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74238A - 数据流传输方法、设备、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流传输方法、设备、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74238A
CN115474238A CN202110658070.6A CN202110658070A CN115474238A CN 115474238 A CN115474238 A CN 115474238A CN 202110658070 A CN202110658070 A CN 202110658070A CN 115474238 A CN115474238 A CN 115474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receiving device
receiving
head
targe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80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强
吴文昊
周轩
李琛贺
李军
何彦杉
翟毅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580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74238A/zh
Priority to EP22819613.5A priority patent/EP4322607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097899 priority patent/WO202225801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474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74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2Head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5Management of the audio stream, e.g. setting of volume, audio stream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4Circuit arrangements, e.g. for selective connection of amplifier inputs/outputs to loudspeakers, for loudspeaker detection, or for adaptation of settings to personal preferences or hearing impair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3Connection circuits to selectively connect loudspeakers or headphones to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设备、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发送第一目标信号;获取第一时刻,第一时刻为根据第二设备的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获取第二时刻,第二时刻为根据第二设备的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位于第二设备的不同位置,第二设备为头戴设备;当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向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提高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流的精度。

Description

数据流传输方法、设备、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设备、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设备数量的增多,头戴设备需要在多个用户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场景日益增多,这样也就造成用户需要将头戴设备频繁与多个用户设备进行连接。比如,耳机当前连接的设备为用户的手机,用户想去平板上观看影视时,则需要将耳机连接到平板。目前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完成头戴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连接的切换:
第一种:
借助用户设备上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该GUI界面包括一个设备列表,设备列表中呈现了所有已经和该用户设备配对的头戴设备,用户从设备列表中找到耳机,手动点击耳机进行连接,以便手机向耳机传输数据。然而,随着设备列表中设备的数量增多,对设备的认知成本也会逐渐增高,会出现选择的设备是错误的情况,导致用户设备与头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精度较低。
第二种:
在需要与某个用户设备建立连接时,自动建立连接。比如,一台设备(设备与耳机建立过连接)上检测到一个播放事件,那么耳机会自动与平板建立连接,向耳机传输数据,但是未考虑此时向耳机传输数据是否是用户想要的结果,导致用户设备与头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精度较低。
头戴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容易出现数据误传输,导致用户设备与头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精度较低,用户体验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设备、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在满足数据传输条件,用户设备才会与头戴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提高了头戴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数据流的传输精度,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第一目标信号;获取第一时刻,第一时刻为根据第二设备的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获取第二时刻,第二时刻为根据第二设备的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位于第二设备的不同位置,第二设备为头戴设备;当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向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为任一的具备播放或者接收、发送音视频数据能力,进行语音或者视频通话能力的用户设备,第二设备为头戴设备,具备数据流的接收和播放能力,如音频数据的接收和播放。当第一设备需要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时,不会直接向第二设备传输,而是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才向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提高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数据流的传输精度以及用户体验。其中,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为根据头戴设备上的接收设备各自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时间来获得的,第一时刻第二时刻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时间信息,也可以是和接收时间相关的信息,如是基于时间生成的一个相对时间信息,其目的是用于获知接收到信号的时间,或者接收到信号的相关时间关系。本申请中后续所提到的时刻也是相类似的获得方式,目的在于体现时间信息或时间关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备为耳机,第二设备包括左发声单元和右发声单元;第一接收设备距离左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右发声单元的距离;第二接收设备距离右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左发声单元的距离;或者,第二设备为眼镜,第二设备包括左镜腿和右镜腿;第一接收设备距离左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右镜腿的距离;第二接收设备距离右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左镜腿的距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对称设置于第二设备的左右两侧;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
其中,第二设备的左右两侧,可以是基于佩戴第二设备时和用户的左右耳的对应关系来确定,具体的可以是基于第二设备佩戴时人脸朝向方向确定的第二设备的中轴切割线或中轴垂直平面来区分左右两侧,如图6所示,眼镜也是基于类似的规则来区分左右两侧。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时,可以确定第二设备很有可能是朝向第一设备的,表明用户当前的意图是想让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在此情况下,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提高数据流传输的精确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备还包括第三接收设备,第三接收设备和第一接收设备、位于第二设备的不同位置,以使得第二设备在佩戴时,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三接收设备在用户人脸朝向方向上呈现前后不同的位置关系;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三时刻,第三时刻为根据第三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向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包括:基于第一时刻、第二时刻确定第二设备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且第一时刻和第三时刻满足预设大小关系,向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备还包括第三接收设备,这样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时,进一步根据第三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第三时刻,可以进一步准确确定第二设备是否朝向第一设备,规避镜像问题。具体的设置方式可以是,当第三接收设备与第一接收设备设置于第一设备的同一侧,且第三接收设备位于第一接收设备的前方时,当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且第三时刻早于第一时刻,则可确定出第二设备朝向第一设备,也就是用户佩戴着第二设备朝向第一设备,反之,当第三时刻晚于第一时刻,则可确定第二设备未朝向第一设备,且此时用户佩戴着第二设备背对第一设备。因此,当第一设备基于第一时刻、第二时刻以及第三时刻确定第二设备朝向第一设备时,向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此时的传输比较符合用户的真实意图,提高数据流传输的精度。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三接收设备之间的前后关系是基于第二设备佩戴时,人脸朝向方向来确定,如图8a所示,如第三设备在人脸朝向方向上的映射点为B,而第一接收设备在人脸朝向方向上的映射点为A,则认为第三接收设备在第一接收设备前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对称设置于第二设备的左右两侧;发送第二目标信号;获取第四时刻,第四时刻是根据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获取第五时刻,第五时刻是根据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且,第四时刻与第五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除了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还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目标信号,结合第二设备上的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刻以及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刻,综合确定是否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使确定结果更加精确,进而提高数据流传输的精确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发送第一目标信号之前,方法还包括:检测到第一预设事件;第一预设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视频播放事件,用于指示视频播放;音频播放事件,用于指示音频播放;通话呼入事件;通话呼出事件;或者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目标请求信息。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设备上触发了第一预设事件时,第一设备可以自动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以与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无需用户手动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连接,提高了数据流传输的便捷性,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包括: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且获取到用户的切换指令。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之后,第一设备可以输出提示信息让用户确认是否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在接收到切换指令时,向第二设备传输目标数据。经过用户的确认,此时的数据流传输满足用户的需求,精度较高。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向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之后,方法还包括:在第一设备上显示切换列表,切换列表用于显示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获取针对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中第一候选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操作指令;响应于操作指令向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向第二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
举例来说,当第二设备当前与电脑进行数据流的传输,此时手机来电,而且手机不在用户旁边,则可以在电脑上选择手机的标识,从而可以将耳机的连接切换到手机上,用户不用去取手机即可接听手机上的来电,提高用户体验。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之后,还可以在第一设备上显示切换列表,这样用户可以在该切换列表任意选中一个设备进行手动切换,提高切换第二设备的连接的便捷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第二设备为头戴设备,第二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位于第二设备的不同位置,方法包括:检测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获取第一时刻,第一时刻为根据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获取第二时刻,第二时刻为根据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当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接收第一设备响应于第一指示信息传输的目标数据流。
可选的,第一目标信号中可以携带指示信息,第二设备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析,当从某个信号中解析出该指示信息时,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检测到第一目标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为任一的具备播放或者接收、发送音视频数据能力,进行语音或者视频通话能力的用户设备,第二设备为头戴设备,具备数据流的接收和播放能力,如音频数据的接收和播放。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需要传输数据时,不会直接传输,而是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流时才会与第一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提高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精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备为耳机,第二设备包括左发声单元和右发声单元;第一接收设备距离左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右发声单元的距离;第二接收设备距离右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左发声单元的距离;或者,第二设备为眼镜,第二设备包括左镜腿和右镜腿;第一接收设备距离左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右镜腿的距离;第二接收设备距离右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左镜腿的距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对称设置于第二设备的左右两侧;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
其中,第二设备的左右两侧,可以是基于佩戴第二设备时和用户的左右耳的对应关系来确定,具体的可以是基于第二设备佩戴时人脸朝向方向确定的第二设备的中轴切割线或中轴垂直平面来区分左右两侧,如图6所示,眼镜也是基于类似的规则来区分左右两侧。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确定出第二设备大概率是朝向第一设备,也就表明用户当前的意图是想让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在此情况下,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进行数据流的传输,提高数据流传输的精确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备还包括第三接收设备,第三接收设备和第一接收设备、第二接收设备分别位于第二设备的不同位置,以使得第二设备在佩戴时,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三接收设备在用户人脸朝向方向上呈现前后不同的位置关系;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三时刻,第三时刻为根据第三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基于第一时刻、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且第一时刻和第三时刻满足预设大小关系,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备还包括第三接收设备,当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阈值时,进一步根据第三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第三时刻,可以进一步准确确定第二设备是否朝向第一设备,可以规避镜像问题。第三设备的具体设置方式是,当第三接收设备与第一接收设备设置于第二设备的同一侧,且第三接收设备位于第一接收设备的前方时,当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且第三时刻早于第一时刻,则可确定出第二设备朝向第一设备,也就是用户佩戴着第二设备朝向第一设备,反之,当第三时刻晚于第一时刻时,则可确定第二设备未朝向第一设备,且此时用户佩戴着第二设备背对第一设备;再如,当第三接收设备与第一接收设备设置于第二设备的同一侧,且第三接收设备位于第一接收设备的后方时,则当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且第三时刻晚于第一时刻,则可确定出第二设备朝向第一设备。因此,当第一设备基于第一时刻、第二时刻以及第三时刻确定第二设备朝向第一设备时,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流,此时的数据流传输比较符合用户的真实意图,提高数据流传输的精度。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三接收设备之间的前后关系是基于第二设备佩戴时,人脸朝向方向来确定,如图8a所示,如第三设备在人脸朝向方向上的映射点为B,而第一接收设备在人脸朝向方向上的映射点为A,则认为第三接收设备在第一接收设备前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对称设置于第二设备的左右两侧;检测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号;获取第四时刻,第四时刻为根据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获取第五时刻,第五时刻为根据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包括: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且,第四时刻与第五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除了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还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目标信号,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刻以及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刻,综合确定是否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使确定结果更加精确,进而提高数据流传输的精确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检测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之前,方法还包括:检测到第二预设事件;响应于第二预设事件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的目标请求消息。
示例性的,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在第二设备主动触发第二预设事件,从而触发第二设备是否可以与第一设备进行数据流传输的判断过程,增加了触发数据流传输的灵活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预设事件包括:针对第二设备上的按键的控制操作。
示例性的,该按键可以为第二设备上已有的按键,比如,音量调节按键、开机按键。当用户按住该按键不松手时,第二设备可以检测到第二预设事件。或者,该按键可以为第二设备上新增的用于触发第二预设事件的按键。
此外,当第二设备上有触控面板时,该第二预设事件还可以为针对触控面板的触控操作,比如,针对虚拟按钮的触控操作或者针对触控面板的预设手势,等等;当第二设备具有语音识别模块时,第二预设事件还可以为语音指令。本申请不对第二预设事件的类型进行限定。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第二设备为头戴设备,第二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位于第二设备的不同位置,包括:检测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响应于检测到第一目标信号,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时刻,第一时刻为根据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响应于检测到第一目标信号,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时刻,第二时刻为根据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接收第一设备传输的目标数据流,目标数据流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传输的。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需要传输数据时,不会直接传输,而是当第一设备根据第一时刻以及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之后,才向第二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提高了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精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备为耳机,第二设备包括左发声单元和右发声单元;第一接收设备距离左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右发声单元的距离;第二接收设备距离右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左发声单元的距离;或者,第二设备为眼镜,第二设备包括左镜腿和右镜腿;第一接收设备距离左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右镜腿的距离;第二接收设备距离右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左镜腿的距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检测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之前,方法还包括:检测到第二预设事件;响应于第二预设事件,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的目标请求消息。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在第二设备上触发第二预设事件,这样就可以实现在第二设备侧主动向第一设备发送数据流传输的请求,不用在第一设备侧做任何操作,即可建立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连接,增加了与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多样性,提高了数据流传输的灵活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预设事件包括:针对第二设备上的按键的控制操作。
示例性的,该按键可以为第二设备上已有的按键,比如,音量调节按键、开机按键。当用户按住该按键不松手时,第二设备可以检测到第二预设事件。或者,该按键可以为第二设备上新增的用于触发第二预设事件的按键。
此外,当第二设备上有触控面板时,该第二预设事件还可以为针对触控面板的触控操作,比如,针对虚拟按钮的触控操作或者针对触控面板的预设手势,等等;当第二设备具有语音识别模块时,第二预设事件还可以为语音指令。本申请不对第二预设事件的类型进行限定。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用户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发送单元以及接收单元;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目标信号;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时刻,第一时刻为根据头戴设备的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获取第二时刻,第二时刻为根据头戴设备的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位于头戴设备的不同位置;当处理单元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处理单元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头戴设备为耳机,头戴设备包括左发声单元和右发声单元;第一接收设备距离左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右发声单元的距离;第二接收设备距离右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左发声单元的距离;或者,头戴设备为眼镜,头戴设备包括左镜腿和右镜腿;第一接收设备距离左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右镜腿的距离;第二接收设备距离右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左镜腿的距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对称设置于头戴设备的左右两侧;在处理单元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方面,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头戴设备还包括第三接收设备,第三接收设备和第一接收设备、第二接收设备分别位于头戴设备的不同位置,以使得头戴设备在佩戴时,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三接收设备在用户人脸朝向方向上呈现前后不同的位置关系;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三时刻,第三时刻是根据第三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在处理单元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方面,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基于第一时刻、第二时刻确定头戴设备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且第一时刻和第三时刻满足预设大小关系,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二目标信号;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第四时刻,第四时刻是根据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获取第五时刻,第五时刻是根据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在处理单元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方面,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且,第四时刻与第五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发送单元发送第一目标信号之前,处理单元,还用于检测到第一预设事件;第一预设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视频播放事件,用于指示视频播放;音频播放事件,用于指示音频播放;通话呼入事件;通话呼出事件;或者控制接收单元接收到头戴设备发送的目标请求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处理单元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方面,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且获取到用户的切换指令。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之后,处理单元,还用于:指示在用户设备上显示切换列表,切换列表用于显示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获取针对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中第一候选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操作指令;响应于操作指令指示发送单元向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戴设备,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二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头戴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头戴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位于头戴设备的不同位置,头戴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用于检测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获取第一时刻,第一时刻为根据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获取第二时刻,第二时刻为根据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控制发送单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响应于第一指示消息传输的目标数据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头戴设备为耳机,头戴设备包括左发声单元和右发声单元;第一接收设备距离左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右发声单元的距离;第二接收设备距离右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左发声单元的距离;或者,头戴设备为眼镜,头戴设备包括左镜腿和右镜腿;第一接收设备距离左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右镜腿的距离;第二接收设备距离右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左镜腿的距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对称设置于头戴设备的左右两侧;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方面,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头戴设备还包括第三接收设备,第三接收设备和第一接收设备、第二接收设备分别位于头戴设备的不同位置,以使得头戴设备在佩戴时,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三接收设备在用户人脸朝向方向上呈现前后不同的位置关系;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三时刻,第三时刻为根据第三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控制发送单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方面,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基于第一时刻、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且第一时刻和第三时刻满足预设大小关系,控制发送单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头戴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对称设置于头戴设备的左右两侧;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还用于:检测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号;获取第四时刻,第四时刻为根据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获取第五时刻,第五时刻为根据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方面,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且,第四时刻与第五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检测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之前,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还用于检测到第二预设事件;响应于第二预设事件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的目标请求消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预设事件包括:针对头戴设备上的按键的控制操作。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戴设备,有益效果可以参见第三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第二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三方面的方法实例中行为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头戴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位于头戴设备的不同位置,头戴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用于检测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响应于检测到第一目标信号,控制发送单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刻,第一时刻为根据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响应于检测到第一目标信号,控制发送单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时刻,第二时刻为根据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传输的目标数据流,目标数据流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用户设备向头戴设备传输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头戴设备为耳机,头戴设备包括左发声单元和右发声单元;第一接收设备距离左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右发声单元的距离;第二接收设备距离右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左发声单元的距离;或者,头戴设备为眼镜,头戴设备包括左镜腿和右镜腿;第一接收设备距离左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右镜腿的距离;第二接收设备距离右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左镜腿的距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检测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之前,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还用于检测到第二预设事件;响应于第二预设事件,控制发送单元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的目标请求消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预设事件包括:针对头戴设备上的按键的控制操作。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发送第一目标信号;
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时刻为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为任一的具备播放或者接收、发送音视频数据能力,进行语音或者视频通话能力的用户设备,第二设备为头戴设备,具备数据流的接收和播放能力,如音频数据的接收和播放。可以看出,当第一设备需要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时,不会直接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而是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当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来的第一指示信息时,也就是知道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才向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提高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数据流的传输精度以及用户体验。而且,由第二设备确定是否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减轻了第一设备的计算压力。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为耳机,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左发声单元和右发声单元;所述第一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左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右发声单元的距离;所述第二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右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左发声单元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二设备为眼镜,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左镜腿和右镜腿;所述第一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左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右镜腿的距离;所述第二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右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左镜腿的距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二目标信号。
相应的,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并获取第四时刻和第五时刻,其中,所述第四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所述第五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然后,第二设备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第四时刻以及第五时刻确定是否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因此,第一设备发送两路目标信号,以便第二设备综合判断是否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使第二设备确定出的结果更加精确,进而提高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精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发送所述第一目标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到第一预设事件;所述第一预设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视频播放事件,用于指示视频播放;音频播放事件,用于指示音频播放;通话呼入事件;通话呼出事件;或者,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目标请求信息。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设备上触发了第一预设事件时,第一设备可以自动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以与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无需用户手动控制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的便捷性,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且获取到用户的切换指令,向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所述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设备指示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第一设备还可以输出提示信息让用户确认是否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在接收到切换指令时,才向第二设备传输目标数据。经过用户的确认,此时的数据流传输满足用户的需求,精度较高。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向所述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设备上显示切换列表,所述切换列表用于显示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获取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中第一候选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操作指令;响应于所述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
举例来说,当第二设备当前与电脑进行数据流的传输,此时手机来电,而且手机不在用户旁边,则可以在电脑上选择手机的标识,从而可以将耳机的连接切换到手机上,用户不用去取手机即可接听手机上的来电,提高用户体验。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之后,还可以在第一设备上显示切换列表,这样用户可以在该切换列表任意选中一个设备进行手动切换,提高切换第二设备的连接的便捷性。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目标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时刻为头戴设备根据所述头戴设备的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头戴设备根据所述头戴设备的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头戴设备为耳机,所述头戴设备包括左发声单元和右发声单元;所述第一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左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右发声单元的距离;所述第二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右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左发声单元的距离;或者,所述头戴设备为眼镜,所述头戴设备包括左镜腿和右镜腿;所述第一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左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右镜腿的距离;所述第二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右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左镜腿的距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二目标信号。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发送单元发送所述第一目标信号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检测到第一预设事件;所述第一预设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视频播放事件,用于指示视频播放;音频播放事件,用于指示音频播放;通话呼入事件;通话呼出事件;或者,控制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头戴设备发送的目标请求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处理单元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且获取到用户的切换指令,向所述头戴设备进行所述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向所述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之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设备上显示切换列表,所述切换列表用于显示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获取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中第一候选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操作指令;响应于所述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向所述头戴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设备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配合接收单元和/或发送单元一同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七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用户设备或者头戴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用户设备或者头戴设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七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与数据接口,处理器通过数据接口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七方面中的方法。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当指令被执行时,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七方面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流传输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头戴设备上触发第二预设事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用户设备上触发第一预设事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个麦克风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称设置两个接收设备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第三接收设备的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置第三接收设备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个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三个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像位置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用户设备上输出提示信息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入切换指令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用户设备上输出设备列表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用户设备触发第一预设事件进行数据传输的场景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头戴设备上触发第二预设事件进行数据传输的场景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头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申请涉及的第一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而且后续均以第一设备为用户设备进行说明,其中,用户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本申请涉及的第二设备可以为头戴设备,而且后续均以第二设备为头戴设备进行说明。可选的,该头戴设备包括但不限定耳机、眼镜或者头盔,比如,头戴设备可以为无线耳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眼镜或者VR头盔。其中,头戴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且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位于头戴设备的不同位置。可选的,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可以对称的设置于头戴设备上,也可以非对称的设置于头戴设备上。其中,所谓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对称设置可以理解为完全对称设置,即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以镜像额方式设置在头戴设备的左右两侧,也可以理解为有偏差的设置在头戴设备的左右两侧,比如,第一接收设备设置在位置l处,且位置1对应的镜像位置为位置2,第二接收设备并未设置在位置2,而是设置在位置2的附近,将这种设置方式也可以称为对称设置。因此,本申请不对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的位置进行限定。
可选的,当头戴设备为耳机时,头戴设备还包括左发声单元和右发声单元,且第一接收设备距离左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右发声单元的距离;第二接收设备距离右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左发声单元的距离。可选的,当头戴设备为眼镜时,头戴设备还包括左镜腿和右镜腿,其中,第一接收设备距离左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右镜腿的距离;第二接收设备距离右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左镜腿的距离。
此外,本申请中主要以头戴设备为耳机为例说明数据流传输过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流传输系统的架构图。如图1所示,数据流传输系统包括头戴设备10和用户设备20,其中,头戴设备10包括第一接收设备101和第二接收设备102,头戴设备10包括第一接收设备101和第二接收设备102。
示例性的,用户设备20检测到第一预设事件,向头戴设备10发送第一目标信号;
可选的,头戴设备10响应于检测到第一目标信号,获取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其中,第一时刻为根据第一接收设备101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第二时刻为根据第二接收设备102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当头戴设备10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向用户设备20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20向头戴设备10传输目标数据流;用户设备20响应于第一指示信息向头戴设备10传输目标数据流。相应的,头戴设备10获取用户设备20传输的目标数据流。
可选的,头戴设备10响应于检测到第一目标信号,获取上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以及向用户设备20发送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当用户设备20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向头戴设备10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相应的,头戴设备10获取用户设备20传输的目标数据流。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20检测到第一预设事件时,向头戴设备10发送第一目标信号,并且当用户设备20或者头戴设备10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用户设备20才向头戴设备10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而不是在检测到关键事件时直接向头戴设备10传输数据流,提高了数据流传输的精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图1示出的数据流传输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内容:
201:用户设备向头戴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
可选的,用户设备在发送第一信号之前,检测到第一预设事件,其中,第一预设事件可以直接触发在用户设备上,也可以从头戴设备侧获取。
示例性的,当第一预设事件触发在用户设备上时,第一预设事件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视频播放事件,用于指示视频播放;或者,音频播放事件,用于指示音频播放,其中,该音频包括语音消息和音乐,等其他音频;或者,通话呼入事件;或者,通话呼出事件;其中,上述通话包括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当第一预设事件为用户设备上的上述特定事件的执行,本方案可行的实现方式可以是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一预设事件后向头戴设备先发送一个指示信息用于触发头戴设备开始执行特定类型的信号(第一目标信号)的检测,然后再向头戴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指示信息可以是一个任意的约定的消息,如请求消息。因为消息的传输需要预先建立用户设备和头戴设备之间的短距离无线连接,如蓝牙连接,因此本方案在实现时可以是,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一预设事件之后向和自己建立有短距离无线连接的头戴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或者进行检测或者周边的头戴设备并进行连接之后发送指示信息。
第一预设事件还可以是接收到头戴设备发送的目标请求信息,其中,目标请求信息为头戴设备和用户设备约定好的任意的指定信息,并且在用户设备接收到目标请求信息后向头戴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目标请求信息可以用于请求用户设备向头戴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此类情况下,当头戴设备发送目标请求信息,头戴设备会同时或者随后开启第一目标信号的检测,等待接收用户设备响应于目标请求信息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同样目标请求信息的传输需要预先建立蓝牙连接。因此具体实现时可以是头戴设备向已经和自己建立连接的用户设备发送目标请求信息,或者是启动无线短距离连接建立流程,尝试和周边的用户设备进行连接之后发送目标请求信息。
进一步的,当第一预设事件为接收到头戴设备发送的目标请求信息时,在头戴设备发送目标请求信息之前,头戴设备还检测到第二预设事件。相应的,头戴设备响应于第二预设事件,向用户设备发送目标请求消息。
示例性的,第二预设事件包括针对头戴设备上的按键的控制操作,其中,针对头戴设备上的按键的触控操作可以为点击头戴设备上的或按住头戴设备上的按键不松手。按键可以为头戴设备上已有的按键,比如,开机按键,音量调节按键,等等;或者,按键可以是一个新增的用于触发第二预设事件的按键,不对按键的类型进行限定。
可选的,当头戴设备具备触控面板,该第二预设事件还可以为针对头戴设备上的触控面板的触控操作。示例性的,该触控操作可以为针对触控面板的预设操作,比如,检测到针对触控面板的双击操作或者针对触控面板的画“S”操作;或者针对触控面板上的虚拟功能按钮的触控操作,不对预设操作的类型进行限定。
可选的,当头戴设备具有语音识别模块时,该第二预设事件还可以为用于指示与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传输的语音指令。语音指令可以为指示头戴设备与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传输的语音指令,比如,语音指令可以为“与用户设备建立连接”或者“向用户设备传输数据流”,等等,不对语音指令的类型进行限定。
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头戴设备为耳机,且在耳机上新增一个按键,当用户按住该按键不松手时,耳机即可检测到第二预设事件,并向用户设备发送目标请求消息。
此外,在头戴设备检测到第二预设事件之后,头戴设备可以先根据预设规则确定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并向每个候选用户设备发送目标请求信息,其中,上述用户设备为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中的一个。
示例性的,头戴设备将与该头戴设备建立过连接的用户设备作为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或者,将与头戴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中的用户设备作为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或者,将处于头戴设备的预设范围内的设备作为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比如,将处于以头戴设备为中心,半径为R的区域范围内的用户设备作为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或者,将处于头戴设备的预设范围内,且处于亮屏状态的用户设备作为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
其中,第一目标信号基于头戴设备上的硬件类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例如,头戴设备上有接收机时,第一目标信号可以为指令信号,比如,电磁波信号,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天线向头戴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再如,头戴设备上有麦克风时,第一目标信号可以为超声信号,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发声单元向头戴设备发送超声信号,其中,该超声信号可以是频率为17KHz~22KHz之间的线性调频信号(Chirp信号)。本申请不限定第一目标信号的类型。
如图4所示,用户佩戴着耳机,当用户在平板上开始播放视频,即触发了第一预设事件,平板向耳机发送指示信息,指示耳机进行第一目标信号的检测,然后,平板通过发声单元向耳机发送第一目标信号。
202:头戴设备检测到第一目标信号。
示例性的,头戴设备基于用户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进行第一目标信号的检测。应说明,由于头戴设备上有多个接收设备,则需要对每个接收设备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以便检测每个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如图5所示,头戴设备需要对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的各个信号进行检测,以确定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以及对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的各个信号进行检测,以确定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
示例性的,基于第一目标信号的类型不同,检测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方式不同。可选的,当第一目标信号为指令信号时,在第一目标信号中携带有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目标信号为上述约定好的特定类型的信号。因此,头戴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后,对第一目标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指示信息,根据该指示信息检测到第一目标信号。可选的,当第一目标信号为超声信号时,头戴设备将接收到的超声信号与已存储的超声信号模板进行匹配滤波,将匹配值大于阈值的超声信号作为第一目标信号。
203:头戴设备响应于检测到第一目标信号,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其中,第一时刻为根据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第二时刻为根据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其中,第一时刻可以为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也可以是对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进行处理得到的,比如,将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添加一个偏移值,得到第一时刻。同样,第二时刻以及下述第三时刻、第四时刻的、第五时刻的获取方式均与第一时刻类似,不再叙述。应说明,若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都是通过对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进行处理获得的,则需要保证对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以及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进行相同的处理,比如,添加相同的偏移值。本申请中以第一时刻、第二时刻、第三时刻、第四时刻以及第五时刻均为头戴设备上的接收设备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时间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针对指令信号来说,头戴设备可以先缓存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的信号指令的时间,当解析出某个指令信号为第一目标信号时,从缓存中读取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以及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得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
示例性的,针对超声信号来说,头戴设备将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的超声信号与已存储的超声信号模板进行匹配滤波,得到匹配结果,其中,该匹配结果在时域坐标系下的表示为:横坐标为时间,即接收到超声信号的时间,纵坐标为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的超声信号与存储的超声信号模板之间的匹配度。然后,当匹配度大于阈值时,则检测到了第一目标信号,并将出现匹配度大于阈值的时间作为第一时刻。同样,获取第二时刻的方式与获取第一时刻的方式类似,不再叙述。
204:当用户设备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示例性的,用户设备获取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当绝对值小于预设值时,则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其中,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可以理解为确定头戴设备朝向用户设备。预设值的大小与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在头戴设备上的相对位置有关。例如,当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对称的设置于头戴设备的左右两侧时,则预设值与0比较接近,也就是说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同时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则确定头戴设备朝向用户设备。如图6所示,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对称的设置于头戴设备的左右两侧可以理解为对称的设置于头戴设备的中轴切割线的左右两侧或中轴垂直平面的左右两侧;又如,当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不是对称设置时,则可以依据第一接收设备与第二接收设备分别距离头戴设备的中心的距离设置预设值。本申请中主要以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对称的设置于头戴设备的左右两侧为例进行说明。
进一步的,在用户设备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后,用户设备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其中,目标数据流可以为音频数据。音频数据通过用户设备和头戴设备之间的连接传输,如蓝牙连接。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上有播放音视频或者通话需求时,先向头戴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并且基于第一时刻以及第二时刻判断是否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如果满足才向头戴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而不是直接向头戴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因此本申请的数据流传输方法更加符合用户的真实意图,提高了用户体验。
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图1示出的数据流传输系统。本实施例与上述图2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重复的内容,在此不再叙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内容:
701:用户设备检测到第一预设事件。
702:用户设备向头戴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
703:头戴设备检测到第一目标信号。
704:头戴设备获取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其中,第一时刻为根据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第二时刻为根据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705:当头戴设备基于第一时刻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向头戴设备传输目标数据流。
示例性的,头戴设备确定满足传输条件的方式与上述用户设备确定满足传输条件的方式类似,不再叙述。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由头戴设备和用户设备双方约定,例如,可以通过一个比特位指示,如约定比特“1”指示满足数据传输条件,约定比特“0”指示不满足数据传输条件。
706:用户设备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可选的,用户设备基于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并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上有播放音频需求时,用户设备向头戴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然后,头戴设备基于第一时刻以及第二时刻判断是否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如果满足,向头戴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头戴设备满足数据传输需求。相应的,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才向头戴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而不是直接向头戴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因此本申请的数据流传输方法更加符合用户的真实意图,提高了用户体验。而且是由头戴设备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自主确定是否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将确定结果发送给用户设备,这样用户设备就可以直接基于头戴设备发送的确定结果判断头戴设备是否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提高了数据交互效率,减轻了用户设备的计算压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头戴设备还包括第三接收设备,第一接收设备、第二接收设备和第三接收设备分别位于头戴设备的不同位置,以使得头戴设备在佩戴时,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三接收设备在用户人脸朝向方向上呈现前后不同的位置关系。
应说明,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三接收设备在用户人脸朝向方向上呈现前后不同的位置关系可以理解为第三接收设备到目标直线的垂点与第一接收设备到目标直线的垂点呈现前后不同的位置关系,其中,目标直线为与头戴设备的中轴垂直平面平行的直线,即目标直线可以理解为与人脸朝向平行的直线。其中,第三接收设备到目标直线的垂点可以位于第一接收设备到目标直线的垂点之前,也可以位于第一接收设备到目标直线的垂点之后,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如图8a所示,第一接收设备到目标直线的垂点A与第三接收设备到目标直线的垂点B呈现前后不同的位置关系,且点B位于点A之前。
当然,由于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对称设置,与第一接收设备类似的,第三接收设备和第二接设备也可以在用户人脸朝向方向上呈现前后不同的位置关系,不再叙述。
可选的,为了对头戴设备的朝向判断更加准确,当第三接收设备和第一接收设备设置于头戴设备的同一侧时,如图8b所示,通常的设计是在佩戴头戴设备时,使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与人脸朝向平行;同样,当第三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设置于头戴设备的同一侧时,通常的设计是在佩戴头戴设备时,使第二接收设备和第三接收设备的连线与人脸朝向平行。
因此,当头戴设备上还包括第三接收设备,且由用户设备确定是否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头戴设备还会获取第三时刻,并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三时刻,其中,第三时刻为根据第三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相应的,当用户设备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且第一时刻和第三时刻满足预设大小关系,即确定出头戴设备朝向用户设备时,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因此,当头戴设备上还包括第三接收设备,且由头戴设备确定是否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头戴设备还会获取第三时刻,其中,第三时刻为根据第三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且第一时刻和第三时刻满足预设大小关系,即确定出头戴设备朝向用户设备时,向头戴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应的,用户设备基于该第一指示信息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由用户设备基于第一时刻、第二时刻以及第三时刻确定头戴设备朝向用户设备的方式。由头戴设备确定头戴设备朝向用户设备的方式与此类似,不再叙述。
如图9所示,当第三接收设备与第一接收设备设置于同一侧,且第三接收设备到目标直线的垂点位于第一接收设备到目标直线的垂点之前,当佩戴耳机时,第三接收设备会比第一接收设备更早的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因此,当用户设备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阈值,且第一时刻和第三时刻满足预设大小关系,即第三时刻早于第一时刻时,确定头戴设备朝向用户设备,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此外,第三接收设备也可以与第二接收设备设置于同一侧,且第三接收设备到目标直线的垂点位于第一接收设备到目标直线的垂点之前,当佩戴耳机时,第三接收设备会比第二接收设备更早的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因此,当用户设备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阈值,且第二时刻和第三时刻满足预设大小关系,即第三时刻早于第二时刻时,则确定头戴设备朝向用户设备,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如图10所示,当第三接收设备与第一接收设备设置于同一侧,且第三接收设备到目标直线的垂点位于第一接收设备到目标直线的垂点之后,当佩戴耳机时,第三接收设备会比第一接收设备更晚的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因此,当用户设备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阈值,且第一时刻和第三时刻满足预设大小关系,即第三时刻晚于第一时刻时,则确定头戴设备朝向用户设备,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此外,第三接收设备也可以与第二接收设备设置于同一侧,且第三接收设备到目标直线的垂点位于第一接收设备到目标直线的垂点之后,当佩戴耳机时,第三接收设备会比第二接收设备更晚的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因此,当用户设备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阈值,且第二时刻和第三时刻满足预设大小关系,即第三时刻晚于第二时刻时,则确定头戴设备朝向用户设备,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应理解,之所以设置第三接收设备。因为上述确定满足传输条件的方式,只是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确定是否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则当用户戴着耳机背对着用户设备时,也会出现满足数据传输条件的情况,并不能精确地判断出头戴设备是否朝向用户设备。如图11所示,当用户带着耳机分别处于位置1和位置2(位置2可以理解为位置1的镜像位置)时,均可确定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阈值,而用户在位置2时是背对着手机的,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大概率是不想与手机进行数据流的传输。因此,为了规避镜像问题,在头戴设备上设置第三接收设备,基于第三时刻与第一时刻或者第二时刻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确定在位置1时才是真正的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在位置2是背对着用户设备,只会在位置1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避免了用户戴着耳机背对着用户设备时发生误传输的问题,提高了数据传输精度。
虽然图9、图10以及图11示出了几种设置第三接收设备的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第三接收设备的位置以及数量都是可以灵活设置的,只需要保证每个第三接收设备的设置能够准确判断出用户戴着耳机是正对着用户设备,还是背对着用户设备,能够规避镜像问题即可。比如,可以在头戴设备上同时设置有图9和图10所示的第三接收设备,基于每个第三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第三时刻综合判断是否满足数据传输条件。
应理解,还可以在头戴设备上设置更多数量的接收设备,设置更多数量的接收设备之后确定是否满足数据传输条件的方式与设置两个或三个接收设备的方式类似,都是依据接收设备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时刻来确定是否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可以有多个发送设备,比如,多个发声单元(左发声单元和右发声单元),则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多个发声单元向头戴设备发送多个目标信号。本申请中以用户设备上有两个发送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因此,用户设备除了向头戴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之外,还向头戴设备发送第二目标信号。
示例性的,头戴设备上设置有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且用户设备向头戴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号和第二目标信号为例说明数据流传输的过程。
可选的,若由用户设备确定是否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则用户设备还会向头戴设备指示发送第二目标信号,其中,用户设备可以通过指示信息指示发送第二目标信号,或者,通过新的指示信息指示发送第二目标信号,本申请不对指示发送第二目标信号的方式进行限定;用户设备从头戴设备获取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的第四时刻以及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的第五时刻;当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处于预设范围,且第四时刻与第五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处于预设范围时,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可选的,若由头戴设备确定是否满足传输条件,则头戴设备基于用户设备的指示开启第二目标信号的检测,并获取第四时刻以及第五时刻,其中,第四时刻为根据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第五时刻为根据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当头戴设备确定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处于小于预设值,且第四时刻与第五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也小于预设值,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应理解,当用户设备上设置有更多数量的发送设备时,则可以发送更多数量的目标信号,其中,针对每个发送设备所发送的目标信号,用户设备或头戴设备会得到一个与该目标信号对应的是否满足传输条件的确定结果,该确定结果是根据头戴设备上各个接收设备接收到该目标信号的时刻确定的;最后,用户设备或头戴设备综合多个发送设备的确定结果,最终确定是否满足传输条件。比如,当多个发送设备的确定结果都表示满足传输条件时,则用户设备或头戴设备确定满足传输条件;当多个发送设备的确定结果中表示头戴设备满足传输条件的数量与多个发送设备的数量之间的比值超过预设比例时,则用户设备或头戴设备确定满足传输条件。因此,本申请不限定综合多个发送设备的确定结果的方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且接收到用户的切换指令时,用户设备才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允许用户设备与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示例性的,在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输出提示信息,通过该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是否通过头戴设备输出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流,若用户输入允许切换的切换指令,则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其中,该提示信息可以输出于用户设备上,也可以输出于头戴设备上,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例如,如图12所示,在用户设备上以弹窗的形式输出“是否通过无线耳机输出音频”的提示信息,在用户点击按钮“好的”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接收到用户的切换指令,基于该切换指令向无线耳机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又如,如图13所示,当用户按下按键时,会触发用户设备与头戴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当用户设备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可通过头戴设备输出“是否通过无线耳机输出音频”的语音提示信息。当用户松开该按键时,头戴设备会向用户设备发送切换指令,相应的用户设备获取到切换指令,基于该切换指令向头戴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
可以看出,在实施方式中,在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还可以提示用户主动确认是否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在接收到用户的切换指令后,才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从而进一步提高数据流传输的精确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用户设备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之后,还可以在用户设备上显示切换列表,其中,该切换列表用于显示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比如,该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可以为与头戴设备建立过连接的用户设备;然后,用户设备获取针对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中第一候选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操作指令,响应于该操作指令用户设备向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其中,第一候选用户设备为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示例性的,用户设备具有显示模块,在用户设备与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过程中,可通过用户设备的显示模块输出反馈信息。其中,该反馈信息用于反馈头戴设备的当前输出状态。示例性的,可以通过用户设备的反馈模块在用户设备的可视化界面输出一个弹窗,该弹窗中包括该反馈信息,如图14所示,该反馈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三个部分:
1、头戴设备的名称和/或头戴设备的图标;2、状态文字;3、切换按钮。
可选的,头戴设备的名称和/或头戴设备的图标用于表示头戴设备的基本信息,如图14所示,头戴设备的名称表示头戴设备的名称为“Freebuds Studio”,图标表示头戴设备为“耳机”。
可选的,状态文字用于表示头戴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在用户点击切换按钮时,会在用户设备上切换列表,且该切换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如图14所示,该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包括本机(即用户设备)、P40 Pro以及Matebook X,并且该设备列表中的部分或全部候选用户设备还可以匹配有特定动画,该特定动画用于表示候选用户设备当前正在输出音频。
进一步的,当用户设备接收到针对该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中第一候选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操作指令时,比如,针对该第一候选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点击操作,响应于该操作指令,向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向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相应的,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基于该指示信息向头戴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其中,用户设备和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处于同一个局域网。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头戴设备有两种连接方式,其一是单连接的方式,即头戴设备只能与一个用户设备建立连接,并输出该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流,其二是多连接的方式,即头戴设备可以与多个用户设备建立连接,但是只输出一个用户设备上传输的数据流。
应理解,若头戴设备工作在单连接模式下,则用户设备向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后,需要主动断开与头戴设备的连接,以便第一候选用户设备与头戴设备建立连接,向头戴设备传输数据流;若头戴设备工作在多连接模式下,则用户设备向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后,还可以继续保持与头戴设备的连接,但是不再向头戴设备传输数据流,或者,也可以主动断开与头戴设备的连接,对于第一候选用户设备来说,若之前未与头戴设备建立连接,则需要先与头戴设备建立连接,然后再向头戴设备传输目标数据流;若之前已经与头戴设备建立连接,则可以直接向头戴设备传输目标数据流。
举例来说,如图14所示,当前头戴设备正在接收电脑所传输的数据流。当手机“P40Pro”来电时,而手机不在用户旁边,用户又不想去拿手机,则可以在电脑上显示的设备列表中点击“P40 Pro”,相当于输入了将头戴设备的连接切换到手机“P40 Pro”的切换指令,从而电脑会向手机发送指示信息,手机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则向耳机传输数据流,即将通话音频传输给耳机,以便用户通过耳机接听手机的来电。
可以看出,通过在用户设备上显示切换列表,用户可以根据需求主动将头戴设备的连接切换到其他需要进行数据流输出的候选用户设备上,提高数据流传输的灵活性。
下面结合附图整体介绍一下本申请的手机与耳机进行数据流传输的过程。
场景1:如图15所示,当用户开始在手机上播放视频时,手机会向处于连接状态的耳机指示并发送第一目标信号。相应的,耳机基于手机的指示开启第一目标信号的检测,并在检测到第一目标信号时获取耳机上的左麦克风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第一时刻和右麦克风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的第二时刻;然后,耳机将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发送给手机;手机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为了进一步保证连接的精度,而且是在手机上点击了播放视频的操作,用户此时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手机上,则可以在手机上弹出窗口,并在窗口中显示“是否通过无线耳机输出音频”的提示信息;若用户点击手机上的虚拟按钮“好的”,则手机会与无线耳机进行数据流的传输,即通过耳机播放视频;若用户点击手机上的虚拟按钮“忽略”,则手机不会与无线耳机进行数据流的传输,而是通过发声单元播放视频。
场景2:如图16所示,当用户按下耳机上的按键时,耳机会搜索处于范围内的手机,并向手机发送一个目标请求信息,请求手机向耳机发送第一目标信号;然后,手机接收到目标请求信息后,会向耳机指示并发送第一目标信号。相应的,耳机基于手机的指示开启第一目标信号的检测,并在检测到第一目标信号时获取耳机上的左麦克风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第一时刻和右麦克风接收到第二目标信号的第二时刻;然后,耳机将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发送给手机;手机基于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为了进一步保证连接的精度,而且用户是在无线耳机上按下了按键,注意力更多集中在耳机上,可能不会去关注手机上所显示的东西。因此,手机可以通过耳机输出一个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是否将耳机连接到手机上。若用户松开了该按键,耳机会向手机发送一个同意建立连接的指令,此时手机可以基于指令向耳机进行数据流的传输。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传输方法,相比现有耳机与用户设备建立连接的方式,可以让用户在以下几种场景中有更好的连接体验。
场景1:用户正戴着耳机在平板电脑上看电影(耳机连接至平板电脑),这时手机来电,用户摘掉耳机,拿起手机接电话,这个时候手机向耳机发送第一目标信号,并基于耳机的两个麦克风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确定耳机未朝向手机,则不会向耳机传输数据流,不会造成耳机与手机的数据误传输,此时用户通过手机听筒进行通话,从而提高用户的通话体验;
场景2:用户正戴着耳机在手机上打游戏(耳机连接至手机),这时身边的人拿起该用户的平板电脑看视频,这个时候平板会向耳机发送第一目标信号,并基于耳机的两个麦克风接收到第一目标信号的第一时刻和第二确定耳机未朝向平板,则平板不会向耳机传输数据流,继续保持耳机与手机的连接,也就不会造成耳机与平板的数据误传输,提高了用户的游戏体验;
场景3:用户戴着耳机在平板上看电影,觉得无聊拿起手机刷短视频,虽然,这个时候用户戴着耳机朝向了手机,也就很有可能造成用户设备判断耳机是朝向用户设备的,因此,手机上可以先默认静音播放短视频,同时在对话框中输出提示信息,提示是否要把耳机的连接切换到手机,若用户确认进行切换,则将耳机从平板切换到手机,并与手机进行数据流的传输;若用户确认不切换,则耳机继续保持与平板连接,并继续与平板进行数据流的传输。因此,在不确定是否要进行连接切换时,可以输出提示信息,实现准确的切换,不会造成数据误传输,提高用户观影体验;
场景4:用户戴着耳机在平板上看电影,觉得无聊,先把平板上的视频暂停,拿起手机刷短视频,此时手机会确定耳机朝向手机,且手机上有音频输出,而平板上无音频输出,因此可以手机会将耳机的连接直接切换到手机,并与耳机进行数据流的传输,实现手机与耳机的自动连接,无需用户手动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参阅图17,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用户设备1700包括处理单元1701、发送单元1702和接收单元1703;
所述发送单元1702,用于发送第一目标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1701,用于获取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根据头戴设备的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获取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根据所述头戴设备的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位于所述头戴设备的不同位置;
当所述处理单元1701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所述处理单元1701向所述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应理解,当第一目标信号为超声信号时,则发送单元1702可以为用于发送超声信号的收发器的功能单元,比如,该收发器为扬声器,此种情况下,处理单元1701可以控制另外一个发送单元(比如,天线)向头戴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当第一目标信号为信号指令时,则发送单元1702可以为用于发送信号指令的收发器的功能单元,比如,该收发器为天线,此种情况下,处理单元1701可以控制该发送单元1702向头戴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
关于上述处理单元1701、发送单元1702和接收单元1703更详细的描述,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说明。
参阅图18,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头戴设备18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1801、发送单元1802和接收单元1803;
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1801,用于检测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获取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获取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1801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控制所述发送单元1802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1803,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指示消息传输的所述目标数据流。
应理解,当第一目标信号为超声信号时,则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1801包括用于检测超声信号的处理单元;当第一目标信号为信号指令时,则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包括用户检测到信号指令的处理单元,比如,该处理单元为处理器的功能单元。
关于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1801、发送单元1802和接收单元1803更详细的描述,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说明。
参阅图19,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头戴设备19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1901、发送单元1902和接收单元1903;
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1901,用于检测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控制所述发送单元1902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控制所述发送单元1902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所述接收单元1903,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目标数据流,所述目标数据流为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头戴设备传输的。
应理解,当第一目标信号为超声信号时,则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1901包括用于检测超声信号的处理单元;当第一目标信号为信号指令时,则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包括用户检测到信号指令的处理单元,比如,该处理单元为处理器的功能单元。
关于上述处理单元1901、发送单元1902和接收单元1903更详细的描述,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说明。
参阅图20,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2000具体可以为上述用户设备或者头戴设备;或者,通信装置1900为上述用户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通信装置2000为上述头戴设备中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
图20所示的通信装置2000包括存储器2001、处理器2002、通信接口2003以及总线2004。其中,存储器2001、处理器2002、通信接口2003通过总线2004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连接。
存储器2001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2001可以存储程序,当存储器2001中存储的程序被处理器2002执行时,处理器2002和通信接口2003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流传输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处理器2002可以采用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音频特征补偿装置或音频识别装置中的单元所需执行的功能,或者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数据流传输方法。
处理器2002还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本申请的数据流传输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20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2002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2001,处理器2002读取存储器20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设备或头戴设备中包括的单元所需执行的功能,或者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数据流传输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通信接口2003使用例如但不限于收发器一类的收发装置,来实现通信装置2000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
总线2004可包括在装置通信装置2000各个部件(例如,存储器2001、处理器2002、通信接口2003)之间传送信息的通路。
应注意,尽管图20所示通信装置2000仅仅示出了存储器、处理器、通信接口,但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通信装置2000还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其他器件。同时,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通信装置2000还可包括实现其他附加功能的硬件器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通信装置2000也可仅仅包括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必须的器件,而不必包括图20中所示的全部器件。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的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8)

1.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第一目标信号;
获取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根据第二设备的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获取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位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不同位置,所述第二设备为头戴设备;
当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向所述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为耳机,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左发声单元和右发声单元;
所述第一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左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右发声单元的距离;
所述第二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右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左发声单元的距离;
或者,
所述第二设备为眼镜,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左镜腿和右镜腿;
所述第一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左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右镜腿的距离;
所述第二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右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左镜腿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设备的左右两侧;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第三接收设备,所述第三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位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不同位置,以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在佩戴时,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三接收设备在用户人脸朝向方向上呈现前后不同的位置关系;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三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向所述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所述数据传输条件,且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三时刻满足预设大小关系,向所述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目标信号;
获取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是根据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获取第五时刻,所述第五时刻是根据所述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预设值,且,所述第四时刻与所述第五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预设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所述第一目标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第一预设事件;
所述第一预设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视频播放事件,用于指示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事件,用于指示音频播放;
通话呼入事件;
通话呼出事件;或者
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目标请求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且获取到用户的切换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设备上显示切换列表,所述切换列表用于显示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获取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中第一候选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操作指令;
响应于所述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流的传输。
9.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头戴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位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不同位置,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
获取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获取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当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传输的所述目标数据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为耳机,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左发声单元和右发声单元;
所述第一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左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右发声单元的距离;
所述第二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右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左发声单元的距离;
或者,
所述第二设备为眼镜,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左镜腿和右镜腿;
所述第一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左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右镜腿的距离;
所述第二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右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左镜腿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设备的左右两侧;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第三接收设备,所述第三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所述第二接收设备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不同位置,以使得所述第二设备在佩戴时,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三接收设备在用户人脸朝向方向上呈现前后不同的位置关系;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三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所述数据传输条件,且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三时刻满足预设大小关系,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号;
获取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获取第五时刻,所述第五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预设值,且,所述第四时刻与所述第五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预设值。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第二预设事件;
响应于所述第二预设事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目标请求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事件包括:
对所述第二设备上的按键的控制操作。
16.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为头戴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位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不同位置,包括:
检测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传输的目标数据流,所述目标数据流为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为耳机,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左发声单元和右发声单元;
所述第一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左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右发声单元的距离;
所述第二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右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左发声单元的距离;
或者,
所述第二设备为眼镜,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左镜腿和右镜腿;
所述第一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左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右镜腿的距离;
所述第二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右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左镜腿的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第二预设事件;
响应于所述第二预设事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目标请求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事件包括:
对所述第二设备上的按键的控制操作。
20.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发送单元以及接收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目标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根据头戴设备的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获取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根据所述头戴设备的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位于所述头戴设备的不同位置;
当所述处理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所述处理单元向所述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戴设备为耳机,所述头戴设备包括左发声单元和右发声单元;
所述第一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左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右发声单元的距离;
所述第二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右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左发声单元的距离;
或者,
所述头戴设备为眼镜,所述头戴设备包括左镜腿和右镜腿;
所述第一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左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右镜腿的距离;
所述第二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右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左镜腿的距离。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对称设置于所述头戴设备的左右两侧;
在所述处理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戴设备还包括第三接收设备,所述第三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所述第二接收设备分别位于所述头戴设备的不同位置,以使得所述头戴设备在佩戴时,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三接收设备在用户人脸朝向方向上呈现前后不同的位置关系;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是根据所述第三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在所述处理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向所述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所述数据传输条件,且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三时刻满足预设大小关系,向所述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二目标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是根据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获取第五时刻,所述第五时刻是根据所述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在所述处理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预设值,且,所述第四时刻与所述第五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0-2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发送所述第一目标信号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检测到第一预设事件;
所述第一预设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视频播放事件,用于指示视频播放;
音频播放事件,用于指示音频播放;
通话呼入事件;
通话呼出事件;或者
控制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头戴设备发送的目标请求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0-2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且获取到用户的切换指令。
27.根据权利要求20-2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向所述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之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指示在所述用户设备上显示切换列表,所述切换列表用于显示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获取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用户设备中第一候选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的操作指令;
响应于所述操作指令指示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候选用户设备向所述头戴设备进行目标数据流的传输。
28.一种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位于所述头戴设备的不同位置,所述头戴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
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用于检测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获取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获取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控制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指示消息传输的所述目标数据流。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戴设备为耳机,所述头戴设备包括左发声单元和右发声单元;
所述第一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左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右发声单元的距离;
所述第二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右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左发声单元的距离;
或者,
所述头戴设备为眼镜,所述头戴设备包括左镜腿和右镜腿;
所述第一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左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右镜腿的距离;
所述第二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右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左镜腿的距离。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对称设置于所述头戴设备的左右两侧;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方面,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戴设备还包括第三接收设备,所述第三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所述第二接收设备分别位于所述头戴设备的不同位置,以使得所述头戴设备在佩戴时,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三接收设备在用户人脸朝向方向上呈现前后不同的位置关系;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三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控制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方面,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时刻、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所述数据传输条件,且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三时刻满足预设大小关系,控制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对称设置于所述头戴设备的左右两侧;
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还用于:检测到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信号;获取第四时刻,所述第四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获取第五时刻,所述第五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方面,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且,所述第四时刻与所述第五时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预设值。
33.根据权利要求28-32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检测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之前,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还用于检测到第二预设事件;响应于所述第二预设事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目标请求消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事件包括:
针对所述头戴设备上的按键的控制操作。
35.一种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设备包括第一接收设备和第二接收设备,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和所述第二接收设备位于所述头戴设备的不同位置,所述头戴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
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用于检测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控制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控制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根据所述第二接收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时间获得;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目标数据流,所述目标数据流为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满足数据传输条件时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头戴设备传输的。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戴设备为耳机,所述头戴设备包括左发声单元和右发声单元;
所述第一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左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右发声单元的距离;
所述第二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右发声单元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左发声单元的距离;
或者,
所述头戴设备为眼镜,所述头戴设备包括左镜腿和右镜腿;
所述第一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左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右镜腿的距离;
所述第二接收设备距离所述右镜腿的距离小于距离所述左镜腿的距离。
37.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检测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号之前,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还用于检测到第二预设事件;响应于所述第二预设事件,控制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目标信号的目标请求消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事件包括:
针对所述头戴设备上的按键的控制操作。
CN202110658070.6A 2021-06-10 2021-06-10 数据流传输方法、设备、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474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8070.6A CN115474238A (zh) 2021-06-10 2021-06-10 数据流传输方法、设备、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EP22819613.5A EP4322607A1 (en) 2021-06-10 2022-06-09 Data stream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PCT/CN2022/097899 WO2022258016A1 (zh) 2021-06-10 2022-06-09 数据流传输方法、设备、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8070.6A CN115474238A (zh) 2021-06-10 2021-06-10 数据流传输方法、设备、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74238A true CN115474238A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63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8070.6A Pending CN115474238A (zh) 2021-06-10 2021-06-10 数据流传输方法、设备、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22607A1 (zh)
CN (1) CN115474238A (zh)
WO (1) WO202225801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20880A (zh) * 2023-05-25 2023-06-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9653B (zh) * 2018-09-30 2020-12-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频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58832A (zh) * 2018-09-30 2019-02-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频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784858B (zh) * 2019-10-10 2023-05-09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72228A (zh) * 2020-02-24 2020-07-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频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187627B (zh) * 2020-10-09 2022-10-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交互控制方法及系统、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20880A (zh) * 2023-05-25 2023-06-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6320880B (zh) * 2023-05-25 2023-10-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58016A1 (zh) 2022-12-15
EP4322607A1 (en) 2024-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0919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pplication progra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66776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ing data communications in a Bluetooth network
US20100048133A1 (en) Audio data flow input/output method and system
WO2017181365A1 (zh) 一种耳机声道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8541080B (zh) 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回连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083684A (zh) 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015065B (zh) 一种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777827B (zh) 无线耳机、音量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379490B (zh)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2033176A1 (zh) 音频播放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83980B (zh) 一种音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5190197B (zh) 基于蓝牙耳机的通话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049984A (zh) 音频播放控制方法和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125515B (zh) 投屏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37609A1 (zh) 通信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耳机
CN109788114B (zh)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及终端
WO2022258016A1 (zh) 数据流传输方法、设备、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082387A1 (zh) 音频通道更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905217B (zh) 投屏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55803B (zh) 音频数据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116982A (zh) 信息播放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112312273B (zh) 声音播放方法、声音接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805837A (zh) 音频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EP3820127A1 (en) Microphone hole blockage detecting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CN114245269B (zh) 耳机交互方法、耳机套件、耳机部件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