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46107A - 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46107A
CN115446107A CN202211040852.4A CN202211040852A CN115446107A CN 115446107 A CN115446107 A CN 115446107A CN 202211040852 A CN202211040852 A CN 202211040852A CN 115446107 A CN115446107 A CN 1154461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hamnolipid
soil
fermentation
dioxin
earthwor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408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蓉蓉
张亚
叶茂
芦园园
黄丹
冯艳红
张晓雨
胡哲伟
赵彩衣
季文兵
尹爱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E
Priority to CN2022110408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46107A/zh
Priority to JP2022146844A priority patent/JP7238228B1/ja
Publication of CN115446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61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1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microbiologically, biologically or by using enzy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8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chemical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1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 C12P19/44Preparation of O-glycosides, e.g. glucos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2101/00In situ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1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using 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C12R2001/38Pseudomonas
    • C12R2001/385Pseudomonas aeruginos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利用铜绿假单胞杆菌发酵制备鼠李糖脂;获取蚯蚓种,然后对土壤进行预处理后投放鼠李糖脂溶液;设置引水渠和辅助饲养基孔,并在辅助饲养基孔中投放有机肥;投放蚯蚓种后进行土壤处理修复;本发明整体工艺设计合理,通过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具备高效、绿色环保、低成本、工艺简单、易操作的优点,利于推广实施。

Description

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恶英是一种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毒性相当于人们熟知的剧毒物质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很低浓度的二噁英就对动物表现出致死效应。
自然界本身不存在二恶英,它是许多含氯化工处理过程中无意识合成的一种副产品,例如城市和医院固体垃圾焚烧,有机含氯化合物的合成和使用,钢铁冶炼,造纸和纸漂白,废旧电子器件处理,木材和秸杆燃烧以及水泥窑、汽车尾气的排放等。土壤作为二恶英的天然汇集地,上述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可以通过大气干湿沉降、有机氯农药的施用、污水污泥农用以及废弃物的堆放等多种途径进入土壤环境。
土壤中的二恶英极为稳定,自然情况下降解速度极慢,具有高度的持久性。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光降解、化学降解、物理降解以及生物修复来处理土壤中的二恶英。而生物修复具有低耗、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特点,是近年来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土壤修复手段。随着更多的高效降解菌株的分离,降解条件的探索,生物修复将在土壤二恶英污染治理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常见的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以及用于修复受污染土壤的模式生物——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通过鼠李糖脂改变蚯蚓肠道和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丰度、组成和代谢来实现对二恶英污染土壤的绿色修复,提出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
S1、鼠李糖脂的制备
利用铜绿假单胞杆菌发酵制备鼠李糖脂,备用;
S2、获取蚯蚓种
S3、土壤预处理
对待修复的污染土壤进行松土处理,去除杂物后将表面耙平,形成处理层;其中,松土深度为30~50cm深度;
S4、土壤修复处理
S4-1、鼠李糖脂溶液的投放
将鼠李糖脂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备得到浓度为300~1000mg/L的鼠李糖脂溶液,然后对S3所形成的处理层按照2~3L/m2的施加量施加鼠李糖脂溶液,再次对土壤进行松土处理致使鼠李糖脂溶液与土壤混合均匀;
S4-2、土壤再处理
在S4-1处理后的处理层内每间隔3~5m设置深度为20~30cm、顶部宽度为10~15cm、底部宽度为5~8cm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的引水渠;并在所述引水渠上每间隔8~10m设置内径为30~50cm、深度为30~50cm的辅助饲养基孔;在所述辅助饲养基孔中投放占辅助饲养基孔容积40~60%的有机肥;
S4-3、蚯蚓种的投放
按照30~80条/m2的投放密度将蚯蚓种投放至污染土壤中;
S4-4、土壤处理修复
利用所述引水渠保持污染土壤含水率为40~50%,保持在该含水量的条件下持续修复12d;然后在自然条件下修复21~30d。
说明:设置引水渠是为了土壤修复处理的前期能够保持污染土壤含水量,而辅助饲养基孔的设置且投放有机肥能够促使有机肥随引水渠补水过程渗透至土壤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发酵制备鼠李糖脂的方法为:
S1-11、发酵培养
将铜绿假单胞杆菌经过活化后置于第一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5~37℃、振荡转速为230~25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4~7d,得到发酵液;
S1-12、提取鼠李糖脂
将发酵液在7000~75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处理20~25min除去菌体取上清液,然后利用萃取法提取得到鼠李糖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11中,所述第一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为:甘油40~50g/L、酵母膏0.2g/L、NaNO36.5g/L、KH2PO41.0g/L、NaCl0.5g/L、Na2HPO4·12H2O1.0g/L、FeSO4·7H2O0.3g/L、MgSO4·7H2O0.1g/L、去离子水1000ml,pH=6.5~7.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12中,所述萃取法为:利用浓度为98%的硫酸调节上清液pH至1~1.5,在4~8℃条件下静置10~12h;然后用体积比为2:1的氯仿-甲醇混合液等体积萃取上清液,静置分层后取下层;然后对中层利用氯仿-甲醇混合液进行二次萃取,静置分层后取下层;合并两次萃取液后蒸干溶剂得到鼠李糖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发酵制备鼠李糖脂的方法为:
S1-21、发酵培养
将铜绿假单胞杆菌经过活化后置于第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8~32℃、振荡转速为280~30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8~10d,得到发酵液;
S1-22、提取鼠李糖脂
将发酵液在5000~55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处理25~30min除去菌体取上清液,然后利用膜分离法提取得到鼠李糖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21中,所述第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为:豆油100~120g/L、酵母膏0.2g/L、NaNO36.5g/L、KH2PO41.0g/L、NaCl0.5g/L、Na2HPO4·12H2O1.0g/L、FeSO40.1g/L、MgSO40.3g/L、去离子水1000ml,pH=6.0~6.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22中,所述膜分离法为:使用双蒸水将发酵液稀释5~20倍后,利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滤膜在25℃、0.5Mpa、200~300L/h的条件下进行超滤处理;然后利用截留分子量为300的滤膜将超滤液在25℃、1.0Mpa条件下进行纳滤处理,蒸干溶剂得到鼠李糖脂。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肥按照质量百分比由40~50%的畜禽粪便、15~25%秸秆、5~10%锯末以及余量的落叶进行发酵制备得到。
说明:畜禽粪便具体可为猪、牛、羊、鸡、鸭等任意一种或多种饲养畜禽的粪便,秸秆具体可为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任意一种或多种成熟农作物的秸秆;锯末、落叶均不作具体限定;畜禽粪便、秸秆、锯末、落叶均根据区域就地取材以减少运输成本。
更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的方法为:按所述比例将秸秆、落叶、锯末混合粉碎后与畜禽粪便混合,得到混合基质;向混合基质中加入发酵剂并加水至混合基质含水量为40~50%,向混合基质中加入发酵剂并加水至混合基质含水量为40~50%,堆积发酵1~3d后进行翻堆,覆盖塑料薄膜持续发酵21~30d;其中,持续发酵过程中每隔3~5d翻堆一次。
说明:蚯蚓的生命活动可以直接进行或间接影响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利用该发酵方法制备得到的有机肥能够有效地促进蚯蚓的活性,使其生命活动更加活跃;其中,发酵剂为市售有机肥发酵剂,具体使用量按照实际产品指导标准进行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整体工艺设计合理,通过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能够有效地改变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途径,鼠李糖脂作为生物活性剂的加入会增加二恶英等污染物的生物利用度,从而刺激胁迫微生物的反应,而蚯蚓活动产生的酶和优势细菌能够有效地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具备高效、绿色环保、低成本的特性;且添加的有机肥能够为蚯蚓的生长提供养分,促进蚯蚓活性;且本发明工艺具备工艺简单、易操作的特点,利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处理层内引水渠与辅助饲养基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处理层内引水渠与辅助饲养基孔的局部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处理层内引水渠与辅助饲养基孔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1-引水渠、2-辅助饲养基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
S1、鼠李糖脂的制备
S1-11、发酵培养
将铜绿假单胞杆菌经过活化后置于第一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5℃、振荡转速为23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4d,得到发酵液;其中,第一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为:甘油40g/L、酵母膏0.2g/L、NaNO36.5g/L、KH2PO41.0g/L、NaCl0.5g/L、Na2HPO4·12H2O1.0g/L、FeSO4·7H2O0.3g/L、MgSO4·7H2O0.1g/L、去离子水1000ml,pH=6.5;
S1-12、提取鼠李糖脂
将发酵液在7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处理20min除去菌体取上清液,然后利用萃取法提取得到鼠李糖脂;其中,萃取法为:利用浓度为98%的硫酸调节上清液pH至1,在4℃条件下静置10h;然后用体积比为2:1的氯仿-甲醇混合液等体积萃取上清液,静置分层后取下层;然后对中层利用氯仿-甲醇混合液进行二次萃取,静置分层后取下层;合并两次萃取液后蒸干溶剂得到鼠李糖脂;
S2、获取蚯蚓种
获取无病无伤且具有明显环状、体重在3.0±0.5g的成熟威廉腔环蚓;
S3、土壤预处理
对待修复的污染土壤进行松土处理,去除杂物后将表面耙平,形成处理层;其中,松土深度为30cm深度;
S4、土壤修复处理
S4-1、鼠李糖脂溶液的投放
将鼠李糖脂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备得到浓度为300mg/L的鼠李糖脂溶液,然后对S3所形成的处理层按照2L/m2的施加量施加鼠李糖脂溶液,再次对土壤进行松土处理致使鼠李糖脂溶液与土壤混合均匀;
S4-2、土壤再处理
如图2、3、4所示,在S4-1处理后的处理层内每间隔3m设置深度为20cm、顶部宽度为10cm、底部宽度为5cm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的引水渠1;并在引水渠1上每间隔8m设置内径为30cm、深度为30cm的辅助饲养基孔2;在辅助饲养基孔2中投放占辅助饲养基孔2容积40%的有机肥;有机肥按照质量百分比由40%的畜禽粪便、15%秸秆、5%锯末以及余量的落叶进行发酵制备得到;其中,发酵的方法为:按比例将秸秆、落叶、锯末混合粉碎后与畜禽粪便混合,得到混合基质;向混合基质中加入发酵剂并加水至混合基质含水量为40%,堆积发酵1d后进行翻堆,覆盖塑料薄膜持续发酵21d;其中,持续发酵过程中每隔3d翻堆一次;发酵剂为市售有机肥发酵剂,具体使用量按照实际产品指导标准进行使用;
S4-3、蚯蚓种的投放
按照30条/m2的投放密度将蚯蚓种投放至污染土壤中;
S4-4、土壤处理修复
利用引水渠1保持污染土壤含水率为40%,保持在该含水量的条件下持续修复12d;然后在自然条件下修复21d。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
S1、鼠李糖脂的制备
S1-11、发酵培养
将铜绿假单胞杆菌经过活化后置于第一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6℃、振荡转速为24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4~7d,得到发酵液;其中,第一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为:甘油45g/L、酵母膏0.2g/L、NaNO36.5g/L、KH2PO41.0g/L、NaCl0.5g/L、Na2HPO4·12H2O1.0g/L、FeSO4·7H2O0.3g/L、MgSO4·7H2O0.1g/L、去离子水1000ml,pH=6.8;
S1-12、提取鼠李糖脂
将发酵液在73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处理22min除去菌体取上清液,然后利用萃取法提取得到鼠李糖脂;其中,萃取法为:利用浓度为98%的硫酸调节上清液pH至1.3,在5℃条件下静置11h;然后用体积比为2:1的氯仿-甲醇混合液等体积萃取上清液,静置分层后取下层;然后对中层利用氯仿-甲醇混合液进行二次萃取,静置分层后取下层;合并两次萃取液后蒸干溶剂得到鼠李糖脂;
S2、获取蚯蚓种
获取无病无伤且具有明显环状、体重在3.0±0.5g的成熟威廉腔环蚓;
S3、土壤预处理
对待修复的污染土壤进行松土处理,去除杂物后将表面耙平,形成处理层;其中,松土深度为40cm深度;
S4、土壤修复处理
S4-1、鼠李糖脂溶液的投放
将鼠李糖脂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备得到浓度为500mg/L的鼠李糖脂溶液,然后对S3所形成的处理层按照2.5L/m2的施加量施加鼠李糖脂溶液,再次对土壤进行松土处理致使鼠李糖脂溶液与土壤混合均匀;
S4-2、土壤再处理
如图2、3、4所示,在S4-1处理后的处理层内每间隔4.5m设置深度为25cm、顶部宽度为12cm、底部宽度为6cm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的引水渠1;并在引水渠1上每间隔9m设置内径为40cm、深度为40cm的辅助饲养基孔2;在辅助饲养基孔2中投放占辅助饲养基孔2容积50%的有机肥;有机肥按照质量百分比由45%的畜禽粪便、20%秸秆、8%锯末以及余量的落叶进行发酵制备得到;其中,发酵的方法为:按比例将秸秆、落叶、锯末混合粉碎后与畜禽粪便混合,得到混合基质;向混合基质中加入发酵剂并加水至混合基质含水量为45%,堆积发酵2d后进行翻堆,覆盖塑料薄膜持续发酵28d;其中,持续发酵过程中每隔4d翻堆一次;发酵剂为市售有机肥发酵剂,具体使用量按照实际产品指导标准进行使用;
S4-3、蚯蚓种的投放
按照60条/m2的投放密度将蚯蚓种投放至污染土壤中;
S4-4、土壤处理修复
利用引水渠1保持污染土壤含水率为45%,保持在该含水量的条件下持续修复12d;然后在自然条件下修复28d。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的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
S1、鼠李糖脂的制备
S1-11、发酵培养
将铜绿假单胞杆菌经过活化后置于第一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7℃、振荡转速为25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7d,得到发酵液;其中,第一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为:甘油50g/L、酵母膏0.2g/L、NaNO36.5g/L、KH2PO41.0g/L、NaCl0.5g/L、Na2HPO4·12H2O1.0g/L、FeSO4·7H2O0.3g/L、MgSO4·7H2O0.1g/L、去离子水1000ml,pH=7.0;
S1-12、提取鼠李糖脂
将发酵液在75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处理25min除去菌体取上清液,然后利用萃取法提取得到鼠李糖脂;其中,萃取法为:利用浓度为98%的硫酸调节上清液pH至1.5,在8℃条件下静置12h;然后用体积比为2:1的氯仿-甲醇混合液等体积萃取上清液,静置分层后取下层;然后对中层利用氯仿-甲醇混合液进行二次萃取,静置分层后取下层;合并两次萃取液后蒸干溶剂得到鼠李糖脂;
S2、获取蚯蚓种
获取无病无伤且具有明显环状、体重在3.0±0.5g的成熟威廉腔环蚓;
S3、土壤预处理
对待修复的污染土壤进行松土处理,去除杂物后将表面耙平,形成处理层;其中,松土深度为50cm深度;
S4、土壤修复处理
S4-1、鼠李糖脂溶液的投放
将鼠李糖脂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备得到浓度为1000mg/L的鼠李糖脂溶液,然后对S3所形成的处理层按照3L/m2的施加量施加鼠李糖脂溶液,再次对土壤进行松土处理致使鼠李糖脂溶液与土壤混合均匀;
S4-2、土壤再处理
如图2、3、4所示,在S4-1处理后的处理层内每间隔5m设置深度为30cm、顶部宽度为15cm、底部宽度为8cm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的引水渠1;并在引水渠1上每间隔8~10m设置内径为50cm、深度为50cm的辅助饲养基孔2;在辅助饲养基孔2中投放占辅助饲养基孔2容积60%的有机肥;有机肥按照质量百分比由50%的畜禽粪便、25%秸秆、10%锯末以及余量的落叶进行发酵制备得到;其中,发酵的方法为:按比例将秸秆、落叶、锯末混合粉碎后与畜禽粪便混合,得到混合基质;向混合基质中加入发酵剂并加水至混合基质含水量为50%,堆积发酵3d后进行翻堆,覆盖塑料薄膜持续发酵30d;其中,持续发酵过程中每隔5d翻堆一次;发酵剂为市售有机肥发酵剂,具体使用量按照实际产品指导标准进行使用;
S4-3、蚯蚓种的投放
按照80条/m2的投放密度将蚯蚓种投放至污染土壤中;
S4-4、土壤处理修复
利用引水渠1保持污染土壤含水率为50%,保持在该含水量的条件下持续修复12d;然后在自然条件下修复30d。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步骤S1中,发酵制备鼠李糖脂的方法为:
S1-21、发酵培养
将铜绿假单胞杆菌经过活化后置于第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8℃、振荡转速为28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8d,得到发酵液;其中,第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为:豆油100g/L、酵母膏0.2g/L、NaNO36.5g/L、KH2PO41.0g/L、NaCl0.5g/L、Na2HPO4·12H2O1.0g/L、FeSO40.1g/L、MgSO40.3g/L、去离子水1000ml,pH=6.0;
S1-22、提取鼠李糖脂
将发酵液在5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处理25min除去菌体取上清液,然后利用膜分离法提取得到鼠李糖脂;其中,膜分离法为:使用双蒸水将发酵液稀释5倍后,利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滤膜在25℃、0.5Mpa、200L/h的条件下进行超滤处理;然后利用截留分子量为300的滤膜将超滤液在25℃、1.0Mpa条件下进行纳滤处理,蒸干溶剂得到鼠李糖脂。
实施例5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步骤S1中,发酵制备鼠李糖脂的方法为:
S1-21、发酵培养
将铜绿假单胞杆菌经过活化后置于第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0℃、振荡转速为29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9d,得到发酵液;其中,第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为:豆油110g/L、酵母膏0.2g/L、NaNO36.5g/L、KH2PO41.0g/L、NaCl0.5g/L、Na2HPO4·12H2O1.0g/L、FeSO40.1g/L、MgSO40.3g/L、去离子水1000ml,pH=6.3;
S1-22、提取鼠李糖脂
将发酵液在52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处理28min除去菌体取上清液,然后利用膜分离法提取得到鼠李糖脂;其中,膜分离法为:使用双蒸水将发酵液稀释15倍后,利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滤膜在25℃、0.5Mpa、250L/h的条件下进行超滤处理;然后利用截留分子量为300的滤膜将超滤液在25℃、1.0Mpa条件下进行纳滤处理,蒸干溶剂得到鼠李糖脂。
实施例6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步骤S1中,发酵制备鼠李糖脂的方法为:
S1-21、发酵培养
将铜绿假单胞杆菌经过活化后置于第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2℃、振荡转速为280~30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10d,得到发酵液;其中,第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为:豆油120g/L、酵母膏0.2g/L、NaNO36.5g/L、KH2PO41.0g/L、NaCl0.5g/L、Na2HPO4·12H2O1.0g/L、FeSO40.1g/L、MgSO40.3g/L、去离子水1000ml,pH=6.5;
S1-22、提取鼠李糖脂
将发酵液在55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处理30min除去菌体取上清液,然后利用膜分离法提取得到鼠李糖脂;其中,膜分离法为:使用双蒸水将发酵液稀释20倍后,利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滤膜在25℃、0.5Mpa、300L/h的条件下进行超滤处理;然后利用截留分子量为300的滤膜将超滤液在25℃、1.0Mpa条件下进行纳滤处理,蒸干溶剂得到鼠李糖脂。
实验例
由上海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购得1株编号为ATCC15442的铜绿假单胞杆菌,并由实施例1步骤S1制备得到鼠李糖脂,然后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备得到浓度为300mg/L的鼠李糖脂溶液;
由江苏淮安某蚯蚓养殖公司购买蚯蚓,并由实施例1步骤S2筛选得到蚯蚓种;
原始土壤采集至安徽省合肥市某废气钢厂中:采用5点采样法在5-20cm深度处进行采集,干燥后过2mm筛后得到原始土壤;并采用HRGC/HRMS超微量分析法检测原始土壤中二恶英浓度为4.61ng/kg;
有机肥采用40%的牛粪、15%的小麦秸秆、5%锯末以及余量的松针落叶进行发酵制备得到;其中,发酵剂采用饲料批准文号/登记证号为:豫饲添(2015)2335的市售发酵剂;
设置5组处理实验:
第一实验组、5000g原始土壤;
第二实验组、5000g原始土壤+5条蚯蚓种;
第三实验组、5000g原始土壤+10ml鼠李糖脂溶液;
第四实验组、5000g原始土壤+5条蚯蚓种+3ml鼠李糖脂溶液;
第五实验组、5000g原始土壤+5条蚯蚓种+3ml鼠李糖脂溶液+2g有机肥;
每组实验都在保持污染土壤含水率为40%的条件下持续修复12d;然后再在自然条件下修复21d;每3天采集5g土壤样品并进行生物量分析得到如表1所示结果;
表1:5组处理实验21d内土壤样品的生物量分析结果
Figure BDA0003820394500000131
结论:由第一实验组21d内土壤样品的生物量分析结果可已看出,前12天由于保持土壤最大持水能力的40%导致将土壤中的二恶英稀释致使土壤样品中二恶英浓度略低于原始土壤中二恶英浓度;
由第一实验组、第二实验组、第三实验组、第四实验组、第五实验组可以看出,第四实验组和第五实验组对土壤中二恶英具备较为有效的降解效果;其中,第五实验组降解率为90.6%且满足世界卫生组织对土壤中二恶英的控制标准0.60ng/kg;
由第一实验组、第二实验组、第三实验组可以看出鼠李糖脂和蚯蚓两个因素,蚯蚓对二恶英的降解具备较重的影响;
由第二实验组、第四实验组、第五实验组可以看出鼠李糖脂溶液能够有效地促进蚯蚓对土壤中二恶英的降解效率;
由第四实验组、第五实验组可以看出有机肥的添加能够促进二恶英的降解效果,其可能由于有机肥有效地促进了蚯蚓的活性。

Claims (9)

1.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鼠李糖脂的制备
利用铜绿假单胞杆菌发酵制备鼠李糖脂,备用;
S2、获取蚯蚓种
S3、土壤预处理
对待修复的污染土壤进行松土处理,去除杂物后将表面耙平,形成处理层;其中,松土深度为30~50cm深度;
S4、土壤修复处理
S4-1、鼠李糖脂溶液的投放
将鼠李糖脂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备得到浓度为300~1000mg/L的鼠李糖脂溶液,然后对S3所形成的处理层按照2~3L/m2的施加量施加鼠李糖脂溶液,再次对土壤进行松土处理致使鼠李糖脂溶液与土壤混合均匀;
S4-2、土壤再处理
在S4-1处理后的处理层内每间隔3~5m设置深度为20~30cm、顶部宽度为10~15cm、底部宽度为5~8cm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的引水渠(1);并在所述引水渠(1)上每间隔8~10m设置内径为30~50cm、深度为30~50cm的辅助饲养基孔(2);在所述辅助饲养基孔(2)中投放占辅助饲养基孔(2)容积40~60%的有机肥;
S4-3、蚯蚓种的投放
按照30~80条/m2的投放密度将蚯蚓种投放至污染土壤中;
S4-4、土壤处理修复
利用所述引水渠(1)保持污染土壤含水率为40~50%,保持在该含水量的条件下持续修复12d;然后在自然条件下修复21~30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发酵制备鼠李糖脂的方法为:
S1-11、发酵培养
将铜绿假单胞杆菌经过活化后置于第一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5~37℃、振荡转速为230~25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4~7d,得到发酵液;
S1-12、提取鼠李糖脂
将发酵液在7000~75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处理20~25min除去菌体取上清液,然后利用萃取法提取得到鼠李糖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1中,所述第一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为:甘油40~50g/L、酵母膏0.2g/L、NaNO36.5g/L、KH2PO41.0g/L、NaCl0.5g/L、Na2HPO4·12H2O1.0g/L、FeSO4·7H2O0.3g/L、MgSO4·7H2O0.1g/L、去离子水1000ml,pH=6.5~7.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2中,所述萃取法为:利用浓度为98%的硫酸调节上清液pH至1~1.5,在4~8℃条件下静置10~12h;然后用体积比为2:1的氯仿-甲醇混合液等体积萃取上清液,静置分层后取下层;然后对中层利用氯仿-甲醇混合液进行二次萃取,静置分层后取下层;合并两次萃取液后蒸干溶剂得到鼠李糖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发酵制备鼠李糖脂的方法为:
S1-21、发酵培养
将铜绿假单胞杆菌经过活化后置于第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8~32℃、振荡转速为280~300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8~10d,得到发酵液;
S1-22、提取鼠李糖脂
将发酵液在5000~55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处理25~30min除去菌体取上清液,然后利用膜分离法提取得到鼠李糖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1中,所述第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为:豆油100~120g/L、酵母膏0.2g/L、NaNO36.5g/L、KH2PO41.0g/L、NaCl0.5g/L、Na2HPO4·12H2O1.0g/L、FeSO40.1g/L、MgSO40.3g/L、去离子水1000ml,pH=6.0~6.5。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2中,所述膜分离法为:使用双蒸水将发酵液稀释5~20倍后,利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滤膜在25℃、0.5Mpa、200~300L/h的条件下进行超滤处理;然后利用截留分子量为300的滤膜将超滤液在25℃、1.0Mpa条件下进行纳滤处理,蒸干溶剂得到鼠李糖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按照质量百分比由40~50%的畜禽粪便、15~25%秸秆、5~10%锯末以及余量的落叶进行发酵制备得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的方法为:按所述比例将秸秆、落叶、锯末混合粉碎后与畜禽粪便混合,得到混合基质;向混合基质中加入发酵剂并加水至混合基质含水量为40~50%,堆积发酵1~3d后进行翻堆,覆盖塑料薄膜持续发酵21~30d;其中,持续发酵过程中每隔3~5d翻堆一次。
CN202211040852.4A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 Pending CN1154461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0852.4A CN115446107A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
JP2022146844A JP7238228B1 (ja) 2022-08-29 2022-09-15 ラムノリピッドとミミズを組み合わせてダイオキシン汚染土壌を修復す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0852.4A CN115446107A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6107A true CN115446107A (zh) 2022-12-09

Family

ID=84300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40852.4A Pending CN115446107A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38228B1 (zh)
CN (1) CN115446107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10424B2 (ja) * 2002-02-08 2005-10-26 英基 永田 重金属、ダイオキシン類及び農薬を分解する方法
JP2004042023A (ja) * 2002-05-23 2004-02-12 Ehime Prefecture ダイオキシン類分解剤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土壌浄化方法
JP2006247546A (ja) * 2005-03-11 2006-09-21 Tokyo Univ Of Agriculture & Technology 重油汚染土壌の浄化促進方法
JP4944157B2 (ja) * 2009-05-21 2012-05-30 エコサイクル株式会社 鉱物油によって汚染された媒体を浄化するための添加剤及び浄化方法
KR102557083B1 (ko) * 2015-01-12 2023-07-18 스테판 컴파니 람노리피드 조성물의 제조
EP3292210B1 (en) * 2015-05-05 2020-02-19 Logos Technologies, LLC A semi-continuous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rhamnolipids at high yield and titer
CN110756573A (zh) * 2019-10-09 2020-02-07 山西大学 一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蠕虫修复增效方法
CN111215438A (zh) * 2020-02-20 2020-06-02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中低浓度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系统及方法
CN112680231A (zh) * 2020-12-08 2021-04-20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修复老化石油类污染土壤的修复药剂及修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32630A (ja) 2024-03-12
JP7238228B1 (ja)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lik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vis a vis opportunity: the case of water hyacinth
CN107376940B (zh) 一种快速高效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复合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25929B (zh)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多环芳烃降解菌强化堆肥处理污染泥土
CN104838996A (zh) 采用氯吡硫磷与碳纳米管隔层调控草坪草重金属富集的方法
CN110255810A (zh) 黑臭河道原位生物生态综合干预污水水质提升工艺
CN109851451A (zh) 一种用含水率百分之八十污泥生产有机复合肥及制造方法
CN109796113A (zh) 一种高速处理含水率百分之八十的污泥及衍生物制造方法
CN107457256A (zh)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01817589B (zh) 一种微生物生态床及使用该微生物生态床治理河涌的方法
CN113151120B (zh) 硫氧化细菌及其应用
CN106903151A (zh) 利用秸秆实现堆肥化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3146605B (zh) 噬氨副球菌lh-n40与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5446107A (zh) 一种鼠李糖脂和蚯蚓联合修复二恶英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7674844A (zh) 一种新型甲基杆菌mr1及其应用
CN108821412B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水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11161B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水质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5178B (zh) 一株具有四环素类抗生素降解功能的类芽孢杆菌、方法及应用
CN110295077A (zh) 一种用含油污泥生产的再生清洁燃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6274296A (zh) 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全量餐厨垃圾的方法
CN112661370B (zh) 一种用生物处理污泥的方法
CN212713145U (zh) 一种养殖废水的资源化处理系统
CN1651355A (zh) 猪场粪污转化为液态微生物有机肥料的方法
CN112679236A (zh) 一种利用地龙制造有机肥的方法
CN112979357A (zh) 一种绿色有机肥重金属的吸附与去除方法
CN112457857A (zh) 一种去除煤矿区重金属的土壤改良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