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8641B - 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8641B
CN115498641B CN202211442503.5A CN202211442503A CN115498641B CN 115498641 B CN115498641 B CN 115498641B CN 202211442503 A CN202211442503 A CN 202211442503A CN 115498641 B CN115498641 B CN 1154986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w energy
station
energy station
circuit ratio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425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98641A (zh
Inventor
戴红阳
吕颖
鲁广明
于之虹
魏亚威
张璐路
石琛
严剑峰
王兵
王洁聪
史东宇
解梅
贾育培
李亚楼
田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to CN2022114425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86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8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8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98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8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8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in-phas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电网中每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并基于所述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确定每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获取所述电网中的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到另一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并基于所述交互影响因子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基于所述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以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越限为约束,以总体调整代价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控制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求解所述最优化计算模型,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以基于所述有功功率调整量进行调整,使得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越限。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在线安全分析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结构日趋复杂,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时,有可能出现系统运转调频能力下降、无功支撑不足、电压稳定问题突出、越限风险增加等问题。对于电压稳定问题,已有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指标可以有效的评估新能源接入系统的电压强度。目前国家强制性标准GB38755-2019《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明确要求新能源场站短路比应达到合理水平,国家标准GB/T40581-202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规范》规定新能源发电单元升压变低压侧的多场站短路比应不小于1.5,新能源并网点的多场站短路比应不小于2.0。
目前,已有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在线监视系统,但是还缺乏针对短路比在线分析越限后的辅助决策功能。
因此,急需研究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如何对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进行控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计算电网中每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并基于所述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新能源场站;
确定每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
获取所述电网中的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到另一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并基于所述交互影响因子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
基于所述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以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越限为约束,以总体调整代价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控制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
求解所述最优化计算模型,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以基于所述有功功率调整量进行调整,使得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越限。
优选地,其中所述方法利用如下方式计算电网中每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包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Si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短路容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
是第j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
为第j个第一新能源场站到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N为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优选地,其中所述确定每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包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6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Sh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短路容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0
为控制系数。
优选地,其中所述基于所述交互影响因子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包括:
对于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若该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到另一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大于预设交互影响因子阈值,则将所述任一新能源场站作为第三新能源场站。
优选地,其中所述优化控制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包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
s.t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6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8
是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调整后的等效新能源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0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2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4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到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到的交互影响因子;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6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8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N1为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0
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其他新能源场站p到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N2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其他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2
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第p个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二新能源场站确定单元,用于计算电网中每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并基于所述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新能源场站;
功率控制目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每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
第三新能源场站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网中的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到另一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并基于所述交互影响因子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
模型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以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越限为约束,以总体调整代价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控制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
调整单元,用于求解所述最优化计算模型,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以基于所述有功功率调整量进行调整,使得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越限。
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二新能源场站确定单元,利用如下方式计算电网中每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包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6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8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Si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短路容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0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2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4
是第j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6
为第j个第一新能源场站到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N为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优选地,其中所述功率控制目标确定单元,确定每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包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8
其中,
Figure 261547DEST_PATH_IMAGE060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Sh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短路容量;
Figure 647529DEST_PATH_IMAGE062
为控制系数。
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三新能源场站确定单元,基于所述交互影响因子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包括:
对于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若该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到另一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大于预设交互影响因子阈值,则将所述任一新能源场站作为第三新能源场站。
优选地,其中所述优化控制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包括:
Figure 896108DEST_PATH_IMAGE06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6
s.t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8
其中,
Figure 681530DEST_PATH_IMAGE070
是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调整后的等效新能源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1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
Figure 682853DEST_PATH_IMAGE073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708578DEST_PATH_IMAGE075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到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到的交互影响因子;
Figure 444453DEST_PATH_IMAGE077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112195DEST_PATH_IMAGE079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N1为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Figure 499182DEST_PATH_IMAGE081
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其他新能源场站p到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N2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其他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Figure 961388DEST_PATH_IMAGE083
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第p个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基于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中任一项的步骤。
基于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程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电网中每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并基于所述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确定每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获取所述电网中的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到另一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并基于所述交互影响因子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基于所述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以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越限为约束,以总体调整代价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控制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求解所述最优化计算模型,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以基于所述有功功率调整量进行调整,使得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越限。本发明确定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越限的新能源场站,通过不同新能源场站间的交互影响因子确定可调整功率的新能源场站集,并建立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辅助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以总体调整代价最小为优化目标,最终确定可调整功率的新能源场站集合中各个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通过新能源场站功率调整使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恢复到正常水平,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支撑能力。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100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系统2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100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确定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越限的新能源场站,通过不同新能源场站间的交互影响因子确定可调整功率的新能源场站集,并建立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辅助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以总体调整代价最小为优化目标,最终确定可调整功率的新能源场站集合中各个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通过新能源场站功率调整使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恢复到正常水平,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支撑能力。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100,从步骤101处开始,在步骤101计算电网中每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并基于所述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新能源场站。
优选地,其中所述方法利用如下方式计算电网中每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包括:
Figure 184559DEST_PATH_IMAGE085
Figure 390412DEST_PATH_IMAGE087
其中,
Figure 631906DEST_PATH_IMAGE089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Si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短路容量;
Figure 530592DEST_PATH_IMAGE091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
Figure 241059DEST_PATH_IMAGE052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985024DEST_PATH_IMAGE093
是第j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346605DEST_PATH_IMAGE094
为第j个第一新能源场站到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N为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在本发明中,进行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在线计算,找出短路比越限的新能源场站集合。具体地,利用电网在线量测数据,逐个对各个新能源场站的机端,计算其多场站短路比。针对任一新能源场站i,将新能源场站等值为1台风机,针对风机0.69V电压的机端,计算其短路容量Si,计算其等效新能源功率
Figure 150612DEST_PATH_IMAGE096
Figure 348376DEST_PATH_IMAGE096
,包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98
然后,利用如下方式计算新能源场站i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Figure DEST_PATH_IMAGE100
,包括:
Figure DEST_PATH_IMAGE102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104
Figure 20665DEST_PATH_IMAGE105
是新能源场站i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988751DEST_PATH_IMAGE107
是新能源场站j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229239DEST_PATH_IMAGE109
是新能源场站j到新能源场站i的交互影响因子。
如果
Figure 648719DEST_PATH_IMAGE111
小于1.5(定值可以按需求修改),则新能源场站i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越限,简称为短路比越限,将新能源场站i作为第二新能源场站,纳入短路比越限新能源场站集合Setov
在步骤102,确定每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
优选地,其中所述确定每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包括:
Figure 249334DEST_PATH_IMAGE113
其中,
Figure 70659DEST_PATH_IMAGE115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Sh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短路容量;
Figure 482049DEST_PATH_IMAGE117
为控制系数。
在本发明中,针对短路比越限新能源场站集合Setov中的第二新能源场站h,计算其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
Figure DEST_PATH_IMAGE119
,包括:
Figure DEST_PATH_IMAGE121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123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Sh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短路容量;
Figure 44617DEST_PATH_IMAGE117
为控制系数。其中,
Figure 934076DEST_PATH_IMAGE117
可以取值1.05。
在步骤103,获取所述电网中的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到另一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并基于所述交互影响因子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
优选地,其中所述基于所述交互影响因子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包括:
对于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若该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到另一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大于预设交互影响因子阈值,则将所述任一新能源场站作为第三新能源场站。
在本发明中,对于第一新能源场站i,筛选出交互影响因子大于预设交互影响因子阈值的新能源场站作为第三新能源场站,并纳入可调整功率的新能源场站集合Setctrl。例如,若设置预设交互影响因子阈值为0.05。则对于第一新能源场站j,若第一新能源场站j到第一新能源场站i的交互影响因子
Figure DEST_PATH_IMAGE125
>0.05,则第一新能源场站j作为第三新能源场站,并纳入可调整功率的新能源场站集合Setctrl中。
在步骤104,基于所述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以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越限为约束,以总体调整代价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控制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
优选地,其中所述优化控制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包括:
Figure DEST_PATH_IMAGE127
Figure DEST_PATH_IMAGE129
s.t
Figure DEST_PATH_IMAGE131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133
是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调整后的等效新能源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134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
Figure DEST_PATH_IMAGE136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138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到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到的交互影响因子;
Figure DEST_PATH_IMAGE140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142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N1为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144
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其他新能源场站p到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N2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其他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146
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第p个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在本发明中,以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越限为约束,以总体调整代价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控制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针对短路比越限新能源场站集合Setov中的所有新能源场站,调整后的等效新能源功率应小于其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即满足下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148
Figure DEST_PATH_IMAGE150
是新能源场站h调整后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按下式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152
以总体调整代价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新能源短路比越限优化控制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
Figure DEST_PATH_IMAGE153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154
是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调整后的等效新能源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156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
Figure 295394DEST_PATH_IMAGE136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877685DEST_PATH_IMAGE138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到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到的交互影响因子;
Figure 261305DEST_PATH_IMAGE140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954454DEST_PATH_IMAGE142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N1为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Figure 484793DEST_PATH_IMAGE144
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其他新能源场站p到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N2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其他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Figure 487253DEST_PATH_IMAGE146
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第p个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在步骤105,求解所述最优化计算模型,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以基于所述有功功率调整量进行调整,使得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越限。
在本发明中,通过最优化求解确定各新能源场站的功率控制决策措施,通过最优化计算模型求解,得到可调整功率的新能源场站集合Setctrl中各个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通过调整可以使越限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恢复到正常范围。其中,若调整后依旧存在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越限,则返回步骤101重新计算,直至所有的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均不越限时停止。
本发明的方法通过计算出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越限的新能源场站,接着确定满足约束的可调整新能源场站集合及调整范围,以总体调整代价最小为控制目标生成新能源功率调整决策。本专利能实现在电网实时运行状态下的新能源功率控制,确定新能源场站功率优化方案,有助于提升新能源多场站接入电网的电压支撑能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针对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越限的新能源场站,通过计算此新能源场站与其他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通过设置阈值确定可调整功率的新能源场站集合2)通过求解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辅助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以总体调整代价最小为优化目标,最终确定可调整功率的新能源场站集合中各个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通过新能源场站功率调整使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恢复到正常水平,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支撑能力。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系统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系统200,包括:第二新能源场站确定单元201、功率控制目标确定单元202、第三新能源场站确定单元203、模型确定单元204和调整单元205。
优选地,所述第二新能源场站确定单元201,用于计算电网中每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并基于所述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新能源场站。
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二新能源场站确定单元201,利用如下方式计算电网中每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包括:
Figure DEST_PATH_IMAGE158
Figure DEST_PATH_IMAGE160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162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Si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短路容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164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166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168
是第j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170
为第j个第一新能源场站到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N为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优选地,所述功率控制目标确定单元202,用于确定每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
优选地,其中所述功率控制目标确定单元202,确定每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包括:
Figure DEST_PATH_IMAGE172
其中,
Figure 617889DEST_PATH_IMAGE115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Sh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短路容量;
Figure 114729DEST_PATH_IMAGE117
为控制系数。
优选地,所述第三新能源场站确定单元203,用于获取所述电网中的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到另一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并基于所述交互影响因子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
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三新能源场站确定单元203,基于所述交互影响因子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包括:
对于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若该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到另一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大于预设交互影响因子阈值,则将所述任一新能源场站作为第三新能源场站。
优选地,所述模型确定单元204,用于基于所述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以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越限为约束,以总体调整代价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控制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
优选地,其中所述优化控制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包括:
Figure DEST_PATH_IMAGE174
Figure DEST_PATH_IMAGE175
s.t
Figure 952104DEST_PATH_IMAGE131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177
是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调整后的等效新能源功率;
Figure 79460DEST_PATH_IMAGE134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
Figure DEST_PATH_IMAGE179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180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到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到的交互影响因子;
Figure DEST_PATH_IMAGE181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183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N1为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Figure 822026DEST_PATH_IMAGE144
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其他新能源场站p到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N2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其他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Figure 856978DEST_PATH_IMAGE146
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第p个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优选地,所述调整单元205,用于求解所述最优化计算模型,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以基于所述有功功率调整量进行调整,使得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越限。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系统200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100相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中任一项的步骤。
基于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程序。
已经通过参考少量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正如附带的专利权利要求所限定的,除了本发明以上公开的其他的实施例等同地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通常地,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根据他们在技术领域的通常含义被解释,除非在其中被另外明确地定义。所有的参考“一个/所述/该[装置、组件等]”都被开放地解释为所述装置、组件等中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另外明确地说明。这里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都没必要以公开的准确的顺序运行,除非明确地说明。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计算电网中每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并基于所述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新能源场站;
确定每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
获取所述电网中的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到另一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并基于所述交互影响因子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
基于所述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以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越限为约束,以总体调整代价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控制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
求解所述最优化计算模型,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以基于所述有功功率调整量进行调整,使得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越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如下方式计算电网中每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包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192013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Si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短路容量;
Figure 781257DEST_PATH_IMAGE004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488225DEST_PATH_IMAGE006
是第j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为第j个第一新能源场站到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N为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包括:
Figure 867123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Sh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短路容量;
Figure 868446DEST_PATH_IMAGE010
为控制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交互影响因子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包括:
对于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若该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到另一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大于预设交互影响因子阈值,则将所述任一新能源场站作为第三新能源场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控制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包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1
Figure 628591DEST_PATH_IMAGE012
s.t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3
其中,
Figure 82575DEST_PATH_IMAGE014
是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调整后的等效新能源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5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
Figure 219159DEST_PATH_IMAGE016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7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到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
Figure 74988DEST_PATH_IMAGE018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9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N1为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Figure 740456DEST_PATH_IMAGE020
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其他新能源场站p到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N2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其他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1
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第p个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6.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二新能源场站确定单元,用于计算电网中每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并基于所述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新能源场站;
功率控制目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每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
第三新能源场站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网中的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到另一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并基于所述交互影响因子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
模型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以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越限为约束,以总体调整代价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控制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
调整单元,用于求解所述最优化计算模型,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以基于所述有功功率调整量进行调整,使得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不越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新能源场站确定单元,利用如下方式计算电网中每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包括:
Figure 619419DEST_PATH_IMAGE02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3
其中,
Figure 543381DEST_PATH_IMAGE024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Si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短路容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5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
Figure 738871DEST_PATH_IMAGE026
为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7
是第j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349806DEST_PATH_IMAGE028
为第j个第一新能源场站到第i个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N为第一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目标确定单元,确定每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包括: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9
其中,
Figure 512803DEST_PATH_IMAGE030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Sh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短路容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1
为控制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新能源场站确定单元,基于所述交互影响因子确定第三新能源场站,包括:
对于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若该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到另一任一第一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大于预设交互影响因子阈值,则将所述任一新能源场站作为第三新能源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控制决策的最优化计算模型,包括:
Figure 194451DEST_PATH_IMAGE03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3
s.t
Figure 24873DEST_PATH_IMAGE034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5
是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调整后的等效新能源功率;
Figure 297722DEST_PATH_IMAGE036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等效新能源功率控制目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7
为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213595DEST_PATH_IMAGE038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到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
Figure 761251DEST_PATH_IMAGE018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9
为第k个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调整量;N1为第三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Figure 446179DEST_PATH_IMAGE040
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其他新能源场站p到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的交互影响因子;N2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其他新能源场站的数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1
为除所有的第三新能源场站和第h个第二新能源场站外的第p个新能源场站的在线有功功率。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程序。
CN202211442503.5A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4986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2503.5A CN115498641B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2503.5A CN115498641B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8641A CN115498641A (zh) 2022-12-20
CN115498641B true CN115498641B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81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42503.5A Active CN115498641B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864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5785B (zh) * 2019-08-07 2022-08-05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月度计划安全稳定校核方法及系统
CN112383045B (zh) * 2020-09-29 2022-08-30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发电不确定性的暂态稳定越限概率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12260326B (zh) * 2020-12-09 2021-04-1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集群的等效短路比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2564175B (zh) * 2021-02-19 2021-06-1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725890A (zh) * 2021-07-14 2021-11-30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一种新能源发电功率分配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3922412B (zh) * 2021-09-09 2023-10-20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全景化评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
CN113595153B (zh) * 2021-09-29 2022-02-2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集群的输出功率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4841394A (zh) * 2021-11-05 2022-08-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约束优化的区域电网新能源出力极值求取方法和系统
CN114421529A (zh) * 2022-01-30 2022-04-2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集群多场站短路比计算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在改善电网电压稳定性中的应用;高松等;《吉林电力》;20211225;第49卷(第6期);第31-35页 *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定义及指标;孙华东等;《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0120;第41卷(第2期);第497-50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8641A (zh) 202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56786B (zh) 一种光储电站有功协调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887858B (zh) 一种接入新能源发电的储能系统跟踪计划出力方法及装置
CN105811452A (zh) 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极限渗透率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6786590B (zh) 一种光伏并网的配电网谐波检测控制方法
CN110932281A (zh) 一种基于电网准稳态灵敏度的多断面协同校正方法和系统
CN115498641B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决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601215B (zh) 考虑连续换相失败约束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6505529A (zh) 一种用于判别电力系统暂态电压失稳风险的方法及系统
CN112653151B (zh) 一种基于无功补偿装置调整电网潮流的方法及系统
CN112003288B (zh) 一种电网运行方式电压智能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1416377B (zh) 一种提高电网暂态稳定性的柔性直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066815B (zh) 计及重要度的电力电子负荷主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454981B (zh) 实时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3489071A (zh) 一种计算特高压直流受端交流滤波器投入容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13346553A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出力占比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Wang et al. A distributed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active power filters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nd Kalman filter algorithm
CN105262126A (zh) 一种用于风储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方法
CN112701700A (zh)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方法和系统
CN112165097A (zh) 确定感应电动机贡献短路电流的等效比例的方法及系统
CN109474027A (zh) 一种下垂控制方法、装置及变流器
CN116561485B (zh) 一种配变台区光伏容量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269838B (zh) 一种确定构网型电力电子设备短路电流的方法及系统
CN111082454B (zh) 一种用于获取电力系统的振荡风险量化指标的方法及系统
CN110768268B (zh) 一种考虑upfc投运的hvdc功率控制策略调整方法和系统
CN107609220B (zh) 一种负荷低电压释放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