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07434A - 光次组件模组中使用的抛物面透镜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次组件模组中使用的抛物面透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07434A
CN115407434A CN202210484561.8A CN202210484561A CN115407434A CN 115407434 A CN115407434 A CN 115407434A CN 202210484561 A CN202210484561 A CN 202210484561A CN 115407434 A CN115407434 A CN 115407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bolic
light
optical
parabolic lens
parabol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845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恺声
郑浩江
蔡子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ied Opto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ied Opto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ied Opto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Applied Opto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407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74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2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 G02B3/04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with continuous faces that are rotationally symmetrical but deviate from a true sphere, e.g. so called "aspheric"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40Transceiv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G02B6/4206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G02B6/4215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the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being wavelength selective optical elements, e.g. variable wavelength optical modules or wavelength lock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46Bidirectionally operating packag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G02B6/421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the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 having redirecting reflective means, e.g. mirrors, prisms for deflecting the radiation from horizontal to down- or upward direction toward a devi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9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the light guide being disconnectable from the opto-electronic element, e.g. mutually self align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揭露有一种抛物面反射器装置(于此也称为抛物面透镜装置),包含彼此耦接且共同提供透光结构以将光讯号多工或解多工的多个抛物面透镜件以及面镜件。抛物面反射器装置能在光次组件中实施以支持光发射次组件及/或光接收次组件的运作。

Description

光次组件模组中使用的抛物面透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致上关于光学通讯,特别是关于用于在光次组件模组中将多频道光讯号多工或解多工的抛物面透镜装置(于此也称为抛物面反射器装置)。
背景技术
光收发器可用来发出及接收光讯号以适用于但不限于网络数据中心(internetdata center)、线缆电视宽频(cable TV broadband)及光纤到府(fiber to the home,FTTH)等各种应用。举例来说,相较于以铜制成的线缆来传输,以光收发器来传输可在更长的距离下提供更高的速度及频宽。为了以较低的成本在较小的光收发器模组中提供较高的速度例如会面临维持光效率(功率)、热管理(thermal management)、介入损失(insertionloss)及良率(manufacturing yield)等挑战。
为了发送及接收光讯号,光收发器能包含一或多个光发射次组件(transmitteroptical subassembly,TOSA)以及光接收次组件(receiver optical subassembly,ROSA)。这种光发射次组件以及光接收次组件通常分别利用光多工器及光解多工器来使多个光频道波长结合及分离。举例来说,光接收次组件以及光发射次组件能利用阵列波导光栅(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AWG)来使多个频道波长分离以及结合。然而,这样的多工器/解多工器会因为与相关光学元件(如激光二极管、光二极管及光耦合插座)的错位及基于多工器/解多工器中的光学路径/波导的总长度而导致光学损失。
发明内容
根据一态样,揭露有一种用于一光次组件中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包含至少一第一抛物面透镜件以及一面镜件。第一抛物面透镜件具有界定出一第一抛物面以及一第二抛物面的一透光本体。面镜件具有界定出用于耦接于第一抛物面透镜件的一抛物配合面、一倾斜反射面以及一光耦合面的一透光本体。面镜件及第一抛物面透镜件用以彼此耦接以共同提供一透光结构,且透光结构用以多工或解多工一光讯号。
根据本发明另一态样,揭露有一种多频道光收发器。多频道光收发器包含一壳体、一多频道光发射次组件以及一多频道光接收次组件。多频道光发射次组件设置于壳体中且包含多个激光二极管、多个抛物面透镜件以及一面镜件。激光二极管用于发出不同的多个频道波长。抛物面透镜件彼此耦接以形成从一第一端延伸至一第二端的一透光结构。各个抛物面透镜面光学地耦接于激光二极管中相对应的一者以在透光结构中接收发出的频道波长,并将接收的频道波长沿朝透光结构的第一端延伸的一光路径反射。面镜件耦接于透光结构的第一端。面镜件具有沿光路径设置的一倾斜反射面以及一光耦合面。倾斜反射面用于将从激光二极管沿光路径接收的频道波长朝光耦合面反射,以将经反射的频道波长作为多工光讯号发射至一外部发射光纤上。多频道光接收次组件设置于壳体中。
附图说明
这些及其他的特征与优点将通过阅读以下的详细描述及附图被更透彻地了解。在附图中:
图1A根据本发明的态样呈现示例性光收发器系统。
图1B根据本发明的态样呈现实施图1A中的光收发器系统的示例性光收发器模组。
图2A根据本发明的态样呈现适用于图1B中的光收发器模组中的示例性抛物面反射器装置。
图2B根据本发明的态样呈现图2A中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的俯视图。
图2C根据本发明的态样呈现局部分解的图2A中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
图3根据本发明的态样单独呈现图2A中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的抛物面透镜件。
图4A根据本发明的态样单独呈现图2A中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的面镜件的立体图。
图4B根据本发明的态样单独呈现图2A中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的面镜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5A呈现根据本发明作为光解多工器实施的示例性抛物面反射器装置的侧视图。
图5B根据本发明的态样呈现图5A中的示例性反射器装置的俯视图。
图6根据本发明的态样呈现抛物面透镜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7根据本发明的态样呈现抛物面透镜件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8呈现让光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面镜件的一个示例性光路径。
图9呈现让光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抛物面透镜件的另一个示例性光路径。
图10A呈现图1B中包含将根据本发明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作为光解多工器实施的多频道光接收次组件装置的光收发器模组的放大区域。
图10B呈现图10A中的光接收次组件装置的另一个视图。
图11呈现在光发射次组件装置中作为光多工器实施的示例性抛物面反射器装置的俯视图。
图12呈现图1B中包含将根据本发明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作为光多工器实施的多频道光发射次组件装置的光收发器模组的放大区域。
【附图标记说明】
光收发器系统100
光收发器模组101
壳体102
光发射次组件装置104
光接收次组件装置105
多频道光接收次组件106
第一光耦合埠108-1
第二光耦合埠108-2
发射连接电路112
导电路径117
激光装置120-1、120-2、120-3、120-4
光解多工器124
光多工器125
频道波长126
光二极管阵列128
跨阻抗放大器130
接收连接电路132
外部发射光纤133
外部接收光纤134
抛物面反射器装置200
透光结构202
第一端204-1
第二端204-2
抛物面透镜件206,206-1,206-2,206-3,206-N
面镜件208
折射率匹配胶层213
光学涂布层214,216
抗反射层215
光耦合埠220
第一光耦合埠220-1
第二光耦合埠220-2
第三光耦合埠220-3
第四光耦合埠220-4
第二抛物面221
长轴250
第一平面290-1
第二平面290-2
第三平面290-3
第四平面290-4
介面299
透光本体302
第一抛物面304-1
第二抛物面304-2
顶面307
第一凹面308-1
第二凹面308-2
底面309
倾斜面410
光耦合面414
抛物面419
抛物面反射器装置500
多工光讯号502
第一光路径522-1
第二光路径522-2
镜筒602
次安装件1004
光二极管1008
光耦合埠1009
基板1012
抛物面反射器装置1100
第一抛物面透镜件1106-1
第二抛物面透镜件1106-2
第三抛物面透镜件1106-3
面镜件1108
第一光耦合埠1120-1
第二光耦合埠1120-2
第三光耦合埠1120-3
第四光耦合埠1120-4
激光二极管1150,1150-1,1150-2,1150-3,1150-4
第一光路径1190
第二光路径1192
第三光路径1194
光耦合埠1208-1
倾斜面1412
光耦合面1414
驱动讯号TX_D1至TX_D4
电性数据讯号RX_D1至RX_D4
整体长度L1
整体高度H1
整体宽度W1
第一角度θ
频道波长λ1,λ2,λ3,λ4
第一折射率N1
第二折射率N2
第三折射率N3
具体实施方式
大致上来说,本发明关于一种抛物面反射器装置(于此也称为抛物面透镜装置),其包含耦接在一起且共同提供透光结构的多个抛物面透镜件以及面镜件,其中透光结构用于将光讯号多工或解多工。详细来说,各个抛物面透镜件较佳地包含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及第二抛物面以及光耦合埠。光耦合埠较佳地包含球状外形/轮廓且具有与第二抛物面的焦点对齐的中心。各个抛物面透镜件的第二抛物面较佳地构造为短通或长通滤波器。透光结构较佳地界定出延伸通过各个抛物面透镜件的光路径(于此也称为共用光路径),且此光路径更佳地延伸通过各个抛物面透镜件的第一及第二抛物面。此外,光路径较佳地与面镜件所提供的倾斜面交会。面镜件较佳地更提供与倾斜面对齐的光耦合面,以接收或从其发出来自透光结构的光讯号。
当用于光解多工时,抛物面反射器装置会通过面镜件的光耦合面接收多工光讯号。面镜件的倾斜面会接着例如基于司乃耳定律将所接收的多工光讯号沿延伸通过抛物面透镜件的光路径反射。如上所述,各个抛物面透镜件能提供短或长通滤波,而使得各个抛物面透镜件将目标频道波长朝相对应的光耦合埠反射且使不相关的/其他的波长沿光路径通过。因此,沿光路径传递的频道波长会因为这些抛物面透镜件所提供的长或短通滤波而分离,且分别通过多个光耦合埠从抛物面反射器装置例如输出到光传感器。
当用于光学多工时,这些抛物面透镜件的各个光耦合埠光学地对齐于激光二极管而使得激光二极管发出的频道波长传递到透光结构中。抛物面透镜件接着提供短或长通滤波而使得从激光二极管发出的频道波长沿光路径被反射并结合。各个抛物面透镜装置较佳地用以藉由将来自相关激光二极管的入射频道波长反射到光路径,同时使来自不相关的激光二极管的入射频道波长例如沿光路径通过,来提供这样的结合。面镜件的倾斜面接着重新将经结合的频道波长导向面镜件的光耦合面以例如输出到外部发射光纤。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能作为光多工器或解多工器使用以分别支持光发射次组件及光接收次组件的运作。因此,多频道光收发器能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或多个抛物面反射器装置来支持光发射次组件及/或光接收次组件的运作。
相较现有的多工及解多工装置来说,数个优点将基于本发明而变得显而易见。举例来说,相较于内部以Z字型(zig-zag)模式重新导引光的Z形块(Z-block)型装置来说,根据本发明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能提供相对较短且较直的光路径,这减小了光损失。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不需要使用如面镜及滤波器等一般由滤波型多工器/解多工器使用的额外/独立的光学装置,以及一般使用于阵列波导光栅及平面光波电路(planarlightwave circuit,PLC)型装置中的透镜装置,便能进行光学多工/解多工。根据本发明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反而能有利地使用抛物面透镜件所提供的抛物面来将激光光聚焦及重新导引。此外,抛物面反射器装置能利用由各个抛物面透镜件所提供的光耦合埠的球状外形/轮廓,来将从其发出的光准直/聚焦。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能在没有使用中间聚焦透镜的情况下,将分开的频道波长(直接)发出到相关的光二极管(如图10A至图10B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反射器装置也能相对现有的多工及解多工装置来说包含较小的整体占位面积(footprint)。举例来说,阵列波导光栅装置基于光绕射运作且通常包含允许图案化的波导导入激光光的目标相移(phase shift)以将光讯号多工及解多工的整体长度。现有的阵列波导光栅因此包含最小约10毫米(mm)的长度、5mm的宽度以及2mm的高度。
于此,“频道波长(channel wavelength)”指与光学频道相关的波长,且可包含中心波长附近的特定波长带。于一示例中,频道波长可由国际电信(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ITU)标准定义,例如ITU-T高密度波长分割多工(dense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网格(grid)。本发明同样地可应用于低密度分割多工(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CWDM)。于特定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频道波长根据局域网络(local area network,LAN)波长分割多工(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ing,WDM)实施,而局域网络波长分割多工也可称为LWDM。
用语“耦合”于此系指任何连接、耦接、连结或相似的关系,且“光学地耦合”系指光从一个元件传递(impart)到另一个元件的耦合关系。这种“耦合”装置并不需要直接彼此连接,且可由中间元件或能操控或修改这样的讯号的装置分隔开。相似地,用语“直接耦合”或“直接光学耦合”于此系指使光能沿光路径从一元件传递到另一元件而没有弯曲/转弯且没有使用如光纤的中间装置的任何光学连接。
用语“实质上”于此一般性地使用并指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的精准程度,其中可接受的误差范围视为并反映因制造过程中的材料组成、材料缺陷及/或限制/奇异(peculiarity)所产生的次要真实世界变化(minor real-world variation)。这种变化可因此被描述为大致地(largely),但不需完全地达成所述的特性。为了提供一种非限制性的数量示例来量化“实质上”,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次要变化可造成的误差小于或等于特定描述的数量/特性的正负5%。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用语“透光的”于此指媒介/材料至少允许80%的入射光通过其而没有被反射、吸收及/或散射。
请参阅图1A,呈现有根据本发明的态样的光收发器系统100。如图所示,光收发器系统100使用四个不同的频道波长λ1、λ2、λ3、λ4发送及接收四个频道的讯号,且可具有至少约每频道25Gbps的传输速率。于一示例中,频道波长λ1、λ2、λ3、λ4可分别为1270纳米(nm)、1290nm、1310nm及1330nm。其他频道波长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包含与局域网络波长分割多工相关的频道波长。光收发器系统100也可具有2公里(km)到至少约10km的传输距离。光收发器系统100例如可用于网络数据中心应用或光纤到府应用。
较佳地,光收发器系统100包含构成为小尺寸可插拔(small form-factorpluggable,SFFP)壳体的壳体102。如图所示,光收发器系统100包含光发射次组件装置104以及多频道光接收次组件106,光发射次组件装置104设置于壳体102中且具有用于发射不同的频道波长的光讯号的多个激光装置120-1、120-2、120-3、120-4,多频道光接收次组件106设置于壳体102中并用于接收具有多个不同频道波长的光讯号。多频道光接收次组件106于此也可称为光接收次组件装置。光发射次组件装置104以及多频道光接收次组件106较佳地位于壳体102中。
如图进一步所示,光收发器系统100包含分别在壳体102中提供电性连接给光发射次组件装置104及多频道光接收次组件106的发射连接电路112以及接收连接电路132。发射连接电路112电性连接于各个激光装置120-1至120-4中的电子元件,且接收连接电路132电性连接于多频道光接收次组件106中的电子元件(如多个光二极管、一或多个跨阻抗放大器等)。发射连接电路112及接收连接电路132可为至少包含导电路径以提供电性连接的可挠印刷电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且也可包含额外的电路。较佳地,发射连接电路112以及接收连接电路132至少部分地在印刷电路板上实施。
光发射次组件装置104较佳地通过导电路径117电性耦接于发射连接电路112且用以接收驱动讯号(如驱动讯号TX_D1至TX_D4),且通过光多工器125及第一光耦合埠108-1将频道波长126发射至外部发射光纤133的一或多个光纤上。较佳地,如以下进一步所述,光多工器125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态样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实施。
接着,图1A中呈现的示例性多频道光接收次组件106包含光学地耦接于第二光耦合埠108-2的光解多工器124以通过外部接收光纤134接收具有多个经多工的频道波长的光讯号。光解多工器124的输出部光学地耦接于光二极管阵列128。多频道光接收次组件106也包含电性连接于光二极管阵列128的跨阻抗放大器130。光二极管阵列128以及跨阻抗放大器130侦测从光解多工器124接收的光讯号并将此光讯号转换成电性数据讯号RX_D1至RX_D4,电性数据讯号RX_D1至RX_D4会通过接收连接电路132输出。如以下进一步所述,光解多工器124较佳地作为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实施。
图1B呈现较佳地实施图1A中的光收发器系统100的部分分解的光收发器模组101。如图所示,光收发器模组101较佳地包含作为小尺寸可插拔收发器模组实施的壳体102。光收发器模组101于此也可称为多频道光收发器模组。
如图进一步所示,光发射次组件装置104较佳地设置于壳体102中。光发射次组件装置104较佳地光学地耦接于第一光耦合埠108-1以将经多工的光讯号发射到外部发射光纤133上(请参阅图1A)。更佳地,如以下进一步所述,光发射次组件装置104包含多个激光装置以及根据本发明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中抛物面反射器用以将从这些激光装置发出的频道波长结合成经多工的光讯号(例如请参阅图12)。
光接收次组件装置105也较佳地设置于光收发器模组101的壳体102中。光接收次组件装置105较佳地光学地耦接于第二光耦合埠108-2以例如从外部接收光纤134接收经多工的光讯号。更佳地,如以下进一步所述,例如参阅图10A及图10B,光接收次组件装置105包含根据本发明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抛物面反射器装置用以将所接收的经多工的光讯号解多工成多个子频道波长并将这些子频道波长提供到光传感器(如光二极管阵列128的光二极管)(请参阅图1A)。
请参阅图2A至图2C,根据本发明的态样呈现有使用于光次组件中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200。抛物面反射器装置200于此也可称为抛物面透镜装置。抛物面反射器装置200能使用于光发射次组件装置中,如光发射次组件装置104(请参阅图1A)。
如图所示,抛物面反射器装置200较佳地由沿长轴250从第一端204-1延伸到第二端204-2的透光结构202界定。如以下进一步所述,透光结构202较佳地由多个透光件共同提供,其中这些透光件通过抛物面配合面(直接)耦接在一起。透光件于此也可称为抛物面透光件。如以下进一步详述,透光结构202能被用于将光讯号多工或解多工。
抛物面反射器装置200的整体长度L1较佳地位于3毫米(mm)至5mm之间的范围内,且更佳地为4±0.5mm。抛物面反射器装置200的整体高度H1较佳地位于1mm至2mm的范围内,且更佳地为1.5±0.5mm。抛物面反射器装置200的整体宽度W1(请参阅图2B)较佳地位于1mm至2mm之间的范围内,且更佳地为1.5±0.5mm。
于图2A中的较佳示例中,形成透光结构202的这些透光件包含面镜件208以及多个抛物面透镜件,这些抛物面透镜件206共同以抛物面透镜件206表示且个别以第一抛物面透镜件206-1、第二抛物面透镜件206-2及第三抛物面透镜件206-3表示。须注意的是,图2A中呈现的抛物面透镜件的具体数量非为限制性的,且根据本发明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能包含更多或更少的抛物面透镜件。较佳地,提供透光结构202的透光件的总数量系等于目标频道数量。举例来说,图2A中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200包含四个透光件(即三个抛物面透镜件以及一个面镜件),且能提供四个不同的频道波长的多工或解多工。
面镜件208于此也可称为转向镜(turning mirror)。面镜件208较佳地界定第一端204-1,且这些抛物面透镜件206耦接于面镜件208时较佳地界定第二端204-2。如图2A所示,这些透光件较佳地进一步以堆叠式构造彼此耦接,而使得各个透光件沿长轴250设置且耦接在一起以形成透光结构202。更佳地,这些透光件以堆叠式构造直接彼此耦接。延伸通过透光结构202的假想中心线(例如平行于长轴250)较佳地与各个透光件交会,更佳地与各个透光件的中心交会。
如图进一步所示,透光结构202在透光件彼此耦接时界定出至少一外表面。如以下进一步所述,至少一外表面较佳地界定出多个光耦合埠。此外,至少一外表面较佳地用以允许透光结构202例如通过次安装件安装于光次组件中(请参阅图10A)。
如图所示,图2A中的示例包含多个外表面,即第一平面290-1以及第二平面290-2,其中第一平面290-1及第二平面290-2以彼此相对的方式设置。较佳地,第一平面290-1从透光结构202的第一端204-1延伸到第二端204-2。相似地,第二平面290-2较佳地从透光结构202的第一端204-1延伸到第二端204-2。第一平面290-1及第二平面290-2能实质上彼此平行延伸且实质上平行长轴250延伸。然而,第一平面290-1及第二平面290-2并不以此为限且可无须以平行长轴及/或彼此平行的关系延伸。
如图进一步所示,透光结构202在透光件彼此耦接时也会界定出第三平面290-3以及第四平面290-4。第三平面290-3以及第四平面290-4较佳地使第一平面290-1及第二平面290-2彼此邻接(adjoin)。如以下进一步所述,第三平面290-3会界定出用于接收或发出频道波长的多个光耦合埠。较佳地,第三平面290-3以及第四平面290-4实质上彼此平行延伸。
较佳地,这些抛物面透镜件206的每一者包含如玻璃、氧化硅(silica)或硅(silicon)的材料。更佳地,这些抛物面透镜件206的每一者包含相同的材料(或具有实质上相似的折射率的材料)以确保各个抛物面透镜件具有匹配或实质上匹配的折射率。相似地,面镜件208也较佳地与这些抛物面透镜件206包含相同的材料,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这些抛物面透镜件206的每一者较佳地更包含界定第一及第二抛物面的透光本体。举例来说,图3中呈现有能作为任一个抛物面透镜件206实施的示例性抛物面透镜件206-N。如图所示,抛物面透镜件206-N包含透光本体302。透光本体302较佳地界定出相对第二抛物面304-2设置的第一抛物面304-1。
第一抛物面304-1较佳地由延伸到透光本体302中的凹槽所界定,而使得第一抛物面304-1具有凹的轮廓。因此,第一抛物面304-1于此也可称为凹透镜面。第一抛物面304-1较佳地包含设置于其上的抗反射(antireflective,AR)层。
另一方面,第二抛物面304-2较佳地为凸的且从透光本体302朝外/向外延伸。第二抛物面304-2于此也可称为凸透镜面。如以下进一步所述,第二抛物面304-2较佳地更包含设置于其上的涂布物(coating)以基于相关的频道波长提供长通(long pass)或短通(short pass)滤波。
第一抛物面304-1较佳地实质上平行第二抛物面304-2延伸。此外,第一抛物面304-1及第二抛物面304-2较佳地沿透光本体302纵向地(longitudinally)延伸。透光本体302的每一端较佳地提供邻接第一抛物面304-1及第二抛物面304-2的远程面(如远程面305)。各个远程面较佳地实质上为平面的/平坦的,且提供上述透光结构202的第三平面290-3以及第四平面290-4的部分。此外,透光本体302较佳地更界定出邻接远程面的至少一实质上为平坦/平面的面。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透光本体302分别包含顶面307以及底面309。顶面307以及底面309较佳地实质上为平面的/平坦的且至少提供上述透光结构202的第一平面290-1及第二平面290-2的部分。
抛物面透镜件206-N较佳地更包含设置于第二抛物面304-2上的光学涂布层。举例来说,且如图2B至图2C更清楚地所示,第一、第二及第三抛物面透镜件的每一者的第二抛物面能包含设置于其上的光学涂布层214。如以下进一步详述,光学涂布层214较佳地用以提供频道波长的长通及/或短通滤波。
接着请参阅图2C,抛物面透镜件206-N的第一抛物面304-1用以与邻近的抛物面透镜件耦接/配合,且更佳地,与相邻的抛物面透镜件的第二抛物面(凸的)耦接/配合。因此,这些抛物面透镜件会分别根据第一及第二抛物面耦接在一起且在这些抛物面透镜件之间形成介面。更佳地,透光结构202的各个透光件之间的介面共同由光学涂布层(如光学涂布层214、216)以及抗反射层提供。在某些情况中,如以下进一步所述,也可至少部分基于会有利于降低光功率损失的折射率匹配胶(index matching glue)来形成介面。
包含折射率匹配胶层213的介面299的一个示例较清楚地呈现于图2B中。于此示例中,介于抛物面反射器装置200的各个透光件之间的介面299较佳地包含光学涂布层214、折射率匹配胶层213以及抗反射层215。须注意的是,面镜件208以及第一抛物面透镜件206-1之间的介面能依据所需的应用方式而与介面299包含相同或相异的构造。
如图3进一步所示,抛物面透镜件206-N较佳地更包含第一凹面308-1以及第二凹面308-2,其中第一凹面308-1位于与第一抛物面304-1相邻的透光本体302的远程,且第二凹面308-2设置于与第二抛物面304-2相邻的透光本体302的远程。较佳地,第一凹面308-1以及第二凹面308-2设置于透光本体302的相同远程。第一凹面308-1以及第二凹面308-2较佳地包含圆形(rounded)/球形的轮廓。第一凹面308-1以及第二凹面308-2较佳地进一步用以例如在抛物面透镜件206-N耦接于相邻的抛物面透镜件时形成光耦合埠。第一凹面308-1以及第二凹面308-2较佳地与透光本体例如一起形成/整合为一件式或单件式结构,或能通过对透光本体302进行后处理而得到,如通过切割及/或抛光制程。
举例来说,如图2A中更清楚地所示,这些抛物面透镜件206的每一者用以在彼此耦接时形成多个光耦合埠220。因此,各个光耦合埠220较佳地共同由至少两个相邻的抛物面透镜件所界定。较佳地,这些光耦合埠220系沿透光结构202的同一侧所界定。
请参阅图4A至图4B,并额外参照图2A,根据本发明的态样单独呈现有面镜件208。如图所示,面镜件208较佳地包含界定出倾斜面410、光耦合面414以及抛物面419的透光本体。倾斜面410较佳地相对光耦合面414以第一角度θ延伸。较佳地,第一角度θ位于35至60度的范围中,且更佳地为45±10度。倾斜面410于此也可称为倾斜反射面。
光耦合面414于此也可称为光输入面或简称为输入部。如以下进一步详述,为了进行解多工,光耦合面414能用于将经多工的光讯号接收到透光结构202中。如图2C更清楚地所示,面镜件208也较佳地包含设置于抛物面419上的光学涂布层216。光学涂布层216能实质上相似于光学涂布层214,且能如以下进一步详述用于提供短或长通光滤波。抛物面419较佳地用以耦接于相邻的抛物面透镜件。因此,抛物面419于此也可称为抛物面配合面。
图5A至图5B呈现构造为光解多工器的示例性抛物面反射器装置500。抛物面反射器装置500能与图2A至图2C中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200以相似的方式构成,其特征及描述同样能应用在抛物面反射器装置500,故不再赘述。如图所示,多工光讯号502藉由面镜件208所提供的光耦合面414被发射到抛物面反射器装置200的透光本体中。举例来说,多工光讯号502能包含具有多个不同频道波长的波长分割多工讯号。
光耦合面414较佳地用以使沿法线方向(如正交于光耦合面)接收的入射波长的至少80%(更佳地为至少85至99%)通过到抛物面反射器装置500的透光结构中。多工光讯号502接着沿与倾斜面410交会的第一光路径522-1传递。基于面镜件208相对周遭媒介(如空气)的折射率,多工光讯号502的入射频道波长接着基于司乃耳定律(Snell’s law)通过倾斜面410沿第二光路径522-2(或共用光路径)反射,其中第二光路径522-2实质上相对第一光路径522-1横向延伸。沿第二光路径522-2传递的频道波长接着会与面镜件208的抛物面419交会。
抛物面419例如能用以基于光学涂布层216提供长通或短通光滤波(请参阅图2C)。如图5B中的示例所示,举例来说,抛物面419提供短通滤波器而用以使小于频道波长λ4的频道波长通过,且使大于或等于频道波长λ4的频道波长反射。因此,通过的频道波长继续沿第二光路径522-2朝第一抛物面透镜件206-1、第二抛物面透镜件206-2以及第三抛物面透镜件206-3传递。较佳地,第一抛物面透镜件206-1、第二抛物面透镜件206-2以及第三抛物面透镜件206-3分别基于各个光学涂布层214构造为短通或长通光滤波器。如图5B中的示例所示,举例来说,各个抛物面透镜件构造为短通滤波器而使得第一抛物面透镜件206-1用以使小于频道波长λ3的频道波长通过,并使大于或等于频道波长λ3的频道波长反射;第二抛物面透镜件206-2用以使小于频道波长λ2的频道波长通过,并使大于或等于频道波长λ2的频道波长反射,且第三抛物面透镜件206-3用以使小于频道波长λ1的频道波长通过,并使大于或等于频道波长λ1的频道波长反射。须注意的是,于此情况中,频道波长之间的关系为λ4>λ3>λ2>λ1。
各个抛物面透镜件较佳地包含各自的第二抛物面(如第二抛物面221)(请例如参阅图2C),第二抛物面具有供第二光路径522-2延伸通过的焦点(focus)。各个抛物透镜面的焦点较佳地进一步用以与各自的光耦合埠光学地对齐。因此,如以下进一步所述,各个光耦合埠分别较佳地包含与相对应的第二抛物面的焦点光学地对齐的中心。
因此,在运作过程中,面镜件208用以通过第一光耦合埠220-1输出具有第四频道波长λ4的光讯号;第一抛物面透镜件206-1用以通过第二光耦合埠220-2输出具有第三频道波长λ3的光讯号;第二抛物面透镜件206-2用以通过第三光耦合埠220-3输出具有第二频道波长λ2的光讯号;且第三抛物面透镜件206-3用以通过第四光耦合埠220-4输出具有第一频道波长λ1的光讯号。较佳地,如图10A至图10B所示以及如以下进一步所述,各个光耦合埠朝各自的光二极管阵列的光二极管发出各自的频道波长。
图6呈现面镜件208的示例性剖面示意图以及抛物面419如何用以反射及发出目标频道波长(如频道波长λ4)并使其他不相关的频道波长(如频道波长λ1-λ3)通过。如图所示,面镜件208能包含第一折射率(如1.5),且面镜件208周遭的媒介包含第二折射率(如1)。基于司乃耳定律,各个折射率之间的差异能用于将目标频道波长反射回到面镜件208中,更佳地朝光耦合埠220-1的中心反射(也请参阅图5B)。较佳地,抛物面419相对多工光讯号502沿其传递的第二光路径522-2为倾斜的(请参阅图5A至图5B),而发生全内反射。然而,抛物面较佳地构造为短通或长通滤波器(如基于图2C中所示的光学涂布层216)而使得目标/相关频道波长(如频道波长λ4)产生内反射(internal reflection),同时也使其他不相关的频道波长(如频道波长λ1-λ3)从面镜件208通过。基于抛物面419,此也较佳地进一步使得具有目标频道波长的反射光准直(collimated)/聚焦(focused)而使得锥体(cone)602包含位于或邻近于光耦合埠220-1的中心的焦点。
须注意的是,抛物面419能被涂布或者修改而使抛物面419发出的光沿相对直的光路径输出以降低根据本发明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的这些透镜件之间的光损失。举例来说,图7中呈现的示例包含将折射率匹配胶设置于抛物面419上,其中折射率匹配胶具有等于1.3的第三折射率N3。于此示例中,面镜件208的第一折射率N1、面镜件208周遭的媒介的第二折射率N2以及折射率匹配胶的第三折射率N3之间的差异能用于形成上述元件之间的输出介面,此输出介面使发出的光能沿实质上为直的光学/光路径输出。换言之,折射率匹配胶/涂布物可用于确保抛物面419以使散射的情形最小化或是减少的方式发出频道波长,进而在光讯号沿第二光路径522-2通过抛物面反射器装置时减少功率损失(如图5A所示)。须注意的是,折射率匹配胶能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反射器装置的各个抛物面透镜件之间的介面,以进一步减少光功率损失。
图8呈现面镜件208的抛物面419如何使上述多工光讯号502的频道波长通过及反射的另一个示例。相似地,图9呈现抛物面透镜件206-N如何能包含实质上相似的构造并利用第二抛物面304-2使多工光讯号502的频道波长通过及反射,其特征及示例同样能应用在抛物面透镜件206-N,故不再赘述。
图10A至图10B呈现在图1B中呈现的光收发器模组101的光接收次组件装置105中作为光解多工器124实施的图5A至图5B中的示例性抛物面反射器装置500。如图所示,光接收次组件装置105包含藉由次安装件1004安装于光接收次组件装置105的基板1012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500。于此示例中,界定光耦合埠220-1至220-4的表面用于将抛物面反射器装置500安装到次安装件1004。
抛物面反射器装置500更包含与光耦合埠1009光学地对齐的光耦合面414,以接收多工光讯号。抛物面反射器装置500更包含分别光学地对齐于这些光二极管1008的光耦合埠220-1至220-4。这些光二极管1008较佳地电性耦接于跨阻抗放大器130,以为了输出而例如通过接收连接电路132将侦测到的频道波长放大(如图1A所示)。
图11呈现构造为在光发射次组件装置104中使用的光多工器的根据本发明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1100的另一个示例(如图1A所示)。抛物面反射器装置1100能与以上参照图2A至图2C描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200以实质上相似的方式构成,其特征及描述同样能应用在抛物面反射器装置1100,故不再赘述。
如图所示,抛物面反射器装置1100包含界定第一光耦合埠1120-1的面镜件1108、界定第二光耦合埠1120-2的第一抛物面透镜件1106-1、界定第三光耦合埠1120-3的第二抛物面透镜件1106-2以及界定第四光耦合埠1120-4的第三抛物面透镜件1106-3。
图11中的示例更包含多个激光二极管1150,这些激光二极管1150共同以激光二极管1150表示,个别以第一激光二极管1150-1、第二激光二极管1150-2、第三激光二极管1150-3以及第四激光二极管1150-4表示。举例来说,激光二极管驱动器1170(laser diodedriver,LDD)电性耦接于各个激光二极管以提供驱动讯号。这些激光二极管能被实施以例如提供以上参照图1A描述的这些激光装置120-1至120-4。
各个激光二极管用以分别沿多个第一光路径1190将激光光发射到这些光耦合埠1120-1至1120-4。各个第一光路径1190较佳地彼此平行延伸且相对第二光路径1192(或共用光路径)以一角度延伸。如图所示,各个第一光路径1190也较佳地进一步与抛物面反射器装置1100的相对应的抛物面交会。
在图11中的较佳示例中,此包含这些激光二极管分别用以发出频道波长λ1至λ4。如图进一步所示,各个抛物面透镜件包含第二抛物面,第二抛物面较佳地用以将沿相应的一个第一光路径1190接收的入射频道波长反射,并使沿第二光路径1192接收的入射频道波长通过。如上所述,各个抛物面能通过光学涂布层(如光学涂布层214、216)构造为短通或长通滤波器(如图2C所示),以在抛物面反射器装置1100中达成光学滤波以及结合的目的。因此,来自这些激光二极管1150的不同的频道波长会沿第二光路径1192结合。第二光路径1192较佳地相对这些第一光路径1190实质上横向延伸。
如图进一步所示,面镜件1108包含位于抛物面反射器装置1100的一端的倾斜面1412。第二光路径1192较佳地用以与倾斜面1412交会,而使得沿第二光路径1192发射及结合的频道波长沿第三光路径1194反射/转向(turned)。第三光路径1194较佳地相对第二光路径1192实质上横向延伸。第三光路径1194较佳地进一步用以将结合的频道波长发射到外部发射光纤上,如外部发射光纤133(如图1A所示)。
须注意的是,如上所述,可例如基于折射率匹配胶,而在相邻的抛物面透镜件之间及/或面镜件形成折射率匹配介面,以减小沿第二光路径1192的光损失。
图12呈现在图1B中呈现的光收发器模组101的光发射次组件装置104中作为光多工器125实施的图11中的示例性抛物面反射器装置1100。如图所示,光发射次组件装置104包含分别与抛物面反射器装置1100的这些光耦合埠光学地对齐的这些激光二极管1150(如图11所示)。抛物面反射器装置1100更包含与光耦合埠1208-1光学地对齐的光耦合面1414,以将多工光讯号发射到外部发射光纤133上(如图1A所示)。
根据一态样,揭露有一种用于一光次组件中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包含至少一第一抛物面透镜件以及一面镜件。第一抛物面透镜件具有界定出一第一抛物面以及一第二抛物面的一透光本体。面镜件具有界定出用于耦接于第一抛物面透镜件的一抛物配合面、一倾斜反射面以及一光耦合面的一透光本体。面镜件及第一抛物面透镜件用以彼此耦接以共同提供一透光结构,且透光结构用以多工或解多工一光讯号。
根据本发明另一态样,揭露有一种多频道光收发器。多频道光收发器包含一壳体、一多频道光发射次组件以及一多频道光接收次组件。多频道光发射次组件设置于壳体中且包含多个激光二极管、多个抛物面透镜件以及一面镜件。激光二极管用于发出不同的多个频道波长。抛物面透镜件彼此耦接以形成从一第一端延伸至一第二端的一透光结构。各个抛物面透镜面光学地耦接于激光二极管中相对应的一者以在透光结构中接收发出的频道波长,并将接收的频道波长沿朝透光结构的第一端延伸的一光路径反射。面镜件耦接于透光结构的第一端。面镜件具有沿光路径设置的一倾斜反射面以及一光耦合面。倾斜反射面用于将从激光二极管沿光路径接收的频道波长朝光耦合面反射,以将经反射的频道波长作为多工光讯号发射至一外部发射光纤上。多频道光接收次组件设置于壳体中。
虽然本发明的原理已于此描述,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理解这些叙述仅为示例性的而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除了于此描述及呈现的示例性实施例之外,其他的实施例也位于本发明的范围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可进行一些修改及替换,且这些修改及替换也位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一光次组件中,该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包含:
至少一第一抛物面透镜件,具有界定出一第一抛物面以及一第二抛物面的一透光本体;以及
一面镜件,具有界定出用于耦接于该第一抛物面透镜件的一抛物配合面、一倾斜反射面以及一光耦合面的一透光本体;
其中,该面镜件及该第一抛物面透镜件用以彼此耦接以共同提供一透光结构,且其中该透光结构用以多工或解多工一光讯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抛物面透镜件的该第二抛物面构造为一短通或长通滤波器而使得该第二抛物面用以反射具有一第一频道波长的入射光并使不相关的频道波长通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设置于该第二抛物面上以提供该短通或长通滤波器的一光学涂布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设置于该第一抛物面上的一抗反射涂布物。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抛物面透镜件的该透光本体界定出用于发出或接收频道波长的一第一光耦合埠的至少一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耦合埠包含一球状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耦合埠的该球状面包含与该第二抛物面的焦点对齐的中心。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抛物面透镜件耦接于该面镜件时,该第一光耦合埠的该球状面至少部分地由该面镜件的该透光本体所界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球状面为凹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抛物面透镜件的该第一抛物面为凹的,且该第一抛物面透镜件的该第二抛物面为凸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抛物面以及该第二抛物面实质上彼此平行地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具有界定出一第一抛物面以及一第二抛物面的一透光本体的一第二抛物面透镜件,其中该第二抛物面透镜件的该第一抛物面用以通过该第一抛物面透镜件的该第二抛物面耦接于该第一抛物面透镜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抛物面透镜件的该透光本体界定出一第二光耦合埠的至少一部分,且其中该第二光耦合埠的中心光学地对齐于该第二抛物面透镜件的该第二抛物面的焦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抛物面透镜件以及该第二抛物面透镜件彼此耦接时,该第一抛物面透镜件以及该第二抛物面透镜件共同界定出该第二光耦合埠。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抛物面透镜件的该透光本体由一第一材料形成,该第二抛物面透镜件的该透光本体由一第二材料形成,且该第一材料以及该第二材料为相同的材料或具有相同的折射率。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抛物面透镜件以及该第二抛物面透镜件在彼此耦接时至少共同界定出该抛物面反射器装置的一第一外表面,该第一外表面至少界定出一第一球形光耦合埠以及一第二球形光耦合埠,且其中该第一球形光耦合埠包含光学地对齐于该第一抛物面透镜件的该第二抛物面的焦点的中心,该第二球形光耦合埠包含光学地对齐于该第二抛物面透镜件的该第二抛物面的焦点的中心。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外表面用以在该光次组件中将该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安装至一次安装件。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物面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抛物面透镜件的该透光本体包含玻璃。
19.一种多频道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
一多频道光发射次组件,设置于该壳体中,该多频道光发射次组件包含:
多个激光二极管,用于发出不同的多个频道波长;
多个抛物面透镜件,彼此耦接以形成从一第一端延伸至一第二端的一透光结构;各该抛物面透镜面光学地耦接于该多个激光二极管中相对应的一者以在该透光结构中接收所发出的该多个频道波长,并将所接收的该多个频道波长沿朝该透光结构的该第一端延伸的一光路径反射;以及
一面镜件,耦接于该透光结构的该第一端,该面镜件具有沿该光路径设置的一倾斜反射面以及一光耦合面,该倾斜反射面用于将从该多个激光二极管沿该光路径接收的该多个频道波长朝该光耦合面反射,以将经反射的该多个频道波长作为多工光讯号发射至一外部发射光纤上;以及
一多频道光接收次组件,设置于该壳体中。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频道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各该抛物面透镜件包含相对一第二抛物面设置的一第一抛物面,该第二抛物面构造为一长通或短通滤波器。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频道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各该抛物面透镜件以及该面镜件包含玻璃。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频道光收发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抛物面透镜件用以通过堆叠式构造彼此耦接,而使得各该抛物面透镜件的该第二抛物面耦接于相邻的该抛物面透镜件的该第一抛物面。
CN202210484561.8A 2021-05-27 2022-05-06 光次组件模组中使用的抛物面透镜装置 Pending CN1154074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331,911 US11474311B1 (en) 2021-05-27 2021-05-27 Parabolic lens device for use in optical subassembly modules
US17/331,911 2021-05-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07434A true CN115407434A (zh) 2022-11-29

Family

ID=83603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84561.8A Pending CN115407434A (zh) 2021-05-27 2022-05-06 光次组件模组中使用的抛物面透镜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4311B1 (zh)
CN (1) CN11540743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7059A1 (zh) * 2020-12-14 2022-06-23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26335A1 (en) * 2013-08-21 2015-02-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vice including mirrors and filters to operate as a multiplexer or de-multiplexer
WO2016164038A1 (en) * 2015-04-10 2016-10-13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Optical zig-zags
US10890728B2 (en) * 2018-04-13 2021-01-12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On chip wavelength multiplexing and demultiplexing in multimode wavegui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74311B1 (en)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32353B2 (en) Wavelength multiplexing optical module, wavelength demultiplexing optical module, and optical module
US10042116B2 (en) Techniques for direct optical coupling of photodetectors to optical demultiplexer outputs and an optical transceiver using the same
EP3347753B1 (en) Multi-channel 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 (tosa) with an optical coupling receptacle providing an off-center fiber
US8540437B2 (en) Multi-wavelength optical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odules
US7184621B1 (en) Multi-wavelength transmitter optical sub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multiplexer
JP7346457B2 (ja) マルチチャネル光結合器
US6572278B2 (en) Opto-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taked connection between parts to prevent differential thermal expansion
US20060088255A1 (en) Multi-wavelength optical transceiver subassembly module
US10180545B2 (en) Alignment correction for optical isolator in a coaxial 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 (TOSA)
US9977200B2 (en) Optical component assembly with a vertical mounting structure for multi-angle light path alignment and an optical subassembly using the same
CN111025498B (zh) 具有集成安装结构的印刷电路板组件以对准并耦接光发射次组件模块
US9995941B2 (e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 uncooled lasers with wavelength-common dispersive element
CN108369323B (zh) 光接收次模块(rosa)外壳中使用的滤光器子组件盒
EP3271977B1 (en) Tunable laser including parallel lasing cavities with a common output
US10634844B1 (en) Optical multiplexer\demultiplexer with input and output ports on a single side, and an optical transceiver implementing same
CN112444926B (zh) 具有倾斜的输出界面以增加耦合效率的光转向镜及使用其的多频道光次组件
CN115407434A (zh) 光次组件模组中使用的抛物面透镜装置
CN112444924B (zh) 具有整合的光学配置以偏移输出光路径的定位元件
CN210605101U (zh) 一种基于光波导的多路波分解复用光接收组件
JP2009186578A (ja) 光導波部材、光モジュール、及び光伝送装置
JP2004109313A (ja) 光送受信装置および情報伝送装置
JP2005326785A (ja) 双方向光モジュール、光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