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64018A - 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64018A
CN115464018A CN202211364704.8A CN202211364704A CN115464018A CN 115464018 A CN115464018 A CN 115464018A CN 202211364704 A CN202211364704 A CN 202211364704A CN 115464018 A CN115464018 A CN 115464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ntrol system
bent
cursor
stee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647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64018B (zh
Inventor
王槐春
向田法
陈黎山
廖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ew Hengji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ew Hengji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ew Hengji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ew Hengji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647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640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64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4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64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40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7/00Bending rods, profiles, or tubes
    • B21D7/14Bending rods, profiles, or tubes combined with measuring of bends or lengt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51/00Measuring, gauging, indicating, counting, or mar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r manipulation of material in accordance with subclasses B21B - B21F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弯管成形测量控制技术领域,通过对弯管成形过程中的起弯点和终弯点等进行实时精确测量,有效解决了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在弯制成形时出现尺寸偏差等问题,通过提前确定弯管弯曲时的弯曲半径以及前后两端弯曲部分中间长度,简化了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根据弯管中性线在弯曲时的长度与未弯时保持一致的原理,确定弯管弯曲部分弧长,通过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对弧长进行实时识别比对,大大提高了弯管成形的成功率以及成形尺寸精度,保证了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的精准成形。

Description

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弯管成形测量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时代,石油、化工、核电行业蓬勃发展,而这些行业中广泛使用到三维空间多连弯换热管。一般情况下,空间多连弯换热管程密集排布,这就要求单根尺寸精度高,以此来满足装配要求。并且多连弯空间弯管由于弯曲次数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因为弯管弯曲尺寸不精确导致的弯管尺寸误差、弯管内弧起褶皱、弯管外弧破裂、弯管回弹等问题。
因此,现阶段需设计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多连弯空间弯管由于弯曲次数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因为弯管弯曲尺寸不精确导致的弯管尺寸误差、弯管内弧起褶皱、弯管外弧破裂、弯管回弹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包括钢管长度测量装置、弯管参数采集装置、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自动弯管机、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钢管长度测量装置、弯管参数采集装置、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自动弯管机、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连接;
所述钢管长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钢管的总长度,确保钢管预留有足够余量;
所述弯管参数采集装置用于从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的图纸中获取弯管的弯曲半径以及前后两端弯曲部分中间长度,记为标准弯管参数;并将所述标准弯管参数输入至所述自动弯管机;
所述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根据所述标准弯管参数发出光标确定弯管的起弯点和终弯点,并在钢管上进行标记,记为标记位置;
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用于对预装夹在所述自动弯管机上的钢管进行识别,判断钢管的预装夹位置与标记位置是否一致;
所述自动弯管机实时获取弯管的起弯点和终弯点,记为实时位置,当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识别到所述实时位置与所述标记位置不一致时,所述自动弯管机自动调整送管量,直至所述实时位置与所述标记位置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钢管长度测量装置、弯管参数采集装置先行开启,控制所述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自动弯管机、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暂时关闭;
当获得钢管的总长度、标准弯管参数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开启,控制钢管长度测量装置、弯管参数采集装置关闭;
当标记完成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自动弯管机、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开启,控制所述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关闭。
进一步的,还包括识别平移装置,所述识别平移装置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识别平移装置用于平移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
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识别平移装置常闭;
当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识别到所述实时位置与所述标记位置不一致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识别平移装置开启。
进一步的,还包括识别升降装置,所述识别升降装置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识别升降装置用于升降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
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识别升降装置常闭;
当所述识别平移装置平移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至平移极限时、且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识别到所述实时位置与所述标记位置不一致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识别升降装置开启。
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的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a.对钢管总长度进行测量,确保钢管留有足够的余量;
b.按照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图纸,确定弯管弯曲半径以及前后两端弯曲部分中间长度,将相关参数信息模型输入到自动弯管机中;
c.将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每段弯曲半径输入到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中,根据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发出的光标确定弯管的起弯点与终弯点,并在钢管上做好标记;
d.将做好标记的钢管放入自动弯管机上,自动弯管机按照输入的弯曲半径对钢管进行弯曲预装夹时,夹紧弯管后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对做好的标记进行识别校准,在确保装夹位置与标记位置一致后,对钢管进行弯曲成形;
e.在进行弯曲成形的过程中,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会对钢管的起弯点与终弯点进行追踪识别,并将实时识别信息反馈到自动弯管机中,与上述过程输入的相关参数信息模型进行实时比对,当识别到弯管弯曲的起弯点与终弯点位置与相关参数信息模型不一致时,调整送管量进行弯曲,直至与相关参数信息模型保持一致。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的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方案其中一个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弯管成形过程中的起弯点和终弯点等进行实时精确测量,有效解决了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在弯制成形时出现尺寸偏差等问题,通过提前确定弯管弯曲时的弯曲半径以及前后两端弯曲部分中间长度,简化了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根据弯管中性线在弯曲时的长度与未弯时保持一致的原理,确定弯管弯曲部分弧长,通过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对弧长进行实时识别比对,大大提高了弯管成形的成功率以及成形尺寸精度,保证了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的精准成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案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方案实施方式的系统中各装置动作顺序示意图。
图3为本方案实施方式的方法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包括钢管长度测量装置、弯管参数采集装置、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自动弯管机、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钢管长度测量装置、弯管参数采集装置、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自动弯管机、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连接;
所述钢管长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钢管的总长度,确保钢管预留有足够余量;
所述弯管参数采集装置用于从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的图纸中获取弯管的弯曲半径以及前后两端弯曲部分中间长度,记为标准弯管参数;并将所述标准弯管参数输入至所述自动弯管机;
所述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根据所述标准弯管参数发出光标确定弯管的起弯点和终弯点,并在钢管上进行标记,记为标记位置;
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用于对预装夹在所述自动弯管机上的钢管进行识别,判断钢管的预装夹位置与标记位置是否一致;
所述自动弯管机实时获取弯管的起弯点和终弯点,记为实时位置,当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识别到所述实时位置与所述标记位置不一致时,所述自动弯管机自动调整送管量,直至所述实时位置与所述标记位置一致。
上述方案中,通过对弯管成形过程中的起弯点和终弯点等进行实时精确测量,有效解决了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在弯制成形时出现尺寸偏差等问题,通过提前确定弯管弯曲时的弯曲半径以及前后两端弯曲部分中间长度,简化了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根据弯管中性线在弯曲时的长度与未弯时保持一致的原理,确定弯管弯曲部分弧长,通过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对弧长进行实时识别比对,大大提高了弯管成形的成功率以及成形尺寸精度,保证了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的精准成形。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钢管长度测量装置、弯管参数采集装置先行开启,控制所述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自动弯管机、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暂时关闭;
当获得钢管的总长度、标准弯管参数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开启,控制钢管长度测量装置、弯管参数采集装置关闭;
当标记完成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自动弯管机、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开启,控制所述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关闭。
上述方案中,通过钢管长度测量装置、弯管参数采集装置、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自动弯管机、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之间的有序配合开启,可避免部分装置长时间无效动作;并且,对后续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出现回弹的现象也能够进行二次弯曲成形调整,大大提高了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弯曲成形的成功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识别平移装置,所述识别平移装置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识别平移装置用于平移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
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识别平移装置常闭;
当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识别到所述实时位置与所述标记位置不一致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识别平移装置开启。
上述方案中,由于弯管成形过程中存在弯曲,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的标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之间的识别光路可能会被弯管弯曲凸起部分遮挡,所以,当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识别到实时位置与标记位置不一致时,通过识别平移装置将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进行平移,从而克服上述缺陷。
进一步的,还包括识别升降装置,所述识别升降装置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识别升降装置用于升降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
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识别升降装置常闭;
当所述识别平移装置平移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至平移极限时、且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识别到所述实时位置与所述标记位置不一致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识别升降装置开启。
上述方案中,若通过识别平移装置将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进行平移仍无法克服上述缺陷时,则继续通过识别升降装置将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进行升降;从而实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对标记进行全方位的识别;若仍识别到实时位置与标记位置不一致,则可判断当前的弯管成形过程需自动弯管机自动调整送管量。
如图3所示,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的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a.对钢管总长度进行测量,确保钢管留有足够的余量;
b.按照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图纸,确定弯管弯曲半径以及前后两端弯曲部分中间长度,将相关参数信息模型输入到自动弯管机中;
c.将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每段弯曲半径输入到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中,根据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发出的光标确定弯管的起弯点(或起弯线)与终弯点(或终弯线),并在钢管上做好标记;
d.将做好标记的钢管放入自动弯管机上,自动弯管机按照输入的弯曲半径对钢管进行弯曲预装夹时,夹紧弯管后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对做好的标记进行识别校准,在确保装夹位置与标记位置一致后,对钢管进行弯曲成形;
e.在进行弯曲成形的过程中,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会对钢管的起弯点与终弯点进行追踪识别,并将实时识别信息反馈到自动弯管机中,与上述过程输入的相关参数信息模型进行实时比对,当识别到弯管弯曲的起弯点与终弯点位置与相关参数信息模型不一致时,调整送管量进行弯曲,直至与相关参数信息模型保持一致。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的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方法。
以上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长度测量装置、弯管参数采集装置、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自动弯管机、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钢管长度测量装置、弯管参数采集装置、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自动弯管机、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连接;
所述钢管长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钢管的总长度,确保钢管预留有足够余量;
所述弯管参数采集装置用于从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的图纸中获取弯管的弯曲半径以及前后两端弯曲部分中间长度,记为标准弯管参数;并将所述标准弯管参数输入至所述自动弯管机;
所述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根据所述标准弯管参数发出光标确定弯管的起弯点和终弯点,并在钢管上进行标记,记为标记位置;
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用于对预装夹在所述自动弯管机上的钢管进行识别,判断钢管的预装夹位置与标记位置是否一致;
所述自动弯管机实时获取弯管的起弯点和终弯点,记为实时位置,当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识别到所述实时位置与所述标记位置不一致时,所述自动弯管机自动调整送管量,直至所述实时位置与所述标记位置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钢管长度测量装置、弯管参数采集装置先行开启,控制所述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自动弯管机、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暂时关闭;
当获得钢管的总长度、标准弯管参数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开启,控制钢管长度测量装置、弯管参数采集装置关闭;
当标记完成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自动弯管机、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开启,控制所述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识别平移装置,所述识别平移装置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识别平移装置用于平移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
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识别平移装置常闭;
当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识别到所述实时位置与所述标记位置不一致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识别平移装置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识别升降装置,所述识别升降装置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识别升降装置用于升降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
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识别升降装置常闭;
当所述识别平移装置平移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至平移极限时、且所述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识别到所述实时位置与所述标记位置不一致时,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识别升降装置开启。
5.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对钢管总长度进行测量,确保钢管留有足够的余量;
b.按照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图纸,确定弯管弯曲半径以及前后两端弯曲部分中间长度,将相关参数信息模型输入到自动弯管机中;
c.将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每段弯曲半径输入到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中,根据红外线光标投射装置发出的光标确定弯管的起弯点与终弯点,并在钢管上做好标记;
d.将做好标记的钢管放入自动弯管机上,自动弯管机按照输入的弯曲半径对钢管进行弯曲预装夹时,夹紧弯管后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对做好的标记进行识别校准,在确保装夹位置与标记位置一致后,对钢管进行弯曲成形;
e.在进行弯曲成形的过程中,红外线光标识别装置会对钢管的起弯点与终弯点进行追踪识别,并将实时识别信息反馈到自动弯管机中,与上述过程输入的相关参数信息模型进行实时比对,当识别到弯管弯曲的起弯点与终弯点位置与相关参数信息模型不一致时,调整送管量进行弯曲,直至与相关参数信息模型保持一致。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方法。
CN202211364704.8A 2022-11-02 2022-11-02 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54640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4704.8A CN115464018B (zh) 2022-11-02 2022-11-02 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4704.8A CN115464018B (zh) 2022-11-02 2022-11-02 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4018A true CN115464018A (zh) 2022-12-13
CN115464018B CN115464018B (zh) 2023-01-31

Family

ID=84336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64704.8A Active CN115464018B (zh) 2022-11-02 2022-11-02 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64018B (zh)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51695C (de) * 1949-08-27 1956-10-31 Gen Motors Corp Maschine zum Biegen von Rohren in Schlangenform
US4416136A (en) * 1980-09-04 1983-11-22 Rigobert Schwarze Pipe-bending machine
DE19712685A1 (de) * 1997-03-26 1998-10-01 Erbsloeh Ag Verfahren zur Online-geregelten Mehrfachbiegung von insbesondere stranggepreßtem Profil- und Rohrmaterial
US20030066313A1 (en) * 2001-10-09 2003-04-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discharge tubes of low-pressure discharge lamps
JP2004279415A (ja) * 2003-02-28 2004-10-07 Showa Denko Kk 管体の形状測定方法および同装置
CN101862773A (zh) * 2010-04-30 2010-10-20 燕山大学 一种无模弯圆弧的加工方法
CN101898211A (zh) * 2010-07-23 2010-12-01 杭州捷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弯管加工中的在线检测与补偿系统
CN201755607U (zh) * 2010-07-23 2011-03-09 杭州捷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弯管加工中的在线检测与补偿装置
CN102410811A (zh) * 2011-07-27 2012-04-1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弯管参数的测量方法和系统
CN104036513A (zh) * 2014-06-26 2014-09-10 西安新拓三维光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弯管多相机视觉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05057420A (zh) * 2015-06-26 2015-11-18 江苏新恒基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多弯弯管精确弯制装置
CN106270058A (zh) * 2016-08-26 2017-01-04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S形连续弯导管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CN107755490A (zh) * 2017-10-11 2018-03-06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马氏体钢3d自由弯曲成形装置及方法
CN207655684U (zh) * 2017-11-30 2018-07-27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适应于三维自由弯曲成形钛合金管的制备装置
US20180318899A1 (en) * 2017-05-02 2018-11-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el-based pipe bending instructions
CN109127812A (zh) * 2018-06-26 2019-01-0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一种数控弯管机控制系统
CN109918856A (zh) * 2019-04-18 2019-06-21 上海森松制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弯管数据计算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116153A (zh) * 2019-03-18 2019-08-13 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大直径钢管冷弯制作工法
CN112113531A (zh) * 2020-09-21 2020-12-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空间弯曲管件的数字化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3495811U (zh) * 2020-09-07 2021-06-22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带卡箍位置标印装置的弯管机
CN114676730A (zh) * 2022-03-31 2022-06-2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弯曲变形管段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77668A (zh) * 2022-04-12 2022-07-22 新拓三维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式弯管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5318894A (zh) * 2022-10-13 2022-11-11 江苏新恒基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大r弯管成型监测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51695C (de) * 1949-08-27 1956-10-31 Gen Motors Corp Maschine zum Biegen von Rohren in Schlangenform
US4416136A (en) * 1980-09-04 1983-11-22 Rigobert Schwarze Pipe-bending machine
DE19712685A1 (de) * 1997-03-26 1998-10-01 Erbsloeh Ag Verfahren zur Online-geregelten Mehrfachbiegung von insbesondere stranggepreßtem Profil- und Rohrmaterial
US20030066313A1 (en) * 2001-10-09 2003-04-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discharge tubes of low-pressure discharge lamps
JP2004279415A (ja) * 2003-02-28 2004-10-07 Showa Denko Kk 管体の形状測定方法および同装置
CN101862773A (zh) * 2010-04-30 2010-10-20 燕山大学 一种无模弯圆弧的加工方法
CN101898211A (zh) * 2010-07-23 2010-12-01 杭州捷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弯管加工中的在线检测与补偿系统
CN201755607U (zh) * 2010-07-23 2011-03-09 杭州捷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弯管加工中的在线检测与补偿装置
CN102410811A (zh) * 2011-07-27 2012-04-1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弯管参数的测量方法和系统
CN104036513A (zh) * 2014-06-26 2014-09-10 西安新拓三维光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弯管多相机视觉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05057420A (zh) * 2015-06-26 2015-11-18 江苏新恒基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多弯弯管精确弯制装置
CN106270058A (zh) * 2016-08-26 2017-01-04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S形连续弯导管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US20180318899A1 (en) * 2017-05-02 2018-11-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el-based pipe bending instructions
CN107755490A (zh) * 2017-10-11 2018-03-06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马氏体钢3d自由弯曲成形装置及方法
CN207655684U (zh) * 2017-11-30 2018-07-27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适应于三维自由弯曲成形钛合金管的制备装置
CN109127812A (zh) * 2018-06-26 2019-01-0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一种数控弯管机控制系统
CN110116153A (zh) * 2019-03-18 2019-08-13 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大直径钢管冷弯制作工法
CN109918856A (zh) * 2019-04-18 2019-06-21 上海森松制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弯管数据计算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213495811U (zh) * 2020-09-07 2021-06-22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带卡箍位置标印装置的弯管机
CN112113531A (zh) * 2020-09-21 2020-12-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空间弯曲管件的数字化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4676730A (zh) * 2022-03-31 2022-06-2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弯曲变形管段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77668A (zh) * 2022-04-12 2022-07-22 新拓三维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式弯管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5318894A (zh) * 2022-10-13 2022-11-11 江苏新恒基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大r弯管成型监测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天等: "基于多目视觉的弯管空间参数测量方法", 《仪器仪表学报》 *
彭泽军等: "复杂多弯曲薄壁铜管成形技术研究", 《机械科学与技术》 *
方秀荣等: "大口径中频加热液压弯管机的液压技术研究", 《液压与气动》 *
李恒等: "高强TA18钛管连续整体多弯成形精度控制", 《精密成形工程》 *
王文红等: "PLC在液压驱动立体弯管机中的应用", 《液压与气动》 *
郑建克: "空间弯管的控制坐标计算", 《西北水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4018B (zh)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4297B (zh) 可控的折边方法和系统
CN105834557B (zh) 弧焊机器人焊接的直线焊缝离线跟踪方法
CN105798431A (zh) 弧焊机器人焊接的曲线在线焊缝跟踪方法
CN105798432B (zh) 弧焊机器人焊接的曲线焊缝离线跟踪方法
CN111859582B (zh) 一种基于箭体实物的复杂结构管路精准建模方法
CN115464018B (zh) 三维空间连续多弯弯管精确成形测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465316A (zh) 智能集成设备及应用智能集成设备的折弯方法
CN110102607B (zh) Jco钢管成型调型工艺
CN109540026A (zh) 一种航空非标导管智能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5690405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加工轨迹优化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127225B (zh) 一种基于专家库技术的电梯导轨自动矫直方法
CN112365538B (zh) 一种自动上卷系统的高效目标检测方法
CN205718874U (zh) 直缝焊管在线卷管实时测量控制装置
CN106736751A (zh) 智能夹具
CN112809130B (zh) 一种智能焊缝检测和轨迹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10900145B (zh) 用于指针压装的表盘零刻度线拾取方法
CN205571056U (zh) 一种全自动异型管矫直机
CN113477818A (zh) 一种采用数控弯管机弯制带法兰型弯管的弯管工艺
CN205941419U (zh) 一种pet膜收缩率自动测量装置
CN114909992B (zh) 一种航空非标导管优化测量方法
CN114101741B (zh) 一种数控加工在线检测及自动补偿的方法
CN115294217B (zh) 一种视觉实验平台标定方法、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7029716A (zh) 一种直缝钢管成型工艺在线检测方法
CN110307801B (zh) 一种大口径弯管管口的不圆度检测方法
CN214556515U (zh) 推弯模随行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