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77680U - 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77680U
CN205677680U CN201620574942.5U CN201620574942U CN205677680U CN 205677680 U CN205677680 U CN 205677680U CN 201620574942 U CN201620574942 U CN 201620574942U CN 205677680 U CN205677680 U CN 205677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gas
tower
evaporimeter
esterification technique
transf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749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康
张成礼
曾荣
温杰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uarun Chemical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hina Resources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hina Resources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hina Resources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749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77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77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77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电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与酯化工艺塔相连通的蒸发器(1)、与所述蒸发器(1)相连接的螺杆膨胀机(2)、冷却器(3)、及发电机(4)、泵体(5)及排放塔(6),所述酯化工艺塔的尾气经过所述蒸发器(1)后进入所述排放塔(6)排出;所述酯化工艺塔与所述排放塔(6)通过第一尾气传输管相连接,所述酯化工艺塔与所述蒸发器(1)通过第二尾气传输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尾气传输管和所述第二尾气传输管上均设置有智能阀(7),所述螺杆膨胀机(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智能阀(7)相适配的检测单元。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的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能源利用仍存在利用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生态环境压力大的主要问题,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作为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至少50%的工业耗能以各种形式的余热被直接废弃,因此,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又被称为一种“新能源”,节能潜力巨大,已成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家发改委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到2015年能源消耗的强度比2010年要下降16%,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要下降17%,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要下降8%~10%。要实现这些目标,其具体措施包括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限制“两高”行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要积极推进技术进步,特别是节能减排的技术,节能减排的产品,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推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只有政府、企业、社会、群体的共同努力,全面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和措施,才能实现上述目标。
PET是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表面平滑有光泽,酯化工艺是生产PET必不可少的工艺,目前在酯化工艺塔的尾气中会有排出大量的热,这些热量一般经过处理后就排出。可见,在这一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热能。若能将酯化工艺塔尾气的热量加以利用,那么必然能节约大量的能源,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若能利用好酯化工艺塔的尾气中余热,则能很好地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也是企业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和任务的具体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达到节能减排、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为国家创造社会效益的,而且能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与酯化工艺塔相连通的蒸发器、与所述蒸发器相连接的螺杆膨胀机、与所述螺杆膨胀机相连接的冷却器以及与所述螺杆膨胀机传动连接的发电机,所述冷却器与所述蒸发器1通过管道相连接,而且在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泵体,所述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还包括排放塔,所述酯化工艺塔的尾气经过所述蒸发器后进入所述排放塔排出;所述酯化工艺塔与所述排放塔通过第一尾气传输管相连接,所述酯化工艺塔与所述蒸发器通过第二尾气传输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尾气传输管和所述第二尾气传输管上均设置有智能阀,所述螺杆膨胀机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智能阀相适配的检测单元,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螺杆膨胀机有故障时,所述第一尾气传输管上的所述智能阀打开,同时所述第二尾气传输管上的所述智能阀关闭;发电时,酯化工艺塔的尾气进入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所述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所述螺杆膨胀机工作后进入所述冷却器进行冷却,所述冷却器冷却后得到的液体通过所述泵体输送至所述蒸发器,所述螺杆膨胀机工作后带动所述发电机发电。
所述排放塔内设置有若干层冷却层,每层所述冷却层均由若干根相互连通的冷却管组成,所述冷却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片翅片。
所述排放塔内由下至上每层所述冷却层的所述冷却管的数量逐渐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与酯化工艺塔相连通的蒸发器、与所述蒸发器相连接的螺杆膨胀机、与所述螺杆膨胀机相连接的冷却器以及与所述螺杆膨胀机传动连接的发电机,所述冷却器与所述蒸发器1通过管道相连接,而且在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泵体,所述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还包括排放塔,所述酯化工艺塔的尾气经过所述蒸发器后进入所述排放塔排出;所述酯化工艺塔与所述排放塔通过第一尾气传输管相连接,所述酯化工艺塔与所述蒸发器通过第二尾气传输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尾气传输管和所述第二尾气传输管上均设置有智能阀,所述螺杆膨胀机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智能阀相适配的检测单元,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螺杆膨胀机有故障时,所述第一尾气传输管上的所述智能阀打开,同时所述第二尾气传输管上的所述智能阀关闭,这样能很好地解决当所述螺杆膨胀机需检修或紧急停机时,不会继续产生高压高温蒸汽,不影响前续工艺正常生产;发电时,酯化工艺塔的尾气进入所述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所述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所述螺杆膨胀机工作后进入所述冷却器进行冷却,所述冷却器冷却后得到的液体通过所述泵体输送至所述蒸发器,所述螺杆膨胀机工作后带动所述发电机发电。可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达到节能减排、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为国家创造社会效益的,而且能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进行发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排放塔6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与酯化工艺塔相连通的蒸发器1、与所述蒸发器1相连接的螺杆膨胀机2、与所述螺杆膨胀机2相连接的冷却器3以及与所述螺杆膨胀机2传动连接的发电机4,所述冷却器3与所述蒸发器1通过管道相连接,而且在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泵体5,所述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还包括排放塔6,所述酯化工艺塔的尾气经过所述蒸发器1后进入所述排放塔6排出;所述酯化工艺塔与所述排放塔6通过第一尾气传输管相连接,所述酯化工艺塔与所述蒸发器1通过第二尾气传输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尾气传输管和所述第二尾气传输管上均设置有智能阀7,所述螺杆膨胀机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智能阀7相适配的检测单元,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螺杆膨胀机2有故障时,所述第一尾气传输管上的所述智能阀7打开,同时所述第二尾气传输管上的所述智能阀7关闭;发电时,酯化工艺塔的尾气进入所述蒸发器1,所述蒸发器1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所述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所述螺杆膨胀机2工作后进入所述冷却器3进行冷却,所述冷却器3冷却后得到的液体通过所述泵体5输送至所述蒸发器1,所述螺杆膨胀机2工作后带动所述发电机4发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放塔6内设置有若干层冷却层,每层所述冷却层均由若干根相互连通的冷却管8组成,所述冷却管8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片翅片9,所述冷却管8内的冷却水将所述冷却管8吸收的热量带走并加以利用,本实用新型就是要将对余热资源加以利用,达到节能减排、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为国家创造社会效益的目的。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年发电(年运行时间8000h),净发电量:4936000度,经济效益3356480元,年节约标煤1700余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放塔6内由下至上每层所述冷却层的所述冷却管8的数量逐渐增加,这样的设计能更加充分地吸收余热中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3)

1.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包括与酯化工艺塔相连通的蒸发器(1)、与所述蒸发器(1)相连接的螺杆膨胀机(2)、与所述螺杆膨胀机(2)相连接的冷却器(3)以及与所述螺杆膨胀机(2)传动连接的发电机(4),所述冷却器(3)与所述蒸发器(1)通过管道相连接,而且在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泵体(5),所述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还包括排放塔(6),所述酯化工艺塔的尾气经过所述蒸发器(1)后进入所述排放塔(6)排出;所述酯化工艺塔与所述排放塔(6)通过第一尾气传输管相连接,所述酯化工艺塔与所述蒸发器(1)通过第二尾气传输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尾气传输管和所述第二尾气传输管上均设置有智能阀(7),所述螺杆膨胀机(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智能阀(7)相适配的检测单元,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螺杆膨胀机(2)有故障时,所述第一尾气传输管上的所述智能阀(7)打开,同时所述第二尾气传输管上的所述智能阀(7)关闭;发电时,酯化工艺塔的尾气进入所述蒸发器(1),所述蒸发器(1)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所述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所述螺杆膨胀机(2)工作后进入所述冷却器(3)进行冷却,所述冷却器(3)冷却后得到的液体通过所述泵体(5)输送至所述蒸发器(1),所述螺杆膨胀机(2)工作后带动所述发电机(4)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塔(6)内设置有若干层冷却层,每层所述冷却层均由若干根相互连通的冷却管(8)组成,所述冷却管(8)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片翅片(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塔(6)内由下至上每层所述冷却层的所述冷却管(8)的数量逐渐增加。
CN201620574942.5U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 Active CN205677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74942.5U CN205677680U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74942.5U CN205677680U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77680U true CN205677680U (zh) 2016-11-09

Family

ID=57432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74942.5U Active CN205677680U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776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8758A (zh) * 2016-06-15 2016-08-24 珠海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8758A (zh) * 2016-06-15 2016-08-24 珠海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76414U (zh) 余热回收蓄能低温发电系统及热泵机组
CN103867894B (zh) 一种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发电及co2捕集的方法与装置
CN203796416U (zh) 一种燃机排烟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2732203U (zh) 一种新型水能发电站
CN205135737U (zh) 一种热泵辅助式太阳能与lng冷能联合发电装置
CN106870043A (zh) 利用地热能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的装备系统及方法
CN103743580A (zh) 一种增强型地热系统开发试验装置
CN202101587U (zh) 大型风力发电机储热储能专用设备
CN203259020U (zh) 一种利用烧结窑尾气低温余热发电的装置
CN205677680U (zh) 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
CN204024736U (zh) 有机朗肯循环低温发电与蒸汽透平发电相互耦合发电装置
CN105201576A (zh) 一种基于单螺杆膨胀机回收油田柴油机废气余热的发电-供热联合系统
CN104214990B (zh) 一种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制冷水系统及方法
CN107166979B (zh) 炭素厂煅烧炉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103382859B (zh) 综合能源汽轮机发电系统
US11203951B2 (en) Air energy power machine
CN205400834U (zh) 一种工艺气超低品位余热发电装置
CN102200098A (zh) 大型风力发电机储热储能方法及专用设备
CN103089358A (zh) 塑胶生产工艺废气低温余热发电的方法与装置
CN203035277U (zh) 一种利用塑胶生产工艺废气低温余热发电的装置
CN206655724U (zh) 利用地热能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的装备系统
CN105888758A (zh) 一种循环利用酯化工艺塔尾气的发电装置
CN205036415U (zh) 一种小型高温高压组合式再热汽轮发电机组装置
CN203130341U (zh) 高水压喷射式微型水轮发电装置
CN204026155U (zh) 高压天然气管道压力能利用和水合物调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2001, pingwan 3rd road, petrochemical zone, Gaolan Port Economic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Huarun Chemical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Seven North Road 519050 Guangdong city of Zhuhai Province in the northwest side of the Gaolan Port Economic Zone Petrochemical area

Patentee before: ZHUHAI HUARUN PACKAGING MATERIAL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