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1939A - 一种外形尺寸标注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形尺寸标注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91939A CN115391939A CN202210986493.5A CN202210986493A CN115391939A CN 115391939 A CN115391939 A CN 115391939A CN 202210986493 A CN202210986493 A CN 202210986493A CN 115391939 A CN115391939 A CN 1153919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nimum distance
- design drawing
- corner
- minimum
- p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3—Edg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外形尺寸标注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计图获取步骤;最小外包矩形顶点获取步骤;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步骤;角点获取步骤;以及,外形尺寸标注步骤。上述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在零件设计图的基础上,基于最小外包矩形找到零件设计图的角点,继而以找到的角点为基准对设计图进行外形尺寸标注。通过该外形标注方法可以实现自动地找到设计图的角点并进行外形尺寸的标注,替代了手动进行外形尺寸标注,降低了外形尺寸标注的劳动强度,并且还能够有效避免人工手动标注容易出现的漏标和错标问题,提高了对零件外形尺寸标注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零件尺寸标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形尺寸标注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桥梁等钢结构制造过程中需要绘制零件的设计图并标注其外形尺寸。在相关技术中,对零件的外形尺寸标注主要依靠手工逐一标注,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容易漏标、错标,导致零件的外形尺寸的标注效率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手工标注零件外形尺寸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外形尺寸标注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形尺寸标注方法,所述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计图获取步骤,获取零件的设计图;
最小外包矩形顶点获取步骤,根据所述设计图获取所述设计图的最小外包矩形,并根据所述最小外包矩形获取最小外包矩形顶点;
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步骤,遍历所述最小外包矩形顶点与所述设计图的所有端点之间的距离,获取与所述最小外包矩形顶点距离最小的最小距离端点;
角点获取步骤,判断所述最小距离端点是否为异形角点;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最小距离端点为所述设计图的角点;当判断结果“是”时,根据所述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所述设计图的角点;以及,
外形尺寸标注步骤,根据所述角点标注所述设计图的外形尺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步骤中,所述端点为所述设计图中的边框线段端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边框线段包括直线段和弧线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最小距离端点是否为异形角点,包括以下子步骤:
第一夹角获取步骤,获取当前最小距离端点与第一邻近最小距离端点的连线与X轴或Y轴的第一夹角;
第一夹角判断步骤,判断所述第一夹角是否在预设夹角范围内;
第二夹角获取步骤,获取当前最小距离端点与第二邻近最小距离端点的连线与X轴或Y轴的第二夹角;
第二夹角判断步骤,判断所述第二夹角是否在所述预设夹角范围内;
异形角点判断步骤,当所述第一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均为“否”时,所述异形角点判断结果为“否”;当所述第一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中至少一个为“是”时,所述异形角点判断结果为“是”;
其中,所述X轴或Y轴与所述最小外包矩形任意一边平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异形角点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根据所述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所述设计图的角点择一选自以下子步骤:
当所述第一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连接当前最小距离端点与第二邻近最小距离端点的第一角点连线、获取连接第一邻近最小距离端点与间隔最小距离端点的第二角点连线,根据所述第一角点连接和所述第二角点连线获取所述第一角点连线和所述第二角点连线的第一交点,所述第一交点为所述设计图的所述角点;
当所述第二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连接当前最小距离端点与第一邻近最小距离端点的第三角点连线、获取连接第二邻近最小距离端点与间隔最小距离端点的第四角点连线,根据所述第三角点连接和所述第四角点连线获取所述第三角点连线和所述第四角点连线的第二交点,所述第二交点为所述设计图的所述角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夹角范围为20°~7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异形角点包括倒角或过焊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零件为桥梁钢结构单元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外形尺寸标注系统,所述外形尺寸标注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设计图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零件的设计图;
最小外包矩形顶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计图获取所述设计图的最小外包矩形,并根据所述最小外包矩形获取最小外包矩形顶点;
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模块,用于遍历所述最小外包矩形顶点与所述设计图的所有端点之间的距离,获取与所述最小外包矩形顶点距离最小的最小距离端点;
角点获取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最小距离端点是否为异形角点;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最小距离端点为所述设计图的角点;当判断结果“是”时,根据所述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所述设计图的角点;
外形尺寸标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角点标注所述设计图的外形尺寸。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包含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用于被服务器执行上述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在零件设计图的基础上,基于最小外包矩形找到零件设计图的角点,继而以找到的角点为基准对设计图进行外形尺寸标注。通过该外形标注方法可以实现自动地找到设计图的角点并进行外形尺寸的标注,替代了手动进行外形尺寸标注,降低了外形尺寸标注的劳动强度,并且还能够有效避免人工手动标注容易出现的漏标和错标问题,提高了对零件外形尺寸标注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详细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中判断最小距离端点是否为异形角点的原理说明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中,一最小距离端点在异形角点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最小距离端点获取设计图的角点的原理说明图;
图5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中判断另一最小距离端点是否为异形角点的原理说明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的实例效果图;
图7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外形尺寸标注实例步骤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外形尺寸标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计图获取步骤,获取零件的设计图;
最小外包矩形顶点获取步骤,根据设计图获取设计图的最小外包矩形,并根据最小外包矩形获取最小外包矩形顶点;
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步骤,遍历最小外包矩形顶点与设计图的所有端点之间的距离,获取与最小外包矩形顶点距离最小的最小距离端点;
角点获取步骤,判断最小距离端点是否为异形角点;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最小距离端点为设计图的角点;当判断结果“是”时,根据最小距离端点获取设计图的角点;以及,
外形尺寸标注步骤,根据角点标注设计图的外形尺寸。
上述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在零件设计图的基础上,基于最小外包矩形找到零件设计图的角点,继而以找到的角点为基准对设计图进行外形尺寸标注。通过该外形标注方法可以实现自动地找到设计图的角点并进行外形尺寸的标注,替代了手动进行外形尺寸标注,降低了外形尺寸标注的劳动强度,并且还能够有效避免人工手动标注容易出现的漏标和错标问题,提高了对零件外形尺寸标注的效率。
在桥梁等建造过程中,桥梁等的钢结构制造流程包括:设计图制造工艺审查、零件粗放样、提料、材料采购、设计图深化(施工图绘制)、钢材下料、单元件制造以及总成制造。设计图深化(施工图绘制)过程包括:零件详图放样、机加工图绘制、单元件图绘制、胎架图绘制、总成图绘制以及工地施工图绘制等。工作量较大的部分是零件详图放样和单元件绘制,都主要依靠人工绘制完成。单元件绘制又分为几个步骤:零件摆放、剖面绘制、定位尺寸标注、外形尺寸标注以及配套表编制。申请人研究发现在仅仅在单元间绘制过程中,单元件普遍数量在10-100页之间,其中外形尺寸、定位尺寸标注量较大,占用了绘图人员很多时间,且都是重复劳动且劳动强度大,少则几小时,多则数日才能完成标注工作。如图7所示,以底板单元件为例,在手动标注过程中不断需要手动点选角点以进行外形尺寸的标注;进一步地,手动捕捉角点时很容易出现点偏导致标注错误;更进一步地,过焊孔或倒角是为了方便装配、焊接的一种制造工艺,在单元件中普遍存在;在图纸绘制及实际拉尺中以过焊孔或倒角的边线交点做测量点。针对设有过焊孔或倒角的异形角点,还需要手动确认标注的虚拟角点以准确地进行外形尺寸标注,手动操作步骤更为复杂。针对如何缩短标注时间,提高标注效率,本申请提出了上述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并且还能够进一步解决手动标注过程中容易出现标注错误或异形角点难以标注的问题。
为解决本申请提出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全部或部分以计算机程序处理流程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执行按上述流程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计算机外部对象或者内部对象进行控制或处理的解决方案。即在本实施例中,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处理实现。
在本实施例的设计图获取步骤中,仅需要手动输入输入设计图或从储存设备中点选设计图,即可通过随后的步骤对设计图自动进行外形尺寸标注。
在本实施例的最小外包矩形顶点获取步骤中,可以通过本领域现有的方法获取设计图的最小外包矩形,在获取最小外包矩形后,即可以根据获取最小外包矩形的方法同步获得最小外包矩形的四个顶点。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最小外包矩形的四个顶点分别记为顶点PA、顶点PB、顶点PC以及顶点PD。
在本实施例中,最小外包矩形(minimum bounding rectangle,MBR),也有译为最小边界矩形、最小包含矩形或最小外接矩形。最小外包矩形是指以二维坐标表示的若干二维形状(例如点、直线、多边形)的最大范围,即以给定的二维形状各顶点中的最大横坐标、最小横坐标、最大纵坐标、最小纵坐标定下边界的矩形。最小外包矩形可分为最小面积外包矩形和最小周长外包矩形,通常情况下二者差异不大,故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最小外包矩形既可以是最小面积外包矩形,也可以是最小周长外包矩形。
在相关技术中,图像中物体的最小外包矩形的获取方法有多种,例如直接计算方法是通过计算图像中物体分布坐标的最大、最小值所得,显然该矩形通常不能准确描述区域的分布。又如,等间隔旋转搜索方法将图像物体在90°范围内等间隔地旋转,每次记录其轮廓在坐标系方向上的外接矩形参数,通过计算外接矩形面积求取最小外接矩形。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设计图获取设计图的最小外包矩形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1步:按照直接计算方法计算板件的轮廓区域的外包矩形,并记录外包矩形长度、宽度和面积,获取最小外包矩形RectMin,并得到其面积值赋给变量AreaMin,设置旋转角度α=0°;
对轮廓区域进行旋转一个角度θ,按照第1步求取旋转后的最小外包矩形RectTmp,获得其面积值覆盖变量AreaTmp;
第3步,设置旋转角α=α+θ,比较AreaTmp和AreaMin的大小,将小面积值赋给AreaMin,并将此时的旋转角度赋值给β=α,矩形信息赋给RectMin=RectTmp;
第4步,循环执行第2步和第3步的过程,最终获取一个最小的外界矩形RectMin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旋转角度α;
第5步,将计算出的矩形RectMin反旋转一个β角度,获得最小外包矩形。
以上仅公开了一种本申请可选的获得最小外包矩形的方法,在本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设计图获取设计图的最小外包矩形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任意选自现有技术中的最小外包矩形获取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的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步骤中,端点为设计图中的边框线段端点。进一步优选的,边框线段包括直线段和弧线段。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本申请的目标是为了进行外形尺寸标注,故而无需考虑设计图上的所有位点,仅需要考虑设计图上组成外框上的线条的端点。在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步骤中,无需考虑设计图的内部结构或边框线段的非端部位点,可以较大地减少本步骤的计算量,提高外形尺寸标注方法的整体效率。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某个端点记为Pn,并将该端点Pn与最小外包矩形的四个顶点之间的距离记为距离Ln。
在遍历最小外包矩形顶点与设计图的所有端点之间的距离后,获得的最小外包矩形顶点(顶点PA、顶点PB、顶点PC以及顶点PD)距离最小的最小距离端点至少为四个,在设计图的角点存在过焊孔或倒角时,与同一个最小外包矩形顶点(例如顶点PA)距离最小的最小距离端点存在两个。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计图的端点分别为端点Pn、端点Pn+1、端点Pn+2、端点Pn-1以及端点Pn-2,分别为与最小外包矩形顶点距离最小的最小距离端点。
在图3所示的原理图中,端点Pn和端点Pn-1与顶点PA的距离最小且相等,并以端点Pn作为当前最小距离端点判断端点Pn所在角点是否为异形角点;在图5所示的原理图中,端点Pn和端点Pn+1与顶点PA的距离最小且相等,并以端点Pn作为当前最小距离端点判断端点Pn所在角点是否为异形角点。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零件为桥梁钢结构单元件。
在本实施例中,桥梁钢结构的单元件主体零件普遍为长条形多边形或接近于方形的多边形,除对角处存在大拐点外,其他点与相邻点的连线与Y轴夹角要么接近于0°,要么接近90°;当存在过焊孔或倒角时,角度才会明显变化。故而在本申请的判断最小距离端点是否为异形角点,基于角度变化判断最小距离端点是否为异形角。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异形角点包括倒角或过焊孔。
在以下部分,本申请实施例将进一步阐述如何通过最小距离端点并基于角度变化判断异形角,并进一步说明通过异形角如何获取用于外形尺寸标注的角点。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判断最小距离端点是否为异形角点,包括以下子步骤:
第一夹角获取步骤,获取当前最小距离端点与第一邻近最小距离端点的连线与X轴或Y轴的第一夹角;
第一夹角判断步骤,判断第一夹角是否在预设夹角范围内;
第二夹角获取步骤,获取当前最小距离端点与第二邻近最小距离端点的连线与X轴或Y轴的第二夹角;
第二夹角判断步骤,判断第二夹角是否在预设夹角范围内;
异形角点判断步骤,当第一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和第二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均为“否”时,异形角点判断结果为“否”;当第一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和第二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中至少一个为“是”时,异形角点判断结果为“是”;
其中,X轴或Y轴与最小外包矩形任意一边平行。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当异形角点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最小距离端点获取设计图的角点择一选自以下子步骤:
当第一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连接当前最小距离端点与第二邻近最小距离端点的第一角点连线、获取连接第一邻近最小距离端点与间隔最小距离端点的第二角点连线,根据第一角点连接和第二角点连线获取第一角点连线和第二角点连线的第一交点,第一交点为设计图的角点;
当第二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连接当前最小距离端点与第一邻近最小距离端点的第三角点连线、获取连接第二邻近最小距离端点与间隔最小距离端点的第四角点连线,根据第三角点连接和第四角点连线获取第三角点连线和第四角点连线的第二交点,第二交点为设计图的角点。
作为进一步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夹角范围为20°~70°。
本申请经过多种桥型的多本单元件实际测试和研究,预设夹角范围为20°~70°时效果较好,能正确找到含有过焊孔或倒角的角点。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判断当前最小距离端点与邻近最小距离端点的连线与X轴或Y轴的夹角,进而得到当前最小距离端点是否为异形角。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判断最小距离端点是否为异形角点时,以端点Pn+1作为当前最小距离端点进行考虑,该端点Pn+1与第一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连线与Y轴的夹角未落在预设夹角范围内;同时,该端点Pn+1与第二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2连线与Y轴的夹角未落在预设夹角范围内;则异形角点判断结果为“否”,该当前最小距离端点为设计图的角点,可以根据该角点进行设计图的外形尺寸标记。端点Pn+2、端点Pn-1以及端点Pn-2的异形角点判断过程与端点Pn+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判断最小距离端点是否为异形角点时,以端点Pn作为当前最小距离端点进行考虑,该端点Pn与第一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1连线与Y轴的第一夹角β未落在预设夹角范围内;同时,该端点Pn与第二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1连线与Y轴的第二夹角α落在预设夹角范围内;则异形角点判断结果为“是”,需要进一步通过最小距离端点获取设计图的角点。如图4所示,在根据最小距离端点获取设计时,连接当前最小距离端点Pn与第一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1获得第三角点连线,同时连接第二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1与间隔最小距离端点Pn-2获得第四角点连线,第三角点连线与第四角点连线相较于第二交点Pn’,该第二交点为设计图的角点,可以根据该第二角点进行设计图的外形尺寸标记。
在本实施例中,端点Pn作为当前最小距离端点,则邻近最小距离端点限定为与当前最小距离端点Pn相邻的端点,即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1或Pn-1与当前最小距离端点Pn位于同一线段的两端;间隔最小距离端点限定为与当前最小距离端点Pn间隔有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1或Pn-1的端点Pn+2或Pn-2。
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取连接第二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1与间隔最小距离端点的第二角点连线步骤中,不仅需要间隔最小距离端点与当前最小距离端点Pn间隔,还要与第二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1邻近。
进一步地,由于端点Pn和端点Pn-1与顶点PA的距离最小且相等,其实际为倒角的两个端点,在角点获取步骤的具体过程中,仅需要考虑端点Pn和端点Pn-1其中的一个即可获取设计图的角点。以下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以说明在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步骤,当存在两个与最小外包间矩形同一顶点距离最小端点时,则在角点获取步骤中,仅考虑其中的一个最小距离端点即可。
如图2和图5所示,在判断最小距离端点是否为异形角点时,以端点Pn-1作为当前最小距离端点进行考虑,该端点Pn-1与第一邻近的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连线与Y轴的第一夹角β落在预设夹角范围内;同时,该端点Pn-1与第二邻近的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2连线与Y轴的第二夹角α未落在预设夹角范围内;则异形角点判断结果为“是”,需要进一步通过最小距离端点获取设计图的角点。如图4所示,在根据最小距离端点获取设计时,连接当前最小距离端点Pn-1与第二邻近的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2获得第一角点连线,同时连接第一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与间隔最小距离端点Pn+1获得第二角点连线,第一角点连线与第二角点连线相较于第一交点Pn’,该第一交点为设计图的角点,可以根据该角点进行设计图的外形尺寸标记。
在本实施例中,端点Pn-1作为当前最小距离端点,则邻近最小距离端点限定为与当前最小距离端点Pn-1相邻的端点,即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或Pn-2与当前最小距离端点Pn-1位于同一线段的两端;间隔最小距离端点限定为与当前最小距离端点Pn-1间隔有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或Pn-2的端点Pn+1或Pn+2。
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取连接第一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与间隔最小距离端点的第三角点连线步骤中,不仅需要间隔最小距离端点与当前最小距离端点Pn-1间隔,还要与第一邻近最小距离端点Pn邻近。
在图3和图5中,分别以最小距离端点Pn和最小距离端点Pn-1作为当前最小距离端点进行异形角的判断和重新确认角点。由于最小距离端点Pn和最小距离端点Pn-1同为与最小外包矩形顶点PA距离最小且相等的两个最小距离端点,则以其中的任意一个进行行异形角的判断和重新确认角点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故而在步骤S400中,无需对所有的最小距离端点进行异形角判断,仅需要针对与最小外包矩形顶点分别对应的四个最小距离端点进行处理即可。
一实施例的设计图经过上述外形尺寸标注方法标注后的设计图的外形尺寸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计图的角点具有倒角,经过本实施例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处理后,能够准确地重新确认角点并进行标注,避免由于倒角的存在导致外形尺寸标注错误。
如图8所示,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外形尺寸标注系统,该外形尺寸标注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设计图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零件的设计图;
最小外包矩形顶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设计图获取设计图的最小外包矩形,并根据最小外包矩形获取最小外包矩形顶点;
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模块,用于遍历最小外包矩形顶点与设计图的所有端点之间的距离,获取与最小外包矩形顶点距离最小的最小距离端点;
角点获取模块,用于判断最小距离端点是否为异形角点;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最小距离端点为设计图的角点;当判断结果“是”时,根据最小距离端点获取设计图的角点;
外形尺寸标注模块,用于根据角点标注设计图的外形尺寸。
在本申请中,外形尺寸标注系统是与外形尺寸标注方法相对应的,是实现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各步骤建立的功能模块,适用于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可选实施方式,在外形尺寸标注系统中同样适用并能取得相应的技术效果。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含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用于被服务器执行上述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和系统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定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设计参数获取步骤,获取板件的设计参数,设计参数至少包括板件的设计图;最小外包矩形的尺寸参数获取步骤,根据设计图获取设计图的最小外包矩形,并根据最小外包矩形获取最小外包矩形的尺寸参数;留边矩形参数获取步骤,根据最小外包矩形的尺寸参数和板件的留边量获取板件的留边矩形参数;留边矩形参数归整步骤,对留边矩形参数进行归整,获得板件的提料矩形参数。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AM、磁碟、光盘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计图获取步骤,获取零件的设计图;
最小外包矩形顶点获取步骤,根据所述设计图获取所述设计图的最小外包矩形,并根据所述最小外包矩形获取最小外包矩形顶点;
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步骤,遍历所述最小外包矩形顶点与所述设计图的所有端点之间的距离,获取与所述最小外包矩形顶点距离最小的最小距离端点;
角点获取步骤,判断所述最小距离端点是否为异形角点;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最小距离端点为所述设计图的角点;当判断结果“是”时,根据所述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所述设计图的角点;以及,
外形尺寸标注步骤,根据所述角点标注所述设计图的外形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步骤中,所述端点为所述设计图中的边框线段端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线段包括直线段和弧线段。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最小距离端点是否为异形角点,包括以下子步骤:
第一夹角获取步骤,获取当前最小距离端点与第一邻近最小距离端点的连线与X轴或Y轴的第一夹角;
第一夹角判断步骤,判断所述第一夹角是否在预设夹角范围内;
第二夹角获取步骤,获取当前最小距离端点与第二邻近最小距离端点的连线与X轴或Y轴的第二夹角;
第二夹角判断步骤,判断所述第二夹角是否在所述预设夹角范围内;
异形角点判断步骤,当所述第一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均为“否”时,所述异形角点判断结果为“否”;当所述第一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二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中至少一个为“是”时,所述异形角点判断结果为“是”;
其中,所述X轴或Y轴与所述最小外包矩形任意一边平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异形角点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根据所述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所述设计图的角点择一选自以下子步骤:
当所述第一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连接当前最小距离端点与第二邻近最小距离端点的第一角点连线、获取连接第一邻近最小距离端点与间隔最小距离端点的第二角点连线,根据所述第一角点连接和所述第二角点连线获取所述第一角点连线和所述第二角点连线的第一交点,所述第一交点为所述设计图的所述角点;
当所述第二夹角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连接当前最小距离端点与第一邻近最小距离端点的第三角点连线、获取连接第二邻近最小距离端点与间隔最小距离端点的第四角点连线,根据所述第三角点连接和所述第四角点连线获取所述第三角点连线和所述第四角点连线的第二交点,所述第二交点为所述设计图的所述角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夹角范围为20°~7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角点包括倒角或过焊孔。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为桥梁钢结构单元件。
9.一种外形尺寸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形尺寸标注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设计图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零件的设计图;
最小外包矩形顶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计图获取所述设计图的最小外包矩形,并根据所述最小外包矩形获取最小外包矩形顶点;
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模块,用于遍历所述最小外包矩形顶点与所述设计图的所有端点之间的距离,获取与所述最小外包矩形顶点距离最小的最小距离端点;
角点获取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最小距离端点是否为异形角点;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最小距离端点为所述设计图的角点;当判断结果“是”时,根据所述最小距离端点获取所述设计图的角点;
外形尺寸标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角点标注所述设计图的外形尺寸。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包含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用于被服务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外形尺寸标注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86493.5A CN115391939A (zh) | 2022-08-17 | 2022-08-17 | 一种外形尺寸标注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86493.5A CN115391939A (zh) | 2022-08-17 | 2022-08-17 | 一种外形尺寸标注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91939A true CN115391939A (zh) | 2022-11-25 |
Family
ID=84121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986493.5A Pending CN115391939A (zh) | 2022-08-17 | 2022-08-17 | 一种外形尺寸标注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91939A (zh) |
-
2022
- 2022-08-17 CN CN202210986493.5A patent/CN115391939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92927B (zh) |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对称运动平台位姿测量方法 | |
CN110095060A (zh) |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钢结构快速质量检测方法 | |
US807245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 |
CN106441033B (zh) | 大型型材三维弯曲件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
US7596468B2 (en) | Method for measuring a selected portion of a curved surface of an object | |
CN114037675B (zh) | 一种飞机样板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 | |
WO2013019609A1 (en) | Coordinate measuring system data reduction | |
JP5578005B2 (ja) | 溶接ビードの検査装置、検査方法、及び、検査用プログラム | |
CN113379668B (zh) | 光伏板拼接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1419047A (zh) | 一种船舶曲面外板的检测方法 | |
CN115222883A (zh) | 一种基于地基LiDAR点云的电力杆塔重建方法 | |
CN115391939A (zh) | 一种外形尺寸标注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223390B (zh) | 一种基于直线体素遍历原理的多段线嵌入tin算法 | |
CN108280307A (zh) | 发动机缸体孔系位置确定方法 | |
CN115964594A (zh) | 一种面向网格模型顶点曲率的快速获取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3342354B (zh) | 一种电极模型坐标系点的自动解析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13401306A (zh) | 一种曲面板架制作精度控制方法 | |
JP2007193552A (ja) | 面モデルの作成装置と作成方法 | |
CN117853419B (zh)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冷弯型钢几何缺陷检测方法 | |
CN117058299B (zh) | 基于射线检测模型内长方形长宽实现快速贴图的方法 | |
CN113362476B (zh) | 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的落地式脚手架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 |
JP2012154889A (ja) | 位置合わせ装置、欠陥検出装置、および位置合わせ方法 | |
CN118816748A (zh) | H型钢的测量方法、测量系统、激光切割系统及设备 | |
CN118314286A (zh) |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大型结构件三维重建方法 | |
CN117115450A (zh) | 一种机器视觉信息处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