同,上述示例只是给出了一种可能性形式,还可以为其他形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服务库包括所述控制系统中各终端设备预先注册的协议操作码,所述协议操作码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所支持的操作码;通过在所述第一操作码不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情况下,从所述预设服务库中所述终端设备预先注册的协议操作码中,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码对应的所述第二操作码;按照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生成包含所述第二操作码的第二控制指令。这样,通过预设服务库中包含的预先注册的控制协议所支持的操作码,可以按照控制协议生成终端设备支持的第二控制指令,从而可以将所接收到的指令转化为本设备可以识别响应的指令,提高了设备控制的灵活性。同时,由于只在第一操作码不符合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情况下,才执行确定第二操作码并生成第二控制指令的操作,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处理操作,从而节省处理资源,提高了设备控制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301、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控制服务与数据服务端中的控制服务建立连接。
其中,上述控制服务可以是软件形式(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还可以是应用形式,通过与终端设备连接使终端设备支持跨平台控制。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安装或连接上述控制服务,从而可以通过该控制服务与数据服务端中的控制服务连接。其中,数据服务端中的控制服务可以理解为该控制服务的服务端,可以通过任一安装或连接了该控制服务的终端设备的IP地址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步骤302、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中控制服务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注册至所述预设服务库中;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协议操作码。
其中,上述预设服务库可以是设置在上述数据服务端中的数据库,当终端设备与上述控制服务建立连接后,可以通过控制服务将本设备的属性信息注册至上述预设服务库中,以在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时,可以从预设服务库中获取本设备对应的协议操作码。
具体的,上述注册操作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注册接口或初始化接口来实现,也就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调用该注册接口将属性信息上传至预设服务库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中控制服务与数据服务端中的控制服务建立连接;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中控制服务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注册至所述预设服务库中;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协议操作码。这样,通过在与控制服务建立连接时,将本设备的属性信息预先注册进上述预设服务库中,使得可以便捷地获取终端设备所支持的操作码,进一步提高设备控制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具体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401、接收所述控制系统中管理端转发的符合预设格式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基于所述控制端提交的请求指令生成。
其中,上述管理端指的是控制系统中用于向终端设备转发控制指令的端,上述预设格式指的是上述控制系统中进行通信的统一格式,进一步地,可以预先定义一个通信协议,使得控制系统中的数据或指令传输均使用该协议进行。示例性地,上述预设格式可以是:
Send:{“id”:消息id,“server”:服务类型协议号,“cmd”:该服务对应命令号,“data”:“发送数据信息”};
Receive:{“id”:消息id,“server”:服务类型协议号,“cmd”:命令号,“ack”:“回复数据信息”}。
其中,上述消息id(Identity document)指的是该条消息指令的标识,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为各消息进行编号,或者也可以接收用户的输入获取消息id,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消息id是指令的唯一标识,用于区分不同的指令,因此,不同指令的消息id是不同的。上述服务类型协议号(server)指的是该指令所申请的服务类型的编号,可以理解为所需控制的终端设备类型,例如,可以是云台摄像头,或者子显示器等等,具体的,可以预先为需要控制的终端设备按照类型或平台进行编号,从而可以基于编号得到指令所需控制的终端设备类型。上述命令号(Command Prompt,cmd)指的是对上述sever中指示的终端设备所需执行的操作,例如,可以为表征电源开启或关闭的命令号,还可以为用于表征左转或右转的命令号,具体的,上述命令号的具体形式以及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置,示例性地,可以预先定义一些可能需要执行的操作,譬如,电源开启或关闭可以采用ON/OFF,左转或右转可以采用L/R,请求版本号可以采用VN来表示等等。上述发送数据信息(data)和回复数据信息(ack)可以是指令中所需携带的数据或文本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data或ack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为空,例如,当发送的指令用于请求设备的版本号时,无需携带具体的data信息,回复指令则可以在ack中设置所请求的版本号数据,而当发送的指令用于指示设备左转或右转时,可以在data中设置设备转动的具体角度值,回复指令则可以无需携带具体的ack信息,或者可以在ack中设置“已完成”的反馈信息。可以理解的,前述步骤101中的第一操作码可以指的是上述sever和cmd。
可选地,可以将上述预先定义的命令号设置在上述预设服务库中,当终端设备与控制服务建立连接时,可以根据其中预先设置的不同的命令号上传本设备对应的操作码,也就是,上述预设服务库中的各命令号可以与多个设备对应的操作码相对应。
上述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包括:
步骤402、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中控制服务中包含的目标文件包,对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码;所述目标文件包中定义有所述预设格式的解析方式。
其中,上述目标文件包指的是用于存储上述预设格式的文件包,其中包含了该预设格式的解析方式,相应地,上述目标文件包中还可以包含该预设格式的编码方式。
具体的,当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后,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调用控制服务中的目标文件包对第一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得到上述第一操作码。可以理解的,不同格式指令的解析方式是不同的,因此,使用包含解析方式的文件包对格式进行分析,可以提高获取第一操作码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所述控制系统中管理端转发的符合预设格式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基于所述控制系统中控制端提交的请求指令生成;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中控制服务中包含的目标文件包,对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码;所述目标文件包中定义有所述预设格式的解析方式。这样,通过定义预设格式,使终端设备所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均为预设格式,可以更便捷地根据该预设格式获取第一操作码,并从预设服务库中获取第二操作码,同时,还可以实现通过一套统一格式的指令对不同平台的终端设备进行控制,从而提高控制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属性信息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终端地址以及类型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是所述管理端在接收到所述控制端提交的所述请求指令后,基于所述请求指令中包含的所述第一操作码以及类型码生成的;所述请求指令中包含类型码是所述控制端从所述预设服务库中拉取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是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请求指令中包含的终端号从所述控制系统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并从所述预设服务库中拉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地址,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地址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
其中,上述终端地址指的是终端设备的局域网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Address,MAC地址),用于表征各终端设备在局域网中的网络节点。上述类型码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的类型,例如可以是云台摄像头或子显示器等。
其中,上述控制端指的是控制系统中用于进行设备控制的端,可以理解为监控系统中的主机、会议系统中的主席端等。上述请求指令指的是由控制端发出的用于请求对某一终端设备执行相应操作的指令,可选地,控制端可以通过接收用户的输入生成请求指令,例如,当控制系统为监控系统,需要对监控系统中的A摄像头执行放大操作时,用户可以在主机端选中A摄像头的控件,并在A摄像头对应的界面下点击放大操作,从而可以基于预设服务库获取到A摄像头对应的类型码,并生成包含(A摄像头类型码,放大)的请求指令。可选地,上述控制端可以同时选择多个所需控制的终端设备。
可选地,上述管理端还可以基于预设服务库中所注册的终端设备为各终端设备分配对应的终端号,可以按照各设备注册的时间顺序为其分配,也可以进行随机分配,只需保证各终端设备的终端号唯一即可。进一步地,控制端在生成请求指令前,还可以向管理端发起获取请求,用于获取可控制的终端设备列表,其中,上述列表中可以包括各终端设备的终端号以及类型码,从而控制端可以基于该可控制的终端设备列表中选取要控制的终端设备,或者,也可以是控制端基于用户的输入已经确定了所需控制的终端设备时,可以进一步判断该设备是否存在于上述可控制的终端设备列表中,在存在的情况下,才可以进一步生成请求指令,并向管理端发送该请求指令。可选地,上述请求指令也可以按照上述预设格式生成并发送。
可选地,当控制系统中存在多个控制端时,还可以在生成请求指令后,为请求指令补充发出该请求指令的控制端的地址和设备号。
具体的,管理端在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请求指令后,可以基于其中包含的终端号获取该指令所指示的终端设备,并基于终端号从预设服务库中获取到对应的设备地址,进一步地,管理端可以基于设备地址识别该终端设备所处的网络位置,并基于网络位置为请求指令补充相应的协议头,从而生成第一控制指令。例如,当设备地址指示该终端设备与管理端位于同一局域网中时,协议头可以为空,管理端可以直接向对应的设备地址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当设备地址指示该终端设备与管理端位于不同局域网中时,管理端可以进一步查询终端设备所处局域网的地址,并将该地址作为协议头补充至请求指令中生成第一控制指令,从而向设备地址发送该第一控制指令。
可选地,当终端设备为云台设备时,上述属性信息中还可以包括云台水平控制接口、云台垂直控制接口、云台预置位设置接口等参数,以使,以使管理端可以通过上述接口实时获取云台的状态,还可以通过上述预置位设置接口对各终端设备进行预置位配置,从而实现批量控制终端设备,实现多设备同时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向预设服务库注册的属性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终端地址以及类型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是所述管理端在接收到所述控制端提交的所述请求指令后,基于所述请求指令中包含的所述第一操作码以及类型码生成的;所述请求指令中包含类型码是所述控制端从所述预设服务库中拉取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是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请求指令中包含的终端号从所述控制系统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终端设备,并从所述预设服务库中拉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地址,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地址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这样,控制端通过预设服务库可以获取到可控制的设备的类型码,并在需要时向管理端发出请求指令,同时管理端基于预设服务库中的设备地址,可以便捷的向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控制指令,进一步提高设备控制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具体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501、在完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的情况下,生成反馈指令。
步骤502、将所述反馈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中的管理端;所述管理端还用于将所述反馈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端。
其中,当终端设备完成所指示的操作后,可以生成反馈指令发送至管理端,并由管理端进一步将反馈指令发送至控制端。
具体的,上述反馈指令用于表征本次操作已完成,进一步地,上述反馈指令中可以包含第一控制指令的消息id以及反馈信息,以使管理端可以通过消息id获取到发出本次请求的控制端,以将反馈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控制端。其中,上述反馈信息可以为字符串形式。
可选地,上述反馈指令也可以按照预设格式生成并发送,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调用控制服务生成预设格式的反馈指令。可选地,上述属性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数据收发接口,从而控制服务可以通过数据发送接口发送所生成的反馈指令,也可以通过数据接收接口获取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控制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完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的情况下,生成反馈指令;将所述反馈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中的管理端;所述管理端还用于将所述反馈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端。这样,可以使控制端及时获知本次控制的控制状态,避免在短时间内向同一终端设备发送同一控制指令,降低控制系统中的资源损耗。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具体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601、在预设时间内未完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的情况下,重新接收所述控制系统中的管理端重新生成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步骤602、重新执行所述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的操作。
其中,上述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3s,也可以设置为5s,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具体的,当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未完成所指示的操作时,此时,可能是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问题,还可能是终端设备故障等原因,此时可以由管理端向终端设备重新发送上述第一控制指令,并由终端设备重新执行上述步骤101-103的操作。
具体的,管理端可以通过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受到反馈指令来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完成操作,也可以是通过获取终端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来进行判断。
可选地,还可以设置一个预设次数,当管理端向终端设备发送同一控制指令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可以认为该终端设备存在故障(数据收发故障或运行故障),此时,可以向发起请求的控制端返回终端设备故障的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预设时间内未完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的情况下,重新接收所述控制系统中的管理端重新生成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重新执行所述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的操作。这样,可以在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未完成指示的操作时,无需控制端重新发起请求,由管理端自动重新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减少控制端不必要的占用。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视联网下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其中,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互联网的更高级形态,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最终将实现世界无距离,实现全球范围内人与人的距离只是一个屏幕的距离。通过将终端接入视联网,可以实现在视联网会议过程中灵活调度监控终端的视频资源。
如图2所示,其中,图中的会议控制终端指的是控制端,会议管理系统服务器指的是上述管理端,是为视频会议提供管理服务的视联网服务器,相应地,图2中示出的终端设备1~n为上述终端设备,其中包含了云台设备和普通设备。具体的,在视频会议过程中,会议控制终端(主席终端)所显示的视频资源的一部分是由云台设备回传显示的,而由于不同云台设备的厂家不同,所定义的控制协议不同,会导致会议控制终端对部分监控终端无法远程控制,造成资源浪费,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具体的,图2中所示出的视联网远程控制服务SDK指的是在视联网系统下的上述控制服务,可以看出,该控制服务可以部署在控制端、管理端以及终端设备中,通过在终端设备中部署控制服务,可以使各个终端设备均支持控制端的远程控制功能,而管理端则可以通过控制服务获取到可控制的终端设备列表,实现对资源的实时管理,并实现指令的收发和转发,相应地,控制端可以通过控制服务获取上述可控制的终端设备列表,实现灵活调用。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端、管理端和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端响应于输入操作,基于所述输入操作生成请求指令,并将所述请求指令发送至所述管理端。
所述管理端在接收到所述控制端发出的请求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请求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请求指令从所述终端设备中确定终端设备,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时,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并基于预设服务库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码对应的第二操作码;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码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操作码是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
所述终端设备响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以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在完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的情况下,生成反馈指令并向所述管理端发送所述反馈指令;
所述管理端在接收到所述反馈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反馈指令转发至所述控制端;
可选地,所述管理端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反馈指令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控制系统中应用的设备控制方法,通过所述控制端响应于输入操作,基于所述输入操作生成请求指令,并将所述请求指令发送至所述管理端。所述管理端在接收到所述控制端发出的请求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请求指令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请求指令从所述终端设备中确定终端设备,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时,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并基于预设服务库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码对应的第二操作码;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码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操作码是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所述终端设备响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以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所述终端设备在完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的情况下,生成反馈指令并向所述管理端发送所述反馈指令;所述管理端在接收到所述反馈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反馈指令转发至所述控制端;所述管理端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反馈指令的情况下,向所述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这样,利用预设服务库从所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中获取符合本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并进一步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可以将所接收到的指令转化为本设备可以识别响应的指令,从而避免第一控制指令不符合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导致无法控制设备的问题,进而使得控制端可以灵活的对控制系统中的终端设备进行控制。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控制系统中的任一终端设备,所述装置7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701,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端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
第一生成模块702,用于基于预设服务库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码对应的第二操作码,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码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操作码是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
执行模块703,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以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服务库包括所述控制系统中终端设备预先注册的协议操作码,所述协议操作码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所支持的操作码;所述第一生成模块702,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操作码不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情况下,从所述预设服务库中所述终端设备预先注册的协议操作码中,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码对应的所述第二操作码;所述第二操作码指示的操作与所述第一操作码指示的操作相同;
第二生成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生成包含所述第二操作码的第二控制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70还包括:
建立连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控制服务与数据服务端中的控制服务建立连接;
注册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中控制服务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注册至所述预设服务库中;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协议操作码。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70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系统中管理端转发的符合预设格式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基于所述控制端提交的请求指令生成;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701,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中控制服务中包含的目标文件包,对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码;所述目标文件包中定义有所述预设格式的解析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属性信息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终端地址以及类型码;
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是所述管理端在接收到所述控制端提交的所述请求指令后,基于所述请求指令中包含的所述第一操作码以及类型码生成的;所述请求指令中包含类型码是所述控制端从所述预设服务库中拉取的;
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是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请求指令中包含的终端号从所述控制系统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并从所述预设服务库中拉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地址,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地址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70还包括: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在完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的情况下,生成反馈指令;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反馈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中的管理端;所述管理端还用于将所述反馈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7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内未完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的情况下,重新接收所述控制系统中的管理端重新生成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重新执行所述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的操作。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端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基于预设服务库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码对应的第二操作码,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码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操作码是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响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以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这样,利用预设服务库从所接收到的第一控制指令中获取符合本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并进一步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可以将所接收到的指令转化为本设备可以识别响应的指令,从而避免第一控制指令不符合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导致无法控制设备的问题,进而使得控制端可以灵活的对控制系统中的终端设备进行控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述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前述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中所有获取信号、信息或数据的动作都是在遵照所在地国家相应的数据保护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并获得由相应装置所有者给予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系统中的任一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端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
基于预设服务库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码对应的第二操作码,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码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操作码是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
响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以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服务库包括所述控制系统中终端设备预先注册的协议操作码,所述协议操作码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所支持的操作码;所述基于预设服务库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码对应的第二操作码,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码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包括:
在所述第一操作码不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情况下,从所述预设服务库中所述终端设备预先注册的协议操作码中,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码对应的所述第二操作码;所述第二操作码指示的操作与所述第一操作码指示的操作相同;
按照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生成包含所述第二操作码的第二控制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控制服务与数据服务端中的控制服务建立连接;
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控制服务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属性信息注册至所述预设服务库中;所述属性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协议操作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系统中管理端转发的符合预设格式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基于所述控制端提交的请求指令生成;
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包括: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中控制服务中包含的目标文件包,对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码;所述目标文件包中定义有所述预设格式的解析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终端地址以及类型码;
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是所述管理端在接收到所述控制端提交的所述请求指令后,基于所述请求指令中包含的所述第一操作码以及类型码生成的;所述请求指令中包含类型码是所述控制端从所述预设服务库中拉取的;
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是所述管理端基于所述请求指令中包含的终端号从所述控制系统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并从所述预设服务库中拉取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地址,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地址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完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的情况下,生成反馈指令;
将所述反馈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中的管理端;所述管理端还用于将所述反馈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端。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时间内未完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的情况下,重新接收所述控制系统中的管理端重新生成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重新执行所述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的操作。
8.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系统中的任一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端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第一操作码;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服务库确定所述第一操作码对应的第二操作码,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码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操作码是符合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协议的操作码;
执行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控制指令,以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指示的操作。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控制方法。
CN202210998221.7A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4996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8221.7A CN115499617A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8221.7A CN115499617A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9617A true CN115499617A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65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98221.7A Pending CN115499617A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961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8233A (zh) * 2009-02-18 2010-08-1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的手机视频监控实现系统和方法
CN102868767A (zh) * 2012-10-10 2013-01-09 成都曙光光纤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控制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814751A (zh) * 2017-02-28 2017-06-09 建荣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控制协议自动适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70346654A1 (en) * 2015-07-15 2017-11-30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intelligent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device
CN109474633A (zh) * 2018-12-28 2019-03-15 深圳和而泰数据资源与云技术有限公司 协议转换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8233A (zh) * 2009-02-18 2010-08-1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的手机视频监控实现系统和方法
CN102868767A (zh) * 2012-10-10 2013-01-09 成都曙光光纤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控制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70346654A1 (en) * 2015-07-15 2017-11-30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intelligent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device
CN106814751A (zh) * 2017-02-28 2017-06-09 建荣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控制协议自动适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74633A (zh) * 2018-12-28 2019-03-15 深圳和而泰数据资源与云技术有限公司 协议转换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286380A1 (en) Management method for embedded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JP5574544B2 (ja) 単一化されたデバイス管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1019418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video data over a network
US20230040580A1 (en) Bind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vice network configur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WO2008128480A1 (en) A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application terminals in home network
CN101035016A (zh) 终端设备配置系统及方法
CN115426391A (zh) 一种远程过程调用协议自适应方法、相关装置及服务器
CN108600281B (zh) 一种云存储系统、媒体数据存储方法及系统
US9425982B2 (en) Server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evice management service and device receiving the device management service
CN107634934B (zh) 一种可视通信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5514667A (zh) 接入服务处理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196721B (zh) 物联网设备的发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EP26936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lizing gateway in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US8456671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storage device, management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130865B (zh) 一种基于二层交换的网络设备固件批量升级方法及系统
CN102439946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1781848A (zh) 一种基于智能家居设备的服务器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00944B (zh) 一种基于ims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CN115499617A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94252A (zh) 一种集群测试系统
CN105391749A (zh) 一种物联网中设备的联网系统和显示方法
CN114095615A (zh) 一种会话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31746A (zh) 一种终端业务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212052A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35333B (zh) 一种网络配置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