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89087A - 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9087A
CN115389087A CN202211048142.6A CN202211048142A CN115389087A CN 115389087 A CN115389087 A CN 115389087A CN 202211048142 A CN202211048142 A CN 202211048142A CN 115389087 A CN115389087 A CN 115389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bolt
ultrasonic
transit time
echo sig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481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苟国庆
闫广隆
邱菲菲
陈兵
秦淑芝
刘恒
张晨昊
朱忠尹
郭沐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0481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890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89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908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0693 priority patent/WO202404543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24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etermining value of torque or twisting moment for tightening a nut or other member which is similarly stressed
    • G01L5/246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etermining value of torque or twisting moment for tightening a nut or other member which is similarly stressed using acoustic wav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步骤如下:S1、选取基准螺栓用于标定实验;S2、对基准螺栓进行预紧力标定实验,得到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比值;S3、通过线性拟合得到螺栓预紧力与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S4、对待测螺栓进行超声波预紧力测量,得到待测螺栓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的渡越时间和B模态的渡越时间的比值;S5、根据螺栓预紧力与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待测螺栓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以及B模态的渡越时间比值,计算待测螺栓的预紧力。该方法仅使用单纵波,即可实现螺栓长度及初始渡越时间未知的情况下已紧固螺栓预紧力测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属于涉超声波螺栓轴力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栓连接结构简单,相比于其他连接方式具有很好的拉伸和剪切性能,其可靠性高,成本低、维护便捷,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过高的预紧力会导致螺栓产生严重的塑性变形,从而导致螺栓疲劳或断裂而失效。预紧力不足会引起结构连接的振动、松弛和滑移,从而破坏结构的完整性,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目前对螺栓轴向预紧力的超声检测方法主要有超声纵波法、超声横纵波法。超声测量螺栓预紧力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尺寸螺栓,如风力发电、高速列车、桥梁结构等所用螺栓,螺栓直径普遍大于10mm,但对于小尺寸螺栓预紧力的无损检测方法研究较少。然而小尺寸螺栓在航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航空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所以对于小螺栓预紧力的测量也不可忽视。
超声纵波法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知道零应力下初始长度,对于已经拧上的小螺栓来说,有的情况螺栓不能拆卸,所以无法用纵波声时差法测量其预紧力。超声横纵波法可以避免零应力下的初始长度未知这个问题,但是会出现多次耦合带来较大误差,小尺寸螺栓相较于大尺寸螺栓测量本身就存在较大误差,加上耦合上的误差也会导致这种方法测量误差过大从而导致无法应用于小螺栓测量。而且,如果使用横纵波法,由于小尺寸螺栓的尺寸限制,需要使用高频横波换能器,现有横波压电晶片最大频率一般不超过3MHz,无法实现已紧固小尺寸螺栓的预紧力测量。因此,业界急需一种针对已紧固小尺寸螺栓预紧力的无损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该方法仅使用单纵波,即可在螺栓长度以及初始渡越时间未知的情况下,实现已紧固小尺寸螺栓的预紧力测量。
本发明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S1、在与待测螺栓同一批次的螺栓中选取基准螺栓用于标定实验;
S2、在基准螺栓头部表面中心位置布置超声换能器,对基准螺栓进行预紧力标定实验,得到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的超声回波信号,然后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并计算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
S3、将螺栓预紧力与其所对应的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比值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螺栓预紧力与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
S4、在待测螺栓头部表面中心位置布置超声换能器,对待测螺栓进行超声波预紧力测量,得到待测螺栓的超声回波信号,然后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的渡越时间
Figure BDA0003823009480000021
和B模态的渡越时间
Figure BDA0003823009480000022
并计算待测螺栓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以及B模态的渡越时间比值:
Figure BDA0003823009480000023
S5、根据步骤S3得到的螺栓预紧力与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和步骤S4得到的待测螺栓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以及B模态的渡越时间比值,计算待测螺栓的预紧力。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是指一次回波波群中第一个波包,第一个波包中幅值最高的波峰所对应渡越时间为A模态渡越时间;超声回波信号中B模态是指一次回波波群中第N个波包,第N个波包中幅值最高的波峰所对应渡越时间为B模态渡越时间,N≥3。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步骤S2中在基准螺栓头部表面中心位置布置超声换能器,对基准螺栓进行预紧力标定实验,得到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的超声回波信号,然后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并计算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的具体方法是:
S21、在基准螺栓头部表面中心位置布置超声换能器,将基准螺栓使用螺栓夹具夹持在拉伸机上;
S22、在无载荷状态下,通过超声换能器对基准螺栓进行超声波预紧力测试,获得超声回波信号,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和B模态的渡越时间,并计算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比值,即为零预紧力状态下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比值;
S23、在基准螺栓的轴向上加载荷,在不同载荷下对基准螺栓进行超声波预紧力测试,获得不同载荷下的超声回波信号,即为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的超声回波信号,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和B模态的渡越时间,并计算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螺栓预紧力与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为F=KI+b,其中F为预紧力,I为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通过将预紧力与其所对应的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比值进行线性拟合,确定应力系数K和截距b的值。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超声换能器中心频率为5~10MHz。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方法用于公称直径为3~8mm、长度为30~50mm的小尺寸螺栓的预紧力测量。
更进一步,本发明所述超声换能器包括直径为3~5mm的压电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能够在螺栓长度以及初始渡越时间未知的情况下实现已紧固螺栓轴力测量,打破了传统超声纵波法无法测量已装配螺栓预紧力的限制。
(2)传统超声纵波法测量螺栓预紧力一般基于声时差,而本发明是基于不同模态渡越时间的比值,比值法相较于传统的声时差法能进一步提升超声测量小尺寸螺栓预紧力的精度。
(3)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小尺寸螺栓,对于常规大尺寸螺栓也同样适用,提高了传统超声测量螺栓预紧力的适用范围。
(4)本发明测量高效快捷,仅使用纵波压电晶片来产生多模态回波,与传统利用横波和纵波双压电晶片来激发横纵波的方法相比,可避免由于多次耦合带来的误差。并且,本发明简化了测量流程,具有更高的精度以及更好的操作性,对提高已紧固螺栓轴向应力的测量的精度,保障已紧固螺栓连接件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对推动螺栓测量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步骤S2中超声换器放置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步骤S2中一次回波波包示意图以及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选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步骤S3得到的螺栓预紧力与其所对应的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的拟合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S1、在与待测螺栓同一批次的螺栓中选取基准螺栓用于标定实验;
S2、在基准螺栓头部表面中心位置布置超声换能器,对基准螺栓进行预紧力标定实验,得到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的超声回波信号,然后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并计算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
S3、将螺栓预紧力与其所对应的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比值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螺栓预紧力与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
S4、在待测螺栓头部表面中心位置布置超声换能器,对待测螺栓进行超声波预紧力测量,得到待测螺栓的超声回波信号,然后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的渡越时间
Figure BDA0003823009480000031
和B模态的渡越时间
Figure BDA0003823009480000032
并计算待测螺栓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以及B模态的渡越时间比值:
Figure BDA0003823009480000033
S5、根据步骤S3得到的螺栓预紧力与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和步骤S4得到的待测螺栓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以及B模态的渡越时间比值,计算待测螺栓的预紧力。
优选的,所述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是指一次回波波群中第一个波包,第一个波包中幅值最高的波峰所对应渡越时间为A模态渡越时间;超声回波信号中B模态是指一次回波波群中第N个波包,第N个波包中幅值最高的波峰所对应渡越时间为B模态渡越时间,N≥3。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在基准螺栓头部表面中心位置布置超声换能器,对基准螺栓进行预紧力标定实验,得到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的超声回波信号,然后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并计算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的具体方法是:
S21、在基准螺栓头部表面中心位置布置超声换能器,将基准螺栓使用螺栓夹具夹持在拉伸机上;
S22、在无载荷状态下,通过超声换能器对基准螺栓进行超声波预紧力测试,获得超声回波信号,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和B模态的渡越时间,并计算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比值,即为零预紧力状态下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比值;
S23、在基准螺栓的轴向上加载荷,在不同载荷下对基准螺栓进行超声波预紧力测试,获得不同载荷下的超声回波信号,
即为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的超声回波信号,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和B模态的渡越时间,并计算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
优选的,所述螺栓预紧力与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为F=KI+b,其中F为预紧力,I为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通过将预紧力与其所对应的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比值进行线性拟合,确定应力系数K和截距b的值。
优选的,所述超声换能器中心频率为5~10MHz。
优选的,所述方法用于公称直径为3~8mm、长度为30~50mm的小尺寸螺栓的预紧力测量。
更为优选的,所述超声换能器包括直径为3~5mm的压电晶片。。
实施例一
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所述待测螺栓为M5×46中碳调质钢螺栓的预紧力测量,其步骤如下:
S1、在与待测螺栓同一批次的螺栓中选取基准螺栓用于标定实验;
S2、在基准螺栓头部表面中心位置布置超声换能器,对基准螺栓进行预紧力标定实验,得到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的超声回波信号,然后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并计算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具体方法如下:
S21、在基准螺栓头部表面中心位置粘贴直径为5mm,中心频率为10MHz的压电晶片,粘贴压电晶片之前,需将螺栓头部表面用酒精进行擦拭,若表面不平整或较为粗糙,则需要进行打磨,满足表面粗糙度小于3.2μm的要求。测量时,将磁吸拾取器吸在螺栓上与压电晶片接触,给压电晶片通电,产生超声波;然后将基准螺栓使用螺栓夹具夹持在拉伸机上;图1为本例步骤S2中超声换器放置位置示意图;图中,1为磁吸拾取器的金属外壳,2为磁吸拾取器的磁铁,3为磁吸拾取器的探针,4为磁吸拾取器的填充物,5为压电晶片,6为螺栓;
S22、在无载荷状态下,通过超声换能器对基准螺栓进行超声波预紧力测试,获得超声回波信号,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和B模态的渡越时间,并计算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比值,即为零预紧力状态下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比值;
S23、在基准螺栓的轴向上加载荷,得到从0MPa开始的每间隔50MPa,直至350MPa,在不同载荷下对基准螺栓进行超声波预紧力测试,获得不同载荷下的超声回波信号,即为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的超声回波信号,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和B模态的渡越时间,并计算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其中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是指一次回波波群中第一个波包,第一个波包中幅值最高的波峰所对应渡越时间为A模态渡越时间;超声回波信号中B模态是指一次回波波群中第N个波包,第N个波包中幅值最高的波峰所对应渡越时间为B模态渡越时间,本例中N=4;图2为本例步骤S2中一次回波波包示意图以及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选取示意图。下表1为本例标定螺栓不同预紧力所对应A、B模态渡越时间及比值:
表1
预紧力/MPa A模态的渡越时间/ns B模态的渡越时间/ns A模态和B模态的渡越时间比值
0 16756.64 21004.77 0.797754
50 16769.24 21016.64 0.797903
100 16782.88 21029.96 0.798046
150 16796.04 21042.44 0.798198
200 16808.72 21054.52 0.798343
250 16821.60 21066.72 0.798492
300 16834.44 21079.20 0.798628
350 16847.80 21091.52 0.798795
S3、将螺栓预紧力与其所对应的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比值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螺栓预紧力与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函数关系为F=KI+b,其中F为预紧力,I为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通过将螺栓预紧力与其所对应的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比值进行线性拟合,确定应力系数K和截距b的值;图3为本步骤得到的螺栓预紧力与其所对应的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的拟合曲线;
S4、在待测螺栓头部表面中心位置布置超声换能器,为了验证本发明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的准确性,将待测螺栓使用螺栓夹具夹持在拉伸机上,在待测螺栓的轴向上加载荷模拟螺栓在实际服役过程种的受力,在向待测螺栓加载不同载荷的情况下,对待测螺栓进行超声波预紧力测量,得到不同载荷(真实预紧力)下待测螺栓的超声回波信号,并进一步得到待测螺栓在不同载荷下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以及B模态的渡越时间比值:
Figure BDA0003823009480000061
见表2第一列数据,表2第3列数据为在待测螺栓上加载的载荷,也就是真实预紧力;
S5、根据步骤S3得到的螺栓预紧力与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和步骤S4得到的待测螺栓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以及B模态的渡越时间比值,计算待测螺栓的预紧力,见表2第2列数据,表2第4列数据计算了通过本发明方法测量的预紧力与真实预紧力的误差,通过实测数据可以看出最大误差不超过百分之十。
表2
Figure BDA0003823009480000062

Claims (7)

1.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S1、在与待测螺栓同一批次的螺栓中选取基准螺栓用于标定实验;
S2、在基准螺栓头部表面中心位置布置超声换能器,对基准螺栓进行预紧力标定实验,得到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的超声回波信号,然后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并计算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
S3、将螺栓预紧力与其所对应的超声回波信号中模态A和模态B渡越时间的比值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螺栓预紧力与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
S4、在待测螺栓头部表面中心位置布置超声波换能器,对待测螺栓进行超声波预紧力测量,得到待测螺栓的超声回波信号,然后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的度越时间
Figure FDA0003823009470000011
和B模态的渡越时间
Figure FDA0003823009470000012
并计算待测螺栓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以及B模态的渡越时间比值:
Figure FDA0003823009470000013
S5、根据步骤S3得到的螺栓预紧力与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和步骤S4得到的待测螺栓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以及B模态的渡越时间比值,计算待测螺栓的预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是指一次回波波群中第一个波包,第一个波包中幅值最高的波峰所对应渡越时间为A模态渡越时间;超声回波信号中B模态是指一次回波波群中第N个波包,第N个波包中幅值最高的波峰所对应渡越时间为B模态渡越时间,N≥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基准螺栓头部表面中心位置布置超声换能器,对基准螺栓进行预紧力标定实验,得到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的超声回波信号,然后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并计算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的具体方法是:
S21、在基准螺栓头部表面中心位置布置超声换能器,将基准螺栓使用螺栓夹具夹持在拉伸机上;
S22、在无载荷状态下,通过超声换能器对基准螺栓进行超声波预紧力测试,获得超声回波信号,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和B模态的渡越时间,并计算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比值,即为零预紧力状态下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比值;
S23、在基准螺栓的轴向上加载荷,在不同载荷下对基准螺栓进行超声波预紧力测试,获得不同载荷下的超声回波信号,即为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的超声回波信号,从超声回波信号中得到A模态和B模态的渡越时间,并计算基准螺栓在不同预紧力下超声回波信号中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预紧力与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为F=KI+b,其中F为预紧力,I为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比值,通过将预紧力与其所对应的A模态和B模态渡越时间的比值进行线性拟合,确定应力系数K和截距b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中心频率为5~10MHz。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公称直径为3~8mm、长度为30~50mm的小尺寸螺栓的预紧力测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包括直径为3~5mm的压电晶片。
CN202211048142.6A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 Pending CN1153890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8142.6A CN115389087A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
PCT/CN2022/140693 WO2024045432A1 (zh) 2022-08-30 2022-12-21 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8142.6A CN115389087A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9087A true CN115389087A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24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48142.6A Pending CN115389087A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89087A (zh)
WO (1) WO202404543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5432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61171B2 (ja) * 1994-01-31 2003-01-07 義久 水口 ボルト軸力の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JPH1096673A (ja) * 1996-09-24 1998-04-14 Toshiba Tungaloy Co Ltd ボルトの軸応力計測機
DE102004027919B3 (de) * 2004-06-09 2006-03-30 Pfw Technologies Gmbh Verfahren zur Korrektur des Einflusses von Signalübertragungsleitungen auf Signallaufzeitänderungen bei Ultraschallmessungen
CN112033597B (zh) * 2020-08-25 2022-05-10 苏州博昇科技有限公司 高强螺栓轴力超声双波快速校准检测方法
CN112461429B (zh) * 2020-11-10 2022-05-2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低弹性模量材质螺栓超声预紧力测量方法
CN114459648B (zh) * 2022-01-19 2022-08-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多模态Lamb波数据融合的无基线应力在线监测方法
CN115389087A (zh) * 2022-08-30 2022-11-2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5432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45432A1 (zh) 2024-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31579B2 (en) Piezoelectric patch-based real-time and high-precision bolt preload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8387338B (zh) 一种基于压电超声晶片的螺栓预紧力实时高精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US11604172B2 (en) Ultrasonic monitoring probe for internal service stress of a marine structural component
CN109959477B (zh) 一种gis盆式绝缘子环氧试块内应力超声纵波检测方法及系统
Kim et al. Measurement of axial stress using mode-converted ultrasound
CN112179553B (zh) 一种超声同步测量螺栓轴向力和剪切力的方法
CN111442869A (zh) 一种螺栓轴向应力的非线性超声检测方法
CN101949894B (zh) 一种双频超声检测界面接触强度的方法
CN111208207A (zh) 一种螺栓应力检测方法
US11709152B2 (en) Linkage device, transceiver module and plane stress field measuring device and method capable of achieving synchronous adjustment of distance and angle
CN115389087A (zh) 一种基于不同模态回波信号测量螺栓预紧力的方法
CN113701930A (zh) 一种基于超声横波的高强度螺栓剪切应力检测方法
CN107167273B (zh) 基于超声回波的高强螺栓连接节点板压紧度检测方法
Liu et al. Measurement of fastening force using dry-coupled ultrasonic waves
CN111077030A (zh) 一种高应变率下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0987611B (zh) 基于超声波的无损测量frp约束混凝土柱主动和被动约束力的方法
CN111238702A (zh) 基于超声测量的螺栓轴向应力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
CN111678988A (zh) 混凝土材料表面损伤的非线性超声评价装置及方法
CN112710417B (zh) 试件厚度未知情况的平面应力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CN211783988U (zh) 基于超声测量的螺栓轴向应力测试装置
CN1258078C (zh) 基于瑞利表面波的无损测压方法
CN112161770A (zh) 螺栓连接振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5993399A (zh) 螺栓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3551824B (zh) 一种基于超声反射系数的螺栓连接界面压力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775984A (zh) 一种无基线的时间反转导波螺栓预紧力监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ou Guoqing

Inventor after: Yan Guanglong

Inventor after: Qiu Feifei

Inventor after: Chen Bing

Inventor after: Qin Shuzhi

Inventor after: Liu Heng

Inventor after: Zhang Chenhao

Inventor after: Zhu Zhongyin

Inventor after: Guo Mocheng

Inventor before: Gou Guoqing

Inventor before: Yan Guanglong

Inventor before: Qiu Feifei

Inventor before: Chen Bing

Inventor before: Qin Shuzhi

Inventor before: Liu H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Chenhao

Inventor before: Zhu Zhongyin

Inventor before: Guo Mu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