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2555A - 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2555A
CN113982555A CN202111250856.0A CN202111250856A CN113982555A CN 113982555 A CN113982555 A CN 113982555A CN 202111250856 A CN202111250856 A CN 202111250856A CN 113982555 A CN113982555 A CN 113982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tal well
gas
coal
underground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08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82555B (zh
Inventor
杨琳
梁得亮
张立石
寇鹏
焦在滨
肖国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Huaneng Group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2508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25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2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25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82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25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295Gasification of minerals, e.g.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ombustible ga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24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using heat, e.g. steam inje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24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using heat, e.g. steam injection
    • E21B43/241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using heat, e.g. steam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solution mining of non-hydrocarbon minerals, e.g. solvent pyrolysis of oil sha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30Specific pattern of wells, e.g. optimizing the spacing of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34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materials produced by the well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及方法,通过采用多层设置的水平井段,利用最下层连通的注入井和水平井段,在注入井内注入微波吸收材料,微波吸收材料吸收电磁波快速加热煤炭储层,将产出煤气与饱和空气混合注入水平井段,在气化燃烧空腔中发生化学反应为附近煤炭储层热解提供热量,最下层水平井段附近裂解生成的高温气态烃类向上运动,利用热对流加热上方煤炭储层,遇到温度较低的上层水平井段后冷凝回流,形成的液态煤油向下流动并堆积在最下层水平井段处,作为高温沸腾油加热目标矿层,充分利用热对流加热,提高纵向热量的传递效率,增大煤炭热解储层的面积,减小设备投资运输成本,配备地面多运输管道提高采集产物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过调节温度进而获得预期油气产物的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的绿色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地下原位热解开采技术本质上是对煤炭这一常规化石能源进行干馏,地下煤炭储层在人工加热条件下,其中占比95%以上的有机质将原位受热分解为煤气、煤焦油及半焦等,前两者经一定工艺被开采输出至地面进行分离。干馏温度作为最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决定了分解产物中油气的占比,温度升高使得产物中气体产率升高,液体产率降低。一般来说,加热终温低于700℃的中低温干馏因更高的煤焦油产率而更适用于工业制油环节,高于700℃的高温干馏则目标产物主要为煤气。与成本较高且伴随气体污染的地面干馏技术相比,设备投资更少的该方法具有绿色可持续的优点,提高了废弃矿井中遗弃煤层的利用率,解决了难开采煤炭资源的含能组分提取问题。
煤炭地下气化是备受重视的研究方向,目前在中国已形成多个产业化试验场,还无直接制取煤焦油的典型应用案例,但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以采集页岩油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已取得显著成果。根据加热方式基本可分为利用反应热、热传导、热对流和辐射技术实现油页岩的低温干馏。其中真原位与改性原位燃烧技术先利用压裂或爆破技术提高地下储能岩层的渗透性,后加热点火燃烧油页岩使其裂解,属于反应热加热方式,该方法需要其他技术辅助以提前加热油页岩层,且对注入可燃性气体的控制工艺较为复杂。近临界水法油页岩原位转化技术通过进临界水将加热器的热量传导至所在的矿层,主要以水平方向流动,并携带所裂解的油气产物输出至生产井,属于对流加热方式;该方法所收集的气体产物需要分离水蒸气以获得可燃性气体,热量在地下传输过程中损失较多。现有方法未能有效提高废弃矿井中遗弃煤层的利用率,对于难开采煤炭资源的含能组分提取问题,通过温度控制油气产物比例的研究较少,对于边界轮廓不确定的煤矿,大多开采方案缺乏灵活性,需要一种绿色可调温的煤炭地下原位热解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及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包括地下原位热解装置、采集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地下原位热解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煤炭储层内的多层水平井段,最下层水平井段连通有注入井和生产井,其余水平井段连接有生产井,注入井通过电磁波传输装置连接有微波发射器,注入井内注入有微波吸收材料,与最下层连通的注入井和水平井段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最下层的水平井段内设有气化燃烧空腔,水平井段设有与微波发射器无线连接的电磁接收天线;
采集装置包括与生产井连接的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控制装置包括与微波发射器连接的测控系统,温度传感器、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均与测控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一个注入井通过水平井段连通有多个生产井,水平井段与多个生产井之间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的,同一个注入井连接的水平井段采用散射结构。
进一步的,与注入井连通的水平井段与其上方的水平井段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对于方形矿区,生产井与水平井段沿对角线分布;对于圆形矿区,注入井位于圆心处,水平井段在与圆心处汇聚,生产井连接在水平井段的端部。
进一步的,水平井段一侧设置有筛孔,另一侧设有羽状设置的分支井眼。
进一步的,微波吸收材料包括环氧树脂、铁氧体和石墨。
进一步的,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通过气体运输管道连接至生产井,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的液体经过液体运输管道输送至液体储存罐;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的气体出口连接至气体储存罐;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的水蒸气出口连接有水蒸气冷凝器。
进一步的,水蒸气冷凝器的冷却出口连接至注入井,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的煤气出口连接有两路输气管路,其中一条输气管路连接至储气罐,另一路输气管路连接至注入井。
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由注入井注入微波吸收材料,利用微波发射器微波加热煤炭储层,并在闭环调温系统控制下将温度控制在700℃以上,煤气产物与饱和空气混合注入后在下方水平井段的气化空腔中燃烧;
S2,待煤气产率稳定后,将微波加热温度调节至700℃以下,下方水平井段附近裂解生成的高温气体冷凝回流堆积在下方水平井段处,作为高温沸腾油加热目标矿层;
S3,待煤油产率稳定后,开启水平井段的阀门,注入的高温混合气体及水平井段的沸腾油流入其余水平井段,以加热相应的目标储层,持续采集获得相应产率的油气产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通过采用多层设置的水平井段,利用最下层连通的注入井和水平井段,通过在注入井内注入微波吸收材料,通过测控系统根据设置温度开启微波发射器,微波吸收材料吸收电磁波快速加热煤炭储层,采集产物并反馈温度,将产出煤气与饱和空气混合注入水平井段,在气化燃烧空腔中发生化学反应为附近煤炭储层热解提供热量,最下层水平井段附近裂解生成的高温气态烃类向上运动,利用热对流加热上方煤炭储层,遇到温度较低的上层水平井段后冷凝回流,形成的液态煤油向下流动并堆积在最下层水平井段处,作为高温沸腾油加热目标矿层,充分利用热对流加热,提高纵向热量的传递效率,增大煤炭热解储层的面积,减小设备投资运输成本,配备地面多运输管道提高采集产物效率。
进一步的,与注入井连通的水平井段与其上方的水平井段平行设置,能够快速升温,提高效率。
进一步的,结合两种布井方式有效覆盖煤炭开发区域,提高煤层渗透性,无需水力压裂,避免压裂液对地下水的污染,提高热解产物纯度。
本发明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方法,初始仅注入微波吸收材料,加热速度快,无需大量高温气体或液体注入,减少气液准备及加热环节,调温700℃以上产出煤气后混合饱和空气注入,增加反应热加热煤层方式,调温700℃以下使煤油产率提高,增加沸腾油加热煤层方式,提高加热效率,减小微波发射器用电量,节约能源;设置两种高度的水平井段,下方水平井段高温后冷凝回流的沸腾油又被加热,充分利用热对流加热,提高纵向热量的传递效率,减小微波吸收材料的注入量,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调温的煤炭原位热解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煤炭原位热解系统调温程序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形矿区开采布井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形矿区开采布井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圆形矿区开采布井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风机,2-信号传输线,3-测控系统,4-温度传感器数据记录仪,5-微波发射器,6-电磁波传输装置,7-目标煤炭储层,8-注入井,9-温度传感器,10-生产井,11-气体运输管道,12-气体储存罐,13-液体储存罐,14-液体运输管道,15-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16-水蒸气冷凝器,17-流量计,18-电动蝶阀,19-温度传感器,20-气化燃烧空腔,21-分支井眼,22-筛孔,23-控制阀,24-电磁接收天线,25-第一生产井,26-第二生产井,27-第三生产井,28-第四生产井,29-第五生产井,30-第六生产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包括地下原位热解装置、采集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地下原位热解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煤炭储层内的多层水平井段,最下层水平井段连通有注入井8和生产井10,其余水平井段连接有生产井,注入井8通过电磁波传输装置6连接有微波发射器5,与最下层连通的注入井8内注入有微波吸收材料,与最下层连通的注入井8和水平井段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9,最下层的水平井段内设有气化燃烧空腔20;采集装置包括与生产井10连接的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15;控制装置包括与微波发射器5连接的测控系统3,温度传感器19、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15均与测控系统3连接;注入井8和水平井段设有电磁接收天线24;本申请通过采用多层设置的水平井段,利用最下层连通的注入井8和水平井段,通过在注入井8内注入微波吸收材料,通过测控系统根据设置温度开启微波发射器,微波吸收材料吸收电磁波快速加热煤炭储层,采集产物并反馈温度,控制电磁波加热温度在700℃以上,煤气产率较高,将产出煤气与饱和空气混合注入水平井段,在气化燃烧空腔中发生化学反应为附近煤炭储层热解提供热量,待煤气产率稳定后,将电磁波加热温度调节至700℃以下,最下层水平井段附近裂解生成的高温气态烃类向上运动,利用热对流加热上方煤炭储层,遇到温度较低的上层水平井段后冷凝回流,形成的液态煤油向下流动并堆积在最下层水平井段处,作为高温沸腾油加热目标矿层,充分利用热对流加热,提高纵向热量的传递效率,增大煤炭热解储层的面积,减小设备投资运输成本,配备地面多运输管道提高采集产物效率。
微波发射器的功率作为控制装置的被控对象之一,将频率下限为300MHz及上限为300GHz的电磁波由天线发出。控制装置核心组件为可编程序控制器,采用西门子S7-300PLC,控制程序通过控制微波发射器的功率以及后期注入空气与高温可燃性气体的速率,结合冷却水的注入时间节点与量,采用模糊PID控制逻辑,根据实时测量信号整定各流量PID参数,构成调节温度的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结合制作HMI人机交互画面的西门子WINCC监控软件,将电气PLC数据交流与设备操作通过弹出式窗口便捷调节,工程师利用工控机操作控温并实时查看相关数据,主要操作目标为进空气、混合气与冷却水流量及时间设定、地下热解温度设定及各井下水平段选择阀门开关等。
如图2、图3所示,所述一个注入井通过水平井段连通有多个生产井,水平井段与多个生产井之间设有控制阀23;如图4、图5所示,与注入井连通的水平井段与其上方的水平井段平行设置,能够快速升温,提高效率,首先使注入井与其中一个生产井的连通,待煤油产率稳定后,连通水平井段与剩余的多个生产井,混合气及高温沸腾油流入气体生产井,加热对应的煤炭储层,地面,地面采集煤油产率较高的油气产物。采集一定量的煤油后,根据工程要求及煤炭储层特性,调节温度以获得产率较高的目标产物;提高注入气体及液体的准确性,增大煤炭热解储层的面积,减小设备投资运输成本,配备地面多运输管道提高采集产物效率。
如图3至图5所示,具体的,同一个注入井连接的水平井段采用散射结构;即多个水平井段在同一汇聚点连通,然后通过该汇聚点连接注入井,多个水平井段分别连接一个生产井;对于方形矿区,生产井与水平井段沿对角线分布;对于圆形矿区,注入井位于圆心处,水平井段在与圆心处汇聚,生产井连接在水平井段的端部。
如图3所示,水平井段一侧设置有筛孔22,另一侧设有羽状设置的分支井眼21;水平井段形成半筛管、半羽状的结构,且前后段对称分布,结合两种布井方式有效覆盖煤炭开发区域,提高煤层渗透性,无需水力压裂,避免压裂液对地下水的污染,提高热解产物纯度。
具体的,微波吸收材料包括环氧树脂、铁氧体和石墨,其中以环氧树脂为基体,填充铁氧体和石墨。
如图1所示,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15为多输入,四输出结构;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15通过气体运输管道11连接至生产井10,将生产井产物输送至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15,产物经过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15分离出的液体经过液体运输管道14输送至液体储存罐13进行液体储存;分离气体存储至气体储存罐12;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15的水蒸气出口连接有水蒸气冷凝器16,水蒸气冷凝器16采用搪玻璃碟片式冷凝器,水蒸气出口经过搪玻璃碟片式冷凝器冷却至低温冷水,作为温度调节的制冷源输送至注入井。
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15的煤气出口连接有两路输气管路,其中一条输气管路连接至储气罐,另一路输气管路连接至注入井;另一路输气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17、电动蝶阀18和输送用的风机1,流量计17和电动蝶阀18连接至测控系统3,用于将煤气与饱和空气混合储存,混合气在测控系统控制下输送至注入井,在地下燃烧提供部分热解热量。
控制装置连接有温度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为闭环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将地下温度传感器数据经过变送器输入进测控系统,通过控制各电动蝶阀阀门开度及微波发射器功率使地下热解达到预期温度;风机1、流量计17与电动蝶阀18作为饱和空气调节设备控制进饱和空气的时间与量,混合气及冷水流量作为输入量被实时监控,不仅便于控制其阀门达到预期流量,也使得流量超出上限或低于下限时可发出报警信号以切断供气来源,自动保护设备不受损坏;测控系统包括西门子的可编程控制器S7-300PLC与搭载监控软件WINCC的工控机,配备触摸屏,人机交互界面采用全图形化便捷操作,且地下水平井段的阀门通过监控软件人为控制开合,监控系统具有“手动”与“自动”模式,“自动”模式只需输入设定温度值,即可通过调温主程序自动控温并实时查看相关数据,“手动”模式不借助调温主程序,工程师在触摸屏上操作阀门开度等数据以调节温度。
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设计的煤炭原位热解系统调温程序流程图,在输入设定温度值后,将设定温度值与地下温度传感器数值进行比较,若设定值高于实际温度,需要增大加热源输入,减小制冷源输入,反映到图1系统中的具体操作有增大微波发射器功率、增大进空气和混合气阀门开度及减小冷水阀门开度,若设定值低于实际温度则执行减小加热源输入和增大制冷源输入的相关操作。将温度设定值与反馈的目标值之差经过模糊PID调节后计算得出功率和阀门开度的具体数值,操作后等待一段时间验证温度传感器值是否达到设定值,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数值近似一致即调节成功,并在监控软件中显示实时温度、油气水产率、阀门开度及微波发射器功率等数据,若未调节成功则重复执行模糊处理及相关工程操作程序,直至温度为设定值。调节成功后通过监控软件查看实际温度,若偏离设定值误差较大,则重复执行上述程序,使温度在预期时间内始终保持恒定。
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设计的方形矿区开采布井结构示意图包括一个注入井8和与之连通的第一生产井25、第二生产井26、第三生产井27和第四生产井28,及与上层水平井段连通的第五生产井29和第六生产井30。图4为方形矿区开采布井俯视图,其中第五生产井29和第六生产井30与注入井和第一生产井25的井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方形矿区开采时,首先沿其中一条对角线端点处钻入水平注入井,水平井段首先钻主水平井眼,清洗内壁岩屑后,利用可回收式斜向器,在其前半段右侧钻出四条长度逐渐增加的分支井眼,左侧采用油管输送式射孔技术获得若干孔眼,形成右侧羽状井眼、左侧筛管状孔眼的结构,水平井段后半段则形成左侧羽状井眼、右侧筛管状孔眼的结构。同样的流程在方形矿区另一条水平线钻入连通的两条第二生产井26和第三生产井27,两条水平井段结构一致,且在矿区中点处交汇,交汇处设置两个阀门控制第二生产井26和第三生产井27与注入井的连通。靠近第一生产井25和第三生产井27的水平井段设有气化燃烧空腔,提供化学反应热的能量。在注入井与第一生产井25的正上方钻入连通的两个第五生产井29和第六生产井30,其水平井段采用油管输送式射孔技术形成筛管状,并在中点处放置与微波发射器相连的天线,配备耐高温耐腐蚀保护装置。五个温度传感器分别放置于靠近注入井与生产井的水平井段处,及水平井段交汇处,输入测控系统的实际温度值为这五个数值的平均值。布井完毕后,关闭水平井段阀门,由注入井注入微波吸收材料,以环氧树脂为基体,填充铁氧体和石墨。开启微波发射器,微波吸收材料吸收电磁波快速加热煤炭储层,采集到产物后在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下将温度控制在700℃以上,煤气产率较高,将其与空气混合注入,并在气化燃烧空腔中发生化学反应为附近煤炭热解提供热量。待煤气产率稳定后,将温度调节至700℃以下,煤油产率较高,下方水平井段附近裂解生成的高温气态烃类向上运动,利用热对流加热上方煤炭储层,遇到温度较低的上方水平井段后冷凝回流,形成的液态煤油向下流动并堆积在下方水平井段处,作为高温沸腾油加热目标矿层。待煤油产率稳定后,开启水平井段阀门,混合气及高温沸腾油流入第二生产井26和第三生产井27的水平井段,加热对应的煤炭储层,地面,地面采集煤油产率较高的油气产物。采集一定量的煤油后,根据工程要求及煤炭储层特性,调节温度以获得产率较高的目标产物。
图5为圆形矿区开采布井俯视图,其中注入井和第一生产井25、第五生产井29和第六生产井30的布局与方形矿区一致,下方水平井段采用右侧羽状井眼,左侧筛管状孔眼结构,上方水平井段为筛管状。注入井位于中点处,将注入井和第一生产井25所在线段作为一条六等分线,以注入井为起点,沿其他六等分线钻入相同结构的五条水平井段,并钻入连通的生产井,并在注入井下设置五个阀门控制相应生产井的连通。其余步骤与方形矿区地下煤炭热解方法相同。
基于上述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的煤炭地下原位热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煤炭储层区域钻入羽状与筛管状混合的水平井,再钻入与水平井连通的生产井;对于方形矿区,该生产井与水平井沿对角线分布;对于圆形矿区,注入井位于圆心处;
S2,对于方形矿区,沿其另一条对角线钻入同样结构的两个连通井,两个新井均作为生产井,并使两水平井段在中点处交叉连通,第二条水平井段交汇处设置两个阀门;对于圆形矿区,以初始注入井与生产井所处线段为一条六等分线,沿其他的六等分线钻入同样结构的水平井段与生产井,注入井与后五个水平井段间设置五个阀门;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S3,在初始水平井与生产井正上方钻入两个连通的生产井,水平井段为筛管状,且在水平井段上放置与地面微波发射器相连的天线;
S4,由注入井注入微波吸收材料;
S5,开启微波发射器,微波加热煤炭储层,并在闭环调温系统控制下将温度控制在700℃以上,煤气产物与饱和空气混合注入后在下方水平井段的气化空腔中燃烧,为煤炭裂解提供热量;
S6,待煤气产率稳定后,将温度调节至700℃以下,下方水平井段附近裂解生成的高温气体冷凝回流堆积在下方水平井段处,作为高温沸腾油加热目标矿层;
S7,待煤油产率稳定后,开启水平井段的阀门,注入的高温混合气体及水平井段的沸腾油流入其余水平井段,以加热相应的目标储层;
S8,根据工程要求调节温度以获得相应产率的油气产物。
本发明针对方形矿区与圆形矿区设计不同布井结构,均为单注入井,多生产井,采集装置设置为多输入、四输出结构,有效提升方案的可适用性,提高注入气体及液体的准确性,增大煤炭热解储层的面积,减小设备投资运输成本,配备地面多运输管道提高采集产物效率;水平井段采用半筛管,半羽状的结构,且前后段对称分布,结合两种布井方式有效覆盖煤炭开发区域,提高煤层渗透性,无需水力压裂,避免压裂液对地下水的污染,提高热解产物纯度;控制装置为“手动”与“自动”两种模式,“手动”模式下操作员自行查看并调节各阀门开度,“自动”模式由温度闭环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各阀门开度调节温度,可调节对象多,控制效果好,系统灵活性高,操作便捷,可适应不同应用场合;初始仅注入微波吸收材料,加热速度快,无需大量高温气体或液体注入,减少气液准备及加热环节,调温700℃以上产出煤气后混合饱和空气注入,增加反应热加热煤层方式,调温700℃以下使煤油产率提高,增加沸腾油加热煤层方式,提高加热效率,减小微波发射器用电量,节约能源;设置两种高度的水平井段,下方水平井段高温后冷凝回流的沸腾油又被加热,充分利用热对流加热,提高纵向热量的传递效率;水平井段均交汇且设置有阀门,初始阀门关闭使加热集中在初始水平井段附近进行,减小微波吸收材料的注入量,阀门开启后扩大加热区域,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原位热解装置、采集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地下原位热解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煤炭储层内的多层水平井段,最下层水平井段连通有注入井(8)和生产井(10),其余水平井段连接有生产井,注入井(8)通过电磁波传输装置(6)连接有微波发射器(5),注入井(8)内注入有微波吸收材料,与最下层连通的注入井(8)和水平井段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9),最下层的水平井段内设有气化燃烧空腔(20),水平井段设有与微波发射器(5)无线连接的电磁接收天线(24);
采集装置包括与生产井(10)连接的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15);控制装置包括与微波发射器(5)连接的测控系统(3),温度传感器(19)、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15)均与测控系统(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注入井通过水平井段连通有多个生产井,水平井段与多个生产井之间设有控制阀(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注入井连接的水平井段采用散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注入井连通的水平井段与其上方的水平井段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方形矿区,生产井与水平井段沿对角线分布;对于圆形矿区,注入井位于圆心处,水平井段在与圆心处汇聚,生产井连接在水平井段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平井段一侧设置有筛孔(22),另一侧设有羽状设置的分支井眼(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微波吸收材料包括环氧树脂、铁氧体和石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15)通过气体运输管道(11)连接至生产井(10),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15)的液体经过液体运输管道(14)输送至液体储存罐(13);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15)的气体出口连接至气体储存罐(12);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15)的水蒸气出口连接有水蒸气冷凝器(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水蒸气冷凝器(16)的冷却出口连接至注入井,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15)的煤气出口连接有两路输气管路,其中一条输气管路连接至储气罐,另一路输气管路连接至注入井。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的煤炭地下原位热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由注入井注入微波吸收材料,利用微波发射器微波加热煤炭储层,并在闭环调温系统控制下将温度控制在700℃以上,煤气产物与饱和空气混合注入后在下方水平井段的气化空腔中燃烧;
S2,待煤气产率稳定后,将微波加热温度调节至700℃以下,下方水平井段附近裂解生成的高温气体冷凝回流堆积在下方水平井段处,作为高温沸腾油加热目标矿层;
S3,待煤油产率稳定后,开启水平井段的阀门,注入的高温混合气体及水平井段的沸腾油流入其余水平井段,以加热相应的目标储层,持续采集获得相应产率的油气产物。
CN202111250856.0A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39825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0856.0A CN113982555B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0856.0A CN113982555B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2555A true CN113982555A (zh) 2022-01-28
CN113982555B CN113982555B (zh) 2022-12-27

Family

ID=79741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0856.0A Active CN113982555B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255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6428A (zh) * 2022-04-27 2022-08-09 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富油煤地下原位转化的模块化及梯级开发方法
CN115095307A (zh) * 2022-07-05 2022-09-23 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富油煤地下直接热解提油系统
CN115467648A (zh) * 2022-08-31 2022-12-13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1238A (zh) * 2011-08-12 2011-11-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微波加热地下油页岩开采油气的方法及其模拟实验系统
CN107676060A (zh) * 2017-10-23 2018-02-09 大庆东油睿佳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u型井微波加热开采的方法
CN108487888A (zh) * 2018-05-24 2018-09-04 吉林大学 用于提高油页岩原位开采油气采收率辅助加热装置及方法
CN109854219A (zh) * 2019-02-14 2019-06-07 赵金岷 油页岩对流原位开采循环加热系统及开采方法
CN110067549A (zh) * 2019-03-26 2019-07-30 湖南科技大学 基于微波辐射的极薄煤层群原位气化开采方法
CN110159242A (zh) * 2019-06-27 2019-08-2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适合页岩油/气储层的增产方法
CN110541695A (zh) * 2019-09-05 2019-12-06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过热水蒸汽原位热解富油煤高效提油方法
CN110924919A (zh) * 2019-12-11 2020-03-2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余热增产煤层气的方法
CN112412430A (zh) * 2020-09-18 2021-02-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的系统及方法
CN113236212A (zh) * 2021-06-11 2021-08-1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油页岩与煤互层协同原位开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1238A (zh) * 2011-08-12 2011-11-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微波加热地下油页岩开采油气的方法及其模拟实验系统
CN107676060A (zh) * 2017-10-23 2018-02-09 大庆东油睿佳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u型井微波加热开采的方法
CN108487888A (zh) * 2018-05-24 2018-09-04 吉林大学 用于提高油页岩原位开采油气采收率辅助加热装置及方法
CN109854219A (zh) * 2019-02-14 2019-06-07 赵金岷 油页岩对流原位开采循环加热系统及开采方法
CN110067549A (zh) * 2019-03-26 2019-07-30 湖南科技大学 基于微波辐射的极薄煤层群原位气化开采方法
CN110159242A (zh) * 2019-06-27 2019-08-2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适合页岩油/气储层的增产方法
CN110541695A (zh) * 2019-09-05 2019-12-06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过热水蒸汽原位热解富油煤高效提油方法
CN110924919A (zh) * 2019-12-11 2020-03-2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余热增产煤层气的方法
CN112412430A (zh) * 2020-09-18 2021-02-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的系统及方法
CN113236212A (zh) * 2021-06-11 2021-08-1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油页岩与煤互层协同原位开采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6428A (zh) * 2022-04-27 2022-08-09 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富油煤地下原位转化的模块化及梯级开发方法
CN114876428B (zh) * 2022-04-27 2023-09-15 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富油煤地下原位转化的模块化及梯级开发方法
CN115095307A (zh) * 2022-07-05 2022-09-23 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富油煤地下直接热解提油系统
CN115467648A (zh) * 2022-08-31 2022-12-13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
CN115467648B (zh) * 2022-08-31 2024-04-05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微波能煤炭地下无氧气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2555B (zh)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82555B (zh) 一种煤炭地下原位热解系统及方法
CN100400793C (zh) 通过u形开口现场加热含烃地层的方法与系统
CN102428252B (zh) 用于从页岩原位提取油的方法和系统
CN102947539B (zh) 传导对流回流干馏方法
CN108487888B (zh) 用于提高油页岩原位开采油气采收率辅助加热装置及方法
CN103154431B (zh) 用于水平井眼的增强热能递送的方法和系统
CN102187053A (zh) 将自调节核反应堆用于处理地下地层
CN108756839B (zh) 油页岩隔热增效原位转化方法及系统
AU2002359315A1 (en) In situ thermal processing of a hydrocarbon containing formation via backproducing through a heater well
CN104612642B (zh) 一种井内油页岩层燃烧加热系统
CN204457711U (zh) 一种井内油页岩层燃烧加热系统
CN112483062A (zh) 一种地下隔层式煤炭原位气化开采方法及系统
CN209569001U (zh) 一种油页岩原位开采井下点火加热装置
CN106996283A (zh) 一种水热裂解结合井下自生混相热流体的采油方法
CN114673479B (zh) 一种基于多相态co2的层位式地热强化开采方法
CN102465691A (zh) 油页岩就地干馏开采方法及其模拟实验系统
CN203879468U (zh) 可垂直压缩的流体输送装置
CN109707356A (zh) 一种油页岩原位开采井下点火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
CN105555919B (zh) 用于从含烃材料回收烃的复合原料
US20230191348A1 (en) Pilot-Scale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Oil and Hydrogen Production System Capable of Realizing Long-Distance Multi-Stage Heating of Organic Rock
EA028867B1 (ru) Способы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для сокращения накопления остаточных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в обработке битуминозных сланцев
CN104653158B (zh) 一种井内蓄热式燃烧加热装置
EA026039B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из углеводородсодержащ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RU2450042C2 (ru) Способы получения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из углеводородсодержащего материала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сооруженной инфраструктуры и связанных с ней систем
CN113982589A (zh) 一种富油煤原位开采的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