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58367B - 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58367B
CN115458367B CN202211395577.8A CN202211395577A CN115458367B CN 115458367 B CN115458367 B CN 115458367B CN 202211395577 A CN202211395577 A CN 202211395577A CN 115458367 B CN115458367 B CN 1154583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yoke
hole
groov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955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58367A (zh
Inventor
郭顺可
裘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Innuov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nnuov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nnuov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nnuov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955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583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58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58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58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58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reakers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直流继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一种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接触部分包括动静触点,动静触点均设置于绝缘罩与轭铁板之间所构成的上腔室内,所述轭铁板中部设有通孔,轭铁板下侧固定有金属壳,金属壳形成有下腔室,下腔室上端与上腔室气相连通,所述金属壳上端设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支撑部,所述通孔内径大于所述金属壳外径,所述金属壳下端向下穿过通孔并使所述支撑部支撑于轭铁板上侧,所述金属壳的支撑部与轭铁板的接合处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一灌胶槽。本发明具有不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密封,不需要采用高成本焊接设备,不需要对绝缘罩进行金属化处理,能缩短生产装配用时,能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

Description

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直流继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高压直流继电器内部结构相同的前提下,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电性能会受接触部分的动静触点所在腔室的环境气压和介质影响。动静触点一般位于陶瓷绝缘罩与轭铁板之间所构成的上腔室内,由于轭铁板上有通孔,金属壳所构成的上腔室会通过轭铁板上的通孔与上腔室连通,为此,需要进行上腔室和下腔室的密封。
通常是先将陶瓷绝缘罩金属化工艺处理,然后将陶瓷绝缘罩与其它零部件通过钎焊或激光焊的方式连接固定在一起并实现密封,随后通过排气管将位于上腔室和下腔室内的空气抽出,再通过排气管往上腔室和下腔室内充入惰性气体以增加腔室气压,最后剪断排气管实现排气管的封堵并实现上腔室和下腔室的高气压密封。但钎焊工艺和激光焊接工艺需要使用昂贵的设备,焊接工艺复杂,焊接周期长,从而会大大提高生产成本。
为降低生产成本,公开号为CN112908780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多重密封方法,将陶瓷绝缘罩上端与排气管和引出端安装好后覆盖一层挡胶板后再灌封环氧树脂进行二次密封,将陶瓷绝缘罩下端与轭铁板固定后再灌封环氧树脂进行二次密封;在金属壳上设置凸部,在轭铁板上设置凹部,利用凸部和凹部定位后,将轭铁板与金属壳通过激光焊接以实现固定和密封。
上述密封方法中,先进行引出端等零部件与陶瓷绝缘罩的安装,通过引出端等零部件将陶瓷绝缘罩上的固定孔进行封堵,从而实现初步密封,然后再通过灌封环氧树脂的方式对陶瓷绝缘罩处的零部件安装固定处进行二次密封,故而不需要再采用焊接的方式实现引出端等零部件与陶瓷绝缘罩处密封,可以通过螺纹固定的方式实现引出端等零部件的固定,不需要采用激光焊或钎焊。但位于轭铁板下侧的金属壳仍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密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轭铁板与金属壳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密封,以能降低生产成本的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接触部分包括动静触点,动静触点均设置于绝缘罩与轭铁板之间所构成的上腔室内,所述轭铁板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轭铁板下侧固定有金属壳,金属壳形成有下腔室,下腔室上端与上腔室气相连通,所述金属壳上端设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支撑部,所述通孔内径大于所述金属壳外径,所述金属壳下端向下穿过通孔并使所述支撑部支撑于轭铁板上侧,所述金属壳的支撑部与轭铁板的接合处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一灌胶槽,所述第一灌胶槽内灌胶以密封支撑部与轭铁板间的缝隙,所述轭铁板上侧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中部围合所述第一灌胶槽。
本发明的金属壳与轭铁板的连接处通过灌胶的方式进行密封,不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密封,不需要采用高成本焊接设备,能缩短生产装配用时,具有能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其中,可以选择环氧树脂胶进行灌胶密封;同时也可以通过灌胶的方式实现金属壳与轭铁板的固定。其中,本发明的金属壳可以通过使轭铁板的通孔孔壁与金属壳周向外壁间隙配合的方式实现同轴定位,通过使支撑部支撑在轭铁板上的方式实现金属壳的轴向定位,从而便于后续的灌胶密封,也便于金属壳与轭铁板之间的固定。
通过在定位板中部围合第一灌胶槽,以使第一灌胶槽的深度更深,从而使凝固后的胶体体积更大,以便于对位于第一灌胶槽内的金属壳的支撑部进行良好遮覆,从而实现金属壳与轭铁板间的可靠密封;由于第一灌胶槽内所能凝固成型的胶体体积更大,即使胶体上表面发生融化现象,也不会影响位于胶体下表面处的支撑部与轭铁板之间的密封。其中,可采用紧固件固定等多种方式实现定位板与轭铁板之间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轭铁板上端面中部具有下凹并与所述通孔连通的让位槽,所述定位板中部具有向下延伸并伸入让位槽内并呈环形的第一定位凸起。
让位槽和第一定位凸起相互配合,能对定位板进行定位,避免定位板发生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让位槽的设置能增加第一灌胶槽的深度,进一步提高金属壳与轭铁板之间的密封和固定效果。同时,由于定位板中部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凸起,灌封在第一灌胶槽内的胶水也能对轭铁板与定位板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从而保证接触部分所在腔室的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壳的支撑部与轭铁板铆接固定。
仅需要在支撑部和轭铁板上钻孔,然后在金属壳、轭铁板及铆钉装配后对铆钉进行铆压,即可实现金属壳与轭铁板的固定,能使金属壳与轭铁板的装配固定更为方便,同时搭配灌胶固定能提高固定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罩支撑在所述定位板上并构成所述上腔室,所述定位板设有向上延伸的环形围挡,所述环形围挡周向内壁与绝缘罩下端周向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二灌胶槽;所述上腔室内设有与定位板固定的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绝缘罩套设在第二定位凸起外侧,并使绝缘罩周向内壁与第二定位凸起侧壁接触。
本发明在绝缘罩与环形围挡之间灌胶,从而能实现绝缘罩下端与定位板间的密封和固定。其中,第二定位凸起用于避免绝缘罩发生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也可以通过使绝缘罩紧配套设在第二定位凸起外的方式实现绝缘罩与定位板的固定,也可以在第二定位凸起外壁和绝缘罩内壁下端设置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以实现绝缘罩与定位板间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围挡周向内壁由上至下逐渐向周向内侧延伸,所述绝缘罩的壁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加强段、过渡段和支撑段,所述加强段厚度大于所述支撑段厚度,所述过渡段的周向外壁由上至下逐渐向内侧延伸,所述支撑段周向外壁上端与过渡段周向外壁下端连接,所述环形围挡上缘高于所述支撑段的上缘。
环形围挡和绝缘罩相互临近的周向侧壁都不是竖向平面,能避免继电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存在第二灌胶槽内的胶体向上脱离第二灌胶槽的情况发生;环形围挡周向内壁由上至下逐渐向周向内侧延伸,能使第二灌胶槽上端开口更大,能便于胶水灌入第二灌胶槽。其中,由于不需要进行绝缘罩下端的金属化处理和焊接,因此不需要将绝缘罩下端做厚,可以将过渡段和支撑段厚度做小。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罩相对两侧均设有磁钢,所述磁钢支撑在环形围挡上侧。
环形围挡不仅能起到构建第二灌胶槽的作用,还能对磁钢进行支撑,用来抬高磁钢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罩上设有内外贯穿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绝缘罩外表面形成有与第一固定孔连通的第三灌胶槽,所述第一固定孔处设有排气管。
通过在第三灌胶槽内灌胶,从而能对排气管与第一固定孔孔壁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进一步提高接触部分所在腔室的气密性。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包括能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固定段及不能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的限位段,所述固定段穿过第一固定孔的部位的侧壁上设有排气管卡槽,所述排气管卡槽处配合有宽度大于第一固定孔内径的排气管用卡圈。
本发明的排气管不是通过螺纹固定或紧配的方式与绝缘罩固定的,不需在绝缘罩的第一固定孔处加工螺纹结构,只需要排气管间隙配合在第一固定孔内即可,并能避免第一固定孔处存在废屑,能使排气管的固定更为方便,且避免第一固定孔处的废屑掉入继电器内部。其中,在排气管穿过绝缘罩后,只需要进行排气管与排气管用卡圈间的卡配,便可以实现排气管的固定和初步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罩上设有内外贯穿并用于配合引出端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绝缘罩外表面形成有与第二固定孔连通的第四灌胶槽,当引出端与绝缘罩固定时,所述引出端被包围在第四灌胶槽周向槽壁内侧。通过在第四灌胶槽内灌胶,从而能对引出端与第二固定孔孔壁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进一步提高上腔室和下腔室的气密性。
本发明具有不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密封,不需要采用高成本焊接设备,不需要对绝缘罩进行金属化处理,能缩短生产装配用时,能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上腔室和下腔室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继电器去掉外壳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绝缘罩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轭铁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被剪断堵塞后的排气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接触部分包括动静触点,动静触点均设置于绝缘罩1与轭铁板2之间所构成的上腔室100内。动静触点包括与引出端3固定的静触点31及与动簧片4固定的动触点41,绝缘罩1由陶瓷制成,绝缘罩1顶部设有两个内外贯穿并用于配合引出端3的第二固定孔102,动簧片4固定在推动杆42上端。轭铁板2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20,轭铁板2下侧固定有金属壳5,金属壳5形成有与上腔室100连通的下腔室200,下腔室200内设有动铁芯43和静铁芯44,动铁芯43与推动杆42下端固定,静铁芯44套设在推动杆42外并与金属壳5及轭铁板2固定,推动杆42上设有弹性件45,弹性件45位于动簧片4与静铁芯44之间。
本实施例的金属壳5上端设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支撑部51,通孔20的内径大于金属壳5的外径并小于支撑部51的外径,金属壳5下端向下穿过通孔20并使支撑部51支撑于轭铁板2上侧,轭铁板2上侧设有定位板21,定位板21四角处采用螺栓紧固件(图中未画出)与轭铁板2固定。金属壳5的支撑部51与轭铁板2接合处设有由定位板21中部围合的向上开口的第一灌胶槽300,第一灌胶槽300内灌胶以密封支撑部51与轭铁板2间的缝隙。
由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金属壳5的支撑部51通过铆钉52与轭铁板2铆接固定,支撑部51和轭铁板2均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铆接孔25,铆钉52穿过铆接孔25后,通过专用工具以使铆钉52下端发生变形,从而实现支撑部51与轭铁板2的铆接。其中,第一灌胶槽300内的环氧树脂胶凝固后形成胶块26,胶块26包覆铆钉52上端,以避免后续充装入接触部分所在处的惰性气体从铆钉52与铆接孔25间的缝隙泄漏;其中,为避免倒入第一灌胶槽300的环氧树脂胶进入下腔室内,也为了避免倒入第一灌胶槽300的环氧树脂胶与弹性件45等零部件接触,在进行灌胶和胶水凝固时,可以在静铁芯44处放置呈环形的隔离模具,从而使凝固成型后的胶块26套设在弹性件45周向外侧。
由图1、图2和图4所示,轭铁板2上端面中部具有下凹并与通孔20连通的让位槽24,让位槽24位于通孔20周向外侧,定位板21中部具有向下延伸并伸入让位槽24内的环形的第一定位凸起211。
绝缘罩1支撑在定位板21上并构成上述的上腔室100,定位板21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环形围挡22,环形围挡22周向内壁与绝缘罩1下端周向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二灌胶槽400。其中,上腔室100内设有与定位板21固定的第二定位凸起23,绝缘罩1套设在第二定位凸起23外侧,并使绝缘罩1周向内壁与第二定位凸起23侧壁接触。
如图1和图3所示,环形围挡22的周向内壁由上至下逐渐向周向内侧延伸以构成斜面,绝缘罩1的壁体(即绝缘罩1横截面呈环形的部分)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加强段11、过渡段12和支撑段13,加强段11厚度大于过渡段12的厚度及支撑段13的厚度,过渡段12的周向外壁由上至下逐渐向内侧延伸,支撑段13的周向外壁上端与过渡段12的周向外壁下端连接,过渡段12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环形围挡22上缘高于支撑段13的上缘。
由图2所示,绝缘罩1前后相对两侧均设有磁钢14,磁钢14支撑在环形围挡22上侧,绝缘罩1外侧还套设有隔磁套15,环形围挡22还用于对隔磁套15左右两端进行支撑。
由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绝缘罩1上设有内外贯穿的第一固定孔101,绝缘罩1外表面构成有与第一固定孔101连通的第三灌胶槽500,第一固定孔101处设有排气管6,排气管6下端依次穿过第三灌胶槽500和第一固定孔101后伸入上腔室100内。其中,排气管6包括能穿过第一固定孔101的固定段62及不能穿过第一固定孔101的限位段63,固定段62穿过第一固定孔101并伸入绝缘罩1内的部位的侧壁上设有排气管卡槽64,排气管卡槽64处配合有宽度大于第一固定孔101内径的排气管用卡圈61。其中,通过在绝缘罩1顶部设置向上延伸的环形凸起65以对排气管6进行包围并构成第三灌胶槽500。
由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绝缘罩1的上表面下凹以形成有与第二固定孔102连通的第四灌胶槽600,当引出端3通过引出端用卡圈32与绝缘罩1固定时,引出端3被包围在第四灌胶槽600周向槽壁内侧。其中,第四灌胶槽600与第三灌胶槽500连通,在对第三灌胶槽500进行灌胶时,胶水也会向下流动至第四灌胶槽600内。其中,第四灌胶槽600还用于容纳引出端用卡圈32。由图2和图3所示,引出端3中部具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限位凸环33,引出端3侧壁上设有环形的引出端卡槽34,引出端卡槽34位于限位凸环33上侧,引出端卡槽34与限位凸环33之间的距离与第二固定孔102轴向长度相同。
本发明具有不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密封,不需要采用高成本焊接设备,不需要对绝缘罩进行金属化处理,能缩短生产装配用时,能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

Claims (8)

1.一种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接触部分包括动静触点,动静触点均设置于绝缘罩与轭铁板之间所构成的上腔室内,所述轭铁板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轭铁板下侧固定有金属壳,金属壳形成有下腔室,下腔室上端与上腔室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上端设有向周向外侧延伸的支撑部,所述通孔内径大于所述金属壳外径,所述金属壳下端向下穿过通孔并使所述支撑部支撑于轭铁板上侧,所述金属壳的支撑部与轭铁板的接合处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一灌胶槽,所述第一灌胶槽内灌胶以密封支撑部与轭铁板间的缝隙,所述轭铁板上侧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中部围合所述第一灌胶槽;所述轭铁板上端面中部具有下凹并与所述通孔连通的让位槽,所述定位板中部具有向下延伸并伸入让位槽内并呈环形的第一定位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的支撑部与轭铁板铆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支撑在所述定位板上并构成所述上腔室,所述定位板设有向上延伸的环形围挡,所述环形围挡周向内壁与绝缘罩下端周向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二灌胶槽;所述上腔室内设有与定位板固定的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绝缘罩套设在第二定位凸起外侧,并使绝缘罩周向内壁与第二定位凸起侧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围挡周向内壁由上至下逐渐向周向内侧延伸,所述绝缘罩的壁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加强段、过渡段和支撑段,所述加强段厚度大于所述支撑段厚度,所述过渡段的周向外壁由上至下逐渐向内侧延伸,所述支撑段周向外壁上端与过渡段周向外壁下端连接,所述环形围挡上缘高于所述支撑段的上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相对两侧均设有磁钢,所述磁钢支撑在环形围挡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上设有内外贯穿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绝缘罩外表面形成有与第一固定孔连通的第三灌胶槽,所述第一固定孔处设有排气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包括能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固定段及不能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的限位段,所述固定段穿过第一固定孔的部位的侧壁上设有排气管卡槽,所述排气管卡槽处配合有宽度大于第一固定孔内径的排气管用卡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上设有内外贯穿并用于配合引出端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绝缘罩外表面形成有与第二固定孔连通的第四灌胶槽,当引出端与绝缘罩固定时,所述引出端被包围在第四灌胶槽周向槽壁内侧。
CN202211395577.8A 2022-11-09 2022-11-09 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 Active CN1154583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5577.8A CN115458367B (zh) 2022-11-09 2022-11-09 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5577.8A CN115458367B (zh) 2022-11-09 2022-11-09 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58367A CN115458367A (zh) 2022-12-09
CN115458367B true CN115458367B (zh) 2023-04-11

Family

ID=84309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5577.8A Active CN115458367B (zh) 2022-11-09 2022-11-09 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58367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79787U (zh) * 2016-12-05 2017-05-17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直流继电器密封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7044B (zh) * 2008-09-19 2011-12-28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靠长寿命的高压直流真空继电器
CN105895452B (zh) * 2016-05-27 2017-11-10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密封型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06516569U (zh) * 2016-12-02 2017-09-22 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真空外壳
CN106531556B (zh) * 2016-12-05 2018-06-01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型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1088116U (zh) * 2019-12-30 2020-07-24 中泰福安(东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直流灭弧能力的结构
CN112908780B (zh) * 2021-01-28 2024-03-19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多重密封方法及结构
CN113555255B (zh) * 2021-03-18 2024-02-20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型继电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79787U (zh) * 2016-12-05 2017-05-17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直流继电器密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58367A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2043B2 (en) Seal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relay
EP1469227A2 (en) Liquid sealed mount device
CN115458367B (zh) 继电器的接触部分密封结构
KR20100063704A (ko) 중간-전압 스위칭 디바이스의 극 부분의 제작 방법, 및 극 부분 자체
CN116505727A (zh) 一种定子振动式真空快速压力注射灌胶装置及方法
JP2016535225A (ja) 電子膨張弁及びそのコイル装置
CN218850592U (zh) 一种磁悬浮分子泵定子灌封工装结构
JP6409093B1 (ja) 鉛蓄電池のパッケージ方法及びその構造
CN116053720B (zh) 无顶盖单体电池的复合极柱装配方法
JP5369841B2 (ja) 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14679024B (zh) 用于电机定子封装的工装及电机定子封装方法
CN209110135U (zh) 一种弯管类砂型铸造用砂箱及其砂芯
CN216487669U (zh) 利于二次线圈浇装固定的sf6电流互感器屏蔽罩结构
JPS6344969Y2 (zh)
CN202923369U (zh) 作动器可更换式发动机主动悬置
CN219247668U (zh) 一种绕组铁芯灌胶工装
CN216212694U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的焊接型密封套管
CN211833980U (zh) 一种升降火锅的磁场屏蔽组件
CN213868096U (zh) 一种重锤结构
CN213675662U (zh) 一种电器盒的定位模具
CN216957894U (zh) 一种智能直流接触器控制板内置结构
CN216858173U (zh) 一种用于金属熔炼的模具
CN218648046U (zh) 焊接盖板结构及电池
CN211604839U (zh) 一种降干扰电磁阀线圈
CN220306097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绕组浇注模具的底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