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5167B - 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5167B
CN113825167B CN202010739697.XA CN202010739697A CN113825167B CN 113825167 B CN113825167 B CN 113825167B CN 202010739697 A CN202010739697 A CN 202010739697A CN 113825167 B CN113825167 B CN 1138251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target
sta
fram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96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25167A (zh
Inventor
黄国刚
淦明
李云波
郭宇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1/10072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125445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5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5167A/zh
Priority to US18/066,492 priority patent/US2023011305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25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5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使得多链路设备可以确定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否可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多链路STA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到多链路AP发送的第一帧,第一帧包括多链路AP中每一个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之后,多链路STA根据第一帧,确定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的每一个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本申请适用于确定链路可达性的过程中。

Description

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6月18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010561038.1、申请名称为“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多链路设备(multi link device,MLD)能够在多条链路上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多链路设备包括多链路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多链路站点(station,STA)。当前,多链路AP和多链路STA之间可以通过多个链路可通信。
多链路AP以在一个链路上接收到多链路STA在该链路上发送的数据,可以认为该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可达的。相应的,多链路在一个链路上接收不到多链路STA在该链路上发送的数据,可以认为该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不可达的。
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未提供多链路设备判断一个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的方案,从而多链路STA之间可能通过上行方向上不可达的链路发送上行数据,影响多链路STA与多链路AP之间的正常通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于使得多链路设备可以确定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否可达。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多链路站点STA,多链路STA包括M个STA,M个STA与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整数,方法包括: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多链路接入点AP发送的第一帧,第一链路为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的一个,多链路AP包括N个AP,第一帧包括N个AP中每一个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N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第一帧,确定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基于该技术方案,一方面,由于多链路AP在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帧,而第一帧包括多链路AP中每一个AP的天线增益信息和发送功率。从而,多链路STA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到第一帧后,能够通过第一帧,获取到分析链路的上行可达性的AP侧的相关参数。进而,多链路STA可以确定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另一方面,由于多链路STA通过第一链路上传输的第一帧,就可以判断多链路STA所支持的每一个链路的上行可达性,因此在AP发现过程中,多链路STA可以无需扫描所有链路,而仅需要扫描第一链路,有利于节省多链路STA的功耗。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一帧,确定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包括:根据第一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AP的天线增益信息;其中,目标链路为多链路STA所支持的多个链路中的一个,目标AP为多链路AP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AP;根据目标AP的天线增益信息、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STA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目标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根据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目标链路为第一链路时,根据第一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包括:根据第一帧,获取第一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第一AP为多链路AP中工作在第一链路上的AP;根据第一STA的下行接收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以及第一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第一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第一STA上的STA。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目标链路为第二链路时,根据第一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包括:根据第一帧,获取第一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第一AP为多链路AP中工作在第一链路上的AP;根据第一STA的接收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以及第一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第一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第一STA上的STA;根据第一链路的路径损耗以及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第二链路的路径损耗,第二链路为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除了第一链路之外的其他链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包括:当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大于等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可达的;当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小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不可达的。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帧为信标帧或者探测响应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目标链路为可达链路时,该方法还包括:向多链路AP发送关联请求帧,关联请求帧用于请求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之间的关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目标链路为不可达链路时,该方法还包括:向多链路AP发送关联请求帧,关联请求帧用于请求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之间的关联,并且关联请求帧还用于指示停用目标链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多链路AP,多链路AP包括N个AP,N个AP与多链路AP所支持的N个链路一一对应,N为大于1的整数,方法包括:生成第一帧,第一帧包括N个AP中每一个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在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帧,第一链路为多链路AP支持的N个链路中的一个。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帧为信标帧或者探测响应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多链路STA发送的关联请求帧,多链路STA包括M个STA,M个STA与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整数;关联请求帧用于请求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之间的关联,目标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目标AP为多链路AP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AP,目标链路为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的可达链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多链路STA发送的关联请求帧,多链路STA包括M个STA,M个STA与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整数;关联请求帧用于请求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之间的关联,并且关联请求帧还用于指示停用目标链路;目标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目标AP为多链路AP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AP,目标链路为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的可达链路。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多链路AP,多链路AP包括N个AP,N个AP与多链路AP所支持的N个链路一一对应,N为大于1的整数,方法包括: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多链路STA发送的第二帧,第一链路为多链路AP所支持的N个链路中的一个,多链路STA包括M个STA,第二帧包括P个STA中每一个STA的第一信息,一个STA的第一信息用于确定一个STA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之和,P个STA为M个STA的子集,M为大于1的整数,P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根据第二帧,确定P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否可达,P个链路与P个STA一一对应。
基于该技术方案,由于多链路STA在第一链路上发送的第二帧包括P个STA中的每一个STA的第一信息。从而,多链路AP通过第一帧,可以获取到分析P个链路中任意一个链路的上行可达性的STA侧的相关参数。因此,多链路AP可以确定P个链路中任意一个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第二帧,确定P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否可达,包括:根据第二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STA的第一信息;其中,目标链路为P个链路中的一个,目标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根据目标STA的第一信息、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根据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目标链路为第一链路时,根据第二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包括:根据第二帧,获取第一STA的第一信息,第一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第一链路上的STA;根据第一STA的第一信息、以及第一AP的上行接收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第一AP为多链路AP中工作在第一链路上的AP。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目标链路为第二链路时,根据第二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包括:根据第二帧,获取第一STA的第一信息,第一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第一链路上的STA;根据第一STA的第一信息、以及第一AP的上行接收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第一AP为多链路AP中工作在第一链路上的AP;根据第一链路的路径损耗以及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第二链路的路径损耗,第二链路为P个链路中除了第一链路之外的其他链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式是否可达,包括:当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大于等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三门限值时,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可达的;当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小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三门限值时,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不可达的。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帧为关联请求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可达时,该方法还包括:向多链路STA发送关联响应帧,关联响应帧用于同意建立目标AP与目标STA之间的关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不可达时,该方法还包括:向多链路STA发送关联响应帧,关联响应帧用于同意建立目标AP与目标STA之间的关联,并且关联响应帧还用于指示停用目标链路。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多链路STA,多链路STA包括M个STA,M个STA与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整数,方法包括:生成第二帧,第二帧包括P个STA中每一个STA的第一信息,一个STA的第一信息用于确定一个STA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之和,P个STA为M个STA的子集,P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在第一链路上向多链路AP发送第二帧,第一链路为P个链路中的一个。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帧为关联请求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多链路AP发送的关联响应帧,关联响应帧用于同样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之间的关联,目标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目标AP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目标链路为P个链路中的一个,目标链路至少在上行方向上是可达的。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多链路AP发送的关联响应帧,关联响应帧用于同样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之间的关联,并且关联响应帧还用于指示停用目标链路,目标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目标AP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目标链路为P个链路中的一个,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不可达的。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多链路STA,所述方法包括:在目标链路上接收多链路AP发送的第三帧,所述目标链路为所述多链路STA所支持的多个链路中的一个,所述第三帧包括目标AP的发送功率,所述目标AP为所述多链路AP中工作在所述目标链路上的AP;根据所述第三帧,确定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多链路AP向多链路STA发送第三帧。由于第三帧包括目标AP的发送功率,因此多链路STA可以根据第三帧,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否可达。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多链路STA与多链路AP之间选择上行方向不可达的链路进行通信。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三帧,确定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包括:根据所述第三帧,确定所述目标AP的发送功率;根据所述目标AP的发送功率、所述目标STA的接收功率以及所述目标STA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所述目标STA为所述多链路STA中工作在所述目标链路上的STA;
根据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包括:当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可达的;当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不可达的。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多链路AP,所述方法包括:生成第三帧,所述第三帧包括所述目标AP的发送功率,所述目标AP是所述多链路AP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AP,所述目标AP的发送功率用于评估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在所述目标链路上向多链路STA发送所述第三帧。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应用于多链路站点STA,多链路STA包括M个STA,M个STA与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整数。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通信模块,用于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多链路接入点AP发送的第一帧,第一链路为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的一个,多链路AP包括N个AP,第一帧包括N个AP中每一个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N为大于1的整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帧,确定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帧,确定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包括:根据第一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AP的天线增益信息;其中,目标链路为多链路STA所支持的多个链路中的一个,目标AP为多链路AP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AP;根据目标AP的天线增益信息、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STA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目标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根据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包括:当目标链路为第一链路时,根据第一帧,获取第一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第一AP为多链路AP中工作在第一链路上的AP;根据第一STA的下行接收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以及第一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第一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第一STA上的STA。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包括:当目标链路为第二链路时,根据第一帧,获取第一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第一AP为多链路AP中工作在第一链路上的AP;根据第一STA的接收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以及第一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第一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第一STA上的STA;根据第一链路的路径损耗以及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第二链路的路径损耗,第二链路为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除了第一链路之外的其他链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包括:当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大于等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可达的;当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小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不可达的。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帧为信标帧或者探测响应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模块,还用于当目标链路为可达链路时,向多链路AP发送关联请求帧,关联请求帧用于请求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之间的关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模块,还用于当目标链路为不可达链路时,向多链路AP发送关联请求帧,关联请求帧用于请求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之间的关联,并且关联请求帧还用于指示停用目标链路。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应用于多链路AP,多链路AP包括N个AP,N个AP与多链路AP所支持的N个链路一一对应,N为大于1的整数。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处理模块,用于生成第一链路对应的第一帧,第一链路为多链路AP支持的N个链路中的一个,第一帧包括N个AP中每一个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通信模块,用于在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帧为信标帧或者探测响应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多链路STA发送的关联请求帧,多链路STA包括M个STA,M个STA与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整数;关联请求帧用于请求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之间的关联,目标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目标AP为多链路AP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AP,目标链路为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的可达链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多链路STA发送的关联请求帧,多链路STA包括M个STA,M个STA与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整数;关联请求帧用于请求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之间的关联,并且关联请求帧还用于指示停用目标链路;目标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目标AP为多链路AP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AP,目标链路为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的可达链路。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应用于多链路AP,多链路AP包括N个AP,N个AP与多链路AP所支持的N个链路一一对应,N为大于1的整数。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通信模块,用于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多链路STA发送的第二帧,第一链路为多链路AP所支持的N个链路中的一个,多链路STA包括M个STA,第二帧包括P个STA中每一个STA的第一信息,一个STA的第一信息用于确定一个STA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之和,P个STA为M个STA的子集,M为大于1的整数,P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帧,确定P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否可达,P个链路与P个STA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帧,确定P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否可达,包括:根据第二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STA的第一信息;其中,目标链路为P个链路中的一个,目标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根据目标STA的第一信息、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根据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包括:当目标链路为第一链路时,根据第二帧,获取第一STA的第一信息,第一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第一链路上的STA;根据第一STA的第一信息、以及第一AP的上行接收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第一AP为多链路AP中工作在第一链路上的AP。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包括:当目标链路为第二链路时,根据第二帧,获取第一STA的第一信息,第一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第一链路上的STA;根据第一STA的第一信息、以及第一AP的上行接收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第一AP为多链路AP中工作在第一链路上的AP;根据第一链路的路径损耗以及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第二链路的路径损耗,第二链路为P个链路中除了第一链路之外的其他链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式是否可达,包括:当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大于等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三门限值时,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可达的;当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小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三门限值时,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不可达的。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帧为关联请求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模块,还用于当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可达时,向多链路STA发送关联响应帧,关联响应帧用于同意建立目标AP与目标STA之间的关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模块,还用于当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不可达时,向多链路STA发送关联响应帧,关联响应帧用于同意建立目标AP与目标STA之间的关联,并且关联响应帧还用于指示停用目标链路。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应用于多链路STA,多链路STA包括M个STA,M个STA与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整数。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处理模块,用于生成第二帧,第二帧包括P个STA中每一个STA的第一信息,一个STA的第一信息用于确定一个STA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之和,P个STA为M个STA的子集,P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通信模块,用于在第一链路上向多链路AP发送第二帧,第一链路为P个链路中的一个。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帧为关联请求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多链路AP发送的关联响应帧,关联响应帧用于同样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之间的关联,目标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目标AP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目标链路为P个链路中的一个,目标链路至少在上行方向上是可达的。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多链路AP发送的关联响应帧,关联响应帧用于同样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之间的关联,并且关联响应帧还用于指示停用目标链路,目标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目标AP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目标链路为P个链路中的一个,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不可达的。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应用于多链路STA。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用于在目标链路上接收多链路AP发送的第三帧,所述目标链路为所述多链路STA所支持的多个链路中的一个,所述第三帧包括目标AP的发送功率,所述目标AP为所述多链路AP中工作在所述目标链路上的AP。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帧,确定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帧,确定所述目标AP的发送功率;根据所述目标AP的发送功率、所述目标STA的接收功率以及所述目标STA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所述目标STA为所述多链路STA中工作在所述目标链路上的STA;根据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可达的;当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不可达的。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应用于多链路AP。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处理模块,用于生成第三帧,所述第三帧包括所述目标AP的发送功率,所述目标AP是所述多链路AP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AP,所述目标AP的发送功率用于评估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链路上向多链路STA发送所述第三帧。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和通信接口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其中,处理器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处理动作,通信接口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接收/发送的动作。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收发管脚,处理电路和收发管脚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其中,处理电路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处理动作,收发管脚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接收/发送的动作。
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多链路AP和多链路STA。其中,多链路STA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四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方法。多链路AP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者第三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七方面至第十七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对应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关联流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进行简单介绍。
1、多链路(multi-link,ML)
在蜂窝网和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提高吞吐率是持续的技术目标。WLAN系统的协议主要在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标准组中进行讨论。例如,在IEEE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n、IEEE802.11ac、IEEE802.11ax等标准中,吞吐率得到了持续提升。下一代标准IEEE 802.11be的技术目标是极高吞吐率(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EHT),且将ML技术作为关键技术之一。
ML技术能够通过多条链路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也就能够在更大的带宽上传输数据,以显著提升吞吐率。多链路可以部署在多频段(multi-band)上,其中,一个频段上可以有一条或多条链路。多频段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频段:2.4GHz的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频段、5GHz的Wi-Fi频段、6GHz的Wi-Fi频段。
2、上行方向、下行方向
上行方向是指:STA向AP发送数据的传输方向。
下行方向是指:AP向STA发送数据的传输方向。
3、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下行接收功率
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可以理解为:工作在该链路上的AP的接收功率。
链路的下行接收功率,可以理解为:工作在该链路上的STA的接收功率。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WLAN场景,支持IEEE 802.11系统标准,例如IEEE802.11ax标准的下一代802.11be或更下一代的标准中。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适用的场景包括: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与站点(station,STA)之间的通信、AP与AP之间的通信、以及STA与STA之间的通信等。下面以STA和AP之间的通信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涉及到的STA可以是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用户终端、用户装置,接入装置,订户站,订户单元,移动站,用户代理,用户装备或其他名称,其中,用户终端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终端(terminal),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便携式通信设备,手持机,便携式计算设备,娱乐设备,游戏设备或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被配置为经由无线介质进行网络通信的任何其他合适的设备等。在此,为了描述方便,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站点或STA。
本申请所涉及到的接入点AP是一种部署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为其关联的STA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该接入点AP可用作该通信系统的中枢,可以为基站、路由器、网关、中继器,通信服务器,交换机或网桥等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等。在此,为了描述方便,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接入点AP。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多链路AP和多链路STA。多链路AP包括N个AP,例如AP#1~AP#N。N个AP与多链路AP支持的N个链路一一对应。多链路STA可以包括M个STA,例如STA#1~STA#M。M个STA与多链路STA支持的M个链路一一对应。其中,M、N均为大于1的整数。M可以等于N,也可以不等于N。
多链路STA中工作在一个链路上的STA可以与多链路AP中工作在同一个链路上的AP相关联,从而STA与AP可以通过该链路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多链路STA中的STA#1与多链路AP中的AP#1相关联,从而STA#1和AP#1之间通过链路1进行通信。多链路STA中的STA#2与多链路AP中的AP#2相关联,从而STA#2和AP#2之间通过链路2进行通信。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链路对应的AP/STA,可以描述为:工作在该链路上的AP/STA。
下面结合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多链路AP生成第一帧。
其中,第一链路为所述多链路AP所支持的N个链路中的任意一个。
可选的,第一帧为信标帧或者探测响应帧。
第一帧包括多链路AP中的每一个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其中,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用于评估该AP所工作的链路的可达性。
可选的,第一帧包括多链路AP中的每一个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可以具体实现为:第一帧包括N个链路信息,N个链路信息与多链路AP所支持的N个链路一一对应。一个链路的链路信息包括该链路对应的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
可选的,链路信息与链路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显式的方式来指示。例如,链路信息包括链路标识。从而,该链路信息即对应链路标识所指示的链路。
可选的,链路信息与链路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以通过隐式的方式来指示。例如,根据链路信息在第一帧中的位置,确定链路信息所对应的链路。
可以理解的是,N个链路信息可以承载于第一帧中新定义的信元中。或者,N个链路信息可以承载于第一帧中已有的信元中,例如多链路信元(Multi-link element)。
当N个链路信息位于多链路信元中,链路信息还可以有其他名称,例如每个链路配置(per link profile)。可选的,链路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与链路相关的参数。
S102、多链路AP在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帧。
可选的,多链路AP也可以在除了第一链路之外的其他链路上发送第一帧。
S103、多链路STA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到第一帧。
当第一链路也是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的一个时,多链路STA通过被动扫描的方式可以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到第一帧。
由于多链路STA是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到第一帧,因此多链路STA可以获知第一STA接收到第一帧时的下行接收功率。第一STA为多链路STA所包括的M个STA中工作在第一链路上的STA。
S104、多链路STA根据第一帧,确定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链路STA确定一个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否可达,也可以描述为:多链路STA确定一个链路是否具有上行可达性。
下面以目标链路为例,具体说明多链路STA如何确定一个链路在上行方向上的可达性。可以理解的是,M个链路中的其他链路可以参考目标链路的实现方式。
多链路STA根据第一帧,获取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和目标AP的天线增益信息。之后,多链路STA根据目标AP的天线增益信息、目标路径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STA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最后,多链路STA根据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确定出来的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是估算值。
其中,目标链路为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的一个。目标AP为多链路AP所包括的N个AP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AP。目标STA为多链路STA所包括的M个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
目标STA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是多链路STA根据自身情况(例如硬件配置、软件配置等)确定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链路STA根据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包括:当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大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多链路STA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可达的。当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小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多链路STA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不可达的。当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等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多链路STA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者标准规定,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可达的,或者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不可达的。
其中,第一门限值可以是多链路STA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网络环境等因素确定的。或者,第一门限值也可以是通信协议中规定的。对于多链路STA来说,不同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可选的,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可以根据公式(1)确定:
APRxP(L)=STATxP(L)+STAAntenna gain(L)-PL(L)+APAntenna gain(L) (1)
其中,APRxP(L)表示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STATxP(L)表示目标STA的发送功率。STAAntenna gain(L)表示目标STA的天线增益信息。PL(L)表示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APAntenna gain(L)表示目标AP天线的增益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来计算:
情况1、当目标链路为第一链路时,多链路STA根据第一帧,获取第一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之后,多链路STA根据第一STA的下行接收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以及第一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
其中,第一AP为多链路AP所包括的N个AP中工作在第一链路上的AP。第一STA为多链路STA所包括的M个STA中工作在第一链路上的STA。
可选的,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可以根据以下公式(2)确定:
PL(L1)=APTxP(L1)+APAntenna gain(L1)-STARxP(L1)+STAAntenna gain(L1) (2)
其中,PL(L1)表示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APTxP(L1)表示第一AP的发送功率。APAntenna gain(L1)表示第一AP的天线增益信息。STARxP(L1)表示第一STA的接收功率。STAAntenna gain(L1)表示第一STA的天线增益信息。
情况2、当目标链路为第二链路时,多链路STA根据第一帧,获取第一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之后,多链路STA根据第一STA的下行接收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以及第一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最后,多链路STA根据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第二链路的链路损耗。
其中,第二链路为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除去第一链路之外的其他链路。
可选的,第二链路的链路损耗可以根据以下公式(3)确定:
PL(L2)=f(PL(L1)) (3)
其中,PL(L2)表示第二链路的链路损耗。f()表示预设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对应关系可以用表格、函数等方式来实现。预设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链路损耗模型等方式来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基于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一方面,由于多链路AP在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帧,而第一帧包括多链路AP中每一个AP的天线增益信息和发送功率。从而,多链路STA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到第一帧后,能够通过第一帧,获取到分析链路的上行可达性的AP侧的相关参数。进而,多链路STA可以确定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另一方面,由于多链路STA通过第一链路上传输的第一帧,就可以判断多链路STA所支持的每一个链路的上行可达性,因此在AP发现过程中,多链路STA可以无需扫描所有链路,而仅需要扫描第一链路,有利于节省多链路STA的功耗。
可选的,基于图2所示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5。
S105、多链路STA根据第一帧,确定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的每一个链路在下行方式上是否可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链路STA确定一个链路在下行方向上是否可达,也可以描述为:多链路STA确定一个链路是否具有下行可达性。
下面以目标链路为例,具体说明多链路STA如何确定一个链路在下行方向上是否可达。可以理解的是,其他链路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目标链路。
多链路STA根据第一帧,获取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目标AP的天线增益信息、以及目标AP的发送功率。之后,多链路STA根据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目标AP的天线增益信息、目标AP的发送功率、以及目标STA的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目标链路的下行接收功率。最后,多链路STA根据目标链路的下行接收功率,确定目标链路在下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确定出来的目标链路的下行接收功率是估算值。
其中,目标链路为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的一个。目标AP为多链路AP所包括的N个AP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AP。目标STA为多链路STA所包括的M个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链路STA根据目标链路的下行接收功率,确定目标链路在下行方向上是否可达,包括:当目标链路的下行接收功率大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二门限值时,多链路STA确定目标链路在下行方向上是可达的。当目标链路的下行接收功率小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二门限值时,多链路STA确定目标链路在下行方向上是不可达的。当目标链路的下行接收功率等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二门限值时,多链路STA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者标准规定,确定目标链路在下行方向是可达的,或者确定目标链路在下行方向是不可达的。
其中,第二门限值可以是多链路STA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网络环境等因素确定的。或者,第二门限值也可以是通信协议中规定的。对于多链路STA来说,不同链路对应的第二门限值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可选的,目标链路的下行接收功率可以根据公式(4)确定:
STARxP(L)=APTxP(L)+APAntenna gain(L)-PL(L)+STAAntenna gain(L) (4)
其中,STARxP(L)表示目标链路的下行接收功率。APTxP(L)表示目标Ap的发送功率。APAntenna gain(L)表示目标AP的天线功率信息。PL(L)表示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STAAntenna gain(L)表示目标STA的天线增益信息。
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的计算方式可以参考步骤S104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步骤S104和步骤S105的执行顺序。例如,可以先执行步骤S104,再执行步骤S105。或者,先执行步骤S105,再执行步骤S104。又或者,同时执行步骤S104和步骤S105。
基于图3所示的技术方案,一方面,由于多链路AP在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帧,而第一帧包括多链路AP中每一个AP的天线增益信息和发送功率。从而,多链路STA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到第一帧后,能够通过第一帧,获取到分析链路的下行可达性的AP侧的相关参数。进而,多链路STA可以确定链路在下行方向上是否可达。另一方面,由于多链路STA通过第一链路上传输的第一帧,就可以判断多链路STA所支持的每一个链路的下行可达性,因此在AP发现过程中,多链路STA可以无需扫描所有链路,而仅需要扫描第一链路,有利于节省多链路STA的功耗。
在接收到多链路AP发送第一帧之后,对于M个链路中的每一个链路,多链路STA可以判断该链路是否具有上行可达性,以及该链路是否具有下行可达性。进而,多链路STA可以从M个链路中确定可达链路。多链路STA可以根据M个链路中可达链路的数目,确定发送该第一帧的多链路AP的可达情况。可以理解的是,多链路AP的可达情况用于反映多链路AP与多链路STA之间可以建立的可达链路的数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达链路可以是具有上行可达性和/或下行可达性的链路。
在被动扫描过程中,多链路STA可能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到多个多链路AP发送的第一帧。多链路STA可以根据每一个多链路AP所发送的第一帧,确定每一个多链路AP的可达情况。进而,多链路STA可以根据每一个多链路AP的可达情况以及其他因素(例如多链路AP支持的带宽)等,确定出最优的多链路AP。多链路STA可以向该最优的多链路AP发起关联流程,以获得较好的网络服务。
例如,多链路STA接收到多链路AP#1、多链路AP#2、多链路AP#3发送的第一帧。其中,多链路STA根据多链路AP#1发送的第一帧,确定多链路STA可以与多链路AP#1建立的可达链路的数目为3。多链路STA根据多链路AP#2发送的第一帧,确定多链路STA可以与多链路AP#2建立的可达链路的数目为4。多链路STA根据多链路AP#3发送的第一帧,确定多链路STA可以与多链路AP#3建立的可达链路的数目为5。从而,多链路可以选择多链路AP#3发起关联流程。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多链路AP生成第三帧。
可选的,第三帧为信标帧或者探测响应帧。
第三帧包括目标AP的发送功率。其中,目标AP为所述多链路AP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AP。目标链路为多链路AP所支持的多个链路中的任意一个。目标AP的发送功率用于评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的可达性。
S402、多链路AP在目标链路上向多链路STA发送第三帧,以使得多链路STA在目标链路上接收多链路AP发送的第三帧。
其中,目标链路是多链路STA所支持的多个链路中的任意一个。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多链路STA接收到第三帧,因此多链路STA可以确定目标STA的接收功率。目标STA为多链路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
S403、多链路STA根据第三帧,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多链路STA根据第三帧,确定目标AP的发送功率。之后,多链路STA根据目标AP的发送功率、目标STA的接收功率、以及目标STA的发送功率,确定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多链路STA根据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目标STA的发送功率是多链路STA根据自身情况(例如硬件配置、软件配置等)确定的。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是估算值。
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可以是指:目标AP接收目标STA发送的无线帧的接收功率。
可选的,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可以根据公式(6)确定:
APRxP(L)=STATxP(L)-APTxP(L)+STARxP(L) (6)
其中,APRxP(L)表示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STATxP(L)表示STA的发送功率。APTxP(L)表示AP的发送功率。STARxP(L)表示STA的接收功率。
可选的,公式(6)可以由下述公式(7)和公式(8)联立推导得到。
PL(L)-APAntenna gain(L)-STAAntenna gain(L) (7)
=APTxP(L)-STARxP(L)
APRxP(L)=STATxP(L)-(PL(L)-APAntenna gain(L) (8)
-STAAntenna gain(L))
其中,PL(L)表示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APAntenna gain(L)表示目标AP的天线增益。STAAntenna gain(L)表示目标STA的天线增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链路STA根据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具体包括:当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大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多链路STA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可达的。当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小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多链路STA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不可达的。当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等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多链路STA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者标准规定,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可达的,或者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不可达的。
基于图9所示的技术方案,多链路AP向多链路STA发送第三帧。由于第三帧包括目标AP的发送功率,因此多链路STA可以根据第三帧,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否可达。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多链路STA与多链路AP之间选择上行方向不可达的链路进行通信。
图9中仅以目标链路为例,多链路STA和多链路AP所支持的其他链路均可以参考图9所示的技术方案来确定上行方向是否可达。
在图2、图3或者图9所示的方案的基础上,下面以图4所示的实施例,简单介绍多链路STA和多链路AP的关联流程。
如图4所示,该关联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S201、多链路STA向多链路AP发送关联请求帧,以使得多链路AP接收到多链路STA发送的关联请求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链路STA可以根据图2、图3或者图9所示的方案确定目标链路是否为可达链路。
可选的,若目标链路为可达链路,则多链路STA中的目标STA可以与多链路AP中的目标AP建立关联,从而目标STA与目标AP可以通过目标链路进行通信。基于此,关联请求帧可以用于请求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之间的关联。
可选的,在目标链路为不可达链路的情况下,多链路STA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实现方式一、多链路STA中的目标STA不与多链路AP中的目标AP建立关联。从而,目标STA与目标AP不能通过目标链路进行数据传输,进而避免数据通过目标链路传输失败影响正常通信。
实现方式二、多链路STA中的目标STA与多链路AP中的目标AP建立关联,但是目标链路被停用(disable)。这样一来,一方面,在目标链路处于不可达的情况下,停用目标链路可以减少多链路STA的功耗。另一方面,由于多链路STA的移动,目标链路可能会从不可达链路转变为可达链路。从而,在目标链路转变为可达链路之后,多链路STA可以指示多链路AP开启(enable)目标链路,以便于利用目标链路进行数据传输。
基于实现方式二,若目标链路为不可达链路,则关联请求帧可以用于请求建立目标AP与目标STA之间的关联,并且关联请求还用于指示停用(disable)目标链路。
可选的,关联请求帧用于指示停用目标链路,可以采用显式方式来实现。例如,关联请求帧包括目标链路的状态信息,该目标链路的状态信息包括目标链路的标识,并且该目标链路的状态信息还包括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可以以1个或多个比特来实现。例如,该状态信息以1个比特来实现,当该比特的取值为0时,指示停用目标链路。
可选的,关联请求帧用于指示停用目标链路,可以采用隐式方式来实现。例如,关联请求帧包括映射信息,该映射信息用于指示业务标识(traffic identifier,TID)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TID-to-link mapping)。当该映射信息所指示的映射关系中不包括目标链路与任何TID之间的映射关系时,该关联请求帧即用于指示停用目标链路。
可以理解的是,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的其他链路也可以参考目标链路的实现方式,在此不予赘述。
S202、多链路AP向多链路STA发送关联响应帧,以使得多链路STA接收到多链路AP发送的关联响应帧。
基于图4所示的技术方案,在目标链路是可达链路的情况下,多链路STA可以在关联流程中请求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的关联,以充分利用目标链路来进行数据传输。在目标链路是不可达的情况下,多链路在关联流程中不请求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的关联;或者,多链路在关联流程中请求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的关联,但是停用目标链路,从而避免因为目标链路是不可达链路而影响数据传输,同时也减少多链路STA的功耗。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多链路STA生成第二帧。
其中,第二帧包括P个STA中的每一个STA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确定STA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之和。P个STA为多链路STA所包括的M个STA的子集,P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设计1,第一信息包括:STA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之和。
设计2,第一信息包括:STA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从而,多链路AP可以根据STA的第一信息所携带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计算出STA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之和。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较于设计2,第一信息采用设计1,可以节省信令开销。
可选的,第一信息与STA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显式的方式来指示。例如,第一信息包括STA对应的链路标识。
可选的,第一信息与STA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以通过隐式的方式来指示。例如,根据第一信息在第二帧中的位置,确定第一信息所对应的STA。
可选的,上述P个STA所对应的P个链路在下行方向上是可达的。可以理解的是,多链路STA可以在发送第二帧之前,根据现有技术的方案或者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例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5),确定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在下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可选的,第二帧可以为关联请求帧。当第二帧为关联请求帧时,第二帧用于请求多链路AP与多链路STA之间建立P个链路;或者说,第二帧用于请求建立多链路AP中的P个AP与多链路STA中的P个STA的关联关系。
S302、多链路STA在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二帧。
其中,第一链路为P个链路中的任意一个。
S303、多链路AP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到第二帧。
由于多链路AP是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到第一帧,因此多链路AP可以获知第一AP接收到第二帧时的上行接收功率。第一AP为多链路AP所包括的N个AP中工作在第一链路上的AP。
S304、多链路AP根据第二帧,确定P个链路中的每一个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下面以目标链路为例,具体说明多链路AP如何确定一个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可以理解的是,P个链路中的其他链路可以参考目标链路的实现方式。
多链路AP根据第二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STA的第一信息;之后,多链路AP根据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目标STA的第一信息、目标AP的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最后,多链路AP根据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确定出来的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是估算值。
其中,目标链路为P个链路中的任意一个。目标AP为多链路AP所包括的N个AP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AP。目标STA为P个STA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STA。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链路AP根据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包括:当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大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三门限值时,多链路AP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可达的。当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小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三门限值时,多链路AP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不可达的。当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等于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三门限值时,多链路AP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者标准规定,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可达的,或者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不可达的。
其中,第三门限值可以是多链路AP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网络环境等因素确定的。或者,第三门限值也可以是通信协议中规定的。对于多链路AP来说,不同链路对应的第三门限值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可选的,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参考上述公式(1),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来计算:
情况1、当目标链路为第一链路时,多链路AP根据第二帧,获取第一STA的第一信息。之后,多链路AP根据第一STA的第一信息、第一AP的上行接收功率、第一AP的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
可选的,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可以根据以下公式(5)确定:
PL(L1)=(STATxP(L1)+STAAntenna gain(L1))-APRxP(L1)+APAntenna gain(L1) (5)
其中,(STATxP(L1)+STAAntenna gain(L1))表示第一STA的天线增益信息和发送功率之和。APRxP(L1)表示第一AP的上行接收功率。APAntenna gain(L1)表示第一AP的天线增益信息。
情况2、当目标链路为第二链路时,多链路AP根据第二帧,获取第一STA的第一信息。之后,多链路AP根据第一STA的第一信息、第一AP的上行接收功率、第一AP的天线增益信息,确定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最后,多链路AP根据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第二链路的链路损耗。
其中,第二链路为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除去第一链路之外的其他链路。第二链路的链路损耗的计算公式可以参考上述公式(3),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图5所示的技术方案,由于多链路STA在第一链路上发送的第二帧包括P个STA中的每一个STA的第一信息。从而,多链路AP通过第一帧,可以获取到分析P个链路中任意一个链路的上行可达性的STA侧的相关参数。因此,多链路AP可以确定P个链路中任意一个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可选的,若第二帧为关联请求帧,基于图5所示的技术方案,如图6所示,该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305。
S305、多链路AP向多链路STA发送关联响应帧,以使得多链路STA接收多链路AP发送的关联响应帧。
可选的,当多链路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可达时,多链路AP可以同意建立目标AP与目标STA之间的关联。基于此,关联响应帧可以用于指示同意建立目标AP与目标STA之间的关联。
可选的,当多链路AP确定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不可达时,多链路AP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实现方式一、多链路AP不同意建立目标AP与目标STA之间的关联。
基于实现方式一,关联响应帧用于指示拒绝建立目标AP与目标STA之间的关联。
实现方式二、多链路AP同意建立目标AP与目标STA之间的关联,但是多链路AP会指示多链路STA停用目标链路。
基于实现方式二,关联响应帧用于指示同意建立目标AP与目标STA之间的关联,并且关联响应帧还用于指示多链路STA停用目标链路。
可选的,关联响应帧用于指示停用目标链路,可以采用显式方式来实现。例如,关联响应帧包括目标链路的状态信息,该目标链路的状态信息包括目标链路的标识,并且该目标链路的状态信息还包括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可以以1个或多个比特来实现。例如,该状态信息以1个比特来实现,当该比特的取值为0时,指示停用目标链路。
可选的,关联响应帧用于指示停用目标链路,可以采用隐式方式来实现。例如,关联响应帧包括映射信息,该映射信息用于指示业务标识(traffic identifier,TID)与链路之间的映射关系(TID-to-link mapping)。当该映射信息所指示的映射关系中不包括目标链路与任何TID之间的映射关系时,该关联响应帧即用于指示停用目标链路。
基于图6所示的技术方案,在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可达的情况下,多链路AP发送关联响应帧,以同意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得多链路AP与多链路STA之间可以利用目标链路进行通信。在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不可达的情况下,多链路AP发送关联响应帧,以拒绝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之间的关联,避免因为目标链路的不可达而影响到正常通信;或者,多链路AP发送关联响应帧,以同意建立目标STA与目标AP之间的关联,并且停用目标链路。这样一来,避免因为目标链路的不可达而影响到正常通信,同时也减少多链路STA的功耗。
上述主要从通信装置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每一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每一个功能划分每一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功能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以采用对应每一个功能划分每一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101和通信模块102。
在通信装置作为多链路AP的情况下,处理模块101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S104,图3中的步骤S105,图5中的步骤S301,以及图9中的步骤S401。通信模块102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S103,图4中的步骤S201和S202,图5中的步骤S302,图6中的步骤S306,以及图9中的步骤S402。
在通信装置作为多链路STA的情况下,处理模块101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S101,图5中的步骤S304,以及图9中的步骤S403。通信模块102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S102,图4中的步骤S201和S202,图5中的步骤S303,图6中的步骤S305,以及图9中的步骤S402。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可能的产品形态的结构图。
作为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为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201和收发器202。可选的,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存储介质203。
在通信装置作为多链路AP的情况下,处理器201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S104、图3中的步骤S105、图5中的步骤S301,以及图9中的步骤S401。收发器202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S103,图4中的步骤S201和S202,图5中的步骤S302,图6中的步骤S306,以及图9中的步骤S402。
在通信装置作为多链路STA的情况下,处理器201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S101,图5中的步骤S304,以及图9中的步骤S403。收发器202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S102,图4中的步骤S201和S202,图5中的步骤S303,图6中的步骤S305,以及图9中的步骤S402。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也可以由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即俗称的芯片来实现。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201和收发管脚202。可选的,该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介质203。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也可以使用下述电路或者器件来实现:一个或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控制器、状态机、门逻辑、分立硬件部件、任何其他适合的电路、或者能够执行本申请通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电路的任意组合。
应理解,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应该理解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多链路站点STA,所述多链路STA包括M个STA,所述M个STA与所述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多链路接入点AP发送的第一帧,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的一个,所述多链路AP包括N个AP,所述第一帧包括所述N个AP中每一个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N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AP的天线增益信息;其中,所述目标链路为所述多链路STA所支持的多个链路中的一个,所述目标AP为所述多链路AP中工作在所述目标链路上的AP;
根据所述目标AP的天线增益信息、所述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STA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所述目标STA为所述多链路STA中工作在所述目标链路上的STA;
当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可达的;
当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不可达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链路为所述第一链路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帧,获取第一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所述第一AP为所述多链路AP中工作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AP;
根据第一STA的下行接收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以及所述第一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所述第一STA为所述多链路STA中工作在所述第一STA上的ST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链路为第二链路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帧,获取第一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所述第一AP为所述多链路AP中工作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AP;
根据第一STA的接收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以及所述第一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所述第一STA为所述多链路STA中工作在所述第一STA上的STA;
根据所述第一链路的路径损耗以及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链路的路径损耗,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除了所述第一链路之外的其他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帧为信标帧或者探测响应帧。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链路为可达链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多链路AP发送关联请求帧,所述关联请求帧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目标STA与所述目标AP之间的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链路为不可达链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多链路AP发送关联请求帧,所述关联请求帧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目标STA与所述目标AP之间的关联,并且所述关联请求帧还用于指示停用所述目标链路。
7.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多链路AP,所述多链路AP包括N个AP,所述N个AP与所述多链路AP所支持的N个链路一一对应,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第一帧,所述第一帧包括所述N个AP中每一个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
在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帧,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多链路AP支持的N个链路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帧用于多链路STA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AP的天线增益信息;其中,所述目标链路为所述多链路STA所支持的多个链路中的一个,所述目标AP为所述多链路AP中工作在所述目标链路上的AP;所述多链路STA包括M个STA,所述M个STA与所述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目标AP的天线增益信息、所述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STA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所述目标STA为所述多链路STA中工作在所述目标链路上的STA;当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可达的;当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不可达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帧为信标帧或者探测响应帧。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多链路STA发送的关联请求帧;所述关联请求帧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目标STA与所述目标AP之间的关联,所述目标链路为所述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的可达链路。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多链路STA发送的关联请求帧;所述关联请求帧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目标STA与所述目标AP之间的关联,并且所述关联请求帧还用于指示停用所述目标链路所述目标链路为所述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中的不可达链路。
11.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多链路AP,所述多链路AP包括N个AP,所述N个AP与所述多链路AP所支持的N个链路一一对应,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链路上接收多链路STA发送的第二帧,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多链路AP所支持的N个链路中的一个,所述多链路STA包括M个STA,所述第二帧包括P个STA中每一个STA的第一信息,一个STA的第一信息用于确定一个STA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之和,P个STA为M个STA的子集,M为大于1的整数,P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二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STA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目标链路为P个链路中的一个,所述目标STA为所述多链路STA中工作在所述目标链路上的STA;所述P个链路与所述P个STA一一对应;
根据所述目标STA的第一信息、所述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
当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三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可达的;
当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三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不可达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链路为所述第一链路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帧,获取第一STA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STA为所述多链路STA中工作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STA;
根据所述第一STA的第一信息、以及第一AP的上行接收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所述第一AP为所述多链路AP中工作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AP。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链路为第二链路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帧,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帧,获取第一STA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STA为所述多链路STA中工作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STA;
根据所述第一STA的第一信息、以及第一AP的上行接收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的链路损耗,所述第一AP为所述多链路AP中工作在所述第一链路上的AP;根据所述第一链路的路径损耗以及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链路的路径损耗,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P个链路中除了所述第一链路之外的其他链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帧为关联请求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可达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多链路STA发送关联响应帧,所述关联响应帧用于同意建立所述目标AP与所述目标STA之间的关联。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不可达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多链路STA发送关联响应帧,所述关联响应帧用于同意建立所述目标AP与所述目标STA之间的关联,并且所述关联响应帧还用于指示停用所述目标链路。
17.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多链路STA,所述多链路STA包括M个STA,所述M个STA与所述多链路STA所支持的M个链路一一对应,M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第二帧,所述第二帧包括P个STA中每一个STA的第一信息,一个STA的第一信息用于确定一个STA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之和,P个STA为M个STA的子集,P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在第一链路上向多链路AP发送所述第二帧,所述第一链路为P个链路中的一个,所述P个链路与所述P个STA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帧用于所述多链路AP确定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STA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目标链路为P个链路中的一个,所述目标STA为所述多链路STA中工作在所述目标链路上的STA;所述P个链路与所述P个STA一一对应;所述目标STA的第一信息、所述目标链路的链路损耗、以及目标AP的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所述目标AP为所述多链路AP中工作在所述目标链路上的AP;当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三门限值时,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可达的;当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三门限值时,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不可达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帧为关联请求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多链路AP发送的关联响应帧,所述关联响应帧用于同意建立所述目标STA与所述目标AP之间的关联,所述目标链路至少在上行方向上是可达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多链路AP发送的关联响应帧,所述关联响应帧用于同意建立所述目标STA与所述目标AP之间的关联,并且所述关联响应帧还用于指示停用目标链路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不可达的。
21.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多链路STA,所述方法包括:
在目标链路上接收多链路AP发送的第三帧,所述目标链路为所述多链路STA所支持的多个链路中的一个,所述第三帧包括目标AP的发送功率,所述目标AP为所述多链路AP中工作在所述目标链路上的AP;
根据所述第三帧,确定所述目标AP的发送功率;
根据所述目标AP的发送功率、所述目标STA的接收功率以及所述目标STA的发送功率,确定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所述目标STA为所述多链路STA中工作在所述目标链路上的STA;
当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可达的;
当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不可达的。
22.一种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多链路AP,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第三帧,所述第三帧包括目标AP的发送功率,所述目标AP是所述多链路AP中工作在目标链路上的AP,所述目标AP的发送功率用于评估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上是否可达;
在所述目标链路上向多链路STA发送所述第三帧;所述第三帧用于所述多链路STA确定所述目标AP的发送功率;所述目标AP的发送功率、目标STA的接收功率以及所述目标STA的发送功率,用于确定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所述目标STA为所述多链路STA中工作在所述目标链路上的STA;当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可达的;当所述目标链路的上行接收功率小于所述目标链路对应的第一门限值时,所述目标链路在上行方向是不可达的。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涉及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的单元。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管脚;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涉及的方法中的处理操作,所述收发管脚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涉及的方法中的通信操作。
CN202010739697.XA 2020-06-18 2020-07-28 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825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00723 WO2021254459A1 (zh) 2020-06-18 2021-06-17 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8/066,492 US20230113050A1 (en) 2020-06-18 2022-12-15 Link reachability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1038 2020-06-18
CN2020105610381 2020-06-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5167A CN113825167A (zh) 2021-12-21
CN113825167B true CN113825167B (zh) 2024-06-11

Family

ID=78912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9697.XA Active CN113825167B (zh) 2020-06-18 2020-07-28 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13050A1 (zh)
CN (1) CN113825167B (zh)
WO (1) WO20212544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04554A1 (en) * 2021-10-04 2023-04-06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Assisted multi-link beacon and groupcast recep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23130270A1 (zh) * 2022-01-05 2023-07-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WO2024065461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链路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6041A (zh) * 2015-08-11 2018-04-1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无线电节点和用户设备以及相关联设备中使用的方法
CN108432299A (zh) * 2015-12-17 2018-08-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功率控制
CN109314552A (zh) * 2016-05-13 2019-02-0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上行链路波束成形的用户设备过程
WO2019030779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Centre For Development Of Telematics DYNAMIC CHANNEL SELECTION IN IEEE 802.11 NETWORKS
CN110876118A (zh) * 2018-08-31 202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业务处理、组业务区域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8108B (zh) * 2011-08-26 2015-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分流点设备、用户终端和系统
KR102664934B1 (ko) * 2016-10-10 2024-05-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링크 환경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10716022B2 (en) * 2018-07-26 2020-07-14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uplink pathloss in a WLA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6041A (zh) * 2015-08-11 2018-04-1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无线电节点和用户设备以及相关联设备中使用的方法
CN108432299A (zh) * 2015-12-17 2018-08-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功率控制
CN109314552A (zh) * 2016-05-13 2019-02-0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上行链路波束成形的用户设备过程
WO2019030779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Centre For Development Of Telematics DYNAMIC CHANNEL SELECTION IN IEEE 802.11 NETWORKS
CN110876118A (zh) * 2018-08-31 202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业务处理、组业务区域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13050A1 (en) 2023-04-13
WO2021254459A1 (zh) 2021-12-23
CN113825167A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26808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825167B (zh) 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543243B (zh) 链路处理方法、多链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4330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ltering-based scanning in WLAN system
CN104160769B (zh) 无线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基站装置以及通信终端
EP3166368A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849493A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KR20120120488A (ko) 다중 대역 모바일 스테이션과 연관시키기 위한 다중 대역 액세스 포인트를 선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811481B2 (en) Beam training method and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246461A1 (en) Power saving method for wireless access point
RU2684474C1 (ru) Точка доступа, поддерживающая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две виртуальные сети, и способ, осуществляемый посредством точки доступа, для обмена данными с беспровод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EP3593481B1 (e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mechanism for full duplex transmission
US10993286B2 (en) Wireless base station, wireless apparatus, wireless control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terminal
CN115280830A (zh) 一种确定小区的质量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20080025274A1 (en) Method of generating a polling schedule for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JP2023531807A (ja) セル選択方法及び装置
CN115695566A (zh) 无线帧发送方法及装置、无线帧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640349B (zh) 一种业务转移门限的确定方法和蜂窝通信设备
CN115804241A (zh)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节点以及设备
CN116234069B (zh) 多链路的重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3207732A1 (zh) 漫游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US20240056961A1 (e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180058339A (ko) 무선 광대역 네트워크와 무선 로컬 영역 네트워크가 병합된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측정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6528212A (zh) 通信方法、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
CN115314966A (zh) 无线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