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8562B - 智能控制方法、零信任控制设备、网关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控制方法、零信任控制设备、网关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8562B
CN115398562B CN202180025158.2A CN202180025158A CN115398562B CN 115398562 B CN115398562 B CN 115398562B CN 202180025158 A CN202180025158 A CN 202180025158A CN 115398562 B CN115398562 B CN 1153985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ero
signal
control
gateway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51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98562A (zh
Inventor
邵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398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8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98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85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30/00IoT infrastructur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30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59Responders; Transpo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8Transceiv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方法、零信任控制设备、网关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零功耗控制设备接收零功耗网关发送的检测信号;零功耗控制设备将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向零功耗网关发送反向散射信号;其中,反向散射信号用于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以引入零功耗技术来实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

Description

智能控制方法、零信任控制设备、网关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控制方法、零信任控制设备、网关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互联的下沉,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如智能窗帘、智能空调、智能灯等。控制这些智能设备的控制设备至关重要,目前存在两种控制设备:一种是智能手机,另一种是专用控制设备,如遥控。
然而,上述两种控制设备存在控制成本高、体积大、安装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在本申请中将引入零功耗技术来实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种智能控制方法、零信任控制设备、网关及系统,以引入零功耗技术来实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包括:零功耗控制设备接收零功耗网关发送的检测信号;零功耗控制设备将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向零功耗网关发送反向散射信号;其中,反向散射信号用于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包括:零功耗网关向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检测信号;零功耗网关接收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零功耗网关根据反向散射信号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零功耗网关向目标智能设备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其中,反向散射信号是零功耗控制设备将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控制方法,方法应用于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设置在目标智能设备上,方法包括: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接收零功耗网关发送的第一检测信号;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将第一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向零功耗网关发送第一反向散射信号;其中,第一反向散射信号用于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控制方法,方法应用于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携带在用户身上,方法包括: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接收零功耗网关发送的第二检测信号;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将第二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向零功耗网关发送第二反向散射信号;其中,第二反向散射信号用于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包括:零功耗网关向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并向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零功耗网关接收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反向散射信号,并接收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二反向散射信号;零功耗网关根据第一反向散射信号和第二反向散射信号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零功耗网关向目标智能设备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其中,第一反向散射信号是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将第一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第二反向散射信号是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将第二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零功耗控制设备,包括:射频前端芯片,用于:接收零功耗网关发送的检测信号;将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向零功耗网关发送反向散射信号;其中,反向散射信号用于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零功耗网关,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收发器用于向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检测信号;收发器还用于接收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处理器用于根据反向散射信号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收发器还用于向目标智能设备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其中,反向散射信号是零功耗控制设备将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零功耗控制设备,零功耗控制设备为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设置在目标智能设备上,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包括:射频前端芯片,用于:接收零功耗网关发送的第一检测信号;将第一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向零功耗网关发送第一反向散射信号;其中,第一反向散射信号用于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零功耗控制设备,零功耗控制设备为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携带在用户身上,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包括:射频前端芯片,用于:接收零功耗网关发送的第二检测信号;将第二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向零功耗网关发送第二反向散射信号;其中,第二反向散射信号用于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零功耗网关,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收发器用于向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并向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反向散射信号,并接收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二反向散射信号;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反向散射信号和第二反向散射信号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收发器还用于向目标智能设备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其中,第一反向散射信号是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将第一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第二反向散射信号是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将第二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如第六方面的零功耗控制设备、如第七方面的零功耗网关以及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如第八方面的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如第九方面的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如第十方面的零功耗网关以及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装置的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中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综上,在本申请中引入了零功耗技术,来实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从而可以降低控制成本、安装维护成本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零功耗网关与其他网关互联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零功耗网关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零功耗网关和多其他网关的系统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智能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势控制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零功耗控制设备中微处理器与传感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智能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功耗控制设备示意性结构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零功耗控制设备示意性结构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功耗网关示意性结构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针对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示例性地,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申请中的智能控制系统的架构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零功耗控制设备、零功耗网关和智能设备,其中,零功耗控制设备和零功耗网关之间可以进行无线通信,零功耗网关和智能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无线通信。
应理解的是,零功耗控制设备也被称为控制器,其可以被理解为智能开关。零功耗控制设备不携带电源,体积轻便,易与安装;在智能控制系统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零功耗控制设备,如图1所示,这里以包括三个零功耗控制设备进行示例性说明。
应理解的是,一个零功耗控制设备可以最多控制一个智能设备,而一个智能设备可以被至少一个零功耗控制设备控制,如表1所示:
表1
其中,智能设备1、2和N均可以被一个零功耗控制设备控制,而智能设备3可以被两个零功耗控制设备控制。
应理解的是,上述智能设备与零功耗控制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存储在零信任网关中,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应理解的是,零功耗网关作为零功耗通信与其他无线通信的桥梁。零功耗网关可以向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检测信号,零功耗控制设备将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向零功耗网关发送反向散射信号,使得零功耗网关产生控制信号,并以智能设备支持的无线传输方式发送该控制信号,该无线传输方式可以是蓝牙传输方式、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方式、蜂窝传输方式、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Equipment,CPE)、Zigbee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应理解的是,在智能控制系统中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零功耗网关,如图1所示,这里以包括一个零功耗网关进行示例性说明。其中,一个零功耗网关可以对应一个零功耗控制设备,也可以对应多个零功耗控制设备。而一个零功耗网关可以对应一个智能设备,也可以对应多个智能设备,本申请对零功耗网关与零功耗控制设备的对应关系,以及,零功耗网关与智能设备的对应关系不做限制。
应理解的是,智能设备可以是支持蓝牙传输方式、WiFi方式、蜂窝传输方式、CPE、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的设备,其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智能灯,智能空调,智能窗帘等。
可选的,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零功耗网关与其他网关互联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有些智能设备已经具有自己的网关时,这种情况下,本申请提供的零功耗网关可以不起到直接控制智能设备的功能,而是与智能设备已有的网关连接,这里称为其他网关通过有线或无线的连接进行对智能设备的控制,其中,该其他网关可以支持蓝牙传输方式、WiFi方式、蜂窝传输方式、CPE、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
其中,零功耗网关将从零功耗控制设备发出的反向散射信号转化为其他网关可识别的信息,并将此信息传递给其他网关,最终由其他网关完成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操作。
可选的,如上所述,在智能控制系统中可以存在多个零功耗网关,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零功耗网关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多个零功耗网关可以与一个其他网关通信,其中,每个零功耗网关均可以收到并传输零功耗控制设备发出的反向散射信号,并将此信号发送于其他网关最终实现智能设备的控制。
可选的,如上所述,在智能控制系统中可以存在多个零功耗网关和多个其他网关,其中,多个零功耗网关可以与其对应的其他网关通信。
可选的,在存在多个零功耗网关和多个其他网关的情况下,多个零功耗网关中可以有一个主零信任网关,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零功耗网关和多其他网关的系统示意图,如图4所示,非主零功耗网关可以先将收集到的反向散射信号发送给主零功耗网关,再由主零功耗网关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对应的其他网关进行交互。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指示”可以是直接指示,也可以是间接指示,还可以是表示具有关联关系。举例说明,A指示B,可以表示A直接指示B,例如B可以通过A获取;也可以表示A间接指示B,例如A指示C,B可以通过C获取;还可以表示A和B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5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智能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具体地,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510:零功耗网关向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检测信号。
S520:零功耗控制设备将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向零功耗网关发送反向散射信号。
S530:零功耗网关根据反向散射信号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
S540:零功耗网关向目标智能设备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
其中,反向散射信号用于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反向散射信号包括: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以使零功耗网关获知该反向散射信号是用于目标智能设备对应的反向散射信号。
应理解的是,智能控制系统的最大特点是零功耗控制设备不主动发射信号,而是通过反射零功耗网关的检测信号,并对此信号进行调制,从而实现与零功耗网关的无线通信。
可选的,零功耗网关按一定周期t发射检测信号;零功耗控制设备接收到此信号,并从此信号中提炼出能量作为零功耗控制设备的能量源,即零功耗控制设备将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向零功耗网关发送反向散射信号。零功耗网关接收到此信号并进行解析,并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如打开智能灯,打开智能窗帘,关闭智能空调等等。
综上,在本申请中引入了零功耗技术,来实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从而可以降低控制成本、安装维护成本等。
可选的,反向散射信号可以存在以下三种情况,但不限于此:
情况一:反向散射信号仅包括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
情况二:反向散射信号包括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和控制信息。其中,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智能设备需要由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或者,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情况三:零功耗控制设备上安装有传感器;反向散射信号还包括:传感器的当前状态。
下面将针对三种情况,分别说明零功耗网关如何控制目标智能设备。
针对情况一,说明零功耗网关如何控制目标智能设备:
可实现方式一:零功耗网关根据反向散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和历史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其中,历史反向散射信号是历史最近一次用于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的反向散射信号。
可实现方式二:零功耗网关根据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和历史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其中,历史反向散射信号是历史最近一次用于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的反向散射信号。
下面针对可实现方式一进行说明:
可选的,可实现方式一的应用场景可以是手势控制场景,例如: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势控制场景示意图,如图6所示,当手在零功耗控制设备与零功耗网关之间进行遮挡操作时,这时零功耗网关获取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相对于没有手势遮挡时获取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要弱。如上所述,零功耗网关按一定周期t发射检测信号,因此,假设在第i+1个周期零功耗网关获取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相对于第i个周期零功耗网关获取到的反向散射信号要弱,说明在第i+1个周期,手在零功耗控制设备与零功耗网关之间进行遮挡操作。这种情况,零功耗网关可以判定目标智能设备需要进行开关状态切换。其中,智能设备与零功耗网关可以按照按一定周期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交换包含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零功耗网关可以将这些状态记录在本地内存内,例如如表2所示:
表2
智能设备 当前开关状态
智能设备1 打开状态
智能设备2 打开状态
智能设备3 关闭状态
…… ……
智能设备N 关闭状态
零功耗网关在判定目标智能设备需要进行开关状态切换时,可以在表2中查找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开关状态,例如:智能设备1的当前开关状态为打开状态,那么说明零功耗网关需要将智能设备1的开关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再例如:智能设备3的当前开关状态为关闭状态,那么说明零功耗网关需要将智能设备3的开关状态从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对智能设备的误控制,在手势控制场景下,零功耗网关可以设置一个预设时长,该预设时长用于限制只有当零功耗网关获取到的当前的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相对于历史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变弱,并且当前的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持续时长达到该预设时长时,零功耗网关才确认当前手势操作是正常手持操作,即不是误操作或者误控制。进一步的,如果零功耗网关确认当前手势操作是正常手持操作,那么零功耗网关可以确定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零功耗网关根据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进行状态切换。
示例性的,假设在第i+1个周期零功耗网关获取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相对于第i个周期零功耗网关获取到的反向散射信号要弱,说明在第i+1个周期,手在零功耗控制设备与零功耗网关之间进行遮挡操作。这种情况,零功耗网关需要判断当前获取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的持续时长,若该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则零功耗网关判定目标智能设备需要进行开关状态切换。其中,智能设备与零功耗网关可以按照按一定周期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交换包含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零功耗网关可以将这些状态记录在本地内存内,例如如表2所示,零功耗网关在判定目标智能设备需要进行开关状态切换时,可以在表2中查找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开关状态,例如:智能设备1的当前开关状态为打开状态,那么说明零功耗网关需要将智能设备1的开关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再例如:智能设备3的当前开关状态为关闭状态,那么说明零功耗网关需要将智能设备3的开关状态从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下面针对可实现方式二进行说明:
可选的,可实现方式二的应用场景可以是手势控制场景,其中,零功耗控制设备与零功耗网关之间可以存在多个通信信道,如CH1,CH2……CHN,每个通信信道的中心频率为f1,f2……fN,零功耗网关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反向散射信号计算出各个通信信道的相位phase1,phase2……phaseN,其中,信号的相位信息与信号从发射端到接受端的路径有关。当接收端与发射端之间存在遮蔽物,则会因反射与折射改变信号路径,导致信号相位的变化。在此实施中,零功耗网关按一定周期t发射检测信号,并将控制设备的每一个通信信道与对应的相位信息记录在本地内存中。
例如:如图6所示,当手在零功耗控制设备与零功耗网关之间进行遮挡操作时,这时零功耗网关获取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相对于没有手势遮挡时获取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发生变化。如上所述,零功耗网关按一定周期t发射检测信号,因此,假设在第i+1个周期零功耗网关获取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相对于第i个周期零功耗网关获取到的反向散射信号发生变化,说明在第i+1个周期,手在零功耗控制设备与零功耗网关之间进行遮挡操作。这种情况,零功耗网关可以判定目标智能设备需要进行开关状态切换。其中,智能设备与零功耗网关可以按照按一定周期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交换包含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零功耗网关可以将这些状态记录在本地内存内,例如如表2所示:零功耗网关在判定目标智能设备需要进行开关状态切换时,可以在表2中查找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开关状态,例如:智能设备1的当前开关状态为打开状态,那么说明零功耗网关需要将智能设备1的开关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再例如:智能设备3的当前开关状态为关闭状态,那么说明零功耗网关需要将智能设备3的开关状态从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对智能设备的误控制,在手势控制场景下,零功耗网关可以设置一个预设时长,该预设时长用于限制只有当零功耗网关获取到的当前的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相对于历史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发送变化,并且当前的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持续时长达到该预设时长时,零功耗网关才确认当前手势操作是正常手持操作,即不是误操作或者误控制。进一步的,如果零功耗网关确认当前手势操作是正常手持操作,那么零功耗网关可以确定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零功耗网关根据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进行状态切换。
示例性的,假设在第i+1个周期零功耗网关获取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相对于第i个周期零功耗网关获取到的反向散射信号发生变化,说明在第i+1个周期,手在零功耗控制设备与零功耗网关之间进行遮挡操作。这种情况,零功耗网关需要判断当前获取到的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的持续时长,若该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则零功耗网关判定目标智能设备需要进行开关状态切换。其中,智能设备与零功耗网关可以按照按一定周期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交换包含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零功耗网关可以将这些状态记录在本地内存内,例如如表2所示,零功耗网关在判定目标智能设备需要进行开关状态切换时,可以在表2中查找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开关状态,例如:智能设备1的当前开关状态为打开状态,那么说明零功耗网关需要将智能设备1的开关状态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再例如:智能设备3的当前开关状态为关闭状态,那么说明零功耗网关需要将智能设备3的开关状态从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针对情况二,说明零功耗网关如何控制目标智能设备:
其中,如上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智能设备需要由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或者,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因此,零功耗网关产生的控制信号可以直接包括:该控制信息和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例如:零功耗网关向如表2所示的智能设备1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智能设备1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再例如:零功耗网关向如表2所示的智能设备3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智能设备3从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针对情况三,说明零功耗网关如何控制目标智能设备:
可选的,零功耗控制设备上安装有传感器。其中,反向散射信号包括该传感器的当前状态。例如: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零功耗控制设备中微处理器与传感器的连接示意图,该传感器可以是一个开关设备,如图7所示,该传感器连接零功耗控制设备内微处理器的脚线Pn,Pm,触碰一次此传感器会造成Pn,Pm间的通路或断路,在第二次触碰前,Pn,Pm维持第一次触碰后的状态。在此实施中,当零功耗控制设备接收到检测信号后,其内部微处理器获得能量,并检测Pn,Pm之间的状态。微处理器将传感器的当前状态携带在反向散射信号中。零功耗网关接收到反向散射信号之后,解码获得传感器的当前状态,并对当前状态和前一次状态进行比较,判断传感器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则可以确定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零功耗网关根据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进行状态切换。例如:零功耗网关获取到的传感器的当前状态为Pn,Pm间处于通路状态,而该当前状态为Pn,Pm间处于断路状态,基于此,零功耗网关可以确定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零功耗网关根据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进行状态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零功耗网关如何确定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以及如何进行状态切换可参考上文,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零功耗网关是根据传感器的状态变化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实际上,还可以根据传感器测得的速度变化等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综上,在本申请中,反向散射信号存在如上三种情况,基于此,零功耗网关可以在这三种情况下控制目标智能设备。
图8为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智能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具体地,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810:零功耗网关向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
S820:零功耗网关向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
S830: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将第一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向零功耗网关发送第一反向散射信号。
S840: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将第二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向零功耗网关发送第二反向散射信号。
S850:零功耗网关根据第一反向散射信号和第二反向散射信号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
S860:零功耗网关向目标智能设备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示意图,如图9所示,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设置在目标智能设备上,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携带在用户身上,该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也可以被称为零功耗标签。
其中,第一反向散射信号是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将第一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第一反向散射信号用于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
第二反向散射信号是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将第二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第二反向散射信号用于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S810和S820的先后顺序不做限制,对S830和S840的先后顺序也不做限制。
可选的,零功耗网关可以确定第一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和第二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根据第一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和第二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确定用户和目标智能设备的距离;根据用户和目标智能设备的距离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
可选的,任一个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与,零功耗网关与发送反向散射信号的零功耗控制设备的距离R具有如下关系:RSSI=1/R^4。
可选的,若用户和目标智能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为关闭状态,则零功耗网关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若用户和目标智能设备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为打开状态,则零功耗网关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
应理解的是,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设置该预设距离为1米。
综上,在本申请中引入了零功耗技术,来实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从而可以降低控制成本、安装维护成本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功耗控制设备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0所示,该设备包括:射频前端芯片1010,用于:接收零功耗网关发送的检测信号。将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向零功耗网关发送反向散射信号。其中,反向散射信号用于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反向散射信号包括: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
可选的,反向散射信号还包括:控制信息。其中,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智能设备需要由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或者,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可选的,该设备还包括:天线1020,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电源管理模组1030以及微处理器1040。
可选的,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零功耗控制设备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1所示,零功耗控制设备上安装有传感器1050。反向散射信号还包括:传感器的当前状态。
可选的,该零功耗控制设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零功耗控制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功耗网关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2所示,该零功耗网关包括:收发器1210和处理器1220。其中,收发器1210用于向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检测信号。收发器1210还用于接收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处理器1220用于根据反向散射信号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收发器1210还用于向目标智能设备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其中,反向散射信号是零功耗控制设备将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
可选的,反向散射信号包括:目标智能设备的标识。
可选的,处理器1220具体用于:根据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和历史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其中,历史反向散射信号是历史最近一次用于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的反向散射信号。
可选的,处理器1220具体用于:确定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相对于历史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是否发生变化。若零功耗网关确定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相对于历史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发生变化,则确定目标智能设备需要进行开关状态切换。确定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从当前状态切换至另一个状态。
可选的,处理器1220具体用于:确定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相对于历史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是否发生变化。若零功耗网关确定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相对于历史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发生变化,且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的持续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则确定目标智能设备需要进行开关状态切换。确定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从当前状态切换至另一个状态。
可选的,处理器1220具体用于:根据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和历史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其中,历史反向散射信号是历史最近一次用于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的反向散射信号。
可选的,处理器1220具体用于:确定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相对于历史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是否发生变化。若零功耗网关确定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相对于历史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发生变化,则确定目标智能设备需要进行开关状态切换。确定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从当前状态切换至另一个状态。
可选的,处理器1220具体用于:确定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相对于历史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是否发生变化。若零功耗网关确定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相对于历史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发生变化,且反向散射信号的相位的持续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则确定目标智能设备需要进行开关状态切换。确定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从当前状态切换至另一个状态。
可选的,反向散射信号还包括:控制信息。其中,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智能设备需要由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或者,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
可选的,零功耗控制设备上安装有传感器。反向散射信号还包括:传感器的当前状态。
可选的,处理器1220具体用于:若确定传感器的当前状态相对于传感器的前一次状态发生了变化,则确定目标智能设备需要进行开关状态切换。确定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从当前状态切换至另一个状态。
可选的,处理器1220具体用于:若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为打开状态,则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若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为关闭状态,则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
可选的,零功耗网关与目标智能设备直连,或者,零功耗网关通过其他网关与目标智能设备连接。
可选的,零功耗网关还包括:调制解调器1230(包含用于零功耗信号调制解调与传统如WIFI,蓝牙信号调制解调的设备)、电源控制器1240,用于整个系统的电源管理、存储器1250包含无线信号编解码信息,与特殊信号(如零功耗检测信号编码信息)以及其他电子设备模块,如指示灯,操作开关等。
其中,存储器125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22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220中。
其中,收发器121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一个或多个天线等。
可选的,该零功耗网关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零功耗网关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零功耗控制设备,零功耗控制设备为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设置在目标智能设备上,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包括:射频前端芯片,用于:接收零功耗网关发送的第一检测信号。将第一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向零功耗网关发送第一反向散射信号。其中,第一反向散射信号用于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该设备还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电源管理模组以及微处理器。
可选的,该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零功耗控制设备,零功耗控制设备为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携带在用户身上,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包括:射频前端芯片,用于:接收零功耗网关发送的第二检测信号。将第二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向零功耗网关发送第二反向散射信号。其中,第二反向散射信号用于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
可选的,该设备还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电源管理模组以及微处理器。
可选的,该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零功耗网关,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收发器用于向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并向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反向散射信号,并接收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二反向散射信号。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反向散射信号和第二反向散射信号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收发器还用于向目标智能设备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其中,第一反向散射信号是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将第一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第二反向散射信号是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将第二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
可选的,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第一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和第二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根据第一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和第二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确定用户和目标智能设备的距离。根据用户和目标智能设备的距离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
可选的,处理器具体用于:若用户和目标智能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为关闭状态,则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若用户和目标智能设备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且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为打开状态,则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目标智能设备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
可选的,零功耗网关还包括:调制解调器(包含用于零功耗信号调制解调与传统如WIFI,蓝牙信号调制解调的设备)、电源控制器,用于整个系统的电源管理、存储器1050包含无线信号编解码信息,与特殊信号(如零功耗检测信号编码信息)以及其他电子设备模块,如指示灯,操作开关等。
其中,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
其中,收发器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一个或多个天线等。
可选的,该零功耗网关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零功耗网关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3所示的装置1300包括处理器1310,处理器13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的,如图13所示,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320。其中,处理器1310可以从存储器13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3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3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310中。
可选的,该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1330。其中,处理器13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13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可选的,该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1340。其中,处理器13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13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可选的,该装置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零功耗控制设备,并且该装置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零功耗控制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该装置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零功耗网关,并且该装置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零功耗网关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装置也可以是芯片。例如可以是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基站,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或者基站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基站,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或者基站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基站,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或者基站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针对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零功耗网关向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并向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
所述零功耗网关接收所述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反向散射信号,并接收所述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二反向散射信号;
所述零功耗网关根据所述第一反向散射信号和所述第二反向散射信号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
所述零功耗网关向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发送所述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反向散射信号是所述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所述第二反向散射信号是所述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二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
所述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设置在目标智能设备上,所述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携带在用户身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功耗网关根据所述第一反向散射信号和所述第二反向散射信号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包括:
所述零功耗网关确定所述第一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和所述第二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
所述零功耗网关根据所述第一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和所述第二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确定所述用户和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距离;
所述零功耗网关根据所述用户和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距离产生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功耗网关根据所述用户和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距离产生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包括:
若所述用户和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为关闭状态,则所述零功耗网关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
若所述用户和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距离,且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为打开状态,则所述零功耗网关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
4.一种零功耗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检测信号,并向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第二检测信号;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一反向散射信号,并接收所述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发送的第二反向散射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反向散射信号和所述第二反向散射信号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发送所述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开关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反向散射信号是所述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所述第二反向散射信号是所述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二检测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反向散射方式发送的反向散射信号;
所述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设置在目标智能设备上,所述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携带在用户身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功耗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和所述第二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
根据所述第一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和所述第二反向散射信号的RSSI,确定所述用户和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距离;
根据所述用户和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距离产生对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零功耗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若所述用户和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为关闭状态,则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
若所述用户和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距离,且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当前状态为打开状态,则产生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
7.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零功耗控制设备、第二零功耗控制设备和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零功耗网关以及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8.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装置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025158.2A 2021-03-22 2021-03-22 智能控制方法、零信任控制设备、网关及系统 Active CN1153985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82099 WO2022198387A1 (zh) 2021-03-22 2021-03-22 智能控制方法、零信任控制设备、网关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8562A CN115398562A (zh) 2022-11-25
CN115398562B true CN115398562B (zh) 2024-03-01

Family

ID=83395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5158.2A Active CN115398562B (zh) 2021-03-22 2021-03-22 智能控制方法、零信任控制设备、网关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98562B (zh)
WO (1) WO2022198387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0856A (zh) * 2006-07-26 2007-01-24 中山大学 一种家电设备的非接触式自适应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CN102289637A (zh) * 2010-05-20 2011-12-21 Ls产电株式会社 利用rfid的远程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11385000A (zh) * 2018-12-12 2020-07-07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远程控制的周围rf反向散射通信
CN112039744A (zh) * 2020-08-28 2020-12-04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反向散射的无线总线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54681B2 (en) * 2011-05-31 2016-09-27 Plum Labs, Ll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dentifying selected objects
US10613213B2 (en) * 2016-05-13 2020-04-07 Google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tilizing radar with smart devices
US10498569B2 (en) * 2016-06-23 2019-12-03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
EP3652559A4 (en) * 2018-03-24 2021-05-05 Li, Brandon RFID TAG LOCATION AND RFID TAG ASSOCIATION
CN109462430A (zh) * 2019-01-04 2019-03-12 电子科技大学 多天线共生无线通信系统、信号传输及波束赋形优化方法
CN111949595A (zh) * 2020-08-28 2020-11-17 电子科技大学 免编程无处理器的物联网终端架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0856A (zh) * 2006-07-26 2007-01-24 中山大学 一种家电设备的非接触式自适应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CN102289637A (zh) * 2010-05-20 2011-12-21 Ls产电株式会社 利用rfid的远程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11385000A (zh) * 2018-12-12 2020-07-07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远程控制的周围rf反向散射通信
CN112039744A (zh) * 2020-08-28 2020-12-04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反向散射的无线总线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98387A1 (zh) 2022-09-29
CN115398562A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0569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ow power local area communication using event signal control
KR102194839B1 (ko) 송신 전력 크기 조절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ES2325914T3 (es)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de control de potencia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CN110383900B (zh) 具有动态性能调优的门禁控制系统
US6650873B2 (en) Techniques for adjusting parameters of a quick paging channel based on network load
JP2012519405A (ja) インカンベント信号検出に対する沈黙ゾーンにおける沈黙期間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及び保護
KR102304883B1 (ko) 무선 단말기 및 무선 단말기의 통신방법
CN104768222B (zh) 使用无线电信号参数对移动装置的定位
EP3292715A1 (en) User devic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of
Stan et al. Overview of high reliable radio data infrastructures for public automation applications: LoRa networks
CN115398562B (zh) 智能控制方法、零信任控制设备、网关及系统
US10129789B2 (en) Method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fram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4506645A (zh) 物联网数据采集端及其通信方法和系统
US20150271642A1 (en) Wireless network scheduling and locating
EP371622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reducing a communication range
KR101885867B1 (ko) 계측장치와 제어장치의 무선통신 방법
CN113613235A (zh) 频偏调整方法与装置、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06792743B (zh) 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无线组网方法
US20190159145A1 (en) Access Method And Access Device
KR20160086590A (ko) 무선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이의 웨이크업 방법
WO2021248455A1 (zh) 信道编码方法、控制设备和受控设备
CN111066351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确定基站的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215601306U (zh) 一种可存储的蓝牙中继器
KR20120080055A (ko) 엘이디 장치
US20230021119A1 (en) Keypad with repeater mo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