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2825A - 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2825A
CN115492825A CN202210412706.3A CN202210412706A CN115492825A CN 115492825 A CN115492825 A CN 115492825A CN 202210412706 A CN202210412706 A CN 202210412706A CN 115492825 A CN115492825 A CN 115492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ing
buckle
rod
fastening
buck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127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鼎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long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long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long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long Internation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492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28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00Devices for securing together, or prevent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 F16B1/02Means for securing elements of mechanisms after ope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1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by separate parts
    • F16B21/12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by separate parts with locking-pins or split-pins thrust into holes
    • F16B21/14Details of locking-pins or split-p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9/00Bolts without screw-thread; Pins, including deformable elements; Rivets
    • F16B19/04Rivets; Spigots or the like fastened by riveting
    • F16B19/08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Hollow rivets; Multi-part rivets fastened by expanding mechanically
    • F16B19/1027Multi-part rivets
    • F16B19/1036Blind rivets
    • F16B19/109Temporary rivets, e.g. with a spring-loaded p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09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a stud engaging a keyhole slo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1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by separate parts
    • F16B21/12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by separate parts with locking-pins or split-pins thrust into holes
    • F16B21/125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by separate parts with locking-pins or split-pins thrust into holes radially resilient or with a snap-action member, e.g. elastic tooth, pawl with spring, resilient coil or wi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004Joining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in abutting relationship
    • F16B5/0032Joining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in abutting relationship by moving the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or the interlocking key parallel to the abutting edge
    • F16B5/0052Joining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in abutting relationship by moving the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or the interlocking key parallel to the abutting edge the interlocking key acting as a dovetail-type ke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06F1/1607Arrangements to support accessories mechanically attached to the display hou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20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nections not cover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16B2200/83Use of a magnetic materi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Prosthe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包含扣接杆以及扣体。扣接杆包括杆体。杆体具有组接部及顶推部,组接部活动组接于被组接物,顶推部用于顶推被顶物。扣体用于将扣接杆扣接于被扣物,当扣体进行扣接或脱扣于被扣物时,扣接杆用以使顶推部顶推于被顶物。通过扣体进行扣接或脱扣于被扣物,可完成至少两个物体的结合与分离,而达到反复快速结合与省时省力的目的。

Description

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
背景技术
按,一般于结合两物体时,通常是以螺丝进行锁接,以结合两物体。
然,就上述惯用的固定方式而言,虽可将两物体以不易分离的方式固定结合,但会造成组装与分离费时费力的情况。
发明内容
基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可完成至少两个物体的结合与分离,而达到反复快速结合与省时省力的目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包含扣接杆以及扣体。扣接杆包括杆体。杆体具有组接部及顶推部,组接部活动组接于被组接物,顶推部用于顶推被顶物。扣体用于将扣接杆扣接于被扣物,当扣体进行扣接或脱扣于被扣物时,扣接杆用以使顶推部顶推于被顶物。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包含上述扣接杆以及上述扣体。组接部组接于被组接物。
借此,本发明的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通过顶推部顶推于被顶物,而可省力省时地快速扣接或解扣于被扣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需求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应用于扣接物体与推抵另一物体的俯视示意图一。
图2为对应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应用于扣接物体与推抵另一物体的俯视示意图二。
图4为对应图3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扣体的作动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扣体的作动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扣体的作动示意图三。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的作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扣体的作动示意图四。
图1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扣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被扣物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扣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扣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扣体的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16为对应于图15中的扣体安装应用在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之间的立体示意图。
图17A为对应于图16中的颈部提供第二物件滑移的动作示意图。
图17B为对应于图16中的扣接头部与身部扣合在第二物件滑移开孔的动作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扣体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19为对应于图18中的扣体安装应用在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之间的立体示意图。
图20A为对应于图中的19颈部提供第二物件滑移的动作示意图。
图20B为图19中的扣接头部与身部扣合在第二物件滑移开孔的动作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扣体的剖面示意图三。
图22为对应于图21中的扣体安装应用在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之间的立体示意图。
图23A为对应于图22中的颈部提供第二物件滑移的动作示意图。
图23B为对应于图22中的扣接头部与身部扣合在第二物件滑移开孔的动作示意图。
图24A~图24C为对应于图22颈部提供第二物件滑移的动作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颈部实施有一肩部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有一色套的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扣体的剖面示意图四。
图28为对应于图27安装中的扣体应用在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之间的剖面示意图。
图29A~图29E为对应于图27中的顶抵件其他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扣体应用的剖面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扣体的剖面示意图五。
图3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扣体的剖面示意图六。
图33为本发明弹性元件直接扣合的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4为颈部与身部一体成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5为颈部通过对合件固定在第一物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6为颈部一体成型在第一物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7为对应于图33中的弹性元件其他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38A~图38H为对应于图33中的弹性元件其他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39为弹性元件设有切槽与颈部组合的示意图。
图40为颈部一端实施第二肩部及弹性元件抵靠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41为对应于图40中的弹性元件压迫第二物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42为颈部另一端实施第二肩部及弹性元件抵靠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43为对应于图42中的弹性元件压迫第二物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44为颈部与身部通过螺合结构组合成型的示意图。
图45为颈部与扣接头部通过螺合结构组合成型的示意图。
图46为颈部实施第一抵挡部与第二抵挡部及其滑移扣接动作的示意图。
图47为第二物件的滑移开孔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8为身部实施第一抵挡部与第二抵挡部及其滑移扣接动作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0 杆体结构
100 扣接杆
101 杆体
102 组接部
103 顶推部
104 操作部
104a 操作孔部
1 物体
11 第一连接器
10 对扣部
200 扣体
201 扣部
202 身部
203 扳动部
204 弹性元件
205 头部
2051 头部组接部
2052 轴部
206 枢接部
207 滑移部
208 对应滑移部
209 手控部
213 作动件
2 被顶物
20 被推部
3 被连接物
31 第二连接器
60 被组物体
61 头部
611 轴体
612 挡抵部
613 卡扣部
614 收纳部
615 导引部
616 拉提部
62 身部
621 对应挡抵部
622 扣体组接部
63 扣接弹性元件
70 被扣物
701 扣入部
702 扣部
703 对应导引部
91 第一物件
910 固定孔
911 开孔部
911’ 另一开孔部
911a 大开孔部
911b 小开孔部
912 滑移槽孔
913 引导斜面
92 第二物件
920 对合件
921 滑接开孔
93 另一身部
931 第一端
932 第二端
933 套筒
934 套筒组接部
935 第一斜导引面
936 第一抵挡部
937 第二抵挡部
94 扣接头部
941 第二斜导引面
942 拉提部
943 挡抵凸部
95 颈部
951 挡止部
952 肩部
953 第二肩部
954 第三抵挡部
955 第四抵挡部
96 扣合弹性元件
96’ 扣体弹性元件
961’ 切槽
97 顶抵件
971 第三斜导引面
972 穿孔
98 色套
H1 扣入高度
H2 提拉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效果,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值得一提的是,以下实施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而非对本发明加以限制。此外,在下列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将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标号。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1000。杆体结构1000包含扣接杆100以及扣体200。扣接杆100包括杆体101。杆体101具有组接部102及顶推部103,组接部102活动组接于例如为物体1的被组接物,顶推部103用于顶推被顶物2。扣体200用于将扣接杆100扣接于例如为物体1的被扣物,当扣体200进行扣接或脱扣于例如为物体1的被组接物时,扣接杆100用以使顶推部103顶推于被顶物2。例如扣接杆100可借助于物体1的活动(例如组接部102相对物体1的活动)而使顶推部103顶推于被顶物2,以提供额外的协助扣接或脱扣的力。物体1(被扣物或被组接物)或被顶物2为资料中心机柜、服务器、存储器、主板、电路板、散热器、机箱、机壳、片体、硬盘或壳体。但并不仅限于此。在本方面中,被扣物与被组接物可同为物体1,也可为两不同的物体。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可仅包括上述扣接杆100以及扣体200。扣接杆100可活动组接或固定组接于例如为物体1的被组接物。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1000,借助顶推部103顶推于被顶物2,而可省力省时地快速扣接或解扣于例如为物体1的被扣物。
如图2、图4及图10所示,在实施例中,扣体200具有扣部201、身部202及扳动部203,扣部201用于扣接于例如为物体1的被扣物的对扣部10,身部202用于组接于扣接杆100的杆体101,扳动部203位于身部202,例如身部202的顶端,扣部201穿过身部202并活动组接于扳动部203,扳动部203用于被扳动而令扣部201在身部202中上下移动。扣体200可更具有弹性元件204,弹性元件204设于扣部201与身部202之间,扳动部203用于被扳动而令扣部201在身部202中弹性地移动。扣部201可具有头部205,头部205借助弹性元件204的弹力而弹力夹住或扣住对扣部10。例如在图10中,头部205可具有梯形的截面。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中,扳动部203与扣部201之间的活动组接可为枢接,扳动部203用于被扳动于扣接状态(如图1及图2)与提拉状态(如图3及图4)之间,在扣接状态时,扣部201扣接于物体1的对扣部10,扳动部203活动组接于扣部的枢接部206与身部202之间具有扣入高度H1。在提拉状态时,扣部201脱扣于物体1的对扣部10,扳动部203的枢接部206与身部202之间具有提拉高度H2,提拉高度H2大于扣入高度H1,扳动部203通过枢转而提拉或下压扣部201,而在扣入状态与提拉状态之间转换,借此进行高低位的省力抵顶运动。扣接杆100具有操作部104,操作部104设于杆体101的远离顶推部103的一端,以利使用者操作。操作部104例如为延伸杆,但并不仅限于此。顶推部103可为握持部,被顶物2可具有例如为凸部的被推部20,但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中,扣体200具有扣部201、身部202及弹性元件204,扣部201用于扣接于物体1的对扣部10,身部202用于组接于扣接杆100的杆体101,弹性元件204设于扣部201与身部202之间,扣部201为球体并借助弹性元件204的弹力旋转扣入物体1的对扣部10。
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中,扣体200具有作动件213、扣部201、身部202以及弹性元件204,作动件213具有例如为具有斜面的穿槽的滑移部207,扣部201具有对应滑移部207的对应滑移部208,对应滑移部208例如为滑块。弹性元件204设于扣部201与身部202之间,作动件213用于被移动以使对应滑移部208相对滑移部207滑移,以利用弹性元件204的弹力弹性地移动扣部201。应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04也可省略,只要作动件213可被移动以使对应滑移部208相对滑移部207滑移,以移动扣部201即可。
如图7所示,扣接杆100具有操作孔部104a,操作孔部104a设于扣体200与组接部102之间,具体而言,操作孔部104a可为设于扣体200与组接部102之间的开孔,以供手指握持。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在杆体101的一端设有图1的操作部104。
如图8所示并参考图1,在实施例中,扣部201具有手控部209,以供手持操作。例如扣部201的主体可穿过身部202并扣接物体1的对扣部10,手控部209则连接于扣部201的主体并位于身部202的顶端且呈上宽下窄的形状,借助操作手控部209可将扣部201扣入物体1的对扣部10。依照扣部201与对扣部10的形式,可借助上下移动手控部209,和/或旋转手控部209来操作扣部201扣接或解扣于对扣部10。
如图9所示,在实施例中,物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器11,顶推部103顶推于被顶物2用于使扣体200扣接于例如为物体1的被组接物、及使物体1朝向被连接物3移动,以使第一连接器11连接于被连接物3的第二连接器31。或顶推部103顶推于被顶物2用于使扣体200脱扣于例如为物体1的被组接物、及使物体1远离于被连接物3,以使第一连接器11离开第二连接器31。
如图10所示,在实施例中,扣体200包括头部205。头部205具有轴部2052及头部组接部2051。头部组接部2051可一体连接于轴部2052。头部组接部2051的宽度大于对扣部10,轴部2052的宽度小于对扣部10,使轴部2052可进入对扣部10,以使头部组接部2051扣接于对扣部10。
请参考图11至图13,如图所示,扣体200可包含:头部61、身部62以及扣接弹性元件63。头部61具有轴体611、挡抵部612及卡扣部613(或不具有卡扣部)。身部62具有对应挡抵部621,对应挡抵部621与挡抵部612活动组合。扣接弹性元件63一端抵顶挡抵部612,另一端抵顶身部62,以使头部61弹性运动。
如图11至13所示,当使用时,可将身部62组接于被组物体60,被组物体60可等同图1的扣接杆100,使头部61的卡扣部613弹性扣接于被扣物70(可等同图1的物体1)的扣入部701,并压缩扣接弹性元件63,然后再扣接于被扣物70的扣部702(相当于图2的对扣部10),使扣接弹性元件63获得释放,而使头部61以卡扣部613弹性扣接于被扣物70;当欲移除被扣物70时,可拉动头部61使卡扣部613由扣部702离开,并压缩扣接弹性元件63,然后即可反向移动被扣物70,且使扣接弹性元件63获得释放,以将头部61复位,以进行下次的使用。如此,可使头部61的卡扣部613弹性扣接于被扣物70或于被扣物70上移除,以完成至少两个物体的结合与分离,而达到反复快速结合与分离的目的。
如图11至13所示,在实施例中,身部62具有扣体组接部622,身部62可借助扣体组接部622稳固组接于被组物体60,以利进行头部61与被扣物70的扣接。
如图11至13所示,在实施例中,头部61更包含收纳部614,身部62收纳于收纳部614,如此,可降低扣体200的高度,以使本发明符合实际运用的需求。
如图11至13所示,在实施例中,卡扣部613为斜面部、曲面部、弧面部或阶部,用以先扣入被扣物70的扣入部701,然后再扣接于被扣物70的扣部702,而使头部61以卡扣部613弹性扣接于被扣物70,以完成至少两个物体的结合。
如图11至13所示,在实施例中,卡扣部613的宽度大于被扣物70的扣入部701,身部62的宽度小于扣入部701,以使卡扣部613卡扣于扣入部701,然后再扣接于被扣物70的扣部702,而使头部61以卡扣部613弹性扣接于被扣物70,以完成至少两个物体的结合。
如图11至13所示,在实施例中,卡扣部613,具有导引部615,导引部615可为斜面、曲面、弧面、阶部或阶层部(本发明以斜面为实施例),卡扣部613可以借助斜面导引抵顶头部61进入被扣物70的扣入部701,然后再扣接于被扣物70的扣部702以完成至少两个物体的结合。进一步地,进入扣部702的导引部615可用以施力于被组物体60,使导引部615以斜面顶起头部61以使卡扣部613脱离扣部702,再进入扣入部701以脱离被扣物70,以完成至少两个物体的分离。
如图11至13所示,在实施例中,卡扣部613可扣入被扣物70的对应导引部703,而对应导引部703可为斜面、弧面、曲面、阶面或平面(本发明以弧面为实施例)。当进行扣接时,可使被扣物70的对应导引部703顶推导引部615,使头部61的卡扣部613弹性扣接于被扣物70的扣入部701,并压缩扣接弹性元件63,然后再扣接于被扣物70的扣部702,使扣接弹性元件63获得释放,而使头部61以卡扣部613弹性扣接于被扣物70,以完成至少两个物体的结合。
如图11至13所示,在实施例中,头部61具有拉提部616。当欲移除被扣物70时,可拉动头部61的拉提部616使卡扣部613由扣部702离开,并压缩扣接弹性元件63,然后即可反向移动被扣物70,且使扣接弹性元件63获得释放,以将头部61复位,以进行下次的使用。如此,可使头部61的卡扣部613由弹性扣接于被扣物70上移除,以完成至少两个物体的分离。
如图11至13所示,在实施例中,扣接弹性元件63一端抵顶挡抵部612,另一端抵顶身部62的对应挡抵部621,以使头部61运动带动轴体611于身部62内弹性运动,以压缩扣接弹性元件63或使扣接弹性元件63获得释放,以将头部61复位,以进行下次的使用。
如图11至13所示,于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中,轴体611与头部61为活动组合、固定组合、组合成型或一体成型,进而使本发明满足不同使用状况的需求。
请参考图14,在实施例中,卡扣部613为固定限位部,用以通过被扣物70的扣入部701上方,并压缩扣接弹性元件63,然后再扣接于被扣物70的扣部702,使扣接弹性元件63获得释放,以使卡扣部613固定挡抵限位于扣部702。当欲移除被扣物70时,可拉动头部61使卡扣部613由扣部702离开,并压缩扣接弹性元件63,然后即可反向移动被扣物70,且使扣接弹性元件63获得释放,以将头部61复位,以进行下次的使用。如此,可使头部61的卡扣部613弹性扣接于被扣物70或于被扣物70上移除,以使扣体200完成至少两个物体(被组物体60与被扣物70)的结合与分离,而达到反复快速结合与分离的目的。
请参考图15及图16,扣体200的一端可结合在第一物件91(例如电路板、基板、机架或图1的物体1等物体),另一端可在第二物件92(例如电路板、基板、机架等物体或图1的扣接杆100)上滑移,滑移到预定的位置时,进而定位扣合在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中的柱体结构,其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包括:另一身部93,另一身部93的第一端931一体成型或组接在第一物件91上;扣接头部94活动设置于另一身部93第二端932,扣接头部94具有颈部95,颈部95活动地设置在另一身部93,或活动地设置在另一身部93内且不露出于另一身部93的第一端931外或第一物件91外,以使颈部95在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中移动;及扣合弹性元件96,扣合弹性元件96活动设置在颈部95的周围,扣合弹性元件96一端顶靠在另一身部93,另一端顶靠在颈部95一端的挡止部951,挡止部951可为大于颈部95的圆盘体、环体、块体或片体等,且挡止部951可与颈部95一体成型或组合成型。此外,如图15及图17A所示,当另一身部93结合在第一物件91上,颈部95就可在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中移动,而当颈部95移动到达定位时,如图17B所示,可通过扣合弹性元件96的作用,使上述扣接头部94与另一身部93扣合在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中,进而构成扣接住第二物件92与防震的构造。
再如图15所示,上述另一身部93可为中空的套筒933,于套筒933的第一端设有套筒组接部934,套筒组接部934用以组接在第一物件91的固定孔910上(如图16所示),其组接构造可为焊接结构(如图17A或图38C所示)、扣接结构(如图20A所示)、铆接结构(如图21所示)、螺纹锁接结构(如图26所示)、扩接结构(如图26所示)、粘接结构(未图示)或磁吸(未图示)等任何一种组接结构。上述扣接头部94与颈部95可为一体成型(如图15所示)或组接成型(如图18所示)的构件,例如颈部95凸出另一身部93(套筒933)的局部或全部部分与扣接头部94一体成型或组合成型(如图18所示),使颈部95一端活动穿设在套筒933中,而扣接头部94位于另一身部93(套筒933)的第二端932,而一端的挡止部951可与颈部95一体成型(如图15所示)或组接成型(如图18所示)。又,上述扣合弹性元件96较佳的可为螺旋弹簧、弹片、柱型弹性体或其他弹性体,扣合弹性元件96套设在套筒933中的颈部95,进而使扣接头部94与另一身部93的第二端932之间具有扣合与防震的功能,另外,扣合弹性元件96的材质可为金属、塑料、橡胶或硅胶。
再如图15及图16所示,另一身部93(套筒933)的第二端932周围可以实施有对应第二物件92的第一斜导引面935,使第二端932构成锥状,当颈部95在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移动定位后(如图17A及图17B所示),第一斜导引面935可使第二物件92便于推移且可定位扣合在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中。再如图17及图18所示,扣接头部94可实施有对应第二物件92的第二斜导引面941,使扣接头部94的一个面构成锥状的结构,当颈部95在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移动定位后(如图20A及图20B所示),第二斜导引面941可使第二物件92便于推移且可定位扣合在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中。再如图20及图21所示,扣接头部94可实施有提供拉提的拉提部942,位于拉提部942的一个面并对应第二物件92的挡抵凸部943,及位于挡抵凸部943的第二斜导引面941,使挡抵凸部943对应第二物件92的一端构成锥状,其中,拉提部942可为一圆帽体且外径大于开孔部911,以使拉提部942可止挡于开孔部911外,挡抵凸部943可为一圆柱体,拉提部942与挡抵凸部943可一体成型或组接构成,第二斜导引面941可使第二物件92便于推移且当颈部95在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移动定位于直通的开孔部911后(如图23A及图23B所示,及图24A至图24C所示),可使挡抵凸部943及第二斜导引面941定位扣合在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的直通的开孔部911中,此时挡抵凸部943的外壁便会被直通的开孔部911的内壁所限制,以达到扣接的目的。再如图25所示,颈部95也可以实施有直径较大的肩部952,使肩部952一体成型或组接在扣接头部94,通过肩部952顶靠另一身部93(套筒933)的第二端932,以使扣接头部94与另一身部93保持间距,以便第二物件92滑移与进行扣合。再者,颈部95与另一身部93也可实施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如图27及图28所示)或上述穿设组合成型的结构。
如图17A及图17B所示,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较佳地可具有开孔部911,及连通开孔部911一侧的滑移槽孔912,开孔部911可为孔壁与第二物件92表面呈垂直的直通孔,借此使上述颈部95在滑移槽孔912移动到开孔部911后,通过扣合弹性元件96作用,使扣接头部94与另一身部93扣合在开孔部911。再如图22及图24A至24C所示,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可实施有两个以上的开孔部911,及连通各开孔部911的滑移槽孔912,借此当上述颈部95在滑移槽孔912移动到开孔部911后,使扣接头部94与另一身部93扣合在任一开孔部911中。再如图19、图20A及图22等所示,上述滑移开孔921的开孔部911较佳的可再实施有引导斜面913,使开孔部911形成锥孔,通过引导斜面913与上述的第一斜导引面935或第二斜导引面941形成精密定位扣合。或如图19所示,上述扣接头部94置入开孔部911后进入滑移槽孔912,借此使上述颈部95在滑移槽孔912中通过扣合弹性元件96作用,使扣接头部94与另一身部93扣合在滑移槽孔912。
如图27及图28所示,在实施例中,扣体200可包括:另一身部93,另一身部93的第一端931一体成型或组接在第一物件91上;活动设置在另一身部93第二端932的顶抵件97;活动设在顶抵件97一端的扣接头部94,扣接头部94具有颈部95,颈部95穿过顶抵件97,并设置在另一身部93内,使颈部95用以在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中移动;及扣合弹性元件96,扣合弹性元件96设置在颈部95周围,扣合弹性元件96一端顶靠在顶抵件97,另一端顶靠在颈部95一端的另一身部93。借此,如图27所示,当另一身部93结合在第一物件91上,颈部95就可在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中移动,而当颈部95移动到达定位时,如图27所示,可通过扣合弹性元件96的作用,使上述扣接头部94与顶抵件97扣合在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中,进而构成扣接住第二物件92与防震的构造。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顶抵件97可实施有对应第二物件92的第三斜导引面971,使顶抵件97一端构成锥状,当颈部95在滑移开孔921的滑移槽孔912移动(如图27所示)到开孔部911后,使第三斜导引面971扣合在滑移开孔921的开孔部911中(如图28所示)。顶抵件97的构造可任意实施成具有穿孔972的锥形体(如图29A及图29B所示)、片体(如图29C所示)、球体(如图29D所示)、椭圆形体或柱体(如图29E所示),借此使上述颈部95穿过穿孔972,进而组成可扣接及防震的扣体。需再指明者,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物件91、第二物件92、滑移开孔921及另一身部93的实施例,可参阅上述实施例的图式及说明所述,故不重复叙述。
如图30所示,扣体200与图26及图27的扣体200的差异在于,图26及图27的扣合弹性元件96的另一端是顶靠在另一身部93内,而图30的可扣接及防震的柱体结构的扣合弹性元件96的另一端是顶靠在另一身部93外围。需再指明者,在图30中,上述第一物件91、第二物件92、滑移开孔921及另一身部93的实施例,可参阅上述实施例的图示及说明所述,故不另赘述。
参阅图31所示,扣体200与图29的扣体200的差异在于,图31的颈部95与扣接头部94之间具有肩部952,且图31的顶抵件97是顶靠在肩部952下,而图30的顶抵件97是顶靠在扣接头部94下。图31的第二物件92具有相互连通的大开孔部911a、滑移槽孔912及小开孔部911b的滑移开孔921,应用时先将大开孔部911a套至扣接头部94的下方,然后再滑动滑移槽孔912,此时由于滑移槽孔912的宽度大于颈部95且小于肩部952,因此滑移槽孔912会位于颈部95且滑动夹制于肩部952与扣合弹性元件96之间,接着再滑动小开孔部911b,此时由于小开孔部911b大于肩部952且小于扣接头部94,因此小开孔部911b会位于肩部952且扣接于扣接头部94与扣合弹性元件96之间。
如图32所示,扣体200与图30的扣体200的差异在于,图32的另一身部93呈扁平状,且图32的扣合弹性元件96的另一端是顶靠在另一身部93上方,而图30的扣合弹性元件96的另一端是顶靠在另一身部93外围。需再指明者,在图31中,上述第一物件91、第二物件92、滑移开孔921及另一身部93的实施例,可参阅上述实施例的图示及说明所述,故不重复叙述。
如图33-35所示,在实施例中,扣体200包括:另一身部93,另一身部93的第一端931一体成型(如图35所示)或组接在第一物件91上;扣接头部94活动或固定或一体成型(如图34所示)设置于另一身部93第二端932,扣接头部94具有颈部95,颈部95一体成型或活动或固定设置于另一身部93,或颈部95活动设置在另一身部93内且不露出于另一身部93的第一端931外或第一物件91外,以使颈部95在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中移动;及扣体弹性元件96’,扣体弹性元件96’活动设置在另一身部93的第二端932上的颈部95周围。借此,使扣接头部94与扣体弹性元件96’可扣合在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进而构成扣接住第二物件92与防震的构造。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不实施有上述的另一身部93,而使上述颈部95可通过对合件920(例如螺丝等)固定在第一物件91(如图35所示)。或使上述颈部95一体成型在第一物件91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7所示,上述扣体弹性元件96’可实施为各式中空的弹性体。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扣体弹性元件96’亦可实施为中空的锥形体(如图33及图38A所示)、凹凸片体(如图38B所示)、球体(如图38C所示)、椭圆形体、柱体(如图38D所示),或螺旋线体(如图38E至38H所示),借此使上述颈部95穿过扣体弹性元件96’,当颈部95在滑移开孔921的滑移槽孔912移动到开孔部911后,使扣体弹性元件96’扣合在滑移开孔921的开孔部911中(如图20所示)。且在本实施例中,扣体弹性元件96’可实施具有对应扣入或插入颈部95的切槽961’(如图39所示),以便于扣体弹性元件96’与颈部95进行组装。
又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颈部95可实施有直径较大的第二肩部953(如图39或图42所示),第二肩部953的高度小于第二物件92的厚度,借此使扣体弹性元件96’的一端限位或抵靠在第二肩部953,因此扣体弹性元件96’被限位或不会上下晃动,而当第二物件92扣入颈部95时,再使扣体弹性元件96’压迫在第二物件92(如图41或图43所示)。又,第二肩部953具体的位置可实施在邻靠扣接头部94的一端(如图40、41所示),或相反于扣接头部94的另一端(如图42、4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颈部95一端可以具体的与另一身部93通过螺合结构组合成型(如图44所示),颈部95另一端也可以具体的与扣接头部94通过螺合结构组合成型(如图45所示)。
再者,如图46所示,可在颈部95靠近扣接头部94的一端实施有直径较大的第三抵挡部954及第四抵挡部955,使颈部95、第三抵挡部954及第四抵挡部955形成阶级柱状,而扣体弹性元件96’一端被限位或顶抵在第三抵挡部954。如图47所示,上述第二物件92的滑移开孔921可实施有开孔部911及另一开孔部911’,及连通开孔部911、另一开孔部911’的滑移槽孔912,其中滑移槽孔912的宽度与第三抵挡部954匹配,开孔部911的直径比第三抵挡部954大,另一开孔部911’的直径与第四抵挡部955匹配。因此,当颈部95从第二物件92的开孔部911滑移到另一开孔部911’时,第三抵挡部954可通过滑移槽孔912,而到达另一开孔部911’时,通过扣体弹性元件96’压迫第二物件92,使第四抵挡部955匹配扣接在另一开孔部911’。再如图48所示,另一身部93亦可实施上述的第一抵挡部936与第二抵挡部937,使扣体弹性元件96’一端被限位或顶抵在第一抵挡部936,进而达到相同的功能与效果。
再者,如图26所示,扣接头部94的顶端可以再实施有色套98,色套98可为喷漆、塑料射出、粘附、染色、包覆或电镀处理成型在扣接头部9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扣接杆,包括一杆体,所述杆体具有一组接部及一顶推部,所述组接部活动组接于一被组接物,所述顶推部用于顶推一被顶物;以及
一扣体,用于将所述扣接杆扣接于一被扣物,当所述扣体进行扣接或脱扣于所述被扣物时,所述扣接杆用以使所述顶推部顶推于所述被顶物。
2.一种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扣接杆,包括一杆体,所述杆体具有一组接部,所述组接部组接于一被组接物;以及
一扣体,用于将所述扣接杆扣接于一被扣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具有一扣部、一身部、一扳动部及一弹性元件,所述扣部用于扣接于所述被扣物的一对扣部,所述身部用于组接于所述扣接杆的杆体,所述扳动部位于所述身部,所述扣部穿过所述身部并活动组接于所述扳动部,所述弹性元件设于所述扣部与所述身部之间,所述扳动部用于被扳动而令所述扣部在所述身部中弹性地移动或上下移动,或所述扣部具有一头部,所述头部借助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而用于弹力夹住或扣住所述被扣物的对扣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动部与所述扣部之间的组接为枢接,所述扳动部用于被扳动于一扣接状态与一提拉状态之间,在所述扣接状态时,所述扣部扣接于物体的对扣部,所述扳动部活动组接于所述扣部的一枢接部与所述身部之间具有一扣入高度;在所述提拉状态时,所述扣部脱扣于所述物体的对扣部,所述枢接部与所述身部之间具有另一提拉高度,借此进行高低位的省力抵顶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包括:
一头部,其具有一轴部、一挡抵部及一卡扣部;
一身部,其用于组接于所述被扣物且具有一对应挡抵部,所述对应挡抵部与所述挡抵部活动组合;以及
一弹性元件,其一端抵顶所述挡抵部,另一端抵顶所述身部,以使所述头部弹性运动;
其中所述卡扣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被扣物的一扣入部,所述身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扣入部,使所述身部可进入所述扣入部,以使所述卡扣部卡扣于所述扣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更包含一收纳部,所述身部收纳于所述收纳部,以降低所述扣体结构的高度,或所述卡扣部具有一导引部,所述导引部为斜面、曲面、弧面、阶部或阶层部用以导引或抵顶所述头部进入物体的扣入部或进入一扣部或一扣入部并施力于所述扣部或所述扣入部,使所述导引部得以顶起所述头部脱离所述扣部或所述扣入部,用以进入所述扣入部或脱离所述被扣物,或所述卡扣部为斜面部、曲面部、弧面部或阶部,用以扣入一被扣物的一扣入部,或用以先扣入一被扣物的一扣入部,然后再扣接于所述被扣物的一扣部,或所述卡扣部为一固定限位部,用以通过一被扣物的一扣入部上方后,再扣接于所述被扣物的一扣部,以使所述卡扣部固定挡抵限位于所述扣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用于结合在所述扣接杆,所述扣体可在一第二物件滑移,进而扣合在所述第二物件的一滑移开孔,所述扣体包括:
一身部,所述身部用以一体成型或组接在所述扣接杆;
一活动设置于所述身部的扣接头部,所述扣接头部具有一颈部,所述颈部活动设置在所述身部内,所述颈部用以在所述第二物件的滑移开孔中移动;
以及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活动设置在所述颈部周围,并顶靠在所述身部;
其中,所述扣接头部与所述身部用以扣合在所述第二物件的滑移开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用于结合在一所述扣接杆,所述扣体可在一第二物件滑移,进而扣合在所述第二物件的一滑移开孔,所述扣体包括:
一身部,所述身部用以一体成型或组接在所述扣接杆;
一活动设置在所述身部的顶抵件;
一活动设在所述顶抵件的扣接头部,所述扣接头部具有一颈部,所述颈部穿过所述顶抵件,并设置在所述身部内,所述颈部用以在所述第二物件的滑移开孔中移动;及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颈部周围,并顶靠在所述顶抵件;
其中,所述扣接头部与所述顶抵件用以扣合在所述第二物件的滑移开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用于结合所述在扣接杆,所述扣体可在一第二物件滑移,进而扣合在所述第二物件的一滑移开孔,所述扣体包括:
一身部,所述身部用以一体成型或组接在所述扣接杆;
一活动或固定设置或一体成型于所述身部的扣接头部,所述扣接头部具有一颈部,所述颈部活动或固定或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身部,所述颈部用以在所述第二物件的滑移开孔中移动;以及
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活动设置在所述身部的所述颈部周围;
其中,所述扣接头部与所述弹性元件用以扣合在所述第二物件的滑移开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中空体,所述颈部穿过所述弹性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身部具有一组接部,所述组接部用以组接在所述扣接杆。
12.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或一个以上的柱体结构,所述柱体结构用以与所述被扣物组成与所述第二物件进行扣接的一模块,所述柱体结构为板体、片体、块体、条形体或多边形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具有一扣部、一身部及一弹性元件,所述扣部用于扣接于所述被扣物的一对扣部,所述身部用于组接于所述扣接杆的杆体,所述弹性元件设于所述扣部与所述身部之间,所述扣部为球体并借助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扣入所述被扣物的对扣部,或所述扣体还包括一作动件,所述作动件具有一滑移部,所述扣部具有对应所述滑移部的一对应滑移部,所述弹性元件设于所述扣部与所述身部之间,所述作动件用于被移动以使所述对应滑移部相对所述滑移部滑移,以利用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弹性地移动所述扣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组接物的一侧设有一第一连接器,所述顶推部顶推于所述被顶物用于使所述被组接物朝向一被连接物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于所述被连接物的一第二连接器,或所述顶推部顶推于所述被顶物用于使所述被组接物远离于所述被连接物,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器离开所述第二连接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包括:
一头部,其具有一轴部及一组接部;
其中所述被扣物包括一对扣部,所述头部的组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对扣部,所述轴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对扣部,使所述轴部可进入所述对扣部,以使所述组接部扣接于所述对扣部;或
所述扣体具有一作动件、一扣部及一身部,所述作动件具有一滑移部,所述扣部具有对应所述滑移部的一对应滑移部,所述作动件用于被移动以使所述对应滑移部相对所述滑移部滑移,用以移动所述扣部。
CN202210412706.3A 2021-06-18 2022-04-19 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 Pending CN1154928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2356A TWI807344B (zh) 2021-06-18 2021-06-18 用於電子裝置中的桿體結構
TW110122356 2021-06-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2825A true CN115492825A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65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2706.3A Pending CN115492825A (zh) 2021-06-18 2022-04-19 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03868A1 (zh)
CN (1) CN115492825A (zh)
TW (1) TWI8073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0509A (zh) * 2019-04-10 2020-10-23 王鼎瑞 扣体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8324B (zh) * 2013-01-18 2016-09-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裝置
TWM518289U (zh) * 2015-04-27 2016-03-01 Fivetech Technology Inc 可扣接及防震之柱體結構
TWI695123B (zh) * 2017-12-29 2020-06-01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扣接結構
TWI676743B (zh) * 2018-02-13 2019-11-11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開關結構
TWI711768B (zh) * 2019-08-07 2020-12-01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扣體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403868A1 (en) 2022-12-22
TWI807344B (zh) 2023-07-01
TW202300790A (zh) 2023-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51045B (zh) 扣件结构及扣件结构的组装方法
CN108869476B (zh) 扣体结构
US10319413B2 (en) Vibration-proof fastener post structure
CN108075328B (zh) 快速扣接结构
CN111435261A (zh) 固定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设备
CN107461383B (zh) 旋动结构
CN109404384B (zh) 卡扣组件
CN115492825A (zh) 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杆体结构
CN113038774B (zh) 提拉装置
CN111396425A (zh) 浮动扣具结构
US9253915B2 (en) Latch mechanism
US10874023B2 (en) Reciprocator-type quick-releasing mechanism
US20220243753A1 (en) Fastener structur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CN210461328U (zh) 侧向定位装置
CN112211885A (zh) 定位结构
CN211648680U (zh) 扣件作动结构
US7462048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ejection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TWM567945U (zh) Handle lock structure
TWI745837B (zh) 固定結構
JP2000004909A (ja) バックル用スイッチ、バックル及びバックル製造方法
CN111980997B (zh) 降低扣件高度的结构
CN114630542A (zh) 固定组件及板对板固定装置
TWI834352B (zh) 鎖固組件
CN112780654B (zh) 扣接结构
TWI687147B (zh) 卡扣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