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4604A - 可变焦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 - Google Patents

可变焦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4604A
CN115494604A CN202110678037.XA CN202110678037A CN115494604A CN 115494604 A CN115494604 A CN 115494604A CN 202110678037 A CN202110678037 A CN 202110678037A CN 115494604 A CN115494604 A CN 1154946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riable focus
focus lens
resonator
lens
vari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80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秀秀
赵瑜
仙鸽
干洪峰
姚立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7803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46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4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46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可变焦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一可变焦光学镜片和至少一压电马达,其中所述至少一可变焦光学镜片与所述至少一压电马达相传动地连接,所述压电马达包括一主动部件、与所述主动部件相连接的一从动部件,以及一传动板,其中所述传动板沿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一光轴方向设置,并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可传动地连接,所述从动部件可传动地连接所述传动板于所述主动部件,其中所述主动部件通过所述从动部件驱动所述传动板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光焦度。

Description

可变焦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可变焦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摄像模组已经成为电子终端设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终端设备对于摄像模组的功能和尺寸要求越来越高,比如高像素、大芯片、小尺寸以及大光圈是现有摄像模组的发展趋势。
光学防抖(OIS,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和自动调焦(AF,AutomaticFocus)成为手机等电子终端设备对于摄像模组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的摄像模组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AF和OIS功能。因此,为了满足摄像模组对于AF和OIS功能的要求不得不额外地增加对应的结构件,比如音圈马达变焦镜片等。现有技术的这种具有可变焦或光学防抖的摄像模组由两组音圈马达分别控制摄像模组的光学对焦和光学防抖功能。
现有的这种摄像模组还存在如下至少一方面缺陷:其一,由于音圈马达的加入必然导致摄像模组相较于原有的结构变化,导致摄像模组在横向尺寸(XY)方向变化,从而摄像模组无法满足小型化的要求;其次,AF和OIS之间存在串扰的影响,即AF磁石&线圈分布在马达两侧,随着OIS动作,AF两侧磁石与线圈距离不同,驱动力存在差异,即防抖会影响对焦。简言之,现有技术的摄像模组在整体尺寸和功能稳定性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可变焦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通过压电马达驱动实现变焦或调焦,有利于提高摄像模组的拍摄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可变焦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的横向尺寸小,有利于所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可变焦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能以较小的行程带来明显的变焦效果,具有整体体积小,变焦效果好的优势。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可变焦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包括一可变焦镜片和一压电马达,其中所述压电马达驱动所述可变焦镜片完成AF功能,并且所述压电马达的体积小,有利于所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可变焦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压电马达纵向设置,并不占用所述摄像模组内部的XY方向空间,有利于所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可变焦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压电马达沿所述摄像模组的Z轴方向设置,占用空间小,结构稳定性好,有利于提搞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可变焦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压电马达不影响OIS功能,线圈磁石和压电元件之间互不干扰,即OIS不会影响AF,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摄像模组工作的稳定性。
依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发明的一可变焦镜头组件,包括:
至少一可变焦光学镜片;和
至少一压电马达,其中所述至少一可变焦光学镜片与所述至少一压电马达相传动地连接,所述压电马达包括一主动部件、与所述主动部件相连接的一从动部件,以及一传动板,其中所述传动板沿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一光轴方向设置,并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可传动地连接,所述从动部件可传动地连接所述传动板于所述主动部件,其中所述主动部件通过所述从动部件驱动所述传动板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光焦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包括一固定基底、一力传导膜以及一可变形透光体,其中所述可变形透光体被可变性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底和所述力传导膜之间,并且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所述力传导膜与所述压电马达的所述传动板相传动地连接,所述力传导膜被所述传动板带动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并拉伸或挤压所述可变形透光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动部件包括一谐振器和至少一压电元件,其中所述谐振器呈扁平状结构,其中所述压电元件被贴附于所述谐振器的侧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谐振器包括一连接端和一对传动臂,其中所述谐振器的所述连接端被固定,所述从动部件与所述谐振器的所述传动臂相传动地连接,由所述传动臂驱动所述从动部件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谐振器沿平行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所述光轴方向被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臂进一步包括一扁平端和一传动端,其中两个所述传动臂的所述扁平端一体地延伸自所述连接端,两个所述传动端正向相对,形成一谐振传动空间,所述从动部件被夹持在所述传动臂的所述传动端的所述谐振传动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从动部件包括一连接端和自所述连接端一体延伸的至少一传动杆,其中所述从动部件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传动板相连接,所述传动杆被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谐振器的所述传动臂,借以所述谐振器的所述传动臂驱动所述传动杆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从动部件沿所述谐振器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谐振器活动地设置,并且所述从动部件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谐振器的中心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板被盖设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所述力传导膜的上方,并且与所述力传导膜相传动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板被位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所述力传导膜的下方,并且与所述力传导膜相传动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板呈圆盘状结构或矩形的板状结构,所述从动部件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传动板的外沿相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从动部件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传动板相连接的部分与所述传动板的外沿相切或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上群镜头和至少一下群镜头,其中所述至少一上群镜头位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入光侧,所述至少一下群镜头位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一出光侧,并且所述上群镜头与所述下群镜头相固定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包括一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和一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所述压电马达包括一第一压电马达和一第二压电马达,其中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与所述第一压电马达向传动地连接,由所述第一压电马达驱动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改变其光焦度,其中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与所述第二压电马达相传动地连接,由所述第二压电马达驱动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改变其光焦度,其中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被固定于所述下群镜片的入光侧,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被固定于所述下群镜片的出光侧,并且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与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相镜像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摄像模组,包括:
一感光组件和
一可变焦镜头组件,其中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沿所述感光组件的一感光路径设置,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包括:
至少一可变焦光学镜片;和
至少一压电马达,其中所述至少一可变焦光学镜片与所述至少一压电马达相传动地连接,所述压电马达包括一主动部件、与所述主动部件相连接的一从动部件,以及一传动板,其中所述传动板沿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一光轴方向设置,并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可传动地连接,所述从动部件可传动地连接所述传动板于所述主动部件,其中所述主动部件通过所述从动部件驱动所述传动板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光焦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包括一固定基底、一力传导膜以及一可变形透光体,其中所述可变形透光体被可变性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底和所述力传导膜之间,并且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所述力传导膜与所述压电马达的所述传动板相传动地连接,所述力传导膜被所述传动板带动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并拉伸或挤压所述可变形透光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动部件包括一谐振器和至少一压电元件,其中所述谐振器呈扁平状结构,其中所述压电元件被贴附于所述谐振器的侧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谐振器包括一连接端和一对传动臂,其中所述谐振器的所述连接端被固定,所述从动部件与所述谐振器的所述传动臂相传动地连接,由所述传动臂驱动所述从动部件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谐振器沿平行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所述光轴方向被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臂进一步包括一扁平端和一传动端,其中两个所述传动臂的所述扁平端一体地延伸自所述连接端,两个所述传动端正向相对,形成一谐振传动空间,所述从动部件被夹持在所述传动臂的所述传动端的所述谐振传动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从动部件包括一连接端和自所述连接端一体延伸的至少一传动杆,其中所述从动部件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传动板相连接,所述传动杆被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谐振器的所述传动臂,借以所述谐振器的所述传动臂驱动所述传动杆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从动部件沿所述谐振器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谐振器活动地设置,并且所述从动部件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谐振器的中心轴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板被设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所述力传导膜的上方或下方,并且与所述力传导膜相传动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板呈圆盘状结构或矩形的板状结构,所述从动部件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传动板的外沿相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从动部件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传动板相连接的部分与所述传动板的外沿相切或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上群镜头和至少一下群镜头,其中所述至少一上群镜头位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入光侧,所述至少一下群镜头位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一出光侧,并且所述上群镜头与所述下群镜头相固定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包括一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和一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所述压电马达包括一第一压电马达和一第二压电马达,其中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与所述第一压电马达向传动地连接,由所述第一压电马达驱动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改变其光焦度,其中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与所述第二压电马达相传动地连接,由所述第二压电马达驱动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改变其光焦度,其中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被固定于所述下群镜片的入光侧,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被固定于所述下群镜片的出光侧,并且所述第一可变光脚镜片与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相镜像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感光组件包括一底座,被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线路板以及与所述线路板相电气连接的一感光芯片,其中所述谐振器被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一音圈马达,所述音圈马达包括一动部和一不动部,其中所述音圈马达的所述不动部被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的一底座,所述动部被嵌套于所述不动部的内部,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被嵌套在所述音圈马达的所述动部,并且所述压电马达的所述谐振器被固定于所述音圈马达的所述动部的外部边缘。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摄像模组的整体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可变焦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的一可变焦光学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的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的一可变焦光学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的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的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的俯视图。
图8是据本发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的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的动作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可变焦镜头组件的一压电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和图10B是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可变焦镜头组件的所述压电马达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压电马达的一谐振器振动随频率变化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摄像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可变焦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的剖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摄像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11所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摄像模组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一感光组件10和沿所述感光组件10的一光轴方向被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10的一可变焦镜头组件20。所述可变焦光学组件20能够调整光焦度,从而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自动调焦或变焦效果。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20包括至少一可变焦光学镜片21和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相连且驱动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的至少一压电马达22。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可被所述压电马达22驱动调整或改变其光焦度,从而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自动调焦或变焦效果。
如图5所示,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包括一固定基底211、一力传导膜212以及一可变形透光体213,其中所述可变形透光体213被可变性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底211和所述力传导膜212之间。所述固定基底211和所述力传导膜212之间形成一密封的容置空间210,其中所述可变形透光体213被容纳在所述容置空间210。
所述可变形透光体213为一聚合物,具有高折射率,在不同的形状下可对光线产生会聚或发散作用。优选地,所述可变形透光体213在未被驱动状态下呈近似扁平圆柱体,其中圆柱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固定基底211、所述力传导膜212的中心轴线重合设置。
所述固定基底211可以是一圆形可弯曲膜或平板玻璃,具有较好的支撑力且对可见光有高透过率。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基底211的位置固定,所述压电马达22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的所述力传导膜212相传动地连接,由所述压电马达22驱动所述力传导膜212移动,即所述力传导膜212被所述压电马达22驱动相对于所述固定基底211移动,并由所述力传导膜212和所述固定基底211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改变所述可变形透光体213的形状,从而改变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的光焦度。
所述力传导膜212可以为一可弯曲膜,其中所述力传导膜212为透明材质,并且对光线有良好的透过率,对所述可变形透光体213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作为示例的,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力传导膜为一可弯曲玻璃膜,同时在受力时可发生形变以挤压或拉伸所述可变形透光体213使其形状发生变化。
如图3、图4以及图9所示,所述压电马达22包括一主动部件221,与所述主动部件221相连接的一从动部件222,以及一传动板223,其中所述传动板223沿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一光轴方向设置,并且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的所述力传导膜212相可传动地连接。所述从动部件222与所述传动板223相连接,由所述主动部件221驱动所述从动部件222沿一特定方向移动,并由所述从动部件222带动所述传动板223同步地移动。所述传动板223与所述可变焦光学透镜21的所述力传导膜212相传动地连接,当所述传动板223被驱动时,所述传动板223带动所述力传导膜212同步移动,从而挤压或拉伸所述可变形透光体213使其形状发生变化。
设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20的光轴方向沿Z轴(纵向)方向设置,相应地,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20的所述可变焦光学透镜21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沿XY方向(横向)地设置。相应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板223盖设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透镜21的上端,并且所述传动板223与所述可变焦光学透镜21的所述力传导膜212相可传动地连接。也就是说所述传动板223与所述可变焦光学透镜21沿Z轴方向叠置,所述传动板223没有增加所述摄像模组XY轴方向的尺寸。
所述主动部件221的一端被固定作为驱动支点,所述主动部件221的另一端与所述从动部件222相传动地连接,由所述主动部件221驱动所述从动部件222沿Z轴方向上下地移动。所述从动部件222与所述传动板223相固定地连接,当所述从动部件222被所述主动部件221驱动,由所述从动部件222带动所述传动板223沿Z轴方向同步地上下地移动,进而驱动所述可变光学透镜21调整其光焦度。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部件221沿平行于光轴方向设置。因此,所述主动部件221不占用所述摄像模组XY轴方向(横向)尺寸,有利于所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如图所示,所述主动部件221包括一谐振器2211和至少一压电元件2212,其中所述压电元件2212被设置于所述谐振器2211,且所述压电元件2212具有逆压电效应并且根据极化方向和电场方向收缩或膨胀的基板,可以通过在单晶,多晶陶瓷,聚合物等的厚度方向上使基板极化。逆压电效应是指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施加电场,电介质在产生电势差时发生机械变形。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谐振器2211呈扁平状结构,其中所述压电元件2212被贴附于所述谐振器2211的侧面。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元件2212的数量可以为一、二或者多个。作为优选地,所述压电元件2212的数量为二,其中所述压电元件2212被对称地贴附于所述谐振器2211的两个侧面。
所述主动部件221的所述谐振器2211包括一连接端22111和一对传动臂22112,其中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连接端22111被固定,所述从动部件222与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传动臂22112相传动地连接,由所述传动臂22112驱动所述从动部件222沿Z轴方向运动。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部件221为一体式结构,即所述连接端22111自所述传动臂22112的下端一体的向下延伸,所述压电元件2212被设置于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连接端22111和/或所述传动臂22112。更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部件221的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连接端22111被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10。所述谐振器2211具有一振动节点22113,其中所述振动节点22113位于所述连接端22111,并且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振动节点22113为所述谐振器2211的固定点。
所述传动臂22112之间形成一谐振传动空间22110,其中所述从动部件222被所述传动臂22112夹持在所述谐振传动空间22110。所述传动臂22112进一步包括一扁平端221121和一传动端221122,其中两个所述传动臂22112的所述扁平端221121一体地延伸自所述连接端22111,两个所述传动端221122正向相对,并在所述传动端221122之间形成所述谐振传动空间22110。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传动臂22112的扁平端221121的外侧各对称设置一各所述的压电元件2212,也可以在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传动臂22112的所述扁平端的内外侧分别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的压电元件2212,也可以在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传动臂22112与所述连接端22111之间的两个表面各对称设置一所述的压电元件2212,即所述压电元件2212的设置位置不受限制。
优选地,所述传动臂2212的所述扁平端221121呈扁平状结构,所述传动臂2212的所述传动端221122自所述扁平端221121向两侧一体地延伸,所述传动端221122垂直于所述扁平端221121,并被所述扁平端221121支撑,由所述传动端221122提供与所述从动部件222足够大的接触面,从而便于所述传动端221122驱动所述从动部件222移动。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谐振器2211关于一中轴线O呈轴对称结构。更优选地,所述谐振器2211具有类似音叉的形状结构,其中所述从动部件222被所述传动臂22112的所述传动端221122可传动地夹持在所述谐振传动空间2211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传动端221122与所述从动部件222紧密贴合地接触,以便由所述谐振器2211通过谐振的方式驱动所述从动部件222运动。
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传动臂22112的所述传动端221122具有一接触面,其中两个所述传动臂22112的所述传动端221122的所述接触面正向相对,并且所述从动元件222与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传动臂22112的所述接触面相紧密地接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压电元件2212在平行于所述扁平端221121的表面具有电接头,所述压电元件2212的伸长或缩短方向垂直于所施加的电场方向。所述传动臂22112的所述扁平端221121本身通过所述压电元件2212加固,因此当所述压电元件2212被激励时可以带动所述扁平端221121发生明显的变形。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元件2212也可以是多层元件,所述多层元件由多个单层压电元件组成,由例如银、镍、铂等制成导电的中间层位于其间,中间层错置并在侧面相互连接。由此例如奇数层具有第一电位,偶数层具有第二电位,层厚在10~20μm范围内,这使得电压与单层相比可以更低。例如0.25mm厚的单层压电元件需要100V达到工作电场,而12.5μm厚度的20层多层压电元件可以以5V电压运行。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压电元件2212被所述谐振器2211通过粘结固定的方式固定连接,其中粘结剂具有良好的能量传递性、恒定的厚度及导电性,如添加环氧银或导电微金属球的粘接剂。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电元件2212也可直接涂覆或逐层成形在所述谐振器2211,或以电解技术使二者可导电地相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给压电元件2212提供某一特定频率的脉冲电压,两个传动臂22112的所述接触面不断产生相互远离的运动并快速回复到初始位置,所述传动端221122对所述从动部件222的摩擦力驱使其产生沿所述谐振器2211的轴向方向向上的位移。由于惯性作用,当所述传动臂22112回复到初始位置时,所述从动部件222继续运动,如此循环。所述谐振器2211的高频振动驱使所述从动部件222产生持续的线性移动。
相应地,通过给所述压电元件2212提供另一频率的脉冲电压,两个所述传动臂22112的所述接触面产生相互靠近的运动,同理可驱使所述从动部件222产生与前一实施例相反方向的线性移动,即沿所述谐振器2211的轴向方向向下的位移。如图11所示,所述激励频率的大小取决于所述谐振器2211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数据,如弹性模量、横向收缩和密度。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向所述压电元件2212输入的激励频率控制所述谐振器2211驱动作用力的方向,进而控制所述从动部件222的移动方向。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轴向方向与所述可变焦透镜组件20的Z轴方向同向,即所述谐振器2211在所述压电元件2212的激励作用驱动所述从动部件222下产生沿Z轴方向向上或向下的运动。所述谐振器2211可以但不限于带有弹性的如金属材料,例如由钢制成并以300~500kHz的频率运行,或者由铝制成并以150~300kHz的频率运行。
更优选地,所述谐振器2211整体呈扁平状结构,所述压电元件2212沿平行于所述谐振器2211表面的方向设置于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传动臂22112之间的位置,由此所述传动臂22112在该平面中具有较大的刚性。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谐振器2211上下表面对称地设置两个所述压电元件2212,也可以只设置一个所述压电元件2212。
所述从动部件222被可传动地连接所述主动部件221于所述传动板223,由所述主动部件221通过所述从动部件222驱动所述传动板223沿Z轴方向上下地移动。详细地说,所述从动部件222包括一连接端2221和自所述连接端2221一体延伸的至少一传动杆2222,其中所述从动部件222的所述连接端2221与所述传动板223相连接,所述传动杆2222被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传动臂22112,借以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传动臂22112驱动所述传动杆2222沿Z轴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从动部件222呈杆状结构,其中所述从动部件222沿所述谐振器2211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谐振器2211活动地设置。更优选地,所述从动部件222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谐振器2211的中心轴线,以便由所述谐振器2211驱动所述从动部件222沿Z轴方向上下地移动。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从动部件222的所述传动杆2222的数量为二,并且所述从动部件222的所述传动杆2222之间形成一夹缝2220,以便所述谐振器2211振动时,所述传动杆2222和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传动臂22112之间产生相对所述谐振器2211中心轴方向的作用力。
所述从动部件222的所述传动杆2222一体地延伸自所述连接端2221,并且所述传动杆2222的一端被夹持在所述传动臂22112之间,在非工作状态下,通过所述传动臂22112夹持并固定所述从动部件222的所述传动杆2222,以实现所述压电马达22的自锁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从动部件222为一杆状物体,可以是圆杆也可以是多棱柱杆,沿着所述谐振器2211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谐振器2211活动地设置。所述从动部件222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传动臂22112的接触面形状相类似地成形,当所述从动部件222为圆杆时,接触面具有弱化于杆的横截面的曲率,使得二者之间既能有足够的预紧力,又能使接触区在运动时对从动部件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以带动所述从动部件222运动。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优选采用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所述从动部件222,其沿中心轴对称形成,在靠近所述谐振器2211的一端具有一沿其轴线对称设置的开口。在非工作状态时,所述从动部件222的开口与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传动臂22112之间分别产生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二者过盈配合。在不通电时,所述谐振器2211与从动部件222之间存在摩擦力,产生自锁效果。当对所述压电元件2212施加交变电场时,通过逆压电效应引起所述压电元件2212的强迫振动,当外电场的频率与压电元件2212的固有频率一致时,所述压电元件2212进入谐振状态,引起所述谐振器2211的振动,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传动臂22112的运动带动所述从动部件222产生位移。所述谐振器2211不同阶模态的振动形式引起所述从动部件222不同方向的位移,所述输入电场的频率与对应模态的固有频率相对应以获得期望的运动。当所述从动部件222位移到目标位置后,停止对所述压电元件2212供电,由自锁效果保持所述从动部件222于一固定位置。
如图9所示,所述传动板223被盖设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的所述力传导膜212的上方,并且与所述力传导膜212相传动地连接。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板223呈圆盘状结构或矩形的板状结构,其中所述传动板223设有一通孔2230,其中所述传动板223的所述通孔2230允许光线通过。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所述从动部件222的所述连接端2221被设置于所述传动板223的外沿的外侧,并且所述从动部件222的所述连接端2221与所述传动板223的外沿相固定连接。可选地,在本发明的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从动部件222的所述连接端2221被设置于所述传动板223的外沿的上侧或者外沿的下侧,并通过所述连接端2221与所述传动板223的外沿相固定地连接。
更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从动部件222的所述连接端2221与所述传动板223相连接的部分与所述传动板223的外沿基本相切或平行,以便由所述从动部件222平衡地沿Z轴方向传动驱动的作用力,并且节省XY方向空间。
所述传动板223包括一传动板主体2231和一传动板外沿2232,其中所述传动板外沿2232位于所述传动板主体2231的外周,并且自所述传动板主体2231一体地向外延伸。所述传动板223的所述通孔223被形成于所述传动板主体2231,并且所述通孔223正对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透镜21的通光区域。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从动部件222的所述连接端2221被固定于所述传动板223的所述传动板外沿2232的外侧、上方或下方。优选地,所述从动部件222的所述传动杆2222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传动板223的所述传动板外沿2232所在平面,以便当所述从动部件222受所述主动部件221驱动产生沿Z轴方向的作用力时,由所述从动部件222带动所述传动板223沿所述Z轴方向同步地移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部件221的所述谐振器2211中轴线大致平行于Z轴方向,即所述主动部件222的所述谐振器2211沿Z轴方向设置,占用所述摄像模组XY方向空间很小,有利于所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2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上群镜头23和至少一下群镜头24,其中所述至少一上群镜头23位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的入光侧,所述至少一下群镜头24位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的一出光侧,即光线经所述至少一上群镜头23到达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在经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到达所述至少一下群镜头24。
所述上群镜头23包括一上群镜筒231和被设置于所述上群镜筒231的至少一上群镜片单元232,所述下群镜头24包括一下群镜筒241和被设置于所述下群镜筒241的至少一下群镜片单元242。所述上群镜头23和所述下群镜头24相固定地连接,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位于所述上群镜头23和所述下群镜头24之间,并通过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调整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20的光焦度,以实现自动调焦或变焦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20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一镜头座25,所述下群镜头24可被固定于所述镜头座25,并与所述感光组件10相连接。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压电马达22的所述谐振器2211被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10的上端,位于所述镜头座25的外侧,并且所述谐振器2211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镜头座25的外侧平面,因此,在不额外增加所述摄像模组横向(XY方向)尺寸的前提下,通过所述压电马达22驱动所述可变焦光学透镜21的所述力传导膜212沿Z轴方向上下地移动,以调整所述可变焦光学透镜21的光焦度。
所述可变焦光学透镜21的所述固定基底211被固定于所述下群镜头24的上端表面,所述可变焦光学透镜21的所述力传导膜212随所述传动板223同步地移动,通过调整所述固定基底211和所述力传导膜212之间的所述可变形透光体213的形状,改变所述可变焦光学透镜21的光焦度。
相应地,所述传动板223的所述传动板主体2231的内沿盖设于所述力传导膜212的外部边缘,并且所述传动板主体2231的内沿与所述力传导膜212相互固定地连接,由所述传动板主体2231的所述内沿带动所述力传导膜212的外沿移动。
所述上群镜头23与所述下群镜头24相固定地连接,并且所述压电马达22的所述传动板223在移动过程中与所述上群镜头23和所述下群镜头24不相干涉。相应地,所述传动板223进一步设有至少一避让孔2233,其中所述避让孔2233被形成于所述传动板223的内侧,其与所述传动板223的所述通孔2230相连通,其中时能够所述避让孔2233允许所述上群镜头23和/或下群镜头24穿过,以避免所述传动板223在移动过程中与所述上群镜头23和/或所述下群镜头24发生干涉。
所述传动板223的内沿的下侧周围涂有胶水,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的所述力传导膜212的上表面粘接,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的可变形透光体213的中心与所述传动板223的所述通孔2230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即光线通过所述传动板223的所述通孔2230进入所述上群镜头23、所述下群镜头24及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形成光路。当所述传动板223向下运动时,所述力传导膜212的周侧被所述传动板223带动产生向下的变形,所述可变形透光体213受到挤压,变为类似凸透镜的形状;当所述传动板223向上运动时,所述力传导膜212周侧被所述传动板223带动产生向上的变形,可变形透光体213受到拉伸,变为类似凹透镜的形状,由此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的光焦度被改变。
如图2A所示,所述上群镜头23与所述下群镜头24通过卡扣的方式相固定地连接。相应地,所述上群镜头23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卡扣233,所述下群镜头24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支撑台243,并且所述支撑台243设有对应于所述卡扣233的凹槽结构,所述上群镜头23的所述卡扣233对应于所述下群镜头24的所述支撑台243。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群镜头23的所述卡扣233和所述支撑台243的数量为四,并且所述卡扣23自所述上群镜筒231的四周均匀地向外延伸,所述支撑台243在对应于所述卡扣233的位置一体地自所述下群镜筒241向上延伸。
简言之,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20由上至下依次为所述上群镜头23、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所述下群镜头24,其中所述压电马达20的所述传动板223盖设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的上端,并且所述传动板223套设于所述上群镜头23的外侧,位于所述下群镜头24的所述下群镜筒241的上方,并且所述传动板223与所述上群镜头23和所述下群镜头24不相干涉。因此,所述压电马达20的所述传动板223并没有额外地增加所述摄像模组的Z轴方形的高度,有利于所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和轻薄化。
上群底部外周包含四个间隔90°呈圆周分布的卡扣,与下群顶部的四个间隔90°呈圆周分布的凸台相对应,凸台中间包含凹槽结构,所述卡扣嵌入对应凸台的凹槽,使上群与下群固定连接,上群的底面与下群的顶面之间留有一定高度的间隙,形成一容纳空间用于设置可变焦光学镜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所述下群镜头24的所述支撑台243穿过所述传动板223的所述避让孔2233。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上群镜头23的下端面和所述下群镜头24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一调整空间304,其中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的所述力传导膜212被允许在所述调整空间304内上下地移动。所述调整空间304的高度大于所述压电马达22的最大移动行程,以避免所述压电马达22与所述上群镜头23和所述下群镜头24之间的干涉。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的所述固定基底211下表面边缘涂一胶层,与所述下群镜头242的顶部上表面粘接;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的所述力传导膜212上表面与所述传动板223相粘接。所述传动板223的外沿与所述从动部件222相固定地连接,所述从动部件222与所述传动板223圆周基本相切,并且所述从动部件222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感光组件10的一底座的四角中的一处。所述压电马达22的所述主动部件221垂直于所述感光组件10的所述底座顶表面,并且被设置于底座该角处。
所述感光组件10的所述底座预设一立体电路,可通过嵌入成型(insert molding)工艺或模塑互联装置技术在模塑形成时预设一电气支架于底座内;或通过LDS工艺在底座顶表面及侧壁形成一金属线路,即先采用一种金属组织合成物的激光激活塑料注塑形成模塑基座,再对模塑基座表面进行激光激活,使含有掺杂物的塑料中的金属组织化合物分离,暴露出来的金属原子为接下来的无电镀法工艺提供了种子层,它将会在激光激活区域生长出厚度为5~10微米的金属层,即所需的连接电路。所述驱动组件压电马达的主动部件可通过一额外的连接件电连接于底座的连接电路,再通过该连接电路电连接至线路板上的驱动电路。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从动部件222与所述主动部件221的所述谐振器2211的所述传动臂22112紧密接触又可活动地相连。通过驱动电路对所述压电元件2212输入第一频率电压,所述主动部件221驱动所述从动部件222向下运动。相应地,所述传动板223下压,引起可变形透光体213产生形变,形成中间厚周围薄的形态,产生凸透镜的功能。通过驱动电路对所述压电元件2212输入第二频率电压,所述主动部件221驱动所述从动部件222向上运动,所述传动板223上升,引起所述可变形透光体213形成中间薄周围厚的形态,产生凹透镜的功能。
所述压电马达22的数量可以为一或以上,为了保证所述传动板223上下运动时不发生偏移,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20进一步包括一限定装置(图中未示出)辅助所述传动板223运动,如滑块与导轨组合等。所述压电马达22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优选以传动板圆心为对称点,中心对称设置。当压电马达22数量大于一时,所述压电马达22可以共用一个驱动电路。
所述感光组件10包括一底座11、被设置于所述底座11的一线路板12以及与所述线路板相电气连接的一感光芯片13,其中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20对应于所述感光组件10的所述感光芯片13的感光路径。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20的所述压电马达22的所述谐振器2211被固定于所述底座11的外部边缘,通过所述底座11支撑所述谐振器2211。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1垂直支撑所述压电马达22的所述主动部件221。更优选地,所述压电马达22的所述主动部件221被固定于所述底座11的一边角处,有利于节省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感光组件10还可以包括一滤光片,其中所述滤光片被安装于所述底座11,并且所述滤光片位于所述感光芯片13和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20之间。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12至图14所示,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摄像模组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摄像模组的一可变焦光学组件20A,其中所述可变焦光学组件20A包括至少一可变焦光学镜片21A和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A相连且驱动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A的至少一压电马达22A。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A可被所述压电马达22A驱动调整或改变其光焦度,从而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自动调焦或变焦效果。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的可变焦光学镜片21A和压电马达22A的数量为二。详细地说,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A包括一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21a和一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21b,所述压电马达22A包括一第一压电马达22a和一第二压电马达22b,其中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21a与所述第一压电马达22a向传动地连接,由所述第一压电马达22a驱动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21a改变其光焦度,其中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21b与所述第二压电马达22b相传动地连接,由所述第二压电马达22b驱动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21b改变其光焦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21a和所述第一压电马达22a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21和所述第一压电马达22相同,在此不做赘述。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21b和所述第二压电马达22b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21和所述第一压电马达22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21b相对于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21a镜像倒置,即安装位置不同。相应地,所述第二压电马达22b的传动板223b位于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21b的下方。优选地,所述传动板223b上下地镜像于所述第一压电马达22a的一传动板223a。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21b的一固定基底211b被固定至所述下群镜头24的下侧。
所述第二压电马达22b的一从动部件222b结构类似“厂”型,其中所述从动部件222b的一连接端2221b自上向下一体地延伸自所述从动部件222b的一传动杆2222b。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从动部件222b的所述连接端2221b垂直于所述从动部件222b的所述传动杆2222b。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A的数量为二,并且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A被固定在所述下群镜头24的上端表面和下端表面,并且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A被所述压电马达22A驱动,有利于进一步地增大变焦范围,并没有额外地占用所述摄像模组的空间。因此,上述方案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小型化的摄像模组技术方案。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15和图16所示,依照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一摄像模组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或上述第二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座25被替换为一音圈马达,即所述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一音圈马达30,所述音圈马达30包括一动部31和一不动部32,其中所述音圈马达30的所述不动部32被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10的所述底座11,所述动部31被嵌套于所述不动部32的内部,并且由所述不动部32驱动所述动部31带动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20移动,以实现所述摄像模组的防抖和变焦控制。
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20被嵌套在所述音圈马达30的所述动部31,并且所述压电马达22的所述谐振器2211被固定于所述音圈马达30的所述动部31的外部边缘,由所述音圈马达30的所述动部31带动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20整体地沿XY轴方向平行地移动。也就是说,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20既能被所述音圈马达30驱动沿xy平面内的运动实现摄像模组的防抖功能,同时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20的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21可被所述压电马达22以沿Z轴方向单独驱动,进行光学变焦。
简言之,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使用两种马达各自进行防抖和变焦控制,能有效避免采用两组线圈磁石分别控制变焦和防抖时磁场之间的相互干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29)

1.一可变焦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可变焦光学镜片;和
至少一压电马达,其中所述至少一可变焦光学镜片与所述至少一压电马达相传动地连接,所述压电马达包括一主动部件、与所述主动部件相连接的一从动部件,以及一传动板,其中所述传动板沿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一光轴方向设置,并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可传动地连接,所述从动部件可传动地连接所述传动板于所述主动部件,其中所述主动部件通过所述从动部件驱动所述传动板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光焦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焦镜头组件,其中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包括一固定基底、一力传导膜以及一可变形透光体,其中所述可变形透光体被可变形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底和所述力传导膜之间,并且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所述力传导膜与所述压电马达的所述传动板相传动地连接,所述力传导膜被所述传动板带动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并拉伸或挤压所述可变形透光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焦镜头组件,其中所述主动部件包括一谐振器和至少一压电元件,其中所述谐振器呈扁平状结构,其中所述压电元件被贴附于所述谐振器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焦镜头组件,其中所述谐振器包括一连接端和一对传动臂,其中所述谐振器的所述连接端被固定,所述从动部件与所述谐振器的所述传动臂相传动地连接,由所述传动臂驱动所述从动部件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焦镜头组件,其中所述谐振器沿平行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所述光轴方向被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焦镜头组件,其中所述传动臂进一步包括一扁平端和一传动端,其中两个所述传动臂的所述扁平端一体地延伸自所述连接端,两个所述传动端正向相对,形成一谐振传动空间,所述从动部件被夹持在所述传动臂的所述传动端的所述谐振传动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焦镜头组件,其中所述从动部件包括一连接端和自所述连接端一体延伸的至少一传动杆,其中所述从动部件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传动板相连接,所述传动杆被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谐振器的所述传动臂,借以所述谐振器的所述传动臂驱动所述传动杆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焦镜头组件,其中所述从动部件沿所述谐振器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谐振器活动地设置,并且所述从动部件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谐振器的中心轴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焦镜头组件,其中所述传动板被盖设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所述力传导膜的上方,并且与所述力传导膜相传动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焦镜头组件,其中所述传动板被位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所述力传导膜的下方,并且与所述力传导膜相传动地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可变焦镜头组件,其中所述传动板呈圆盘状结构或矩形的板状结构,所述从动部件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传动板的外沿相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变焦镜头组件,其中所述从动部件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传动板相连接的部分与所述传动板的外沿相切或平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变焦镜头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上群镜头和至少一下群镜头,其中所述至少一上群镜头位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入光侧,所述至少一下群镜头位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一出光侧,并且所述上群镜头与所述下群镜头相固定地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变焦镜头组件,其中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包括一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和一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所述压电马达包括一第一压电马达和一第二压电马达,其中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与所述第一压电马达向传动地连接,由所述第一压电马达驱动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改变其光焦度,其中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与所述第二压电马达相传动地连接,由所述第二压电马达驱动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改变其光焦度,其中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被固定于所述下群镜片的入光侧,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被固定于所述下群镜片的出光侧,并且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与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相镜像地设置。
15.一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感光组件和
一可变焦镜头组件,其中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沿所述感光组件的一感光路径设置,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包括:
至少一可变焦光学镜片;和
至少一压电马达,其中所述至少一可变焦光学镜片与所述至少一压电马达相传动地连接,所述压电马达包括一主动部件、与所述主动部件相连接的一从动部件,以及一传动板,其中所述传动板沿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一光轴方向设置,并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可传动地连接,所述从动部件可传动地连接所述传动板于所述主动部件,其中所述主动部件通过所述从动部件驱动所述传动板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光焦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包括一固定基底、一力传导膜以及一可变形透光体,其中所述可变形透光体被可变性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底和所述力传导膜之间,并且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所述力传导膜与所述压电马达的所述传动板相传动地连接,所述力传导膜被所述传动板带动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并拉伸或挤压所述可变形透光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主动部件包括一谐振器和至少一压电元件,其中所述谐振器呈扁平状结构,其中所述压电元件被贴附于所述谐振器的侧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谐振器包括一连接端和一对传动臂,其中所述谐振器的所述连接端被固定,所述从动部件与所述谐振器的所述传动臂相传动地连接,由所述传动臂驱动所述从动部件运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变焦镜头组件,其中所述谐振器沿平行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所述光轴方向被固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传动臂进一步包括一扁平端和一传动端,其中两个所述传动臂的所述扁平端一体地延伸自所述连接端,两个所述传动端正向相对,形成一谐振传动空间,所述从动部件被夹持在所述传动臂的所述传动端的所述谐振传动空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从动部件包括一连接端和自所述连接端一体延伸的至少一传动杆,其中所述从动部件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传动板相连接,所述传动杆被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谐振器的所述传动臂,借以所述谐振器的所述传动臂驱动所述传动杆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从动部件沿所述谐振器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谐振器活动地设置,并且所述从动部件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谐振器的中心轴线。
2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传动板被设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所述力传导膜的上方或下方,并且与所述力传导膜相传动地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传动板呈圆盘状结构或矩形的板状结构,所述从动部件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传动板的外沿相固定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从动部件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传动板相连接的部分与所述传动板的外沿相切或平行。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上群镜头和至少一下群镜头,其中所述至少一上群镜头位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入光侧,所述至少一下群镜头位于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的一出光侧,并且所述上群镜头与所述下群镜头相固定地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可变焦光学镜片包括一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和一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所述压电马达包括一第一压电马达和一第二压电马达,其中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与所述第一压电马达向传动地连接,由所述第一压电马达驱动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改变其光焦度,其中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与所述第二压电马达相传动地连接,由所述第二压电马达驱动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改变其光焦度,其中所述第一可变焦光学镜片被固定于所述下群镜片的入光侧,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被固定于所述下群镜片的出光侧,并且所述第一可变光脚镜片与所述第二可变焦光学镜片相镜像地设置。
28.根据权利要求17至27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感光组件包括一底座,被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一线路板以及与所述线路板相电气连接的一感光芯片,其中所述谐振器被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
29.根据权利要求17至27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一音圈马达,所述音圈马达包括一动部和一不动部,其中所述音圈马达的所述不动部被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的一底座,所述动部被嵌套于所述不动部的内部,所述可变焦镜头组件被嵌套在所述音圈马达的所述动部,并且所述压电马达的所述谐振器被固定于所述音圈马达的所述动部的外部边缘。
CN202110678037.XA 2021-06-18 2021-06-18 可变焦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 Pending CN1154946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8037.XA CN115494604A (zh) 2021-06-18 2021-06-18 可变焦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8037.XA CN115494604A (zh) 2021-06-18 2021-06-18 可变焦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4604A true CN115494604A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65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8037.XA Pending CN115494604A (zh) 2021-06-18 2021-06-18 可变焦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460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88198A1 (en) * 2014-09-19 2016-03-24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Actuator unit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9839713A (zh) * 2017-11-29 2019-06-0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变焦组件、镜头组件及摄像模组
CN211352077U (zh) * 2019-08-30 202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压电驱动结构、摄像机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1736243A (zh) * 2019-02-28 2020-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液体镜头的音圈马达及具有音圈马达的镜头组件
CN111856694A (zh) * 2020-08-17 2020-10-30 精拓丽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焦镜头组件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88198A1 (en) * 2014-09-19 2016-03-24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Actuator unit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9839713A (zh) * 2017-11-29 2019-06-0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变焦组件、镜头组件及摄像模组
CN111736243A (zh) * 2019-02-28 2020-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液体镜头的音圈马达及具有音圈马达的镜头组件
CN211352077U (zh) * 2019-08-30 202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压电驱动结构、摄像机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1856694A (zh) * 2020-08-17 2020-10-30 精拓丽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焦镜头组件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94604A (zh) 可变焦镜头组件和摄像模组
TWI700540B (zh) 相機模組以及具有該相機模組之電子裝置
CN114879336A (zh) 可变焦摄像模组
CN115268008B (zh) 可变焦摄像模组
WO2022166677A1 (zh) 摄像模组及其光学防抖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6360092B (zh) 一种液体透镜、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KR101038792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5086509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
WO2024037631A1 (zh) 压电马达及其摄像模组
CN114942505B (zh) 可变焦摄像模组
WO2022170931A1 (zh) 套筒组件、摄像模组及其运行方法和移动电子设备
WO2023197994A1 (zh) 驱动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6149007A (zh) 子母式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CN115202130A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
WO2014185297A1 (ja) 駆動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4942504A (zh) 可变焦摄像模组
CN117768763A (zh) 一种摄像模组
JP2006098593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CN117676283A (zh) 压电致动器及其摄像模组
CN117676282A (zh) 压电马达及其摄像模组
KR101038800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4879335A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
CN117761858A (zh) 一种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
CN114915701A (zh) 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KR20090086728A (ko) 압전 소자가 구비된 자동 초점 렌즈 조립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