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42918B - 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42918B
CN115442918B CN202110627023.5A CN202110627023A CN115442918B CN 115442918 B CN115442918 B CN 115442918B CN 202110627023 A CN202110627023 A CN 202110627023A CN 115442918 B CN115442918 B CN 1154429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logic
logical
link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70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42918A (zh
Inventor
吴昊
王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270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429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42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2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42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29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与目标逻辑终端连接的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RNR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基于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从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中选取第三逻辑接入点;基于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获取用于表征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性能的目标参数;确定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第三逻辑接入点为待测逻辑接入点;向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连接请求,链路连接请求用于由目标逻辑终端与第一逻辑接入点的第一链路,切换至目标逻辑终端与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第二链路。

Description

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应用类型的增多,流量需求的增大,对网络的吞吐量以及时延的要求越来越高。极高吞吐量(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EHT)网络可通过进一步提高总吞吐量和降低延迟来保证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的性能。
具体地,WLAN中的终端设备可包括多链路设备(Multi-link Device,MLD),多链路设备包括多个逻辑终端(Station,STA),多链路设备中每个STA通过一条数据传输链路与网络接入设备(Access Point,AP)实现数据传输。由此,可在终端设备与网络接入设备之间建立多条数据传输链路,通过多条链路同时传输数据,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以实现网络的高吞吐量。
当WLAN中的终端设备移动时,可能会从一个AP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另外一个AP的覆盖范围,此时终端设备需要切换当前连接的AP,再建立与新AP的连接。因此,如何在多链路场景下实现链路切换,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能够解决如何在多链路场景下实现链路切换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两个逻辑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与目标逻辑终端连接的第一逻辑接入点的简要邻居报告RNR消息,RNR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其中,第二逻辑接入点为第一逻辑接入点的相邻逻辑接入点;基于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从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中选取第三逻辑接入点,第三逻辑接入点未与至少两个逻辑终端连接;基于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获取用于表征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性能的目标参数;确定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第三逻辑接入点为待测逻辑接入点;向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连接请求,链路连接请求用于由目标逻辑终端与第一逻辑接入点的第一链路,切换至目标逻辑终端与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第二链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应用于网络接入设备,网络接入设备包括第一逻辑接入点,该方法包括:广播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其中,RNR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第二逻辑接入点为第一逻辑接入点的邻居逻辑接入点;接收与第一逻辑接入点连接的终端设备基于RNR消息发送的链路更新请求,其中,链路更新请求包括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和BSSID,待测逻辑接入点为第二逻辑接入点中,未与终端设备连接且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逻辑接入点;基于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确定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向终端设备发送响应消息,响应消息包括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BSSID用于终端设备与目标逻辑接入点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两个逻辑终端,该终端设备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目标逻辑终端连接的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RNR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其中,第二逻辑接入点为第一逻辑接入点的邻居逻辑接入点;选取模块,用于基于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从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中选取第三逻辑接入点,第三逻辑接入点未与至少两个逻辑终端连接;获取模块,用于基于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获取用于表征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性能的目标参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第三逻辑接入点为待测逻辑接入点;发送模块,用于向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连接请求,链路连接请求用于由目标逻辑终端与第一逻辑接入点的第一链路切换至目标逻辑终端与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第二链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接入设备,网络接入设备包括第一逻辑接入点,该网络接入设备包括:广播模块,用于广播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其中,RNR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第二逻辑接入点为第一逻辑接入点的相邻逻辑接入点;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与第一逻辑接入点连接的终端设备基于RNR消息发送的链路更新请求,其中,链路更新请求包括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和BSSID,待测逻辑接入点为第二逻辑接入点中,未与终端设备连接且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逻辑接入点;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确定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响应消息,响应消息包括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BSSID用于终端设备与目标逻辑接入点连接。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第一方面的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接入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第二方面的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链路系统,包括第五方面的终端设备和/或第六方面的网络接入设备。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的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或第二方面的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终端设备获取与目标逻辑终端连接的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由于RNR消息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因此终端设备可基于RNR消息中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从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中选取未与终端设备连接的第三逻辑接入点。基于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获取表征第三逻辑接入点性能的目标参数,因此可确定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第三逻辑接入点为待测逻辑接入点,并向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连接请求,实现由目标逻辑终端与第一逻辑接入点之间的第一链路,切换至目标逻辑终端与目标逻辑接入点之间的第二链路,从而实现多链路场景下的链路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系统的示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随着对网络性能要求的提高,为了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延迟等性能,终端设备与网络接入设备(Access Point,AP)之间可建立多条数据传输链路。终端设备可包括多链路设备(Multi-link Device,MLD)。多链路设备可包括多个逻辑终端(Station,STA)。网络接入设备可包括多链路接入设备。多链路接入设备可包括多个逻辑接入点。逻辑终端与逻辑接入点之间可建立数据传输链路。即在多链路设备与多链路接入设备之间可建立有多条数据传输链路。多链路设备与多链路接入设备之间可通过多条数据传输链路实现数据传输,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以实现网络的高吞吐量。下面为了便于说明,将数据传输链路简称为链路。下面提到的终端设备即为包括至少两个逻辑终端的终端设备,网络接入设备为包括至少两个逻辑接入点的网络设备。
如背景技术,当WLAN中的终端设备移动时,可能会从一个AP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另外一个AP的覆盖范围,此时终端设备需要切换当前连接的AP,再建立与新AP的连接。因此,如何在多链路场景下实现链路切换,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终端设备获取与目标逻辑终端连接的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由于RNR消息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因此终端设备可基于RNR消息中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从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中选取未与终端设备连接的第三逻辑接入点。基于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获取表征第三逻辑接入点性能的目标参数,因此可确定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第三逻辑接入点为待测逻辑接入点,并向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连接请求,实现由目标逻辑终端与第一逻辑接入点之间的第一链路,切换至目标逻辑终端与目标逻辑接入点之间的第二链路,能够在多链路系统场景下实现链路的切换。
在一些示例中,本申请提供的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极高吞吐量(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EHT)网络,EHT网络的吞吐量更高,可靠性更强,延迟和抖动更少。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可兼容旧版本技术和向后兼容,可兼容在2.4GHz,5GHz和6GHz等频段运行的设备。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的架构中,具体结合图1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系统的示例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多链路系统可包括终端设备11和网络接入设备12。终端设备11可包括至少两个逻辑终端。网络接入设备12可包括至少两个逻辑接入点。一个逻辑终端与一个逻辑接入点之间可建立链路。例如,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1包括两个逻辑终端,分别为STA1和STA2;网络接入设备12包括两个逻辑接入点,分别为AP1和AP2。其中,逻辑终端STA1与逻辑接入点AP1之间建立有链路Link1;逻辑终端STA2与逻辑接入点AP2之间建立有链路Link2。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仅是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11中逻辑终端的数量,以及网络接入设备12中逻辑接入点的数量不作限定。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多链路系统中的终端设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执行主体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可以包括步骤210-步骤250。
步骤210,获取与目标逻辑终端连接的第一逻辑接入点的简要邻居报告(ReducedNeighbor Report,RNR)消息,RNR消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LinkID)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Change Sequence)。
其中,第二逻辑接入点为第一逻辑接入点的相邻逻辑接入点。
在这里,目标逻辑终端可以为终端设备的至少两个逻辑终端中的任一逻辑终端,与该目标逻辑终端连接的逻辑接入点即为第一逻辑接入点。
示例性地,目标逻辑终端为STA1,则与STA1连接的AP1即为第一逻辑接入点,AP1的RNR消息中可以包括AP1配置的相邻AP的信息,例如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Link ID可以用于标识第二逻辑接入点对应的链路。Change Sequence可以为整数,当在Beacon帧上有关键信息变更时,该整数加1;ChangeSequence可以设置有max值和min值,当达到max值后,加1后可变为min值,实现循环使用。
步骤220,基于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从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中选取未与至少两个逻辑终端连接的第三逻辑接入点。
步骤230,基于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获取用于表征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性能的目标参数。
步骤240,确定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第三逻辑接入点为待测逻辑接入点。
步骤250,向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连接请求。
其中,该链路连接请求用于由目标逻辑终端与第一逻辑接入点的第一链路,切换至目标逻辑终端与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第二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终端设备获取与目标逻辑终端连接的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由于RNR消息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因此终端设备可基于RNR消息中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从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中选取未与终端设备连接的第三逻辑接入点。基于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获取表征第三逻辑接入点性能的目标参数,因此可确定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第三逻辑接入点为待测逻辑接入点,并向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连接请求,实现由目标逻辑终端与第一逻辑接入点之间的第一链路,切换至目标逻辑终端与目标逻辑接入点之间的第二链路,能够在多链路系统场景下实现链路的切换。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上述步骤210-步骤250。
在步骤210,获取与目标逻辑终端连接的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10可以具体包括下述步骤:基于预设周期测量第一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在第一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小于预设信号阈值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逻辑接入点广播的信标(beacon)帧,获取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发生移动时,与终端设备中目标逻辑终端连接的第一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会降低,此时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逻辑接入点广播的beacon帧,获取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以基于RNR消息中第一逻辑接入点的相邻AP的信息,确定出目标AP进行链路切换。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10可以具体包括:在第一逻辑接入点的负载压力大于预设压力值,和/或第一逻辑接入点发生网络故障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逻辑接入点广播的beacon帧,获取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RNR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二逻辑接入点的Neighbor APTBTT Offset,用于指示与当前发送beacon帧的AP相比,发送beacon帧的时间差。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周期、预设信号阈值和预设信号值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步骤220,基于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从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中选取未与至少两个逻辑终端连接的第三逻辑接入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20可以具体包括下述步骤:获取与至少两个逻辑终端关联的链路标识信息;基于链路标识信息从第二逻辑接入点中选取第三逻辑点,其中,第三逻辑接入点为未出现在链路标识信息中的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对应的逻辑接入点。
在这里,与至少两个逻辑终端关联的链路标识信息,可以包括与至少两个逻辑终端连接的逻辑接入点对应的链路标识。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包括图1所示的STA1和STA2,链路标识信息包括Link1和Link2。其中,STA1为目标逻辑终端,第一逻辑接入点为AP1,AP1的相邻AP,即第二逻辑接入点包括AP2、AP3和AP4。AP2-AP4对应的链路标识分别为Link2、Link3、Link4。因此,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未出现在链路标识信息Link1、Link2中的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Link3、Link4对应的逻辑接入点AP3、AP4为第三逻辑接入点。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RNR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二逻辑接入点对应的网络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MLD ID,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在RNR消息中第二逻辑接入点的MLD ID不为0的情况下,确定第二逻辑接入点与第一逻辑接入点所属的网络接入设备不同,第二逻辑接入点为第三逻辑接入点。
其中,MLD ID用于标识一个网络接入设备AP MLD,若RNR消息中第二逻辑接入点的MLD ID=0,则第二逻辑接入点与第一逻辑接入点属于同一网络接入设备;若RNR消息中第二逻辑接入点的MLD ID不为0,则第二逻辑接入点与第一逻辑接入点不属于同一网络接入设备。
在步骤230,基于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获取用于表征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性能的目标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中的步骤230可具体细化为图3中的步骤310至步骤350。
步骤310,在本地存储的邻区信息中查询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其中,邻区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连接过的逻辑接入点的信息,和/或终端设备连接过的逻辑接入点广播的beacon帧中逻辑接入点的信息,逻辑接入点的信息可以包括链路标识、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用于表征逻辑接入点性能的性能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用于表征逻辑接入点性能的性能参数或目标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能力参数(AP capability)、接入参数(例如Supported rate)、支持传输速率(Access parameters)、操作模式。示例性地,如表1所示,终端设备可以采用表的方式在本地存储邻区信息,该邻区信息包括AP1-AP3的MLD ID、链路标识、基础服务集标识(BSSID)、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能力参数、接入参数、支持传输速率。其中,BSSID可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地址,AP1和AP2均为图1所示的网络接入设备12中的AP。
表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能力参数、接入参数、支持传输速率和操作模式仅是性能参数和目标参数的几种示例,本申请也可以采用其他可以表征逻辑接入点性能的性能参数。
步骤320,在邻区信息中查询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的情况下,获取邻区信息中第三逻辑接入点对应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
步骤330,在邻区信息和RNR消息中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相同的情况下,确定邻区信息中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性能参数为目标参数。
其中,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用于确定邻区信息中第三逻辑接入点的信息是否变更。若邻区信息和RNR消息中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相同,则说明邻区信息中的第三逻辑接入点的信息未发生变更,因此可以直接确定邻区信息中第三逻辑接入点的信息无需进行更新,可以将邻区信息中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性能参数作为目标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邻区信息查询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在查询到该链路标识的情况下,确定邻区信息中存储了该第三逻辑接入点的信息。然后通过判断邻区信息和RNR消息中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是否相同,来确定邻区信息中该第三逻辑接入点的信息是否是最新的,并在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相同的情况下,直接从邻区信息中获取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性能参数,即目标参数。
步骤340,在邻区信息和RNR消息中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不同的情况下,向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信息获取请求,信息获取请求包括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
若邻区信息和RNR消息中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不同,则说明邻区信息中的第三逻辑接入点的信息已发生变更,因此可以向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携带有链路标识的信息获取请求,获取该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最新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40也可以在步骤330之前,本申请实施例不对步骤330和步骤340的先后执行顺序进行具体限定。
步骤350,接收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目标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邻区信息和RNR消息中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向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信息获取请求,来获取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最新性能参数,即目标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系统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在接收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更新邻区信息中第三逻辑接入点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对邻区信息中的内容进行及时更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系统消息还可以包括:MLD ID、基础服务集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在邻区信息中未查询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的情况下,向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信息获取请求,信息获取请求包括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接收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目标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邻区信息查询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在未查询到该链路标识的情况下,通过向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信息获取请求,来获取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最新性能参数,即目标参数。
在上述实施例中,系统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在接收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邻区信息中添加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在邻区信息中及时添加第三逻辑接入点的信息。
在步骤240,确定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第三逻辑接入点为待测逻辑接入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性能参数条件可以包括性能参数阈值,在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目标参数大于性能参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三逻辑接入点为待测逻辑接入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参数包括至少两项性能参数的情况下,可以为每项性能参数设置一个性能参数阈值,在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每项性能参数均大于对应性能参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三逻辑接入点为待测逻辑接入点。或者,在大于对应性能参数阈值的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性能参数不小于N项的情况下,确定第三逻辑接入点为待测逻辑接入点,N为正整数。
在一个示例中,第三逻辑接入点包括AP3和AP4,目标参数包括AP支持传输速率、能力参数和接入参数,则在AP3的支持传输速率、能力参数和接入参数均大于对应性能参数阈值,AP4支持传输速率和能力参数大于对应性能参数阈值,但接入参数小于对应性能参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AP3为待测接入点。
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三逻辑接入点包括AP3和AP4,目标参数包括AP支持传输速率、能力参数和接入参数,N为2。则在AP3的支持传输速率、能力参数和接入参数均大于对应性能参数阈值,AP4支持传输速率和能力参数大于对应性能参数阈值,但接入参数小于对应性能参数阈值的情况下,确定AP3和AP4均为待测接入点。
在步骤250,向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连接请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RNR消息还可以包括基础服务集标识BSSID,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中的步骤250可具体细化为图4中的步骤410至步骤430。
步骤410,向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更新请求。
其中,链路更新请求可以包括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和BSSID。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410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测量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得到信号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仅对第一逻辑接入点的所有相邻AP中,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待测逻辑接入点进行信号测量,避免无目的探测选取目标AP,有效节省探测资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链路更新请求可以包括候选(Candidate)ID、测量值(Measurement)、Change Sequence Number。其中,上述Candidate ID设置为待测逻辑接入点的BSSID;上述Measurement设置为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上述Change SequenceNumber设置为待测逻辑接入点的Change Sequence。
步骤420,接收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包括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目标逻辑接入点基于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确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逻辑接入点可以为信号值最大的待测逻辑接入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可以与第一逻辑接入点的BSSID属于同一预设BSSID集合,其中,同一预设BSSID集合中所有BSSID对应的逻辑接入点的天线配置参数可以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同一预设BSSID集合中所有BSSID对应的逻辑接入点的天线配置参数相同,因此目标逻辑接入点与第一逻辑接入点的天线配置参数相同。这样,目标逻辑终端在与目标逻辑接入点进行连接时,由于之前已与第一逻辑接入点连接过,因此无需调试天线配置参数,直接连接,从而能够提升连接效率和链路切换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420可以具体包括:在链路更新请求包括切换准备参数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响应消息,其中,切换准备参数用于表征链路更新请求为链路切换请求。
步骤430,基于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向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连接请求。
继续参照上述示例,STA1为目标逻辑终端,第一逻辑接入点为AP1。若目标逻辑接入点为AP3,则STA1可以向AP3发送链路连接请求,建立STA1与AP3的链路连接,从而由STA1与AP1之间的链路Link1,切换至STA与AP3之间的链路Link3,实现链路切换。
在一些示例中,STA1由STA1与AP1之间的链路Link1,切换至STA1与AP3之间的链路Link3之后,终端设备11可以为STA2确定一个目标逻辑接入点,使STA2由STA2与AP2之间的链路Link2,切换至STA2与目该标逻辑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终端设备获取与目标逻辑终端连接的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由于RNR消息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因此终端设备可基于RNR消息中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从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中选取未与终端设备连接的第三逻辑接入点。基于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获取表征第三逻辑接入点性能的目标参数,因此可确定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第三逻辑接入点为待测逻辑接入点,并向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连接请求,实现由目标逻辑终端与第一逻辑接入点之间的第一链路,切换至目标逻辑终端与目标逻辑接入点之间的第二链路,能够在多链路系统场景下实现链路的切换。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多链路系统中的网络接入设备,该网络接入设备包括第一逻辑接入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执行主体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链路系统方法可以包括步骤510-步骤540。
步骤510,广播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其中,RNR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
其中,第二逻辑接入点为第一逻辑接入点的邻居逻辑接入点。
步骤520,接收与第一逻辑接入点连接的终端设备基于RNR消息发送的链路更新请求,其中,链路更新请求包括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和BSSID。
其中,待测逻辑接入点为第二逻辑接入点中,未与终端设备连接且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逻辑接入点。
步骤530,基于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确定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30可以具体包括:确定信号值最大的待测逻辑接入点为目标逻辑接入点。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RNR消息还可以包括BSSID,确定信号值最大的待测逻辑接入点为目标逻辑接入点,可以包括:获取第一逻辑接入点的BSSID和第一逻辑接入点的BSSID所在的预设BSSID集合,其中,预设BSSID集合中所有BSSID对应的逻辑接入点的天线配置参数相同;确定BSSID属于预设BSSID集合的待测逻辑接入点中,信号值最大的待测逻辑接入点为目标逻辑接入点。
在本申请的又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30可以具体包括:按照信号值从强到弱的顺序,对待测逻辑接入点进行排序;从信号值最大的待测逻辑接入点开始,查询本地是否存在该待测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在本地存在该待测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的情况下,确定该待测逻辑接入点为目标逻辑接入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30可以具体包括:在链路更新请求包括切换准备参数(cause code)的情况下,基于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确定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
步骤540,向终端设备发送响应消息,响应消息包括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BSSID用于终端设备与目标逻辑接入点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响应消息可以包括状态参数(Status code),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确定出目标逻辑接入点的情况下,状态参数用于表征接收切换,响应消息包括目标(target)ID参数,目标ID参数为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或者,在未确定出目标逻辑接入点的情况下,状态参数用于表征拒绝切换,响应消息不包括目标ID参数。
示例性地,响应消息可以包含Status code,在确定出目标逻辑接入点的情况下,Status code设置为“接收切换”,并设置target ID为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在未确定出目标逻辑接入点的情况下,Status code设置为“拒绝切换”,此时不设置target ID。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530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获取本地存储的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在链路更新请求与本地存储的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不同的情况下,在响应消息中添加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目标逻辑接入点的性能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在链路更新请求与本地存储的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不同的情况下,在响应消息中添加System Information parameters,该SystemInformation parameters设置为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参数。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530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获取本地存储的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在链路更新请求与本地存储的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不同的情况下,在响应消息中添加本地存储的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响应消息中包括Change Sequence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判断邻区信息与响应消息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的Change Sequence是否相同;在邻区信息与响应消息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的Change Sequence不同的情况下,向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消息;接收目标逻辑接入点基于probe request发送的目标逻辑接入点的最新系统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该终端设备中的用于执行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的控制模块。下面对终端设备进行详细介绍。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两个逻辑终端。如图6所示,该终端设备60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610、选取模块620、发送模块630。
其中,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与目标逻辑终端连接的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RNR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其中,第二逻辑接入点为第一逻辑接入点的邻居逻辑接入点;选取模块620,用于基于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从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中选取第三逻辑接入点,第三逻辑接入点未与至少两个逻辑终端连接;获取模块610,用于基于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获取用于表征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性能的目标参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第三逻辑接入点为待测逻辑接入点;发送模块630,用于向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连接请求,链路连接请求用于由目标逻辑终端与第一逻辑接入点的第一链路切换至目标逻辑终端与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第二链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选取模块620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至少两个逻辑终端关联的链路标识信息;选取单元,用于基于链路标识信息从第二逻辑接入点中选取第三逻辑点,其中,第三逻辑接入点为未出现在链路标识信息中的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对应的逻辑接入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610包括:查询单元,用于在本地存储的邻区信息中查询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其中,邻区信息包括终端设备连接过的逻辑接入点的信息,和/或终端设备连接过的逻辑接入点广播的beacon帧中逻辑接入点的信息,逻辑接入点的信息包括链路标识、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用于表征逻辑接入点性能的性能参数;获取单元,用于在邻区信息中查询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的情况下,获取邻区信息中第三逻辑接入点对应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确定单元,用于在邻区信息和RNR消息中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相同的情况下,确定邻区信息中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性能参数为目标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610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在邻区信息和RNR消息中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不同的情况下,向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信息获取请求,信息获取请求包括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目标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系统消息还包括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该终端设备还包括:更新模块,用于在接收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之后,根据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更新邻区信息中第三逻辑接入点的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610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在邻区信息中未查询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的情况下,向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信息获取请求,信息获取请求包括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目标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系统消息还包括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该终端设备还包括:添加单元,用于在接收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之后,在邻区信息中添加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能力参数、接入参数、支持传输速率、操作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RNR消息还包括基础服务集标识BSSID,发送模块630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更新请求,其中,链路更新请求包括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和BSSID;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包括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目标逻辑接入点基于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确定;发送单元,还用于基于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向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连接请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包括:测量模块,用于在向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更新请求之前,测量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得到信号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逻辑接入点为信号值最大的待测逻辑接入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与第一逻辑接入点的BSSID属于同一预设BSSID集合,其中,同一预设BSSID集合中所有BSSID对应的逻辑接入点的天线配置参数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模块具体用于:在链路更新请求包括切换准备参数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响应消息,其中,切换准备参数用于表征链路更新请求为链路切换请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RNR消息还包括第二逻辑接入点对应的网络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MLD ID,确定模块,还用于在RNR消息中第二逻辑接入点的MLD ID不为0的情况下,确定第二逻辑接入点与第一逻辑接入点所属的网络接入设备不同,第二逻辑接入点为第三逻辑接入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610包括:测量单元,用于基于预设周期测量第一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一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小于预设信号阈值的情况下,通过第一逻辑接入点广播的beacon帧,获取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网络接入设备,或者该网络接入设备中的用于执行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的控制模块。下面对网络接入设备进行详细介绍。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接入设备可以包括第一逻辑接入点。如图7所示,该网络接入设备700可以包括:广播模块710、接收模块720、确定模块730、发送模块740。
其中,广播模块710,用于广播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其中,RNR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第二逻辑接入点为第一逻辑接入点的相邻逻辑接入点;接收模块720,用于接收与第一逻辑接入点连接的终端设备基于RNR消息发送的链路更新请求,其中,链路更新请求包括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和BSSID,待测逻辑接入点为第二逻辑接入点中,未与终端设备连接且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逻辑接入点;确定模块730,用于基于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确定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模块74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响应消息,响应消息包括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BSSID用于终端设备与目标逻辑接入点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730具体用于:确定信号值最大的待测逻辑接入点为目标逻辑接入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RNR消息还包括BSSID,确定模块730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逻辑接入点的BSSID和第一逻辑接入点的BSSID所在的预设BSSID集合,其中,预设BSSID集合中所有BSSID对应的逻辑接入点的天线配置参数相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BSSID属于预设BSSID集合的待测逻辑接入点中,信号值最大的待测逻辑接入点为目标逻辑接入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730具体用于:在链路更新请求包括切换准备参数的情况下,基于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确定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响应消息包括状态参数,在确定出目标逻辑接入点的情况下,状态参数用于表征接收切换,响应消息包括目标ID参数,目标ID参数为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或者,在未确定出目标逻辑接入点的情况下,状态参数用于表征拒绝切换,响应消息不包括目标ID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网络接入设备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基于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确定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之后,获取本地存储的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添加模块,用于在链路更新请求与本地存储的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不同的情况下,在响应消息中添加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包括目标逻辑接入点的性能参数。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设备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802。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8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8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80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8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802可在综合网关容灾设备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8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盘存储介质设备,光存储介质设备,闪存设备,电气、光学或其他物理/有形的存储器存储设备。因此,通常,存储器包括一个或多个编码有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软件的有形(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设备),并且当该软件被执行(例如,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时,其可操作来执行参考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所描述的操作。
处理器8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8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设备8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803和总线810。其中,如图8所示,处理器801、存储器802、通信接口803通过总线81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803,主要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
总线81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在线数据流量计费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8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申请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图2-图4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实现的各个过程;或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可以为网络接入设备,能够实现图5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接入设备所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一种多链路系统,该多链路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接入设备和/或终端设备。网络接入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申请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申请的精神后,做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申请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上面参考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一种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这些指令使能对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实现。这种处理器可以是但不限于是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特殊应用处理器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电路。还可理解,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也可以由执行指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硬件来实现,或可由专用硬件和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两个逻辑终端,所述至少两个逻辑终端均与逻辑接入点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目标逻辑终端连接的第一逻辑接入点的简要邻居报告RNR消息,所述RNR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二逻辑接入点为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的相邻逻辑接入点;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中选取第三逻辑接入点,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未与所述至少两个逻辑终端连接;
基于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获取用于表征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性能的目标参数;
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第三逻辑接入点为待测逻辑接入点;
向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连接请求,所述链路连接请求用于由所述目标逻辑终端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的第一链路,切换至所述目标逻辑终端与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第二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中选取第三逻辑接入点,包括:
获取与所述至少两个逻辑终端关联的链路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链路标识信息从所述第二逻辑接入点中选取第三逻辑点,其中,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为未出现在所述链路标识信息中的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对应的逻辑接入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获取用于表征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性能的目标参数,包括:
在本地存储的邻区信息中查询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其中,所述邻区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连接过的逻辑接入点的信息,和/或所述终端设备连接过的逻辑接入点广播的beacon帧中逻辑接入点的信息,所述逻辑接入点的信息包括链路标识、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用于表征逻辑接入点性能的性能参数;
在所述邻区信息中查询到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的情况下,获取所述邻区信息中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对应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
在所述邻区信息和所述RNR消息中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相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邻区信息中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性能参数为所述目标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获取用于表征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性能的目标参数,还包括:
在所述邻区信息和所述RNR消息中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不同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信息获取请求,所述信息获取请求包括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
接收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更新所述邻区信息中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获取用于表征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性能的目标参数,还包括:
在所述邻区信息中未查询到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信息获取请求,所述信息获取请求包括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
接收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包括所述目标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邻区信息中添加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能力参数、接入参数、支持传输速率、操作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R消息还包括基础服务集标识BSSID,所述向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连接请求,包括:
向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更新请求,其中,所述链路更新请求包括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和所述BSSID;
接收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基于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确定;
基于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向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所述链路连接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更新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测量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得到所述信号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为所述信号值最大的待测逻辑接入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的BSSID属于同一预设BSSID集合,其中,所述同一预设BSSID集合中所有BSSID对应的逻辑接入点的天线配置参数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响应消息,包括:
在所述链路更新请求包括切换准备参数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发送的响应消息,其中,所述切换准备参数用于表征所述链路更新请求为链路切换请求。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R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逻辑接入点对应的网络接入设备的设备标识MLD ID,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RNR消息中所述第二逻辑接入点的MLD ID不为0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逻辑接入点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所属的网络接入设备不同,所述第二逻辑接入点为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目标逻辑终端连接的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包括:
基于预设周期测量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
在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小于预设信号阈值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广播的beacon帧,获取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
16.一种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接入设备,所述网络接入设备包括至少两个逻辑接入点,所述网络接入设备包括第一逻辑接入点,所述方法包括:
广播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其中,所述RNR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所述第二逻辑接入点为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的邻居逻辑接入点;
接收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连接的终端设备基于所述RNR消息发送的链路更新请求,其中,所述链路更新请求包括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和BSSID,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为所述第二逻辑接入点中,未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且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逻辑接入点;
基于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确定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所述BSSID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确定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包括:
确定信号值最大的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为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R消息还包括BSSID,所述确定信号值最大的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为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的BSSID和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的BSSID所在的预设BSSID集合,其中,所述预设BSSID集合中所有BSSID对应的逻辑接入点的天线配置参数相同;
确定所述BSSID属于所述预设BSSID集合的待测逻辑接入点中,信号值最大的待测逻辑接入点为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确定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包括:
在所述链路更新请求包括切换准备参数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确定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包括状态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出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的情况下,所述状态参数用于表征接收切换,所述响应消息包括目标ID参数,所述目标ID参数为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
或者,
在未确定出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的情况下,所述状态参数用于表征拒绝切换,所述响应消息不包括所述目标ID参数。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确定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本地存储的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
在所述链路更新请求与本地存储的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不同的情况下,在所述响应消息中添加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系统消息,所述系统消息包括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的性能参数。
22.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两个逻辑终端,所述至少两个逻辑终端均与逻辑接入点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目标逻辑终端连接的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所述RNR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二逻辑接入点为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的邻居逻辑接入点;
选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中选取第三逻辑接入点,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未与所述至少两个逻辑终端连接;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获取用于表征所述第三逻辑接入点的性能的目标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参数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第三逻辑接入点为待测逻辑接入点;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发送链路连接请求,所述链路连接请求用于由所述目标逻辑终端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的第一链路切换至所述目标逻辑终端与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的第二链路。
23.一种网络接入设备,所述网络接入设备包括至少两个逻辑接入点,所述网络接入设备包括第一逻辑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广播模块,用于广播第一逻辑接入点的RNR消息,其中,所述RNR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逻辑接入点的链路标识和系统消息变更序列号,所述第二逻辑接入点为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的相邻逻辑接入点;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与所述第一逻辑接入点连接的终端设备基于所述RNR消息发送的链路更新请求,其中,所述链路更新请求包括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和BSSID,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为所述第二逻辑接入点中,未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且满足预设性能参数条件的逻辑接入点;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的信号值,确定所述待测逻辑接入点中的目标逻辑接入点;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的BSSID,所述BSSID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逻辑接入点连接。
24.一种多链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设备和/或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接入设备。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1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
CN202110627023.5A 2021-06-04 2021-06-04 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4429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7023.5A CN115442918B (zh) 2021-06-04 2021-06-04 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7023.5A CN115442918B (zh) 2021-06-04 2021-06-04 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2918A CN115442918A (zh) 2022-12-06
CN115442918B true CN115442918B (zh) 2024-04-30

Family

ID=84240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7023.5A Active CN115442918B (zh) 2021-06-04 2021-06-04 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4291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1379A (zh) * 2011-09-02 2014-06-25 奥林奇公司 一种信道选择方法及相应的WiFi设备和计算机程序
CN105848236A (zh) * 2016-03-25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多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2449391A (zh) * 2019-08-27 2021-03-0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多链路设备采用的控制链路切换方法
KR20210052234A (ko) * 2019-10-31 2021-05-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멀티 링크를 사용한 협력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93528B1 (ko) * 2008-12-12 2015-0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초고처리율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의 대역 스위치 방법 및 이를위한 프레임 포맷
US10327183B2 (en) * 2016-12-21 2019-06-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ink swit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53921B2 (en) * 2018-11-19 2021-10-19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 enablement and disablement during multi-link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1379A (zh) * 2011-09-02 2014-06-25 奥林奇公司 一种信道选择方法及相应的WiFi设备和计算机程序
CN105848236A (zh) * 2016-03-25 2016-08-10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多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2449391A (zh) * 2019-08-27 2021-03-0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多链路设备采用的控制链路切换方法
KR20210052234A (ko) * 2019-10-31 2021-05-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멀티 링크를 사용한 협력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2918A (zh)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4248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delink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039187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ity measurement method
US1065293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13543243B (zh) 链路处理方法、多链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4083744B2 (ja) 周波数多重帯域環境におけるシステムと引継ぎ機構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9749942B2 (en) Wi-Fi power saving based on coarse motion classification information
US855987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20060121935A1 (en) System, devices and methods using an indication of complementary access availability in measurement reports sent by mobile terminals
CN113287339A (zh) 用于早期测量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14079941A (zh) 适用于多链路的关键bss参数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891495A (zh) 多链路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235837B (zh) 一种切换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AU2016427904A1 (en) Beam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825167B (zh) 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TW201803307A (zh) 無線通信的方法和裝置
US20180192411A1 (en) Base-station control apparatus, base-st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CN111800818B (zh) 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CN109104762B (zh) 一种调整wlan网络帧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82448B (zh) 共享网络下的邻区选择方法、终端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5442918B (zh) 多链路系统中链路切换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650474B (zh) 一种用户设备ue能力的存储、获取、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3141672A (zh) 多链路系统中链路配置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0045361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CN114071646B (zh) 接入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US20230247568A1 (en)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under multiple links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