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0333U -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30333U
CN218030333U CN202222267413.9U CN202222267413U CN218030333U CN 218030333 U CN218030333 U CN 218030333U CN 202222267413 U CN202222267413 U CN 202222267413U CN 218030333 U CN218030333 U CN 218030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executing
flow
regeneration system
trap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674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同
杨航
刘泽华
张亮
董立冬
宋庆文
刁旭
徐宁宁
闫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22674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30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30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303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Processes For Solid Components From Exhaus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系统包括:供能控制器;颗粒捕集装置,颗粒捕集装置的进气端与三元催化器的出口端通过第一管路连通,颗粒捕集装置的出气端通过第二管路与外部环境连通;空气供给管路,空气供给管路的下游至少具有补气支路和泄压支路,泄压支路与外部环境连通,补气支路与第一管路连通,补气支路的下游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补气支路中的气体,第二加热装置与供能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二加热装置对补气支路内的气体进行加热,提高颗粒捕集装置的进气温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排气温度过低引起的颗粒捕集装置再生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再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进一步减少乘用车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颗粒物排放,各汽车制造厂商开始采用在车用发动机排气系统中加装颗粒捕集装置的技术。然而,在用户日常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部分低温地区,颗粒捕集装置常常无法拥有充足的时间凭借被动再生以清理其内部所累积的积碳。因此,如何提高颗粒捕集装置的再生效率,使颗粒捕集装置能在更广泛的汽车使用工况中满足再生条件,是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颗粒捕集器再生方法、控制器和再生系统”,其实现方案是在颗粒捕集装置基础上设置风源和热源,利用热源加热由风源提供的空气气流,并送入颗粒捕集装置的入口,以缩短颗粒捕集装置的再生时间,并提高颗粒捕集装置的再生效率。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为:当发动机工作在负荷较大的工况时,即发动机的排气背压(或颗粒捕集装置上游入口处排气系统内气体压力)较高时,则需要相应提高风源的功率以增大其供给气体的压力,否则将无法达到该系统的技术目的,因此局限了系统的应用工况和应用场景。
针对现有技术中,大多数乘用车在使用过程中因发动机排气温度过低而导致的颗粒捕集装置(GPF或DPF)再生时间不足和再生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排气温度过低引起的颗粒捕集装置的再生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包括:供能控制器;颗粒捕集装置,颗粒捕集装置的进气端与三元催化器的出口端通过第一管路连通,颗粒捕集装置的出气端通过第二管路与外部环境连通;空气供给管路,空气供给管路的下游至少具有补气支路和泄压支路,泄压支路与外部环境连通,补气支路与第一管路连通,补气支路的下游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补气支路中的气体,第二加热装置与供能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泄压支路与补气支路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阀门结构,阀门结构用于控制泄压支路与补气支路的通断,阀门结构与供能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阀门结构包括第一电动阀门,第一电动阀门设置于补气支路的上游,系统还包括:单向阀门,单向阀门设置于第一电动阀门与第二加热装置之间;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单向阀门与第二加热装置之间,第一压力传感器与供能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阀门结构包括第二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设置于泄压支路上,系统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泄压支路的上游,第二压力传感器靠近阀门结构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与供能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第一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与颗粒捕集装置连接,第一加热装置与供能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第一加热装置用于加热颗粒捕集装置。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颗粒捕集装置的上游,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颗粒捕集装置的上游的管路内的气体温度;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用于检测颗粒捕集装置的上下游的管路内的气体压力差值。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第一氧传感器,第一氧传感器设置于三元催化器的上游,第一氧传感器靠近三元催化器的进口端设置;第二氧传感器,第二氧传感器设置于三元催化器的下游,第二氧传感器靠近三元催化器的出口端设置。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的入口端靠近空气供给管路的入口设置;空气供应装置,空气供应装置设置于空气供给管路上,空气供应装置与空气滤清器的出口端连接,空气供应装置与供能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空气供应装置用于调节空气供给管路的气体流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为上述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
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与供能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路进行连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与温度传感器、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第一氧传感器、第二氧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通过信号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连接;远程交互通信系统,远程交互通信系统通过信号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连接;车载电源,车载电源通过电力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供能控制器、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远程交互通信系统连接;太阳能充电装置,太阳能充电装置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连接;中央服务器,中央服务器与远程交互通信系统、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入颗粒捕集装置的进气端的气体可以包括来自三元催化器的发动机排气和补气支路提供的空气,补气支路上设置第二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可以对补气支路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提高进入颗粒捕集装置的气体温度,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排气温度过低引起的颗粒捕集装置的再生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泄压支路可以在空气供给管路中的气体压力超过预设范围时进行泄压,将空气供给管路、补气支路中的气体压力降至合理范围内,确保各装置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实施例的控制信号逻辑关系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实施例的能量传递逻辑关系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总体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休眠模式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待机模式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控制方法的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控制方法的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控制方法的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非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驻车远程预控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供能控制器;2、空气滤清器;3、空气供应装置;300、空气供给管路;301、补气支路;302、泄压支路;
4、第一电动阀门;5、单向阀门;6、第一压力传感器;7、第二加热装置;
8、第一氧传感器;9、三元催化器;10、第二氧传感器;
11、温度传感器;12、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3、第一加热装置;14、颗粒捕集装置;141、第一管路;142、第二管路;
15、第二压力传感器;16、第二电动阀门;
17、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8、太阳能充电装置;19、车载电源;20、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1、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2、中央服务器;23、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包括:供能控制器1;颗粒捕集装置14,颗粒捕集装置14的进气端与三元催化器9的出口端通过第一管路141连通,颗粒捕集装置14的出气端通过第二管路142与外部环境连通;空气供给管路300,空气供给管路300的下游至少具有补气支路301和泄压支路302,泄压支路302与外部环境连通,补气支路301与第一管路141连通,补气支路301的下游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7,第二加热装置7用于加热补气支路301中的气体,第二加热装置7与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入颗粒捕集装置14的进气端的气体可以包括来自三元催化器9的发动机排气和补气支路301提供的空气,补气支路301上设置第二加热装置7,第二加热装置7可以对补气支路30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提高进入颗粒捕集装置14的气体温度,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排气温度过低引起的颗粒捕集装置14的再生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空气供给管路300的下游还设置了泄压支路302,泄压支路302可以在空气供给管路300中的气体压力超过预设范围时进行泄压,将空气供给管路300、补气支路301中的气体压力降至合理范围内,确保各装置正常工作。
可选地,第二加热装置7可以为PTC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泄压支路302与补气支路301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阀门结构,阀门结构用于控制泄压支路302与补气支路301的通断,阀门结构与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通过设置阀门结构,可以控制泄压支路302与补气支路301的通断,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泄压支路302与补气支路301的气体压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再生效率,避免管路内气体压力过高而损坏系统。在本实施例中,阀门结构与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阀门结构由供能控制器1控制开闭。
具体地,阀门结构包括第一电动阀门4,第一电动阀门4设置于补气支路301的上游,系统还包括:单向阀门5,单向阀门5设置于第一电动阀门4与第二加热装置7之间;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一压力传感器6设置于单向阀门5与第二加热装置7之间,第一压力传感器6与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6可以实时监测补气支路301内的气体压力,并将获得的气体压力值传输至供能控制器1,供能控制器1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6监测得到的气体压力值判断当前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工况,确定是否可以开启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中的相关器件进行辅助加热,以提升颗粒捕集装置14的再生效率。单向阀门5的作用是在其上游气体管路(指单向阀门5与第一电动阀门4之间的气体管路,下同)中的气体压力大于其下游气体管路(指单向阀门5与第二加热装置7之间的气体管路,下同)的条件下,允许空气气流经其流向其下游气体管路;在其下游管路中的气体压力大于其上游气体管路的条件下,阻止空气气流经其流向其上游气体管路。
进一步地,阀门结构包括第二电动阀门16,第二电动阀门16设置于泄压支路302上,系统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15,第二压力传感器15设置于泄压支路302的上游,第二压力传感器15靠近阀门结构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15与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15的设置可以实时监测泄压支路302内的气体压力,并将获得的气体压力值传输至供能控制器1,供能控制器1可以根据当前的泄压支路302内的气体压力,判断是否需要开启第二电动阀门16对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进行泄压,以避免系统内气体压力过大造成安全事故,有效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再生性能。
具体地,系统还包括第一加热装置13,第一加热装置13与颗粒捕集装置14连接,第一加热装置13与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第一加热装置13用于加热颗粒捕集装置14。通过设置第一加热装置13对颗粒捕集装置14进行加热,可以使得颗粒捕集装置14的内部温度更加接近再生所需的适宜温度范围,进而促进颗粒捕集装置14正常、安全地进行再生过程,提高颗粒捕集装置14的再生效率。
可选地,第一加热装置13可以为PTC加热装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一加热装置13包裹于颗粒捕集装置14的外部。为防止颗粒捕集装置14工作过程中发生形变,第一加热装置13的内侧壳体与颗粒捕集装置14的外壳之间应保留一定的间隙;为确保系统的安全工作,第一加热装置13的外部壳体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并保证其内部与外界之间的绝缘。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1和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1设置于颗粒捕集装置14的上游,温度传感器11用于检测颗粒捕集装置14的上游的管路内的气体温度;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用于检测颗粒捕集装置14的上下游的管路内的气体压力差值。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11和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可以检测颗粒捕集装置14的上游的管路内的气体温度和颗粒捕集装置14的上下游的管路内的气体压力差值,从而判断当前的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需要进行加热以及为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提供参考依据,便于及时调整颗粒捕集装置14的内部温度并根据上下游气体压力差确定是否令相关器件进行工作,以在避免损坏系统的同时,提升颗粒捕集装置14的再生效率。
具体地,温度传感器11的测量探头插入颗粒捕集装置14的上游的管路之中(在安装时应保证管路的密封性),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安装在颗粒捕集装置14上、下游的气体管路上,其两支测量管路(探头)分别插入颗粒捕集装置14上、下游的气体管路之中(在安装时应保证管路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第一氧传感器8和第二氧传感器10,第一氧传感器8设置于三元催化器9的上游,第一氧传感器8靠近三元催化器9的进口端设置;第二氧传感器10设置于三元催化器9的下游,第二氧传感器10靠近三元催化器9的出口端设置。三元催化器9的作用是将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通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转变为二氧化碳(CO2)、水(H2O)和氮气(N2),降低排放的尾气对大气的污染。通过设置第一氧传感器8和第二氧传感器10,可以获得三元催化器9的上下游的排气中的氧浓度,通过对上下游氧浓度进行对比,可以判断三元催化器9是否正常工作,以在三元催化器9工作异常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检修、替换等),避免因三元催化器9的状态异常而产生安全隐患,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净化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另外,第一氧传感器8还可以为控制发动机燃烧室内混合气的空燃比提供参照依据,确保车辆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具体地,第一氧传感器8和第二氧传感器10的测量测头插入相应的管路中,在安装时应保证管路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空气滤清器2,空气滤清器2的入口端靠近空气供给管路300的入口设置;空气供应装置3,空气供应装置3设置于空气供给管路300上,空气供应装置3与空气滤清器2的出口端连接,空气供应装置3与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空气供应装置3用于调节空气供给管路300的气体流量。空气滤清器2可以过滤进入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气体管路的气体,防止空气中的颗粒物或杂质进入管路系统对颗粒捕集装置14以及其他相关功能部件造成损害。空气供应装置3可以接收供能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根据其控制信号为系统中的气体管路以及颗粒捕集装置14提供特定压力的空气气流,进而使颗粒捕集装置14高效、安全地进行再生过程。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为上述实施例中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
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车载电源19、太阳能充电装置18、中央服务器2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与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进行连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与温度传感器11、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第一氧传感器8、第二氧传感器10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通过信号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连接;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通过信号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连接;车载电源19通过电力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供能控制器1、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连接;太阳能充电装置18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连接;中央服务器22与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进行无线通信。
优选地,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与温度传感器11、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第一氧传感器8、第二氧传感器10均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
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可以接收、处理、分析来自发动机及车辆各传感器的测量参数数值信号以及来自供能控制器1的控制参数信号,同时,向发动机及车辆各执行器传输控制信号,保证发动机及车辆按照预设的运行参数安全、可靠、高效地工作,并保证其良好的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
太阳能充电装置18可以接收供能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在太阳能充电装置18能够接收足够太阳辐射能且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或车载电源19需要其提供电能的条件下,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光化学效应转换为电能,并向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或车载电源19提供电能。
车载电源19可以为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发动机及车辆的各用电设备提供满足其正常工作电压的、充足的电能。
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可以保持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以及其他车辆控制设备之间的通讯及数据信息交换,为用户显示整车及其各系统和主要部件的工作状态并报告相应故障。
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可以接收来自中央服务器22以及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通过信号线路传输至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以及其他车辆控制设备执行相应指令动作,同时,将相应指令功能执行的状态或结果(正在进行、成功、失败等)反馈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至中央服务器22。
中央服务器22可以实时接收来自(一定区域内的)各产品用户的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的有效控制信号,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在评估完成后将其传输至与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相匹配的车辆中的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同时,接收来自(一定区域内的)各车辆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的反馈信号,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在评估完成后将其传输至与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相对应的各产品用户的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
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可以为用户提供其车辆产品的远程控制功能载体,根据用户的意愿及相应操作,向中央服务器22以及相应车辆的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发送指令及控制信号。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存在形式可以通过在用户移动通信设备上安装相应软件进行实现,也可以为独立的移动通信设备及软件。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相比于现有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技术方案,添加车载的太阳能充电装置18、空气供应装置3、第一加热装置13和第二加热装置7,利用太阳能充电装置18在太阳辐射能量充足情况下为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以及车辆其他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利用空气供应装置3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控制其在颗粒捕集装置14满足再生条件时为其提供充足的空气(氧气)气流;利用第一加热装置13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控制其为颗粒捕集装置14提供热源,使颗粒捕集装置14的工作温度能够更加快速地达到再生时所需的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利用第二加热装置7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控制其为空气供应装置3所产生的空气流提供热源,使空气流的温度更加接近颗粒捕集装置14再生所需温度,进而促进颗粒捕集装置14正常、安全地进行再生过程。另外,本实施例中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手段,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使用户可以利用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通过与中央服务器22进行无线通信,将“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预控辅助加热”等指令信号传输至远程交互通信系统,通过其唤醒车辆中的相关系统并执行相应动作指令,使颗粒捕集装置14能够在用户使用车辆时更加快速地达到适宜工作温度范围,以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如图1所示,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包括:供能控制器1、空气滤清器2、空气供应装置3、空气供给管路300、补气支路301、泄压支路302、第一电动阀门4、单向阀门5、第一压力传感器6(即设置于单向阀门5至第二加热装置7的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第二加热装置7、第一氧传感器8(即设置于三元催化器9上游的氧传感器)、三元催化器9、第二氧传感器10(即三元催化器9下游的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11(该温度传感器11设置于颗粒捕集装置14的上游)、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该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用于检测颗粒捕集装置14上下游的气体压力差值)、第一加热装置13、颗粒捕集装置14、第一管路141、第二管路142、第二压力传感器15(即设置于空气供应装置3至第二电动阀门16的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第二电动阀门16、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太阳能充电装置18、车载电源1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中央服务器22、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图2是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信号逻辑关系图(图中所示各部件形状的大小不代表真实比例),图3是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能量传递逻辑关系图(图中所示各部件形状的大小不代表真实比例)。
结合图1-图3,本实施例中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与车辆其他相关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如下:
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空气供应装置3、第一电动阀门4、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加热装置7、第一加热装置13、第二压力传感器15、第二电动阀门16、太阳能充电装置18相连接;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相连接。供能控制器1的作用是接收、处理、分析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中各传感器(如上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15等)传来的测量参数数值信号以及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传来的控制参数信号,同时,供能控制器1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及控制方法控制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中各执行器在不同的判定条件下执行各种指令动作。
空气滤清器2通过相关气体管路与空气供应装置3相连接,空气滤清器2的作用是过滤进入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气体管路(即空气供给管路300)的气体,防止空气中的颗粒物或杂质进入管路系统对颗粒捕集装置14以及其他相关功能部件造成损害。
空气供应装置3通过相关气体管路与空气滤清器2、第一电动阀门4、第二电动阀门16相连接,其中,与空气供应装置3相连接的下游气体管路分成两条支路:一条支路(即上述的补气支路301)与第一电动阀门4相连接,另一条支路(即上述的泄压支路302)与第二电动阀门16相连接;空气供应装置3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相连接。空气供应装置3的作用是接收供能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根据其不同的工作模式及控制方法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为系统中的气体管路以及颗粒捕集装置14提供特定压力的空气气流,进而使颗粒捕集装置14在满足特定判定条件时高效、安全地进行再生过程。
第一电动阀门4通过相关气体管路与空气供应装置3、第二电动阀门16相连接;第一电动阀门4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连接。第一电动阀门4的作用是接收供能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根据其不同的工作模式及控制方法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执行开关指令动作,允许或阻止与其相连接的相关气体管路中的气体流动。
单向阀门5通过相关气体管路与第一电动阀门4、第二加热装置7相连接,单向阀门5的作用是在其上游气体管路(指单向阀门5与第一电动阀门4之间的气体管路,下同)中的气体压力大于其下游气体管路(指单向阀门5与第二加热装置7之间的气体管路,下同)的条件下,允许空气气流经其流向其下游气体管路;在其下游管路中的气体压力大于其上游气体管路的条件下,阻止空气气流经其流向其上游气体管路。
第一压力传感器6安装在单向阀门5与第二加热装置7之间的气体管路上,第一压力传感器6的测量探头插入该段气体管路之中(在安装时应保证气体管路的密封性);第一压力传感器6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6的作用是测量其探头位置相关气体管路之中的实时气体压力,并将该气体压力数值传输至供能控制器1。
第二加热装置7的上游通过相关气体管路与单向阀门5相连接,第二加热装置7的下游通过相关气体管路通入发动机排气系统中的气体管路(即发动机排气系统三元催化器9和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之间的第一管路141)中;第二加热装置7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相连接。第二加热装置7的作用是接收供能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根据其不同的工作模式及控制方法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加热来自空气供应装置3的空气气流,使空气气流的温度数值更加接近颗粒捕集装置14再生所需的适宜温度数值范围,进而促进颗粒捕集装置14正常、安全地进行再生过程,并提高颗粒捕集装置14的再生效率。
第一氧传感器8安装在三元催化器9上游的气体管路上,第一氧传感器8的测量探头插入该段气体管路之中(在安装时应保证气体管路的密封性);第一氧传感器8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相连接。第一氧传感器8的作用是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监测三元催化器9上游气体管路中排气的氧浓度,并向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反馈氧浓度信号,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控制发动机燃烧室内混合气的空燃比提供参照依据。
三元催化器9通过相关气体管路与发动机排气歧管(或发动机排气涡轮)出口、颗粒捕集装置14相连接;三元催化器9与颗粒捕集装置14之间的气体管路(即上述的第一管路141)与第二加热装置7的下游气体管路(即上述的补气支路301的下游)相连接。三元催化器9的作用是将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通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转变为二氧化碳(CO2)、水(H2O)和氮气(N2)。
第二氧传感器10安装在三元催化器9下游的气体管路上,其测量探头插入该段管路之中(在安装时应保证管路的密封性);第二氧传感器10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相连接。第二氧传感器10的作用是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监测三元催化器9下游气体管路中排气的氧浓度,并向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反馈氧浓度信号,与第一氧传感器8监测的氧浓度信号进行对比,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判断三元催化器9是否正常工作提供判定依据。
温度传感器11安装在颗粒捕集装置14上游的气体管路上,温度传感器11的测量探头插入该段气体管路之中(在安装时应保证管路的密封性);温度传感器11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相连接。温度传感器11的作用是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监测颗粒捕集装置14的上游气体管路中气体的温度,并向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传输该温度信号,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计算颗粒捕集装置14当前累积碳量、再生效率以及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具备进行相应再生过程的条件等提供参考依据。
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安装在颗粒捕集装置14上、下游的气体管路上,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的两支测量管路(或者测量探头)分别插入颗粒捕集装置14上、下游的气体管路之中(在安装时应保证管路的密封性);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相连接。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的作用是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监测颗粒捕集装置14上、下游气体管路中气体的压力差值,并向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传输气体压力差值信号,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加热装置13包裹于颗粒捕集装置14的外部。为防止颗粒捕集装置14工作过程中发生形变,第一加热装置13的内侧壳体与颗粒捕集装置14的外壳之间应保留一定的间隙;为确保系统的安全工作,第一加热装置13的外部壳体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并保证其内部与外界之间的绝缘。第一加热装置13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相连接。第一加热装置13的作用是接收供能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根据其不同的工作模式及控制方法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加热颗粒捕集装置14,使颗粒捕集装置14内部温度更加接近再生所需的适宜温度范围,进而促进颗粒捕集装置14正常、安全地进行再生过程,并提高颗粒捕集装置14的再生效率。
颗粒捕集装置14通过相关气体管路与三元催化器9、第二加热装置7相连接;颗粒捕集装置14的外壳被第一加热装置13包裹并与第一加热装置13的内侧壳体保持一定的间隙。颗粒捕集装置14的作用是利用其内部特殊结构(以及材料等)将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颗粒排放物进行捕捉、收集,进而阻止颗粒排放物排放至大气环境之中。
第二压力传感器15安装在第二电动阀门16上游的气体管路上,第二压力传感器15的测量探头插入气体管路之中(在安装时应保证气体管路的密封性);第二压力传感器15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相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15的作用是测量其探头位置的相关气体管路(空气供应装置3下游至第二电动阀门16上游的气体管路)之中的实时气体压力,并将该气体压力数值传输至供能控制器1。
第二电动阀门16通过相关气体管路与空气供应装置3、第一电动阀门4相连接;第二电动阀门16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相连接。第二电动阀门16的作用是接收供能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在空气供应装置3下游气体管路(即上述的泄压支路302)之中的气体压力超过气体管路所能承受的最大气体压力时开启泄压,确保系统安全工作,使气体管路中的气体压力数值降至合理范围内。
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通过信号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第一氧传感器8、第二氧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1、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相连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通过电力线路与第一氧传感器8、第二氧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1、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车载电源19相连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的作用是接收、处理、分析来自发动机及车辆各传感器的测量参数数值信号以及来自供能控制器1的控制参数信号,同时,向发动机及车辆各执行器传输控制信号,保证发动机及车辆按照预设的运行参数安全、可靠、高效地工作,并保证其良好的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仅提及与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工作相关的各部件、系统间的逻辑连接关系,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与发动机及车辆其他传感器、执行器等部件、系统间的逻辑连接关系在此忽略,但是这些部件、系统间的逻辑连接关系对于发动机及车辆的正常运行也是必不可少的。
太阳能充电装置18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相连接。太阳能充电装置18的作用是接收供能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在太阳能充电装置18能够接收足够太阳辐射能且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或车载电源19需要太阳能充电装置18提供电能的条件下,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光化学效应转换为电能,并向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或车载电源19提供电能。
车载电源19通过电力线路与供能控制器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相连接。车载电源19的作用是为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发动机及车辆的各用电设备提供满足其正常工作电压的、充足的电能。
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通过信号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相连接;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通过电力线路与车载电源19相连接。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的作用是保持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以及其他车辆控制设备之间通讯及数据信息交换,为用户显示整车及其各系统和主要部件的工作状态并报告相应故障。
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通过信号线路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相连接;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通过电力线路与车载电源19相连接。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的作用是接收来自中央服务器22以及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通过信号线路传输至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以及其他车辆控制设备执行相应指令动作;同时,将相应指令功能执行的状态或结果(正在进行、成功、失败等)反馈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至中央服务器22。
中央服务器22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进行无线通信;中央服务器22可由车辆制造商或其他具备运营资质的企业、团体进行维护运营。中央服务器22的作用是实时接收来自(一定区域内的)各产品用户的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的有效控制信号,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在评估完成后将其传输至与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相对应的车辆中的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同时,接收来自(一定区域内的)各车辆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的反馈信号,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在评估完成后将其传输至与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相对应的各产品用户的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
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中央服务器22以及与该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相对应的车辆中的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进行无线通信。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的作用是为用户提供其车辆产品的远程控制功能载体,根据用户的意愿及相应操作,向中央服务器22以及相应车辆的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发送指令及控制信号。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存在形式可以通过在用户移动通信设备上安装相应软件进行实现,也可以为独立的移动通信设备及软件。
如图1所示,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中,气流流向如下:
流入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排气气流F1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从发动机燃烧室内进入发动机排气系统,经由发动机排气歧管(或发动机排气涡轮)、三元催化器9以及相关气体管路流向三元催化器9的下游的气体管路,并在该段气体管路中与由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流入的气体气流F4混合(此时空气供应装置3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且第一电动阀门4处于开启状态),形成由发动机排气系统流向大气环境的尾气气流F2并流向颗粒捕集装置14及其下游气体管路中。
由发动机排气系统流向大气环境的尾气气流F2通过颗粒捕集装置14上游相关气体管路,经由颗粒捕集装置14及其下游气体管路流入大气环境之中。
流入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空气气流F3在空气供应装置3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条件下,经由空气滤清器2、空气供应装置3以及相关气体管路流向空气供应装置3的下游气体管路之中。
由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流入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气体气流F4在空气供应装置3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且第一电动阀门4处于开启状态的条件下,通过第一电动阀门4的上游气体管路,经由第一电动阀门4、单向阀门5、第二加热装置7以及相关气体管路流入发动机排气系统中,与流入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排气气流F1混合,形成由发动机排气系统流向大气环境的尾气气流F2并流向颗粒捕集装置14及其下游气体管路之中。
泄压气流F5在空气供应装置3下游气体管路之中的气体压力超过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气体管路所能承受的最大气体压力,第一电动阀门4处于关闭状态且第二电动阀门16处于开启状态的条件下,通过第二电动阀门16的上游气体管路,经由第二电动阀门16以及相关气体管路流入大气环境之中。
图4-图19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可选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在图4-图19中涉及的各变量及变量名含义如下: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上游管路入口处实时气体温度值T_GPF_I_a由温度传感器11测量,表示颗粒捕集装置14上游管路入口处实时的气体温度值。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适宜再生温度下限第三阶段阈值T_GPFR_V_LLL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适宜进行再生过程的温度范围下限第三阶段阈值(存在数值关系:T_GPFR_V_LLL<T_GPFR_V_LL<T_GPFR_V_L,即T_GPFR_V_LLL为温度数值最低的下限阈值)。该阈值用于在供能控制器1执行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100时,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在进行再生过程前是否已经预热完毕。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适宜再生温度下限第二阶段阈值T_GPFR_V_LL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适宜进行再生过程的温度范围下限第二阶段阈值(存在数值关系:T_GPFR_V_LLL<T_GPFR_V_LL<T_GPFR_V_L)。该阈值用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供能控制器1执行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100时,用于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在进行再生过程前是否已经预热完毕;第二种情况,在供能控制器1执行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100或执行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300时,用于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在进行再生过程中其工作温度是否低于适宜的温度范围,以决定第二加热装置7是否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适宜再生温度下限第一阶段阈值T_GPFR_V_L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颗粒捕集装置14适宜进行再生过程的温度范围下限第一阶段阈值(存在数值关系:T_GPFR_V_LLL<T_GPFR_V_LL<T_GPFR_V_L,即T_GPFR_V_LLL为温度数值最高的下限阈值)。该阈值用于在供能控制器1执行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100或执行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300或执行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50100时,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在进行再生过程中其工作温度是否低于适宜的温度范围,以决定第二加热装置7是否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适宜再生温度上限第一阶段阈值T_GPFR_V_H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在发动机处于点火运行状态,颗粒捕集装置14进行再生过程时,判断空气供应装置3是否应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的温度上限第一阶段阈值,若T_GPF_I_a≥T_GPFR_V_H,则控制空气供应装置3使其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适宜再生温度上限第二阶段阈值T_GPFR_V_HH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在发动机停止点火运行状态,且颗粒捕集装置14进行再生过程时,判断空气供应装置3是否应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的温度上限第二阶段阈值,若T_GPF_I_a≥T_GPFR_V_HH,则控制空气供应装置3使其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上游管路内实时气体压力值P_GPF_I_a由第一压力传感器6测量,表示颗粒捕集装置14上游管路入口处(或表示单向阀门5下游管路出口处)实时的气体压力值。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实时气体压力值P_GPFARSP_O_a由第二压力传感器15测量,表示从空气供应装置3下游管路出口处到第二电动阀门16上游管路入口处(或从空气供应装置3下游管路出口处到第一电动阀门4上游管路入口处)之间管路内实时的气体压力值。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泄压完成时管路内气体压力上限阈值P_GPFARSP_V_S_H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在开启第二电动阀门16对系统管路进行泄压过程中,用于判断泄压过程是否停止的气体压力阈值,若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则控制第二电动阀门16关闭停止泄压过程。
空气供应装置3最大气体供应能力工作时下游管路出口处气体压力上限阈值P_GPFARSP_MAX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空气供应装置3正常工作时可输送的气体压力最大值。该阈值用于在系统辅助再生相关功能开启时,判断颗粒捕集装置14上游管路入口处实时的气体压力值是否高于空气供应装置3气体供应能力。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正常工作时管路内气体压力上限阈值P_GPFARSP_V_H为储存在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可安全承受的最大气体压力值。该阈值用于判断系统是否需要控制第二电动阀门16开启以进行泄压过程。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GPF)适宜再生时上游管路内气体压力上限阈值P_GPFARP_V_H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颗粒捕集装置14具备可进行再生过程能力(或具备正常工作能力)时其上游管路内气体压力上限阈值。该阈值用于判断系统是否可执行辅助加热相关功能,若P_GPF_I_a≥P_GPFARP_V_H,则关闭辅助加热相关功能。对于大多数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及排气系统,设计时为了减小空气供应装置3的能耗水平,一般存在数值关系:P_GPFARP_V_H≥P_GPFARSP_MAX。
系统累计等待时间上限阈值t_Sys_Wait_H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表示系统对某项功能进行等待时的最长等待时间。若t_Sys_Wait_a≥t_Sys_Wait_H,则系统停止等待。
系统累计等待时间实时值t_Sys_Wait_a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累计等待时间值。
用户与车辆实时距离值DIST_U-C_a由中央服务器22通过定位技术(例如定时测距导航卫星反馈目标对象的实时位置信号)计算用户(或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与车辆实时距离值。
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驻车远程预控相关功能激活时用户与车辆距离的上限阈值DIST_U-C_V_L为储存在供能控制器1中的预设控制参考值。该阈值用于在供能控制器1执行驻车远程预控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50000时,判断系统是否停止执行辅助再生功能,若DIST_U-C_a≥DIST_U-C_V_L,则禁止开启(若辅助再生功能正在进行则停止该功能)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
针对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以及发动机、车辆处于不同运行和工作状态,本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5种控制工作模式,包括:休眠模式、待机模式、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非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驻车远程预控工作模式。针对不同的控制工作模式,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将执行不同的控制方法流程步骤,包括:休眠模式流程步骤S0100-010100、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000、非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000、驻车远程预控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50000。
在执行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时,本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4种控制子模式,包括: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针对不同的控制模式,系统将执行不同的控制方法流程步骤,包括: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100、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200、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300、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400。
在执行非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时,本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4种控制子模式,包括: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相应地,针对不同的控制模式,系统将执行不同的控制方法流程步骤,包括: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100、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200、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300、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在执行驻车远程预控工作模式时,本实施例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2种控制子模式,包括: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相应地,针对不同的控制模式,系统将执行不同的控制方法流程步骤,包括: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50100、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50200。
具体地,图4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总体流程图,如图4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休眠模式流程步骤S0100-010100);执行判断步骤SJ0100-00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步骤SJ0100-00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2(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000);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步骤SJ0100-0000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休眠模式流程步骤S0100-010100);执行判断步骤SJ0100-00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步骤SJ0100-00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驻车远程预控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50000);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休眠模式流程步骤S0100-010100);执行判断步骤SJ0100-00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4(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反馈信号“太阳能充电装置目前无法正常工作。”);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5(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非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000);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000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具体地,图5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休眠模式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2(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6(根据系统工作模式设置并读取系统累计等待时间上限变量t_Sys_Wait_H的值);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7(累计等待时间并储存入系统累计等待时间变量t_Sys_Wait_a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8(停止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之间的实时数据通讯,仅保留唤醒所需信号通讯);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09(停止对辅助再生系统内所有传感器的电能供应);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10(停止与辅助再生系统内所有传感器的数据通讯);执行流程步骤S0100-010111(复位辅助再生系统所有控制参数、控制状态标志位参数数值);结束流程步骤S0100-010100。
具体地,图6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待机模式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1(保持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之间的实时数据通讯);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2(保持对辅助再生系统内所有传感器的电能供应);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3(保持与辅助再生系统内所有传感器的数据通讯,并实时接收其测量数据信号);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4(根据当前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重新加载辅助再生系统所有控制参数的目标值和限值);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20109(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结束流程步骤S0100-020100。
具体地,图7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控制方法的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4(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5(是否开启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6(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2(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1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4(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5(是否开启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6(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气体压力大于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能力,无法执行辅助再生功能功能。”);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4(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5(是否开启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4(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4(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2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7(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5(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3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7(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8(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6(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304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7(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8(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7(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用户驾乘状态已改变,系统相关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00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无法正常工作,基于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的系统相关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000。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指系统已确认车辆驾驶员或用户在物理空间上处于车厢内部,即处于“驾乘车辆”使用状态的前提下,向系统发送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是指系统已确认车辆驾驶员或用户在物理空间上处于车厢内部,即处于“驾乘车辆”使用状态的前提下,向系统发送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
具体地,图8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控制方法的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5(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8(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5(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8(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0(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5(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8(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9(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4(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5(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8(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9(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2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5(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8(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9(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5(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5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5(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流程步骤S0100-030118(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流程步骤S0100-03011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流程步骤S0100-03012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7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气体压力大于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能力,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3(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颗粒捕集装置工作温度过低,尝试执行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4(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6(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发动机已停止运转,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无法正常工作,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100。
具体地,图9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控制方法的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4(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4(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5(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0(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4(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5(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6(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4(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4(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5(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6(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2(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2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4(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5(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6(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6(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管路气体压力超限,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2(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21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发动机已停止运转,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1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120(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无法正常工作,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200。
具体地,图10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发动机运转状态改变,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0(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6(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4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8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7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1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0(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1(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8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气体压力大于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能力,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7(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因用户驾乘状态已改变,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329(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无法正常工作,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300。
具体地,图11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发动机运转状态改变,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0(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6(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6(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8(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6(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6(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8(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4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6(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管路气体压力超限,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1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20(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用户驾乘状态已改变,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3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2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3042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无法正常工作,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30400。
具体地,图12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非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5(是否开启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6(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2(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1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5(是否开启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6(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气体压力大于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能力,无法执行辅助再生功能功能。”);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5(是否开启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4(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2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7(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5(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3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7(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8(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6(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404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7(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8(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7(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不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条件,无法执行相关功能。”);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00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00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辆电控系统未处于上电状态,无法执行相关功能。”);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000。
具体地,图13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已具备正常工作能力,辅助再生系统正在尝试转换工作模式……”);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6(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0(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6(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6(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6(向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6(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在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4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6(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9(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6(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7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6(T_GPF_I_a<T_GPFR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19(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0(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8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4(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气体压力大于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能力,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4(T_GPF_I_a≥T_GPFR_V_LL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颗粒捕集装置工作温度过低,尝试执行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6(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发动机已停止运转,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1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1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2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130(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不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条件,无法执行相关功能。”);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100。
具体地,图14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4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已具备正常工作能力,辅助再生系统正在尝试转换工作模式……”);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0(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6(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6(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8(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6(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6(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4(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8(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4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3(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5(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5(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6(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4(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管路气体压力超限,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3(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1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20(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发动机已停止运转,车载电源单独供能-发动机运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2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2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22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不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条件,无法执行相关功能。”);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200。
具体地,图15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5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已具备正常工作能力,辅助再生系统正在尝试转换工作模式……”);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4(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发动机运转状态改变,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6(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9(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2(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6(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9(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0(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4(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6(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9(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0(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2(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6(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9(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0(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2(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6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6(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9(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0(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6(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10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6(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7(T_GPF_I_a≥T_GPFR_V_L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8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6(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2(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3(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9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5(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7(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气体压力大于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能力,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29(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因用户驾乘状态已改变,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3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3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3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331(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不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条件,无法执行相关功能。”);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300。
具体地,图16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6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已具备正常工作能力,辅助再生系统正在尝试转换工作模式……”);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4(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发动机运转状态改变,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5(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8(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6(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2(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5(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8(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6(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7(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4(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5(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8(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6(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7(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8(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9(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8(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5(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8(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6(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7(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8(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6(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9(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6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5(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5(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8(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6(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7(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8(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4(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5(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1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20(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管路气体压力超限,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2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22(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因用户驾乘状态已改变,车载电源单独供能-驾乘未点火驻车-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40402(车载电源19是否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电量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2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40424(向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及用户反馈信息“车载电源不具备为辅助再生系统供能的条件,无法执行相关功能。”);结束流程步骤S0100-040400。
具体地,图17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驻车远程预控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7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001(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因用户驾乘状态已改变,系统相关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3(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002(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501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3(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4(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0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流程步骤S0100-0502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3(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4(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0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0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0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无法正常工作,基于太阳能充电装置供能的系统相关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000。
具体地,图18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8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2(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因用户驾乘状态已改变,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100。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1(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100。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9(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远程预控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3(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100。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9(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远程预控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7(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100。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9(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远程预控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1(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5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8(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9(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远程预控辅助再生”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0(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7(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7(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9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6(T_GPF_I_a≥T_GPFR_V_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1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7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5(T_GPF_I_a<T_GPFR_V_H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1(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2(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在此之后,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8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4(P_GPF_I_a<P_GPFARSP_MAX?),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6(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气体压力大于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能力,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100。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7(根据系统工作模式设置并读取系统累计等待时间上限变量t_Sys_Wait_H的值);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8(累计等待时间并储存入系统累计等待时间变量t_Sys_Wait_a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9(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当前用户与车辆距离较远,为保证安全,禁止开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是否开启驻车远程预控辅助加热功能?”);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2(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3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0);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100。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7(根据系统工作模式设置并读取系统累计等待时间上限变量t_Sys_Wait_H的值);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8(累计等待时间并储存入系统累计等待时间变量t_Sys_Wait_a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9(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当前用户与车辆距离较远,为保证安全,禁止开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是否开启驻车远程预控辅助加热功能?”);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2(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3(t_Sys_Wait_a>t_Sys_Wait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3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休眠模式流程步骤S0100-01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32(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系统等待时间超限,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进入休眠模式。”);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100。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3(DIST_U-C_a≤DIST_U-C_V_L?),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7(根据系统工作模式设置并读取系统累计等待时间上限变量t_Sys_Wait_H的值);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8(累计等待时间并储存入系统累计等待时间变量t_Sys_Wait_a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9(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当前用户与车辆距离较远,为保证安全,禁止开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是否开启驻车远程预控辅助加热功能?”);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2(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13(t_Sys_Wait_a>t_Sys_Wait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28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1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33(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13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无法正常工作,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100。
具体地,图19示出了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如图19所示,步骤包括: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1(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2(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因用户驾乘状态已改变,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1(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成功执行完毕。”);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5(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远程预控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3(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5(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远程预控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6(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6(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7(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管路气体压力异常,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5(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远程预控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6(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4(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5(开启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7(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S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5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3(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4(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正在执行中……”);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5(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6(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电动阀门4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7(关闭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并保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进入并保持停止工作状态);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09(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进入并保持运行工作状态);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4(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5(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是否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终止驻车远程预控辅助第一加热”指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6(P_GPFARSP_O_a≥P_GPFARS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并按照控制方法流程的步骤次序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及其后续流程步骤。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2(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3(P_GPF_I_a<P_GPFARP_V_H?),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8(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19(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发动机排气系统管路气体压力超限,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终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200。
在流程开始后,执行判断流程步骤SJ0100-050201(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20(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停止工作,并执行待机模式流程步骤S0100-020100);执行流程步骤S0100-050221(向中央服务器22及用户反馈信息“因太阳能充电装置当前无法正常工作,驻车远程预控-颗粒捕集装置辅助第一加热功能已停止。”);结束流程步骤S0100-050200。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方式可通过其他的能量供给技术方案替代,例如:1.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电力系统供能的方式(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以及通过其他型式应用电能的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供应、转化系统);2.车载动力电池供能的方式(针对纯电动汽车);3.车载燃料电池电堆或燃料电池发动机供能的方式(针对燃料电池汽车);4.基于风能发电供能的方式;5.基于核能发电供能的方式(包括基于微型热核聚变装置或微型核裂变反应堆装置的能量转化系统)。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针对以上可利用其他形式可再生能源(如风能等)的能量供给替代技术方案设计和制造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与本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基本相同。仅需要针对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太阳能充电装置18、车载电源19等相关系统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控制信号线路和系统控制方法逻辑进行更改,而除此之外,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工作模式)均不需要进行更改。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针对以上可利用其他形式非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天然气等)或二次能源(如电能、氢能、汽油等)的能量供给替代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基本相同。仅需要针对以下两点技术方案进行更改:1.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控制器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太阳能充电装置18、车载电源19等相关系统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控制信号线路和系统控制方法逻辑;2.针对选择利用替代方案能源为系统供能或利用车载电源单独为系统供能的判断条件(当车辆所储存的非可再生能源或二次能源当量低于某阈值时应停止利用其为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供能)。除此之外,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其他控制方法(工作模式)均不需要进行更改。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基于太阳能充电及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供能控制器1、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中央服务器22、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之间的控制信号线路连接关系和(或)数据传输关系以远程通信方式完成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再生过程或辅助加热过程的技术方案可由以下替代技术方案完成:利用安装于(或以其他型式储存于)手机(或其他型式的、可完成远程通信功能的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的应用软件(或应用程序等)完成用户远程操控完成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再生过程或辅助加热过程,以替代本发明专利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的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基于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辅助加热过程的技术方案可由换热装置的技术方案替代。换热装置可利用换热工质(如发动机冷却液)以及相应管路(如与发动机冷却系统相连的液体管路)与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气体管路中的气体进行热量交换,以完成相应的辅助加热过程。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电动阀门16可由泄压压力等于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正常工作时管路内气体压力上限阈值P_GPFARSP_V_H的泄压阀门替代。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针对内容为“太阳能充电装置18是否满足工作条件?”的所有判断流程步骤,太阳能充电装置18输出的电压值(或太阳能充电装置18输出的电能功率值等)是否超过系统预设的某阈值可以作为该判断流程步骤的判定依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针对内容为“发动机是否处于‘点火运行’状态?”(或“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是否处于‘上电’状态?”)的所有判断流程步骤,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中表示发动机点火信号、启动车辆信号以及车载电源19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供电信号的控制变量的数值(或标志位的数值)可以作为该判断流程步骤的判定依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针对内容为“用户驾乘状态是否改变?”的所有判断流程步骤,以下信息数据可以综合作为该判断流程步骤的判定依据:1.汽车遥控钥匙(或其他任何型式的无线汽车遥控装置)当前与车辆之间的连接状态或通信状态(包括判断汽车遥控钥匙是否插入相应锁孔之中及其在锁孔中动作或位置的状态信息,判断汽车遥控钥匙是否在车辆车厢内部及其与车辆之间的物理位置关系、距离状态信息等);2.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中表示发动机点火信号、启动车辆信号以及车载电源19为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供电信号的控制变量的数值(或标志位的数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针对内容为“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辅助第一加热功能?”的所有判断流程步骤,系统可以通过搭建一种基于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初始温度值(以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上游的温度传感器11所测温度信号为参考依据)、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功率(以相应电力线路工作电流、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的工作电压信号为参考依据)以及时间(系统内相应控制器中的累计时间)的热力学模型,进行计算以求得结果作为该判断流程步骤的判定依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针对内容为“发动机排气系统颗粒捕集装置14是否已经完成再生?”的所有判断流程步骤,以下信息数据可以综合作为该判断流程步骤的判定依据:1.安装于发动机各系统中的传感器信号数值以及储存在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中的累碳模型、再生模型等数据和程序;2.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输出的气体流量;3.基于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上游的温度传感器11所测温度信号、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功率(以相应电力线路工作电流、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的工作电压信号为参考依据)、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功率以及时间(系统内相应控制器中的累计时间)的热力学模型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替代实施例,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和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可设计为PTC(PositiveTemperature Coefficient)加热器作为电能-热能转化的辅助加热装置。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太阳能充电供能的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及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在现有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添加车载太阳能充电装置18、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辅助再生系统加热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和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以及提供相应的控制方法:利用车载太阳能充电装置18在太阳辐射能量充足情况下为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以及车辆其他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利用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控制其在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满足再生条件时为其提供充足的空气(氧气)气流;利用辅助再生系统第一加热装置13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控制其为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14提供热源,使其工作温度能够更加快速地达到再生时所需的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利用辅助再生系统第二加热装置7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控制其为辅助再生系统空气供应装置3所产生的空气流提供热源,使空气流的温度更加接近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14再生所需温度,进而促进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14正常、安全地进行再生过程。另外,本方案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手段,在特定的判定条件下,使用户可以利用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通过与中央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将“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预控辅助加热”等指令信号传输至远程交互通信系统,通过其唤醒车辆中的相关系统并执行相应动作指令,使发动机颗粒捕集装置14能够在用户使用车辆时更加快速地达到适宜工作温度范围,以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能控制器(1);
颗粒捕集装置(14),所述颗粒捕集装置(14)的进气端与三元催化器(9)的出口端通过第一管路(141)连通,所述颗粒捕集装置(14)的出气端通过第二管路(142)与外部环境连通;
空气供给管路(300),所述空气供给管路(300)的下游至少具有补气支路(301)和泄压支路(302),所述泄压支路(302)与所述外部环境连通,所述补气支路(301)与所述第一管路(141)连通,所述补气支路(301)的下游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7),所述第二加热装置(7)用于加热所述补气支路(301)中的气体,所述第二加热装置(7)与所述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泄压支路(302)与所述补气支路(301)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阀门结构,所述阀门结构用于控制所述泄压支路(302)与所述补气支路(301)的通断,所述阀门结构与所述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结构包括第一电动阀门(4),所述第一电动阀门(4)设置于所述补气支路(301)的上游,所述系统还包括:
单向阀门(5),所述单向阀门(5)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动阀门(4)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7)之间;
第一压力传感器(6),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6)设置于所述单向阀门(5)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7)之间,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6)与所述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结构包括第二电动阀门(16),所述第二电动阀门(16)设置于所述泄压支路(302)上,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压力传感器(15),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5)设置于所述泄压支路(302)的上游,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5)靠近所述阀门结构设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5)与所述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加热装置(13),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3)与所述颗粒捕集装置(14)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3)与所述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3)用于加热所述颗粒捕集装置(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11),所述温度传感器(11)设置于所述颗粒捕集装置(14)的上游,所述温度传感器(11)用于检测所述颗粒捕集装置(14)的上游的管路内的气体温度;
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所述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用于检测所述颗粒捕集装置(14)的上下游的管路内的气体压力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氧传感器(8),所述第一氧传感器(8)设置于所述三元催化器(9)的上游,所述第一氧传感器(8)靠近所述三元催化器(9)的进口端设置;
第二氧传感器(10),所述第二氧传感器(10)设置于所述三元催化器(9)的下游,所述第二氧传感器(10)靠近所述三元催化器(9)的所述出口端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空气滤清器(2),所述空气滤清器(2)的入口端靠近所述空气供给管路(300)的入口设置;
空气供应装置(3),所述空气供应装置(3)设置于所述空气供给管路(300)上,所述空气供应装置(3)与所述空气滤清器(2)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空气供应装置(3)与所述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所述空气供应装置(3)用于调节所述空气供给管路(300)的气体流量。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所述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
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所述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与所述供能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路进行连接,所述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与温度传感器(11)、气体压力差值传感器(12)、第一氧传感器(8)、第二氧传感器(10)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连接;
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所述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通过信号线路与所述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连接;
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所述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通过信号线路与所述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连接;
车载电源(19),所述车载电源(19)通过电力线路与所述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17)、所述供能控制器(1)、所述车载信息控制显示系统(20)、所述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连接;
太阳能充电装置(18),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18)通过信号线路及电力线路与所述供能控制器(1)连接;
中央服务器(22),所述中央服务器(22)与所述远程交互通信系统(21)、便携式通信控制终端(23)进行无线通信。
CN202222267413.9U 2022-08-26 2022-08-26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8030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7413.9U CN218030333U (zh) 2022-08-26 2022-08-26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7413.9U CN218030333U (zh) 2022-08-26 2022-08-26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30333U true CN218030333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51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67413.9U Active CN218030333U (zh) 2022-08-26 2022-08-26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303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0381B2 (en)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vehicle
CN102003258B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的催化剂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AU200626629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generation of a catalyst
CN109795374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中氢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US8627654B2 (en) Method of treating emissions of a hybrid vehicle with a hydrocarbon absorber and a catalyst bypass system
CN103080488B (zh) 用于柴油机颗粒过滤器再生的方法和系统
US10138835B1 (en) Vehicle having a powertrain control unit that reduces exhaust stream NOx pursuant to duty cycle information
CN110520342A (zh)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
CN109065917B (zh)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载储氢系统及其储氢方法
CN101457704A (zh) 用于颗粒物质过滤器的控制系统
US11603785B2 (en) Exhaust aftertreatment unit for cleaning exhaust gases
CN111677596A (zh) 柴油颗粒捕集器的再生方法及装置
CN102444450A (zh) 用于内燃机的排气系统
US11873750B2 (en) Method for preconditioning at least a part of an engine system of a vehicle
CN210289880U (zh) Dpf/gpf电加热离线主动再生系统
CN218030333U (zh)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0400949A (zh) 增程式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耦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KR102383250B1 (ko) 차량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매연 필터를 가열하는 방법
US9334778B2 (en) Solid ammonia delivery system
CN115419489B (zh) 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5405401B (zh) 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
CN115419491B (zh) 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5419488B (zh) 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5419490B (zh) 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5370453B (zh) 基于太阳能供电的颗粒捕集装置辅助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