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4596A -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4596A
CN115424596A CN202211202804.0A CN202211202804A CN115424596A CN 115424596 A CN115424596 A CN 115424596A CN 202211202804 A CN202211202804 A CN 202211202804A CN 115424596 A CN115424596 A CN 115424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partition
backlight module
light emitting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028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24596B (zh
Inventor
秦福宏
袁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028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45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4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4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24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45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背光模组包括控制电路、至少一个驱动电路、多个发光单元及多个选择电路,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输出端口,用于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输出第一电压信号,背光模组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分块区域,每个分块区域均包括第一分区及第二分区,在同一分块区域中,设置于第一分区的至少一个发光单元的负极和设置于第二分区的至少一个发光单元的负极,通过选择电路电连接至对应的输出端口,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与同一个输出端口对应,选择电路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导通,使第一分区和/或第二分区内的发光单元的负极接收第一电压信号,多个发光单元的正极并联,并用于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实现增加背光模组的分区数量。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技术一直以来是电子设备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普通的背光源已无法满足液晶高对比度画质显示的要求,传统的LED作为背光源,采用静态区域调光方式控制,背光源的分区数较少。因此,如何进一步增加背光源的分区数较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能够解决背光模组分区数量不足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控制电路、至少一个驱动电路、多个发光单元及多个选择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输出端口,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输出第一电压信号,所述背光模组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分块区域,每个所述分块区域均包括第一分区及第二分区,在同一所述分块区域中,设置于所述第一分区的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分区的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通过所述选择电路电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与同一个所述输出端口对应,所述选择电路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导通,使所述第一分区和/或所述第二分区内的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多个所述发光单元的正极并联,并用于接收第二电压信号,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加载下工作。
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所述选择电路能够选择性的导通所述第一分区和/或所述第二分区内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与对应所述输出端口之间的通路,使所述第一分区和/或所述第二分区内的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从而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内的所述发光单元,实现增加所述背光模组的分区数量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选择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分别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分区的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并电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区的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类型互补。
可选的,所述选择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分区的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并电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区的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互为反相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类型互补。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相器,所述控制电路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经所述反相器反相以产生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区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分区的数量相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区内设置有多个所述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串联设置;所述第二分区内设置有多个所述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串联设置。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滤波电容及第二滤波电容,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另一端,用于接收接地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用于在电场的控制下,改变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显示面板的透过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壳体用于承载所述显示模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波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框架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压波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框架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框架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模组俯视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沿I-I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背光模组-1、控制电路-11、驱动电路-12、输出端口-121、发光单元-13、负极-131、正极-132、选择电路-14、第一晶体管-141、第二晶体管-142、栅极-g、第一电极-s、第二电极-d、分块区域-15、第一分区-151、第二分区-152、反相器-16、第一滤波电容-17、第二滤波电容-18、显示模组-2、显示面板-21、电子设备-3、壳体-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1,请一并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框架示意图。所述背光模组1包括控制电路11、至少一个驱动电路12、多个发光单元13及多个选择电路14,所述驱动电路12包括多个输出端口121,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11的控制下输出第一电压信号,所述背光模组1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分块区域15,每个所述分块区域15均包括第一分区151及第二分区152,在同一所述分块区域15中,设置于所述第一分区151的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分区152的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通过所述选择电路14电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121,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所述第二分区152与同一个所述输出端口121对应,所述选择电路14在所述控制电路11的控制下导通,使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或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多个所述发光单元13的正极132并联,并用于接收第二电压信号,所述发光单元13在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加载下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像素不能自主发光的显示面板21来说,例如液晶显示面板21,需要提供背光源,以实现显示面板21的显示功能。本申请提供的所述背光模组1可作为液晶显示面板21的背光源,采用封装尺寸较小的Mini LED,可以实现分区数量上万的独立调光。
具体的,所谓所述背光模组1的分区是指,通过恒流的所述驱动电路12对所述发光单元13进行分区域控制,从而实现将不同区域内的所述发光单元13分别点亮,实现所述背光模组1分区域式的调光,从而提升所述背光模组1的调光能力和寿命,并且能够降低所述背光模组1的功耗,提高画面对比度及显示质量。通常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11接收由处理器解析显示画面得到的所述背光模组1各个区域需要显示的亮度信息,并根据亮度信息控制所述驱动电路12驱动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13工作。所述发光单元13采用阵列形式排布,通过逐列循环点亮所述发光单元13,以实现静态调节所述发光单元13,而相关技术中,所述背光模组1的分区数量通常是有限的。
可以理解的,由于单个所述驱动电路12的所述输出端口121通常数量有限,因此,可以采用多个所述驱动电路12驱动多个所述发光单元13,举例而言,如图1所示,当所述驱动电路12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驱动电路12分别驱动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13,且不同所述驱动电路12之间还通过数据线电连接,以传输所述控制电路11产生的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发光单元13的正极132并联,即共阳设置,从而根据控制所述输出端口121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可以实现分区域控制所述发光单元13。所述驱动电路12的多个所述输出端口121分别对应一列所述发光单元13,所述驱动电路12在所述控制电路11的控制下,控制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121输出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可以理解的,在原本所述第一分区151的基础上,由于设置了所述选择电路14,能够选择性的导通,使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或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从而增加了所述第二分区152,换句话说,增加了所述背光模组1的分区数量。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控制电路11的控制下,所述选择电路14能够选择性的导通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或所述第二分区152内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与对应所述输出端口121之间的通路,使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或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从而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13,实现增加所述背光模组1的分区数量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设置于所述第一分区151的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13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分区152的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13的正极132,通过所述选择电路14电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121,多个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并联,并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压信号,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波形示意图。所述选择电路14包括第一晶体管141及第二晶体管142,所述第一晶体管141的栅极g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142的栅极g,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分别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141的第一电极s电连接所述第一分区151的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所述第一晶体管141的第二电极d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142的第二电极d,并电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121;所述第二晶体管142的第一电极s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区152的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14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142的类型互补。
具体的,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141或所述第二晶体管142导通第一电极s和第二电极d,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分区151或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当所述第一晶体管141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时,所述第二晶体管142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下关断;反之亦然,当所述第一晶体管141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关断时,所述第二晶体管142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下导通,从而实现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分区151或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13工作。
可以理解的,为了实现所述第一晶体管14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142不同时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14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142的类型互补,举例而言,当所述第一晶体管141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时,所述第二晶体管142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反之亦然,当所述第一晶体管141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时,所述第二晶体管142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制。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晶体管14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142的类型互补,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14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142分别根据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导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其中,VDD代表所述背光模组1中供电电压的电压值。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时,可以实现所述第一晶体管14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142不同时导通,从而实现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分区151或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13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s为源极,所述第二电极d为漏极,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晶体管141的所述第一电极s和所述第二电极d可以互换,同理,所述第二晶体管142的所述第一电极s和所述第二电极d也可以互换,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制。只要不影响所述第一分区151或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本申请对所述选择电路14的电路设计也不加以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框架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压波形示意图。所述选择电路14包括第一晶体管141及第二晶体管142,所述第一晶体管141的栅极g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141的第一电极s电连接所述第一分区151的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所述第一晶体管141的第二电极d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142的第二电极d,并电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121;所述第二晶体管142的栅极g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所述第二晶体管142的第一电极s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区152的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方式与上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141的导通,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晶体管142的导通,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晶体管141与所述第二晶体管142能够同时导通,也可以实现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141或所述第二晶体管142导通,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或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
具体的,如图4所示,其中,VDD代表所述背光模组1中供电电压的电压值。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在同一时刻可以同时为高电平信号,也可以同时为低电平信号,又或者分别为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以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晶体管14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142的类型相同或互补的情况,同时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14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142。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还可以是其他电压波形,只要不影响所述第一晶体管14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142能够同时或分别导通,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11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互为反相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14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142的类型互补。
具体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互为反相信号是指,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反之亦然,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14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142的类型互补请参阅上文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此种设置方式实现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分区151或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13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框架示意图。所述背光模组1还包括反相器16,所述控制电路11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经所述反相器16反相以产生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方式与上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述控制电路11仅需要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相对于上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电路11需要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仅需要将所述控制电路11产生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经所述反相器16反相,得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因此,对所述控制电路11的要求更低,从而能够采用较低成本的所述控制电路11,降低对所述控制电路11的要求、节省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区15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分区152的数量相等。
具体的,所述第一分区15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分区152的数量相等,相对于相关技术,本实施方式成倍增加了所述背光模组1的分区数量。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所述第二分区15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改变,举例而言,所述第一分区151的数量可以小于所述第二分区152的数量,并且,所述第一分区151设置的位置也可以是任意的;又或者,通过改变所述选择电路14的电路设计,例如增加更多的晶体管,从而增加所述第一分区151的数量,使得所述第一分区151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分区152的数量。只要不影响所述选择电路14在所述控制电路11的控制下导通,使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或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本申请对所述第一分区151的数量及设置的位置不加以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框架示意图。所述第一分区151内设置有多个所述发光单元13,所述发光单元13串联设置;所述第二分区152内设置有多个所述发光单元13,所述发光单元13串联设置。
具体的,所述发光单元13串联设置是指,前一个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电连接后一个所述发光单元13的正极132的电连接方式,将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多个所述发光单元13串联设置,从而实现在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所述第二分区152内设置多个所述发光单元13的目的,以提高所述背光模组1的光源强度。
可以理解的,只要不影响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第一个所述发光单元13的正极132接收所述第二电压信号,最后一个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通过所述选择电路14电连接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121,本申请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13的数量不加以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背光模组1还包括第一滤波电容17及第二滤波电容18,所述第一滤波电容1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容18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所述第一滤波电容17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容18的另一端,用于接收接地信号。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滤波电容17和所述第二滤波电容18起到对所述第二电压信号滤波的作用,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输出较为平稳,降低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对电路的干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2,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8,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模组俯视示意图;图8为图7中沿I-I线的剖视示意图。所述显示模组2包括显示面板21及如上文所述的背光模组1,所述显示面板21用于在电场的控制下,改变所述背光模组1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显示面板21的透过率。具体的,所述背光模组1请参阅上文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所述显示面板21中还包括彩色滤光片,通过控制所述显示面板21中像素定义区域的电场,改变各个不同的像素定义区域的光线透过率,结合彩色滤光片,从而能够实现所述显示模组2的显示功能。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控制电路11的控制下,所述选择电路14能够选择性的导通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或所述第二分区152内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与对应所述输出端口121之间的通路,使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或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从而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13,实现增加所述背光模组1的分区数量的目的,从而能够提高所述显示模组2的显示质量。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3,请一并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俯视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3包括壳体31及如上文所述的显示模组2,所述壳体31用于承载所述显示模组2。具体的,所述显示模组2请参阅上文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所述电子设备3可以为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佩戴时便携设备、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中的电子设备3,其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数据转移服务器进行通信,所述数据转移服务器可以为即时通讯服务器、SNS(Social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服务器等,本申请实施方式对此不加以限制。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控制电路11的控制下,所述选择电路14能够选择性的导通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或所述第二分区152内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与对应所述输出端口121之间的通路,使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或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13的负极131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从而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分区151和所述第二分区152内的所述发光单元13,实现增加所述背光模组1的分区数量的目的,从而能够提高所述电子设备3的显示质量。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控制电路、至少一个驱动电路、多个发光单元及多个选择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输出端口,用于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输出第一电压信号,所述背光模组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分块区域,每个所述分块区域均包括第一分区及第二分区,在同一所述分块区域中,设置于所述第一分区的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分区的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通过所述选择电路电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与同一个所述输出端口对应,所述选择电路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导通,使所述第一分区和/或所述第二分区内的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多个所述发光单元的正极并联,并用于接收第二电压信号,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加载下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分别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分区的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并电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区的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类型互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分区的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电极,并电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区的所述发光单元的负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互为反相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类型互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相器,所述控制电路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经所述反相器反相以产生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区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分区的数量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区内设置有多个所述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串联设置;所述第二分区内设置有多个所述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串联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滤波电容及第二滤波电容,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另一端,用于接收接地信号。
9.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及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用于在电场的控制下,改变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显示面板的透过率。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壳体用于承载所述显示模组。
CN202211202804.0A 2022-09-29 2022-09-29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4245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2804.0A CN115424596B (zh) 2022-09-29 2022-09-29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2804.0A CN115424596B (zh) 2022-09-29 2022-09-29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4596A true CN115424596A (zh) 2022-12-02
CN115424596B CN115424596B (zh) 2024-01-09

Family

ID=84205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2804.0A Active CN115424596B (zh) 2022-09-29 2022-09-29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2459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53269A (zh) * 2023-04-20 2023-05-23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Mini LED液晶背光控制系统及背光模组检测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73109A1 (en) * 2007-09-14 2009-03-19 Shin Ho-Sik Backlight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00134406A1 (en) * 2008-11-28 2010-06-03 Hitachi Displays, Ltd. Backligh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3721164U (zh) * 2013-11-22 2014-07-16 苏州君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led扫描屏显示残影的系统
CN104505030A (zh) * 2014-12-24 2015-04-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6782346A (zh) * 2016-12-29 2017-05-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CN108597458A (zh) * 2018-04-26 2018-09-2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Local dimming背光驱动电路、装置及液晶显示设备
CN208538461U (zh) * 2018-07-16 2019-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控制电路和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73109A1 (en) * 2007-09-14 2009-03-19 Shin Ho-Sik Backlight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00134406A1 (en) * 2008-11-28 2010-06-03 Hitachi Displays, Ltd. Backligh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3721164U (zh) * 2013-11-22 2014-07-16 苏州君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led扫描屏显示残影的系统
CN104505030A (zh) * 2014-12-24 2015-04-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6782346A (zh) * 2016-12-29 2017-05-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CN108597458A (zh) * 2018-04-26 2018-09-2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Local dimming背光驱动电路、装置及液晶显示设备
CN208538461U (zh) * 2018-07-16 2019-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控制电路和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53269A (zh) * 2023-04-20 2023-05-23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Mini LED液晶背光控制系统及背光模组检测方法
CN116153269B (zh) * 2023-04-20 2023-07-18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Mini LED液晶背光控制系统及背光模组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4596B (zh)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8546B2 (en) Array substrate with sub-pixels including power-supplying wire portions having openings therebetw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CN10841714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6633270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8538245B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09727B (zh) 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10021260B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0288950B (zh) 像素阵列、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33611B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133250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3763874B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4141204B (zh) 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US9412311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2D/3D backlight switching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backlight module
CN11213069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17589A (zh) 多灰阶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US20130063409A1 (en) Pixel structure, hybrid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CN115424596B (zh)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828529A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US9620575B2 (en) Double-sided display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0534054B (zh) 显示驱动方法及装置、显示装置、存储介质、芯片
US20230368715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CN110164940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551610B2 (en)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CN112967665A (zh) 发光元件控制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16520872A (ja) 大型ピクセルマトリクスを備える電気光学装置
CN115376472B (zh)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