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73778A - 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73778A
CN115473778A CN202110991104.3A CN202110991104A CN115473778A CN 115473778 A CN115473778 A CN 115473778A CN 202110991104 A CN202110991104 A CN 202110991104A CN 115473778 A CN115473778 A CN 115473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time unit
time
group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911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海兵
李雪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2/08460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225757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473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737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能够增强序列的抗干扰能力,降低不同设备发送的序列之间的干扰。该方法包括:发送端装置确定第一序列,并根据第一序列确定第二序列,之后发送第二序列。接收端装置获取包括第二序列的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并根据第二序列对该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其中,第一序列的长度为L;第二序列包括
Figure DDA0003232433590000011
个子序列,第二序列的子序列包括M个元素,第l*个子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第
Figure DDA0003232433590000012
个元素,
Figure DDA0003232433590000013
k=0,…,M‑1,
Figure DDA0003232433590000014
第二序列由第一时间单元组承载,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
Figure DDA0003232433590000015
个时间单元,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

Description

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6月10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110645411.6、申请名称为“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中,可以通过序列的传输实现设备之间距离的测量。例如,发送端可以向接收端发送序列,接收端接收到来自发送端的序列(称为接收序列)后,将接收序列和接收端在本地生成的本地序列进行相关运算,根据相关运算的峰值位置,确定接收端和发送端之间的距离。
然而,在设备较多的场景下,不同设备可能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发送序列。此时,不同设备发送的序列之间会相互干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能够增强序列的抗干扰能力,降低不同设备发送的序列之间的干扰。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发送端装置执行,也可以由发送端装置的部件,例如发送端装置的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发送端装置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序列,并根据第一序列,确定第二序列,之后发送第二序列。其中,第一序列的长度为L;第二序列包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11
个子序列,第二序列的子序列包括M个元素,第l*个子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12
个元素,或者,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13
个元素,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14
k=0,…,M-1,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15
第二序列由第一时间单元组承载,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16
个时间单元,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
基于该方案,本申请将较长的序列进行拆分由多个时间单元承载,使得拆分后的序列在接收端进行处理时,依然能够重新拼接为完整的长序列,从而有效增加了序列的长度,增强了序列的抗干扰能力,降低不同设备发送的序列之间的干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单元组的第l*个时间单元还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该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包括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的后M1个元素。
基于该实施方式,每个时间单元上承载有循环前缀,能够降低子载波干扰和符号间干扰,从而进一步降低不同设备发送的序列之间的干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单元组的起始时间单元还承载第二循环前缀,该第二循环前缀包括第二序列的最后一个子序列的后M1个元素,或者说,该第二循环前缀包括第二序列的后M1个元素。
基于该实施方式,在第一时间单元组的起始时间单元上承载第二循环前缀,在其他时间单元上不发送循环前缀,从而可以减少资源开销。此外,循环前缀,能够降低子载波干扰和符号间干扰,从而进一步降低不同设备发送的序列之间的干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单元组包含于第二时间单元组内,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Nsymb个时间单元,Nsymb大于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21
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22
个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内不连续。
基于该实施方式,发送端装置在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部分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二序列,使得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另一部分时间单元上可以发送数据,从而达到数据传输与序列传输之间的平衡,以降低数据的发送等待时延,提高序列传输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单元组包含于第二时间单元组内,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Nsymb个时间单元,Nsymb等于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23
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24
个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内连续。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l*和l**存在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为第二时间单元组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l*和l**的映射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序列的长度、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第二序列包括的子序列的个数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25
子序列包括的元素个数M、或第一时间单元组中起始时间单元的时域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向接收端装置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或者,向接收端装置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DCI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或者,向接收端装置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SCI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或者,向接收端装置发送RRC信令和DCI,RRC信令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部分信息,DCI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另一部分信息;或者,向接收端装置发送RRC信令和SCI,RRC信令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部分信息,SCI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另一部分信息。
基于该实施方式,发送端装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提高了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在以下至少一项发生变化时,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第一序列的长度、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第二序列包括的子序列的个数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26
子序列包括的元素个数M、或第一时间单元组中起始时间单元的时域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Aejαnxq(n mod NZC),n=0,1,2……L-1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27
其中,r(n)为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A为与n无关的复数,j为虚数单位,α为与n无关的实数,NZC为小于或等于L的最大质数或大于L的最小质数或小于等于2L的最大质数或大于2L的最小质数,q为大于0小于NZC的整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α、NZC、或q。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序列通过反馈连接的N级移位寄存器生成;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N)=(cNr(n+N-1)+cN-1r(n+N-2)+…+c1r(n))mod2
其中,n=0,1,2…L-N-1,ci为第i个移位寄存器的反馈系数,i=1,2,…N。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N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或N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x1(n+Nc1)+x2(n+Nc2))mod2,n=0,1,2……L-1
其中,r(n)为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x1(n)和x2(n)为m序列,Nc1为x1(n)的移位值,Nc2为x2(n)的移位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x1(n)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1、N1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N1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x1(n)的移位值Nc1、x2(n)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2、N2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N2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或x2(n)的移位值Nc2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可以由接收端装置执行,也可以由接收端装置的部件,例如接收端装置的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还可以由能实现全部或部分接收端装置功能的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单元组上获取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并根据第二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其中,参考信号包括根据第一序列确定的第二序列,第二序列包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31
个子序列,第二序列的子序列包括M个元素,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32
个元素,或者,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33
个元素,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311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34
k=0,…,M-1,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35
第二序列由第一时间单元组承载,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36
个时间单元,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
基于该方案,本申请将较长的序列进行拆分由多个时间单元承载,使得拆分后的序列在接收端进行处理时,依然能够重新拼接为完整的长序列,从而有效增加了序列的长度,增强了序列的抗干扰能力,降低不同设备发送的序列之间的干扰。此外,在接收端根据第二序列对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进行处理时,能够充分利用长序列的相关性,从而提高距离测量的准确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单元组的第l*个时间单元还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包括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的后M1个元素。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单元组的起始时间单元还承载第二循环前缀,该第二循环前缀包括第二序列的最后一个子序列的后M1个元素,或者说,该第二循环前缀包括第二序列的后M1个元素。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单元组包含于第二时间单元组内,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Nsymb个时间单元,Nsymb大于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37
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38
个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内不连续。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时间单元组包含于第二时间单元组内,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Nsymb个时间单元,Nsymb等于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39
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310
个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内连续。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l*和l**存在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为第二时间单元组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l*和l**的映射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序列的长度、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第二序列包括的子序列的个数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41
第二序列的子序列包括的元素个数M、或第一时间单元组中起始时间单元的时域位置。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或者,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下行控制信息DCI,DCI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或者,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SCI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或者,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RRC信令和DCI,RRC信令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部分信息,DCI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另一部分信息;或者,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RRC信令和SCI,RRC信令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部分信息,SCI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另一部分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Aejαnxq(n mod NZC),n=0,1,2……L-1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042
其中,r(n)为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A为与n无关的复数,j为虚数单位,α为与n无关的实数,NZC为小于或等于L的最大质数或大于L的最小质数或小于等于2L的最大质数或大于2L的最小质数,q为大于0小于NZC的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α、NZC、或q。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序列通过反馈连接的N级移位寄存器生成;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N)=(cNr(n+N-1)+cN-1r(n+N-2)+…+c1r(n))mod2
其中,n=0,1,2…L-N-1,ci为第i个移位寄存器的反馈系数,i=1,2,…N。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N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或N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x1(n+Nc1)+x2(n+Nc2))mod2,n=0,1,2……L-1
其中,r(n)为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x1(n)和x2(n)为m序列,Nc1为的x1(n)移位值,Nc2为x2(n)的移位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x1(n)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1、N1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N1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x1(n)的移位值Nc1、x2(n)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2、N2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N2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或x2(n)的移位值Nc2
其中,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第一方面中相应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发送端装置,或者包含上述发送端装置的装置,或者上述发送端装置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中的接收端装置,或者包含上述接收端装置的装置,或者上述接收端装置中包含的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收发模块。该收发模块,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上述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发送和/或接收功能。该收发模块可以由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构成。该处理模块,可以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处理功能。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分别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发送端装置,或者包含上述发送端装置的装置,或者上述发送端装置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中的接收端装置,或者包含上述接收端装置的装置,或者上述接收端装置中包含的装置。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与该通信装置之外的模块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发送端装置,或者包含上述发送端装置的装置,或者上述发送端装置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中的接收端装置,或者包含上述接收端装置的装置,或者上述接收端装置中包含的装置。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或者,也可以独立于该处理器。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发送端装置,或者包含上述发送端装置的装置,或者上述发送端装置中包含的装置,比如芯片;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二方面中的接收端装置,或者包含上述接收端装置的装置,或者上述接收端装置中包含的装置。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是芯片时,上述的发送动作/功能可以理解为输出信息,上述的接收动作/功能可以理解为输入信息。
其中,第三方面至第九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方面所述的发送端装置和接收端装置。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含用于执行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单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序列的发送和接收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3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符号组上承载的序列示意图一;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符号组上承载的序列示意图二;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符号组上承载的序列示意图三;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符号组上承载的序列示意图四;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符号组上承载的序列示意图五;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符号组上承载的序列示意图六;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符号组上承载的序列示意图七;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符号组上承载的序列示意图八;
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符号组上承载的序列示意图九;
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序列的发送和接收处理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序列的发送和接收处理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序列的发送和接收处理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序列的发送和接收处理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可以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个实施例未必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中,“…时”以及“若”均指在某种客观情况下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并非是限定时间,且也不要求实现时要有判断的动作,也不意味着存在其它限定。
可以理解,本申请中的预定义可以理解为定义、预先定义、存储、预存储、预协商、预配置、固化、或预烧制。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些可选的特征,在某些场景下,可以不依赖于其他特征,比如其当前所基于的方案,而独立实施,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应的效果,也可以在某些场景下,依据需求与其他特征进行结合。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给出的装置也可以相应的实现这些特征或功能,在此不予赘述。
本申请中,除特殊说明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可以互相参考。在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方式、实施方法、或实现方法。以下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目前,可以通过序列的传输实现设备之间距离的测量。通常,发送端设备在一个符号内发送一个序列,即序列的长度局限于一个符号内的数据点的总数,或者说,序列包括的元素数不超过一个符号内数据点的总数。其中,符号例如可以为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符号。符号内的数据点所在的时域位置用于承载数据。此外,符号内还可以包括循环前缀点,循环前缀点所在的时域位置用于承载循环前缀。数据点和循环前缀点可以统称为采样点。
示例性的,以符号内的数据点数为5,循环前缀点数为2为例,如图1所示,发送端设备在三个符号中的每个符号内发送包括5个元素的序列S,其中,序列S的元素分别表示为S(1)、S(2)、S(3)、S(4)、以及S(5)。每个符号内的循环前缀包括序列S的后两个元素S(4)和S(5)。
在接收端,接收端设备可以收到包括循环前缀和序列S的接收序列,并在每个符号内对接收序列进行截断处理,得到整理后的序列,再对整理后的序列和本地序列在每个符号内进行循环相关运算,根据循环相关运算的结果,获取接收端设备与发送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中,本地序列与发送端设备发送的序列S相同。
示例性的,假设接收端设备在每个符号内截取的循环前缀的元素数、以及序列S的元素数均相等,如图1所示,以截取的循环前缀包括1个元素为例,每个符号对应的整理后的序列为S(5)、S(1)、S(2)、S(3)、以及S(4)。
然而,如背景技术所述,在设备较多的场景下,不同设备发送的序列之间可能会相互干扰。在序列的长度局限于一个符号内的数据点数的情况下,序列的长度较短,抗干扰能力受限。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能够增强抗干扰能力,降低不同设备发送的序列之间的干扰,从而提高距离测量的准确性。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者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系统,或者LTE和5G混合组网的系统,或者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系统、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系统、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以及其他下一代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也可以为非3GPP通信系统,不予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场景,例如可以应用于以下通信场景中的一种或多种: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T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D2D、V2X、和IoT等通信场景。
其中,上述适用本申请的通信系统和通信场景仅是举例说明,适用本申请的通信系统和通信场景不限于此,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本申请提供一种本申请适用的通信系统。如图2所示,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发送端装置201和接收端装置202。
可选的,发送端装置201和接收端装置202可以均为终端设备或其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发送端装置201可以为网络设备或其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接收端装置202可以为终端设备或其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用于实现通信功能的设备。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mobile station,MS)、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终端设备例如可以是IoT、V2X、D2D、M2M、5G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无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无人机、IoT设备(例如,传感器,电表,水表等)、V2X设备、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站点(station,ST)、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
(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车载终端、具有车对车(vehicle-to-vehicle,V2V)通信能力的车辆、智能网联车、具有无人机对无人机(UAV to UAV,U2U)通信能力的无人机等等。
可选的,网络设备是一种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可以是LTE或演进的LTE系统(LTE-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如传统的宏基站eNB和异构网络场景下的微基站eNB;或者可以是5G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odeB或gNB);或者可以是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或者可以是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发送端装置201和接收端装置202可以是同一装置。该场景下,发送端装置201的发送信号经过电磁反射体的发射后,发送端装置201可以收到该发送信号的反射信号。此时,发送端装置可以基于收到的反射信号确定发送端装置与该电磁反射体之间的距离。
示例性的,如图3a所示,以全屋智能场景下发送端装置201为智能音响为例,智能音响的发送信号经过电磁反射体的反射后,智能音响由收到该发送信号的反射信号。
可选的,发送端装置201和接收端装置202可以是不同的装置。示例性的,如图3b所示,发送端装置201和接收端装置202中的一个可以是智能音响,另一个可以是智能电视。或者,如图3c所示,发送端装置201和接收端装置202可以均为车载设备。或者,如图3d所示,发送端装置201可以是网络设备,接收端装置202可以是车载设备或手持设备。
本申请涉及的发送端装置或接收端装置的相关功能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由一个设备内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实现,或者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芯片,也可以为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或芯片系统,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例如,本申请涉及的发送端装置或接收端装置的相关功能可以通过图4中的通信装置400来实现。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4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4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1,通信线路4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图4中仅是示例性的以包括通信接口404,以及一个处理器401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403。
处理器4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402可以用于通信装置400包括的不同组件之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404,可以是收发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wireless access networks,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例如,所述收发模块可以是收发器、收发机一类的装置。可选的,所述通信接口404也可以是位于处理器401内的收发电路,用以实现处理器的信号输入和信号输出。
存储器403可以是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例如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4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4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
或者,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处理器401执行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处理相关的功能,通信接口404负责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4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4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4中的处理器401和处理器4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ore)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ore)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或人工智能处理器等各类运行软件的计算设备,每种计算设备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执行软件指令以进行运算或处理的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4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405和输入设备406。输出设备405和处理器4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4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406和处理器4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4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示出的组成结构并不构成对该通信装置的限定,除图4所示部件之外,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图2所示的发送端装置和接收端装置之间的交互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展开说明。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执行主体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发送端装置和接收端装置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发送端装置确定第一序列。其中,第一序列的长度为L。
可选的,第一序列的长度可以指第一序列包括的元素个数。第一序列的长度L可以大于一个时间单元对应的最大序列长度。时间单元对应的最大序列长度可以为时间单元内数据点的个数。
可选的,本申请中的时间单元可以是符号、时隙、子帧、帧等,符号例如可以为SC-FDMA符号或OFDM符号。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以时间单元为符号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的,第一序列的长度L的取值可以是存储、或者预存储、或者预配置、或者固化、或者预烧制在发送端装置中的。或者,可以是发送端装置确定的。或者,可以是协议规定的,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S502、发送端装置根据第一序列,确定第二序列。
其中,该第二序列包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11
个子序列,第二序列的子序列包括M个元素,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12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13
示例性的,M可以等于或小于一个时间单元内数据点的个数。在第一序列的长度L的取值以及M的取值已知时,即可确定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14
的取值。
可选的,发送端装置根据第一序列,确定第二序列,可以包括:发送端装置将第一序列的元素重新排序,得到第二序列。示例性的,第二序列中的元素在第一序列中的位置可以有如下两种实现方式:
方式一、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15
个元素,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16
k=0,…,M-1。其中,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17
表示l*为0至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18
的正整数,k=0,…,M-1表示k为0至M-1的整数。
示例性的,以第一序列表示为R,第二序列表示为S为例,该方式一中,第二序列中的元素在第一序列中的位置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1):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19
其中,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110
表示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111
表示第一序列中的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112
个元素。
示例性的,以L等于15,M等于5,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113
等于3为例,第二序列中的元素在第一序列中的位置可以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114
由上可得,该方式一中,第二序列的子序列中,任意两个相邻元素在第一序列中的索引之差等于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115
方式二、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116
个元素,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117
k=0,…,M-1。
示例性的,以第一序列表示为R,第二序列表示为S为例,该方式二中,第二序列中的元素在第一序列中的位置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2):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21
其中,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22
表示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23
表示第一序列中的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24
个元素。
示例性的,以L等于15,M等于5,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25
等于3为例,第二序列中的元素在第一序列中的位置可以如下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26
由上可得,该方式二中,第二序列的子序列中,任意两个相邻元素在第一序列中的索引之差等于1。
S503、发送端装置发送第二序列。
其中,该第二序列由第一时间单元组承载。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28
个时间单元,且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即第二序列在第一时间单元组上发送,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一个时间单元承载第二序列的一个子序列。示例性的,时间单元为符号时,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29
个符号。
可选的,发送端装置发送第二序列可以包括:发送端装置发送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包括第二序列。
S504、接收端装置在第一时间单元组上获取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
其中,该参考信号包括根据第一序列确定的第二序列。第二序列可参考上述步骤S502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予赘述。
可选的,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可以为参考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接收端装置收到的信号。示例性的,在接收端装置与发送端装置为同一装置的情况下,该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可以为发送端装置发送的参考信号经过反射的反射信号。
S505、接收端装置根据第二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
可选的,接收端装置通过对接收信号的处理可以得到接收端装置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示例性的,在接收端装置与发送端装置为同一装置的情况下,该目标对象可以为电磁反射体;在接收端装置与发送端装置为不同装置的情况下,该目标对象为发送端装置。
基于该方案,本申请将较长的序列进行拆分由多个时间单元承载,使得拆分后的序列在接收端进行处理时,依然能够重新拼接为完整的长序列,从而有效增加了序列的长度,增强了序列的抗干扰能力,降低不同设备发送的序列之间的干扰。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的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的整体流程进行了说明。下面对上述流程中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进行说明。
对于第一序列: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序列可以满足如下公式(4),发送端装置可以根据如下公式(4)生成第一序列。
r(n)=Aejαnxq(n mod NZC),n=0,1,2……L-1 (4)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27
其中,r(n)为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A为与n无关的复数,j为虚数单位,α为与n无关的实数,NZC为小于或等于L的最大质数或大于L的最小质数或小于或等于2L的最大质数或大于2L的最小质数,q为大于0小于NZC的整数。
可选的,第一序列满足上述公式(4)时,第一序列可以称为Zadoff-chu序列,或简称为ZC序列。当然也可以有其他名称,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序列可以通过反馈连接的N级移位寄存器生成。该N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5):
F(x)=cNxN+cN-1xN-1+…+c1x1+c0 (5)
其中,F(x)为N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ci为第i个移位寄存器的反馈系数,ci的取值为1或0,当ci取0时表示无反馈,即第i个移位寄存器的反馈线断开,当ci取1时表示有反馈,即第i个移位寄存器的反馈线未断开。xi为第i个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其中,i=1,2,…N,表示i为1至N的正整数。c0等于1。
可选的,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序列可以满足如下公式(6),发送端装置可以根据如下公式(6)生成第一序列:
r(n+N)=(cNr(n+N-1)+cN-1r(n+N-2)+…+c1r(n))mod2 (6)
其中,n=0,1,2…L-N-1,表示n为0至L-N-1的整数。在n取0至N-1的整数时,r(0)至r(N-1)为第一序列的第0个至第N-1个元素,示例性的,r(0)至r(N-1)可以为第0个移位寄存器至第N-1个寄存器的初始状态。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至第L-N-1个元素根据上述公式(6)计算得到。
可选的,第一序列满足上述公式(6)时,第一序列可以称为m序列。当然也可以有其他名称,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序列可以满足如下公式(7),发送端装置可以根据如下公式(7)生成第一序列。
r(n)=(x1(n+Nc1)+x2(n+Nc2))mod2,n=0,1,2……L-1 (7)
其中,r(n)为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x1(n)和x2(n)为m序列,Nc1为x1(n)的移位值,Nc2为x2(n)的移位值。
可选的,第一序列满足上述公式(7)时,第一序列可以称为Gold序列。当然也可以有其他名称,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第二序列中的元素在第一序列中的位置满足上述步骤S502中的方式一时,对于步骤S503:
可选的,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第l*个时间单元除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外,还可以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该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包括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的后M1个元素。示例性的,M1可以等于或小于一个时间单元承载的循环前缀能够包括的最大元素数。
示例性的,以L等于15,M等于5,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31
等于3,M1等于2为例,第一时间单元组中各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元素可以如下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32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41
可选的,第一时间单元组可以包含于第二时间单元组内,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Nsymb个时间单元。该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起始时间单元和结束时间单元上均承载有第二序列的子序列,即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起始时间单元和结束时间单元。当然,第一时间单元组还可以包括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其他时间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起始时间单元指时间单元组中时域位置最早的时间单元,结束时间单元指示时间单元组中时域位置最晚的时间单元。因此,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起始时间单元时,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起始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起始时间单元的时域位置相同。
可选的,若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索引为l**,在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索引为l*,由于第一时间单元组包含于第二时间单元组内,因此l*和l**之间存在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为第二时间单元组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即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所述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可以理解为:第二时间单元组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
可选的,Nsymb可以大于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42
即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第二时间单元组内的部分时间单元。该场景下,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43
个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内可以不连续。
示例性的,以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4个时间单元,该4个时间单元的索引l**分别为0、1、2、3,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3个时间单元,且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索引l**分别为0、2、3为例,由于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时间单元在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索引l*分别为0、1、2,从而l**=0对应l*=0,l**=2对应l*=1,l**=3对应l*=2。基于表3所示的元素,以时间单元为符号为例,该示例下第一符号组在第二符号组中的位置、以及第一符号组上承载的元素可以如图6a所示。也就是说,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时间单元可以按照时间单元的先后顺序承载第二序列的子序列,例如,在前的时间单元承载的子序列位于在后的时间单元承载的子序列之前。
可以理解的,l*和l**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仅限于图6a所示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有其他对应关系。例如,l**=0对应l*=0,l**=2对应l*=2,l**=3对应l*=1,此时,以时间单元为符号为例,该示例下第一符号组在第二符号组中的位置、以及第一符号组上承载的元素可以如图6b所示。或者l**=0对应l*=1,l**=1对应l*=0,l**=3对应l*=2;或者,l**=0对应l*=1,l**=1对应l*=2,l**=3对应l*=0,不予限制。也就是说,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时间单元可以不按照时间单元的先后顺序承载第二序列的子序列,例如,在前的时间单元可以承载第二序列中靠后的子序列,在后的时间单元可以承载第二序列中靠前的子序列。
基于上述方案,在Nsymb大于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44
时,发送端装置在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部分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二序列,使得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另一部分时间单元上可以发送数据,从而达到数据传输与序列传输之间的平衡,以降低数据的发送等待时延,提高序列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的,Nsymb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45
即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第二时间单元组内的全部时间单元。该场景下,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Nsymb个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内连续。或者说,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Nsymb个时间单元在时域上连续。
示例性的,以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3个时间单元,该3个时间单元的索引l**分别为0、1、2,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全部时间单元为例,由于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时间单元在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索引l*分别为0、1、2,从而l**=0对应l*=0,l**=1对应l*=1,l**=2对应l*=2。基于表3所示的元素,以时间单元为符号为例,该示例下第一符号组在第二符号组中的位置、以及第一符号组上承载的元素可以如图7a所示。
可以理解的,l*和l**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仅限于图7a所示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有其他对应关系。例如,l**=0对应l*=0,l**=1对应l*=2,l**=2对应l*=1,此时,以时间单元为符号为例,该示例下第一符号组在第二符号组中的位置、以及第一符号组上承载的元素可以如图7b所示。当然,l*和l**之间还可以有其他对应关系,不予限制。
可选的,上述l*和l**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存储、或者预存储、或者预配置、或者固化、或者预烧制在发送端装置中的。或者,可以是发送端装置自行确定的,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第二序列中的元素在第一序列中的位置满足上述步骤S502中的方式二时,对于步骤S503: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时间单元组的起始时间单元还承载第二循环前缀,该第二循环前缀包括第二序列的最后一个子序列的后M1个元素,或者说,该第二循环前缀包括第二序列的后M1个元素。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可能的实现中,只有第一时间单元组的起始时间单元上承载第二循环前缀,其余时间单元上不承载循环前缀,即该可能的实现仅涉及一个第二循环前缀。
示例性的,以L等于15,M等于5,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51
等于3,M1等于2为例,第一时间单元组中各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元素可以如下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52
可选的,在该场景下,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时间单元在时域上连续。示例性的,基于表4所示的元素,以时间单元为符号为例,第一符号组上承载的元素可以如图8所示。
基于该方案,在第一时间单元组的起始时间单元上承载第二循环前缀,在其他时间单元上不发送循环前缀,从而可以减少资源开销。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第l*个时间单元除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外,还可以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可参考第二序列中的元素在第一序列中的位置满足上述步骤S502中的方式一时,对于步骤S503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予赘述。
示例性的,以L等于15,M等于5,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53
等于3,M1等于2为例,第一时间单元组中各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元素可以如下表5所示:
表5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54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61
可选的,第一时间单元组可以包含于第二时间单元组内,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Nsymb个时间单元。若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索引为l**,在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索引为l*,由于第一时间单元组包含于第二时间单元组内,因此l*和l**之间存在映射关系。可参考第二序列中的元素在第一序列中的位置满足上述步骤S502中的方式一时,对于步骤S503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予赘述。
可选的,Nsymb可以大于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62
即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第二时间单元组内的部分时间单元。可参考第二序列中的元素在第一序列中的位置满足上述步骤S502中的方式一时,对于步骤S503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予赘述。
示例性的,以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4个时间单元,该4个时间单元的索引l**分别为0、1、2、3,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3个时间单元,且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索引l**分别为0、2、3为例,由于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时间单元在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索引l*分别为0、1、2,从而l**=0对应l*=0,l**=2对应l*=1,l**=3对应l*=2。基于表5所示的元素,以时间单元为符号为例,该示例下第一符号组在第二符号组中的位置、以及第一符号组上承载的元素可以如图9a所示。
可以理解的,l*和l**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仅限于图9a所示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有其他对应关系。例如,l**=0对应l*=0,l**=2对应l*=2,l**=3对应l*=1,此时,以时间单元为符号为例,该示例下第一符号组在第二符号组中的位置、以及第一符号组上承载的元素可以如图9b所示。当然,l*和l**之间还可以有其他对应关系,不予限制。
可选的,Nsymb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63
即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第二时间单元组内的全部时间单元。可参考第二序列中的元素在第一序列中的位置满足上述步骤S502中的方式一时,对于步骤S503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予赘述。
示例性的,以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3个时间单元,该3个时间单元的索引l**分别为0、1、2,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全部时间单元为例,由于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时间单元在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索引l*分别为0、1、2,从而l**=0对应l*=0,l**=1对应l*=1,l**=2对应l*=2。基于表5所示的元素,以时间单元为符号为例,该示例下第一符号组在第二符号组中的位置、以及第一符号组上承载的元素可以如图10a所示。
可以理解的,l*和l**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仅限于图10a所示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有其他对应关系。例如,l**=0对应l*=0,l**=1对应l*=2,l**=2对应l*=1,此时,以时间单元为符号为例,该示例下第一符号组在第二符号组中的位置、以及第一符号组上承载的元素可以如图10b所示。当然,l*和l**之间还可以有其他对应关系,不予限制。
可选的,上述l*和l**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获取方式可参考第二序列中的元素在第一序列中的位置满足上述步骤S502中的方式一时,对于步骤S503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予赘述。
可选的,基于对上述步骤S503的说明,l*和l**之间映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第二序列的子序列和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时间单元的映射关系,即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或者说,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映射至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第l**个时间单元。示例性的,基于图10b所示的示例,第二序列的映射顺序为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第0个符号→第2个符号→第1个符号。
对于步骤S504:
可选的,在第一时间单元的第l*个时间单元还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的情况下,接收端装置获取的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可以包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71
个子信号。其中,第l*个子信号可以包括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及其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第l*个子信号由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
可选的,在第一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单元承载第二循环前缀的情况下,接收端获取的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可以包括第二序列和该第二循环前缀。
在步骤S504中接收端装置获取的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的子信号包括第二序列的子序列及其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的情况下,上述步骤S505,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5051、对接收信号的第l*个子信号进行截取,得到第三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其中,第三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包括M个元素。
可选的,接收端装置可以按照预设规则,确定接收信号的第l*个子信号对应的截取位置;再根据接收信号的第l*个子信号对应的截取位置,对接收信号的第l*个子序列进行截取,得到第三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
可选的,在接收端装置和发送端装置为不同装置,且发送端装置与接收端装置已经实现同步的情况下,该预设规则可以指示接收信号的起始子信号的起始截取位置与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起始时间单元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为定时提前(time advanced,TA),起始子信号的截取时间长度为M*Ts,Ts为相邻采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可选的,在接收端装置与发送端装置为不同装置的情况下,发送端装置可以向接收端装置指示第一时间单元组中起始时间单元的时域位置,以便接收端装置确定获取上述接收信号的起始时域位置,从而确定起始子信号的起始截取位置。
可选的,在接收端装置和发送端装置为同一装置的情况下,该预设规则可以指示接收信号的起始子信号的起始截取位置与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起始时间单元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为M1*Ts/2,M1*Ts为第一循环前缀所占的时域长度,起始子信号的截取时间长度为M*Ts
可选的,无论接收端装置和发送端装置是否为同一装置,在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内连续的情况下,该预设规则还可以指示后一个子信号的起始截取位置与前一个子信号的终止截取位置之间的间隔为M1*Ts,或者说,后一个子信号的起始截取位置与前一个子信号的终止截取位置之间间隔M1个元素。
示例性的,以发送端装置和接收端装置为不同装置,时间单元为符号,发送端装置在第一符号组上发送的元素如图7a所示,假设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起始时间单元的起始位置为时刻a,TA等于Ts,如图11a所示,起始子信号的起始截取位置位于时刻a+Ts,后一个子信号的起始截取位置与前一个子信号的终止截取位置之间间隔2个元素。
可选的,无论接收端装置和发送端装置是否为同一装置,在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内不连续的情况下,该预设规则还可以指示第二时间单元组中后一个时间单元对应的起始截取位置与前一个时间单元对应的终止截取位置之间的间隔为M1*Ts,或者说,后一个时间单元对应的起始截取位置与前一个时间单元对应的终止截取位置之间间隔M1个元素。
可选的,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内不连续的情况下,接收端装置可以按照上述预设规则对第二时间单元组内的每个时间单元上的信号进行截断。之后,接收端装置可以根据l*和l**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二时间单元组内哪些时间单元承载有第二序列的子序列,哪些时间单元不承载第二序列,从而可以将在不承载第二序列的时间单元上截取的信息丢弃或者进行其他处理。该场景下,起始子信号的起始截取位置可以理解为第二时间单元组中起始时间单元对应的截取位置。
示例性的,以时间单元为符号,发送端装置在第一符号组上发送的元素如图6a所示,假设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起始时间单元的起始位置为时刻a,TA等于Ts,如图11b所示,起始时间单元的起始截取位置位于时刻a+Ts,后一个时间单元对应的起始截取位置与前一个时间单元对应的终止截取位置之间间隔2个元素。
此外,接收端装置确定l*和l**的映射关系后,可以确定第二序列在第二时间单元组中的第0个、第2个、以及第3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第1个时间单元不承载第二序列,从而可以将在第1个时间单元上截取的信息丢弃或进行其他处理。
可选的,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内不连续的情况下,发送端装置可以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l*和l**的映射关系。相应的,接收端装置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获知l*和l**的映射关系,从而确定承载第二序列的多个时间单元的时域位置。
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一个表格来指示l*和l**的映射关系。示例性的,基于图6a所示的示例,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如下表6。
表6
l<sup>**</sup> l<sup>*</sup>
0 0
2 1
3 2
或者,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两组索引,其中第一组索引包括l**的多个取值,第二组索引包括l*的多个取值。l*和l**的映射关系通过索引在组中的顺序指示,例如,第一组索引中的第i个l**对应第二组索引中的第i个l*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181
示例性的,基于图6a所示的示例,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组索引{0,2,3}和第二组索引{0,1,2}。
当然,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指示l*和l**的映射关系,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接收端装置对接收信号的第l*个子信号进行截取后,得到的第三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可以包括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中的M2个元素和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的M3个元素,M2小于或等于第一循环前缀包括的元素个数M1,M2与M3之和等于M。特别的,M2的取值可以为0,即第三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可以不包括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
可选的,由于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包括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的后M1个元素,因此,对于第三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来说,无论M2是否等于0,均包括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的全部元素,区别在于,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的全部元素在第三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中的顺序不同。
可选的,接收端装置对接收信号的第l*个子信号进行截取后,得到的第三序列的不同子序列包括的第一循环前缀中的元素的个数可以相同。
可选的,若接收端装置和发送端装置为同一装置,执行下述步骤S5053;若接收端装置和发送端装置为不同装置,执行下述步骤S5052。
S5052、生成第二序列。
可选的,接收端装置可以根据发送端装置的指示生成第二序列。示例性的,发送端装置可以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相应的,接收端装置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第一序列的长度、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第二序列包括的子序列的个数、子序列包括的元素个数M、或第一时间单元组中起始时间单元的时域位置。该第一时间单元组中起始时间单元的时域位置的功能可参考上述步骤S5051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予赘述。
可选的,在第一序列满足上述公式(4)的情况下,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α、NZC、或q。
在第一序列满足上述公式(6)的情况下,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N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或N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
在第一序列满足上述公式(7)的情况下,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x1(n)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1、N1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N1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x1(n)的移位值Nc1、x2(n)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2、N2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N2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或x2(n)的移位值Nc2
可选的,接收端装置收到该第二指示信息后,可以按照第一序列的长度和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生成第一序列,例如,将第一序列的长度和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代入上述公式(4)或公式(6)或公式(7)生成第一序列。再按照第二序列包括的子序列的个数、子序列包括的元素个数、第二序列中的元素在第一序列中的位置生成第二序列。
可选的,第二序列中的元素在第一序列中的位置满足上述步骤S502中的方式一或方式二,发送端装置可以向接收端装置指示发送端使用的是方式一还是方式二,相应的,接收端装置使用与发送端装置相同的方式。例如,发送端装置根据第一序列确定第二序列时使用的方式一,则接收端装置将子序列的个数、子序列包括的元素个数代入上述公式(1)生成第二序列。
可选的,发送端装置可以通过下述实现方式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接收端装置通过相应的方式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第二指示信息:
发送端装置可以向接收端装置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在该RRC信令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相应的,接收端装置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该RRC信令。
或者,在发送端装置为网络设备,接收端装置为终端设备的情况下,发送端装置可以向接收端装置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在该DCI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相应的,接收端装置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该DCI。
或者,在发送端装置和接收端装置都为终端设备的情况下,发送端装置可以向接收端装置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在该SCI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相应的,接收端装置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该SCI。
或者,在发送端装置为网络设备,接收端装置为终端设备的情况下,发送端装置可以向接收端装置发送RRC信令和DCI,在RRC信令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部分信息,在该DCI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另一部分信息。相应的,接收端装置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该RRC和DCI。例如,在RRC中携带用于指示第一序列的长度、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的信息,在DCI中携带用于指示第二序列包括的子序列的个数、所述子序列包括的元素个数的信息。
或者,在发送端装置和接收端装置都为终端设备的情况下,发送端装置可以向接收端装置发送RRC信令和SCI,在该RRC信令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部分信息,在该SCI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另一部分信息。相应的,接收端装置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该RRC和SCI。例如,在SCI中携带用于指示第一序列的长度、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的信息,在RRC中携带用于指示第二序列包括的子序列的个数、所述子序列包括的元素个数的信息。
可选的,发送端装置可能会多次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序列,例如,在需要周期获取或者多次获取接收端装置与发送端装置之间的距离时,发送端装置可能周期或多次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序列。该场景下,发送端装置首次发送第二序列时,可以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后续,发送端装置可以在以下至少一项信息发生变化时才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第一序列的长度、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第二序列包括的子序列的个数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01
第二序列的子序列包括的元素个数M、或第一时间单元组中起始时间单元的时域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至少一项发生变化时,发送端装置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是变化后的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5021和S5022没有严格的执行顺序,可以先执行步骤S5021,再执行步骤S5022;或者,可以先执行步骤S5022,再执行步骤S5021;或者,同时执行步骤S5021和S5022,不予限制。
S5023、对第二序列和第三序列进行循环相关运算,得到相关运算结果。
可选的,第一时间单元组包含于第二时间单元组时,第二时间单元组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由于l*和l**的映射并不一定是按顺序进行的映射,例如图6b所示的l**=0对应l*=0,l**=2对应l*=2,l**=3对应l*=1。此时,接收端装置可以根据发送端装置的指示获知l*和l**的映射关系,并根据该映射关系对第二序列或第三序列的子序列的顺序进行调整,使得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与第三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齐。
可选的,对第二序列的子序列的顺序进行调整后得到的序列可以称为本地序列。对第二序列的子序列的顺序调整也可以在上述步骤S5022中完成,此时,步骤S5022可以描述为生成本地序列。
示例性的,以时间单元为符号,发送端装置在第一符号组上发送的元素如图6b所示,接收端装置获取的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与发送端装置在第一符号组上发送的元素相同,M2等于1为例,接收端装置对接收信号的第l*个子信号进行截取,得到的第三序列可以如图12所示。此时,如图12所示,接收端装置可以对第二序列的子序列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将第二序列的第2个子序列放到第0个子序列和第1个子序列中间,以使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齐第三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或者,接收端装置可以对第三序列的子序列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将第三序列的第1个子序列放到第0个子序列和第2个子序列中间,以使第三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齐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
可以理解的,对于上述图11a或图11b所示的示例,接收端装置无需对第二序列或第三序列的子序列的顺序进行调整,在执行上述步骤S5051后,第三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与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自然对齐。
可选的,对第二序列和第三序列进行循环相关运算可以满足如下公式(8):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11
其中,P(τ)为相关运算结果的第τ个子运算结果,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15
表示第三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k-τ可以理解为对第三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的第k个元素循环左移τ位。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16
表示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18
表示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的第k个元素,s*中的上标*表示共轭,M1为第一循环前缀包括的元素个数,τ=0,1,…M1-1表示τ为0至M1-1的整数。
示例性的,基于图11b所示的示例,τ等于0时,l*、k、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17
的取值可以如下表7所示:
表7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12
示例性的,基于图11b所示的示例,τ等于1时,l*、k、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13
的取值可以如下表8所示:
表8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14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21
S5024、根据相关运算结果确定接收端装置和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在接收端装置与发送端装置为同一装置的情况下,该目标对象为电磁反射体。在接收端装置与发送端装置为不同装置的情况下,该目标对象为发送端装置。
可选的,通过上述步骤S5023得到M1-1个子运算结果后,可以确定该M1-1个子运算结果中的峰值。假设峰值为τ取K时的子运算结果P(K),在接收端装置与发送端装置为同一装置的情况下,接收端装置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满足如下公式(9);在接收端装置与发送端装置为不同装置的情况下,接收端装置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满足如下公式(10)。
d=c0×(T+K*Ts)/2 (9)
其中,d为接收端装置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c0为电磁波传播速度,T为截取接收信号的起始时间与发送第二序列的起始时间之间的差值,Ts为相邻采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d=c0×(TA+K*Ts) (10)
其中,d为接收端装置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c0为电磁波传播速度,Ts为相邻采用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假设发送端装置与接收端装置已经实现同步,TA为发送端装置与接收端装置之间的定时提前(time advanced,TA)。
可选的,在步骤S504中接收端装置获取的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包括第二序列和第二循环前缀的情况下,上述步骤S505,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505a、对接收信号进行截取,得到第三序列。其中,第三序列包括L个元素。
可选的,接收端装置可以按照预设规则,确定接收信号对应的截取位置;再根据接收信号对应的截取位置,对接收信号进行截取,得到第三序列。
可选的,在接收端装置和发送端装置为不同装置,且发送端装置与接收端装置已经实现同步的情况下,该预设规则可以指示接收信号的起始截取位置与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起始时间单元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为TA,接收信号的截取时间长度为L*Ts
可选的,在接收端装置和发送端装置为同一装置的情况下,该预设规则可以指示接收信号的起始截取位置与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起始时间单元的起始位置之间的间隔为M1*Ts/2,接收信号的截取时间长度为L*Ts
可选的,该第三序列可以包括第二序列的前L1个元素和第二循环前缀的后L2个元素,L1与L2之和等于L。
示例性的,以发送端装置和接收端装置为不同装置,时间单元为符号,发送端装置在第一符号组上发送的元素如图8所示,假设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起始时间单元的起始位置为时刻a,TA等于Ts,如图13所示,第一行所示的接收信号的起始截取位置位于时刻a+Ts。对接收信号截取后如第二行所示,对第二行所示的结果进行整理后得到的第三序列包括15个元素,其中首个元素为第二循环前缀的最后一个元素,其余元素为第二序列的前14个元素,即L1等于14,L2等于1。
可选的,若接收端装置和发送端装置为同一装置,执行下述步骤S505c;若接收端装置和发送端装置为不同装置,执行下述步骤S505b。
S505b、生成第二序列。
其中,该步骤S505b的相关实现可参考上述步骤S5052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S505c、对第二序列和第三序列进行循环相关运算,得到相关运算结果。
可选的,对第二序列和第三序列进行循环相关运算可以满足如下公式(11):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31
其中,P(τ)为相关运算结果的第τ个子运算结果,y表示第三序列,l-τ可以理解为对第三序列的第l个元素循环左移τ位。s(l)表示第二序列的第l个元素,s*中的上标*表示共轭,M1为第二循环前缀包括的元素个数,τ=0,1,…M1-1表示τ为0至M1-1的整数。
示例性的,基于图13所示的示例,τ等于0时,l、y(l-τ)×s*(l)的取值可以如下表9所示:
表9
l y(l-τ)×s<sup>*</sup>(l)
l=0 R(14)×R<sup>*</sup>(0)
l=1 R(0)×R<sup>*</sup>(1)
l=2 R(1)×R<sup>*</sup>(2)
l=3 R(2)×R<sup>*</sup>(3)
l=4 R(3)×R<sup>*</sup>(4)
l=5 R(4)×R<sup>*</sup>(5)
l=6 R(5)×R<sup>*</sup>(6)
l=7 R(6)×R<sup>*</sup>(7)
l=8 R(7)×R<sup>*</sup>(8)
l=9 R(8)×R<sup>*</sup>(9)
l=10 R(9)×R<sup>*</sup>(10)
l=11 R(10)×R<sup>*</sup>(11)
l=12 R(11)×R<sup>*</sup>(12)
l=13 R(12)×R<sup>*</sup>(13)
l=14 R(13)×R<sup>*</sup>(14)
示例性的,基于图13所示的示例,τ等于1时,l、y(l-τ)×s*(l)的取值可以如下表10所示:
表10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32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41
S502d、根据相关运算结果确定接收端装置和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
其中,该步骤S505d的相关实现可参考上述步骤S5054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至此,本申请将较长的序列进行拆分由多个时间单元承载,使得拆分后的序列在接收端进行处理时,依然能够重新拼接为长序列,例如图11a、图11b、图12、以及图13中对接收信号进行截取后得到第三序列,从而有效增加了序列的长度,增强了序列的抗干扰能力,降低不同设备发送的序列之间的干扰。
此外,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序列(第三序列)和本地序列(第二序列)进行处理时,第三序列和第二序列完全符合循环移位的排列方式,即第三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与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之间间隔的元素数相等,例如,图11a、图11b、和图12中的第三序列和第二序列,l*=0时,从循环的角度来看,R(12)与R(0)之间间隔3个元素,R(0)与R(3)之间、R(3)与R(6)之间、R(9)与R(12)之间均间隔3个元素,l*等于1和2时,也满足该规律。或者,第三序列的第l个元素和第二序列的第l个元素之间间隔的元素数相等,l为0至L-1的整数,例如图13中的第三序列和第二序列,从循环的角度来看,R(14)与R(0)之间间隔1个元素,R(0)与R(1)之间以及其他对应元素之间也满足该规律。因此能够充分利用长序列的相关性,从而提高距离测量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由发送端装置实现的方法和/或步骤,也可以由可用于该发送端装置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芯片系统、电路、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由接收端装置实现的方法和/或步骤,也可以由可用于该接收端装置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芯片系统、电路、逻辑模块、或软件)实现。
上述主要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端装置,或者包含上述发送端装置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发送端装置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收端装置,或者包含上述接收端装置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接收端装置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
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可选的,以通信装置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端装置为例,图14示出了一种发送端装置140的结构示意图。该发送端装置140包括处理模块1401。可选的,还可以包括收发模块140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发送端装置14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14中未示出),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1402,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发送和/或接收功能。该收发模块1402可以由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1402,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发送端装置执行的接收和发送类的步骤,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模块1401,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发送端装置执行的处理类(例如确定、获取等)的步骤,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例如:
处理模块1401,用于确定第一序列,第一序列的长度为L;处理模块1401,还用于根据第一序列,确定第二序列,第二序列包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51
个子序列,子序列包括M个元素,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52
个元素,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53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54
k=0,…,M-1,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55
收发模块1402,用于发送第二序列,第二序列由第一时间单元组承载,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56
个时间单元,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
可选的,第一时间单元组的第l*个时间单元还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包括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的后M1个元素。
可选的,第一时间单元组包含于第二时间单元组内,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Nsymb个时间单元,Nsymb大于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57
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58
个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内不连续。
可选的,第一时间单元组包含于第二时间单元组内,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Nsymb个时间单元,Nsymb等于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59
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510
个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内连续。
可选的,l*和l**存在映射关系,映射关系为第二时间单元组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
可选的,收发模块1402,还用于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l*和l**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收发模块1402,还用于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第一序列的长度、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第二序列包括的子序列的个数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511
子序列包括的元素个数M、或第一时间单元组中起始时间单元的时域位置。
可选的,收发模块1402,用于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收发模块1402,用于向接收端装置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携带第二指示信息;
或者,收发模块1402,用于向接收端装置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DCI携带第二指示信息;
或者,收发模块1402,用于向接收端装置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SCI携带第二指示信息;
或者,收发模块1402,用于向接收端装置发送RRC信令和DCI,RRC信令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部分信息,DCI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另一部分信息;
或者,收发模块1402,用于向接收端装置发送RRC信令和SCI,RRC信令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部分信息,SCI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另一部分信息。
可选的,收发模块1402,用于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在以下至少一项发生变化时,收发模块1402,用于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第一序列的长度、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第二序列包括的子序列的个数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61
子序列包括的元素个数M、或第一时间单元组中起始时间单元的时域位置。
可选的,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Aejαnxq(n mod NZC),n=0,1,2……L-1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62
其中,r(n)为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A为与n无关的复数,j为虚数单位,α为与n无关的实数,NZC为小于或等于L的最大质数或大于L的最小质数或小于等于2L的最大质数或大于2L的最小质数,q为大于0小于NZC的整数。
可选的,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α、NZC、或q。
可选的,第一序列通过反馈连接的N级移位寄存器生成;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N)=(cNr(n+N-1)+cN-1r(n+N-2)+…+c1r(n))mod2
其中,n=0,1,2…L-N-1,ci为第i个移位寄存器的反馈系数,i=1,2,…N。
可选的,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N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或N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
可选的,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x1(n+Nc1)+x2(n+Nc2))mod2,n=0,1,2……L-1
其中,r(n)为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x1(n)和x2(n)为m序列,Nc1为的x1(n)移位值,Nc2为x2(n)的移位值。
可选的,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x1(n)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1、N1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N1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x1(n)的移位值Nc1、x2(n)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2、N2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N2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或x2(n)的移位值Nc2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该发送端装置14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硬件实现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发送端装置140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通信装置400的形式。
作为一种示例,图14中的处理模块14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所示的通信装置400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4中的收发模块14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所示的通信装置400中的通信接口404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图14中的发送端装置140是芯片或芯片系统时,收发模块14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芯片或芯片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或通信接口)实现,处理模块14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芯片或芯片系统的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装置140可执行上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以通信装置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收端装置为例,图15示出了一种接收端装置150的结构示意图。该接收端装置150包括处理模块1501。可选的,还可以包括收发模块150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接收端装置15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15中未示出),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1502,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发送和/或接收功能。该收发模块1502可以由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1502,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接收端装置执行的接收和发送类的步骤,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处理模块1501,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接收端装置执行的处理类(例如确定、获取等)的步骤,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例如:
处理模块1501,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组上获取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参考信号包括根据第一序列确定的第二序列,第二序列包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71
个子序列,子序列包括M个元素,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为第一序列中的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72
个元素,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73
k=0,…,M-1,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74
第二序列由第一时间单元组承载,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75
个时间单元,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处理模块1501,还用于根据第二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
可选的,第一时间单元组的第l*个时间单元还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包括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的后M1个元素。
可选的,第一时间单元组包含于第二时间单元组内,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Nsymb个时间单元,Nsymb大于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76
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77
个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内不连续。
可选的,第一时间单元组包含于第二时间单元组内,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Nsymb个时间单元,Nsymb等于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78
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79
个时间单元在第二时间单元组内连续。
可选的,l*和l**存在映射关系,映射关系为第二时间单元组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
可选的,收发模块1502,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l*和l**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收发模块1502,还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序列的长度、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第二序列包括的子序列的个数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710
第二序列的子序列包括的元素个数M、或第一时间单元组中起始时间单元的时域位置。
可选的,收发模块1502,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收发模块1502,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携带第二指示信息;
或者,收发模块1502,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下行控制信息DCI,DCI携带第二指示信息;
或者,收发模块1502,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SCI携带第二指示信息;
或者,收发模块1502,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RRC信令和DCI,RRC信令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部分信息,DCI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另一部分信息;
或者,收发模块1502,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RRC信令和SCI,RRC信令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部分信息,SCI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另一部分信息。
可选的,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Aejαnxq(n mod NZC),n=0,1,2……L-1
Figure BDA0003232433570000281
其中,r(n)为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A为与n无关的复数,j为虚数单位,α为与n无关的实数,NZC为小于或等于L的最大质数或大于L的最小质数或小于等于2L的最大质数或大于2L的最小质数,q为大于0小于NZC的整数。
可选的,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α、NZC、或q。
可选的,第一序列通过反馈连接的N级移位寄存器生成;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N)=(cNr(n+N-1)+cN-1r(n+N-2)+…+c1r(n))mod2
其中,n=0,1,2…L-N-1,ci为第i个移位寄存器的反馈系数,i=1,2,…N。
可选的,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N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或N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
可选的,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x1(n+Nc1)+x2(n+Nc2))mod2,n=0,1,2……L-1
其中,r(n)为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x1(n)和x2(n)为m序列,Nc1为的x1(n)移位值,Nc2为x2(n)的移位值。
可选的,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x1(n)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1、N1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N1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x1(n)的移位值Nc1、x2(n)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2、N2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N2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或x2(n)的移位值Nc2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该接收端装置15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硬件实现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接收端装置150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通信装置400的形式。
作为一种示例,图15中的处理模块15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所示的通信装置400中的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5中的收发模块15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4所示的通信装置400中的通信接口404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图15中的接收端装置150是芯片或芯片系统时,收发模块15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芯片或芯片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或通信接口)实现,处理模块15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芯片或芯片系统的处理器(或者处理电路)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装置150可执行上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发送端装置或接收端装置,还可以使用下述来实现:一个或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控制器、状态机、门逻辑、分立硬件部件、任何其它适合的电路、或者能够执行本申请通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电路的任意组合。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发送端装置或接收端装置,可以由一般性的总线体系结构来实现。为了便于说明,参见图16,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16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600包括处理器1601和收发器1602。该通信装置1600可以为发送端装置或接收端装置,或其中的芯片。图16仅示出了通信装置1600的主要部件。除处理器1601和收发器1602之外,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存储器1603、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图未示意)。
其中,处理器1601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通信装置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存储器1603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收发器1602可以包括射频电路和天线,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其中,处理器1601、收发器1602、以及存储器1603可以通过通信总线连接。
当通信装置开机后,处理器1601可以读取存储器1603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1601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通信装置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1601,处理器1601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在另一种实现中,所述的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独立于进行基带处理的处理器而设置,例如在分布式场景中,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与独立于通信装置,呈拉远式的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指令,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以指令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当然,存储器也可以不在该通信装置中。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为代码/数据读写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接收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可能直接从存储器读取,或可能经过其他器件)并传输至该处理器。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与该通信装置之外的模块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本申请中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以包括前面所述的装置。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0)

1.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的长度为L;
根据所述第一序列,确定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序列包括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11
个子序列,所述子序列包括M个元素,所述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为所述第一序列中的第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12
个元素,l*=0,…,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13
k=0,…,M-1,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14
发送所述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序列由第一时间单元组承载,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15
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所述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的第l*个时间单元还承载所述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所述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包括所述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的后M1个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包含于第二时间单元组内,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Nsymb个时间单元,所述Nsymb大于所述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16
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17
个时间单元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组内不连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包含于第二时间单元组内,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Nsymb个时间单元,所述Nsymb等于所述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18
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19
个时间单元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组内连续。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和l**存在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组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所述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l*和所述l**的映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序列的长度、所述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所述第二序列包括的子序列的个数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110
所述子序列包括的元素个数M、或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中起始时间单元的时域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向所述接收端装置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携带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或者,向所述接收端装置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或者,向所述接收端装置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SCI携带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或者,向所述接收端装置发送RRC信令和DCI,所述RRC信令携带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部分信息,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另一部分信息;
或者,向所述接收端装置发送RRC信令和SCI,所述RRC信令携带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部分信息,所述SCI携带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另一部分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接收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在以下至少一项发生变化时,向所述接收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序列的长度、所述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所述第二序列包括的子序列的个数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111
所述子序列包括的元素个数M、或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中起始时间单元的时域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Aejαnxq(n mod NZC),n=0,1,2……L-1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21
其中,r(n)为所述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A为与n无关的复数,j为虚数单位,α为与n无关的实数,NZC为小于或等于L的最大质数或大于L的最小质数或小于等于2L的最大质数或大于2L的最小质数,q为大于0小于NZC的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α、所述NZC、或所述q。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通过反馈连接的N级移位寄存器生成;所述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N)=(cNr(n+N-1)+cN-1r(n+N-2)+…+c1r(n))mod2
其中,n=0,1,2…L-N-1,ci为第i个移位寄存器的反馈系数,i=1,2,…N。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所述N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或所述N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x1(n+Nc1)+x2(n+Nc2))mod2,n=0,1,2……L-1
其中,r(n)为所述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x1(n)和x2(n)为m序列,Nc1为x1(n)的移位值,Nc2为x2(n)的移位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x1(n)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1、N1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所述N1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所述x1(n)的移位值Nc1、所述x2(n)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2、N2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所述N2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或所述x2(n)的移位值Nc2
16.一种参考信号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间单元组上获取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所述参考信号包括根据第一序列确定的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序列包括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22
个子序列,所述子序列包括M个元素,所述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中的第k个元素为所述第一序列中的第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23
个元素,l*=0,…,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24
k=0,…,M-1,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25
所述第二序列由第一时间单元组承载,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26
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中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所述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
根据所述第二序列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的第l*个时间单元还承载所述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所述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对应的第一循环前缀包括所述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的后M1个元素。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包含于第二时间单元组内,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Nsymb个时间单元,所述Nsymb大于所述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27
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28
个时间单元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组内不连续。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包含于第二时间单元组内,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组包括Nsymb个时间单元,所述Nsymb等于所述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29
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包括的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210
个时间单元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组内连续。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和l**存在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二时间单元组的第l**个时间单元承载所述第二序列的第l*个子序列。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l*和所述l**的映射关系。
22.根据权利要求16-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序列的长度、所述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所述第二序列包括的子序列的个数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31
所述第二序列的子序列包括的元素个数M、或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组中起始时间单元的时域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第二指示信息,包括:
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携带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或者,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或者,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SCI携带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或者,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RRC信令和DCI,所述RRC信令携带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部分信息,所述DCI携带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另一部分信息;
或者,接收来自发送端装置的RRC信令和SCI,所述RRC信令携带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部分信息,所述SCI携带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另一部分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6-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Aejαnxq(n mod NZC),n=0,1,2……L-1
Figure FDA0003232433560000032
其中,r(n)为所述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A为与n无关的复数,j为虚数单位,α为与n无关的实数,NZC为小于或等于L的最大质数或大于L的最小质数或小于等于2L的最大质数或大于2L的最小质数,q为大于0小于NZC的整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α、所述NZC、或所述q。
26.根据权利要求16-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通过反馈连接的N级移位寄存器生成;所述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N)=(cNr(n+N-1)+cN-1r(n+N-2)+…+c1r(n))mod2
其中,n=0,1,2…L-N-1,ci为第i个移位寄存器的反馈系数,i=1,2,…N。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所述N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或所述N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
28.根据权利要求16-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满足如下公式:
r(n)=(x1(n+Nc1)+x2(n+Nc2))mod2,n=0,1,2……L-1
其中,r(n)为所述第一序列的第n个元素,x1(n)和x2(n)为m序列,Nc1为的x1(n)移位值,Nc2为x2(n)的移位值。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序列的生成参数指示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x1(n)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1、N1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所述N1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所述x1(n)的移位值Nc1、所述x2(n)对应的移位寄存器的级数N2、N2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连接方式、所述N2级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或所述x2(n)的移位值Nc2
3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装置实现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以使所述通信装置实现如权利要求16-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991104.3A 2021-06-10 2021-08-26 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4737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84600 WO2022257572A1 (zh) 2021-06-10 2022-03-31 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54116 2021-06-10
CN202110645411 2021-06-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73778A true CN115473778A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64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1104.3A Pending CN115473778A (zh) 2021-06-10 2021-08-26 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73778A (zh)
WO (1) WO2022257572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44669A1 (en) * 2017-08-11 2019-02-07 Intel IP Corporation Scrambling sequence initial seed configuration for reference signals, data, and control channel for new radio
CN110226342A (zh) * 2017-01-25 2019-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及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71334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干扰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1555848A (zh) * 2019-02-11 2020-08-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04191B2 (en) * 2002-04-05 2004-10-12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Phase sequences for timing and access signals
CN102026219B (zh) * 2009-09-22 2013-06-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测量参考信号的生成、发送方法及相应装置
CN108282435B (zh) * 2017-01-06 2022-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822786A (zh) * 2019-10-31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6342A (zh) * 2017-01-25 2019-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及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20190044669A1 (en) * 2017-08-11 2019-02-07 Intel IP Corporation Scrambling sequence initial seed configuration for reference signals, data, and control channel for new radio
CN110971334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干扰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1555848A (zh) * 2019-02-11 2020-08-1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57572A1 (zh) 2022-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37908B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22037664A1 (zh) 非连续接收drx配置方法、装置和设备
RU2765682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абонент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WO2019028793A1 (zh) 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21536713A (ja) 情報送信および受信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装置
WO2018202182A1 (zh) 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99552A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9029496A1 (zh) 同步信号块指示及确定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4246012A (zh) 一种确定随机接入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192481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18137688A1 (zh) 一种rs生成、接收方法及终端、基站
CN113383593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US20190305902A1 (e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249476A1 (zh) Srs资源指示方法、srs资源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757500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1083249A1 (zh) 基于序列的信号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9029751A1 (zh) 一种数据接收、发送、传输方法、相关装置以及系统
CN113302867B (zh) 用于多种参数集的公共信号结构
WO2019096276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50457B (zh)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5473778A (zh) 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20088342A1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3383509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391233B (zh) 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756509B (zh) 一种传输公共信号块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