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68285A - 一种地暖空调的防冷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地暖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暖空调的防冷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地暖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68285A
CN115468285A CN202211009032.9A CN202211009032A CN115468285A CN 115468285 A CN115468285 A CN 115468285A CN 202211009032 A CN202211009032 A CN 202211009032A CN 115468285 A CN115468285 A CN 115468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indoor unit
indoor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090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声杰
卢浩贤
宋平
张世航
潘盘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10090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682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68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82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2Tube and panel arrangements for ceiling, wall, or underfloor heating
    • F24D3/14Tube and panel arrangements for ceiling, wall, or underfloor heating incorporated in a ceiling, wall or floor
    • F24D3/146Tub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nderfloor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9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暖空调的防冷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地暖空调。其中,防冷风控制方法包括:确定所述地暖空调所处的防冷风阶段,其中,所述防冷风阶段包括开机防冷风阶段、化霜防冷风阶段和故障停机再开机防冷风阶段;基于不同的防冷风阶段执行不同的防冷风模式。通过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使多联机地暖制热控制在低温制热、故障停机再开机后和化霜时能进行稳定有效的防冷风模式,避免出现吹冷风而影响用户体验的现象,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地暖空调的防冷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地暖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暖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地暖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舒适家居和冷暖一体化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也随着空气源热泵技术的进步,“地暖空调”越来越被普通消费者热捧。应用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地暖空调”一机两用,夏季作为空调冷源、冬季作为地暖热源。相比传统采暖,不但清洁无污染,而且更加节省费用,用最少的花费完成家庭冷暖装修。“地暖空调”的主体空气源热泵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冷暖系统,依靠提取低温空气中的低温热能,以电能为动力,以压缩机为“心脏”,以制冷剂为“血液”,不断地提取转换产生高品位的热量,为室内供暖提供热源。在整个提取转换过程不产生废气、废渣等,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并且提取大自然中无尽且免费的低温热量,整个系统运行工况稳定、优良。使用一份电能+三份空气能,得到四份的热量,拥有非常高的制热能效比,相对于其他采暖方式费用非常低。
一般的空调虽然制热速度快,但房间垂直温差大,热风不落地,空气强制对流,会导致用户舒适性不够的问题,而地暖设备在辐射热度和分层温度的双层效应下室内温度梯度均匀,运行能效高,已在全国大范围推广。目前,地暖的相关设备的使用大多还是集中在北方,而在长江中下游及南方湿冷地区,由于围护热损失大,辐射采暖供热缓慢、供热不足,在提升水温的时候,容易导致空调耗能增加,导致地暖空调还不是特别普及。既然地暖空调以制热运行为主体,那就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防冷风问题。此地暖空调采用的是“天氟地水”,在低温状态下开始制热时,由于地暖温度上升速度慢,前期主要制热效果依赖于空调,那么此时就需要执行好空调的防冷风功能,另外室外机结霜且需要化霜时,需要根据此时室内温度及地暖运行情况,采用最为合适的防冷风控制方法,既要保证防冷风功能的正常运行,又要尽可能的使用户的温感变化幅度小,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暖空调的防冷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地暖空调,使地暖空调制热控制在低温制热和化霜时能进行稳定有效的防冷风功能,避免出现吹冷风而影响用户体验的现象,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暖空调防冷风控制方法,地暖空调包括地暖和空调机组,防冷风控制方法包括:
当地暖和空调机组均制热时,判断空调机组是否进入防冷风阶段,其中,防冷风阶段包括开机防冷风阶段、化霜防冷风阶段和故障停机再开机防冷风阶段;
若是,进入对应的防冷风模式。
进一步可选地,空调机组的室内机设有电辅热,电辅热用于加热以提高室内机管温;在化霜防冷风阶段,防冷风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地暖持续制热;
获取空调机组的化霜时长;
判断化霜时长所处的区间;
当化霜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时,获取化霜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
判断化霜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若是,以第一种方式开启电辅热。
进一步可选地,以第一种方式开启电辅热后,防冷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监测室内机管温,并将室内机管温与管温阈值进行比较;
当室内机管温大于管温阈值时,关闭电辅热,并启动室内风机。
进一步可选地,当化霜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防冷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监测室内机管温,并将室内机管温与管温阈值进行比较;
当室内机管温大于管温阈值时,控制室内风机启动。
进一步可选地,判断化霜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化霜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值;
若是,视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进一步可选地,当化霜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时,防冷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以第二种方式开启电辅热;
监测室内机管温,并将室内机管温与管温阈值进行比较;
当室内机管温大于管温阈值时,关闭电辅热,并启动室内风机。
进一步可选地,以第二种方式开启电辅热,包括:
电辅热具有第一加热等级A、第二加热等级B、第三加热等级C和第四加热等级D,所述第一加热等级的加热能力为A、第二加热等级的加热能力B、第三加热等级的加热能力C和第四加热等级的加热能力D,其中加热能力为:A<B<C<D;
开启电辅热的第三加热等级;
监测室内机管温,并将室内机管温与管温阈值进行比较;
当室内机管温大于管温阈值时,关闭电辅热,并启动室内风机。
进一步可选地,空调机组的室内机设有电辅热,电辅热用于加热以提高室内机管温;在故障停机再开机防冷风阶段,防冷风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故障停机时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
判断故障停机时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若是,以第一种方式开启电辅热,以使室内机管温大于管温阈值。
进一步可选地,以第一种方式开启电辅热,以使室内机管温大于管温阈值,包括:
开启电辅热的第一加热等级;
获取室内机管温的第一温度变化速率,并判断第一温度变化速率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若否,开启电辅热的第二加热等级;
若是,监测室内机管温,并判断室内机管温是否大于管温阈值。
进一步可选地,开启电辅热的第二加热等级后,防冷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室内机管温的第二温度变化速率,并判断第二温度变化速率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若否,开启电辅热的第四加热等级;
若是,监测室内机管温,并判断室内机管温是否大于管温阈值。
进一步可选地,空调机组设有高压气管,高压气管的部分管路布置在地暖的地暖发生器以进行热交换,高压气管的部分管路设有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用于调节冷媒量,开启电辅热的第四加热等级后,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室内机管温的第三温度变化速率,并判断第三温度变化速率是否大于第三阈值;
若是,监测室内机管温,并判断室内机管温是否大于管温阈值;
若否,关闭电子膨胀阀,并增加室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以使冷媒全部流入室内机。
进一步可选地,当判定故障停机时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方法还包括:
监测室内机管温,并将室内机管温与管温阈值进行比较;
当室内机管温大于管温阈值时,控制室内风机启动。
进一步可选地,判断室内环境温度和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故障停机时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值;
若是,视为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进一步可选地,在开机防冷风阶段,防冷风控制方法包括:
监测室内机管温,并将室内机管温与管温阈值进行比较;
当室内机管温大于管温阈值时,控制室内风机启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暖空调的控制装置,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有程序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程序指令时,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实现前文技术方案任意一项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暖空调,其采用前文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方法,或包括前文技术方案的控制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防冷风控制方法,地暖空调可在不同的防冷风阶段自动执行对应的防冷风模式,使地暖空调制热控制在低温制热、化霜时以及因故障停机再开机时能进行稳定有效的防冷风功能,避免出现吹冷风而影响用户体验的现象,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地暖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1-压缩机,2-油分离器,3-第一四通阀,4-第二四通阀,5-冷凝器,6-冷凝风机,7-制热电子膨胀阀,8-过冷器,9-过冷器电子膨胀阀,10-气液分离器,12-高压气管阀门,13-气管阀门,14-液管阀门,15-地暖发生器,16-板式换热器,17-发生器电子膨胀阀,18-室内机,21-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4-室内风机,33-电辅热。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接触”、“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地暖空调在不同运行状态下能进行稳定有效的防冷风模式,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暖空调的防冷风控制方法,本实施例的地暖空调采用地暖和室内机作为制热末端。其中,地暖空调优选为多联机地暖空调。结合图1的结构示意图,地暖空调包括地暖和多个室内机18,以室内机18为例,其包括室内风机24、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1,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1设置在冷媒管路上,用于控制冷媒量。另外在每个室内风机的进风方向上设置有电辅热33,电辅热33用于加热以提高室内机管温。另外,地暖设有地暖发生器15,地暖发生器15包括板式换热器16,空调机组设有高压气管,高压气管的部分管路被布置在板式换热器16内,用于与地暖水系统进行热交换,高压气管的部分管路设有发生器电子膨胀阀17,通过调节发生器电子膨胀阀17的开度可调节用于与地暖进行热交换的冷媒量。可以理解地,当发生器电子膨胀阀17关闭时,冷媒无法流向板式换热器16。
下面结合附图2-9对本实施例的地暖空调的防冷风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结合图2、9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S2,其中:
S1,确定地暖空调所处的防冷风阶段,其中,防冷风阶段包括开机防冷风阶段、化霜防冷风阶段和故障停机再开机防冷风阶段;
S2,基于不同的防冷风阶段执行不同的防冷风模式。
进一步可选地,结合图3、9的流程示意图,空调机组的室内机设有电辅热,电辅热用于加热以提高室内机管温;在化霜防冷风阶段,防冷风控制方法包括S20~S25,其中:
S20,控制地暖持续制热;
S21,获取空调机组的化霜时长;
S22,判断化霜时长所处的区间;
具体地,将化霜时长与第一预设时长(记为Y1)和第二预设时长(记为Y2)进行比较,以判断化霜时长所处的区间,其中,Y1>Y2;
S23,当化霜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Y1时,获取化霜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
S24,判断化霜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是,执行S25;
进一步可选地,结合图4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24包括S241~S242,其中:
S241,判断化霜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值(记为X);若是,执行S242;
S242,视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S25,以第一种方式开启电辅热。
当化霜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Y1时,说明化霜时间较长。此时判断空调化霜停机前室内环境温度和当前室内温度差值是否大于X,如果小于等于X,则只需要监测室内机管温温度值并进行判断即可,无需启动电辅热;如果大于X就以第一种方式开启电辅热使其能迅速升温,避免室内机吹出冷风,提升室温舒适性,又可节能,满足节能需求。
进一步可选地,以第一种方式开启电辅热后,防冷风控制方法还包括S26~S27,其中:
S26,监测室内机管温,并将室内机管温与管温阈值进行比较;
S27,当室内机管温大于管温阈值时,关闭电辅热,并启动室内风机。
在地暖空调以第一种方式开启电辅热后,室内机管温将得到提升,当室内机管温大于管温阈值时,认为室内机管温满足防冷风需求,此时关闭电辅热,空调机组正常启动,室内风机正常出风。为避免室内机出冷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置合适的管温阈值,在此不对其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可选地,结合图6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25中以第一种方式开启电辅热,包括S251~S254,其中:
S251,开启电辅热的第一加热等级;
S252,获取室内机管温的第一温度变化速率;判断第一温度变化速率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否,执行S253,若是,执行S254;
S253,开启电辅热的第二加热等级;
S254,监测室内机管温,并判断室内机管温是否大于管温阈值。
进一步可选地,开启电辅热的第二加热等级后,防冷风控制方法还包括S255~S256,其中:
S255,获取室内机管温的第二温度变化速率,并判断第二温度变化速率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否,执行S256;若是,执行S254;
S256,开启电辅热的第四加热等级。
进一步可选地,开启电辅热的第四加热等级后,控制方法还包括S257~S258,其中:
S257,获取室内机管温的第三温度变化速率,并判断第三温度变化速率是否大于第三阈值;若是,执行S254,若否,执行S258;
S258,关闭发生器电子膨胀阀,并增加室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以使冷媒全部流入室内机。
在本实施例中逐级开启电辅热的加热等级,对室内机管温进行加热,一方面可确保地暖空调在化霜时间较长情况下的防冷风需求,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另一方面可避免出热风、同时满足节能需求。具体地,开启电辅热的第一加热等级,根据室内机管温温升速率,判断此时的温升效果是否良好,如果大于第一阈值V1,则直接判断室内机管温温度即可,如果不满足则加大可调电辅热至第二加热等级,以提升使室内机管温的温升效果。进一步地,如果此时的室内机管温温升速率仍不满足需求,则继续加大可调电辅热至第四加热等级,优选地,第四加热等级为电辅热的最大加热等级,即加热能力是100%,从而使室内机管温快速。这样可有效避免室内机出冷风兼具节能,同时还可避免直接以较大加热能级进行加热而出热风的情况,舒适性更高。
进一步可选地,当化霜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即化霜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X时,防冷风控制方法还包括S28~S29,其中:
S28,监测室内机管温,并将室内机管温与管温阈值进行比较;
S29,当室内机管温大于管温阈值时,控制室内风机启动。
进一步可选地,结合图3,防冷风控制方法还包括S30~S32,其中:
S30,当化霜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Y1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Y2时,以第二种方式开启电辅热;
S31,监测室内机管温,并将室内机管温与管温阈值进行比较;
S32,当室内机管温大于管温阈值时,关闭电辅热,并启动室内风机。
进一步可选地,电辅热具有第一加热等级A、第二加热等级B、第三加热等级C和第四加热等级D,第一加热等级的加热能力为A、第二加热等级的加热能力B、第三加热等级的加热能力C和第四加热等级的加热能力D,其中加热能力为:A<B<C<D;
在本实施例中电辅热优选为可调电辅热,通过调节电辅热的加热等级可实现不同的温升效果,从而满足不同程度的防冷风需求。优选地,电辅热具有上述四个加热等级,四个加热等级的加热能力依次提升。
进一步可选地,步骤S30中以第二种方式开启电辅热,具体为:
开启电辅热的第三加热等级。
在化霜时长处于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之间时,化霜时间相对较短,此时可以一个相对大的加热等级进行加热,从而能够快速提升室内机管温,避免出冷风。
进一步可选地,结合图5、9的流程示意图,在故障停机再开机防冷风阶段,防冷风控制方法包括S33~S35,其中:
S33,获取故障停机时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
S34,判断故障停机时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若是,执行S25;
进一步可选地,结合图7,S34包括S341~S342,其中:
S341,判断故障停机时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值X;若是,执行S342;
S342,视为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S25,以第一种方式开启电辅热。
在空调故障停机再开机后,比如防高温保护、过流保护会导致空调机组停机,当空调机组再开机后,需执行相应的防冷风模式。在该模式下,如果故障停机时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值X,则以第一种方式开启电辅热使室内机管温能迅速升温,如果小于等于X,则只需要监测室内机管温温度值并进行判断即可,无需启动电辅热;这样既可以避免室内机吹出冷风,提升室温舒适性,又可节能,满足节能需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预设值X,在本实施例中其优选的取值范围为4℃~6℃,典型值是5℃。
可以理解地,以第一种方式开启电辅热后,监测到室内机管温大于管温阈值时,关闭电辅热,并开启室内风机。
进一步可选地,结合图6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25中以第一种方式开启电辅热,包括S251~S254,其中:
S251,开启电辅热的第一加热等级;
S252,获取室内机管温的第一温度变化速率;判断第一温度变化速率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否,执行S253,若是,执行S254;
S253,开启电辅热的第二加热等级;
S254,监测室内机管温,并判断室内机管温是否大于管温阈值。
进一步可选地,开启电辅热的第二加热等级后,防冷风控制方法还包括S255~S256,其中:
S255,获取室内机管温的第二温度变化速率,并判断第二温度变化速率是否大于第二阈值;若否,执行S256;若是,执行S254;
S256,开启电辅热的第四加热等级。
进一步可选地,开启电辅热的第四加热等级后,控制方法还包括S257~S258,其中:
S257,获取室内机管温的第三温度变化速率,并判断第三温度变化速率是否大于第三阈值;若是,执行S254,若否,执行S258;
S258,关闭发生器电子膨胀阀,并增加室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以使冷媒全部流入室内机。
在本实施例中逐级开启电辅热的加热等级,对室内机管温进行加热,一方面可确保地暖空调在故障停机再开机后的防冷风需求,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另一方面可避免出热风、同时满足节能需求。具体地,开启电辅热的第一加热等级,根据室内机管温温升速率,判断此时的温升效果是否良好,如果大于第一阈值V1,则直接判断室内机管温温度即可,如果不满足则加大可调电辅热至第二加热等级,以提升使室内机管温的温升效果。进一步地,如果此时的室内机管温温升速率仍不满足需求,则继续加大可调电辅热至第四加热等级,优选地,第四加热等级为电辅热的最大加热等级,即加热能力是100%,从而使室内机管温快速。这样可有效避免室内机出冷风兼具节能,同时还可避免直接以较大加热能级进行加热而出热风的情况,舒适性更高。
进一步可选地,结合图5,当判定故障停机时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方法还包括S35~S36,其中:
S35,监测室内机管温,并将室内机管温与管温阈值进行比较;
S36,当室内机管温大于管温阈值时,控制室内风机启动。
进一步可选地,结合图8、9,在开机防冷风阶段,防冷风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监测室内机管温,并将室内机管温与管温阈值进行比较;
当室内机管温大于管温阈值时,控制室内风机启动。
具体地,多联机地暖空调以制热模式开机,进入防冷风控制逻辑判断。低温制热开启初期(空调机组单开),检测室内机管温温度(T1),判断“室内机管温温度T1>t1(即管温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机组正常开启运行,内机正常出风。当判断结果为否:内风机不开启,持续检测室内机管温温度T1。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地暖空调在开机低温制热阶段出冷风,从而提高其制热舒适性。
具体地,室内机管温温度T1、当前室内环境温度T2均为变量,可以实时获取也可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获得得到。在本实施例中,在不同的防冷风阶段执行对应的防冷风模式时,均需要对室内机管温温度T1、当前室内环境温度T2进行监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为变量的含义。
通过本实施例的防冷风控制方法,地暖空调可在不同的防冷风阶段自动执行对应的防冷风模式,使地暖空调制热控制在低温制热、化霜时以及因故障停机再开机时能进行稳定有效的防冷风功能,避免出现吹冷风而影响用户体验的现象,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暖空调的控制装置,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有程序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程序指令时,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实现前文实施例任意一项的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暖空调,其采用前文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方法,或包括前文实施例的控制装置。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地暖空调防冷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冷风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地暖空调所处的防冷风阶段,其中,所述防冷风阶段包括开机防冷风阶段、化霜防冷风阶段和故障停机再开机防冷风阶段;
基于不同的防冷风阶段执行不同的防冷风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冷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的室内机设有电辅热,所述电辅热用于加热以提高室内机管温;在所述化霜防冷风阶段,所述防冷风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地暖持续制热;
获取所述空调机组的化霜时长;
判断所述化霜时长所处的区间;
当所述化霜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时,获取化霜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
判断所述化霜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若是,以第一种方式开启所述电辅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冷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第一种方式开启所述电辅热后,所述防冷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室内机管温,并将所述室内机管温与管温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室内机管温大于所述管温阈值时,关闭所述电辅热,并启动室内风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化霜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所述防冷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室内机管温,并将所述室内机管温与管温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室内机管温大于所述管温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启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化霜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化霜前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值;
若是,视为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化霜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时,所述防冷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以第二种方式开启所述电辅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电辅热具有第一加热等级、第二加热等级、第三加热等级和第四加热等级,所述第一加热等级的加热能力为A、第二加热等级的加热能力B、第三加热等级的加热能力C和第四加热等级的加热能力D,其中加热能力为:A<B<C<D;
所述以第二种方式开启所述电辅热,包括:
开启所述电辅热的第三加热等级;
监测所述室内机管温,并将所述室内机管温与所述管温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室内机管温大于所述管温阈值时,关闭所述电辅热,并启动室内风机。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的室内机设有电辅热,所述电辅热用于加热以提高室内机管温;在所述故障停机再开机防冷风阶段,所述防冷风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故障停机时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
判断所述故障停机时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若是,以第一种方式开启所述电辅热,以使所述室内机管温大于管温阈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第一种方式开启所述电辅热,以使所述室内机管温大于管温阈值,包括:
开启所述电辅热的第一加热等级;
获取所述室内机管温的第一温度变化速率,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变化速率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若否,开启所述电辅热的第二加热等级;
若是,监测所述室内机管温,并判断所述室内机管温是否大于所述管温阈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启所述电辅热的第二加热等级后,所述防冷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室内机管温的第二温度变化速率,并判断所述第二温度变化速率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若否,开启所述电辅热的第四加热等级;
若是,监测所述室内机管温,并判断所述室内机管温是否大于所述管温阈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设有高压气管,所述高压气管的部分管路布置在所述地暖的地暖发生器以进行热交换,所述高压气管的部分管路设有电子膨胀阀,所述电子膨胀阀用于调节冷媒量,开启所述电辅热的第四加热等级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室内机管温的第三温度变化速率,并判断所述第三温度变化速率是否大于第三阈值;
若是,监测所述室内机管温,并判断所述室内机管温是否大于所述管温阈值;
若否,关闭所述电子膨胀阀,并增加室内机电子膨胀阀开度,以使冷媒全部流入室内机。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定所述故障停机时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室内机管温,并将所述室内机管温与管温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室内机管温大于所述管温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启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故障停机时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故障停机时的室内环境温度和对应的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值;
若是,视为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冷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机防冷风阶段,所述防冷风控制方法包括:
监测所述室内机管温,并将所述室内机管温与所述管温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室内机管温大于所述管温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启动。
15.一种地暖空调的防冷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有程序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地暖空调,其特征在于,其采用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
CN202211009032.9A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地暖空调的防冷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地暖空调 Pending CN1154682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9032.9A CN115468285A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地暖空调的防冷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地暖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9032.9A CN115468285A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地暖空调的防冷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地暖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8285A true CN115468285A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68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09032.9A Pending CN115468285A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地暖空调的防冷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地暖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68285A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2535A (ja) * 1991-12-10 1993-06-29 Hitachi Ltd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06242524A (ja) * 2005-03-07 2006-09-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CN202902507U (zh) * 2012-07-09 2013-04-2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热泵空调除霜系统
EP2634512A1 (en) * 2012-02-28 2013-09-04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WO2015125219A1 (ja) * 2014-02-18 2015-08-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06524416A (zh) * 2016-11-14 2017-03-2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送风装置及其电辅热控制方法
KR20170111092A (ko) * 2016-03-25 2017-10-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8195038A (zh) * 2017-11-29 2018-06-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207990847U (zh) * 2018-03-17 2018-10-19 高旭 全效型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09210682A (zh) * 2018-09-10 2019-01-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10173822A (zh) * 2019-05-31 2019-08-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19858A (zh) * 2020-01-07 2020-06-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级电辅热的水多联空调防冷风的控制方法、系统和空调
CN112696730A (zh) * 2020-12-25 2021-04-2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暖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3137678A (zh) * 2021-03-29 2021-07-20 科宇智能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地暖多联机系统及其变频控制方法
CN114440398A (zh) * 2022-02-11 2022-05-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4719401A (zh) * 2022-04-18 2022-07-08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系统、装置、介质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2535A (ja) * 1991-12-10 1993-06-29 Hitachi Ltd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06242524A (ja) * 2005-03-07 2006-09-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EP2634512A1 (en) * 2012-02-28 2013-09-04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202902507U (zh) * 2012-07-09 2013-04-2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热泵空调除霜系统
WO2015125219A1 (ja) * 2014-02-18 2015-08-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KR20170111092A (ko) * 2016-03-25 2017-10-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6524416A (zh) * 2016-11-14 2017-03-2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送风装置及其电辅热控制方法
CN108195038A (zh) * 2017-11-29 2018-06-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207990847U (zh) * 2018-03-17 2018-10-19 高旭 全效型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09210682A (zh) * 2018-09-10 2019-01-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10173822A (zh) * 2019-05-31 2019-08-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19858A (zh) * 2020-01-07 2020-06-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级电辅热的水多联空调防冷风的控制方法、系统和空调
CN112696730A (zh) * 2020-12-25 2021-04-2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暖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3137678A (zh) * 2021-03-29 2021-07-20 科宇智能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地暖多联机系统及其变频控制方法
CN114440398A (zh) * 2022-02-11 2022-05-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4719401A (zh) * 2022-04-18 2022-07-08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系统、装置、介质及空调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廖水华;王铭坤;: "风冷热泵型家用空调器除霜、除冰控制方法研究", 价值工程, no. 15, 28 May 2010 (2010-05-28), pages 219 - 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6866B (zh) 一种提高变频空调出风温度舒适性的控制方法
CN106871477A (zh) 除霜装置、热泵机组及其除霜方法
CN103090485B (zh) 用于餐馆的空调系统
CN107166670A (zh) 一种空调器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514683A (zh)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自清洁控制方法
CN207688449U (zh) 空调装置
CN105091266B (zh) 废热回收利用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CN109869954A (zh)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及其除霜方法
CN207407474U (zh) 一种与蓄冷柜配合的厨房空调系统
WO2013135135A1 (zh) 用于餐馆的空调系统
CN113531778B (zh) 室外换热器的管外自清洁控制方法
CN104990321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
CN104154691A (zh) 一种风冷冷热水机组的多功能辅助系统
CN106796062A (zh) 热泵式制热装置
CN108413560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自清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23927B (zh) 用于空气源热泵系统的除霜方法
CN211503039U (zh)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
CN105222517B (zh) 冰箱的控制方法、冰箱的控制装置和冰箱
CN115468285A (zh) 一种地暖空调的防冷风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地暖空调
CN102997415A (zh)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
KR200412598Y1 (ko) 고온수 공급이 가능한 히트펌프 시스템
KR100816450B1 (ko) 브라인 열교환기를 이용한 공기조화장치 및 방법
CN213983785U (zh) 一种三管制直流变频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CN205980438U (zh) 一种带平衡器的冷热回收热泵
KR20160060524A (ko) 제상설비를 구비한 히트 펌프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