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67648B - 一种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67648B
CN115467648B CN202211052612.6A CN202211052612A CN115467648B CN 115467648 B CN115467648 B CN 115467648B CN 202211052612 A CN202211052612 A CN 202211052612A CN 115467648 B CN115467648 B CN 1154676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ion
coal
oil pipe
pipe
micro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26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67648A (zh
Inventor
袁淑霞
樊玉光
吴松
裴龙瑶
魏爱军
高琳
齐文娇
张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Shiy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Shiy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Shiy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Shiy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0526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676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67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7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67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7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295Gasification of minerals, e.g.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ombustible ga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47/06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press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47/06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pressure
    • E21B47/07Temperatur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physics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包括步骤:钻注入井、水平井和生产井,水平井靠近煤层底部,注入井和生产井通过水平井连通,布置注入井管道系统、生产井管道系统、微波发生器;通过微波发生器产生微波,由连续油管导入微波加热煤层,温度达到350~450℃时,煤炭发生中温热解,继续加热升温到800~900℃时,通入水蒸气与煤炭发生气化反应,逐渐形成气化腔,中温热解和气化反应生成粗煤气,粗煤气由生产油管采出,当注入的水蒸气无法满足气化腔扩展需求时,控制连续油管后退;采用同样的方法对煤层其他部分气化。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氧气为气化反应提供能量,存在燃烧反应失控的安全隐患、以及二氧化碳生成量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炭地下气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地下气化是煤炭清洁利用的颠覆性技术,它改变传统物理采煤方式,利用化学采煤取代传统的物理采煤,在地下创造适当的工艺条件,使煤炭进行有控制地燃烧,通过煤的热解、以及煤与氧气、水蒸气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等可燃气体。由于煤炭地下气化实现了煤炭地下密闭开发,气态产物为富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粗煤气,无固体废弃物排放,因此气态产物为清洁能源。可以实现对自然环境的最低影响。但目前为止,并未具有大规模商业推广的能力。
我国的煤炭可气化资源量巨大,其中包括复杂的中深层煤矿和高瓦斯的煤炭。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提高煤炭可采资源量,也是集煤炭矿采和地面煤制气为一体的天然气开发新途径,具有工作流程短、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可以促进天然气产量的爆发式增长,形成新的战略接替能源。煤炭地下气化的产物粗煤气还可用于合成氨、合成油等化工领域,实现可气化资源的综合利用。
现有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是通过加氧气和煤炭发生氧化反应给气化反应提供所需能量,再加水进行气化的工艺,但需要提前制备氧气,这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有氧气爆炸的隐患。同时氧气的加入会通过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也需要解决二氧化碳的分离和排放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氧气为气化反应提供能量,存在燃烧反应失控的安全隐患、以及二氧化碳生成量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钻注入井、水平井和生产井,水平井靠近煤层底部,注入井和生产井通过水平井连通,注入井和生产井分别布置注入井管道系统和生产井管道系统,布置微波发生器和粗煤气地面处理系统;
通过微波发生器产生微波,由连续油管导入微波加热煤层,温度达到350~450ºC时,煤炭发生中温热解,继续加热升温到800~900℃时,通入水蒸气与煤炭发生气化反应,逐渐形成气化腔,中温热解和气化反应生成粗煤气,粗煤气由生产油管采出;
通过连续油管内管端部的温度压力监测设备监控煤炭的反应过程,当注入的水蒸气无法满足气化腔扩展需求时,控制连续油管后退;
采用同样的方法对煤层其他部分气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生产套管外管和生产套管内管的环空中通入冷却水,冷却水由生产套管内管和生产油管的环空中返回地面从而对粗煤气降温;或者在生产套管内管和生产油管的环空中通入冷却水,冷却水由生产套管外管和生产套管内管的环空中返回地面从而对粗煤气降温。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生产井管道系统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布置的生产油管、生产套管内管、生产套管外管、和生产井表层套管;
生产井表层套管和生产井的孔壁之间用耐高温水泥固井,生产井表层套管的下端延伸至水层以下;
粗煤气通过生产油管输送至地面处理系统,气化过程中,向生产套管内管和生产套管外管之间的环空注入冷却水,冷却水从生产套管内管和生产套管外管之间的环空的下端进入生产套管内管和生产油管之间的环空的下端,再从生产套管内管和生产油管之间的环空向上运动,吸收粗煤气高温热量后逐步汽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通过输送管路输送至注入井管道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注入井管道系统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布置的连续油管、可燃套管、技术套管、注入井表层套管;
注入井表层套管和注入井的孔壁之间用注入井固井水泥固井,注入井表层套管的下端延伸至水层以下;固井水泥采用耐高温水泥。连续油管为单层结构或双层结构;
双层结构的连续油管包括连续油管内管和连续油管外管;双层连续油管利用连续油管内管和连续油管外管之间的环空向煤层导入微波;
在连续油管内管、以及连续油管外管和可燃套管之间的环空均分别通入水蒸气,水蒸气通入的过程中吸收微波散失的热量;
单层结构的连续油管在其内部导入微波;
单层连续油管在连续油管和可燃套管之间的环空通入水蒸气;
在可燃套管和技术套管之间的环空通入氮气,氮气使气化腔和外部空气隔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连续油管内管的外壁和连续油管外管的内壁镀铜,或者在单层连续油管内壁镀铜;
微波在镀铜层之间的环空传输,镀铜层减少了微波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续油管后退过程中,可燃套管随煤层一起燃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水蒸气来源于生产井冷却后形成的水蒸气、以及燃气轮机排烟余热利用后产生的水蒸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按以下优先级对微波发生器进行供电:风能发电、光能发电、电网余电、以及燃气轮机发电辅助供电系统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地面处理系统将粗煤气处理后得到燃气,将少部分燃气输送至燃气轮机发电辅助供电系统进行发电;燃气轮机发电辅助供电系统对微波发生器进行辅助供电;
燃气轮机发电辅助供电系统的低温蒸汽吸收燃气轮机的排烟余热后形成高温蒸汽,将高温蒸汽输送至注入井管道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续油管为双层结构时,在连续油管外管前部侧壁的周向设置倾斜的割缝形成微波释放结构;
连续油管为单层结构时,在连续油管前部侧壁的周向设置倾斜的割缝形成微波释放结构;
割缝的宽度小于等于0.1倍波长,长度小于等于0.5倍波长,割缝间距等于波长。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具体反应时,当温度达到350~450℃时,煤炭发生中温热解,其中氢气和甲烷等挥发分挥发;当温度达到800~900℃时,煤炭和水蒸气在高温的作用下发生气化反应,生成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本发明采用微波直接加热煤炭的方式气化,区别于现有技术通过注入氧气和燃料,采用燃烧的方式加热煤炭,因此不需要提前制备氧气,有效避免了燃烧反应会失控的安全隐患,避免了反应过程中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降低了碳排放,提高了煤气品质;该工艺可最大限度利用系统余热,充分利用绿色能源,实现能量综合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所述的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入井系统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产井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续油管端部割缝形成的微波释放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地层;101-土层;102-水层;103-岩层一;104-岩层二;105-煤层;106-岩层三;2-注入井;3-水平井;4-生产井;5-注入井管道系统;51-连续油管;511-连续油管内管;512-连续油管外管;5121-微波释放结构;52-可燃套管;53-技术套管;54-注入井表层套管;55-注入井固井水泥;6-生产井管道系统;61-生产油管;62-生产套管内管;63-生产套管外管;64-生产井表层套管;65-生产井固井水泥;7-温度压力监测设备;8-气化腔;9-连续油管工具;10-地面处理系统;11-外输燃气;12-燃气轮机发电辅助供电系统;13-换热器;14-微波发生器;15-主要供电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所述的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钻注入井2、水平井3和生产井4,水平井3靠近煤层105底部,注入井2和生产井4通过水平井3连通,注入井2和生产井4分别布置注入井管道系统5和生产井管道系统6,布置微波发生器14和粗煤气地面处理系统10。
通过微波发生器14产生微波,由连续油管51导入微波加热煤层105,温度达到350~450ºC时,煤炭发生中温热解,继续加热升温到800~900℃时,通入水蒸气与煤炭发生气化反应,逐渐形成气化腔8,中温热解和气化反应生成粗煤气,粗煤气由生产油管61采出。
通过连续油管内管511端部的温度压力监测设备7监控煤炭的反应过程,当注入的水蒸气无法满足气化腔扩展需求时,控制连续油管51后退。
采用同样的方法对煤层105其他部分气化。
需要说明的是,注入井管道系统5包括相连通的竖直段和水平段,其中,水平段位于待气化的煤层105内。
当温度达到350~450℃时,煤炭发生中温热解,其中氢气和甲烷等挥发分挥发。当温度达到800~900℃时,煤炭和水蒸气在高温的作用下发生气化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在某些条件下也生成甲烷。在这过程中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本发明得到的粗煤气主要包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甲烷等,除了以上反应外,煤中存在的其它元素如:硫、氮等,也会与气化剂发生反应,生成硫化氢、氮气、氨气等物质。粗煤气经过分离等工艺进行处理后,可以供给燃气液化、发电或合成天然气等下游产业。
本发明采用大功率的微波通过连续油管51进入煤层105,煤炭具有偶极矩的微观粒子对微波产生不同的介电响应,将微波能导入气化反应区加热煤层105热解,使煤炭自身温度升高,从而满足气化反应所需的条件。随后煤炭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气化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等。
通过连续管将微波导入煤层105内加热煤炭,这种直接加热的方式区别于现有技术通过注入氧气和燃料,采用燃烧的方式加热煤炭,因此不需要提前制备氧气,有效避免了燃烧反应会失控的安全隐患,避免了反应过程中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降低了碳排放,提高了煤气品质;该工艺可最大限度利用系统余热,充分利用绿色能源,实现能量综合利用。
微波能量由微波发生器14产生,微波发生器14包括微波管和电源。其中电源的作用是把常用的交流电能变成直流电能,为微波管的工作创造条件。微波管是微波发生器14的核心,它将直流电能转变成微波能。
微波加热煤层105具有如下特点:一、快速加热:传统加热方式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辐射等换热方式加热物料。而微波则直接渗透到物料内部被吸收转化为热能,不要需要传热过程。二、整体性加热:微波加热是以微波能为热能,内外均匀加热,温度整体性升高,温度分布为内高外低。三、选择性加热:物料吸收微波能的能力与介电性能直接相关,物料中介电性能强的物质吸收微波能力就强,介电性能较差的物质吸收微波能力弱。四、高效率加热:微波加热设备是微波源,采用磁控管、波导管等激励产生微波,然后通过馈入到金属腔体中加热物料,设备和金属腔体几乎不吸收微波,极少能量损耗。将微波能应用于煤炭的热解,完全可以实现热解过程的清洁高效,产品品质高,成本低,而且过程稳定可控,契合现代煤炭产业要求。
本实施例中,在生产套管外管63和生产套管内管62的环空中通入冷却水,冷却水由生产套管内管62和生产油管61的环空中返回地面从而对粗煤气降温。或者在生产套管内管62和生产油管61的环空中通入冷却水,冷却水由生产套管外管63和生产套管内管62的环空中返回地面从而对粗煤气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将生产套管外管63和生产套管内管62之间的环空的下端与生产套管内管62和生产油管61的环空之间的环空的下端连通,通入冷却水可对粗煤气降温,进而保护生产油管61,防止生产油管61因高温损坏,同时冷却水升温汽化形成水蒸气可回收利用。
本实施例中,生产井管道系统6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布置的生产油管61、生产套管内管62、生产套管外管63、和生产井表层套管64。
生产井表层套管64和生产井4的孔壁之间用生产井固井水泥65固井,生产井表层套管64的下端延伸至水层102以下。
粗煤气通过生产油管61输送至地面处理系统10,气化过程中,向生产套管内管62和生产套管外管63之间的环空注入冷却水,冷却水从生产套管内管62和生产套管外管63之间的环空的下端进入生产套管内管62和生产油管61之间的环空的下端,再从生产套管内管62和生产油管61之间的环空向上运动,吸收粗煤气高温热量后逐步汽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通过输送管路输送至注入井管道系统5。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生产井表层套管64深度较浅,下管深度超过土层101和水层102深度即可,以此防止土层101和水层102发生泄漏,井口堵塞,生产井表层套管64主要起固井作用,生产套管和生产油管61下至生产井4的竖直段和水平段的连接处。
本实施例中,注入井管道系统5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布置的连续油管51、可燃套管52、技术套管53、和注入井表层套管54。
注入井表层套管54和注入井2的孔壁之间用注入井固井水泥55固井,注入井表层套管54的下端延伸至水层102以下;连续油管51为单层结构或双层结构。
双层结构的连续油管51包括连续油管内管511和连续油管外管512。双层连续油管51利用连续油管内管511和连续油管外管512之间的环空向煤层105导入微波。
通过连续油管内管511、以及连续油管外管512和可燃套管52之间的环空均分别通入水蒸气,水蒸气通入的过程中吸收微波散失的热量。
单层结构的连续油管51在其内部导入微波。
单层连续油管51在连续油管51和可燃套管52之间的环空通入水蒸气。
通过可燃套管52和技术套管53之间的环空通入氮气,氮气使气化腔8和外部空气隔绝。
需要说明的是,氮气能够防止外部空气进入气化腔8内,从而保证气化后的可燃气体不返流。
微波在双层结构的连续油管51的连续油管内管511和连续油管外管512之间的环空、或者单层结构的连续油管51的内部传递时,会因为损耗而产生热量,因此通过连续油管内管511、以及连续油管外管512和可燃套管52之间的环空,或者在连续油管51和可燃套管52之间的环空通入水蒸气,水蒸气吸收微波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而提高微波能量的利用率,并提高气化反应速率。
本实施例中,在连续油管内管511的外壁和连续油管外管512的内壁镀铜,或者在单层连续油管51内壁镀铜。
微波在镀铜层之间的环空传输,镀铜层减少了微波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进而提高微波能的利用效率。
本实施例中,连续油管51为双层结构时,在连续油管外管512前部侧壁的周向设置倾斜的割缝形成微波释放结构5121。
连续油管51为单层结构时,在连续油管51前部侧壁的周向设置倾斜的割缝形成微波释放结构5121。
割缝的宽度小于等于0.1倍波长,长度小于等于0.5倍波长,割缝间距等于波长。
需要说明的是,割缝形成微波释放结构5121,进而有利于微波逸出,减少微波热解煤所需时间,图4中λ为微波波长。
本实施例中,连续油管51后退过程中,可燃套管52随煤层105一起燃烧。
需要说明的是,可燃套管52采用可燃材质,在上一气化腔8反应完成后,连续油管51后退,可燃套管52燃烧从而形成新的气化区。
本实施例中,吸收微波散失热量的水蒸气来源于生产井4冷却后形成的水蒸气、以及燃气轮机排烟余热利用后产生的水蒸气。
本实施例中,地面处理系统10将粗煤气处理后得到燃气,将少部分燃气输送至燃气轮机发电辅助供电系统12进行发电。燃气轮机发电辅助供电系统12对微波发生器14进行辅助供电。
燃气轮机发电辅助供电系统12的低温蒸汽吸收燃气轮机的排烟余热后形成高温蒸汽,将高温蒸汽输送至注入井管道系统5。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将生产井4冷却后形成的水蒸气、以及燃气轮机排烟余热利用后产生的水蒸气先吸收微波散失热量,然后通过连续管输送至气化腔8,并用于气化反应,进而实现了整个流程工艺中系统余热的吸收,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系统余热。
本实施例中,按以下优先级对微波发生器14进行供电:风能发电、光能发电、电网余电、以及燃气轮机发电辅助供电系统12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风能发电即采用风力发电机发电,光能发电即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电网余电是电网系统在进行日常供电的情况下剩余的电能,电网余电难以储存。由于风能发电、光能发电提供的电能不稳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对风电和光电进行耦合处理,并引入电网余电和燃气轮机发电辅助供电系统12供电,最终将这几种不稳定的电能通过智能电能调配系统进行调节,实现多种能源联合互补运行,维持稳定的电能供应,再通过如上优先级对微波发生器14进行供电。本发明可充分利用绿色能源,降低生产碳排放。整个工艺流程还可视为一个大的储能系统,吸收电网余电。
根据对固定床煤炭气化的研究,其中气化腔8的温度在800℃左右,经过详细计算,热解1kg煤炭所需热量为1864kJ,1kg煤气化所需热量为4484kJ,除煤炭外,气化反应还需要气化剂水的参与,水来自回收了喷淋降温热量的水蒸气,以及冷却燃气轮机的水蒸气,由于需要将粗煤气降温到350℃以下,假设水温为250~300℃,在注入过程中吸收微波耗散发热后升温到350摄氏度,将水蒸气由350℃加热到800℃需要吸收热量770kJ,最终得到气化1kg煤所需热量为7119kJ,即7.119MW,由此可见,如果微波能量为1MW,气化1kg煤所需时间为7~10s。
本发明的整个工艺流程为无氧气化工艺,显著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限度利用系统余热,提高粗煤气的品质,充分利用绿色能源,降低生产碳排放。整个工艺流程也是一种将风光电转化为燃气的新型储能过程。
本实施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Claims (8)

1.一种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钻注入井(2)、水平井(3)和生产井(4),水平井(3)靠近煤层(105)底部,注入井(2)和生产井(4)通过水平井(3)连通,在注入井(2)和生产井(4)分别布置注入井管道系统(5)和生产井管道系统(6),布置微波发生器(14)和粗煤气地面处理系统(10);
通过微波发生器(14)产生微波,由连续油管(51)导入微波加热煤层(105),温度达到350~450ºC时,煤炭发生中温热解,继续加热升温到800~900℃时,通入水蒸气与煤炭发生气化反应,逐渐形成气化腔(8),中温热解和气化反应生成粗煤气,粗煤气由生产油管(61)采出;
通过连续油管内管(511)端部的温度压力监测设备(7)监控煤炭的反应过程,注入的水蒸气无法满足气化腔扩展需求时,控制连续油管(51)后退;
采用同样的方法对煤层(105)其他部分气化;
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在生产套管外管(63)和生产套管内管(62)的环空中通入冷却水,冷却水由生产套管内管(62)和生产油管(61)的环空中返回地面从而对粗煤气降温;或者在生产套管内管(62)和生产油管(61)的环空中通入冷却水,冷却水由生产套管外管(63)和生产套管内管(62)的环空中返回地面从而对粗煤气降温;
生产井管道系统(6)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布置的生产油管(61)、生产套管内管(62)、生产套管外管(63)和生产井表层套管(64);
生产井表层套管(64)和生产井(4)的孔壁之间用生产井固井水泥(65)固井,生产井表层套管(64)的下端延伸至水层(102)以下;
粗煤气通过生产油管(61)输送至地面处理系统(10),气化过程中,向生产套管内管(62)和生产套管外管(63)之间的环空注入冷却水,冷却水从生产套管内管(62)和生产套管外管(63)之间的环空的下端进入生产套管内管(62)和生产油管(61)之间的环空的下端,再从生产套管内管(62)和生产油管(61)之间的环空向上运动,吸收粗煤气高温热量后逐步汽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通过输送管路输送至注入井管道系统(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井管道系统(5)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布置的连续油管(51)、可燃套管(52)、技术套管(53)、和注入井表层套管(54);
注入井表层套管(54)和注入井(2)的孔壁之间用注入井固井水泥(55)固井,注入井表层套管(54)的下端延伸至水层(102)以下;
连续油管(51)为单层结构或双层结构;
双层结构的连续油管(51)包括连续油管内管(511)和连续油管外管(512);利用连续油管内管(511)和连续油管外管(512)之间的环空向煤层(105)导入微波;
在连续油管内管(511)、以及连续油管外管(512)和可燃套管(52)之间的环空均分别通入水蒸气,水蒸气通入的过程中吸收微波散失的热量;
单层结构的连续油管(51)在其内部导入微波;
单层连续油管(51)在连续油管(51)和可燃套管(52)之间的环空通入水蒸气;
在可燃套管(52)和技术套管(53)之间的环空通入氮气,氮气使气化腔(8)和外部空气隔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续油管内管(511)的外壁和连续油管外管(512)的内壁镀铜,或者在单层连续油管(51)内壁镀铜;
微波在镀铜层之间的环空传输,镀铜层减少了微波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油管(51)后退过程中,可燃套管(52)随煤层(105)一起燃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蒸气来源于生产井(4)冷却后形成的水蒸气、以及燃气轮机排烟余热利用后产生的水蒸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优先级对微波发生器(14)进行供电:风能发电、光能发电、电网余电、以及燃气轮机发电辅助供电系统(12)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面处理系统(10)将粗煤气处理后得到燃气,将少部分燃气输送至燃气轮机发电辅助供电系统(12)进行发电;燃气轮机发电辅助供电系统(12)对微波发生器(14)进行辅助供电;
燃气轮机发电辅助供电系统(12)的低温蒸汽吸收燃气轮机的排烟余热后形成高温蒸汽,将高温蒸汽输送至注入井管道系统(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油管(51)为双层结构时,在连续油管外管(512)前部侧壁的周向设置倾斜的割缝形成微波释放结构(5121);
连续油管(51)为单层结构时,在连续油管(51)前部侧壁的周向设置倾斜的割缝形成微波释放结构(5121);
割缝的宽度小于等于0.1倍波长,长度小于等于0.5倍波长,割缝间距等于波长。
CN202211052612.6A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 Active CN1154676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2612.6A CN115467648B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2612.6A CN115467648B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7648A CN115467648A (zh) 2022-12-13
CN115467648B true CN115467648B (zh) 2024-04-05

Family

ID=84371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2612.6A Active CN115467648B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67648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65039C1 (ru) * 1992-05-20 1996-08-10 Днепропетровский гор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Способ подземной газификации полезных ископаемых
KR20120030667A (ko) * 2010-09-20 2012-03-29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마이크로파를 이용한 지중 석탄층의 가스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418476A (zh) * 2011-10-24 2012-04-18 国鼎(大连)投资有限公司 深层煤炭和煤层气联合开采技术
CN106121617A (zh) * 2016-08-24 2016-11-16 中为(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煤炭地下气化工艺的余热回收产品井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06121618A (zh) * 2016-08-24 2016-11-16 中为(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煤炭地下气化过程的氧化剂注入设备及其应用
CN106223925A (zh) * 2016-08-24 2016-12-14 中为(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煤炭地下气化工艺的辅助生产原料进料方法
CN108518211A (zh) * 2018-03-29 2018-09-11 中为(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煤炭地下气化工艺的氧化剂混合注入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09707380A (zh) * 2018-11-09 2019-05-03 内蒙古福城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煤炭无氧开采方法
CN110067549A (zh) * 2019-03-26 2019-07-30 湖南科技大学 基于微波辐射的极薄煤层群原位气化开采方法
CN112127866A (zh) * 2019-06-25 2020-12-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开发深层煤层的工艺
CN112431582A (zh) * 2020-12-10 2021-03-02 上海飞舟博源石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能够实现多种介质并输的煤炭地下气化系统及气化方法
CN113236212A (zh) * 2021-06-11 2021-08-1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油页岩与煤互层协同原位开采的方法
CN113279807A (zh) * 2021-06-29 2021-08-20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炭地下气化二氧化碳回注防回火系统及方法
CN113803040A (zh) * 2021-10-27 2021-12-17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富油煤地下原位气化与热解一体化共采方法
CN113982555A (zh) * 2021-10-26 2022-01-2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及方法
CN114961678A (zh) * 2022-07-25 2022-08-30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微波的原油开采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67660B2 (en) * 2005-03-31 2008-12-23 Hce, Llc Pumped carbon mining methane production process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65039C1 (ru) * 1992-05-20 1996-08-10 Днепропетровский гор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Способ подземной газификации полезных ископаемых
KR20120030667A (ko) * 2010-09-20 2012-03-29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마이크로파를 이용한 지중 석탄층의 가스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418476A (zh) * 2011-10-24 2012-04-18 国鼎(大连)投资有限公司 深层煤炭和煤层气联合开采技术
CN106121617A (zh) * 2016-08-24 2016-11-16 中为(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煤炭地下气化工艺的余热回收产品井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06121618A (zh) * 2016-08-24 2016-11-16 中为(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煤炭地下气化过程的氧化剂注入设备及其应用
CN106223925A (zh) * 2016-08-24 2016-12-14 中为(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煤炭地下气化工艺的辅助生产原料进料方法
CN108518211A (zh) * 2018-03-29 2018-09-11 中为(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煤炭地下气化工艺的氧化剂混合注入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09707380A (zh) * 2018-11-09 2019-05-03 内蒙古福城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煤炭无氧开采方法
CN110067549A (zh) * 2019-03-26 2019-07-30 湖南科技大学 基于微波辐射的极薄煤层群原位气化开采方法
CN112127866A (zh) * 2019-06-25 2020-12-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开发深层煤层的工艺
CN112431582A (zh) * 2020-12-10 2021-03-02 上海飞舟博源石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能够实现多种介质并输的煤炭地下气化系统及气化方法
CN113236212A (zh) * 2021-06-11 2021-08-1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油页岩与煤互层协同原位开采的方法
CN113279807A (zh) * 2021-06-29 2021-08-20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炭地下气化二氧化碳回注防回火系统及方法
CN113982555A (zh) * 2021-10-26 2022-01-2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及方法
CN113803040A (zh) * 2021-10-27 2021-12-17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富油煤地下原位气化与热解一体化共采方法
CN114961678A (zh) * 2022-07-25 2022-08-30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微波的原油开采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低阶煤热解-气化一体化油电联产系统的初步研究;王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B017-17 *
深部煤炭化学开采技术;葛世荣;;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第46卷(第04期);第679页-第691页 *
煤炭地下气化连续管气化剂注入工具的研制;陈智;张友军;朱峰;胡强法;吕维平;付悦;;石油机械;第48卷(第07期);第129页-第13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7648A (zh) 202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O20051532L (no) System for pyrolytisk spalting av et biomassebrennstoff, fremgangsmate derfor samt system for dannelse av biomasseenergi.
MY16073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temperature biomass pyrolysis and high temperature biomass gasification
JPS5716764A (en) Heat formation employing heat pump
US11286174B2 (en) System for supplying heat by means of stratum coal in-place slurrying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power generation heat by means of stratum coal in-place slurrying
MX2014007866A (es) Gasificador de plasma de microondas, calentado externamente, y metodo para producir gas de sintesis.
CN113775376B (zh) 一种富油煤原位热解及co2地质封存一体化的方法
CN113236212B (zh) 一种油页岩与煤互层协同原位开采的方法
KR101272275B1 (ko) 마이크로파를 이용한 지중 석탄층의 가스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6004323A2 (en) Laser based production of syngas from underground carbonaceous material
JP6411430B2 (ja) 統合式燃焼装置の省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
CN115467648B (zh) 一种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
CN115405276A (zh) 一种富油煤温和氧化自生热与水蒸气加热耦合的原位热解系统
CN115559698A (zh) 一种利用微波能辅助加热煤层进行热解及气化的方法
CN111022026A (zh) 一种用于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的余热发电装置及方法
CN109779599A (zh) 一种煤田纯氧压裂气化方法
CN204981757U (zh) 一种微波粉煤裂解干馏炉
WO2022143565A1 (zh) 一种分段注入超临界多元热流体的稠油热采方法
CN113863910B (zh) 一种煤炭地下原位气化与热能共采一体化方法
CN100560935C (zh) 一种火驱采油油层热力点火方法
CN214062928U (zh) 一种地下煤层气化用多通道连续管点燃系统
CN106988884A (zh) 发电方法和发电系统
CN205677680U (zh) 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
CN113073967B (zh) 一种煤层原位转化制氢的通道布置方式和制氢方法
CN216273976U (zh) 生物质天然气裂解生产装置
CN111057561B (zh) 一种利用熄焦余热进行高温化学储能转化的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