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53671B - 一种菲涅尔透镜及红外探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菲涅尔透镜及红外探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53671B
CN115453671B CN202211214096.2A CN202211214096A CN115453671B CN 115453671 B CN115453671 B CN 115453671B CN 202211214096 A CN202211214096 A CN 202211214096A CN 115453671 B CN115453671 B CN 1154536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nel lens
lenses
wall
infrared detection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140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53671A (zh
Inventor
李宣娇
徐海东
曾繁铿
丁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1409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536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53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53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53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536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2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 G02B3/08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with discontinuous faces, e.g. Fresnel le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菲涅尔透镜及红外探测设备,菲涅尔透镜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镜片,镜片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多个镜片的第一表面形成至少部分第一侧面,多个镜片的第二表面形成至少部分第二侧面,第一表面为平面,第二表面至少部分包括齿峰,齿峰到第一侧面的距离相等,也即单个镜片中的菲涅尔透镜厚度均匀,从而不会影响菲涅尔透镜的光束汇聚能力最终采用该多个镜片形成的红外探测设备也能够将菲涅尔透镜获取到的光信号转换为高质量的电信号,进而基于该电信号使得红外探测设备在整个探测防区视场内的探测性能有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菲涅尔透镜及红外探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红外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菲涅尔透镜及红外探测设备。
背景技术
被动式红外探测产品可以通过对人体或动物等生命体发射的红外光进行探测,实现对生命体的实时监测,因而其广泛应用于人体感应灯、人体感应报警、人体感应监测等场景中。其中,菲涅尔透镜是被动式红外探测产品的核心器件,其可以收集探测视场范围内生命体发出的红外光。
相关技术中,被动式红外探测产品通常采用一体化注塑成型具有圆弧外表面的柱状菲涅尔透镜,然而,由于该柱状菲涅尔透镜的外表面为圆弧形,会导致柱状菲涅尔透镜的光束汇聚能力变差,从而影响被动式红外探测产品的探测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菲涅尔透镜及红外探测设备,该菲涅尔透镜的光束汇聚能力强,从而提高红外探测设备的探测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菲涅尔透镜,包括:
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菲涅尔透镜以第一侧面为外表面、以第二侧面为内表面弯曲设置;
菲涅尔透镜包括多个镜片,镜片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多个镜片的第一表面形成至少部分第一侧面,多个镜片的第二表面形成至少部分第二侧面,第一表面为平面,第二表面至少部分包括齿峰,齿峰到第一侧面的距离相等;
菲涅尔透镜还包括多个竖直棱线,且多个镜片依次连接,相邻两个镜片之间具有夹角,且相邻两个镜片的第一表面共用同一条竖直棱线。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表面的齿峰至少包括第一齿峰和第二齿峰,其中,多个第一齿峰形成第一光学区域,多个第二齿峰形成第二光学区域,第一光学区域和第二光学区域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菲涅尔透镜的第一侧面自两端至中心逐渐往背离第二侧面的方向凸出,镜片的宽度不完全相等。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位于菲涅尔透镜中心的镜片具有第一宽度,位于菲涅尔透镜两端的部分镜片具有第二宽度,第二宽度大于第一宽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围绕设置在多个镜片形成的光学件的外周;
连接件用于固定在红外探测设备的外壳体的第一安装壳的内壁上,光学件用于嵌设于第一安装壳上开设的安装孔内,且光学件的第一侧面与第一安装壳的外壁的朝向一致。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侧面具有高度差,第一侧面连接件的部分凸出于第二侧面的高度为第一高度,第一侧面镜片的第一表面凸出于第二侧面的高度为第二高度,第一高度小于第二高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光学件凸出于连接件的设置面设置,以使光学件在设置面上凸出形成台阶面,台阶面与安装孔的内壁抵接,连接件的设置面贴合设置在安装孔的内端外缘表面上;
台阶面的宽度与安装孔的深度相同。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安装壳的内壁和连接件的其中一者上设置有凹槽,第一安装壳的内壁和连接件的另一者上设置有与凹槽匹配的凸起;
连接件通过凹槽和凸起的配合,固定于第一安装壳的内壁上。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安装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连接件的设置面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起;
凸起与凹槽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凸起间隔设置在连接件沿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边沿上。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红外探测设备的外壳体还包括第二安装壳;第二安装壳与第一安装壳固定连接,连接件位于第二安装壳的外壁与第一安装壳的内壁之间;光学件与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红外探测设备,包括外壳体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中的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连接于外壳体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菲涅尔透镜及红外探测设备,菲涅尔透镜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镜片,镜片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多个镜片的第一表面形成至少部分第一侧面,多个镜片的第二表面形成至少部分第二侧面,第一表面为平面,第二表面至少部分包括齿峰,齿峰到第一侧面的距离相等,也即单个镜片中的菲涅尔透镜厚度均匀,从而不会影响菲涅尔透镜的光束汇聚能力最终采用该多个镜片形成的红外探测设备也能够将菲涅尔透镜获取到的光信号转换为高质量的电信号,进而基于该电信号使得红外探测设备在整个探测防区视场内的探测性能有保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菲涅尔透镜的第一表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菲涅尔透镜的第二表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形菲涅尔透镜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等宽型环形菲涅尔透镜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等深型环形菲涅尔透镜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表面为平面的菲涅尔透镜的光线图;
图7为一种外表面为圆弧面的菲涅尔透镜的光线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菲涅尔透镜的外表面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一种外表面为圆弧面的菲涅尔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另一种外表面为圆弧面的菲涅尔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探测设备的外观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探测设备的爆炸图;
图14为图13中光学件与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区域的外表面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区域的内表面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3中第一安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3中第二安装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光学件;100-镜片;200-连接件;300-外壳体;
110-第一表面;120-第二表面;210-设置面;310-第一安装壳;320-第二安装壳;
121-第一光学区域;122-第二光学区域;211-台阶面;212-凸起;311-安装孔;312-第一凹槽;321-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被动式红外探测产品通常采用一体化注塑成型具有圆弧外表面的柱状菲涅尔透镜,然而,由于该柱状菲涅尔透镜的外表面为圆弧形,会导致柱状菲涅尔透镜的光束汇聚能力变差,从而影响被动式红外探测产品的探测性能。另外,该外表面为圆弧形的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内外表面会产生非共光轴效应,而在光学仿真设计上共光轴的双凸透镜可以通过简单计算仿真得到最佳聚焦效果,对于非共光轴的双凸透镜的设计优化难度较大费时费力。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菲涅尔透镜及红外探测设备,菲涅尔透镜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镜片,镜片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多个镜片的第一表面形成至少部分第一侧面,多个镜片的第二表面形成至少部分第二侧面,第一表面为平面,第二表面至少部分包括齿峰,齿峰到第一侧面的距离相等,也即单个镜片中的菲涅尔透镜厚度均匀,从而不会影响菲涅尔透镜的光束汇聚能力最终采用该多个镜片形成的红外探测设备也能够将菲涅尔透镜获取到的光信号转换为高质量的电信号,进而基于该电信号使得红外探测设备在整个探测防区视场内的探测性能有保障。
以下结合附图1-18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菲涅尔透镜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菲涅尔透镜的第一表面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菲涅尔透镜的第二表面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菲涅尔透镜以第一侧面为外表面、以第二侧面为内表面弯曲设置。菲涅尔透镜包括多个镜片100,镜片100包括第一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20,多个镜片100的第一表面110形成至少部分第一侧面,多个镜片100的第二表面120形成至少部分第二侧面,第一表面110为平面。
在一些示例中,继续参照图1,菲涅尔透镜还包括多个竖直棱线,且多个镜片100依次连接,相邻两个镜片100之间具有夹角,夹角的大小通常可以根据需要形成的圆弧形的半径大小确定。另外,相邻两个镜片100的第一表面110共用同一条竖直棱线,也即是说相邻两个镜片100的对接处完全重合,这样保证相邻两个镜片100在连接处能完全贴合,不会产生台阶面从而影响到所形成的菲涅尔透镜的整体性。
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每个镜片100的第一表面110即为镜片100的外表面,且第一表面110为平面。每个镜片100的第二表面120即为镜片100的内表面,第二表面120的至少部分包括齿峰,即具有锯齿纹路结构,该内表面也称作螺纹菲涅尔面,且第二表面120中每个齿峰与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一些示例中,菲涅尔透镜的每小片镜片可以采用环形菲涅尔透镜,也可以采用线性菲涅尔透镜。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图3为环形菲涅尔透镜的示意图。对于环形菲涅尔透镜,其按照锯齿纹路结构的表现形式还可以划分为等宽型和等深型,其中,图4为等宽型环形菲涅尔透镜的示意图,图5为等深型环形菲涅尔透镜的示意图。
参照图4所示,对于等宽型环形菲涅尔透镜,在x方向上每相邻两条竖线所划分的锯齿纹路的宽度d2是相同的。参照图5所示,对于等深型环形菲涅尔透镜,在y方向上相邻的齿峰到齿谷之间的深度d3是相同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环形菲涅尔透镜的形式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表面120中每个齿峰与第一表面110之间的距离相等,即相当于菲涅尔透镜的厚度均匀。继续参照图4所示,菲涅尔透镜的厚度参照图4中d1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上述菲涅尔透镜包括多个镜片100,每个镜片100中的齿峰与相应镜片100的第一表面110之间的距离均是相等的。
参照图6和图7,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表面为平面的菲涅尔透镜的光线图,图7为一种外表面为圆弧面的菲涅尔透镜的光线图。可以看出,对于外表面为圆弧面的菲涅尔透镜,由于其外表面为凸状,该凸状结构与内表面的螺纹菲涅尔面组合成的透镜改变了水平方向上光束的汇聚能力。而对于外表面为平面的菲涅尔透镜,由于其外表面为平面,使得菲涅尔透镜的厚度均匀,从而不会影响菲涅尔透镜的光束汇聚能力,进而提高红外探测设备在视场范围内进行入侵探测的信号强度。
请继续参照图1,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了11个镜片100。其中,各镜片100依次连接,相邻两个镜片100的连接处形成棱线。另外,菲涅尔透镜的第一侧面自两端至中心逐渐往背离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凸出。所有镜片100的第一表面110还可以采用内接的方式形成接近于圆弧面的形状,参照图8所示,两端为外表面沿各镜片100排列方向相对的两端,参照图8中的a和b,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
需要说明的是,镜片100的数量可以通过红外探测设备实际探测防区的视场角范围所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镜片100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菲涅尔透镜的镜片100的宽度可以不完全相等,位于菲涅尔透镜中心的镜片100具有第一宽度,位于菲涅尔透镜两端的部分镜片100具有第二宽度,第二宽度可以大于第一宽度。可以理解的是,根据被动式红外探测产品中光电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在采集红外光信号时,处于中心位置的镜片采集信号的能量强,处于两端位置的镜片采集信号的弱,因而,通过增大位于菲涅尔透镜两端的部分镜片的宽度,从而增大镜片的面积,以进行能量的补偿。
在一些示例中,随着工业设计的发展,无边框设计概念不断深入,要求菲涅尔透镜与红外探测设备的壳体之间要接洽柔和、浑然一体,从而使得红外探测设备安装在屋内任意角落外观不显眼、不突兀。而图10中的菲涅尔透镜和图11中的菲涅尔透镜均为采用平片加工的方式制造并经掰弯后的菲涅尔透镜,而采用图10和图11中所给出的菲涅尔透镜,使得菲涅尔透镜外表面与红外探测器结构的外前壳体存在结构间隙断差,红外探测产品外观表面存在固有台阶,难以实现菲涅尔透镜的外表面与红外探测产品的外表面齐平的无边框设计。
为了实现菲涅尔透镜的外表面与红外探测设备的外表面的无边框设计,在一些示例中,上述菲涅尔透镜还可以包括连接件200,连接件200围绕设置在多个镜片100形成的光学件10的外周。红外探测设备的外壳体300包括第一安装壳310,第一安装壳310上开设有安装孔311,连接件200固定于第一安装壳310的内壁上,光学件10嵌设于安装孔311内,且光学件10的第一表面110与第一安装壳310的外壁的朝向一致。
如图12所示,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探测设备的外观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爆炸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件与光学件的结构示意图。连接件200围绕设置在多个镜片100形成的光学件10的外周,也即使是说,连接件200的外边缘位于光学件10的外边缘的外周。其中,镜片100可以是由聚烯烃材料注压而成的薄片,也可以采用玻璃制造而成。连接件200可以采用与镜片100相同的材质制造,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制造,只要能达到固定镜片100的效果即可。
在一些示例中,光学件10与连接件200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示例性地,光学件10与连接件200可以采用塑胶件模具一体化注塑成型而成,其中,光学件10形成光学区域,连接件200形成非光学区域。这样不仅能够增加菲涅尔透镜的稳固性,还能够在制造工艺上提高制造效率。其中,光学件10所形成的光学区域的外表面的示意图参照图15所示,光学区域的内表面的示意图参照图16所示。
继续参照图16,并结合上述实施例,第二表面120的至少部分包括齿峰,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表面120中可以是部分区域具有锯齿纹路结构,也即第二表面120中可以具有除了锯齿纹路结构以外的空白区域。另外,部分区域中的锯齿纹路结构可以是一个完整的锯齿纹路结构。也可以是具有断层结构的锯齿纹路结构,也即是该部分区域中具有除了锯齿纹路结构以外的空白区域,使得锯齿纹路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示例性地,第二表面120的齿峰可以至少包括第一齿峰和第二齿峰,其中,多个第一齿峰形成第一光学区域121,多个第二齿峰形成第二光学区域122,第一光学区域121和第二光学区域122间隔设置,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可以灵活适应实际探测场景,采用具有两个光学区域的菲涅尔透镜对探测区域分区进行探测,提高了探测性能。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表面120中也可以是所有区域均具有锯齿纹路结构,即第二表面120中没有除了锯齿纹路结构以外的空白区域,本申请实施例对锯齿纹路结构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4,菲涅尔透镜的第一侧面具有高度差,第一侧面连接件的部分凸出于第二侧面的高度为第一高度,第一侧面镜片的第一表面凸出于第二侧面的高度为第二高度,第一高度小于第二高度,其中,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为沿图14中的x方向,从而可以消除菲涅尔透镜第一侧面与红外探测器结构的外前壳体在组装时存在的结构间隙。
示例性地,光学件10凸出于连接件200的设置面210设置,以使光学件10在设置面210上凸出形成台阶面211,台阶面211与安装孔311的内壁抵接,连接件200的设置面210贴合设置在安装孔311的内端外缘表面上。
继续参照图13所示,并参考图17,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安装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件200用于固定在外壳体300的第一安装壳310的内壁上,光学件10用于嵌设于第一安装壳310上开设的安装孔311内,且光学件10的第一表面110与第一安装壳310的外壁的朝向一致。示例性地,可以采用固定支架将连接件200固定在第一安装壳310的内壁上,也可以将连接件200的设置面210贴合设置在安装孔311的内端外缘表面上,以实现将连接件200固定在第一安装壳310的内壁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台阶面211的宽度与安装孔311的深度相同。台阶面211的宽度为设置面210到光学件10的第一表面110的距离。安装孔311的深度为沿x方向上第一安装壳310的外壁到内壁的壁厚,安装孔311的高度为沿y方向上光学件10的高度,安装孔311的宽度为沿z方向上光学件10的宽度。
光学件10嵌设于安装孔311内时,台阶面211的宽度与安装孔311的深度相同,使得光学件10的第一表面110所在的曲面与第一安装壳310中设有光学件10的侧壁所在的曲面重合,从而实现无边框设计的效果。
另外,在将连接件200的设置面210贴合设置在安装孔311的内端外缘表面上时,第一安装壳310的内壁和连接件200的其中一者上设置有凹槽,第一安装壳310的内壁和连接件200的另一者上设置有与凹槽匹配的凸起。连接件200通过凹槽和凸起的配合,固定于第一安装壳310的内壁上。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安装壳310的内壁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凹槽312,连接件200的设置面210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312相匹配的凸起212。凸起212与第一凹槽312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凸起212间隔设置在连接件200沿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边沿上。
其中,可参照图13和图17所示,在连接件200沿宽度方向即为y方向上,第一凹槽312也可以沿y方向上设置多个,例如,可以在第一安装壳310的内壁上沿z方向相对设置三个第一凹槽312,每个第一凹槽312间隔设置。连接件200沿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边沿上,也可以设置三个与第一凹槽312相匹配的凸起212,通过将凸起212固定在第一凹槽312中,使得连接件200与光学件10固定在第一安装壳310上。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使得连接件200与光学件10不会沿着x方向移动,进一步保证连接件200与光学件10的稳固性。示例性地,红外探测设备的外壳体300还可以包括第二安装壳320,其中,第二安装壳320与第一安装壳310固定连接,连接件200位于第二安装壳320的外壁与第一安装壳310的内壁之间。
其中,如图18所示,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安装壳的结构示意图。示例性地,第二安装壳320可以沿y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二凹槽321,第一安装壳310也可以沿y方向相对设置两个与第二凹槽321相匹配的凸起(未示出),从而通过第二凹槽321与凸起的配合,使得第二安装壳320与第一安装壳310固定连接,从而将接件200与光学件10更加稳固的固定在第二安装壳320的外壁与第一安装壳310的内壁之间。经过实验验证,采用第二安装壳320进行再次固定后,能够承受的更大的冲击力。
当然,第二安装壳320与第一安装壳310也可以采用其他组件实现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红外探测设备,该红外探测设备包括外壳体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连接于外壳体上。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红外探测设备的实现原理和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菲涅尔透镜各实施例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容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提供的几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结合、拆分、重组等得到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均没有超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菲涅尔透镜,应用于红外探测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透镜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菲涅尔透镜以所述第一侧面为外表面、以所述第二侧面为内表面弯曲设置;
所述菲涅尔透镜包括多个镜片,所述镜片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多个所述镜片的第一表面形成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侧面,多个所述镜片的第二表面形成至少部分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所述第二表面至少部分包括齿峰,所述齿峰到所述第一侧面的距离相等,所述齿峰构成具有锯齿纹路结构;
所述菲涅尔透镜还包括多个竖直棱线,且多个所述镜片依次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镜片之间具有夹角,且相邻两个所述镜片的第一表面共用同一条所述竖直棱线,以使相邻两个镜片的对接处完全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齿峰至少包括第一齿峰和第二齿峰,其中,多个所述第一齿峰形成第一光学区域,多个所述第二齿峰形成第二光学区域,所述第一光学区域和所述第二光学区域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透镜的第一侧面自两端至中心逐渐往背离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凸出,所述镜片的宽度不完全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菲涅尔透镜中心的所述镜片具有第一宽度,位于所述菲涅尔透镜两端的部分所述镜片具有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围绕设置在所述多个镜片形成的光学件的外周;
所述连接件用于固定在红外探测设备的外壳体的第一安装壳的内壁上,所述光学件用于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上开设的安装孔内,且所述光学件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壳的外壁的朝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具有高度差,所述第一侧面连接件的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侧面的高度为第一高度,所述第一侧面镜片的第一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二侧面的高度为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件凸出于所述连接件的设置面设置,以使所述光学件在所述设置面上凸出形成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抵接,所述连接件的所述设置面贴合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内端外缘表面上;
所述台阶面的宽度与所述安装孔的深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壳的内壁和所述连接件的其中一者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壳的内壁和所述连接件的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起;
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的配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壳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件的设置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起;
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沿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边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设备的外壳体还包括第二安装壳;所述第二安装壳与所述第一安装壳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壳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安装壳的内壁之间;所述光学件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
11.一种红外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菲涅尔透镜,所述菲涅尔透镜连接于所述外壳体上。
CN202211214096.2A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菲涅尔透镜及红外探测设备 Active CN1154536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4096.2A CN115453671B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菲涅尔透镜及红外探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4096.2A CN115453671B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菲涅尔透镜及红外探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53671A CN115453671A (zh) 2022-12-09
CN115453671B true CN115453671B (zh) 2023-12-05

Family

ID=84309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14096.2A Active CN115453671B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菲涅尔透镜及红外探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53671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73013A (en) * 1985-03-29 1986-10-01 Philips Electronic Associated Arrays of lenses
US5442178A (en) * 1994-03-18 1995-08-15 Hubbell Incorporated Cross-over field-of-view composite Fresnel lens for an infrared detection system
CN2879218Y (zh) * 2006-03-15 2007-03-14 叶全丰 菲涅耳透镜
CN201984167U (zh) * 2011-01-06 2011-09-21 博立码杰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菲涅尔透镜感应系统
CN103091738A (zh) * 2012-10-23 2013-05-08 马楚 一种广角度热释红外菲涅尔透镜
CN104656169A (zh) * 2013-11-22 2015-05-27 深圳市豪恩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菲涅尔透镜、探测器及安防系统
CN205427285U (zh) * 2016-03-22 2016-08-03 苏州涟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菲涅尔透镜支架
CN108140288A (zh) * 2015-10-26 2018-06-0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检测器透镜
CN110161583A (zh) * 2018-02-16 2019-08-23 欧宝士株式会社 安防传感器装置
CN209606645U (zh) * 2018-08-17 2019-11-08 珠海市猎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焦点远距离红外感应菲涅尔透镜
CN114200557A (zh) * 2016-09-13 2022-03-18 脸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用于减少光学伪影的动态拔模的菲涅耳透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78097B2 (en) * 2001-05-04 2004-01-1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Non-planar fresnel reflector arrays, mold structures and mold patterns for eliminating negative draft during molding
CN218213498U (zh) * 2022-09-30 2023-01-03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菲涅尔透镜及红外探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73013A (en) * 1985-03-29 1986-10-01 Philips Electronic Associated Arrays of lenses
US5442178A (en) * 1994-03-18 1995-08-15 Hubbell Incorporated Cross-over field-of-view composite Fresnel lens for an infrared detection system
CN2879218Y (zh) * 2006-03-15 2007-03-14 叶全丰 菲涅耳透镜
CN201984167U (zh) * 2011-01-06 2011-09-21 博立码杰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菲涅尔透镜感应系统
CN103091738A (zh) * 2012-10-23 2013-05-08 马楚 一种广角度热释红外菲涅尔透镜
CN104656169A (zh) * 2013-11-22 2015-05-27 深圳市豪恩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菲涅尔透镜、探测器及安防系统
CN108140288A (zh) * 2015-10-26 2018-06-0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检测器透镜
CN205427285U (zh) * 2016-03-22 2016-08-03 苏州涟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菲涅尔透镜支架
CN114200557A (zh) * 2016-09-13 2022-03-18 脸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用于减少光学伪影的动态拔模的菲涅耳透镜
CN110161583A (zh) * 2018-02-16 2019-08-23 欧宝士株式会社 安防传感器装置
CN209606645U (zh) * 2018-08-17 2019-11-08 珠海市猎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焦点远距离红外感应菲涅尔透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53671A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41686C (en) Light assembly
US8585274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rea lighting
KR100624052B1 (ko) 적어도 하나의 비구면 굴절면을 갖는 렌즈를 포함하는 광부품
CN218213498U (zh) 一种菲涅尔透镜及红外探测设备
US20080117531A1 (en) Optical sensor and method for homogenizing a light beam
EP0899547B1 (en) A lens for a light detector
US20080116359A1 (en) Optical sensor,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ical sensor,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 object with an optical sensor
CN115453671B (zh) 一种菲涅尔透镜及红外探测设备
CN214151181U (zh) 镜头、摄像头和电子装置
EP0321051A2 (en)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s
CN210327827U (zh) 光发射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JP6947065B2 (ja) 限定反射型センサ
CN216595584U (zh) 菲涅尔透镜、探测器及安防系统
JPH08313339A (ja) 赤外線検知器
CN113777678A (zh) 菲涅尔透镜及探测器
JP3389806B2 (ja) マルチレンズ
KR102458341B1 (ko) 수광렌즈 모듈 및 라이다
CN112859484A (zh) 结构光成像装置的红外激光元件及结构光成像装置
CN111427226B (zh) 一种匀光棒固定调节结构及投影机
CN216483515U (zh) 一种红外测温组件及红外测温枪
JP3685608B2 (ja) 赤外線センサ用マルチレンズ
CN215494475U (zh) 投射模组、三维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3879967U (zh) Tof相机及3d探测设备
JP2531598Y2 (ja) 熱線式検出器
JP2004191763A (ja) 光学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