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2051A - 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2051A
CN115492051A CN202211182640.XA CN202211182640A CN115492051A CN 115492051 A CN115492051 A CN 115492051A CN 202211182640 A CN202211182640 A CN 202211182640A CN 115492051 A CN115492051 A CN 115492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brane
old
cofferdam
bag cofferdam
embank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826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92051B (zh
Inventor
梁洁才
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Fangjia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Fangjia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Fangjia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Fangjia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826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20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2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2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92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2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16Sealings or joi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0Dams; Dykes; Sluice ways or other structures for dykes, dam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2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 E02D19/04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by coffer-dams, e.g. made of sheet 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围堰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密封板,在旧堤岸朝向膜袋围堰的端面上预先加工出多个用于安装膜袋围堰的密封板;S2:设置防护网,在旧堤岸相对面且相对应的两密封板之间设置防护网;S3:安装防渗膜,在旧堤岸两端面之间的防护网上安装防渗膜;S4:工作人员在两旧堤岸两端面之间堆积装砂的膜袋;S5:在相对的两旧堤岸端面之间安装多层膜袋围堰;S6:在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之间的缝隙且位于密封板的位置处填充素混凝土;S7:在旧堤岸之间的多层膜袋围堰上铺设防水膜;S8:对防水膜进行固定。本申请具有提高膜袋围堰与现有旧堤岸相连接的位置处密封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围堰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河流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流水的冲击作用,会让河流沿岸的地质条件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水流不断地对岸边的岩石进行冲刷,水中的各种物质也在不断地侵蚀原有的地质环境。在经过千百年的变化下,容易让河流的堤岸变得较为脆弱。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比如洪水、凌汛等,河流堤岸如果加固不当就容易出现崩岸。崩岸一般分为滑落式崩岸和倾倒式崩岸。这两种崩岸都会让河流对河流沿岸的各种设施造成破坏。
目前,常规的围堰方式有土石围堰、钢板桩围堰、木笼围堰、钢筋混凝土板桩围堰和膜袋围堰等。其中土石围堰是由土石筑堰而成的围堰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围堰形式,但土石围堰抗冲刷能力较低,且占地面积大,对地基要求较高,一般多用于横向围堰;混凝土围堰的特点是挡水水头高,底宽小,抗冲能力大,堰顶可溢流,但混凝土围堰造价高;采用钢板桩围堰方式时,河床倾斜地形会导致钢板桩受到侧压力增大,不利于外江围堰的稳定,这也是围堰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对一些旧堤岸进行施工中,由于膜袋充砂围堰具有施工简便、机械化程度高、能就地取材和充分利用资源等优点,会在旧堤岸施工中进行大量的应用,膜袋围堰在与旧堤岸配合使用的过程中,相连接的接口处容易出现渗漏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膜袋围堰与现有旧堤岸相连接的位置处出现渗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密封板,在旧堤岸朝向膜袋围堰的端面上预先加工出多个用于安装膜袋围堰的密封板;
S2:设置防护网,在旧堤岸相对面且相对应的两密封板之间设置防护网;
S3:安装防渗膜,在旧堤岸两端面之间的防护网上安装防渗膜;
S4:安装膜袋围堰,当防渗膜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在两旧堤岸两端面之间的依次堆积装砂的膜袋,并堆积整齐,直至与旧堤岸的顶面齐平;
S5:安装多层膜袋围堰,依次重复步骤S2、S3和S4,在相对的两旧堤岸端面之间安装多层膜袋围堰;
S6:灌注混凝土,在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之间的缝隙且位于密封板的位置处填充素混凝土;
S7:安装防水膜,在旧堤岸之间的多层膜袋围堰上铺设防水膜;
S8:设置加固装置,对防水膜进行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作业时,通过独立的各个工序之间的配合,可以有效提高施工作业时的效率,并且在施工作业时,每部工序作业时都按照设计要求的标准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进行单独的检验,检验合格后在进行后续的作业,整体提高了施工设计要求的标准;另外,通过采用上述步骤进行施工作业,可以提高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之间的密封效果,并且每步工序设置的简单、方便、合理,在施工时,都可以快速的进行操作,提高整体的密封效果。
可选的,所述步骤S1中,密封板在旧堤岸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多个密封板沿旧堤岸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并且密封板的高度方向与堤岸的高度方向相同,相邻两密封板的间隙用于设置装砂的膜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旧堤岸端面上设置的多道密封板,一方面在旧堤岸上堆叠膜袋围堰,使堆叠出的膜袋围堰与旧堤岸相配合,另一方面,多道密封板与膜袋围堰的配合,可以形成多道密封结构,防止河道内的水从膜袋围堰与旧堤岸之间的接口向外渗漏。
可选的,所述步骤S2中,设置的防护网可以是钢筋铁丝网或者绳网,防护网的两端与其两端对应的密封板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膜袋围堰前,防护网可以对装砂的膜袋进行固定,防止膜袋围堰在受到水流冲击后,发生塌落,提高了膜袋围堰整体的稳定性,提高了抗水流冲击的能力。
可选的,所述步骤S3中,防渗膜的两端可以折叠,并固定在密封板上,另外防渗膜的下侧可以伸入到地面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防渗膜时,通过对防渗膜的两端进行折叠,并固定在密封板上,可以提高防渗膜与密封板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水从此处向外渗出。
可选的,所述步骤S4中,当防渗膜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开始堆积装砂的膜袋,并且上下两层之间采用错位堆叠的方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砂的膜袋采用错位堆叠的方式,可以提高装砂膜袋堆叠的稳定性,防止装砂膜袋一层层堆叠起来后,重心不稳,发生垮塌,并且错位的堆叠方式,可以减小相邻两装砂膜袋之间的缝隙,提高密封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步骤S5中,在安装多层膜袋围堰时,采用从堤岸内到外的方式或者从外到内的方式进行安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从内到外或者从外到内的方式安装膜袋围堰,可以方便进行操作,提高安装的效率,防止防护网和防渗膜全部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不方便将装砂的膜袋堆叠到相邻的两层防护网之间。
可选的,所述步骤S6中,当多层膜袋围堰全部安装完成后,在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处的缝隙中填充满素混凝土用于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处填充素混凝土,可以进一步的对接口处进行密封,防止水的渗漏。
可选的,所述步骤S7中,在安装完成的多层膜袋围堰上覆盖防水膜,并且防水膜的长度大于膜袋围堰的长度,使防水膜的两端可以搭接在旧堤岸与膜袋围堰的接缝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好的多层膜袋围堰外部铺设防水膜,可以起到首层防护的作用,防水膜可以先抵挡一定的水流冲击力,并且防止水流直接冲击到膜袋围堰上,另外防水膜可以搭接到膜袋围堰与旧堤岸之间的接缝处,可以先抵挡河水从接缝处向外渗漏。
可选的,所述步骤S8中,在安装完成的防水膜上设置固定装置,设置的固定装置可以将防水膜固定在旧堤岸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固定装置可以将防水膜固定在旧堤岸上,防止在水流冲击的作用下,防水膜从膜袋围堰上脱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膜袋围堰与旧堤岸端面之间设置的多道密封板,先初步提高了装砂膜袋与堤岸接口之间的密封效果,在通过防渗膜和素混凝土的作用,对膜袋围堰与旧堤岸的缝隙彻底进行封堵,并且通过设置的防护网,提高了膜袋围堰与旧堤岸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安装的膜袋围堰发生垮塌;
2.通过从内到外或者从外到内的膜袋围堰的安装方式,使每层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之间的缝隙都可以进行密封,从而保证多层膜袋围堰施工完成后,整体的密封性得到提高;
3.在多层膜袋围堰上铺设的防水膜和设置的加固装置,可以起到首层防护的作用,避免在水流冲击的作用下,水从膜袋围堰上的缝隙向外渗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流程步骤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体现膜袋围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密封板;2、防护网;3、防渗膜;4、防水膜;5、加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关于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的施工方法,主要用于在河流旧堤岸上出现缺口或者与旧堤岸的端部进行连接,旧堤岸通常为梯形结构,采用膜袋围堰的方式对缺口的位置或者与旧堤岸的端部进行施工作业,从而使河流堤岸可以正常的进行使用。
参照图1,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密封板1;
参照图2、图3和图4,在对旧堤岸的端面上施工密封板1前,工作人员先对进行膜袋围堰作业的位置进行测量放样操作,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放样,并确定施工区域、施工环境、施工方案等等;当完成测量放样任务后,对安装膜袋围堰的工作区域进行河床清淤,并对河床的地基进行清理和修整;河床清淤主要包括对河床底部的淤泥进行清除以及河底换填等步骤,由于部分河床的地基主要为淤泥或者软土,使得河床地基的承载力较差,因此在完成测量放样步骤后,根据确定的施工区域对河床的底部进行清淤,河床清淤主要是按设计挖除河床底部的淤泥或软土,采用中粗砂对河床底部进行换填,且换填深度优选等于设计挖除深度。
上述作业施工完成后,工作人员开始在旧堤岸与膜袋围堰接触的端面上加工出多个密封板1,多个密封板1的高度方向与旧堤岸的高度方向相同,多个密封板1沿旧堤岸底部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每个密封板1的高度各不相同,并与旧堤岸截面处每个位置上的高度相同,在进行密封板1作业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进行施工,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可以增加与膜袋围堰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在相邻的两个密封板1之间可以填充装砂的膜袋,并且设置的密封板1可以对装砂的膜袋起到阻挡的作用,避免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膜袋围堰出现坍塌。
S2:设置防护网2;
参照图2、图3和图4,当旧堤岸端面上的密封板1加工完成后,工作人员现在相对应的两密封板1之间设置防护网2,防护网2的两端与对应的密封板1固定连接,设置的防护网2可以是钢筋铁丝网或者绳网等各种形式的,在堆积装砂的膜袋围堰前,工作人员先把防护网2固定,然后在进行后续的施工作业,设置的防护网2可以避免在堆积较高层的装砂围堰时,砂袋发生倾倒的问题。
S3:安装防渗膜3;
当防护网2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在防护网2上铺设防渗膜3,并且防渗膜3朝向旧堤岸的两端可有折叠后固定在密封板1上,在安装防渗膜3时,防渗膜3靠近河床的下侧可以伸入到河床内部,起到更好的防渗作用,防渗膜3的两端与密封板1的配合,可以防止水从密封板1向外渗出。
S4:安装膜袋围堰;
当防护网2铺设完成后,工作人员开始在堆积装砂后的膜袋,在堆叠的过程中,逐层开始堆叠,当最下层堆叠完成后,在开始堆叠第二层的装砂膜袋,第二层在堆叠的过程中,与最下层的装砂膜袋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形成错位,从而实现相互压接,保证了膜袋围堰整体的稳定性,使其不容易发生倾倒;另外,膜袋围堰在堆叠的过程中,要保证相邻两个装砂膜袋之间间隙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防止水从缝隙向外渗透;当膜袋围堰堆叠完成后,工作人员采用密封胶对相邻两装砂膜袋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填充,进一步的防止水的渗透。
S5:安装多层膜袋围堰;
由于旧堤岸的端面上设置了多道密封板1,每层密封板1之间都需安装一层膜袋围堰,在安装膜袋围堰时,采用从内到外或者从外到内的方式堆叠装砂膜袋,采用该种方式堆叠膜袋围堰可以更好的进行施工作业,并且可以保证整体的密封性,防止内外各层之间出现渗漏,堆叠完成后的膜袋围堰的横截面与旧堤岸的横截面相同,均为梯形的结构,堆叠呈梯形结构的膜袋围堰具有下层结构宽,上层结构窄的特点,可以使膜袋围堰稳定的设置在原先的旧堤岸上,防止在水流的冲击下,从膜袋围堰的位置处发生溃堤;在堆叠多层膜袋围堰时,要采用先安装一层防护网2,在安装一层防渗膜3,最后在安装一层膜袋围堰的作业方式,采用该种安装方式,相邻两层防护网2之间可以堆叠一层膜袋围堰,有效避免堆叠后的装砂膜袋发生倾倒的问题,并且采用该种安装方式,从内到外或者从外到内每层之间的防渗膜3都都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有效防止水从膜袋围堰与旧堤岸之间的接口处向外渗漏。
S6:灌注混凝土;
当多层膜袋围堰在旧堤岸上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在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处的缝隙中填充素混凝土,填充后的素混凝土可以将相邻两个密封板1之间的缝隙以及防渗膜3与密封板1之间的缝隙填满,当素混凝土凝固后,可以防止水从内向外渗漏。
S7:安装防水膜4;
参照图2、图3和图4,当多层膜袋围堰与旧堤岸之间的缝隙填充完成后,工作人员在膜袋围堰的外部在罩设一层防水膜4,防水膜4的长度大于膜袋围堰作业的长度,使防水膜4的两端可以覆盖到旧堤岸与膜袋围堰之间的接口处,并且膜袋围堰靠近堤岸内部的下侧可以埋设到河床底部,避免水流从防水膜4的下侧冲击到膜袋围堰。
S8:设置加固装置5;
当膜袋防水膜4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在防水膜4上设置加固装置5,以便可以将防水膜4稳定的安装到旧堤岸上,加固装置5可以为绳索或者护网结构,将防水膜4箍紧到旧堤岸上,并且防水膜4的两端可以折叠后钉紧到旧堤岸的坡面上,避免在水流冲击的作用下,防水膜4的两端被冲击开。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密封板(1),在旧堤岸朝向膜袋围堰的端面上预先加工出多个用于安装膜袋围堰的密封板(1);
S2:设置防护网(2),在旧堤岸相对面且相对应的两密封板(1)之间设置防护网(2);
S3:安装防渗膜(3),在旧堤岸两端面之间的防护网(2)上安装防渗膜(3);
S4:安装膜袋围堰,当防渗膜(3)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在两旧堤岸两端面之间的依次堆积装砂的膜袋,并堆积整齐,直至与旧堤岸的顶面齐平;
S5:安装多层膜袋围堰,依次重复步骤S2、S3和S4,在相对的两旧堤岸端面之间安装多层膜袋围堰;
S6:灌注混凝土,在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之间的缝隙且位于密封板(1)的位置处填充素混凝土;
S7:安装防水膜(4),在旧堤岸之间的多层膜袋围堰上铺设防水膜(4);
S8:设置加固装置(5),对防水膜(4)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密封板(1)在旧堤岸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多个密封板(1)沿旧堤岸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并且密封板(1)的高度方向与堤岸的高度方向相同,相邻两密封板(1)的间隙用于设置装砂的膜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设置的防护网(2)可以是钢筋铁丝网或者绳网,防护网(2)的两端与其两端对应的密封板(1)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防渗膜(3)的两端可以折叠,并固定在密封板(1)上,另外防渗膜(3)的下侧可以伸入到地面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当防渗膜(3)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开始堆积装砂的膜袋,并且上下两层之间采用错位堆叠的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在安装多层膜袋围堰时,采用从堤岸内到外的方式或者从外到内的方式进行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当多层膜袋围堰全部安装完成后,在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处的缝隙中填充满素混凝土用于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在安装完成的多层膜袋围堰上覆盖防水膜(4),并且防水膜(4)的长度大于膜袋围堰的长度,使防水膜(4)的两端可以搭接在旧堤岸与膜袋围堰的接缝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在安装完成的防水膜(4)上设置固定装置,设置的固定装置可以将防水膜(4)固定在旧堤岸上。
CN202211182640.XA 2022-09-27 2022-09-27 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 Active CN1154920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2640.XA CN115492051B (zh) 2022-09-27 2022-09-27 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2640.XA CN115492051B (zh) 2022-09-27 2022-09-27 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2051A true CN115492051A (zh) 2022-12-20
CN115492051B CN115492051B (zh) 2024-01-19

Family

ID=84471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82640.XA Active CN115492051B (zh) 2022-09-27 2022-09-27 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205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25155Y1 (ko) * 2003-05-22 2003-09-02 이경옥 위치에너지를 이용한 제방복구용 파일세트
JP2006125006A (ja) * 2004-10-27 2006-05-18 Ohta Geo-Research Co Ltd 河川堤防補強工法
JP2009197433A (ja) * 2008-02-20 2009-09-03 Kobe Steel Ltd 透過型砂防堰堤
CN109881634A (zh) * 2019-03-08 2019-06-14 河海大学 一种利用土工合成材料截流的汛期堤坝决口快速抢险方法
CN110670544A (zh) * 2019-08-16 2020-01-10 张谦 一种堤坝溃决快速抢险封堵技术及其应用方法
CN113006108A (zh) * 2021-03-09 2021-06-22 中铁十九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膜袋砂围堰施工方法
CN215759109U (zh) * 2021-06-29 2022-02-08 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袋装砂围堤修复结构
CN114875857A (zh) * 2022-06-20 2022-08-09 西南交通大学 适用于火烧迹地火后泥石流综合治理的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25155Y1 (ko) * 2003-05-22 2003-09-02 이경옥 위치에너지를 이용한 제방복구용 파일세트
JP2006125006A (ja) * 2004-10-27 2006-05-18 Ohta Geo-Research Co Ltd 河川堤防補強工法
JP2009197433A (ja) * 2008-02-20 2009-09-03 Kobe Steel Ltd 透過型砂防堰堤
CN109881634A (zh) * 2019-03-08 2019-06-14 河海大学 一种利用土工合成材料截流的汛期堤坝决口快速抢险方法
CN110670544A (zh) * 2019-08-16 2020-01-10 张谦 一种堤坝溃决快速抢险封堵技术及其应用方法
CN113006108A (zh) * 2021-03-09 2021-06-22 中铁十九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膜袋砂围堰施工方法
CN215759109U (zh) * 2021-06-29 2022-02-08 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袋装砂围堤修复结构
CN114875857A (zh) * 2022-06-20 2022-08-09 西南交通大学 适用于火烧迹地火后泥石流综合治理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2051B (zh) 2024-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16603A1 (zh) 一种水电站新型截流及围堰坝体以及坝体施工方法
HRP20010434A2 (en) Embankment dam and waterproofing method
CN111535357A (zh) 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957913A (zh) 一种膜袋充砂结合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
CN112681350A (zh) 河道围堰导流施工方法
WO2014192930A1 (ja) 盛土の補強構造とその築造方法
CN113006108B (zh) 一种膜袋砂围堰施工方法
CN109083100B (zh) 一种吹泥成陆后的河道开挖施工工艺
JP2004108142A (ja) 管理型護岸の構築法
CN112538860A (zh) 高水位复杂地层无封底混凝土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方法
CN209854656U (zh) 一种堤防
JP5099709B2 (ja) 管理型護岸の構築法
CN115492051A (zh) 膜袋围堰与旧堤岸接口防渗处理施工方法
CN212316981U (zh) 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
CN212200477U (zh) 一种拦河堰闸抗冲沉井群及包含该沉井群的连接结构
CN212772421U (zh) 一种膜袋充砂结合钢板桩围堰结构
CN218204449U (zh) 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
CN220686110U (zh) 一种土石围堰结构
CN214940281U (zh) 一种钢筋石笼和黏土编织袋复合围堰
CN221052501U (zh) 一种适用于涌潮区的混合式丁坝
CN220789813U (zh) 一种采用软弱土原位固结的真空吸压围堰
CN217758882U (zh) 一种双层钢围堰沉井结构
CN217782100U (zh) 一种过河暗埋隧道全断面围堰便道结构
CN218405316U (zh) 一种土石坝除险加固防渗处理结构
CN115354624B (zh) 一种适用于强涌潮地区跨桩式丁坝的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