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9504A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79504A CN115379504A CN202110540884.XA CN202110540884A CN115379504A CN 115379504 A CN115379504 A CN 115379504A CN 202110540884 A CN202110540884 A CN 202110540884A CN 115379504 A CN115379504 A CN 1153795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 application
- network element
- data stream
- access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119040 Nsmf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08—Management thereof based on time, e.g. for a critical period on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94—Packet r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6—Layer 2 routing, e.g. in Ethernet based MA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H04L47/28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in response to processing delays, e.g. caused by jitter or round trip time [RT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47—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nditions of the access network or the infrastructur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当多个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间相同或相近,而无线接入网设备没有足够的资源同时调度多个下行数据流,则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负载能力,重新确定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间,使得不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不在一个集中的时间范围内到达无线接入网设备,从而减轻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压力,避免无线接入网设备无法正常发送业务数据流。因而可以实现该通信系统对多个应用的下行数据流进行高效地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比如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系统,与时延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TSN)互通的网络架构中,将通信系统和TSN转换器(TSN Translator)整体作为一个逻辑上的TSN交换节点。
该通信系统可以同时传输多个应用的数据流,该场景下,如何对多个应用的数据流进行高效地传输,是目前需要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用于实现通信系统对多个应用的数据流进行高效地传输。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无线接入网设备或应用于无线接入网设备中的模块来执行。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时间;当该第一时间与该第二时间满足第一条件,则根据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负载能力,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时间,该第三时间为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调整后的时间。
根据上述方案,当多个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间相同或相近,而无线接入网设备没有足够的资源同时调度多个下行数据流,则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负载能力,重新确定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间,使得不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不在一个集中的时间范围内到达无线接入网设备,从而减轻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压力,避免无线接入网设备无法正常发送业务数据流。因而可以实现该通信系统对多个应用的下行数据流进行高效地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当该第一时间与该第二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一阈值,则根据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负载能力,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时间;其中,该第三时间与该第二时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三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负载能力包括中央处理单元能力、空口频谱资源、空口带宽资源、内存大小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网元或应用于第一网元中的模块来执行。该方法包括:从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时间;根据该第三时间,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在通信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该通信系统的入端口对应终端,该出端口对应终端。
根据上述方案,当不同的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在通信系统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出现重叠,可以调整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在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使得不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在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不存在重叠,从而避免不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在出端口上产生调度冲突。因而可以实现该通信系统对多个应用的下行数据流进行高效地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或网络开放网元发送该发送时间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网络开放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根据该发送时间窗和该通信系统的内部处理时延,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网络开放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向该出端口发送该发送时间窗。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无线接入网设备或应用于无线接入网设备中的模块来执行。该方法包括:获取终端向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一时间,以及该终端向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二时间;当该第一时间与该第二时间满足第一条件,则根据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负载能力,确定该终端向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该第三时间为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调整后的时间。
根据上述方案,当终端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多个应用的数据流的时间相同或相近,将导致该多个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时间相同或相近,而无线接入网设备没有足够的资源同时调度多个上行数据流,则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负载能力,重新确定终端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时间,使得不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不在一个集中的时间范围内到达无线接入网设备,从而减轻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负载压力,避免无线接入网设备无法正常发送业务数据流。因而可以实现该通信系统对多个应用的上行数据流进行高效地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当该第一时间与该第二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一阈值,则根据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负载能力,确定该终端向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其中,该第三时间与该第二时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三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负载能力包括中央处理单元能力、空口频谱资源、空口带宽资源、内存大小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网元或应用于第一网元中的模块来执行。该方法包括:从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向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根据该第三时间,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在通信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该通信系统的入端口对应终端,该出端口对应用户面网元。
根据上述方案,当不同的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在通信系统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出现重叠,可以调整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在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使得不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在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不存在重叠,从而避免不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在出端口上产生调度冲突。因而可以实现该通信系统对多个应用的上行数据流进行高效地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或网络开放网元发送该发送时间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网络开放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根据该发送时间窗和该通信系统的内部处理时延,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会话管理网元在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之后,向终端发送下行非接入层消息,该下行非接入层消息中包含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网络开放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网络开放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在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之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可选的,会话管理网元在收到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之后,向终端发送下行非接入层消息,该下行非接入层消息中包含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网络开放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向该出端口发送该发送时间窗。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网元或应用于第一网元中的模块来执行。该方法包括:从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时间;根据该第三时间,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该入端口对应用户面网元,该通信系统的出端口对应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或网络开放网元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网络开放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向应用功能网元和/或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网元或应用于第一网元中的模块来执行。该方法包括:从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向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根据该第三时间,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该入端口对应终端,该通信系统的出端口对应用户面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网络开放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会话管理网元在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之后,向终端发送下行非接入层消息,该下行非接入层消息中包含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网络开放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网络开放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在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之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可选的,会话管理网元在收到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之后,向终端发送下行非接入层消息,该下行非接入层消息中包含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策略控制网元、网络开放网元、应用于策略控制网元中的模块或应用于网络开放网元中的模块来执行。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在通信系统上的出端口的第一发送时间窗和第二应用的数据流在该出端口的第二发送时间窗,该出端口对应终端或用户面网元;当该第一发送时间窗与该第二发送时间窗存在重叠,确定该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在该出端口的第三发送时间窗,该第三发送时间窗为该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在该出端口的调整后的发送时间窗;其中,该第三发送时间窗与该第二发送时间窗不存在重叠。
根据上述方案,当不同的应用在通信系统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出现重叠,可以重新确定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的发送时间窗,使得不同应用在发送时间窗不存在重叠,从而避免不同应用的数据流在终端或用户面网元上产生调度冲突。因而可以实现该通信系统对多个应用的数据流进行高效地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三发送时间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根据该第三发送时间窗和该通信系统的内部处理时延,确定该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其中,该出端口对应终端,该入端口对应用户面网元;或者该出端口对应用户面网元,该入端口对应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接收来自该应用功能网元的第一参数,该第一参数携带该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向该出端口发送该第三发送时间窗。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无线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是用于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第一网元,还可以是用于第一网元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策略控制网元或网络开放网元,还可以是用于策略控制网元或网络开放网元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七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单元或手段(means)。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接口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该处理器包括一个或多个。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与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该存储器可以位于该装置之内,也可以位于该装置之外。且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被执行。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被执行。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意实现方法。
第十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第一网元。
第十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第一网元。
第二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用于执行上述第五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第一网元。
第二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用于执行上述第六方面的任意实现方法的第一网元。
附图说明
图1(a)为基于服务化架构的5G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1(b)为基于点对点接口的5G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全集中式TSN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5G系统与TSN互通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4为5G系统与TSN互通系统架构的简化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系统实施例中。
图1(a)为基于服务化架构的5G网络架构示意图。图1(a)所示的5G网络架构中可包括三部分,分别是终端、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和运营商网络。下面对其中的部分网元的功能进行简单介绍说明。
其中,运营商网络可包括以下网元中的一个或多个:鉴权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网元、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function,NE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统一数据库(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网络存储功能(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元、应用功能(applicationfunction,AF)网元、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以及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etwork Slice Selection Function,NSSF)网元(图中未示出)等。上述运营商网络中,除无线接入网设备之外的网元或设备可以称为核心网网元或核心网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AF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核心网网元,另一类属于第三方应用服务器。
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6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也可以是完成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也可以是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宏基站,也可以是微基站或室内站,还可以是中继节点或施主节点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基站作为无线接入网设备的一个举例进行描述。
终端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终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to 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无人机、直升机、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基站和终端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基站和终端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基站和终端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AMF网元,执行移动性管理、接入鉴权/授权等功能。此外,还负责在终端与PCF间传递用户策略。
SMF网元,执行会话管理、PCF下发控制策略的执行、UPF的选择、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分配等功能。
UPF网元,作为和数据网络的接口UPF,完成用户面数据转发、基于会话/流级的计费统计,带宽限制等功能。
UDM网元,执行管理签约数据、用户接入授权等功能。
UDR,执行签约数据、策略数据、应用数据等类型数据的存取功能。
NEF网元,用于支持能力和事件的开放。
AF网元,传递应用侧对网络侧的需求,例如,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或用户状态事件订阅等。AF可以是第三方功能实体,也可以是运营商部署的应用服务,如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语音呼叫业务。
PCF网元,负责针对会话、业务流级别进行计费、QoS带宽保障及移动性管理、终端策略决策等策略控制功能。
NRF网元,可用于提供网元发现功能,基于其他网元的请求,提供网元类型对应的网元信息。NRF还提供网元管理服务,如网元注册、更新、去注册以及网元状态订阅和推送等。
AUSF网元,负责对用户进行鉴权,以确定是否允许用户或设备接入网络。
NSSF网元,用于选择网络切片,对网络切片内的用户进行计数等。
DN,是位于运营商网络之外的网络,运营商网络可以接入多个DN,DN上可部署多种业务,可为终端提供数据和/或语音等服务。例如,DN是某智能工厂的私有网络,智能工厂安装在车间的传感器可为终端,DN中部署了传感器的控制服务器,控制服务器可为传感器提供服务。传感器可与控制服务器通信,获取控制服务器的指令,根据指令将采集的传感器数据传送给控制服务器等。又例如,DN是某公司的内部办公网络,该公司员工的手机或者电脑可为终端,员工的手机或者电脑可以访问公司内部办公网络上的信息、数据资源等。
图1(a)中Nausf、Nnef、Npcf、Nudm、Naf、Namf、Nsmf分别为上述AUSF、NEF、PCF、UDM、AF、AMF和SMF提供的服务化接口,用于调用相应的服务化操作。N1、N2、N3、N4,以及N6为接口序列号。这些接口序列号的含义可参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协议中定义的含义,在此不做限制。
图1(b)为基于点对点接口的5G网络架构示意图,其中的网元的功能的介绍可以参考图1(a)中对应的网元的功能的介绍,不再赘述。图1(b)与图1(a)的主要区别在于:图1(a)中的各个控制面网元之间的接口是服务化的接口,图1(b)中的各个控制面网元之间的接口是点对点的接口。
在图1(b)所示的架构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名称及功能如下:
1)、N1:AMF与终端之间的接口,可以用于向终端传递QoS控制规则等。
2)、N2:AMF与RAN之间的接口,可以用于传递核心网侧至RAN的无线承载控制信息等。
3)、N3:RAN与UPF之间的接口,主要用于传递RAN与UPF间的上下行用户面数据。
4)、N4:SMF与UPF之间的接口,可以用于控制面与用户面之间传递信息,包括控制面向用户面的转发规则、QoS控制规则、流量统计规则等的下发以及用户面的信息上报。
5)、N5:AF与PCF之间的接口,可以用于应用业务请求下发以及网络事件上报。
6)、N6:UPF与DN的接口,用于传递UPF与DN之间的上下行用户数据流。
7)、N7:PCF与SMF之间的接口,可以用于下发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粒度以及业务数据流粒度控制策略。
8)、N8:AMF与UDM间的接口,可以用于AMF向UDM获取接入与移动性管理相关签约数据与鉴权数据,以及AMF向UDM注册终端当前移动性管理相关信息等。
9)、N9:UPF和UPF之间的用户面接口,用于传递UPF间的上下行用户数据流。
10)、N10:SMF与UDM间的接口,可以用于SMF向UDM获取会话管理相关签约数据,以及SMF向UDM注册终端当前会话相关信息等。
11)、N11:SMF与AMF之间的接口,可以用于传递RAN和UPF之间的PDU会话隧道信息、传递发送给终端的控制消息、传递发送给RAN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等。
12)、N12:AMF和AUSF间的接口,可以用于AMF向AUSF发起鉴权流程,其中可携带SUCI作为签约标识;
13)、N13:UDM与AUSF间的接口,可以用于AUSF向UDM获取用户鉴权向量,以执行鉴权流程。
14)、N15:PCF与AMF之间的接口,可以用于下发终端策略及接入控制相关策略。
15)、N35:UDM与UDR间的接口,可以用于UDM从UDR中获取用户签约数据信息。
16)、N36:PCF与UDR间的接口,可以用于PCF从UDR中获取策略相关签约数据以及应用数据相关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网元或者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可选的,上述网元或者功能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一个设备内的一个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传统的以太网络的转发过程中,当大量的数据包在一瞬间抵达转发端口,会造成转发时延大或者丢包的问题,因此传统以太网不能提供高可靠性以及传输时延有保障的服务,无法满足汽车控制、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需求。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IEEE)针对可靠时延传输的需求,定义了相关的TSN标准,该标准基于二层交换来提供可靠时延传输服务,保障时延敏感业务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及可预测的端到端传输时延。
IEEE 802.1QCC中为TSN定义全集中式TSN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为全集中式TSN系统架构示意图,包括TSN终端(TSN End Station)、TSN交换机(TSN Bridge)、集中式用户配置(Centralized User Configuration,CUC)网元和集中式网络配置(CentralizedNetwork Configuration,CNC)网元。以下将CUC网元和CNC网元分别简称为CUC和CNC。CUC和CNC均属于控制面的网元。其中:
1)TSN终端,可以作为数据流的发送端或接收端;
2)TSN交换机按照TSN的定义为数据流预留资源,并对数据流进行调度和转发;
3)CNC管理TSN用户面的拓扑以及TSN交换机的能力信息(例如TSN交换机的发送时延、TSN交换机的端口间的内部处理时延)。其中,TSN交换机的发送时延,指的是TSN交换机的出端口发送的TSN流到达下一跳交换节点的入端口之间的时间。TSN交换机的端口间的内部处理时延,指的是TSN流从当前TSN交换机的入端口进入,到从该TSN交换机的出端口发出之间的时间。
4)CNC根据CUC提供的流创建请求,创建TSN流转发规则以便生成数据流的转发路径,以及生成TSN终端和各TSN交换机上的调度策略。其中,调度策略包括收发TSN流(或由多个TSN流聚合而成的TSN业务类别(traffic class))的报文的端口(包括入端口和出端口)、在入端口的接收时间窗(可选)、在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发送周期等。然后,CNC将生成的调度策略下发到对应的TSN交换机。其中,各TSN交换机上的调度策略是CNC根据网络拓扑信息以及各TSN交换机上报的能力信息确定的。
CNC在创建TSN流转发规则后,可通过向TSN交换机下发静态表(Static filteringentries)的方式确定TSN交换机上的流转发路径。静态表的信息包含TSN流的目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地址、该TSN流在TSN交换机上的接收端口的标识和发送端口的标识,可选的,静态表的信息还包含虚拟本地区域网络(Virtual Local AreaNetwork,VLAN)标识(ID)。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CNC发送给TSN交换机的调度策略的表现形式,取决于TSN系统定义的调度算法。以IEEE802.1Qbv定义的调度算法为例,CNC向TSN交换机发送IEEE802.1Qbv定义的调度参数,包括TSN交换机端口的门控信息,该门控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端口的门控操作周期开始执行的时间(即IEEE802.1Qbv中的AdminBaseTime),队列的门控状态(即IEEE802.1Qbv中的GateStateValue)和门控状态的持续时间(即IEEE802.1Qbv中的TimeIntervalValue)。TSN交换机根据调度参数确定TSN交换机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发送周期,可选的,还可以确定入端口的接收时间窗。
5)CUC用于收集TSN终端的流创建请求,如接收TSN发送终端(Talker)和TSN接收终端(Listener)的注册,接收流的信息(如源地址、目的地址、VLAN标识等),交换配置参数等,在匹配TSN发送终端和TSN接收终端的流创建请求后,向CNC请求创建数据流,并对CNC生成的调度策略进行确认。
如图3所示,为5G系统与TSN互通系统架构示意图。即将图1(a)或图1(b)所示的5G架构与图2所示的TSN架构相结合,将5G系统和TSN转换器(TSN Translator)整体作为一个逻辑上的TSN交换机(称为5G系统或5G系统交换机),实现TSN中的TSN交换机的功能。TSN转换器指的是将5G网络的特征和信息转换和适配成TSN要求的信息,提供给TSN系统,或将TSN系统要求的信息转换成针对5G网络的特征或信息,提供给5G系统。其中,图3中仅示出了5G架构中的部分网元(即AMF、SMF、PCF、RAN、UE、AF、UPF)。
1)、在控制面,5G系统通过控制面的AF,与TSN系统中的节点交换信息,所交换的信息包括:5G系统的能力信息、TSN配置信息(包括入端口和出端口的时间调度信息)等。
其中,AF将5G系统的能力信息提供给TSN系统中的CNC,CNC根据5G系统的能力信息,以及其它TSN交换机的能力信息,为TSN业务确定5G系统的TSN配置信息。AF将CNC确定的针对5G系统的TSN配置信息提供给5G系统。
5G系统的能力信息,包括5G系统内部处理时延,5G系统的UE侧传输时延以及5G系统的UPF侧传输时延。其中,5G系统内部处理时延包括UE侧的驻留时间(即TSN报文在UE以及UE侧TSN转换器内部的处理停留时间),UPF侧驻留时间(即TSN报文在UPF以及UPF侧TSN转换器内部的处理停留时间),以及UE和UPF之间的传输时延。UE和UPF之间的传输时延具体表现为TSN报文在UE和UPF之间的包时延预算值(packet delay budget,PDB)。
2)、在用户面,5G系统的UPF通过TSN转换器,接收TSN系统的下行TSN流,或向TSN系统发送上行TSN流,其中,TSN转换器可以是集成于UPF或与UPF独立部署。UPF侧的TSN转换器也可以称为网络侧TSN转换器(network side TSN Translator,NW-TT)。
3)、在用户面,5G系统的UE通过TSN转换器,接收TSN系统的上行TSN流,或向TSN系统发送下行TSN流,其中,TSN转换器可以是集成于UE或与UE独立部署。UE侧的TSN转换器也可以称为设备侧TSN转换器(device side TSN Translator,DS-TT)。
参考图4,为5G系统与TSN互通系统架构的简化示意图。其中,从5G系统的入端口接收数据流,经过5G系统内部处理后,从5G系统的出端口发送。其中,当DS-TT与UE独立部署,则该入端口是DS-TT或DS-TT上的端口;当DS-TT集成于UE,则该入端口是UE或UE上的DS-TT。当NW-TT与UPF独立部署,则该出端口是NW-TT或NW-TT上的端口;当NW-TT集成于UPF,则该出端口是UPF或UPF上的NW-TT。
作为一个示例,本申请中的用户面网元,可以是具有图3所示的UPF的功能的网元,该用户面网元中可以集成有TSN转换器,或者是该TSN转换器独立于用户面网元部署,为方便说明,本申请以TSN转换器集成于用户面网元为例进行说明。并且,本申请后续描述中将该用户面网元称为UPF。需要说明的是,在未来通信中,该用户面网元仍然可以称为UPF,或者还可以有其他的名称,本申请不限定。本申请后续出现的UPF可以替换为用户面网元。
作为一个示例,本申请中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是具有图3、图1(a)或图1(b)所示的SMF的功能的网元。为方便说明,本申请后续描述中将该会话管理网元称为SMF。需要说明的是,在未来通信中,该会话管理网元仍然可以称为SMF,或者还可以有其他的名称,本申请不限定。本申请后续出现的SMF可以替换为会话管理网元。
作为一个示例,本申请中的策略控制网元,指的具有图3、图1(a)或图1(b)所示的PCF的功能的网元。为方便说明,本申请后续描述中将该策略控制网元称为PCF。需要说明的是,在未来通信中,该策略控制网元仍然可以称为PCF网元,或者还可以有其他的名称,本申请不限定。本申请后续出现的PCF可以替换为策略控制网元。
作为一个示例,本申请中的应用功能网元,可以是具有图3、图1(a)或图1(b)所示的AF的功能的网元。为方便说明,本申请后续描述中将该应用功能网元称为AF。需要说明的是,在未来通信中,该应用功能网元仍然可以称为AF,或者还可以有其他的名称,本申请不限定。本申请后续出现的AF可以替换为应用功能网元。
作为一个示例,本申请中的网络能力开放网元,可以是具有图3、图1(a)或图1(b)所示的NEF的功能的网元。为方便说明,本申请后续描述中将该网络能力开放网元称为NEF。需要说明的是,在未来通信中,该网络能力开放网元仍然可以称为NEF,或者还可以有其他的名称,本申请不限定。本申请后续出现的NEF可以替换为网络能力开放网元。
作为一个示例,本申请中的终端,可以是具有图3所示的UE的功能的设备,该终端中可以集成有TSN转换器,或者是该TSN转换器独立于终端部署,为方便说明,本申请以TSN转换器集成于终端为例进行说明。为方便说明,本申请后续描述中将该终端称为UE。
基于5G系统实现确定性传输的方案中,AF将时延敏感通信(timesensitivecommunication,TSC)参数通过NEF发送给SMF。其中,TSC参数用于描述TSN业务的数据流特征,TSC参数可以包含如下中的至少一项:5G系统时延(5GS delay),抖动(jitter),突发流量到达UE和/或UPF的时间(burst arrival time at UEand/or UPF),突发流量大小(burstsize),突发周期(burst periodicity)等。其中,5G系统时延指的是数据包到达5G系统的入端口,与该数据包从5G系统的出端口发送出去之间的时延。5G系统时延也可以称为5G系统内部处理时间或5G系统内部处理时延。5G系统时延包括UE的内部处理时延、UE与基站之间的空口时延、基站的内部处理时延、基站与UPF之间的传输时延、UPF的内部处理时延等。抖动指的是5G系统时延的误差范围,也即5G系统时延可能因为噪音、链路质量、负载等原因导致在一个范围内波动。突发流量到达UE或UPF的时间指的是TSN业务的数据流到达UE或UPF的时间。突发流量大小指的是到达UE或UPF的数据流的大小。突发周期指的是TSN业务的数据流按照一定的周期到达UE或UPF。
NEF收到TSC参数后,根据TSC参数计算数据流在UE和UPF的发送时间窗。其中,数据流在UE的发送时间窗可以理解为是数据流在DS-TT的发送时间窗,数据流在UPF的发送窗口可以理解为是数据流在NW-TT的发送时间窗。
针对上行数据流,NEF根据突发流量到达UE的时间、5G系统时延、抖动以及突发周期,计算上行数据流在UPF上的一个或多个发送时间窗。5G系统在接收到该上行数据流后,发送到UPF,由UPF对该上行数据流进行缓存,然后在该上行数据流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内,对外发送该上行数据流。
针对下行数据流,NEF根据突发流量到达UPF的时间、5G系统时延、抖动以及突发周期,计算下行数据流在UE上的一个或多个发送时间窗,5G系统在接收到该下行数据流后,发送到UE,由UE对该下行数据流进行缓存,然后在该下行数据流对应的发送时间窗内,对外发送该下行数据流。
SMF收到TSC参数后,针对上行数据流,可以根据突发流量到达UE的时间和UE的内部处理时延,计算得到UE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流的时间;针对下行数据流,可以根据突发流量到达UPF的时间、UPF的内部处理时延以及基站与UPF之间的传输时延,计算得到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时间。然后,SMF可以将UE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流的时间或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时间发送给基站,从而辅助基站进行调度。比如,SMF向基站发送时延敏感通信辅助信息(timesensitive communication assistant information,TSCAI)参数,该TSCAI参数携带UE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流的时间和/或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时间。
上述方案,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个问题,当有多个应用时,该多个应用分别对应的AF均向5G系统提供TSC参数,然后5G系统分别为各个应用的数据流计算发送时间窗。然而,不同应用的数据流的发送时间窗可能出现重叠,导致多个应用的数据流在UE或UPF上产生调度冲突。
第二个问题,当多个数据流到达基站的时间相同或相近,而基站没有足够的资源同时调度多个数据流,将会导致基站无法正常发送业务数据流。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用于解决上述第一个问题。通过该方法,可以对不同应用的数据流在UE或UPF上的发送时间窗进行调整,使得不同应用的数据流在UE或UPF上的发送时间窗不会出现重叠,从而避免多个应用的数据流在UE或UPF上产生调度冲突。当然,该方法也可以用于解决上述第二个问题,具体的,当通过该方法对不同应用的数据流在UE或UPF上的发送时间窗进行调整,使得不同应用的数据流在UE或UPF上的发送时间窗不会出现重叠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得不同应用的数据流到达基站的时间产生一定的时间间隔,从而避免基站没有足够的资源同时调度多个数据流。
以下是使用该方法解决上述第一个问题为例,对该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该方法可以由5G系统的控制面网元如PCF、NEF等来执行,或者由用于控制面网元的芯片,如PCF的芯片、NEF的芯片来执行。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确定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在通信系统上的出端口的第一发送时间窗和第二应用的数据流在该出端口的第二发送时间窗,该出端口对应UE或UPF。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可以是图3或图4中描述的5G系统,也可以是未来通信中具备TSN交互机功能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系统。为便于说明,以下以通信系统是5G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是不同的应用。
在上行方向,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和第二应用的数据流都是上行数据流。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在5G系统上的出端口的第一发送时间窗,指的是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在UPF、UPF的出端口、NW-TT或NW-TT的出端口上的发送时间窗。第一发送时间窗可以是根据5G系统时延、抖动以及第一应用的突发流量到达UE的时间计算得到。第二应用的数据流在5G系统上的出端口的第二发送时间窗,指的是第二应用的数据流在UPF、UPF的出端口、NW-TT或NW-TT的出端口上的发送时间窗。第二发送时间窗可以是根据5G系统时延、抖动以及第二应用的突发流量到达UE的时间计算得到。
在下行方向,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和第二应用的数据流都是下行数据流。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在5G系统上的出端口的第一发送时间窗,指的是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在UE、UE的出端口、DS-TT或DS-TT的出端口上的发送时间窗。第一发送时间窗可以是根据5G系统时延、抖动以及第一应用的突发流量到达UPF的时间计算得到。第二应用的数据流在5G系统上的出端口的第二发送时间窗,指的是第二应用的数据流在UE、UE的出端口、DS-TT或DS-TT的出端口上的发送时间窗。第二发送时间窗可以是根据5G系统时延、抖动以及第二应用的突发流量到达UPF的时间计算得到。
步骤502,当该第一发送时间窗与该第二发送时间窗存在重叠,确定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在该出端口的第三发送时间窗,该第三发送时间窗为该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在该出端口的调整后的发送时间窗;其中,该第三发送时间窗与该第二发送时间窗不存在重叠。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法,当该第一发送时间窗与该第二发送时间窗存在重叠,也可以重新确定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在该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而是重新确定第二应用的数据流在该出端口的第四发送时间窗,该第四发送时间窗为该第二应用的数据流在该出端口的调整后的发送时间窗;其中,该第四发送时间窗与该第一发送时间窗不存在重叠。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同时重新确定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在该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以及重新确定第二应用的数据流在该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使得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在该出端口的调整后的发送时间窗与第二应用的数据流在该出端口的调整后的发送时间窗不重叠。
根据上述方案,当不同的应用在通信系统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出现重叠,可以重新确定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的发送时间窗,使得不同应用在发送时间窗不存在重叠,从而避免不同应用的数据流在UE或UPF上产生调度冲突。因而可以实现该5G系统对多个应用的数据流进行高效地传输。
作为一种实现方法,在上述步骤502之后,还可以向AF发送该第三发送时间窗,然后AF根据该第三发送时间窗和该5G系统的内部处理时延,重新计算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即重新计算突发流量到达UE或UPF的时间。接着,AF可以重新向5G系统发送TSC参数,该TSC参数中包含重新计算的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法,在上述步骤502之后,可以根据该第三发送时间窗和该5G系统的内部处理时延,重新计算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即重新计算突发流量到达UE或UPF的时间。然后向AF发送重新计算的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接着,AF可以重新向5G系统发送TSC参数,该TSC参数中包含重新计算的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其中,该TSC参数也可以称为第一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还可以向5G系统的出端口发送该第三发送时间窗,使得该出端口可以按照该第三发送时间窗发送第一应用的数据流,从而实现对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在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的调整,以避免不同应用的数据流在出端口上产生调度冲突。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用于解决上述第二个问题。该方法是针对下行数据流。当然,该方法也可以用于解决上述第一个问题,具体的,当基站根据负载能力调整不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时间,使得不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不在一个集中的时间范围内到达基站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避免不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在UE上的发送时间窗出现重叠,从而避免多个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在UE上产生调度冲突。
以下是使用该方法解决上述第二个问题为例,对该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a,基站获取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基站的第二时间。
SMF可以向基站发送TSCAI参数,该TSCAI参数中携带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一时间。按照同样的方法,基站可以得到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二时间。
步骤602a,当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满足第一条件,基站根据基站的负载能力,确定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三时间,该第三时间为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调整后的时间。
该负载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能力、空口频谱资源、空口带宽资源、内存大小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该第一条件可以是: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一时间与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二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一阈值。
比如,当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一时间与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二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一阈值,则基站根据该基站的负载能力,确定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三时间;其中,第三时间与第二时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其中,第一阈值是预设的值,可以是一个比较小的值。
或者,当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一时间与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二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一阈值,则基站根据该基站的负载能力,确定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四时间,该第四时间为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调整后的时间;其中,第四时间与第一时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当然,也可以同时确定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调整后的时间,和确定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调整后的时间,使得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调整后的时间与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调整后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根据上述方案,当多个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时间相同或相近,而基站没有足够的资源同时调度多个下行数据流,则基站可以根据负载能力重新确定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时间,使得不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不在一个集中的时间范围内到达基站,从而减轻基站的负载压力,避免基站无法正常发送业务数据流。因而可以实现该5G系统对多个应用的下行数据流进行高效地传输。
进一步的,在上述步骤602a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603a至步骤604a。
步骤603a,基站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三时间。相应地,第一网元收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三时间。
这里的第一网元可以是SMF或PCF。
步骤604a,第一网元根据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三时间,确定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在通信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
该通信系统可以是图3或图4中描述的5G系统,也可以是未来通信中具备TSN交互机功能的通信系统,如6G系统。为便于说明,以下以通信系统是5G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网元根据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三时间,以及基站与UE之间的传输时延,确定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在5G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也即确定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在UE、UE的出端口或DS-TT的发送时间窗。
进一步的,第一网元还可以将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在5G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发送给该出端口,从而该出端口根据该发送时间窗来发送数据。
根据上述方案,基站可以重新确定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时间,然后将调整后的时间发送给第一网元,从而第一网元可以根据调整后的时间重新计算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在5G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如此可以使得不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不在一个集中的时间范围内到达基站,从而减轻基站的负载压力,避免基站无法正常发送业务数据流。因而可以实现该通信系统对多个应用的下行数据流进行高效地传输。
下面分情形继续说明。
情形一,上述第一网元是SMF
SMF在上述步骤602a中计算得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在5G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之后,可以向PCF或NEF发送该发送时间窗,从而PCF或NEF可以根据该发送时间窗以及和5G系统的内部处理时延,确定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或者是,SMF在上述步骤602a中计算得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在5G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之后,可以进一步根据该发送时间窗以及和5G系统的内部处理时延,确定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然后SMF向PCF或NEF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或者是,SMF直接根据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三时间,确定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然后SMF向PCF或NEF发送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PCF或NEF得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之后,可以重新向5G系统配置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比如,PCF或NEF向SMF发送TSC参数,该TSC参数包含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即为调整后的时间。
情形二,上述第一网元是NEF或PCF
NEF或PCF在上述步骤602a中计算得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在5G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之后,可以根据该发送时间窗以及和5G系统的内部处理时延,确定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或者是,NEF或PCF直接根据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第三时间,确定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后续,NEF或PCF可以将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发送给AF,从而AF可以重新向PCF或NEF发送TSC参数,该TSC参数中包含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也即该TSC参数中包含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调整后的时间。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用于解决上述第二个问题。该方法是针对上行数据流。当然,该方法也可以用于解决上述第一个问题,具体的,当基站根据负载能力调整不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时间,使得不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不在一个集中的时间范围内到达基站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避免不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在UPF上的发送时间窗出现重叠,从而避免多个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在UPF上产生调度冲突。
以下是使用该方法解决上述第二个问题为例,对该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b,基站获取UE向基站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一时间,以及UE向基站发送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二时间。
SMF可以向基站发送TSCAI参数,该TSCAI参数中携带UE向基站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一时间。按照同样的方法,基站可以得到UE向基站发送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二时间。
其中,UE向基站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一时间,也可以描述为: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UE的出端口的时间,或者描述为: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从UE的出端口发出的时间。
同样的,UE向基站发送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二时间,也可以描述为: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UE的出端口的时间,或者描述为: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从UE的出端口发出的时间。
步骤602b,当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满足第一条件,基站根据基站的负载能力,确定UE向基站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该第三时间为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调整后的时间。
该负载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能力、空口频谱资源、空口带宽资源、内存大小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该第一条件可以是:UE向基站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一时间与UE向基站发送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二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一阈值。
比如,当UE向基站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一时间与UE向基站发送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二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一阈值,则基站根据该基站的负载能力,确定UE向基站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其中,第三时间与第二时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其中,第一阈值是预设的值,可以是一个比较小的值。
或者,当UE向基站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一时间与UE向基站发送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二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一阈值,则基站根据该基站的负载能力,确定UE向基站发送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四时间;其中,第四时间与第一时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当然,也可以同时确定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调整后的时间,和确定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调整后的时间,使得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调整后的时间与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调整后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通过该方法,当UE向基站发送多个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时间相同或相近,则将导致该多个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基站的时间相同或相近,当基站没有足够的资源同时调度多个上行数据流,则基站可以根据负载能力,重新确定UE向基站发送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时间,使得多个应用的上行数据流不在相同或相近的时间内到达基站,从而减轻基站的负载压力,避免基站无法正常发送业务数据流。因而可以实现该5G系统对多个应用的上行数据流进行高效地传输。
进一步的,在上述步骤602b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603b至步骤604b。
步骤603b,基站向第一网元发送UE向基站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相应地,第一网元收到该第三时间。
这里的第一网元可以是SMF或PCF。
步骤604b,第一网元根据UE向基站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确定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在通信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
该通信系统可以是图3或图4中描述的5G系统,也可以是未来通信中具备TSN交互机功能的通信系统,如6G系统。为便于说明,以下以通信系统是5G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网元根据UE向基站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UE的内部处理时延以及5G系统的内部处理时延,确定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在5G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也即确定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在UPF、UPF的出端口或NW-TT的发送时间窗。
进一步的,第一网元还可以将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在5G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发送给该出端口,从而该出端口根据该发送时间窗来发送数据。
根据上述方案,基站可以重新确定UE向基站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时间,然后将调整后的时间发送给第一网元,从而第一网元可以根据调整后的时间重新计算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在5G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如此可以使得不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不在一个集中的时间范围内到达基站,从而减轻基站的负载压力,避免基站无法正常发送业务数据流。因而可以实现该通信系统对多个应用的上行数据流进行高效地传输。
下面分情形继续说明。
情形一,上述第一网元是SMF
SMF在上述步骤602b中计算得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在5G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之后,可以向PCF或NEF发送该发送时间窗,从而PCF或NEF可以根据该发送时间窗以及和5G系统的内部处理时延,确定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或者是,SMF在上述步骤602b中计算得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在5G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之后,可以进一步根据该发送时间窗以及和5G系统的内部处理时延,确定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然后SMF向PCF或NEF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或者是,SMF直接根据UE向基站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确定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然后SMF向PCF或NEF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PCF或NEF得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之后,可以重新向5G系统配置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比如,PCF或NEF向SMF发送TSC参数,该TSC参数包含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即为调整后的时间。
情形二,上述第一网元是NEF或PCF
NEF或PCF在上述步骤602b中计算得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在5G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之后,可以根据该发送时间窗以及和5G系统的内部处理时延,确定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或者是,NEF或PCF直接根据UE向基站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确定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后续,NEF或PCF可以将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发送给AF,从而AF可以重新向PCF或NEF发送TSC参数,该TSC参数中包含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也即该TSC参数中包含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5G系统上的入端口的调整后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5的实施例与图6(a)或图6(b)的实施例可以单独实例,或者也可以图5的实施例与图6(a)的实施例相结合实施,或者也可以图5的实施例与图6(b)的实施例相结合实施,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第一网元和基站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7和图8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策略控制网元、网络开放网元或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会话管理网元或用于会话管理网元的模块(如芯片),或者是策略控制网元或用于策略控制网元的模块(如芯片),或者是网络开放网元或用于网络开放网元的模块(如芯片),或者是无线接入网设备或用于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模块(如芯片)。
如图7所示,通信装置700包括处理单元710和收发单元720。通信装置700用于实现上述图5,图6(a)或图6(b)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700用于实现图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时:处理单元710,用于确定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在通信系统上的出端口的第一发送时间窗和第二应用的数据流在所述出端口的第二发送时间窗,所述出端口对应终端或用户面网元;当所述第一发送时间窗与所述第二发送时间窗存在重叠,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在所述出端口的第三发送时间窗,所述第三发送时间窗为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在所述出端口的调整后的发送时间窗;其中,所述第三发送时间窗与所述第二发送时间窗不存在重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720,还用于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三发送时间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71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发送时间窗和所述通信系统的内部处理时延,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到达所述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收发单元720,还用于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到达所述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其中,所述出端口对应终端,所述入端口对应用户面网元;或者所述出端口对应用户面网元,所述入端口对应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720,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应用功能网元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携带所述第一应用的数据流到达所述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720,还用于向所述出端口发送所述第三发送时间窗。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700用于实现图6(a)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基站(即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720,用于获取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时间;处理单元710,用于当该第一时间与该第二时间满足第一条件,则根据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负载能力,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时间,该第三时间为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调整后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710,具体用于当该第一时间与该第二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一阈值,则根据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负载能力,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时间;其中,该第三时间与该第二时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720,还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三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负载能力包括中央处理单元能力、空口频谱资源、空口带宽资源、内存大小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第三个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700用于实现图6(a)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网元的功能时:收发单元720,从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时间;处理单元710,用于根据该第三时间,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在通信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该通信系统的入端口对应用户面网元,该出端口对应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收发单元720,还用于向策略控制网元或网络开放网元发送该发送时间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网络开放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处理单元710,用于根据该发送时间窗和该通信系统的内部处理时延,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收发单元720,还用于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网络开放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收发单元720,还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720,还用于向该出端口发送该发送时间窗。
在第四个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700用于实现图6(b)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基站(即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720,用于获取终端向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一时间,以及该终端向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二时间;处理单元710,用于当该第一时间与该第二时间满足第一条件,则根据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负载能力,确定该终端向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该第三时间为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调整后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处理单元710,用于当该第一时间与该第二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一阈值,则根据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负载能力,确定该终端向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其中,该第三时间与该第二时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720,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三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负载能力包括中央处理单元能力、空口频谱资源、空口带宽资源、内存大小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第五个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700用于实现图6(b)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网元的功能时:收发单元720,用于从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向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处理单元710,用于根据该第三时间,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在通信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该通信系统的入端口对应终端,该出端口对应用户面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收发单元720,用于向策略控制网元或网络开放网元发送该发送时间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网络开放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处理单元710,用于根据该发送时间窗和该通信系统的内部处理时延,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收发单元720,用于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网络开放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收发单元720,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该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收发单元720,用于向该出端口发送该发送时间窗。
在第六个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700用于实现图6(a)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网元的功能时:收发单元720,用于从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时间;处理单元710,用于根据该第三时间,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该入端口对应用户面网元,该出端口对应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收发单元720,向策略控制网元或网络开放网元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网络开放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收发单元720,向应用功能网元和/或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第七个实施例中,当通信装置700用于实现图6(b)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网元的功能时:收发单元720,用于从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向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处理单元710,用于根据该第三时间,确定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该入端口对应终端,该出端口对应用户面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收发单元720,向策略控制网元或网络开放网元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该第一网元是网络开放网元或策略控制网元;收发单元720,向应用功能网元和/或会话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710和收发单元7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5、图6(a)或图6(b)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如图8所示,通信装置800包括处理器810和接口电路820。处理器810和接口电路8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8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30,用于存储处理器8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8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8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800用于实现图5、图6(a)或图6(b)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时,处理器8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710的功能,接口电路820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单元720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致密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基站或终端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基站或终端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基站、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两种类型的存储介质。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的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Claims (23)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应用于无线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二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时间;
当所述第一时间与所述第二时间满足第一条件,则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负载能力,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为所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调整后的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时间与所述第二时间满足第一条件,则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负载能力,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时间,包括:
当所述第一时间与所述第二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负载能力,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时间;其中,所述第三时间与所述第二时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三时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能力包括中央处理单元能力、空口频谱资源、空口带宽资源、内存大小中的一个或多个。
5.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元,所述方法包括:
从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时间;
根据所述第三时间,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在通信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所述通信系统的入端口对应用户面网元,所述出端口对应终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策略控制网元或网络开放网元发送所述发送时间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发送时间窗和所述通信系统的内部处理时延,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所述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所述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是策略控制网元或网络开放网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应用的下行数据流到达所述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9.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出端口发送所述发送时间窗。
10.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应用于无线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一时间,以及所述终端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二时间;
当所述第一时间与所述第二时间满足第一条件,则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负载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所述第三时间为所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调整后的时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时间与所述第二时间满足第一条件,则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负载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包括:
当所述第一时间与所述第二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负载能力,确定所述终端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其中,所述第三时间与所述第二时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三时间。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能力包括中央处理单元能力、空口频谱资源、空口带宽资源、内存大小中的一个或多个。
14.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元,所述方法包括:
从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的第三时间;
根据所述第三时间,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在通信系统上的出端口的发送时间窗,所述通信系统的入端口对应终端,所述出端口对应用户面网元。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策略控制网元或网络开放网元发送所述发送时间窗。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发送时间窗和所述通信系统的内部处理时延,确定所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所述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向应用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所述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是策略控制网元或网络开放网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应用的上行数据流到达所述通信系统上的入端口的时间。
18.如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出端口发送所述发送时间窗。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或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或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或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通信装置和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通信装置。
2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通信装置和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通信装置。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40884.XA CN115379504A (zh) | 2021-05-18 | 2021-05-18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EP22803539.0A EP4325929A4 (en) | 2021-05-18 | 2022-01-07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PCT/CN2022/070738 WO2022242201A1 (zh) | 2021-05-18 | 2022-01-07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US18/506,773 US20240080716A1 (en) | 2021-05-18 | 2023-11-10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40884.XA CN115379504A (zh) | 2021-05-18 | 2021-05-18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79504A true CN115379504A (zh) | 2022-11-22 |
Family
ID=84058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40884.XA Pending CN115379504A (zh) | 2021-05-18 | 2021-05-18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080716A1 (zh) |
EP (1) | EP4325929A4 (zh) |
CN (1) | CN115379504A (zh) |
WO (1) | WO202224220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38443A1 (zh) * | 2022-12-28 | 2024-07-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82218A1 (zh) * | 2018-10-22 | 2020-04-3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CN116406018A (zh) * | 2019-03-14 | 2023-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调度规则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
WO2020226360A1 (en) * | 2019-05-03 | 2020-11-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burst arrival time reference clock based on time-sensitive communica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14651489A (zh) * | 2019-09-30 | 2022-06-2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支持tsc的设备和方法 |
CN112787838A (zh) * | 2019-11-08 | 2021-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2021
- 2021-05-18 CN CN202110540884.XA patent/CN115379504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1-07 WO PCT/CN2022/070738 patent/WO202224220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1-07 EP EP22803539.0A patent/EP4325929A4/en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11-10 US US18/506,773 patent/US20240080716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325929A1 (en) | 2024-02-21 |
EP4325929A4 (en) | 2024-10-09 |
US20240080716A1 (en) | 2024-03-07 |
WO2022242201A1 (zh) | 2022-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50127B2 (en) | 5G system support for virtual TSN bridge management, QoS mapping and TSN Qbv scheduling | |
US20220224651A1 (en) | Activation of pdu session and qos flows in 3gpp-based ethernet bridges | |
WO2021089018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WO2021140464A1 (en) | TSC-5G QoS MAPPING WITH CONSIDERATION OF ASSISTANCE TRAFFIC INFORMATION AND PCC RULES FOR TSC TRAFFIC MAPPING AND 5G QoS FLOWS BINDING | |
JP7178502B2 (ja) | 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構成によって提供される時間依存ネットワーキングイーサネットブリッジによってイーサネットフレームを転送するための方法 | |
US20230254859A1 (en) | Down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US20240080716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5915196A (zh) | 一种链路状态检测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
WO2022267652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
CN116458180A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2252651A1 (zh)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 |
WO2023042044A1 (en) | Control signaling between 3gpp network entities and transport network | |
CN115696462A (zh) | 一种网络编码方法及装置 | |
WO2021147105A1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WO2021081915A1 (zh)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5087136A (zh)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
WO2023273745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
WO2024104253A1 (zh) |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
WO2024012376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
WO2022257629A1 (zh)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
WO2023109581A1 (zh) | 检测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
WO2023213156A1 (zh)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
WO2024022158A1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WO2023071320A1 (zh) | 一种保障语音业务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 |
WO2022021109A1 (en) | Traffic class handl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