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2046A - 一种防波堤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波堤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2046A
CN115492046A CN202211430094.7A CN202211430094A CN115492046A CN 115492046 A CN115492046 A CN 115492046A CN 202211430094 A CN202211430094 A CN 202211430094A CN 115492046 A CN115492046 A CN 115492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absorbing
layer
tube
break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00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92046B (zh
Inventor
张云岭
周海生
李洋
赵祺
张健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Marine Ranch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Marine Ranc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Marine Ranch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Marine Ranc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300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20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2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2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920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20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06Moles; Piers; Quays; Quay walls; Groynes; Breakwaters ; Wave dissipating walls; Quay equip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波堤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海上防护构筑物技术领域,包括基床、若干支撑墩、若干组透水消浪结构以及混凝土连梁压顶;基床设在海底;若干支撑墩,间隔设在所述基床上;每一个所述支撑墩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基床上,每一个所述支撑墩的顶端向上延伸出海面;若干组透水消浪结构,每一个所述透水消浪结构均设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墩之间;其中,每一组透水消浪结构均包括若干层圆形消波管,相邻层消波管之间错位放置;每一个消波管的两端分别朝向防波堤的内侧和外侧;混凝土连梁压顶浇筑在直径较小的若干层消波管上。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降低海浪对光伏设备的影响,且能够降低对防波堤所围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防波堤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上防护构筑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波堤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防波堤是用于防御波浪入侵,形成一个掩蔽水域所需要的水工建筑物。防波堤可以设置在港口水域的外围,能够保障港内具有平稳的水面、以满足船舶在港内停泊和出入航行的要求。防波堤也可以为海上浮式光伏设备提供较为平稳的海域,降低海上风浪对光伏设备产生的威胁。
目前防波堤大多采用斜坡式抛石防波堤,常规斜坡式抛石防波堤由堤心、垫层和护面块体组成,其中,堤心形成防波堤的主体结构,一般采用抛石、袋装沙和笼石。垫层主要作用是为防止堤心材料淘刷,并为上部护面结构提供支撑。在深水对上述防波堤进行施工时,需要的护面块体的体积会增加,因此会造成垫层石块体积的增加。但是,上述防波堤由于不具有透水性,会对施工后所围成区域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波堤及其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斜坡式抛石防波堤不透水、会对施工后所围成区域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防波堤,包括:
基床,设在海底;
若干支撑墩,间隔设在所述基床上;每一个所述支撑墩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基床上,每一个所述支撑墩的顶端向上延伸出海面;
若干组透水消浪结构,每一个所述透水消浪结构均设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墩之间;其中,每一组透水消浪结构均包括若干层圆形消波管,相邻层消波管之间错位放置;每一个消波管的两端分别朝向防波堤的内侧和外侧;每一组透水消浪结构由顶层消波管至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的直径逐渐增加,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至最底层的消波管的直径相同;以及
混凝土连梁压顶,浇筑在直径较小的若干层消波管上;
其中,各层消波管的长度由底层至顶层逐渐减小;相邻层每一个所述消波管的外周壁上均设有中心定位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一个消波管外周壁的中部位置均设有环形定位槽,所述中心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和所述第二半环适于安装在同一层所述消波管的环形定位槽内、形成定位环,所述定位环适于与相邻层的所述环形定位槽插接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环形定位槽内预制有插杆,所述第一半环和所述第二半环上具有适于与所述插杆插接配合的插孔;
其中,所述插孔的外侧端设有为沉孔,所述插杆与所述沉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外螺纹;在所述插杆与所述插孔插接配合时,所述插杆于所述插孔的沉孔位置与螺母螺纹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消波管的外周壁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均连接有吊装部,所述吊装部上具有吊装孔;其中,两个所述吊装部分别用于与上层所述消波管的两端接触,以两端限位上层所述消波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吊装部上还设有支撑孔,防波堤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均固定有插接杆;所述支撑件一端的插接杆适于与所述支撑孔插接配合;所述支撑件另一端的插接杆用于与所述基床或相邻所述消波管的外周壁接触、以支撑所述吊装部;其中,所述支撑件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伸缩的自由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直径较小的若干层所述消波管的外周壁沿其径向以及沿其周向间隔设有若干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固定在所述混凝土连梁压顶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海水可以从消波管中穿过,实现透水的目的;通过消波管和混凝土连梁压顶的配合能够起到消浪的效果,使得防波堤所围海域内的海水较为平静,降低海上风浪对光伏设备产生的威胁。由于本申请中上述若干消波管均能够使海水穿过,因此便于防波堤所围海域内的海水与海域外的海水进行交换,能够降低对防波堤所围海域内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相邻层的消波管错位放置,且下层消波管至上层消波管的长度逐渐减小,能够提高消波管的稳定性,进而便于防波堤实现其消浪的目的。通过在顶层设置混凝土连梁压顶,能够加强消波管和支撑墩之间的连接;在海浪打到混凝土连梁压顶上时,能够削减海浪的部分能量,进而降低进入到防波堤所围海域内的海浪的幅度,便于降低海浪对光伏设备产生的威胁。通过中心定位结构,能够实现若干层消波管居中放置,进而便于提高消波管的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波堤,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降低海浪对光伏设备的影响,且能够降低对防波堤所围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防波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划定海域的海底进行地质勘探;当海底平坦时,在划定海域的海底外围间隔设置若干支撑墩,并使所述支撑墩的顶端延伸出海面;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墩之间放置若干层消波管,每一个所述消波管的端部均朝向波浪;由顶层消波管至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的直径逐渐增加,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至最底层的消波管的直径相同;在直径较小的若干层消波管上的位置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连梁压顶;重复上述施工过程,直至防波堤施工完毕;
当海底凹凸不平时,在划定海域的海底外围铺设基床,并沿基床间隔设置若干支撑墩,所述支撑墩的顶端延伸出海面;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墩之间放置若干层消波管,每一个所述消波管的端部均朝向波浪;由顶层消波管至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的直径逐渐增加,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至最底层的消波管的直径相同;在直径较小的若干层消波管上的位置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连梁压顶;重复上述施工过程,直至防波堤施工完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一个所述消波管的外周壁上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均固定设有吊装部,吊装部上设有吊装孔和支撑孔;吊装部上设有支撑件;
在铺设消波管时,通过海上吊装设备吊装所述消波管的吊装部,并将所述消波管吊至相邻所述支撑墩之间;
在所述消波管吊装到位后,将支撑件的一端穿设在所述支撑孔内,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基床或者与下层消波管的外周壁接触,以限制吊装部的位置;并用于与上层消波管的端部接触、以端部限位上层消波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下一层所述消波管吊装完毕后,开始吊装上一层消波管;在上一层所述消波管靠近下一层所述消波管时,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上一层和下一层所述吊装部的支撑孔内,以便于上一层所述消波管吊放至下层相邻所述消波管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层每一个所述消波管放置于下层相邻两个消波管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波堤施工方法的效果与一种防波堤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波堤的立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波堤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海水由左侧向右侧运动,或者海水由右侧向左侧运动;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波堤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波堤的消波管部分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波堤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部分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波堤的插杆部分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波堤的筒体和杆体部分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波堤的限位盘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床;2、支撑墩;21、安装空间;3、消波管;31、环形定位槽;32、第一半环;33、第二半环;34、插杆;35、插孔;351、沉孔;36、避让槽;37、吊装部;371、吊装孔;372、支撑孔;4、混凝土连梁压顶;5、销轴;6、支撑件;61、插接杆;611、连接孔;62、筒体;621、端盖;63、杆体;631、限位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0,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波堤进行说明。所述一种防波堤,包括基床1、若干支撑墩2、若干组透水消浪结构以及混凝土连梁压顶4;基床1设在海底,作用为减少地基沉降变形、保证结构形式稳定;若干支撑墩2间隔设在基床1上;每一个支撑墩2的底端固定在基床1上,每一个支撑墩2的顶端向上延伸出海面;根据地质及结构高度确定支撑墩2采用重力式或桩台式;主要作用为方便安装、保证支撑墩2间透水消浪结构定位和抵抗结构所受到的纵向力;纵向力是指,海浪作用在防波堤上的作用力的竖直方向的分力;每一个透水消浪结构均设在相邻两个支撑墩2之间;其中,每一组透水消浪结构均包括若干层圆形消波管3,相邻层消波管3之间错位放置;每一个消波管3的两端分别朝向防波堤的内侧和外侧;每一组透水消浪结构由顶层消波管3至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3的直径逐渐增加,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3至最底层的消波管3的直径相同;混凝土连梁压顶4浇筑在直径较小的若干层消波管3上;混凝土连梁压顶4的断面可采用矩形或L型;其中,各层消波管3的长度由底层至顶层逐渐减小;相邻层每一个消波管3的外周壁上均设有中心定位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海水可以从消波管3中穿过,实现透水的目的;通过消波管3和混凝土连梁压顶4的配合能够起到消浪的效果,使得防波堤所围海域内的海水较为平静,降低海上风浪对光伏设备产生的威胁。由于本申请中上述若干消波管3均能够使海水穿过,因此便于防波堤所围海域内的海水与海域外的海水进行交换,能够降低对防波堤所围海域内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相邻层的消波管3错位放置,且下层消波管3至上层消波管3的长度逐渐减小,能够提高消波管3的稳定性,进而便于防波堤实现其消浪的目的。通过在顶层设置混凝土连梁压顶4,能够加强消波管3和支撑墩2之间的连接;在海浪打到混凝土连梁压顶4上时,能够削减海浪的部分能量,进而降低进入到防波堤所围海域内的海浪的幅度,便于降低海浪对光伏设备产生的威胁。通过中心定位结构,能够实现若干层消波管3居中放置,进而便于提高消波管3的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波堤,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降低海浪对光伏设备的影响,且能够降低对防波堤所围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施工时,先在划定海域的海底铺设基床1,基床1为首尾相接的闭环结构;基床1可以为抛石基床1,即向海底抛石块,并形成基床1;在抛石基床1设置完毕后,通过潜水员对基床1的上表面进行整平。
另外,本申请中的基床1也可以为开环结构,以便于适用水运工程和渔业码头等其他水上项目。本申请中的上述结构在接近水面及水面以上的波浪主要传导区域采用透空率较小的透空结构,在较深水域采用透空率较大的透空结构,能够提高消浪效果。本申请上述结构的设计高水位为2.08米,设计低水位为0.27米,极端高水位为3.58米。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结构可以抵御浪高位于4米左右的极端天气。因此本申请中相邻层消波管3之间凭借自身重力以及之间的摩擦力,能够稳定的保持在施工后的位置。
应当理解的是,抛石基床1设在海底,在海底设置桩台式支撑墩2时,需要先将桩台式支撑墩2固定在海底,然后再在海底铺设基床1。若干层消波管3之间形成透水消浪结构;为减少地基沉降变形、保证结构形式稳定,透水消浪结构安放在抛石基床1上,透水消浪结构下部为层层码放的圆型消波管3结构,上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连梁压顶4,该结构根据波浪能量传播的分布规律,在有效减小波浪对堤后泊稳条件影响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水体下层有一定的水体交换,降低防波堤对所围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可应用于海上光伏项目和其它要求减弱波浪对堤后影响的工程领域。支撑墩2的主要作用为:方便透水消浪结构安装在支撑墩2之间、并起到定位的作用,支撑墩2也能够抵抗所受到的纵向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每一个消波管3外周壁的中部位置均设有环形定位槽31,中心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适于安装在同一层消波管3的环形定位槽31内、形成定位环,定位环适于与相邻层的环形定位槽31插接配合。
应当理解的是,当最底层的消波管3施工完毕后,在上一层的消波管3的外周壁上设置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并将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固定在上一层的消波管3上;在将上一层消波管3吊装至最底层的消波管3的位置时,上一层的消波管3位于最底层的相邻两个消波管3之间,并且上一层的消波管3上的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分别与最底层的环形定位槽31插接配合。通过上述设置,不仅能够对上一层的消波管3进行中心定位,还能够加强相邻层消波管3在轴线方向的连接,进而加强防波堤整体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环形定位槽31内预制有插杆34,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上具有适于与插杆34插接配合的插孔35;其中,插孔35的外侧端设有为沉孔351,插杆34与沉孔351对应的位置设有外螺纹;在插杆34与插孔35插接配合时,插杆34于插孔35的沉孔351位置与螺母螺纹配合。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可以为预制混凝土构件,也可以为不锈钢;在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为不锈钢时,在不锈钢上设置防腐蚀层。沉孔351的直径大于螺母的直径,因此便于操作人员转动螺母。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在消波管3入海前固定在消波管3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设置,在安装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时,将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放入到环形定位槽31内,并使插杆34与插孔35插接配合;在插杆34的端部位于沉孔351的位置时,通过螺母与插杆34端部螺纹配合,能够将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固定在环形定位槽31内。在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固定在消波管3上后,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的一部分位于环形定位槽31内,另一部分位于环形定位槽31的外部,因此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能够与相邻层的消波管3的环形定位槽31插接配合。螺母和插杆34上均设有防腐蚀层,防腐蚀层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消波管3为钢筋混凝土管。
另外,在外周壁上均设置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的同一层消波管3上,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上均具有适于避让同一层上相邻的第一半环32和第二半环33的避让槽36,因此便于该层消波管3稳定的放置在下层相邻两个消波管3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消波管3的外周壁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均连接有吊装部37,吊装部37上具有吊装孔371;其中,两个吊装部37分别用于与上层消波管3的两端接触,以两端限位上层消波管3。吊装部37固定在消波管3的外周壁上。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在消波管3上设置吊装部37,便于海上吊装设备对消波管3进行吊装,因此便于将消波管3吊运至两个支撑墩2之间。在底层的消波管3施工完毕后,底层消波管3的吊装部37位于朝上的位置,在吊装上一层消波管3时,底层消波管3两端的吊装部37能够对上一层消波管3的两端进行限位,因此能够使上一层消波管3放置在底层消波管3的中部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吊装部37上还设有支撑孔372,防波堤还包括支撑件6,支撑件6的两端均固定有插接杆61;支撑件6一端的插接杆61适于与支撑孔372插接配合;支撑件6另一端的插接杆61用于与基床1或相邻消波管3的外周壁接触、以支撑吊装部37;其中,支撑件6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伸缩的自由度。本实施例中,在最底层的消波管3全部吊装到位后,将最底层消波管3上的支撑件6从吊装部37上拆卸下来。
另外,在若干层消波管3全部吊装完毕后,可以根据需要将支撑件6安装在相邻层吊装部37上,进而使若干层消波管3更加稳定。在上述安装支撑件6的过程中,支撑件6的插接杆61也可以与吊装部37的吊装孔371插接配合,即,一个吊装部37上可以设置两个支撑件6,进而便于对相邻层的吊装部37进行连接。
示例性的,支撑件6包括筒体62和杆体63,杆体63与筒体62滑动配合。杆体63和筒体6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设有插接杆61,杆体63上的插接杆61适于与下层吊装部37上的支撑孔372插接配合,筒体62上的插接杆61适于与正在吊装的消波管3上的吊装部37插接配合;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限定正在吊装的消波管3的位置,进而便于正在吊装的消波管3放在下层相邻两个消波管3之间,且位于下层消波管3的中部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最底层的消波管3吊装到基床1上时,为了避免消波管3的吊装部37转动至基床1的位置,杆体63上的插接杆61与消波管3上的吊装部37插接配合,筒体62上的插接杆61与基床1接触;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限制消波管3的转动,进而使吊装部37位于消波管3的上部位置;因此能够对上层的消波管3的端部进行限位。在通过支撑件6对底层吊装部37进行限位之后,能够减少吊装部37对同层相邻消波管3的干涉,进而便于同层消波管3并排放置。
另外,筒体62和杆体63上的插接杆61沿其轴线方向均设有若干连接孔611,筒体62和杆体63上通过连接绳(图中未示出)连接有销轴5,销轴5用于与连接孔611插接配合;销轴5通过连接绳连接的筒体62和杆体63上,在海底施工过程中,能够减少销轴5与筒体62和杆体63分离的情况。筒体62和杆体63上的销轴5均为两个,本实施例中以杆体63为例进行说明。在杆体63上的插接杆61与吊装部37的支撑孔372插接配合,将两个销轴5分别设置在吊装部37的两侧,并且均与杆体63插接杆61上的连接孔611插接配合;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杆体63与吊装部37的位置相对固定,并且能够使杆体63绕插接杆61的轴线转动,进而便于将上层消波管3放置在下层相邻两个消波管3之间。筒体62、杆体63、插接杆61以及销轴5上均设有防腐蚀层。
需要说明的是,筒体62和杆体63之间的滑动具有一定范围,因此并不会出现杆体63滑出筒体62的情况。具体的,杆体63位于筒体62内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盘631,筒体62的一端具有端盖621,端盖621的内周壁设有内螺纹,筒体62上设有外螺纹,筒体62与端盖621螺纹配合。端盖621上具有适于杆体63穿出的通孔。在限位盘631与端盖621接触时,筒体62与杆体63整体的长度最长。
应当理解的是,支撑件6与吊装部37的插接与分离均由潜水员完成,潜水员潜入海底后,会携带有照明设备,并且能够通过通讯设备与海面上的指挥者进行交流,因此便于将消波管3吊放在指定区域。潜水员的照明设备和通讯设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直径较小的若干层消波管3的外周壁沿其径向以及沿其周向间隔设有若干连接凸起(图中未示出);连接凸起固定在混凝土连梁压顶4内。通过上述设置,在浇筑混凝土连梁压顶4时,能够使消波管3外周壁的连接凸起凝固在混凝土内,进而加强顶层的消波管3以及相邻两个支撑墩2之间的连接,便于提高防波堤的稳定性。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对消波管3的两端进行防护,避免混凝土进入到消波管3内。在混凝土连梁压顶4凝固之后,将消波管3两端的防护拆除,便于部分波浪透过消波管3,降低波浪的高度,实现消波的目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防波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划定海域的海底进行地质勘探;当海底平坦时,在划定海域的海底外围间隔设置若干支撑墩2,并使支撑墩2的顶端延伸出海面;在相邻两个支撑墩2之间放置若干层消波管3,每一个消波管3的端部均朝向波浪;由顶层消波管3至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3的直径逐渐增加,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3至最底层的消波管3的直径相同;在直径较小的若干层消波管3上的位置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连梁压顶4;重复上述施工过程,直至防波堤施工完毕。
当海底凹凸不平时,在划定海域的海底外围铺设基床1,并沿基床1间隔设置若干支撑墩2,支撑墩2的顶端延伸出海面;在相邻两个支撑墩2之间放置若干层消波管3,每一个消波管3的端部均朝向波浪;由顶层消波管3至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3的直径逐渐增加,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3至最底层的消波管3的直径相同;在直径较小的若干层消波管3上的位置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连梁压顶4;重复上述施工过程,直至防波堤施工完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波堤施工方法的效果与一种防波堤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上层每一个所述消波管3放置于下层相邻两个消波管3之间,即,相邻层消波管3之间为压缝放置方式,能够提高若干层消波管3之间的连接强度。最底层且靠近支撑墩2的消波管3与支撑墩2接触,因此两个支撑墩2能够对最底层的消波管3进行横向限位,能够在直径方向上限定若干消波管3横向的长度;上一层的消波管3均放置在最底层相邻两个消波管3之间,上一层最端部的两个消波管3均未与支撑墩2接触,可以在该层端部的位置设置柔性连接件,通过柔性连接件对支撑墩2和该层端部的消波管3连接,能够加强该层的连接强度。以这两层消波管3为基础,在高度方向上以这两层消波管3的放置方式重复放置,直至顶层的消波管3位于海面上。在最顶层的消波管3上压缝放置若干消波管3,在消波管3放置完毕后,浇筑混凝土,使得消波管3和顶层消波管3形成混凝土连梁压顶4。需要说明的是,混凝土连梁压顶4为实体空心结构,能够使海浪中的部分海水从消波管3中通过,进而削弱海浪的能量,便于为划定海域内的浮式光伏设备提供较为平稳的海域。另外,柔性连接件可以为橡胶材质制成的条状结构,在放置柔性连接件时,柔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抵紧消波管3和支撑墩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每一个消波管3的外周壁上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均固定设有吊装部37,吊装部37上设有吊装孔371和支撑孔372;吊装部37上设有支撑件6;在铺设消波管3时,通过海上吊装设备吊装消波管3的吊装部37,并将消波管3吊至相邻支撑墩2之间;在消波管3吊装到位后,将支撑件6的一端穿设在支撑孔372内,支撑件6的另一端与基床1或者与下层消波管3的外周壁接触,以限制吊装部37的位置;并用于与上层消波管3的端部接触、以端部限位上层消波管3。
需要说明的是,海上吊装设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吊装上层消波管3的过程中,通过潜水员与海面指挥人员实时沟通,并调整消波管3的位置,进而能够使消波管3放置在下层两个消波管3之间;通过两个吊装部37对消波管3的两端进行限位,能够使上层的消波管3放在下层消波管3的中部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在下一层消波管3吊装完毕后,开始吊装上一层消波管3;在上一层消波管3靠近下一层消波管3时,支撑件6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上一层和下一层吊装部37的支撑孔372内,以便于上一层消波管3吊放至下层相邻消波管3之间。
通过上述过程,在吊放上一层的消波管3的过程中,能够对上一层的消波管3进行引导,并使上一层的消波管3放在下层消波管3的中部位置;进而使消波管3由下至上依次吊装至中部的位置,使得若干层消波管3整体的纵截面呈现梯形结构,便于提高若干层消波管3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支撑件6具有伸缩自由度,在支撑件6的端部插入吊装部37的支撑孔372内时,支撑件6的穿出端通过固定件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件为销轴5,支撑件6包括筒体62和杆体63,筒体62和杆体63上均具有插接杆61,插接杆61沿其轴线方向设有若干连接孔611,销轴5与连接孔611插接配合。销轴5、杆体63以及吊装部37的施工过程在前述内容已经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波堤,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床,设在海底;
若干支撑墩,间隔设在所述基床上;每一个所述支撑墩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基床上,每一个所述支撑墩的顶端向上延伸出海面;
若干组透水消浪结构,每一个所述透水消浪结构均设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墩之间;其中,每一组透水消浪结构均包括若干层圆形消波管,相邻层消波管之间错位放置;每一个消波管的两端分别朝向防波堤的内侧和外侧;每一组透水消浪结构由顶层消波管至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的直径逐渐增加,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至最底层的消波管的直径相同;以及
混凝土连梁压顶,浇筑在直径较小的若干层消波管上;
其中,各层消波管的长度由底层至顶层逐渐减小;相邻层每一个所述消波管的外周壁上均设有中心定位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消波管外周壁的中部位置均设有环形定位槽,所述中心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和所述第二半环适于安装在同一层所述消波管的环形定位槽内、形成定位环,所述定位环适于与相邻层的所述环形定位槽插接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定位槽内预制有插杆,所述第一半环和所述第二半环上具有适于与所述插杆插接配合的插孔;
其中,所述插孔的外侧端设有为沉孔,所述插杆与所述沉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外螺纹;在所述插杆与所述插孔插接配合时,所述插杆于所述插孔的沉孔位置与螺母螺纹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波管的外周壁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均连接有吊装部,所述吊装部上具有吊装孔;其中,两个所述吊装部分别用于与上层所述消波管的两端接触,以两端限位上层所述消波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波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部上还设有支撑孔,防波堤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均固定有插接杆;所述支撑件一端的插接杆适于与所述支撑孔插接配合;所述支撑件另一端的插接杆用于与所述基床或相邻所述消波管的外周壁接触、以支撑所述吊装部;其中,所述支撑件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伸缩的自由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波堤,其特征在于,直径较小的若干层所述消波管的外周壁沿其径向以及沿其周向间隔设有若干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固定在所述混凝土连梁压顶内。
7.一种防波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划定海域的海底进行地质勘探;当海底平坦时,在划定海域的海底外围间隔设置若干支撑墩,并使所述支撑墩的顶端延伸出海面;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墩之间放置若干层消波管,每一个所述消波管的端部均朝向波浪;由顶层消波管至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的直径逐渐增加,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至最底层的消波管的直径相同;在直径较小的若干层消波管上的位置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连梁压顶;重复上述施工过程,直至防波堤施工完毕;
当海底凹凸不平时,在划定海域的海底外围铺设基床,并沿基床间隔设置若干支撑墩,所述支撑墩的顶端延伸出海面;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墩之间放置若干层消波管,每一个所述消波管的端部均朝向波浪;由顶层消波管至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的直径逐渐增加,海面上的一层消波管至最底层的消波管的直径相同;在直径较小的若干层消波管上的位置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混凝土连梁压顶;重复上述施工过程,直至防波堤施工完毕。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波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消波管的外周壁上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均固定设有吊装部,吊装部上设有吊装孔和支撑孔;吊装部上设有支撑件;
在铺设消波管时,通过海上吊装设备吊装所述消波管的吊装部,并将所述消波管吊至相邻所述支撑墩之间;
在所述消波管吊装到位后,将支撑件的一端穿设在所述支撑孔内,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基床或者与下层消波管的外周壁接触,以限制吊装部的转动;并用于与上层消波管的端部接触、以端部限位上层消波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波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一层所述消波管吊装完毕后,开始吊装上一层消波管;在上一层所述消波管靠近下一层所述消波管时,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上一层和下一层所述吊装部的支撑孔内,以便于上一层所述消波管吊放至下层相邻所述消波管之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波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层每一个所述消波管放置于下层相邻两个消波管之间。
CN202211430094.7A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防波堤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54920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0094.7A CN115492046B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防波堤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0094.7A CN115492046B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防波堤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2046A true CN115492046A (zh) 2022-12-20
CN115492046B CN115492046B (zh) 2023-03-10

Family

ID=85115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0094.7A Active CN115492046B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防波堤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204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5809Y (zh) * 1993-01-08 1993-11-10 陶相林 码头用消波块
JPH062316A (ja) * 1992-06-19 1994-01-11 Daiho Constr Co Ltd 消波型ケーソン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防波堤
CN202175933U (zh) * 2011-07-03 2012-03-28 华侨大学 一种新型防波堤
CN203174558U (zh) * 2013-02-27 2013-09-04 北京唐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管和浮管多层组合式消浪墙
CN105002858A (zh) * 2015-07-29 2015-10-28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三管组合式应急浮式防波堤消波单元
CN108774995A (zh) * 2018-06-05 2018-11-09 哈尔滨工程大学 穿孔浮式防波堤单元及圆弧型多层穿孔浮式防波堤
CN111021306A (zh) * 2019-12-23 2020-04-17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养殖休闲渔业用防波堤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316A (ja) * 1992-06-19 1994-01-11 Daiho Constr Co Ltd 消波型ケーソン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防波堤
CN2145809Y (zh) * 1993-01-08 1993-11-10 陶相林 码头用消波块
CN202175933U (zh) * 2011-07-03 2012-03-28 华侨大学 一种新型防波堤
CN203174558U (zh) * 2013-02-27 2013-09-04 北京唐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管和浮管多层组合式消浪墙
CN105002858A (zh) * 2015-07-29 2015-10-28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三管组合式应急浮式防波堤消波单元
CN108774995A (zh) * 2018-06-05 2018-11-09 哈尔滨工程大学 穿孔浮式防波堤单元及圆弧型多层穿孔浮式防波堤
CN111021306A (zh) * 2019-12-23 2020-04-17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养殖休闲渔业用防波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2046B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0325B (zh) 一种水厂取水隧道水下管道安装方法
CN109736343B (zh) 海上风电基础、其安装方法及风力发电机组
JP2017503101A5 (zh)
CN112012237A (zh) 一种海上风机多筒加固的复合式单桩基础及施工方法
KR101211811B1 (ko) 조립케이슨을 이용한 현장타설말뚝
CN109024525B (zh) 一种考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人工岛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389222B (zh) 一种悬浮隧道结构
CN114855865A (zh) 一种锚固于岩基海床的张紧式风机基础及布置方法
CN214401781U (zh) 适用于大吨位水中钢管桩清除装置的握裹机构
CN104234064A (zh) 一种桥梁桥墩围堰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20010096389A (ko) 강재 가물막이를 이용한 직접기초 시공방법
CN113235515A (zh) 分舱隔舱设计可回填吸力式钢圆筒岛壁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15492046B (zh) 一种防波堤及其施工方法
CN109518674B (zh) 一种人工岛节段、装配式人工岛及装配式人工岛的建造方法
GB2493023A (en) Wind turbine foundation with pontoons
CN210562253U (zh) 一种圆锥筒形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结构
CN113668531A (zh) 一种用于海洋大直径管桩安装中防溜桩控制装置
US10214870B2 (en) Buoyancy compensated erosion control module
CN216689218U (zh) 一种适用于深水港陆上安装重力构件的码头结构
CN102146669A (zh) 可搬迁固定式人工岛筒型基础
CN220433600U (zh) 一种防止桩基周围固化土流失的临时保护装置
CN202881899U (zh) 一种适用于外海开敞水域的码头结构
CN112779967B (zh) 一种污水海域排放管海陆连接段的施工方法
CN105040661B (zh) 用于建造人工岛的钢模及施工方法
CN111424718B (zh) 一种用于悬浮隧道接力延伸的人工岛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