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6872A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6872A
CN115396872A CN202210977385.1A CN202210977385A CN115396872A CN 115396872 A CN115396872 A CN 115396872A CN 202210977385 A CN202210977385 A CN 202210977385A CN 115396872 A CN115396872 A CN 115396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data
application
collection server
data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773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96872B (zh
Inventor
许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773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968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96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6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96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68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6Processing of subscriber group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终端设备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从而可以提高数据分析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本申请是申请人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申请日为2020年8月10日、申请号为202080086164.4、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背景技术
大数据分析是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目前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都是通过各个应用服务器获取,并且发送给数据使用服务器,以供数据使用服务器对各个应用数据进行分析。然而,现有技术中,各个应用服务器和数据使用服务器之间必然存在传输接口,即各个应用服务器通过各自与数据使用服务器的接口传输对应应用数据,当任一个接口出现问题,会导致数据传输失败,从而降低了数据分析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从而可以提高数据分析的精确度。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终端设备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服务器接收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其中,针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的一个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是终端设备获取的。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收集服务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数据收集服务器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收集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装置的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通过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数据使用服务器无需通过多个接口从多个应用服务器获取对应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而是终端设备内部可以获取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只需要通过数据收集服务器处理,并发送给数据使用服务器即可,从而减少了接口使用,进而可以提高数据分析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100的示意性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交互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内部实现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交互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交互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收集服务器700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800示意性结构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针对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各个应用服务器和数据使用服务器之间必然存在传输接口,即各个应用服务器通过各自与数据使用服务器的接口传输对应应用数据,当任一个接口出现问题,会导致数据传输失败,从而降低了数据分析的精确度。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获取自己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并通过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给数据使用服务器。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100的示意性图,如图1所示,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多个终端设备110、一个数据收集节点120和一个数据使用节点130。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节点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系统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可称为通信设备。以图1示出的通信系统100为例,通信设备可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终端设备110、数据收集节点120、数据使用节点130;通信设备还可包括通信系统100中的其他设备,例如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NEF节点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节点可以是服务器或者是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以节点是服务器为示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结合终端设备、数据收集服务器和数据使用服务器描述了各个实施例,其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终端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NR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是由运营商管理和控制的,属于运营商网络。或者,数据收集服务器是核心网以外的服务器,例如可以是移动网络内部的服务器,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是DCAF服务器,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数据使用服务器可以是移动网络内部的服务器。
可选地,数据使用服务器可以是网络数据分析功能(Network Data AnalysisFunction,NWDAF)服务器。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交互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0:终端设备获取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
步骤S220:终端设备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
步骤S230:数据收集服务器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数据。
步骤S240:数据收集服务器向数据使用服务器发送第一数据。
可选地,终端设备从本地获取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
可选地,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内部实现示意图,如图3所示,终端设备内部存在处理单元以及各个应用,处理单元与各个应用之间具有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通过该应用程序接口获取对应应用数据。数据收集服务器获取到各个应用数据之后,可以对各个应用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数据使用服务器。
可选地,终端和数据收集服务器之间可以使用应用层协议(如HTTP协议)进行连接的建立和数据传输。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和数据使用服务器之间可设置有NEF服务器,该NEF服务器可用于实现数据收集服务器和数据使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处理单元也被描述为数据收集模块或者数据收集单元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以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无线协议层的数据。
可选地,无线协议层可以是第三代合作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协议层。3GPP协议层可以包含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层和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层数据。例如,终端设备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终端设备策略的使用情况、PDU会话的使用情况、基于小区标识(cell id)或跟踪区标识(Tracking AreaIdentity,TAI)的移动轨迹等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中,应用数据可以是应用层数据和/或操作系统提供的数据。其中应用层数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应用(App)的数据,可以由应用自身提供或由其他模块(如操作系统)提供。
可选地,针对至少一个应用中的一个应用,该应用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该应用的标识、该应用的使用时间、该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携带在以下任一项中:数据包的新字段、数据包的已有字段、终端设备发送给数据收集服务器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上述数据包可以是任一协议层的数据包,例如是应用层数据包或者是3GPP协议层的数据包。
可选地,如图3所示,该通信连接可以进一步包括:信令面和用户面。作为一种可能性,新邻面可以用于交互控制小光的消息,比如,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通过信令面向终端发送数据请求消息。此外,信令面还可以用于交互应用数据对应的信息,比如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信令面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终端设备中至少一个应用的因公数据对应应用的标识、所述应用的使用时间、或所述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等。用户面可以用于传输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的具体内容。
可选地,在步骤S220之前,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
可选地,终端设备通过第一API接收请求消息。该第一API是终端设备内部的处理单元上的API,它用于接收请求消息。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进行合并或者统计,得到第一数据。
可选地,数据使用服务器可以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以请求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第一数据。
综上,在本申请中,对于任一个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并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以使数据收集服务器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数据,并向数据使用服务器发送第一数据。由此可知,在本申请中,数据使用服务器无需通过多个接口从多个应用服务器获取对应应用数据,而是终端设备内部可以获取应用数据,只需要通过数据收集服务器处理,并发送给数据使用服务器即可,从而减少了接口使用,进而可以提高数据分析的精确度。
实施例二
如上所述,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进行合并或者统计。下面对此进行示例性说明:
示例1:针对任一应用,数据收集服务器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应用的使用时间,确定应用的使用时间分布和/或使用时间分布的峰值时间。
这种情况下,任一个终端设备需要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应用的标识和使用时间。例如:终端设备1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应用A的标识和使用时间,应用B的标识和使用时间。终端设备2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应用A的标识和使用时间,应用B的标识和使用时间。终端设备3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应用A的标识和使用时间,应用B的标识和使用时间。基于此,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根据终端设备1、2、3分别发送的应用A的使用时间,确定应用A的使用时间分布和/或使用时间分布的峰值时间,如高峰使用时间,或者低峰使用时间。同样的,数据收集服务器也可以根据终端设备1、2、3分别发送的应用B的使用时间,确定应用B的使用时间分布和/或使用时间分布的峰值时间,如高峰使用时间,或者低峰使用时间。
示例2:针对任一时间段,数据收集服务器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的使用时间,确定在时间段内使用频率最高或者最低的应用。
这种情况下,任一个终端设备需要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应用的标识和使用时间。例如:终端设备1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应用A的标识和使用时间,应用B的标识和使用时间。终端设备2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应用A的标识和使用时间,应用B的标识和使用时间。终端设备3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应用A的标识和使用时间,应用B的标识和使用时间。基于此,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确定时间段【t1,t2】使用频率最高或最低的应用,如是应用A,时间段【t3,t4】使用频率最高或最低的应用,如是应用B。这样,数据收集服务器便可以获取到不通过时间段不同应用的差异。
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以确定在时间段内使用频率最高或最低的应用在该时间段内的使用占比,例如:在时间段【t1,t2】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A占比65%,在时间段【t3,t4】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B占比70%。
示例3:针对任一应用,数据收集服务器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确定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分布和/或使用位置的信息分布的峰值位置。
这种情况下,任一个终端设备需要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应用的标识和使用位置的信息。例如:终端设备1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应用A的标识和使用位置的信息,应用B的标识和使用位置的信息。终端设备2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应用A的标识和使用位置的信息,应用B的标识和使用位置的信息。终端设备3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应用A的标识和使用位置的信息,应用B的标识和使用位置的信息。基于此,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根据终端设备1、2、3分别发送的应用A的使用位置的信息,确定应用A的使用位置的信息分布和/或使用位置的信息分布的峰值位置,如高峰使用位置的信息,或者低峰使用位置的信息。同样的,数据收集服务器也可以根据终端设备1、2、3分别发送的应用B的使用位置的信息,确定应用B的使用位置的信息分布和/或使用位置的信息分布的峰值位置,如高峰使用位置的信息,或者低峰使用位置的信息。
示例4:针对任一位置,数据收集服务器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确定在该位置处使用频率最高或者最低的应用。
可选地,本申请中的使用位置的信息可以是以下任一项: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坐标、该位置的标识。
可选地,该位置的标识可以是小区表示或者跟踪区标识。
这种情况下,任一个终端设备需要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应用的标识和使用位置的信息。例如:数据收集服务器根据应用的标识和使用位置的信息确定在某城市的商业街上,用户对于使用量最高的是应用A,某写字楼内,使用量最高的是应用B。
示例5:针对任一应用,数据收集服务器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针对应用的使用时间进行合并,和/或,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针对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进行合并。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对至少一个设备针对应用的使用时间进行合并,和/或,对至少一个设备针对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进行合并之前,数据收集服务器数据收集服务器对应用的使用时间进行加扰,和/或,对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进行加扰。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使用白噪声方法对应用的使用时间和/或使用位置的信息进行加扰,本申请对采用何种加扰方式不作限制。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针对应用的使用时间求平均值,和/或,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针对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求平均值,以实现对应用的使用时间和/或使用位置的信息的合并。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采用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平方平均值,调和平均值,加权平均值等对应用的使用时间求平均值,和/或,使用位置的信息求平均值。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每一个终端设备的应用数据在加扰之后已经不准确,但是多个终端设备的数据合并后,其数据的总趋势与加扰前合并是相同或差异很小的。这样,发送给数据收集服务器的数据不会显示用户的隐私数据,而又保证处理数据的总趋势与原始数据一致。
综上,在本申请中,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进行合并或者统计,从而可以消除用户的隐私数据,进而可以提高网络安全。
实施例三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交互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0:终端设备获取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
步骤S420:终端设备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
步骤S430:终端设备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
步骤S440:数据收集服务器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后的标识。
步骤S450:数据收集服务器向数据使用服务器发送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后的标识,以及,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
应理解的是,步骤S410与步骤S210相同,步骤S420与步骤S220相同,因此关于步骤S410和步骤420的解释说明可参考步骤S210和步骤S220的解释说明,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下面针对步骤S430至步骤S450进行说明:
可选地,上述任一个终端设备可以将其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第一标识打包一起发送给数据收集服务器。或者,上述任一个终端设备可以将其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第一标识分开发送给数据收集服务器。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通过如下任一方式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进行处理,但不限于此:
可选方式一:数据收集服务器将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更新为批量标识。其中,批量标识为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后的标识。
可选方式二:数据收集服务器将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更新为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二标识。其中,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二标识为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后的标识。
下面针对可选方式一进行说明:
所谓批量标识指的是上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共同标识。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生成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与批量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在本地或者云端存储有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与批量标识的对应关系。相应的,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将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映射为上述批量标识。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向数据使用服务器发送批量标识标识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数量。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将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批量标识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打包一起发送给数据使用服务器。或者,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将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批量标识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分开发送给数据使用服务器。
下面针对可选方式二进行说明:
可选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与各自的第二标识具有对应关系。
可选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与各自的第二标识的对应关系是一一对应关系。
示例性地,假设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2和30各自的第一标识是UE-1,UE-2和UE-3,而它们的第二标识是UE-1*,UE-2*和UE-3*。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生成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在本地或者云端存储有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的对应关系。相应的,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将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标识映射为上述第二标识。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将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二标识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打包一起发送给数据使用服务器。或者,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将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二标识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分开发送给数据使用服务器。
综上,在本申请中,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映射为批量标识或者各自的第二标识,隐藏了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即隐私数据,从而使得数据使用服务器即使获取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各个应用数据,也无法获知这些数据是哪个终端设备的,从而提高了网络安全。
实施例四
图5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交互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10:终端设备获取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
步骤S520:终端设备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
步骤S530:终端设备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
步骤S540:数据收集服务器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后的标识。
步骤S550:数据收集服务器处理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得到第一数据。
步骤S560:数据收集服务器向数据使用服务器发送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后的标识,以及,第一数据。
应理解的是,步骤S510与步骤S210相同,步骤S520与步骤S220相同,因此关于步骤S510和步骤520的解释说明可参考步骤S210和步骤S220的解释说明,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步骤S530与步骤S430相同,步骤S540与步骤S440相同,因此关于步骤S530和步骤540的解释说明可参考步骤S430和步骤S440的解释说明,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步骤S550的解释说明可参考实施例二的内容,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针对步骤S560进行说明: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将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后的标识,以及,第一数据打包一起发送给数据使用服务器,也可以分开发送给数据使用服务器,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综上,在本申请中,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映射为批量标识或者各自的第二标识,隐藏了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即隐私数据,从而使得数据使用服务器即使获取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各个应用数据,也无法获知这些数据是哪个终端设备的,从而提高了网络安全。并且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进行合并或者统计,从而可以消除用户的隐私数据,进而也可以提高网络安全。
实施例五
如上所述,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进行处理,如合并或统计,可参见实施例二中的各个示例,也可以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进行处理,可参见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内容。在实际应用中,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选择这些处理方式中的任一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因此,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确定一个第一参数,该第一参数用于指示数据收集服务器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或者,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进行处理的方式。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与终端设备或者数据使用服务器交互上述第一参数,以指示数据收集服务器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或者,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进行处理的方式。
示例性地,假设将实施例二中的示例1对应的处理方式称为基于应用的处理方式1,将示例2对应的处理方式称为基于时间的处理方式,将示例3对应的处理方式称为基于应用的处理方式2,将示例4对应的处理方式称为基于位置的处理方式,将示例5对应的处理方式称为基于加扰统计的处理方式,将实施例三或四中关于批量标识对应的处理方式称为基于批量统计的处理方式,那么它们对应有唯一的第一参数,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第一参数 处理方式
1 基于应用的处理方式1
2 基于时间的处理方式
3 基于应用的处理方式2
4 基于位置的处理方式
5 基于加扰统计的处理方式
6 基于批量统计的处理方式
综上,在本申请中,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确定一个第一参数,该第一参数用于指示数据收集服务器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或者,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进行处理的方式,进一步地,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与终端设备或者数据使用服务器交互上述第一参数,从而使得终端设备或者数据使用服务器获知数据收集服务器采用的数据处理方式。
上文结合图2至图5,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下文结合图6至图9,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应理解,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相互对应,类似的描述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
实施例六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6所示,该终端设备600包括:
处理单元610,用于获取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
通信单元620,用于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
可选地,通信单元620还用于接收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
可选地,通信单元620具体用于:通过第一API接收请求消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携带在以下任一项中:数据包的新字段、数据包的已有字段、终端设备发送给数据收集服务器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通信单元620具体用于:针对至少一个应用中的一个应用,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以下至少一项:应用的标识、应用的使用时间、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是由运营商管理和控制的,属于运营商网络。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或收发器,或者是通信芯片或者片上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上述处理单元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00可对应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终端设备6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收集服务器7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7所示,该数据收集服务器700包括:通信单元710,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其中,针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的一个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是终端设备获取的。
可选地,通信单元710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
可选地,针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的任一个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携带在以下任一项中:数据包的新字段、数据包的已有字段、终端设备发送给数据收集服务器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通信单元710具体用于:针对至少一个应用中任一个应用,接收终端发送的以下至少一项:应用的标识、应用的使用时间、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处理单元720。处理单元720用于处理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得到第一数据。通信单元710还用于向数据使用服务器发送第一数据。
可选地,处理单元720具体用于: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进行统计或者合并,得到第一数据。
可选地,处理单元720具体用于:针对任一应用,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应用的使用时间,确定应用的使用时间分布和/或使用时间分布的峰值时间。
可选地,处理单元720具体用于:针对任一时间段,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的使用时间,确定在时间段内使用频率最高或者最低的应用。
可选地,处理单元720具体用于:针对任一应用,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确定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分布和/或使用位置的信息分布的峰值位置。
可选地,处理单元720具体用于:针对任一位置,根据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确定在位置处使用频率最高或者最低的应用。
可选地,处理单元720具体用于:针对任一应用,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针对应用的使用时间进行合并,和/或,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针对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进行合并。
可选地,处理单元720还用于:对应用的使用时间进行加扰,和/或,对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进行加扰。
可选地,处理单元720具体用于: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针对应用的使用时间求平均值,和/或,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针对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求平均值。
可选地,还包括:处理单元720,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后的标识。
可选地,通信单元710还用于向数据使用服务器发送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后的标识,以及,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
可选地,处理单元720还用于处理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得到第一数据。通信单元710还用于向数据使用服务器发送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后的标识,以及,第一数据。
可选地,处理单元720具体用于:将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更新为批量标识。其中,批量标识为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后的标识。
可选地,通信单元710还用于向数据使用服务器发送批量标识标识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数量。
可选地,批量标识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具有对应关系。
可选地,处理单元720具体用于:将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更新为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二标识。其中,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二标识为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后的标识。
可选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二标识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具有对应关系。
可选地,通信单元710具体用于:通过用户面接收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处理单元720,用于确定第一参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数据收集服务器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或者,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进行处理的方式。
可选地,数据收集服务器是由运营商管理和控制的,属于运营商网络。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通信单元可以是通信接口或收发器,或者是通信芯片或者片上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上述处理单元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收集服务器700可对应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数据收集服务器7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800示意性结构图。图8所示的通信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10,处理器8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8所示,通信设备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20。其中,处理器810可以从存储器8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8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8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810中。
可选地,如图8所示,通信设备8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830,处理器8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8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8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8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8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收集服务器,并且该通信设备8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数据收集服务器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8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并且该通信设备8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九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9所示的装置900包括处理器910,处理器9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9所示,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20。其中,处理器910可以从存储器9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9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9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910中。
可选地,该装置9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930。其中,处理器9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9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装置9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940。其中,处理器9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9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装置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收集服务器,并且该装置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数据收集服务器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装置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装置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装置也可以是芯片。例如可以是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数据收集服务器和数据使用服务器。
其中,该终端设备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以及该数据收集服务器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数据收集服务器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收集服务器,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数据收集服务器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收集服务器,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数据收集服务器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收集服务器,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数据收集服务器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针对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至少一个应用中的一个应用,所述终端向所述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应用的标识、所述应用的使用时间、所述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
3.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收集服务器接收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
其中,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的一个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是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数据收集服务器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
所述数据收集服务器对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进行处理,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后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服务器对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进行处理,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后的标识,包括:
所述数据收集服务器将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更新为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二标识;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二标识为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后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二标识与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具有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数据收集服务器确定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收集服务器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或者,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进行处理的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服务器与所述数据使用服务器交互所述第一参数,从而使得所述数据使用服务器获知所述数据收集服务器采用的数据处理方式。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
通信单元,用于向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的一个应用,向所述数据收集服务器发送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应用的标识、所述应用的使用时间、所述应用的使用位置的信息。
11.一种数据收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
其中,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的一个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或无线协议层数据是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收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
对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进行处理,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后的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收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更新为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二标识;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二标识为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后的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收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数据收集服务器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或者,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应用数据和所述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各自的第一标识进行处理的方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收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服务器与所述数据使用服务器交互所述第一参数,从而使得所述数据使用服务器获知所述数据收集服务器采用的数据处理方式。
CN202210977385.1A 2020-08-10 2020-08-10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Active CN1153968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7385.1A CN115396872B (zh) 2020-08-10 2020-08-10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80086164.4A CN114788320A (zh) 2020-08-10 2020-08-10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PCT/CN2020/108274 WO2022032454A1 (zh) 2020-08-10 2020-08-10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N202210977385.1A CN115396872B (zh) 2020-08-10 2020-08-10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6164.4A Division CN114788320A (zh) 2020-08-10 2020-08-10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6872A true CN115396872A (zh) 2022-11-25
CN115396872B CN115396872B (zh) 2024-03-01

Family

ID=802474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6164.4A Pending CN114788320A (zh) 2020-08-10 2020-08-10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N202210977385.1A Active CN115396872B (zh) 2020-08-10 2020-08-10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6164.4A Pending CN114788320A (zh) 2020-08-10 2020-08-10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45383A1 (zh)
EP (1) EP4080926A4 (zh)
CN (2) CN114788320A (zh)
WO (1) WO2022032454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1482A (zh) * 2015-04-01 2015-07-2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数据分类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9995943A (zh) * 2019-03-28 2019-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505160A (zh) * 2018-05-17 2019-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769455A (zh) * 2018-07-26 2020-0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收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213347A (zh) * 2018-03-29 2020-05-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9798B1 (en) * 2001-06-20 2005-02-22 Microstrategy, Inc. Intelligence server system
DE102006027030A1 (de) * 2006-06-08 2007-12-13 Wittkötter, Erland, Dr.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geschützten Verteilen elektronischer Dokumente
US9781148B2 (en) * 2008-10-21 2017-10-03 Lookout,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haring risk responses between collection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9043355B1 (en) * 2009-10-16 2015-05-26 Iqor U.S. Inc.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journal entry automator
CN103096293A (zh) * 2011-11-04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833351B (zh) * 2012-09-14 2015-10-14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应用信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3678417B (zh) * 2012-09-25 2017-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人机交互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US9537962B2 (en) * 2012-11-15 2017-01-03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client environment data
JP5982683B2 (ja) * 2013-01-17 2016-08-31 株式会社日立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計算機システム
CN104704867B (zh) * 2013-08-15 2018-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路由的方法和设备
CN104683407B (zh) * 2013-11-29 2019-03-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页面数据和应用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0742753B2 (en) * 2014-02-26 2020-08-11 Verto Analytics Oy Measurement of multi-screen internet user profiles, transactional behaviors and structure of user population through a hybrid census and user based measurement methodology
US9660930B2 (en) * 2014-03-17 2017-05-23 Splunk Inc. Dynamic data server nodes
US10424034B1 (en) * 2014-09-08 2019-09-24 Googl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tecting user identity within online content providing environments
US10042732B2 (en) * 2015-08-17 2018-08-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ynamic data collection pattern for target device
US10728348B2 (en) * 2016-06-06 2020-07-28 Airwatch,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alyzing application usage on a user device
WO2018045489A1 (zh) * 2016-09-06 2018-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63853B (zh) * 2017-08-04 2020-01-21 晶赞广告(上海)有限公司 受众标签分析的方法及系统
WO2020100118A1 (en) * 2018-11-15 2020-05-22 Ravel Technologies SARL Cryptographic anonymization for zero-knowledge advertising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1482A (zh) * 2015-04-01 2015-07-2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数据分类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11213347A (zh) * 2018-03-29 2020-05-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505160A (zh) * 2018-05-17 2019-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769455A (zh) * 2018-07-26 2020-0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收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995943A (zh) * 2019-03-28 2019-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80926A4 (en) 2023-04-12
CN114788320A (zh) 2022-07-22
CN115396872B (zh) 2024-03-01
US20220345383A1 (en) 2022-10-27
EP4080926A1 (en) 2022-10-26
WO2022032454A1 (zh) 2022-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4119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134892B (zh) 基于异网漫游的接入方法和装置
KR101947060B1 (ko) 디바이스간 세션 동안 분산된 셋업을 위한 시스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14079902A (zh) 联邦学习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75131B (zh) 蓝牙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2913173A (zh) 信号传输方法、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CN111801906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4868431A (zh) 确定寻呼分组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886886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8243631B (zh) 一种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设备
CN115987472A (zh) 侧行链路能力发送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647125A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90314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5396872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N116723467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5299098A (zh) 业务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836548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4830749A (zh) 信号检测方法、信号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4401556A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194460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886808A (zh) 用于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2004267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988619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6897549A (zh) 指示终端设备所在跟踪区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1479256A (zh)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