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89134A - 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9134A
CN115389134A CN202211032931.0A CN202211032931A CN115389134A CN 115389134 A CN115389134 A CN 115389134A CN 202211032931 A CN202211032931 A CN 202211032931A CN 115389134 A CN115389134 A CN 115389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sealing performance
node
cov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329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敏锋
林志伟
李冈生
林剑艺
吴荣强
陈伟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Yesc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 & 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Yesc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 & 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Yesc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 & 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Yesc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 & 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329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891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89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91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01M3/28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 G01M3/2807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for pipes
    • G01M3/2815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for pipes using pressure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包括:包括固定座、锁定件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在固定座上的套筒;通过锁定件固定于固定座上并由套筒罩住的样品保存管,锁紧在管体上的管盖,外盖的内侧设置有滑动钉,管体的外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膨胀节点与爆破节点,爆破节点设置在管体的瓶沿处,滑动钉在管体内的气压升高时滑动通过膨胀节点并抵压至爆破节点的下方;内盖与管体贴合的位置上设置有导气孔,导气孔在滑动钉与爆破节点接触时恰好连通管体与外部空间,通过不同阶段的明确距离变换,能够让检测人员能够直观、快速、实时的了解到样品保存管的具体承压数据,以提高检测数据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密封性能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
背景技术
水质检验是指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测试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所含微生物等的工作。它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判定其对建筑结构材料的腐蚀性(见水土腐蚀性试验)提供资料,在水质检测的过程中,往往是利用水样保存管保存待检测水样的样本,然后再运输至实验室进行具体的分析验证,但是,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现有技术中,如采样管等水样保存管的管盖与管体通常是使用螺纹连接结构螺接在一起的,虽然管盖通过螺纹连接结构与管体螺接在一起,既可提高管盖与管体的拆装便利性,同时又可保证二者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该类水样保存管是目前市面上最为常见的水样保存管类型。
一些特殊客户会要求水样保存管在出厂时对管盖的密封性能进行标示(定义为在使管盖保持良好稳定密封性的前提下,管盖所能承受来自管体内部的最大压力大小),即在管体内部多大的压力环境下,螺接在管体上的管盖依旧能够保持良好稳定的密封性,在收集一些特殊区域的水样时(例如内部含有可膨胀气体的水样),水样在收集初始虽然为固定的体积,但是在放置入密闭的水样保存管后,水样内夹杂的气体会膨胀释放,此时采用螺纹型的管盖结构虽能够保持短时间的密闭效果,但是在气体持续膨胀之后,会直接将螺纹管盖喷出,导致水样泄露,由于是采用螺纹型的管盖,在水样喷出前其螺纹结构早已经逐渐变形,密封性能早已破坏,但是仍是螺接在罐体上,此时检测出来的管体压力难以确定为实际变形压力,导致水样保存管在出厂前,较难准确地对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进行检测以便标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包括:
包括固定座、锁定件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在固定座上的套筒;
通过锁定件固定于固定座上并由套筒罩住的样品保存管,所述样品保存管上开设有一开孔,固定座上开设有与管体上的开孔适配地密封对接在一起以供高压介质通入管体内的加压通道;
锁紧在所述管体上的管盖,所述管盖包括一内嵌在所述管体内部的内盖,罩设在所述内卡管外部且与所述管体的外部活动连接的外盖;
所述外盖的内侧设置有滑动钉,所述管体的外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膨胀节点与爆破节点,所述爆破节点设置在所述管体的瓶沿处,所述滑动钉在所述管体内的气压升高时滑动通过所述膨胀节点并抵压至所述爆破节点的下方;
所述内盖与所述管体贴合的位置上设置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在所述滑动钉与所述爆破节点接触时恰好连通所述管体与外部空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膨胀节点的中部向内凹向固定有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设置有一警示灯,当所述压力传感器受压得电时,所述警示灯亮起,且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加压通道上的施压设备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盖与所述外盖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杆连接固定。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锁定件为能够适配塞入管体内的锁定螺栓,锁定螺栓中开设有一轴向通孔,且锁定螺栓一端形成有抵压头部,另一端形成有螺接部,开孔开设于管体的管底中心处,锁定螺栓的螺接部朝下穿出开孔,固定座的加压通道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锁定螺栓的螺接部相适配的内螺纹结构,使通过螺接部与加压通道的内螺纹结构的螺纹配合,由抵压头部将管体可拆卸地锁固在固定座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一用于供管体底部适配嵌入的嵌槽,且在管体底部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抵压头部上形成有若干用于提高抵压头部与管体内壁的配合密封性的环形凸筋。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锁定件为锁紧块,锁紧块通过螺丝从侧向可拆卸地连接在固定座上,且锁紧块和固定座相互配合形成夹紧定位结构,以使管体通过锁紧块的紧力作用力可拆卸地夹紧定位在固定座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开孔开设在管体的周侧位置处,并与固定座的上的加压通道适配对接在一起,所述固定座的加压通道端口处开设有一密封槽,密封槽中设置有用于提高管体的开孔与加压通道的对接密封性的密封圈。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加压通道还包括靠近内螺纹结构一侧的内反流结构,所述内反流结构靠近加压通道入口的一侧设置有外反流结构,所述施压设备穿过所述外反流结构、内反流结构后对所述管体充装高压介质。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反流结构包括铰接在所述加压通道内壁的第一铰链,铰接在所述第一铰链内的弧形斗,两个所述弧形斗组合形成尖端朝向管体的圆锥结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外反流结构包括铰接在所述压通道内壁的第二铰链,铰接在所述第二铰链内的圆台片,两个所述圆台片组合形成上底朝向所述加压通道入口的圆台结构,所述圆台结构的上底向内凹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管盖,当储存在样品保存管内的水样发生膨胀时,首先会将内盖往外撑,再通过内盖带动外盖致使外盖也往远离管体的方向移动,带动滑动钉滑动,当滑动钉被膨胀节点阻隔时,表示此时的管体到达指定的容积上线,而当滑动钉通过膨胀节点时,则代表此时管体有气体膨胀现象发生,而当滑动钉滑动至爆破节点时,代表此时管盖已经达到管体的承受极限,再进一步施压有爆盖的风险,通过不同阶段的明确距离变换,能够让检测人员能够直观、快速、实时的了解到样品保存管的具体承压数据,以提高检测数据的精度。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导气孔,当滑动钉滑动至爆破节点时,此时的导气孔恰巧露出管体,让管体内部与外部相通,即在达到最大承压压力时,能够将管体内的膨胀气体通过导气孔卸掉,既避免了管盖受到严重的变形破坏,同时,还能够避免样品保存管内的试验气体和气体喷溅到外部污染内环境,更加的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的第一运动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的第二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6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加压通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施压设备的传输管进入加压通道后的结构变化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有的水样采集管均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虽然是保证了密封性能,但是在应对一些内部含有可膨胀气体的水样时,其严丝合缝的结构反而成为了其无法适应性调节的弊端之一,并且,由于螺纹自身的旋转机制所致,在水样内气体膨胀时其也难以进行水平式自动调节,难以反馈样品保存管内的压力变换情况,检测人员难以检测出样品保存管的承压能力,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申请人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参照图1-11所示,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包括:包括固定座1、锁定件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在固定座1上的套筒2;通过锁定件固定于固定座1上并由套筒2罩住的样品保存管5,所述样品保存管5上开设有一开孔511,固定座1上开设有与管体51上的开孔511适配地密封对接在一起以供高压介质通入管体51内的加压通道11;锁紧在所述管体51上的管盖52,所述管盖52包括一内嵌在所述管体51内部的内盖521,罩设在所述内卡管521外部且与所述管体51的外部活动连接的外盖522;所述外盖522的内侧设置有滑动钉5221,所述管体51的外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膨胀节点511与爆破节点512,所述爆破节点512设置在所述管体51的瓶沿处,所述滑动钉5221在所述管体51内的气压升高时滑动通过所述膨胀节点511并抵压至所述爆破节点512的下方;所述内盖521与所述管体51贴合的位置上设置有导气孔5211,所述导气孔5211在所述滑动钉5221与所述爆破节点512接触时恰好连通所述管体51与外部空间。
在刚开始的装配过程中,首先,选取要采集的样品保存管5,此时,先将管盖52的内盖521与外盖522盖到样品保存管5中,标记此时滑动钉5221的位置,随后,在样品保存管5上设置膨胀节点511与爆破节点512的位置,其中,膨胀节点511的位置位于滑动钉5221的上方,此番设置的目的是在气体膨胀冲入后能够快速发生应变动作,提示检测人员此时样品保存管5内有膨胀气体产生,而爆破节点512的位置设置在样品保存管5的瓶沿位置处,此番设置的目的是此时的膨胀气体产生的量已经接近于“爆盖”边缘,此时的样品保存管5内的压力达到了样品保存管5的承受极限,此种类型的样品保存管5不适用于此类水样的检测,通过两个节点的设置,能够充分反应有膨胀气体生成以及膨胀气体量过大容易让管盖52爆破的两种现象。
在检测前,先将固定座1与样品保存管5通过锁紧件连接在一起,随后,将管盖52的内盖521嵌入管体51的内部,将管盖52的外盖522略微向外拓开,使之将膨胀节点511与爆破节点512囊括住,并且至少处于膨胀节点511的下方,至此完成所有安装准备。
在需要进行检测时,通过加压通道11和开孔511向管体1内部输入高压介质后使管体1内部的压力增高并达到一定值时,通过施压设备Z注入的高压介质刚开始为液体,当到达管体51的容易后改为气体输入,模拟采集后的水样出现气体膨胀的现象,在注入气体时,气体会通过管体51将内盖521顶起,从而带动外盖522移动,外盖522一旦移动,则随之滑动钉5221也产生位移,在初始有少量气体灌入的时候,此时,由于膨胀节点511的两端为圆弧结构,存在一定的梯度,故在少量气体作用时,滑动钉5221暂时无法突破膨胀节点511,此时模拟的是管体51内在装有水样后仍然与部分的余量空间,而在气体持续通入之后,此时滑动钉5221会突破膨胀节点511的限制,滑动到膨胀节点511与爆破节点512之间,当滑动钉5221突破的一瞬间,此时检测人员可通过观察施压设备Z的气压强度,从而确定此类型样品保存管5的最佳承受压力。
但是,虽然此时已到达此类型样品保存管5的最佳承受压力,但是仍没达到此类型样品保存管5的最大承受压力,故为了检测出此类型样品保存管5的最大承受压力,可继续通过施压设备Z输入气体,滑动钉5221随之在膨胀节点511与爆破节点512之间滑动,直至触碰到膨胀节点511,此时,若滑动钉5221在进行滑动,则会与管体51失去接触面,从而让整个管盖52从管体51上脱落,故此时施压设备Z上的压力为此类型样品保存管5的最大承受压力,当样品保存管5内的气体达到此临界压力值时,样品保存管5有爆盖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爆破节点512在图中为一个弧形块,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爆破节点512也可为一个凸点、一个块、一块板,其只要能够对滑动钉5221其阻隔作用即可,既能够避免管盖52脱落,同时又能够检测出样品保存管5的最大承受压力。
另外,若在滑动钉5221到达爆破节点512时,此时表示样品保存管5已达到承载的极限,若检测员在检录数据后没有及时关掉施压设备Z,则有可能导致滑动钉5221破坏掉爆破节点512,故在内盖521与所述管体51贴合的位置上设置有导气孔5211,当滑动钉5221到达爆破节点512的位置时,导气孔5211也随之露出管体51,与套筒2内的空间相通,能将气体排出,更好的保护管盖52不会受损,同时由于套筒2的保护效果,液体与气体又不会泄露到外部,防止气液外漏,更好的保护环境。
为了让滑动钉5221在突破膨胀节点511时的现象变得更加的明显,使检测员能够更为精准的获取最佳承受压力的数据,所述膨胀节点511的中部向内凹向固定有一压力传感器513,所述压力传感器513上设置有一警示灯,当所述压力传感器513受压得电时,所述警示灯亮起,且所述压力传感器513与所述加压通道11上的施压设备Z电连接,当滑动钉5221滑动经过膨胀节点511时,会在压力传感器513处进行短暂的停留,对压力传感器513造成压力,从而使其得电,将得电信号传输至与其连接的芯片上,促使压力传感器513上的警示灯亮起,让检测员能够直观的得知此时的管体51内的压力值为最佳值,与此同时,压力传感器513会将信号传输至施压设备Z上,使施压设备Z进行短暂的停机,便于检测员记录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膨胀节点511反馈的是管体51的最初膨胀节点,故在管体51内部装载的样品会发生膨胀的情况使,膨胀节点511必会受到滑动钉5221的压力,滑动钉5221会穿行过膨胀节点511,故膨胀节点511仅采用类似硅胶的弹性材料,在滑动钉5221通过时均有一定的阻碍、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弹性足以通过,而相反的是,由于爆破节点512是管盖52爆破前的最后一道“防线”,故爆破节点512为硬性材料,例如金属、陶瓷、硬性塑料等结构,当滑动钉5221滑动至该处时,会受到爆破节点512的硬性阻挡无法通过,通过先柔后刚的配合,在不影响检测精度的同时,又能够保存检测仪器的完整性,也适应当前绿色环保的理念,不造成样品外泄,一举多得。
其中,关于压力传感器513的得电以及信号传输原理为机械领域人员熟知的,在本领域中为常见技术,这里不做详细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施压设备Z可以为压力泵,可输送液体介质和气体介质,气体介质可以为空气或者惰性气体,液体介质为纯水或者矿泉水,当然,气体介质与液体介质也可为真正的化学试剂或者水样,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当内盖521内充入的气体顶起的时候,为了让内盖521与外盖522能够进行同步的运动,所述内盖521与所述外盖522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杆523连接固定,连接杆523之间等距均匀的分布,保证内盖521能够从各个方向上将外盖522平稳的顶起。
在本案中,锁定件有两种表现形式,具体的为:
实施例一
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9,其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锁定件为能够适配塞入管体51内的锁定螺栓3,锁定螺栓3中开设有一轴向通孔31,且锁定螺栓3一端形成有抵压头部32,另一端形成有螺接部33,开孔511开设于管体51的管底中心处,锁定螺栓3的螺接部33朝下穿出开孔511,固定座1的加压通道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锁定螺栓3的螺接部33相适配的内螺纹结构,使通过螺接部33与加压通道11的内螺纹结构的螺纹配合,由抵压头部32将管体51可拆卸地锁固在固定座1上。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锁定件一端具有抵压头部32,另一端具有螺接部33,而该锁定件可以塞入到管体51内部,通过该塞入管体51内部的锁定件与外部的固定座1的螺接配合,将管体51稳固地锁定在固定座1上并使管体51底部上的开孔511与固定座1上的加压通道11适配对接在一起,进而形成底装式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装置。优选地,在锁定件的抵压头部32上设置有内六角结构,通过该内六角结构可以方便地利用六角扳手使锁定件与固定座1螺接在一起,进而将待检测的保存管5的管体51定位到固定座1上。
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9,其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固定座1上开设有一用于供管体51底部适配嵌入的嵌槽12,且在管体51底部与固定座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优选地,在抵压头部32上形成有若干用于提高抵压头部32与管体51内壁的配合密封性的环形凸筋321。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环形凸筋321与对侧的密封圈的相互配合,可以对管体51底部与固定座1之间的连接起到稳定良好的密封作用,进而保证通过加压通道11对管体51内部通入高压介质的稳定性以及压力数值的准确性。
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3,其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套筒2通过螺丝可拆卸地锁固在固定座1上。优选地,在套筒2的末端上开设有一开口。
实施例二
请参照附图10至附图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锁定件为锁紧块4,锁紧块4通过螺丝从侧向可拆卸地连接在固定座1上,且锁紧块4和固定座1相互配合形成夹紧定位结构,以使管体51通过锁紧块4的紧力作用力可拆卸地夹紧定位在固定座1上。开孔511开设在管体51的周侧位置处,并与固定座1的上的加压通道11适配对接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开孔511是开设在管体51侧面的,并且,锁定件为锁紧块4结构,并且是从侧面对管体51进行夹紧锁固的,进而可以形成侧装式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装置,本实施例中,该管盖密封性能检测装置既可以适用于空管检测,也可以适用于管体51内已有灌装液体的保存管5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
请参照附图10至附图11,其中一种较优实施例中,固定座1的加压通道11端口处开设有一密封槽13,密封槽13中设置有用于提高管体51的开孔511与加压通道11的对接密封性的密封圈。
此外,无论采用实施例一还是实施例二,其均需要通过加压通道11将外部的高压介质通过施压设备Z冲入,但是,在冲入的过程会存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在冲压设备接入后,会有外部的气体随之进入,从而影响到施压设备Z的数据准确值,进入的部分空气会使施压设备Z上的数据增大,致使检测得到的数据不够准确;另外的问题是:当施压设备Z的输入管从加压通道11退出来时,会将部分水样被带出,其中的气体和液体都容易溢散到周遭的环境中,若水样中带有有害物质,则容易破坏周围的环境,严重的可能造成污染,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所述加压通道11还包括靠近内螺纹结构一侧的内反流结构111,所述内反流结构111靠近加压通道11入口的一侧设置有外反流结构112,所述施压设备Z穿过所述外反流结构112、内反流结构111后对所述管体51充装高压介质,在接入加压通道11时,通过外反流结构112分隔与外部的通道,而在抽出加压通道11时,则通过内反流结构111分隔内部的通道,从而达到无论是在接入还是抽出的过程中内外环境均处于分隔的状态,能够较好的充入液体与气体的同时,不影响到周遭的环境,使整个检测过程变得更加的环保,具体的分隔方案如下:
在输入管接入的过程中,所述外反流结构112包括铰接在所述压通道11内壁的第二铰链1121,铰接在所述第二铰链1121内的圆台片1122,两个所述圆台片1122组合形成上底朝向所述加压通道11入口的圆台结构,所述圆台结构的上底向内凹陷,在接入加压通道11时,由图中可得,施压设备Z的输入管前端为弧形,其弧形结构会顶开两个圆台片1122形成的圆台结构,随着输入管的不断深入,会让圆台片1122逐渐沿着第二铰链1121转动,但是圆台片1122始终紧贴着输入管,避免外部气体进入,并且由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圆台片1122形成的圆台结构向凹陷,为双层凹陷,故在顶开时先是第一层被顶开,随之第二层才被顶开,不会一次性完全顶开,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漏气情况的发生。
而在输入管抽出的过程中,所述内反流结构111包括铰接在所述加压通道11内壁的第一铰链1111,铰接在所述第一铰链1111内的弧形斗1112,两个所述弧形斗1112组合形成尖端朝向管体51的圆锥结构,在即将抽出输入管时,为了避免夹带检测的气体与液体,故在输入管挤入时,两个弧形斗1112始终将输入管夹住,当输入管抽出时,弧形斗1112会沿着其顶端的弧形结构慢慢合拢,两个第一铰链1111也始终提供向内侧的压紧力,让输入管在退出的过程中不会夹带任何物质至外部。
通过上述的两道设置,让处于外部的施压设备Z与加压通道11连接时均能够保持内部、外部完全分隔的状态,既保持了检测的精准度,同时又能避免检测试剂流出样品保存管5外形成污染,更加的环保耐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括固定座(1)、锁定件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在固定座(1)上的套筒(2);
通过锁定件固定于固定座(1)上并由套筒(2)罩住的样品保存管(5),所述样品保存管(5)上开设有一开孔(511),固定座(1)上开设有与管体(51)上的开孔(511)适配地密封对接在一起以供高压介质通入管体(51)内的加压通道(11);
锁紧在所述管体(51)上的管盖(52),所述管盖(52)包括一内嵌在所述管体(51)内部的内盖(521),罩设在所述内卡管(521)外部且与所述管体(51)的外部活动连接的外盖(522);
所述外盖(522)的内侧设置有滑动钉(5221),所述管体(51)的外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膨胀节点(511)与爆破节点(512),所述爆破节点(512)设置在所述管体(51)的瓶沿处,所述滑动钉(5221)在所述管体(51)内的气压升高时滑动通过所述膨胀节点(511)并抵压至所述爆破节点(512)的下方;
所述内盖(521)与所述管体(51)贴合的位置上设置有导气孔(5211),所述导气孔(5211)在所述滑动钉(5221)与所述爆破节点(512)接触时恰好连通所述管体(51)与外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节点(511)的中部向内凹向固定有一压力传感器(513),所述压力传感器(513)上设置有一警示灯,当所述压力传感器(513)受压得电时,所述警示灯亮起,且所述压力传感器(513)与所述加压通道(11)上的施压设备(Z)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521)与所述外盖(522)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杆(523)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为能够适配塞入管体(51)内的锁定螺栓(3),锁定螺栓(3)中开设有一轴向通孔(31),且锁定螺栓(3)一端形成有抵压头部(32),另一端形成有螺接部(33),开孔(511)开设于管体(51)的管底中心处,锁定螺栓(3)的螺接部(33)朝下穿出开孔(511),固定座(1)的加压通道(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锁定螺栓(3)的螺接部(33)相适配的内螺纹结构,使通过螺接部(33)与加压通道(11)的内螺纹结构的螺纹配合,由抵压头部(32)将管体(51)可拆卸地锁固在固定座(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上开设有一用于供管体(51)底部适配嵌入的嵌槽(12),且在管体(51)底部与固定座(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抵压头部(32)上形成有若干用于提高抵压头部(32)与管体(51)内壁的配合密封性的环形凸筋(321)。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为锁紧块(4),锁紧块(4)通过螺丝从侧向可拆卸地连接在固定座(1)上,且锁紧块(4)和固定座(1)相互配合形成夹紧定位结构,以使管体(51)通过锁紧块(4)的紧力作用力可拆卸地夹紧定位在固定座(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511)开设在管体(51)的周侧位置处,并与固定座(1)的上的加压通道(11)适配对接在一起,所述固定座(1)的加压通道(11)端口处开设有一密封槽(13),密封槽(13)中设置有用于提高管体(51)的开孔(511)与加压通道(11)的对接密封性的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通道(11)还包括靠近内螺纹结构一侧的内反流结构(111),所述内反流结构(111)靠近加压通道(11)入口的一侧设置有外反流结构(112),所述施压设备(Z)穿过所述外反流结构(112)、内反流结构(111)后对所述管体(51)充装高压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反流结构(111)包括铰接在所述加压通道(11)内壁的第一铰链(1111),铰接在所述第一铰链(1111)内的弧形斗(1112),两个所述弧形斗(1112)组合形成尖端朝向管体(51)的圆锥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反流结构(112)包括铰接在所述压通道(11)内壁的第二铰链(1121),铰接在所述第二铰链(1121)内的圆台片(1122),两个所述圆台片(1122)组合形成上底朝向所述加压通道(11)入口的圆台结构,所述圆台结构的上底向内凹陷。
CN202211032931.0A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 Pending CN1153891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2931.0A CN115389134A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2931.0A CN115389134A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9134A true CN115389134A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21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32931.0A Pending CN115389134A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8913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64079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 with/without jacket by gas confining pressure on rock
CA1168521A (en) Leak detector
JPS6173055A (ja) 複数のコアサンプルの気孔率および通気率自動試験装置および方法
US3412613A (en) Device for taking fluid samples from closed systems
CN111678737A (zh) 人工湿地基质中水质取样和溶解氧测量仪器及取样测量方法
CN115389134A (zh) 一种安全无污染的水样保存管的管盖密封性能检测结构
US7216530B2 (en) Fluid containment element leak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U644833B2 (en) Sampling tool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fluids present in a well
CN210888922U (zh) 一种有玻璃窗的保压舱结构
CN210487200U (zh) 一种消防管道检测装置
KR200441871Y1 (ko) 유류저장탱크의 압력체크용 체결구
CN110761785A (zh) 一种带有玻璃视窗的保压舱结构
CN111238424B (zh) 一种检测形变量的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8012828U (zh) 一种铝桶密封性测试仪
CN108680308B (zh) 一种高水压电磁阀的低水压密封性测试方法及系统
US20050016261A1 (en) Pressure checking apparatus for a swimming pool and method of use
CN217901490U (zh) 一种煤岩渗透率测试仪
CN212689024U (zh) 一种声测管和注浆管外压试验系统
US4750350A (en) Combustion leak tester
CN219810600U (zh) 一种化学驱防剪切高压便携取样器
RU2006135014A (ru) Пробоотборник для жидкостей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я
US530357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leaks in liquid storage tanks
CN216789872U (zh) 一种气瓶泄漏量测试装置
CN219798996U (zh) 一种突破压力用岩心夹持器
US534023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above ground liquid storage tanks for lea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