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0393B - 一种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0393B
CN115420393B CN202211082071.1A CN202211082071A CN115420393B CN 115420393 B CN115420393 B CN 115420393B CN 202211082071 A CN202211082071 A CN 202211082071A CN 115420393 B CN115420393 B CN 115420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laser
sensor
mixed solution
phenolic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20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20393A (zh
Inventor
杨丽
阎佳艺
薛野
王雅
杜帅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10820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03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0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0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20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0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硫化钒(V5S8)掺杂于酚醛树脂‑嵌段共聚物F127溶液中,然后通过旋涂的方式将含有V5S8的溶液涂覆于载玻片上并烘干。通过二氧化碳激光器一步制备出氧化钒和三维多孔石墨烯(LIG),得到了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复合材料,且在两种材料的界面处形成了P‑N异质结;异质结构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纯LIG气体传感器的响应量,实现了超低浓度(3ppb)二氧化氮气体的实际检测,且理论检测限低至451ppt,为具备超低检测限(451ppt)和精确温度(0.2℃)传感性能的气体‑温度多功能传感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及传感器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气体检测越来越受到关注。气体传感器广泛用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检测、室内外空气质量监测、矿山生产以及人体呼吸分析等诸多领域。人体呼出气体氮氧化物下限比较低在10ppb以下,因此开发一个具有超低检测限的NO2气体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碳基材料和金属氧化物等材料由于其大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和高载流子迁移率在传感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激光诱导石墨烯(LIG)以其快速、简单、低成本的合成方法和优异的气体、温度传感性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纯LIG的气体传感器存在着响应量低,检测限高的问题,不能检测到土壤挥发出的低浓度的二氧化氮。如公开号为CN111735858A的专利公开一种自加热的激光诱导石墨烯柔性NO2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传感器不能进行温度监测,通过自加热的方式来提高响应量,且在自加热至40℃时对0.8ppmNO的响应量也仅有1.1%左右,响应量低,检测限仅能到10ppb,且不能对温度进行监测。又如发明人的在先申请CN113552182A,公开一种用于织物的柔性气体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信噪比低、检测限高,且不能对温度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气体-温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硫化钒(V5S8)掺杂于热固性酚醛树脂2130-嵌段共聚物F127溶液中,混合溶液进行自下而上的自组装形成了酚醛树脂-F127薄膜,再通过自上而下的激光一步诱导生成氧化钒掺杂的激光诱导石墨烯(VOX/LIG),提供了一种VOX的简便制备方法,同时VOX与激光诱导石墨烯的结合提高了传感器的气敏性能,同时传感器具备精确的温度传感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的过程是:
步骤1、将硫化钒(V5S8)加入酚醛树脂-嵌段共聚物F127混合溶液中,搅拌至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将混合溶液A置于真空箱中脱气处理;
步骤2、将脱气处理后的混合溶液A旋涂在载玻片上,然后将旋涂有混合溶液A的载玻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真空加热干燥;
步骤3、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对烘干后的载玻片上涂覆有酚醛树脂-F127的薄膜区域进行激光诱导,得到氧化钒(VOX)掺杂的激光诱导石墨烯(LIG);
步骤4、在烧蚀后的区域两端粘贴电极片,完成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步骤1中,V5S8与混合溶液A的比例为0.1g:1ml,所述混合溶液A的制备过程是:以热固性酚醛树脂2130、泊洛沙姆和无水乙醇为原料,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将热固性酚醛树脂2130、嵌段共聚物F127倒入无水乙醇中进行搅拌,搅拌温度为40±5℃,搅拌速率为800±10转每分钟,直到热固性酚醛树脂2130与嵌段共聚物F127完全交联融合至称重为原料总重量的35-40%为止,得到混合溶液A。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旋涂的过程为:以850±10转/分钟的速率旋转15±2s,使混合溶液B在载玻片上铺开;再以1500±50转/分钟的速率旋转45s,使溶液B在载玻片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真空加热干燥的温度为150℃,时间为2h。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烧蚀过程中传感器电极部分的激光模式为光栅模式,功率为0.3W,速度为132mm/min,烧蚀传感器传感部分的激光模式为向量模式,功率为0.9W,速度为12mm/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激光诱导过程中硫化钒(V5S8)被氧化为氧化钒(VOX),硫以SO2的形式逸出,烧蚀后所得激光诱导石墨烯与VOX之间形成了P-N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激光烧蚀的传感器结构为简单的杠铃型,两侧方块为电极部分(即电极连接区域),中间细线为气敏传感区域。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气体-温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获得,传感器的二氧化氮气体的实际检测限浓度为3ppb,且理论检测限低至451ppt,温度检测精度为0.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氧化钒的制备方法,无需传统工艺中复杂的沉积法和水热法,只需将硫化钒(V5S8)掺杂于酚醛树脂-嵌段共聚物F127溶液中,通过旋涂的方式将溶液涂覆于载玻片上并进行烘干,然后通过二氧化碳激光器对所得薄膜进行激光诱导,V5S8中的硫元素以SO2的形式溢出,从而一步制备出VOX掺杂的激光诱导石墨烯。
两种材料界面处形成了P-N异质结构,保证了传感器室温下良好的载流子迁移,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纯LIG气体传感器的响应量,与未掺杂氧化钒的LIG气体传感器响应相比,对1ppmNO2的响应量从1.2%提升到了2.8%。同时实现了3ppb低浓度NO2气体的检测,大多NO2传感器的理论检测限仅能达到ppb级别,而本传感器的实际检测限就实现了超低浓度3ppb(十亿分之一)NO2气体的实际检测,且理论检测限可达到451ppt(万亿分之一)。而且此方法得到的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电性,能够实现温度的高精度检测,能够识别0.2℃的微小温度变化,为多参数传感器的制造提供了一种思路。
本发明的传感器既可以用于气体高精度检测,又可以用于温度高精度检测,是一种化学电阻式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气体-温度传感器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气体-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拉曼光谱图。
图4为本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气体-温度传感器对NO2气体的连续响应图。
图5为本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气体-温度传感器对NO2气体的实际检测限图。
图6为激光诱导石墨烯掺杂不同金属氧化物时对1ppmNO2气体的响应图。
图7为本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气体-温度传感器对温度的连续响应图。
图8为本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气体-温度传感器对温度的连续重复响应图。
图9为本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气体-温度传感器对温度的实际检测限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载玻片基底;2、V5S8掺杂的酚醛树脂-泊洛沙姆薄膜;3、VOX/LIG传感区域;4、电极连接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气体-温度传感器,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如无特别说明,所用技术方法皆为此领域常见的技术方法。
本发明一种基于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是:
步骤1、以热固性酚醛树脂2130、泊洛沙姆和无水乙醇为原料,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将热固性酚醛树脂2130、嵌段共聚物F127倒入无水乙醇中进行搅拌,搅拌温度为40±5℃,搅拌速率为800±10转每分钟,直到热固性酚醛树脂2130与嵌段共聚物F127完全交联融合至称重为原料总重量的35-40%为止,得到混合溶液A;向混合溶液A中加入硫化钒(V5S8),搅拌30min-1h至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溶液B;其中,热固性酚醛树脂2130与泊洛沙姆的质量之和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2:3-1:4;V5S8与混合溶液A的比例为0.1g:1ml;
通过称重方式确定混合结束的终点,能够保证原料之间较好的交联程度,有利于后期传感器的信噪比的提高。
步骤2、将混合溶液B置于真空箱中脱气处理,将脱气处理后的混合溶液B旋涂在载玻片上,旋涂的过程是:以850±10转/分钟的速率旋转15±2s,使混合溶液B在载玻片上铺开;再以1500±50转/分钟的速率旋转45s,使溶液B在载玻片上均匀分布;然后将旋涂有混合溶液B的载玻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真空加热干燥,温度为150℃,时间为2h;先较高速度,再增加速度使得载玻片上能够形成均匀的膜层,利于后期提高传感器的精度。
步骤3、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对干燥后的载玻片上旋涂有混合溶液B的区域进行烧蚀,烧蚀过程中硫元素以SO2的形式逸出,V5S8被氧化为钒氧化物,并在激光诱导作用下使石墨烯与VOX之间形成P-N异质结,获得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复合材料VOX/LIG;烧蚀过程中电极部分的激光模式为光栅模式,功率为0.3W,速度为132mm/min,传感器传感部分的激光模式为向量模式,功率为0.9W,速度为12mm/min;
步骤4、在VOX/LIG所在区域的两端电极区域的粘贴电极片,完成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
此方法得到的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异质结构,对二氧化氮(NO2)气体表现出优异的响应,因在材料内部材料界面处P-N异质结构的形成,保证了在室温下良好的载流子迁移,实现了材料气敏传感性能的有效提升。此方法不仅提供了一种氧化钒简便的获得方式,且通过此方法制备得到的气体-温度传感器,具备超低检测限(451ppt)和精确温度(0.2℃)的传感性能。
本发明中所述氧化钒中的钒有多种价态,用VOX来表示,通过能带分析确定P-N结结构,金属钒以氧化物形式掺入,在烧蚀过程中同步形成P-N结。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基于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详细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1、选取载玻片作为传感器基底,以硬质载玻片为基底所制得的传感器不受弯曲影响,有利于更准确地进行环境监测或人体呼气监测;
步骤2、按照质量比为2:3的比例分别称量热固性酚醛树脂2130与嵌段共聚物F127,热固性酚醛树脂2130与嵌段共聚物F127作为溶质,按照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1:3的比例称量无水乙醇,无水乙醇作为溶剂;将称量的酚醛树脂、嵌段共聚物F127倒入无水乙醇中进行搅拌,搅拌温度为40℃,搅拌速率为800转每分钟,搅拌时长为8h,直到酚醛树脂与嵌段共聚物F127完全融合至称重为15.75g为止。本实施例中热固性酚醛树脂2130的质量为4g,嵌段共聚物F127的质量为6g,无水乙醇的质量为30g。
向混合溶液A中加入硫化钒(V5S8),搅拌30min至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溶液B。
步骤3、将混合溶液B置于真空箱中脱气处理0.5h,脱气处理后,以850转/分钟的速率旋转15s,使混合溶液B在载玻片上铺开;再以1500转/分钟的速率旋转45s,使混合溶液B在载玻片上均匀分布。然后将旋涂有混合溶液B的载玻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真空加热干燥,温度为150℃,时间为2h,获得V5S8掺杂的酚醛树脂-泊洛沙姆薄膜2。
步骤4、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对干燥后的载玻片上旋涂有混合溶液B的区域进行烧蚀,烧蚀出VOX/LIG传感区域,烧蚀过程中V5S8逐渐氧化为钒氧化物并在激光诱导作用下使石墨烯与VOX之间形成P-N异质结,在;烧蚀过程中电极部分的激光模式为光栅模式,功率为0.3W,速度为132mm/min,传感器传感部分的激光模式为向量模式,功率为0.9W,速度为12mm/min;
在VOX/LIG传感区域两端的电极区域粘贴电极片,完成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
步骤5、将制备完成的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气体-温度传感器与外部测量仪器相连,在室温下对300-700ppbNO2进行气敏响应测试。
图1为本实施例制备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流程图,二氧化碳激光器对载玻片上的涂覆V5S8掺杂的酚醛树脂-F127的区域进行烧蚀形成了规则的VOX掺杂的LIG多孔结构,从而得到了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气体-温度传感器。
图2为本实施例得到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气体-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载玻片基底1、V5S8掺杂的酚醛树脂-泊洛沙姆薄膜2、VOX/LIG传感区域3(仅有中间的直线区域为传感区域,方块部分为电极)和电极连接区域4,所述载玻片基底1设置于底端,所述V5S8掺杂的酚醛树脂-泊洛沙姆薄膜2设置于所述载玻片基底1上表面,VOX/LIG传感区域3的两端设置电极连接区域,两个电极连接区域之间通过细线的气敏传感区域连接,气敏传感区域即为VOX/LIG传感区域3。
图3为本实施例得到的氧化钒掺杂的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拉曼光谱图,二氧化碳激光器对V5S8掺杂的酚醛树脂-F127的区域进行烧蚀形成了VOX掺杂的LIG。
图4为本实施例得到的传感器在浓度为300-700ppb的NO2气体中测得的连续响应图,从该连续响应图中,能够获得不同浓度下对应的响应量,获得浓度和响应量的拟合曲线。
图5为本实施例得到的传感器在浓度3ppb的NO2气体中的响应图,说明本传感器具有超低实际检测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步骤2中向混合溶液A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不同含金属物质:V5S8、CuO、SnO2、MoO3,搅拌30min至分散均匀得到五种混合溶液B,分别为:不掺杂的酚醛树脂-泊洛沙姆溶液、V5S8掺杂的酚醛树脂-泊洛沙姆溶液、CuO掺杂的酚醛树脂-泊洛沙姆溶液、SnO2掺杂的酚醛树脂-泊洛沙姆溶液、MoO3掺杂的酚醛树脂-泊洛沙姆溶液。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后测试了上述五种不同溶液制备的传感器对1ppmNO2的响应。
图6为本实施例得到的五种传感器对1ppmNO2的响应,可看出V5S8掺杂的传感器的响应量最大,且对气体的响应及回复性能最好。本发明传感器能够获得兼具高响应量快速回复、信噪比高的优点,能够快速实现气体和温度的检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除步骤5中传感器的检测量为温度,与实施例1不同,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为:
将制备完成的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气体-温度传感器与外部测量仪器相连,对30-110℃的温度进行连续性测试。后对25-50℃的温度进行重复性测试。
图7为本实施例得到的传感器对30-110℃的温度下的连续响应图,传感器具有良好的连续性。
图8为本实施例得到的传感器对25、30、40、50℃的温度下的连续重复响应图,传感器的重复性较好,在同一温度下响应量稳定,因此传感器的重复性好。
图9为本实施例得到的传感器对小温度变化0.2℃的响应,证明了本传感器的超低温度检测限。
本发明将硫化钒掺杂于嵌段共聚物(BCP)自组装多孔纳米结构,再通过激光一步诱导生成VOX掺杂的激光诱导石墨烯(LIG)。可通过在V5S8掺杂的酚醛树脂-嵌段共聚物F127薄膜上激光一步诱导生成氧化钒掺杂的激光诱导石墨烯,制备较简单。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氧化钒/激光诱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气体-温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同时给出了一种氧化钒的简便制备方式,此方法制备的传感器具备良好的气敏性能和精确的温度传感性能,可作为气体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测量气体浓度时可在恒定温度下进行。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例仅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变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Claims (6)

1.一种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的过程是:
步骤1、将硫化钒(V5S8)加入酚醛树脂-嵌段共聚物F127混合溶液A中,搅拌至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溶液B;
以热固性酚醛树脂2130、泊洛沙姆和无水乙醇为原料,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将热固性酚醛树脂2130、嵌段共聚物F127倒入无水乙醇中进行搅拌,搅拌温度为40±5℃,搅拌速率为800±10转每分钟,直到热固性酚醛树脂2130与嵌段共聚物F127完全交联融合至称重为原料总重量的35-40%为止,得到混合溶液A;向混合溶液A中加入硫化钒(V5S8),搅拌30min-1h 至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溶液B;其中,热固性酚醛树脂2130与泊洛沙姆的质量之和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2:3-1:4;V5S8与混合溶液A的比例为0.1g : 1ml;
步骤2、将混合溶液B置于真空箱中脱气处理,将脱气处理后的混合溶液B旋涂在载玻片上,然后将旋涂有混合溶液B的载玻片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真空加热干燥;
步骤3、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对烘干后的载 玻片上涂覆有酚醛树脂-F127的薄膜区域进行激光诱导,得到氧化钒(VOX)/激光诱导石墨烯(LIG)复合材料;所述步骤3中激光诱导过程中硫化钒(V5S8)被氧化为氧化钒(VOX),硫以SO2的形式逸出,烧蚀后所得激光诱导石墨烯与VOX之间形成了P-N结;
步骤4、在激光烧蚀后氧化钒(VOX)/激光诱导石墨烯(LIG)复合材料VOX/LIG 所在区域两端的电极部分粘贴电极片,完成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旋涂的过程为:以850±10转/分钟的速率旋转15±2s,使混合溶液B在载玻片上铺开;再以1500±50转/分钟的速率旋转45s,使溶液B在载玻片上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真空加热干燥的温度为150℃,时间为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烧蚀过程中传感器电极部分的激光模式为光栅模式,功率为0.3 W,速度为132 mm/min,传感器传感部分的激光模式为向量模式,功率为0.9 W,速度为12 mm/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激光烧蚀的传感器结构为杠铃型,两侧方块为电极部分,中间细线为气敏传感区域。
6.一种气体-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传感器的二氧化氮气体的实际检测限浓度为3 ppb,且理论检测限低至451 ppt,温度检测精度为0.2℃。
CN202211082071.1A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420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2071.1A CN115420393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2071.1A CN115420393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0393A CN115420393A (zh) 2022-12-02
CN115420393B true CN115420393B (zh) 2024-03-15

Family

ID=84202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2071.1A Active CN115420393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20393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7303A (zh) * 2014-07-29 2014-11-26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介孔氧化钒/碳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0633A (zh) * 2016-11-24 2017-01-18 杭州启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06741A (zh) * 2014-11-26 2017-09-26 威廉马歇莱思大学 用于电子装置的激光诱导的石墨烯混合材料
CN110167877A (zh) * 2016-11-06 2019-08-23 威廉马歇莱思大学 制造激光诱导的石墨烯的方法及其组合物
CN110203964A (zh) * 2019-05-05 2019-09-06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激光诱导金属硫化物/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光电极的制备
CN111751412A (zh) * 2020-07-27 2020-10-09 河北工业大学 基于有序介孔碳的柔性可拉伸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12301394U (zh) * 2020-07-27 2021-01-05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柔性可拉伸气体传感器
CN112358322A (zh) * 2020-10-13 2021-02-12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飞秒激光的复合材料表面石墨烯涂层制备方法
WO2021119421A1 (en) * 2019-12-11 2021-06-17 The Penn State Research Foundation Graphene-based gas sensing platform
CN113552182A (zh) * 2021-07-23 2021-10-26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织物的柔性气体传感器制备方法
CN113552179A (zh) * 2021-06-29 2021-10-26 苏州大学 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传感器与应用
CN113758975A (zh) * 2021-09-10 2021-12-07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激光诱导的石墨烯/金属氧化物敏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65302B2 (en) * 2011-06-17 2014-07-01 Nanotek Instruments, Inc. Graphene-enabled vanadium oxide cathode and lithium cells contain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7303A (zh) * 2014-07-29 2014-11-26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介孔氧化钒/碳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06741A (zh) * 2014-11-26 2017-09-26 威廉马歇莱思大学 用于电子装置的激光诱导的石墨烯混合材料
CN110167877A (zh) * 2016-11-06 2019-08-23 威廉马歇莱思大学 制造激光诱导的石墨烯的方法及其组合物
CN106340633A (zh) * 2016-11-24 2017-01-18 杭州启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03964A (zh) * 2019-05-05 2019-09-06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激光诱导金属硫化物/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光电极的制备
WO2021119421A1 (en) * 2019-12-11 2021-06-17 The Penn State Research Foundation Graphene-based gas sensing platform
CN111751412A (zh) * 2020-07-27 2020-10-09 河北工业大学 基于有序介孔碳的柔性可拉伸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12301394U (zh) * 2020-07-27 2021-01-05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柔性可拉伸气体传感器
CN112358322A (zh) * 2020-10-13 2021-02-12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飞秒激光的复合材料表面石墨烯涂层制备方法
CN113552179A (zh) * 2021-06-29 2021-10-26 苏州大学 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传感器与应用
CN113552182A (zh) * 2021-07-23 2021-10-26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织物的柔性气体传感器制备方法
CN113758975A (zh) * 2021-09-10 2021-12-07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激光诱导的石墨烯/金属氧化物敏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 Yang ; Jiayi Yan ; Chuizhou Meng,et al..Vanadium Oxide-Doped Laser-Induced Graphene Multi-Parameter Sensor to Decouple Soil Nitrogen Loss and Temperature.Advanced Materials.2023,全文. *
石墨烯/氧化物半导体异质结材料与光电器件研究;魏苗清;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22121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0393A (zh) 2022-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6715B (zh) 一种Au@WO3核壳结构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592082C (zh) 甲醛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甲醛气敏器件的制作方法
Zhu et al. Ppt-level benzene detection and gas sensing mechanism using (C 4 H 9 NH 3) 2 PbI 2 Br 2 organic–inorganic layered perovskite
CN105181762A (zh) Co-Sn复合氧化物乙醇传感器及制备和应用
CN115420393B (zh) 一种气体-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CN111323457B (zh) 基于无铅卤化物钙钛矿的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78617A (zh) 一种超灵敏MEMS VOCs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使用的微型移印装置
CN112816525B (zh) 一种用于海鲜新鲜度检测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CN103954667B (zh) 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
CN105241571A (zh) N和Mo用于提高氧化石墨烯温敏特性的应用
CN110823965B (zh) 一种室温检测no2的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
Thuy et al. Potassium Ion‐selective Electrode with a Sensitive Ion‐to‐Electron Transducer Composed of Porous Laser‐induced Graphene and MoS2 Fabricated by One‐step Direct Laser Writing
KR101156674B1 (ko) 전도성 탄소재 함유 다공성 나노섬유를 이용한 가스센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6442342A (zh) 一种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三氧化硫和硫酸浓度的方法
Wei et al. A novel porous silicon composite sensor for formaldehyde detection
CN112986340B (zh) 用于丙酮气敏元件的厚膜材料、制备方法及丙酮气敏元件
CN105176379B (zh) 一种湿敏电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3568B (zh) 甲醛电化学传感器
CN114720521A (zh) 一种Cd2+离子吸附的ZnO甲醛气体传感器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361434B (zh) 一种对极低浓度丙酮敏感的氧化锌/硫化钼薄膜
CN107764871B (zh) 对NOX具有高选择性的PPy/SnO2纳米管复合气敏材料
KR101593217B1 (ko) 금속산화물 중공 나노섬유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가스센서
CN105486741A (zh) 用于快速检测苯并(a)芘的纳米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检测方法
CN103134753A (zh) 酞菁铜修饰的氧化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8010809A (zh) 一种快速响应恢复的室温氨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