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05401A -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 - Google Patents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05401A
CN115405401A CN202211033487.4A CN202211033487A CN115405401A CN 115405401 A CN115405401 A CN 115405401A CN 202211033487 A CN202211033487 A CN 202211033487A CN 115405401 A CN115405401 A CN 115405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regeneration system
executing
auxiliary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334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05401B (zh
Inventor
吴同
杨航
刘泽华
张亮
董立冬
宋庆文
刁旭
徐宁宁
闫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0334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05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05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5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05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5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9/00Electrical control of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 F01N9/002Electrical control of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of filter regeneration, e.g. detection of clogg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 F01N3/023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using means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s, e.g. by burning trapped particles
    • F01N3/027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using means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s, e.g. by burning trapped particle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he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 F01N3/023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using means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s, e.g. by burning trapped particles
    • F01N3/029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using means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s, e.g. by burning trapped particles by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to exhaust
    • F01N3/0293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using means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s, e.g. by burning trapped particles by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to exhaust injecting substances in exhaust strea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 F01N3/023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using means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s, e.g. by burning trapped particles
    • F01N3/029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using means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s, e.g. by burning trapped particles by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to exhaust
    • F01N3/0293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using means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s, e.g. by burning trapped particles by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to exhaust injecting substances in exhaust stream
    • F01N3/0296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using means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s, e.g. by burning trapped particles by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to exhaust injecting substances in exhaust stream having means for preheating additional substan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es For Solid Components From Exhaus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状态信息,基于状态信息判断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是否处于上电状态;在确定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判断车载电源是否满足供电条件;在确定车载电源满足供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执行待机模式,执行待机模式包括获取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在确定发动机和工况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控制指令集,控制指令集用于开启空气供应装置、第一电动阀门、第二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二电动阀门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颗粒捕集装置的再生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再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进一步减少乘用车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颗粒物排放,各汽车制造厂商开始采用在车用发动机排气系统中加装颗粒捕集装置的技术。然而,在用户日常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部分低温地区,颗粒捕集装置常常无法拥有充足的时间凭借被动再生以清理其内部所累积的积碳,在大多数乘用车使用过程中存在因发动机排气温度过低而导致的颗粒捕集装置(GPF或DPF)有效再生时间不足和再生效率较低的问题。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颗粒捕集器再生方法、控制器和再生系统”,其实现方案是在颗粒捕集装置基础上设置风源和热源,利用热源加热由风源提供的空气气流,并送入颗粒捕集装置的入口,以缩短颗粒捕集装置的再生时间,并提高颗粒捕集装置的再生效率。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为:当发动机工作在负荷较大的工况时,即发动机的排气背压(或颗粒捕集装置上游入口处排气系统内气体压力)较高时,则需要相应提高风源的功率以增大其供给气体的压力,否则将无法达到该系统的技术目的,因此局限了系统的应用工况和应用场景。
针对现有技术中,大多数乘用车使用过程中颗粒捕集装置(GPF或DPF)再生时间不足和再生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颗粒捕集装置的再生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状态信息,基于状态信息判断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是否处于上电状态;在确定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判断车载电源是否满足供电条件;在确定车载电源满足供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执行待机模式,执行待机模式包括获取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关闭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关闭第一电动阀门、关闭第二电动阀门、关闭第二加热装置、关闭第一加热装置;在确定发动机和工况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退出待机模式,生成控制指令集,控制指令集用于开启空气供应装置、第一电动阀门、第二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二电动阀门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控制指令集包括第一控制指令集,方法包括:在确定发动机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接收到辅助再生需求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控制指令集;和/或,在确定发动机未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接收到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控制指令集;其中,第一控制指令集至少用于开启空气供应装置和第一电动阀门。
可选地,预设条件包括第三预设条件和第四预设条件,控制指令集包括第二控制指令集,方法还包括:在确定发动机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控制指令集;和/或,在确定发动机未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接收到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控制指令集;其中,第二控制指令集至少用于开启第一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用于加热颗粒捕集装置。
可选地,工况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第一预设温度值、第二预设温度值、第三预设温度值、颗粒捕集装置的上游管路入口处的气体温度、第一预设压力值、第二预设压力值、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补气支路内的第一气体压力;第一预设条件为气体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第一气体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值、且气体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第二预设条件为第一气体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值、且气体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值;第三预设条件为气体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第一气体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值;第四预设条件为第一气体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值。
可选地,工况信息还包括第四温度预设值,方法还包括:在确定气体温度小于第四温度预设值的情况下,生成的第一控制指令集还用于开启第二加热装置。
可选地,确定发动机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接收到辅助再生需求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方法还包括:判断颗粒捕集装置是否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在确定颗粒捕集装置未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的情况下,生成的第一控制指令集还用于开启第一加热装置。
可选地,预设条件包括第五预设条件,控制指令集包括第三控制指令集,生成第一控制指令集后,方法还包括:在确定颗粒捕集装置未完成再生、且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未接收到终止辅助再生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五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三控制指令集;和/或,在确定颗粒捕集装置未完成再生、且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未接收到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五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三控制指令集;和/或,在确定颗粒捕集装置未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且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未接收到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五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三控制指令集;和/或,在确定颗粒捕集装置未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且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未接收到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五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三控制指令集;第三控制指令集用于控制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执行待机模式、并在执行完成待机模式后开启第二电动阀门。
可选地,工况信息还包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泄压支路内的第二气体压力、第三预设压力值,第五预设条件为第二气体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压力值。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装置,装置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获取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状态信息,基于状态信息判断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是否处于上电状态;第二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确定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判断车载电源是否满足供电条件;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车载电源满足供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执行待机模式,执行待机模式包括获取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关闭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关闭第一电动阀门、关闭第二电动阀门、关闭第二加热装置、关闭第一加热装置;生成模块,生成模块用于在确定发动机和工况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退出待机模式,生成控制指令集,控制指令集用于开启空气供应装置、第一电动阀门、第二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二电动阀门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具有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方法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状态信息,基于状态信息判断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是否处于上电状态;在确定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判断车载电源是否满足供电条件;在确定车载电源满足供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执行待机模式,执行待机模式包括获取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关闭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关闭第一电动阀门、关闭第二电动阀门、关闭第二加热装置、关闭第一加热装置;在确定发动机和工况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退出待机模式,生成控制指令集,控制指令集用于开启空气供应装置、第一电动阀门、第二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二电动阀门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车载电源满足供电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车载电源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电,并根据当前的发动机和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确定开启空气供应装置、第一电动阀门、第二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二电动阀门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得车辆可以在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需要车载电源为其供电的情况下,根据用户实际使用需求以及所获取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的综合判断结果,选择执行相应的辅助再生功能和辅助第一加热功能,以提升颗粒捕集装置的再生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车辆的电子装置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信号逻辑关系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能量传递逻辑关系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总体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休眠模式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待机模式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控制方法的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控制方法的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控制方法的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非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驻车远程预控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供能控制器;2、空气滤清器;3、空气供应装置;300、空气供给管路;301、补气支路;302、泄压支路;
4、第一电动阀门;5、单向阀门;6、第一压力传感器;7、第二加热装置;
8、第一氧传感器;9、三元催化器;10、第二氧传感器;
11、温度传感器;12、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3、第一加热装置;14、颗粒捕集装置;141、第一管路;142、第二管路;
15、第二压力传感器;16、第二电动阀门;
17、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8、太阳能充电装置;19、车载电源;20、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1、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2、中央服务器;23、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该方法实施例可以在车辆中包含存储器和处理器的电子装置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车辆的电子装置上为例,如图1所示,车辆的电子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处理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微处理器(MCU)、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神经网络处理器(NPU)、张量处理器(TPU)、人工智能(AI)类型处理器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可选地,上述汽车的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输入输出设备108以及显示器11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车辆的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车辆的电子装置还可包括比上述结构描述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上述结构描述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设备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包括一个网络接口控制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器110可以是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移动终端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终端具有图形用户界面(GUI),用户可以通过触摸触敏表面上的手指接触和/或手势来与GUI进行人机交互,此处的人机交互功能可选的包括如下交互:创建网页、绘图、文字处理、制作电子文档、游戏、视频会议、即时通信、收发电子邮件、通话界面、播放数字视频、播放数字音乐和/或网络浏览等用于执行上述人机交互功能的可执行指令被配置/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可读存储介质中。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车辆的电子装置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获取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的状态信息,基于状态信息判断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
具体地,在步骤S20中,判断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时,可以将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中表示车载电源19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供电信号的控制变量的数值(或标志位的数值)作为该判断流程步骤的判定依据,例如,当表示车载电源19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供电信号的控制变量的数值(或标志位的数值)为某预设的数值时,则确定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处于上电状态。
步骤S22,在确定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判断车载电源19是否满足供电条件;
具体地,在步骤S22中,判断车载电源19是否满足供电条件时,可以将车载电源19输出的电压值(或车载电源19输出的电能功率值等)是否超过系统预设的阈值作为该判断流程步骤的判定依据,例如,当车载电源19输出的电压值(或车载电源19输出的电能功率值等)达到或超过设定的下限阈值(此处的下限阈值可以为用电设备正常工作时所需的最低电压值、最低电能功率值等)时,确定车载电源19满足工作条件。
步骤S24,在确定车载电源19满足供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执行待机模式,执行待机模式包括获取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关闭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3、关闭第一电动阀门4、关闭第二电动阀门16、关闭第二加热装置7、关闭第一加热装置13;
具体地,在步骤S24中,执行待机模式时关闭空气供应装置3、关闭第一电动阀门4、关闭第二电动阀门16、关闭第二加热装置7、关闭第一加热装置13,即重置相关器件的开闭或运转状态,便于后续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开启某些器件以实现相应功能,使得后续操作更便捷,避免无关器件处于开启状态影响后续功能的实现,同时还可以达到降低系统能耗水平的目的。
步骤S26,在确定发动机和工况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退出待机模式,生成控制指令集,控制指令集用于开启空气供应装置3、第一电动阀门4、第二加热装置7、第一加热装置13、第二电动阀门16中的至少一个。
通过上述步骤,获取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的状态信息,基于状态信息判断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在确定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判断车载电源19是否满足供电条件;在确定车载电源19满足供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执行待机模式,执行待机模式包括获取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关闭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3、关闭第一电动阀门4、关闭第二电动阀门16、关闭第二加热装置7、关闭第一加热装置13;在确定发动机和工况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退出待机模式,生成控制指令集,控制指令集用于开启空气供应装置3、第一电动阀门4、第二加热装置7、第一加热装置13、第二电动阀门16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车载电源19满足供电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车载电源19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电,并根据当前的发动机和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确定开启空气供应装置3、第一电动阀门4、第二加热装置7、第一加热装置13、第二电动阀门16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得车辆可以在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需要车载电源为其供电的情况下,根据用户实际使用需求以及所获取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的综合判断结果,选择执行相应的辅助再生功能和辅助第一加热功能,以提升颗粒捕集装置的再生效率。
可选地,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控制指令集包括第一控制指令集,方法包括:
步骤S261,在确定发动机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接收到辅助再生需求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控制指令集;
需要说明的是,辅助再生需求指令为用户发出的辅助再生需求指令,用户可以通过操作与车辆匹配的用户终端、操作设置于车辆内的交互界面、或者语音控制等方式发送辅助再生需求指令。
步骤S262,在确定发动机未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接收到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控制指令集;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62中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是指系统已确认车辆的驾驶员或用户在物理空间上处于车厢内部,即处于驾驶或者乘坐车辆的使用状态的前提下,向系统发送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可选地,在步骤S262中,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为用户发出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用户可以通过操作与车辆匹配的用户终端、操作设置于车辆内的交互界面、或者语音控制等方式发送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
其中,第一控制指令集至少用于开启空气供应装置3和第一电动阀门4。
通过步骤S261,在确定发动机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接收到辅助再生需求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开启空气供应装置3和第一电动阀门4,以使得颗粒捕集装置14的进气端通入的气体既包括发动机排气,也包括过滤后的空气,提高了进入颗粒捕集装置14的气体的含氧量,使得颗粒捕集装置14的再生效率更高。通过步骤S262,在确定发动机未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接收到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开启空气供应装置3和第一电动阀门4,通过向颗粒捕集装置的进气端通入过滤后的空气,以使颗粒捕集装置的再生效率更高,在车辆发动机熄火后或未处于点火运行状态时使颗粒捕集装置仍然具备高效且持续进行再生过程的工作能力,拓展了颗粒捕集装置的可进行再生过程的应用场景,提升了加装颗粒捕集装置的车辆产品的用户体验。在步骤S261和步骤S262中均需接收相应的指令才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集,使得车辆的辅助再生功能更智能化,可根据用户实际使用需求以及所获取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的综合判断结果,选择性开启相应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有效提升颗粒捕集装置的再生效率。
可选地,预设条件包括第三预设条件和第四预设条件,控制指令集包括第二控制指令集,方法还包括:
步骤S263,在确定发动机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控制指令集;
步骤S264,在确定发动机未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接收到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二控制指令集;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64中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是指系统已确认车辆驾驶员或用户在物理空间上处于车厢内部,即处于驾驶或者乘坐车辆的使用状态的前提下,向系统发送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可选地,在步骤S264中,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为用户发出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用户可以通过操作与车辆匹配的用户终端、操作设置于车辆内的交互界面、或者语音控制等方式发送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
其中,第二控制指令集至少用于开启第一加热装置13,第一加热装置13用于加热颗粒捕集装置14。
通过步骤S263,在确定发动机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开启第一加热装置13,第一加热装置13对颗粒捕集装置14进行加热,以使颗粒捕集装置14的工作温度更快到达适宜其进行再生过程的温度数值范围内,提升颗粒捕集装置14的再生效率;通过步骤S264,在确定发动机未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接收到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四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开启第一加热装置13以加热颗粒捕集装置14,通过在车辆处于驻车状态且发动机未处于点火运行状态的情况下进行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提升颗粒捕集装置14的温度,从而提升颗粒捕集装置14工作过程中的再生效率,在步骤S264中,车辆在发动机未点火运行的状态下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辅助加热,使得车辆发动机在熄火后或未处于点火运行状态时颗粒捕集装置仍然具备高效且持续进行对发动机尾气净化处理的工作能力,使得车辆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辅助加热功能更智能化,可根据用户实际使用需求以及所获取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的综合判断结果,选择性开启相应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功能。
可选地,工况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第一预设温度值、第二预设温度值、第三预设温度值、颗粒捕集装置14的上游管路入口处的气体温度、第一预设压力值、第二预设压力值、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补气支路301内的第一气体压力,第一预设条件为气体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第一气体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值、且气体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颗粒捕集装置14的上游管路入口处的气体温度由温度传感器11测得,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补气支路301内的第一气体压力由第一压力传感器6测得,第一预设温度值、第二预设温度值、第三预设温度值、第一预设压力值、第二预设压力值均可以作为预设参考阈值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值用于判断在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仅由车载电源19供电的条件下,颗粒捕集装置14在进行再生过程前是否已经预热完毕,当确定气体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即可确定颗粒捕集装置14已经预热完毕,颗粒捕集装置14在预热完毕的情况下才可继续进行辅助再生功能,可以确保颗粒捕集装置14的工作温度处于较为适宜其进行再生过程的温度数值范围内,使得颗粒捕集装置14的再生效率更高。第一预设压力值为空气供应装置3正常工作时可输送的气体压力最大值,第一预设压力值用于判断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补气支路301内的第一气体压力是否高于空气供应装置3气体供应能力,确定第一气体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值时,表明空气供应装置3可以进行气体供应。第二预设温度值为在发动机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颗粒捕集装置14进行再生过程时,判断空气供应装置3是否应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的温度上限阈值,当确定气体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即确定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无须停止或禁止辅助再生功能,且空气供应装置3不需要因此而停止工作。在同时确定第一气体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值且气体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即确定空气供应装置3可以进行工作,实现对颗粒捕集装置14再生过程的气体供应。
第二预设条件为第一气体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值、且气体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预设温度值为在发动机停止点火运行状态,且颗粒捕集装置14进行再生过程时,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的上游管路入口处的气体温度是否高于颗粒捕集装置14正常工作温度数值范围,以决定空气供应装置3是否应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即决定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是否须停止或禁止辅助再生功能。
第三预设条件为气体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第一气体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值;
第四预设条件为第一气体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压力值表示颗粒捕集装置14具备可进行再生过程能力(或具备正常工作能力)时其上游管路内气体压力上限阈值,该阈值用于判断系统是否可以执行辅助加热及相关功能,当第一气体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值,表明系统可以执行辅助加热及相关功能。在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存在数值关系:第二预设压力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压力值。
通过上述步骤,基于对温度和气体压力的判断,确定是否开启相应器件以执行相应功能,可以避免空气供应装置3、第一电动阀门4、第一加热装置13等系统内器件在不适宜颗粒捕集装置14进行辅助再生过程或辅助加热过程的情况下开启而引起的安全隐患或系统器件损坏问题。
可选地,工况信息还包括第四温度预设值,方法还包括:
步骤S265,在确定气体温度小于第四温度预设值的情况下,生成的第一控制指令集还用于开启第二加热装置7。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温度预设值可以作为预设参考阈值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第四温度预设值用于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在进行再生过程中其工作温度是否低于适宜的温度数值范围,以决定第二加热装置7是否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存在数值关系:第四温度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
通过步骤S265,在确定气体温度小于第四温度预设值的情况下,开启第二加热装置7对补气支路301中流经第二加热装置7的气体进行加热,从而提升进入颗粒捕集装置14的气体温度,进而提升颗粒捕集装置14的再生效率。
可选地,在步骤S261中,确定发动机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接收到辅助再生需求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方法还包括:
步骤S2611,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
具体地,在步骤S2611中,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时,可以通过搭建一种基于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初始温度值(以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上游的温度传感器11所测温度信号为参考依据)、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功率(以相应电力线路工作电流、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的工作电压信号为参考依据)以及时间(系统内相应控制器中的累计时间)的热力学模型,进行计算以求得结果作为该判断流程步骤的判定依据。若在空气供应装置3、第一电动阀门4、第二加热装置7保持同时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则在上述搭建的热力学模型中还需考虑经由空气供应装置3、第一电动阀门4、第二加热装置7输入至颗粒捕集装置14中的气体流量以及热流量等参数对热力学计算结果的修正。
步骤S2612,在确定颗粒捕集装置14未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的情况下,生成的第一控制指令集还用于开启第一加热装置13。
通过步骤S2611-步骤S2612,确定颗粒捕集装置14未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的情况下开启第一加热装置13,可以对颗粒捕集装置14进行辅助加热,提升颗粒捕集装置14的温度,从而在车辆处于驻车状态、发动机未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颗粒捕集装置14的温度远低于适宜其进行再生过程的温度数值范围的情况下,提升颗粒捕集装置14的工作温度,进而提升颗粒捕集装置14的再生效率。在本实施例中,确定颗粒捕集装置14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的情况下,关闭第一加热装置13,以降低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能量消耗水平。
可选地,预设条件包括第五预设条件,控制指令集包括第三控制指令集,生成第一控制指令集后,方法还包括:
步骤S281,在确定颗粒捕集装置14未完成再生、且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未接收到终止辅助再生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五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三控制指令集;
步骤S282,在确定颗粒捕集装置14未完成再生、且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未接收到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五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三控制指令集;
步骤S283,在确定颗粒捕集装置14未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且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未接收到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五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三控制指令集;
步骤S284,在确定颗粒捕集装置14未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且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未接收到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且工况信息满足第五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三控制指令集;
第三控制指令集用于控制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执行待机模式、并在执行完成待机模式后开启第二电动阀门16。
通过步骤S281-步骤S284,在车辆处于驻车状态、且用户处于驾驶或乘坐车辆的使用状态下,根据当前的工况信息和是否接收到相应指令,判断是否控制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执行待机模式和开启第二电动阀门16进行泄压,可以及时关闭相应器件以避免系统管路中因气体压力过大引起的安全隐患。
可选地,工况信息还包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泄压支路302内的第二气体压力和第三预设压力值,第五预设条件为第二气体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压力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气体压力由第二压力传感器15测量,表示从空气供应装置3下游管路出口处到第二电动阀门16上游管路入口处之间管路内实时的气体压力值,第三预设压力值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可安全承受的最大气体压力值,第三预设压力值用于判断系统是否需要控制第二电动阀门16开启以进行泄压过程。
结合步骤S281-步骤S284,在确定第二气体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压力值的情况下,控制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执行待机模式、并在执行完成待机模式后开启第二电动阀门16,即当第二气体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压力值时,首先关闭空气供应装置3、第一电动阀门4、第二电动阀门16、第二加热装置7和第一加热装置13,重置相关器件的开闭或运转状态,然后开启第二电动阀门16进行泄压,这样可使得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内不再进入新的空气且补气支路301停止向颗粒捕集装置14进行补气,控制相关器件及时停止工作可以避免进一步增大第二气体压力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安全隐患或系统损坏,在确认所有器件停止工作后开启第二电动阀门16进行泄压,可以避免因相关器件未及时停止工作而对泄压过程的干扰,以使泄压效率更高,更快地将第二气体压力降低至合理数值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在开启第二电动阀门16之后,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91,判断第二气体压力是否小于第四预设压力值;
步骤S292,在确定第二气体压力小于第四预设压力值的情况下,生成第四控制指令集,第四控制指令集用于控制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预设压力值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第四预设压力值用于在开启第二电动阀门16对系统管路进行泄压过程中判断是否可以停止该泄压过程,当第二气体压力小于第四预设压力值时,确定泄压过程已完成,可以控制第二电动阀门16关闭以停止泄压过程。
通过步骤S291-步骤S292,在确定第二气体压力小于第四预设压力值时,及时关闭第二电动阀门16,可以避免在泄压支路302内的泄压过程已经完成的情况下继续开启第二电动阀门16使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泄压支路302与外界环境保持不必要的连通,同时,有效降低系统能耗水平,降低使用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3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一种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判断模块30,第一判断模块30用于获取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的状态信息,基于状态信息判断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第二判断模块32,第二判断模块32用于在确定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判断车载电源19是否满足供电条件;控制模块34,控制模块34用于在确定车载电源19满足供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执行待机模式,执行待机模式包括获取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关闭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3、关闭第一电动阀门4、关闭第二电动阀门16、关闭第二加热装置7、关闭第一加热装置13;生成模块36,生成模块36用于在确定发动机和工况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退出待机模式,生成控制指令集,控制指令集用于开启空气供应装置3、第一电动阀门4、第二加热装置7、第一加热装置13、第二电动阀门16中的至少一个。
通过上述装置,获取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的状态信息,基于状态信息判断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在确定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判断车载电源19是否满足供电条件;在确定车载电源19满足供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执行待机模式,执行待机模式包括获取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关闭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3、关闭第一电动阀门4、关闭第二电动阀门16、关闭第二加热装置7、关闭第一加热装置13;在确定发动机和工况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退出待机模式,生成控制指令集,控制指令集用于开启空气供应装置3、第一电动阀门4、第二加热装置7、第一加热装置13、第二电动阀门16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车载电源19满足供电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车载电源19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电,并根据当前的发动机和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确定开启空气供应装置3、第一电动阀门4、第二加热装置7、第一加热装置13、第二电动阀门16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得车辆可以在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需要车载电源为其供电的情况下,根据用户实际使用需求以及所获取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的综合判断结果,选择执行相应的辅助再生功能和辅助第一加热功能,以提升颗粒捕集装置的再生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和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步骤S20,获取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的状态信息,基于状态信息判断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
步骤S22,在确定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判断车载电源19是否满足供电条件;
步骤S24,在确定车载电源19满足供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执行待机模式,执行待机模式包括获取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关闭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3、关闭第一电动阀门4、关闭第二电动阀门16、关闭第二加热装置7、关闭第一加热装置13;
步骤S26,在确定发动机和工况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退出待机模式,生成控制指令集,控制指令集用于开启空气供应装置3、第一电动阀门4、第二加热装置7、第一加热装置13、第二电动阀门16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20,获取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的状态信息,基于状态信息判断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
步骤S22,在确定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判断车载电源19是否满足供电条件;
步骤S24,在确定车载电源19满足供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执行待机模式,执行待机模式包括获取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关闭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3、关闭第一电动阀门4、关闭第二电动阀门16、关闭第二加热装置7、关闭第一加热装置13;
步骤S26,在确定发动机和工况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退出待机模式,生成控制指令集,控制指令集用于开启空气供应装置3、第一电动阀门4、第二加热装置7、第一加热装置13、第二电动阀门16中的至少一个。
图4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图中所示各部件形状的大小不代表真实比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包括:供能控制器1、空气滤清器2、空气供应装置3、空气供给管路300、补气支路301、泄压支路302、第一电动阀门4、单向阀门5、第一压力传感器6(即设置于单向阀门5至第二加热装置7的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第二加热装置7、第一氧传感器8(即设置于三元催化器9上游的氧传感器)、三元催化器9、第二氧传感器10(即三元催化器9下游的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11(该温度传感器11设置于颗粒捕集装置14的上游)、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该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用于检测颗粒捕集装置14上下游的气体压力差值)、第一加热装置13、颗粒捕集装置14、第一管路141、第二管路142、第二压力传感器15(即设置于空气供应装置3至第二电动阀门16的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第二电动阀门16、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太阳能充电装置18、车载电源1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中央服务器22、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图5是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信号逻辑关系图(图中所示各部件形状的大小不代表真实比例),图6是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能量传递逻辑关系图(图中所示各部件形状的大小不代表真实比例)。
结合图4-图6,本实施例中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与车辆其他相关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如下:
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空气供应装置3、第一电动阀门4、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加热装置7、第一加热装置13、第二压力传感器15、第二电动阀门16、太阳能充电装置18相连接;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相连接。供能控制器1的作用是接收、处理、分析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中各传感器(如上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15等)传来的测量参数数值信号以及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传来的控制参数信号,同时,供能控制器1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及控制方法控制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中各执行器在不同的判定条件下执行各种指令动作。
空气滤清器2通过相关气体管路与空气供应装置3相连接,空气滤清器2的作用是过滤进入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气体管路(即空气供给管路300)的气体,防止空气中的颗粒物或杂质进入管路系统对颗粒捕集装置14以及其他相关功能部件造成损害。
空气供应装置3通过相关气体管路与空气滤清器2、第一电动阀门4、第二电动阀门16相连接,其中,与空气供应装置3相连接的下游气体管路分成两条支路:一条支路(即上述的补气支路301)与第一电动阀门4相连接,另一条支路(即上述的泄压支路302)与第二电动阀门16相连接;空气供应装置3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相连接。空气供应装置3的作用是接收供能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根据其不同的工作模式及控制方法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为系统中的气体管路以及颗粒捕集装置14提供特定压力的空气气流,进而使颗粒捕集装置14在满足特定判定条件时高效、安全地进行再生过程。
第一电动阀门4通过相关气体管路与空气供应装置3、第二电动阀门16相连接;第一电动阀门4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连接。第一电动阀门4的作用是接收供能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根据其不同的工作模式及控制方法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执行开关指令动作,允许或阻止与其相连接的相关气体管路中的气体流动。
单向阀门5通过相关气体管路与第一电动阀门4、第二加热装置7相连接,单向阀门5的作用是在其上游气体管路(指单向阀门5与第一电动阀门4之间的气体管路,下同)中的气体压力大于其下游气体管路(指单向阀门5与第二加热装置7之间的气体管路,下同)的条件下,允许空气气流经其流向其下游气体管路;在其下游管路中的气体压力大于其上游气体管路的条件下,阻止空气气流经其流向其上游气体管路。
第一压力传感器6安装在单向阀门5与第二加热装置7之间的气体管路上,第一压力传感器6的测量探头插入该段气体管路之中(在安装时应保证气体管路的密封性);第一压力传感器6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6的作用是测量其探头位置相关气体管路之中的实时气体压力,并将该气体压力数值传输至供能控制器1。
第二加热装置7的上游通过相关气体管路与单向阀门5相连接,第二加热装置7的下游通过相关气体管路通入发动机排气系统中的气体管路(即发动机排气系统三元催化器9和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之间的第一管路141)中;第二加热装置7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相连接。第二加热装置7的作用是接收供能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根据其不同的工作模式及控制方法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加热来自空气供应装置3的空气气流,使空气气流的温度数值更加接近颗粒捕集装置14再生所需的适宜温度数值范围,进而促进颗粒捕集装置14正常、安全地进行再生过程,并提高颗粒捕集装置14的再生效率。
第一氧传感器8安装在三元催化器9上游的气体管路上,第一氧传感器8的测量探头插入该段气体管路之中(在安装时应保证气体管路的密封性);第一氧传感器8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相连接。第一氧传感器8的作用是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监测三元催化器9上游气体管路中排气的氧浓度,并向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反馈氧浓度信号,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控制发动机燃烧室内混合气的空燃比提供参照依据。
三元催化器9通过相关气体管路与发动机排气歧管(或发动机排气涡轮)出口、颗粒捕集装置14相连接;三元催化器9与颗粒捕集装置14之间的气体管路(即上述的第一管路141)与第二加热装置7的下游气体管路(即上述的补气支路301的下游)相连接。三元催化器9的作用是将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通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转变为二氧化碳(CO2)、水(H2O)和氮气(N2)。
第二氧传感器10安装在三元催化器9下游的气体管路上,其测量探头插入该段管路之中(在安装时应保证管路的密封性);第二氧传感器10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相连接。第二氧传感器10的作用是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监测三元催化器9下游气体管路中排气的氧浓度,并向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反馈氧浓度信号,与第一氧传感器8监测的氧浓度信号进行对比,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判断三元催化器9是否正常工作提供判定依据。
温度传感器11安装在颗粒捕集装置14上游的气体管路上,温度传感器11的测量探头插入该段气体管路之中(在安装时应保证管路的密封性);温度传感器11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相连接。温度传感器11的作用是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监测颗粒捕集装置14的上游气体管路中气体的温度,并向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传输该温度信号,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计算颗粒捕集装置14当前累积碳量、再生效率以及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具备进行相应再生过程的条件等提供参考依据。
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安装在颗粒捕集装置14上、下游的气体管路上,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的两支测量管路(或者测量探头)分别插入颗粒捕集装置14上、下游的气体管路之中(在安装时应保证管路的密封性);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相连接。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的作用是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监测颗粒捕集装置14上、下游气体管路中气体的压力差值,并向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传输气体压力差值信号,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加热装置13包裹于颗粒捕集装置14的外部。为防止颗粒捕集装置14工作过程中发生形变,第一加热装置13的内侧壳体与颗粒捕集装置14的外壳之间应保留一定的间隙;为确保系统的安全工作,第一加热装置13的外部壳体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并保证其内部与外界之间的绝缘。第一加热装置13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相连接。第一加热装置13的作用是接收供能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根据其不同的工作模式及控制方法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加热颗粒捕集装置14,使颗粒捕集装置14内部温度更加接近再生所需的适宜温度范围,进而促进颗粒捕集装置14正常、安全地进行再生过程,并提高颗粒捕集装置14的再生效率。
颗粒捕集装置14通过相关气体管路与三元催化器9、第二加热装置7相连接;颗粒捕集装置14的外壳被第一加热装置13包裹并与第一加热装置13的内侧壳体保持一定的间隙。颗粒捕集装置14的作用是利用其内部特殊结构(以及材料等)将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颗粒排放物进行捕捉、收集,进而阻止颗粒排放物排放至大气环境之中。
第二压力传感器15安装在第二电动阀门16上游的气体管路上,第二压力传感器15的测量探头插入气体管路之中(在安装时应保证气体管路的密封性);第二压力传感器15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相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15的作用是测量其探头位置的相关气体管路(空气供应装置3下游至第二电动阀门16上游的气体管路)之中的实时气体压力,并将该气体压力数值传输至供能控制器1。
第二电动阀门16通过相关气体管路与空气供应装置3、第一电动阀门4相连接;第二电动阀门16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相连接。第二电动阀门16的作用是接收供能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在空气供应装置3下游气体管路(即上述的泄压支路302)之中的气体压力超过气体管路所能承受的最大气体压力时开启泄压,确保系统安全工作,使气体管路中的气体压力数值降至合理范围内。
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通过信号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第一氧传感器8、第二氧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1、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相连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通过电力线路与第一氧传感器8、第二氧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1、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车载电源19相连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的作用是接收、处理、分析来自发动机及车辆各传感器的测量参数数值信号以及来自供能控制器1的控制参数信号,同时,向发动机及车辆各执行器传输控制信号,保证发动机及车辆按照预设的运行参数安全、可靠、高效地工作,并保证其良好的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仅提及与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工作相关的各部件、系统间的逻辑连接关系,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与发动机及车辆其他传感器、执行器等部件、系统间的逻辑连接关系在此忽略,但是这些部件、系统间的逻辑连接关系对于发动机及车辆的正常运行也是必不可少的。
太阳能充电装置18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相连接。太阳能充电装置18的作用是接收供能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在太阳能充电装置18能够接收足够太阳辐射能且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或车载电源19需要太阳能充电装置18提供电能的条件下,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光化学效应转换为电能,并向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或车载电源19提供电能。
车载电源19通过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相连接。车载电源19的作用是为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发动机及车辆的各用电设备提供满足其正常工作电压的、充足的电能。
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通过信号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相连接;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通过电力线路与车载电源19相连接。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的作用是保持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以及其他车辆控制设备之间通讯及数据信息交换,为用户显示整车及其各系统和主要部件的工作状态并报告相应故障。
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通过信号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相连接;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通过电力线路与车载电源19相连接。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的作用是接收来自中央服务器22以及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通过信号线路传输至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以及其他车辆控制设备执行相应指令动作;同时,将相应指令功能执行的状态或结果(正在进行、成功、失败等)反馈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至中央服务器22。
中央服务器22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进行无线通信;中央服务器22可由车辆制造商或其他具备运营资质的企业、团体进行维护运营。中央服务器22的作用是实时接收来自(一定区域内的)各产品用户的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的有效控制信号,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在评估完成后将其传输至与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相对应的车辆中的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同时,接收来自(一定区域内的)各车辆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的反馈信号,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在评估完成后将其传输至与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相对应的各产品用户的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
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中央服务器22以及与该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相对应的车辆中的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进行无线通信。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的作用是为用户提供其车辆产品的远程控制功能载体,根据用户的意愿及相应操作,向中央服务器22以及相应车辆的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发送指令及控制信号。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存在形式可以通过在用户移动通信设备上安装相应软件进行实现,也可以为独立的移动通信设备及软件。
如图4所示,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中,气流流向如下:
流入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排气气流F1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从发动机燃烧室内进入发动机排气系统,经由发动机排气歧管(或发动机排气涡轮)、三元催化器9以及相关气体管路流向三元催化器9的下游的气体管路,并在该段气体管路中与由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流入的气体气流F4混合(此时空气供应装置3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且第一电动阀门4处于开启状态),形成由发动机排气系统流向大气环境的尾气气流F2并流向颗粒捕集装置14及其下游气体管路中。
由发动机排气系统流向大气环境的尾气气流F2通过颗粒捕集装置14上游相关气体管路,经由颗粒捕集装置14及其下游气体管路流入大气环境之中。
流入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空气气流F3在空气供应装置3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条件下,经由空气滤清器2、空气供应装置3以及相关气体管路流向空气供应装置3的下游气体管路之中。
由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流入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气体气流F4在空气供应装置3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且第一电动阀门4处于开启状态的条件下,通过第一电动阀门4的上游气体管路,经由第一电动阀门4、单向阀门5、第二加热装置7以及相关气体管路流入发动机排气系统中,与流入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排气气流F1混合,形成由发动机排气系统流向大气环境的尾气气流F2并流向颗粒捕集装置14及其下游气体管路之中。
泄压气流F5在空气供应装置3下游气体管路之中的气体压力超过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气体管路所能承受的最大气体压力,第一电动阀门4处于关闭状态且第二电动阀门16处于开启状态的条件下,通过第二电动阀门16的上游气体管路,经由第二电动阀门16以及相关气体管路流入大气环境之中。
图7-图22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在图7-图22中涉及的各变量及变量名含义如下: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上游管路入口处实时气体温度值T_GPF_I_a由温度传感器11测量,表示颗粒捕集装置14上游管路入口处实时的气体温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上游管路入口处实时气体温度值T_GPF_I_a即为前述的气体温度。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适宜再生温度下限第三阶段阈值T_GPFR_V_LLL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适宜进行再生过程的温度范围下限第三阶段阈值(存在数值关系:T_GPFR_V_LLL<T_GPFR_V_LL<T_GPFR_V_L,即T_GPFR_V_LLL为温度数值最低的下限阈值)。该阈值用于在供能控制器1执行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100时,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在进行再生过程前是否已经预热完毕。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适宜再生温度下限第三阶段阈值T_GPFR_V_LLL即为前述的第一预设温度值。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适宜再生温度下限第二阶段阈值T_GPFR_V_LL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适宜进行再生过程的温度范围下限第二阶段阈值(存在数值关系:T_GPFR_V_LLL<T_GPFR_V_LL<T_GPFR_V_L)。该阈值用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供能控制器1执行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100时,用于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在进行再生过程前是否已经预热完毕;第二种情况,在供能控制器1执行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100或执行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300时,用于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在进行再生过程中其工作温度是否低于适宜的温度范围,以决定第二加热装置7是否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适宜再生温度下限第二阶段阈值T_GPFR_V_LL即为前述的第四预设温度值。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适宜再生温度下限第一阶段阈值T_GPFR_V_L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颗粒捕集装置14适宜进行再生过程的温度范围下限第一阶段阈值(存在数值关系:T_GPFR_V_LLL<T_GPFR_V_LL<T_GPFR_V_L,即T_GPFR_V_LLL为温度数值最高的下限阈值)。该阈值用于在供能控制器1执行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100或执行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300或执行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50100时,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在进行再生过程中其工作温度是否低于适宜的温度范围,以决定第二加热装置7是否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适宜再生温度上限第一阶段阈值T_GPFR_V_H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在发动机处于点火运行状态,颗粒捕集装置14进行再生过程时,判断空气供应装置3是否应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的温度上限第一阶段阈值,若T_GPF_I_a≥T_GPFR_V_H,则控制空气供应装置3使其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适宜再生温度上限第一阶段阈值T_GPFR_V_H即为前述的第二预设温度值。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适宜再生温度上限第二阶段阈值T_GPFR_V_HH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在发动机停止点火运行状态,且颗粒捕集装置14进行再生过程时,判断空气供应装置3是否应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的温度上限第二阶段阈值,若T_GPF_I_a≥T_GPFR_V_HH,则控制空气供应装置3使其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适宜再生温度上限第二阶段阈值T_GPFR_V_HH即为前述的第三预设温度值。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上游管路内实时气体压力值P_GPF_I_a由第一压力传感器6测量,表示颗粒捕集装置14上游管路入口处(或表示单向阀门5下游管路出口处)实时的气体压力值。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上游管路内实时气体压力值P_GPF_I_a即为前述的第一气体压力。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实时气体压力值P_GPFARSP_O_a由第二压力传感器15测量,表示从空气供应装置3下游管路出口处到第二电动阀门16上游管路入口处(或从空气供应装置3下游管路出口处到第一电动阀门4上游管路入口处)之间管路内实时的气体压力值。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实时气体压力值P_GPFARSP_O_a即为前述的第二气体压力。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泄压完成时管路内气体压力上限阈值P_GPFARSP_V_S_H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在开启第二电动阀门16对系统管路进行泄压过程中,用于判断泄压过程是否停止的气体压力阈值,若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则控制第二电动阀门16关闭停止泄压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泄压完成时管路内气体压力上限阈值P_GPFARSP_V_S_H即为前述的第四预设压力值。
空气供应装置3最大气体供应能力工作时下游管路出口处气体压力上限阈值P_GPFARSP_MAX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空气供应装置3正常工作时可输送的气体压力最大值。该阈值用于在系统辅助再生相关功能开启时,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上游管路入口处实时的气体压力值是否高于空气供应装置3气体供应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空气供应装置3最大气体供应能力工作时下游管路出口处气体压力上限阈值P_GPFARSP_MAX即为前述的第一预设压力值。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正常工作时管路内气体压力上限阈值P_GPFARSP_V_H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可安全承受的最大气体压力值。该阈值用于判断系统是否需要控制第二电动阀门16开启以进行泄压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正常工作时管路内气体压力上限阈值P_GPFARSP_V_H即为前述的第三预设压力值。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适宜再生时上游管路内气体压力上限阈值P_GPFARP_V_H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颗粒捕集装置14具备可进行再生过程能力(或具备正常工作能力)时其上游管路内气体压力上限阈值。该阈值用于判断系统是否可执行辅助加热相关功能,若P_GPF_I_a≥P_GPFARP_V_H,则关闭辅助加热相关功能。对于大多数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及排气系统,设计时为了减小空气供应装置3的能耗水平,一般存在数值关系:P_GPFARP_V_H≥P_GPFARSP_MAX。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适宜再生时上游管路内气体压力上限阈值P_GPFARP_V_H即为前述的第二预设压力值。
系统累计等待时间上限阈值t_Sys_Wait_H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系统对某项功能进行等待时的最长等待时间。若t_Sys_Wait_a≥t_Sys_Wait_H,则系统停止等待。
系统累计等待时间实时值t_Sys_Wait_a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累计等待时间值。
用户与车辆实时距离值DIST_U-C_a由中央服务器22通过定位技术(例如定时测距导航卫星反馈目标对象的实时位置信号)计算用户(或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与车辆实时距离值。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驻车远程预控相关功能激活时用户与车辆距离的上限阈值DIST_U-C_V_L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该阈值用于在供能控制器1执行驻车远程预控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50000时,判断系统是否停止执行辅助再生功能,若DIST_U-C_a≥DIST_U-C_V_L,则禁止开启(若辅助再生功能正在进行则停止该功能)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
针对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以及发动机、车辆处于不同运行和工作状态,本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5种控制工作模式,包括:休眠模式、待机模式、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非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驻车远程预控工作模式。针对不同的控制工作模式,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将执行不同的控制方法流程步骤,包括:休眠模式流程步骤S0100-010100、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000、非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000、驻车远程预控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50000。
在执行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时,本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4种控制子模式,包括: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针对不同的控制模式,系统将执行不同的控制方法流程步骤,包括: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100、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200、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300、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400。
在执行非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时,本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4种控制子模式,包括: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相应地,针对不同的控制模式,系统将执行不同的控制方法流程步骤,包括: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100、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200、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300、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在执行驻车远程预控工作模式时,本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2种控制子模式,包括: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相应地,针对不同的控制模式,系统将执行不同的控制方法流程步骤,包括: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50100、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50200。
具体地,图7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总体流程图,如图7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休眠模式流程步骤S0100-010100);执行判断步骤SJ0100-00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步骤SJ0100-00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2(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000);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步骤SJ0100-0000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休眠模式流程步骤S0100-010100);执行判断步骤SJ0100-00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步骤SJ0100-00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驻车远程预控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50000);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休眠模式流程步骤S0100-010100);执行判断步骤SJ0100-00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4(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反馈信号“太阳能充电装置目前无法正常工作。”);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5(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非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000);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具体地,图8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休眠模式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2(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6(根据系统工作模式设置并读取系统累计等待时间上限变量t_Sys_Wait_H的值);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7(累计等待时间并储存入系统累计等待时间变量t_Sys_Wait_a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8(停止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之间的实时数据通讯,仅保留唤醒所需信号通讯);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9(停止对辅助再生系统内所有传感器的电能供应);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10(停止与辅助再生系统内所有传感器的数据通讯);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11(复位辅助再生系统所有控制参数、控制状态标志位参数数值);结束流程步骤S0100-010100。
具体地,图9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待机模式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1(保持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之间的实时数据通讯);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2(保持对辅助再生系统内所有传感器的电能供应);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3(保持与辅助再生系统内所有传感器的数据通讯,并实时接收其测量数据信号);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4(根据当前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重新加载辅助再生系统所有控制参数的目标值和限值);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9(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结束流程步骤S0100-020100。
具体地,图10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控制方法的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4(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5(是否开启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6(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2(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1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4(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5(是否开启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6(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气体压力大于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能力,无法执行辅助再生功能功能。”);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4(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5(是否开启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4(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4(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2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7(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5(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3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7(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8(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6(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4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7(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8(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7(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用户驾乘状态已改变,系统相关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无法正常工作,基于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的系统相关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中,“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指系统已确认车辆驾驶员或用户在物理空间上处于车厢内部,即处于“驾乘车辆”使用状态的前提下,向系统发送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是指系统已确认车辆驾驶员或用户在物理空间上处于车厢内部,即处于“驾乘车辆”使用状态的前提下,向系统发送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
具体地,图11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控制方法的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5(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8(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5(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8(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0(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5(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8(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9(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4(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5(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8(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9(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2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5(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8(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9(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5(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5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5(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流程步骤S0100-030118(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流程步骤S0100-03011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流程步骤S0100-03012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7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气体压力大于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能力,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颗粒捕集装置工作温度过低,尝试执行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4(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6(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发动机已停止运转,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无法正常工作,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100。
具体地,图12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控制方法的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4(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4(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5(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0(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4(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5(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6(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4(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4(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5(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6(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2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4(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5(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6(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6(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管路气体压力超限,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发动机已停止运转,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0(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无法正常工作,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200。
具体地,图13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发动机运转状态改变,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0(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6(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4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8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7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0(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1(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8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气体压力大于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能力,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7(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因用户驾乘状态已改变,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9(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无法正常工作,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300。
具体地,图14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4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发动机运转状态改变,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0(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6(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6(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8(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6(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6(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8(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4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6(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管路气体压力超限,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20(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用户驾乘状态已改变,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2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2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无法正常工作,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400。
具体地,图15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非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5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5(是否开启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6(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2(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1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5(是否开启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6(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气体压力大于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能力,无法执行辅助再生功能功能。”);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5(是否开启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4(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2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7(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5(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3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7(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8(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6(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4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7(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8(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7(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不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条件,无法执行相关功能。”);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辆电控系统未处于上电状态,无法执行相关功能。”);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具体地,图16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6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已具备正常工作能力,辅助再生系统正在尝试转换工作模式……”);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6(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0(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6(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6(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6(向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6(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在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4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6(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6(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7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6(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9(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0(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8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4(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气体压力大于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能力,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颗粒捕集装置工作温度过低,尝试执行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6(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发动机已停止运转,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30(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不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条件,无法执行相关功能。”);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100。
具体地,图17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7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已具备正常工作能力,辅助再生系统正在尝试转换工作模式……”);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0(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6(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6(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8(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6(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6(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8(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4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6(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管路气体压力超限,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20(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发动机已停止运转,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2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2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不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条件,无法执行相关功能。”);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200。
具体地,图18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8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已具备正常工作能力,辅助再生系统正在尝试转换工作模式……”);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4(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发动机运转状态改变,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6(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9(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2(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6(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9(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0(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4(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6(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9(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0(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2(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6(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9(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0(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2(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6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6(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9(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0(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6(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0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6(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8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6(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2(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9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7(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气体压力大于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能力,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9(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因用户驾乘状态已改变,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3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3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不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条件,无法执行相关功能。”);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300。
具体地,图19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9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已具备正常工作能力,辅助再生系统正在尝试转换工作模式……”);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4(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发动机运转状态改变,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5(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8(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6(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5(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8(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6(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7(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4(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5(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8(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6(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7(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8(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9(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5(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8(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6(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7(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8(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9(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6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5(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8(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6(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7(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8(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5(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20(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管路气体压力超限,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2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22(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用户驾乘状态已改变,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2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24(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不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条件,无法执行相关功能。”);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具体地,图20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驻车远程预控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20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001(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因用户驾乘状态已改变,系统相关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3(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002(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501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3(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4(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0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502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3(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4(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0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无法正常工作,基于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的系统相关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000。
具体地,图21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21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2(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因用户驾乘状态已改变,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100。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1(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100。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9(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远程预控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3(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100。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9(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远程预控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7(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100。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9(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远程预控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5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9(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远程预控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9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7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1(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2(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8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6(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气体压力大于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能力,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100。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7(根据系统工作模式设置并读取系统累计等待时间上限变量t_Sys_Wait_H的值);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8(累计等待时间并储存入系统累计等待时间变量t_Sys_Wait_a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9(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当前用户与车辆距离较远,为保证安全,禁止开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是否开启驻车远程预控辅助加热功能?”);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2(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3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100。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7(根据系统工作模式设置并读取系统累计等待时间上限变量t_Sys_Wait_H的值);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8(累计等待时间并储存入系统累计等待时间变量t_Sys_Wait_a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9(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当前用户与车辆距离较远,为保证安全,禁止开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是否开启驻车远程预控辅助加热功能?”);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2(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3(t_Sys_Wait_a>t_Sys_Wait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3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休眠模式流程步骤S0100-01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32(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系统等待时间超限,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进入休眠模式。”);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100。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7(根据系统工作模式设置并读取系统累计等待时间上限变量t_Sys_Wait_H的值);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8(累计等待时间并储存入系统累计等待时间变量t_Sys_Wait_a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9(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当前用户与车辆距离较远,为保证安全,禁止开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是否开启驻车远程预控辅助加热功能?”);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2(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3(t_Sys_Wait_a>t_Sys_Wait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8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3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3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无法正常工作,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100。
具体地,图22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22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2(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因用户驾乘状态已改变,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1(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5(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远程预控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3(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5(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远程预控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6(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7(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5(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远程预控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6(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5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5(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远程预控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6(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9(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管路气体压力超限,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2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21(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无法正常工作,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200。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方式可通过其他的能量供给技术方案替代,例如:1.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电力系统供能的方式(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以及通过其他型式应用电能的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供应、转化系统);2.车载动力电池供能的方式(针对纯电动汽车);3.车载燃料电池电堆或燃料电池发动机供能的方式(针对燃料电池汽车);4.基于风能发电供能的方式;5.基于核能发电供能的方式(包括基于微型热核聚变装置或微型核裂变反应堆装置的能量转化系统)。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针对以上可利用其他形式可再生能源(如风能等)的能量供给替代技术方案设计和制造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本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基本相同。仅需要针对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太阳能充电装置18、车载电源19等相关系统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控制信号线路和系统控制方法逻辑进行更改,而除此之外,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工作模式)均不需要进行更改。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针对以上可利用其他形式非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天然气等)或二次能源(如电能、氢能、汽油等)的能量供给替代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基本相同。仅需要针对以下两点技术方案进行更改: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太阳能充电装置18、车载电源19等相关系统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控制信号线路和系统控制方法逻辑;2.针对选择利用替代方案能源为系统供能或利用车载电源单独为系统供能的判断条件(当车辆所储存的非可再生能源或二次能源当量低于某阈值时应停止利用其为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除此之外,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其他控制方法(工作模式)均不需要进行更改。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基于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供能控制器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中央服务器22、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之间的控制信号线路连接关系和(或)数据传输关系以远程通信方式完成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再生过程或辅助加热过程的技术方案可由以下替代技术方案完成:利用安装于(或以其他型式储存于)手机(或其他型式的、可完成远程通信功能的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的应用软件(或应用程序等)完成用户远程操控完成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再生过程或辅助加热过程,以替代本发明专利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的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基于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辅助加热过程的技术方案可由换热装置的技术方案替代。换热装置可利用换热工质(如发动机冷却液)以及相应管路(如与发动机冷却系统相连的液体管路)与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气体管路中的气体进行热量交换,以完成相应的辅助加热过程。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可由泄压压力等于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正常工作时管路内气体压力上限阈值P_GPFARSP_V_H的泄压阀门替代。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针对内容为“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的所有判断流程步骤,太阳能充电装置18输出的电压值(或太阳能充电装置18输出的电能功率值等)是否超过系统预设的某阈值可以作为该判断流程步骤的判定依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针对内容为“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或“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的所有判断流程步骤,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中表示发动机点火信号、启动车辆信号以及车载电源19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供电信号的控制变量的数值(或标志位的数值)可以作为该判断流程步骤的判定依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针对内容为“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的所有判断流程步骤,以下信息数据可以综合作为该判断流程步骤的判定依据:1.汽车遥控钥匙(或其他任何型式的无线汽车遥控装置)当前与车辆之间的连接状态或通信状态(包括判断汽车遥控钥匙是否插入相应锁孔之中及其在锁孔中动作或位置的状态信息,判断汽车遥控钥匙是否在车辆车厢内部及其与车辆之间的物理位置关系、距离状态信息等);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中表示发动机点火信号、启动车辆信号以及车载电源19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供电信号的控制变量的数值(或标志位的数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针对内容为“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的所有判断流程步骤,系统可以通过搭建一种基于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初始温度值(以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上游的温度传感器11所测温度信号为参考依据)、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功率(以相应电力线路工作电流、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的工作电压信号为参考依据)以及时间(系统内相应控制器中的累计时间)的热力学模型,进行计算以求得结果作为该判断流程步骤的判定依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针对内容为“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的所有判断流程步骤,以下信息数据可以综合作为该判断流程步骤的判定依据:1.安装于发动机各系统中的传感器信号数值以及储存在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中的累碳模型、再生模型等数据和程序;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输出的气体流量;3.基于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上游的温度传感器11所测温度信号、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功率(以相应电力线路工作电流、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的工作电压信号为参考依据)、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功率以及时间(系统内相应控制器中的累计时间)的热力学模型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和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可设计为PTC(PositiveTemperature Coefficient)加热器作为电能-热能转化的辅助加热装置。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及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在现有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添加车载太阳能充电装置18、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辅助再生系统加热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和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以及提供相应的控制方法:利用车载太阳能充电装置18在太阳辐射能量充足情况下为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以及车辆其他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利用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控制其在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满足再生条件时为其提供充足的空气(氧气)气流;利用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控制其为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14提供热源,使其工作温度能够更加快速地达到再生时所需的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利用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控制其为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所产生的空气流提供热源,使空气流的温度更加接近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14再生所需温度,进而促进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14正常、安全地进行再生过程。另外,本方案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手段,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使用户可以利用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通过与中央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将“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预控辅助加热”等指令信号传输至远程交互通信系统,通过其唤醒车辆中的相关系统并执行相应动作指令,使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14能够在用户使用车辆时更加快速地达到适宜工作温度范围,以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具有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为上述实施例中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的状态信息,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判断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
在确定所述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判断车载电源(19)是否满足供电条件;
在确定所述车载电源(19)满足供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执行待机模式,执行所述待机模式包括获取所述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关闭所述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3)、关闭第一电动阀门(4)、关闭第二电动阀门(16)、关闭第二加热装置(7)、关闭第一加热装置(13);
在确定发动机和所述工况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退出所述待机模式,生成控制指令集,所述控制指令集用于开启所述空气供应装置(3)、所述第一电动阀门(4)、所述第二加热装置(7)、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3)、所述第二电动阀门(16)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所述控制指令集包括第一控制指令集,所述方法包括:
在确定所述发动机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接收到辅助再生需求指令、且所述工况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集;
和/或,在确定所述发动机未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接收到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且所述工况信息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集;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集至少用于开启所述空气供应装置(3)和所述第一电动阀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第三预设条件和第四预设条件,所述控制指令集包括第二控制指令集,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发动机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所述工况信息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所述第二控制指令集;
和/或,在确定所述发动机未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接收到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且所述工况信息满足所述第四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所述第二控制指令集;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指令集至少用于开启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3),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3)用于加热颗粒捕集装置(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况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之一:第一预设温度值、第二预设温度值、第三预设温度值、颗粒捕集装置(14)的上游管路入口处的气体温度、第一预设压力值、第二预设压力值、所述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补气支路(301)内的第一气体压力;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气体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且所述第一气体压力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值、且所述气体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气体压力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值、且所述气体温度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值;
所述第三预设条件为所述气体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且所述第一气体压力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值;
所述第四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气体压力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况信息还包括第四温度预设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气体温度小于所述第四温度预设值的情况下,生成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集还用于开启所述第二加热装置(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发动机处于点火运行状态、且接收到辅助再生需求指令、且所述工况信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
在确定所述颗粒捕集装置(14)未完成所述辅助第一加热功能的情况下,生成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集还用于开启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第五预设条件,所述控制指令集包括第三控制指令集,生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集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颗粒捕集装置(14)未完成再生、且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未接收到终止辅助再生指令、且所述工况信息满足所述第五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所述第三控制指令集;
和/或,在确定所述颗粒捕集装置(14)未完成再生、且所述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未接收到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且所述工况信息满足所述第五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所述第三控制指令集;
和/或,在确定所述颗粒捕集装置(14)未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且所述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未接收到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且所述工况信息满足所述第五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所述第三控制指令集;
和/或,在确定所述颗粒捕集装置(14)未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且所述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未接收到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且所述工况信息满足所述第五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所述第三控制指令集;
所述第三控制指令集用于控制所述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执行所述待机模式、并在执行完成所述待机模式后开启所述第二电动阀门(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况信息还包括所述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泄压支路(302)内的第二气体压力、第三预设压力值,所述第五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气体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压力值。
9.一种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获取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的状态信息,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判断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
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处于上电状态的情况下,判断车载电源(19)是否满足供电条件;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车载电源(19)满足供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执行待机模式,执行所述待机模式包括获取所述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信息、关闭所述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3)、关闭第一电动阀门(4)、关闭第二电动阀门(16)、关闭第二加热装置(7)、关闭第一加热装置(13);
生成模块,所述生成模块用于在确定发动机和所述工况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退出所述待机模式,生成控制指令集,所述控制指令集用于开启所述空气供应装置(3)、所述第一电动阀门(4)、所述第二加热装置(7)、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3)、所述第二电动阀门(16)中的至少一个。
10.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行控制。
CN202211033487.4A 2022-08-26 2022-08-26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 Active CN115405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3487.4A CN115405401B (zh) 2022-08-26 2022-08-26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3487.4A CN115405401B (zh) 2022-08-26 2022-08-26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05401A true CN115405401A (zh) 2022-11-29
CN115405401B CN115405401B (zh) 2023-10-27

Family

ID=84161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33487.4A Active CN115405401B (zh) 2022-08-26 2022-08-26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0540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3043A (ja) * 1993-08-20 1995-03-07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DE10125485A1 (de) * 2000-05-30 2001-12-13 Ford Global Tech Inc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Regeneration eines Dieselpartikelfilter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US20070199312A1 (en) * 2006-02-28 2007-08-30 Caterpillar Inc. Particulate trap regenera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CN107355289A (zh) * 2017-08-18 2017-11-17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dpf再生控制系统及该系统的实验台
WO2021169947A1 (zh) * 2020-02-24 2021-09-0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颗粒捕集器再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017169A (zh) * 2022-01-05 2022-02-0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pf再生控制方法、装置和发动机
CN114673599A (zh) * 2022-04-18 2022-06-2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颗粒捕集器驻车再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处理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3043A (ja) * 1993-08-20 1995-03-07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DE10125485A1 (de) * 2000-05-30 2001-12-13 Ford Global Tech Inc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Regeneration eines Dieselpartikelfilter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US20070199312A1 (en) * 2006-02-28 2007-08-30 Caterpillar Inc. Particulate trap regenera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CN107355289A (zh) * 2017-08-18 2017-11-17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dpf再生控制系统及该系统的实验台
WO2021169947A1 (zh) * 2020-02-24 2021-09-0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颗粒捕集器再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017169A (zh) * 2022-01-05 2022-02-0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pf再生控制方法、装置和发动机
CN114673599A (zh) * 2022-04-18 2022-06-2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颗粒捕集器驻车再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处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05401B (zh) 2023-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3258B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的催化剂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733901B (zh) 用于废气后处理系统的太阳能供能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US8306710B2 (en) Method for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regeneration in a vehicle equipped with a hybrid engine background of the invention
CN109611184A (zh) 驻车再生控制方法、系统、柴油车及存储介质
KR102371252B1 (ko) 냉시동 시 차량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795374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中氢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EP3375994A1 (en) Method for preconditioning a vehicle before engine start and a vehicle adapted to be preconditioned before engine start
CN110520342A (zh)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
CN111677596A (zh) 柴油颗粒捕集器的再生方法及装置
US20160153329A1 (en) Particulate filter regeneration method of diesel hybrid vehicle
CN101457704A (zh) 用于颗粒物质过滤器的控制系统
US2024001142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heating cycle to an after-treatment system of a vehicle
CN104092365B (zh) 直流高低压转换器的使能控制方法及输出电压控制方法
WO2012053603A1 (ja) 再生制御装置、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および再生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2383250B1 (ko) 차량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매연 필터를 가열하는 방법
CN115405401A (zh)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
CN105196838B (zh) 一种车用太阳能空气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5419489B (zh) 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5419488B (zh) 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5419491B (zh) 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
JP4983614B2 (ja) 電気加熱式触媒の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CN115370453B (zh) 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5419490B (zh) 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8030333U (zh)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4590241A (zh) 车辆的怠速充电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