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42058A - 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42058A
CN115442058A CN202211393457.4A CN202211393457A CN115442058A CN 115442058 A CN115442058 A CN 115442058A CN 202211393457 A CN202211393457 A CN 202211393457A CN 115442058 A CN115442058 A CN 1154420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upervision
block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934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42058B (zh
Inventor
郑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chuang Guangzho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anchuang Guangzho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chuang Guangzho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anchuang Guangzho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934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420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42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2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42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20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2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a predetermined code, e.g. password, passphrase or P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5Multiple levels of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涉及信息安全保护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不能对登录电子信息存储区的用户进行分级限制,易于导致电子信息被查看、修改、下载等,而且电子信息存储区本身存在崩溃的危险,易于导致电子信息的丢失,导致电子信息安全性不高,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该系统包括用户登录模块、信息存储平台、安全监管模块、存储分析模块以及存储器;该系统能够对用户进行用户等级分级,用户等级越高,所获得的权限越高,提高了电子信息的安全,利用区块式存储电子信息保证了上传的电子信息的完整性,能够避免电子信息的损失与损坏,进一步的保证了电子信息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字化信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这种增长不仅体现在数据容量上,而且表现在数据的多样性上。数据安全的问题随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渐渐的被人们所重视;数据安全是一种主动的包含措施,数据本身的安全必须基于可靠的加密算法与安全体系。申请号为CN201610321410.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及存储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内设加密模块的人机操作模块,内设身份认证模块的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类模块,内设加密模块的中央处理器和数据调用模块。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能够实现多种模式数据的输入以及查询,所有的数据录入都自带身份认证标记,使用无法进行仿造的掌静脉数据进行身份认证,数据调用也需要身份认证,数据的传输均采用自动随机加密模式,能够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避免信息的泄露,还具有可追溯性,使用方便等优点;其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方法不能对登录电子信息存储区的用户进行分级限制,易于导致电子信息被查看、修改、下载等,而且电子信息存储区本身存在崩溃的危险,易于导致电子信息的丢失,导致电子信息安全性不高,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通过用户登录模块通过用户账号和账号密码进行登录,登录成功后与信息存储平台进行互联网连接,通过安全监管模块获取监管参数,并根据监管参数获得监管值,将监管值发送至信息存储平台,通过信息存储平台根据监管值获得用户的用户等级,通过存储分析模块根据续登时与预传时生成允传指令,并将允传指令和信息量发送至存储器,通过存储器将存储器内的存储空间进行区块划分,获取选中区块,并将用户上传的电子信息储存于选中区块中,解决了现有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不能对登录电子信息存储区的用户进行分级限制,易于导致电子信息被查看、修改、下载等,而且电子信息存储区本身存在崩溃的危险,易于导致电子信息的丢失,导致电子信息安全性不高,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包括:
用户登录模块,用于通过用户账号和账号密码进行登录,登录成功后与信息存储平台进行互联网连接;
安全监管模块,用于获取监管参数,监管参数包括登录系数DL、注登系数ZD以及传载系数CZ,并根据监管参数获得监管值JG,将监管值JG发送至信息存储平台;
信息存储平台,用于对用户账号和账号密码进行登录验证,还用于根据监管值JG获得用户的用户等级;
存储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续登时XD与预传时YC生成允传指令,并将允传指令和信息量XL发送至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将存储器内的存储空间进行区块划分,获取选中区块,并将用户上传的电子信息储存于选中区块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全监管模块获取监管参数的具体过程如下:
获取用户登录到信息存储平台的次数和频率,并将其分别标记为登次值DC和登频 值DP,将登次值DC和登频值DP代入公式
Figure 309919DEST_PATH_IMAGE001
得到登录系数DL,其中 a1、a2分别为登次值DC和登频值DP的预设比例系数,且0<a1<a2<1,a1+a2=1;
获取用户账户注册的总时间和登录到信息存储平台的总时间,并将其分别标记为注时长ZS和登时长DS,获取登时长DS、注时长ZS之比并将其标记为注登系数ZD;
获取用户上传电子信息到信息存储平台的总次数、从信息存储平台下载电子信息 的总次数、上传电子信息的总容量以及下载电子信息的总容量,并将其分别标记为传次值 CC、载次值ZC、传容值CR以及载容值ZR,将传次值CC、载次值ZC、传容值CR以及载容值ZR代入 公式
Figure 471910DEST_PATH_IMAGE002
得到传载系数CZ,其中b1、b2、b3、b4分别为次值CC、载次值 ZC、传容值CR以及载容值ZR的预设比例系数,且0<b2<b1<b3<b4<1,b1+b3=1,b2+b4=1;
将登录系数DL、注登系数ZD以及传载系数CZ代入公式
Figure 720358DEST_PATH_IMAGE003
得到监 管值JG,其中g1、g2、g3分别为登录系数DL、注登系数ZD以及传载系数CZ的预设权重系数,且 g1>g2>g3>2.42,γ为误差因子,γ取0.88;
将监管值JG发送至信息存储平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信息存储平台获取用户等级的具体过程如下:
接收到监管值JG后与监管等级进行匹配,监管等级对应一个监管范围(Sn,Sm]对应,其中m=n+1,且m、n均为自然数;
若监管值JG∈监管范围(Sn,Sm],则将监管范围(Sn,Sm]所对应的监管等级标记为用户等级;
通过用户等级限制用户预设时间内的连续登录时间、连续登录次数、下载电子信息的次数以及下载电子信息的容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存储分析模块生成允传指令的具体过程如下:
获取用户允许的连续登录时间,并将其标记为续登时XD;
采集用户上传的电子信息的容量和上传电子信息时的网络速率,并将其标记为信息量XL和网速值WS,获得信息量XL和网速值WS之比并将其标记为预传时YC;
将续登时XD与预传时YC进行比较:
若预传时YC≥δ×续登时XD,则生成拒传指令,并将据传指令发送至用户登录模块,用户登录模块接收到据传指令后显示“上传失败”字样;
若预传时YC<δ×续登时XD,则生成允传指令,并将允传指令和信息量XL发送至存储器,其中δ预设调节因子,δ取0.9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存储器获取选中区块的具体过程如下:
接收到允传指令后将存储器内的存储空间进行区块等距划分,并将划分的区块标记为存储区块i,i=1、……、n,n为自然数;
获取存储区块i的已用储存空间与剩余储存空间的比值,并将其标记为储余比CY;
将储余比CY与预设储余比CYy进行比较:
若储余比CY≤预设储余比CYy,则将储余比CY所对应的存储区块i标记为预选区块;
若储余比CY>预设储余比CYy,则将储余比CY所对应的存储区块i标记为备选区块;
将预选区块按照储余比CY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将位于首位的预选区块标记为存选区块,将备选区块按照储余比CY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将位于首位的备选区块标记为准备区块;
将信息量XL与存选区块的剩余储存空间进行比较:
若信息量XL<存选区块的剩余储存空间,则将存选区块标记为选中区块,并将用户上传的电子信息储存于选中区块中;
若信息量XL≥存选区块的剩余储存空间,则将存选区块与准备区块建立区块链连接并进行合并,将合并后的存选区块与准备区块标记为存选区块,直至信息量XL<存选区块的剩余储存空间,则将存选区块标记为选中区块,并将用户上传的电子信息储存于选中区块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一:用户登录模块用户通过用户账号和账号密码进行登录,将输入的用户账号和账号密码发送至信息存储平台;
步骤二:信息存储平台接收到用户账号和账号密码后与信息存储平台中的用户账号和账号密码进行一一比对:
若完全相同则生成登录成功指令,并将登录成功指令发送至用户登录模块;
若不完全相同则生成登录失败指令,并将登录失败指令发送至用户登录模块;
步骤三:用户登录模块接收到登录成功指令后与信息存储平台进行互联网连接,同时生成安全监管指令发送至安全监管模块,接收到登录失败指令后与信息存储平台互联网连接失败,显示“登录错误”字样;
步骤四:安全监管模块获取用户登录到信息存储平台的次数和频率,并将其分别 标记为登次值DC和登频值DP,将登次值DC和登频值DP代入公式
Figure 145654DEST_PATH_IMAGE001
得到登录系数DL,其中a1、a2分别为登次值DC和登频值DP的预设比例系数,且0<a1<a2< 1,a1+a2=1;
步骤五:安全监管模块获取用户账户注册的总时间和登录到信息存储平台的总时间,并将其分别标记为注时长ZS和登时长DS,获取登时长DS、注时长ZS之比并将其标记为注登系数ZD;
步骤六:安全监管模块获取用户上传电子信息到信息存储平台的总次数、从信息 存储平台下载电子信息的总次数、上传电子信息的总容量以及下载电子信息的总容量,并 将其分别标记为传次值CC、载次值ZC、传容值CR以及载容值ZR,将传次值CC、载次值ZC、传容 值CR以及载容值ZR代入公式
Figure 10711DEST_PATH_IMAGE002
得到传载系数CZ,其中b1、b2、b3、b4 分别为次值CC、载次值ZC、传容值CR以及载容值ZR的预设比例系数,且0<b2<b1<b3<b4 <1,b1+b3=1,b2+b4=1;
步骤七:安全监管模块将登录系数DL、注登系数ZD以及传载系数CZ代入公式
Figure 569868DEST_PATH_IMAGE004
得到监管值 JG,其中g1、g2、g3分别为登录系数DL、注登系数ZD以及传载系数CZ的预设权重系数,且g1> g2>g3>2.42,γ为误差因子,γ取0.88;
步骤八:安全监管模块将监管值JG发送至信息存储平台;
步骤九:信息存储平台接收到监管值JG后与监管等级进行匹配,监管等级对应一个监管范围(Sn,Sm]对应,其中m=n+1,且m、n均为自然数;
若监管值JG∈监管范围(Sn,Sm],则将监管范围(Sn,Sm]所对应的监管等级标记为用户等级;
步骤十:信息存储平台通过用户等级限制用户预设时间内的连续登录时间、连续登录次数、下载电子信息的次数以及下载电子信息的容量;
步骤十一:存储分析模块获取用户允许的连续登录时间,并将其标记为续登时XD;
步骤十二:存储分析模块采集用户上传的电子信息的容量和上传电子信息时的网络速率,并将其标记为信息量XL和网速值WS,获得信息量XL和网速值WS之比并将其标记为预传时YC;
步骤十三:存储分析模块将续登时XD与预传时YC进行比较:
若预传时YC≥δ×续登时XD,则生成拒传指令,并将据传指令发送至用户登录模块,用户登录模块接收到据传指令后显示“上传失败”字样;
若预传时YC<δ×续登时XD,则生成允传指令,并将允传指令和信息量XL发送至存储器,其中δ预设调节因子,δ取0.91;
步骤十四:存储器接收到允传指令后将存储器内的存储空间进行区块等距划分,并将划分的区块标记为存储区块i,i=1、……、n,n为自然数;
步骤十五:存储器获取存储区块i的已用储存空间与剩余储存空间的比值,并将其标记为储余比CY;
步骤十六:存储器将储余比CY与预设储余比CYy进行比较:
若储余比CY≤预设储余比CYy,则将储余比CY所对应的存储区块i标记为预选区块;
若储余比CY>预设储余比CYy,则将储余比CY所对应的存储区块i标记为备选区块;
步骤十七:存储器将预选区块按照储余比CY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将位于首位的预选区块标记为存选区块,将备选区块按照储余比CY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将位于首位的备选区块标记为准备区块;
步骤十八:存储器将信息量XL与存选区块的剩余储存空间进行比较:
若信息量XL<存选区块的剩余储存空间,则将存选区块标记为选中区块,并将用户上传的电子信息储存于选中区块中;
若信息量XL≥存选区块的剩余储存空间,则将存选区块与准备区块建立区块链连接并进行合并,将合并后的存选区块与准备区块标记为存选区块,直至信息量XL<存选区块的剩余储存空间,则将存选区块标记为选中区块,并将用户上传的电子信息储存于选中区块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通过用户登录模块通过用户账号和账号密码进行登录,登录成功后与信息存储平台进行互联网连接,通过安全监管模块获取监管参数,并根据监管参数获得监管值,将监管值发送至信息存储平台,通过信息存储平台根据监管值获得用户的用户等级,通过存储分析模块根据续登时与预传时生成允传指令,并将允传指令和信息量发送至存储器,通过存储器将存储器内的存储空间进行区块划分,获取选中区块,并将用户上传的电子信息储存于选中区块中;该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通过安全监管模块根据监管参数获得监管值,监管值用于衡量登录信息存储平台的安全程度,监管值越大表示安全程度越高,所获得的用户等级越高,所获得的权限越高,提高了电子信息的安全,利用存储分析模块对信息量和网速值分析得出预传时,预传时用于预测上传电子信息的时间,利用存储器对存储空间进行区块划分,将储余比小的区块设置为预选区块,将储余比大的区块设置为备选区块,若预选区块的存储空间足够直接进行储存,若是预选区块的储存空间不足,利用备选区块对其进行存储空间的补充,从而将存储空间进行充分利用,保证了上传的电子信息的完整性,而且某一区块损坏不会影响到其他区块,从而避免电子信息的损失与损坏,进一步的保证了电子信息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包括用户登录模块、信息存储平台、安全监管模块、存储分析模块以及存储器;
其中,所述用户登录模块用于通过用户账号和账号密码进行登录,登录成功后与信息存储平台进行互联网连接;
其中,所述信息存储平台用于对用户账号和账号密码进行登录验证,还用于根据监管值JG获得用户的用户等级;
其中,所述安全监管模块用于获取监管参数,监管参数包括登录系数DL、注登系数ZD以及传载系数CZ,并根据监管参数获得监管值JG,将监管值JG发送至信息存储平台;
其中,所述存储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续登时XD与预传时YC生成允传指令,并将允传指令和信息量XL发送至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将存储器内的存储空间进行区块划分,获取选中区块,并将用户上传的电子信息储存于选中区块中。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登录模块用户通过用户账号和账号密码进行登录,将输入的用户账号和账号密码发送至信息存储平台;
步骤二:信息存储平台接收到用户账号和账号密码后与信息存储平台中的用户账号和账号密码进行一一比对:
若完全相同则生成登录成功指令,并将登录成功指令发送至用户登录模块;
若不完全相同则生成登录失败指令,并将登录失败指令发送至用户登录模块;
步骤三:用户登录模块接收到登录成功指令后与信息存储平台进行互联网连接,同时生成安全监管指令发送至安全监管模块,接收到登录失败指令后与信息存储平台互联网连接失败,显示“登录错误”字样;
步骤四:安全监管模块获取用户登录到信息存储平台的次数和频率,并将其分别 标记为登次值DC和登频值DP,将登次值DC和登频值DP代入公式
Figure 892396DEST_PATH_IMAGE001
得到登录系数DL,其中a1、a2分别为登次值DC和登频值DP的预设比例系数,且0<a1<a2< 1,a1+a2=1;
步骤五:安全监管模块获取用户账户注册的总时间和登录到信息存储平台的总时间,并将其分别标记为注时长ZS和登时长DS,获取登时长DS、注时长ZS之比并将其标记为注登系数ZD;
步骤六:安全监管模块获取用户上传电子信息到信息存储平台的总次数、从信息 存储平台下载电子信息的总次数、上传电子信息的总容量以及下载电子信息的总容量,并 将其分别标记为传次值CC、载次值ZC、传容值CR以及载容值ZR,将传次值CC、载次值ZC、传容 值CR以及载容值ZR代入公式
Figure 534599DEST_PATH_IMAGE002
得到传载系数CZ,其中b1、b2、b3、b4 分别为次值CC、载次值ZC、传容值CR以及载容值ZR的预设比例系数,且0<b2<b1<b3<b4 <1,b1+b3=1,b2+b4=1;
步骤七:安全监管模块将登录系数DL、注登系数ZD以及传载系数CZ代入公式
Figure 700001DEST_PATH_IMAGE005
得到监 管值JG,其中g1、g2、g3分别为登录系数DL、注登系数ZD以及传载系数CZ的预设权重系数,且 g1>g2>g3>2.42,γ为误差因子,γ取0.88;
步骤八:安全监管模块将监管值JG发送至信息存储平台;
步骤九:信息存储平台接收到监管值JG后与监管等级进行匹配,监管等级对应一个监管范围(Sn,Sm]对应,其中m=n+1,且m、n均为自然数;
若监管值JG∈监管范围(Sn,Sm],则将监管范围(Sn,Sm]所对应的监管等级标记为用户等级;
步骤十:信息存储平台通过用户等级限制用户预设时间内的连续登录时间、连续登录次数、下载电子信息的次数以及下载电子信息的容量;
步骤十一:存储分析模块获取用户允许的连续登录时间,并将其标记为续登时XD;
步骤十二:存储分析模块采集用户上传的电子信息的容量和上传电子信息时的网络速率,并将其标记为信息量XL和网速值WS,获得信息量XL和网速值WS之比并将其标记为预传时YC;
步骤十三:存储分析模块将续登时XD与预传时YC进行比较:
若预传时YC≥δ×续登时XD,则生成拒传指令,并将据传指令发送至用户登录模块,用户登录模块接收到据传指令后显示“上传失败”字样;
若预传时YC<δ×续登时XD,则生成允传指令,并将允传指令和信息量XL发送至存储器,其中δ预设调节因子,δ取0.91;
步骤十四:存储器接收到允传指令后将存储器内的存储空间进行区块等距划分,并将划分的区块标记为存储区块i,i=1、……、n,n为自然数;
步骤十五:存储器获取存储区块i的已用储存空间与剩余储存空间的比值,并将其标记为储余比CY;
步骤十六:存储器将储余比CY与预设储余比CYy进行比较:
若储余比CY≤预设储余比CYy,则将储余比CY所对应的存储区块i标记为预选区块;
若储余比CY>预设储余比CYy,则将储余比CY所对应的存储区块i标记为备选区块;
步骤十七:存储器将预选区块按照储余比CY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将位于首位的预选区块标记为存选区块,将备选区块按照储余比CY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将位于首位的备选区块标记为准备区块;
步骤十八:存储器将信息量XL与存选区块的剩余储存空间进行比较:
若信息量XL<存选区块的剩余储存空间,则将存选区块标记为选中区块,并将用户上传的电子信息储存于选中区块中;
若信息量XL≥存选区块的剩余储存空间,则将存选区块与准备区块建立区块链连接并进行合并,将合并后的存选区块与准备区块标记为存选区块,直至信息量XL<存选区块的剩余储存空间,则将存选区块标记为选中区块,并将用户上传的电子信息储存于选中区块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登录模块,用于通过用户账号和账号密码进行登录,登录成功后与信息存储平台进行互联网连接;
安全监管模块,用于获取监管参数,监管参数包括登录系数、注登系数以及传载系数,并根据监管参数获得监管值,将监管值发送至信息存储平台;
信息存储平台,用于对用户账号和账号密码进行登录验证,还用于根据监管值获得用户的用户等级;
存储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续登时与预传时生成允传指令,并将允传指令和信息量发送至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将存储器内的存储空间进行区块划分,获取选中区块,并将用户上传的电子信息储存于选中区块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监管模块获取监管参数的具体过程如下:
获取用户登录到信息存储平台的次数和频率,并将其分别标记为登次值和登频值,将登次值和登频值经过分析得到登录系数;
获取用户账户注册的总时间和登录到信息存储平台的总时间,并将其分别标记为注时长和登时长,获取登时长、注时长之比并将其标记为注登系数;
获取用户上传电子信息到信息存储平台的总次数、从信息存储平台下载电子信息的总次数、上传电子信息的总容量以及下载电子信息的总容量,并将其分别标记为传次值、载次值、传容值以及载容值,将传次值、载次值、传容值以及载容值经过分析得到传载系数;
将登录系数、注登系数以及传载系数经过分析得到监管值;
将监管值发送至信息存储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存储平台获取用户等级的具体过程如下:
接收到监管值后与监管等级进行匹配,监管等级对应一个监管范围对应;
若监管值∈监管范围,则将监管范围所对应的监管等级标记为用户等级;
通过用户等级限制用户预设时间内的连续登录时间、连续登录次数、下载电子信息的次数以及下载电子信息的容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分析模块生成允传指令的具体过程如下:
获取用户允许的连续登录时间,并将其标记为续登时;
采集用户上传的电子信息的容量和上传电子信息时的网络速率,并将其标记为信息量和网速值,获得信息量和网速值之比并将其标记为预传时;
将续登时与预传时进行比较:
若预传时≥预设调节因子×续登时,则生成拒传指令,并将据传指令发送至用户登录模块;
若预传时<预设调节因子×续登时,则生成允传指令,并将允传指令和信息量发送至存储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获取选中区块的具体过程如下:
接收到允传指令后将存储器内的存储空间进行区块等距划分,并将划分的区块标记为存储区块;
获取存储区块的已用储存空间与剩余储存空间的比值,并将其标记为储余比;
将储余比与预设储余比进行比较:
若储余比≤预设储余比,则将储余比所对应的存储区块标记为预选区块;
若储余比>预设储余比,则将储余比所对应的存储区块标记为备选区块;
将预选区块按照储余比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将位于首位的预选区块标记为存选区块,将备选区块按照储余比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将位于首位的备选区块标记为准备区块;
将信息量与存选区块的剩余储存空间进行比较:
若信息量<存选区块的剩余储存空间,则将存选区块标记为选中区块,并将用户上传的电子信息储存于选中区块中;
若信息量≥存选区块的剩余储存空间,则将存选区块与准备区块建立区块链连接并进行合并,将合并后的存选区块与准备区块标记为存选区块,直至信息量<存选区块的剩余储存空间,则将存选区块标记为选中区块,并将用户上传的电子信息储存于选中区块中。
CN202211393457.4A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 Active CN1154420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3457.4A CN115442058B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3457.4A CN115442058B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2058A true CN115442058A (zh) 2022-12-06
CN115442058B CN115442058B (zh) 2023-02-07

Family

ID=84252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3457.4A Active CN115442058B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420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7934A (zh) * 2023-06-20 2023-09-05 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加密传送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001A (zh) * 2012-07-24 2014-02-12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带云存储的网关系统及用于该系统的数据交互方法
CN109635557A (zh) * 2018-10-24 2019-04-1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登录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20210096911A1 (en) * 2020-08-17 2021-04-01 Ess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ne granularity real-time supervision system based on edge computing
CN113378125A (zh) * 2021-05-08 2021-09-10 刘金堂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云端服务安全云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21232590A1 (zh) * 2020-05-22 2021-11-25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私有链的用户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85367A (zh) * 2022-01-14 2022-04-22 黑龙江省政务大数据中心 一种基于云管平台的资源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001A (zh) * 2012-07-24 2014-02-12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带云存储的网关系统及用于该系统的数据交互方法
CN109635557A (zh) * 2018-10-24 2019-04-1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登录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WO2021232590A1 (zh) * 2020-05-22 2021-11-25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私有链的用户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096911A1 (en) * 2020-08-17 2021-04-01 Ess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ne granularity real-time supervision system based on edge computing
CN113378125A (zh) * 2021-05-08 2021-09-10 刘金堂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云端服务安全云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385367A (zh) * 2022-01-14 2022-04-22 黑龙江省政务大数据中心 一种基于云管平台的资源管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7934A (zh) * 2023-06-20 2023-09-05 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加密传送方法
CN116707934B (zh) * 2023-06-20 2023-10-24 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加密传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2058B (zh) 202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42058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及云服务器的电子信息安全存储系统
Engen et al. A general version of optimal foraging theory: the effect of simultaneous encounters
CN106056265B (zh) 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电压稳定故障筛选与排序方法
CN104657639B (zh) 一种操作系统身份鉴别机制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9242573A (zh) App的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876909B2 (en)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ining data
CN107016498A (zh) 一种高等教育教学资源配量系统
CN108768654A (zh) 基于声纹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4484594B (zh) 一种基于权能机制的linux系统特权分配方法
CN104917740B (zh) 一种密码重置方法、密码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7271822A (zh) 保护定值的校验方法和装置
CN109873428B (zh) 一种面向大电网的多断面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294505A (zh) 一种反馈答案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60003B (zh)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app检索排序方法及系统
CN107172445A (zh) 一种获取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Mandelbrot On Dvoretzky coverings for the circle
CN107257292A (zh) 一种跨域分布式大数据通讯系统设计规划方法
CN107169644A (zh) 一种配电网安全运行管控方法
CN113301057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防水涂料智能储存监管系统
CN107038388A (zh) 一种多用户操作系统运行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225353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网间信息安全监管系统
CN115277153B (zh) 一种智能电网5g网络风险评估系统及评估方法
Budinich Sorting with self-organizing maps
CN116451211B (zh) 一种基于数字化安全的档案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McTap The complexity of an individual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