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9063B - 一种高拍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拍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79063B
CN115379063B CN202210872031.0A CN202210872031A CN115379063B CN 115379063 B CN115379063 B CN 115379063B CN 202210872031 A CN202210872031 A CN 202210872031A CN 115379063 B CN115379063 B CN 1153790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amera
preset area
lamp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20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79063A (zh
Inventor
何佳文
范国强
余同权
张龙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ysh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ysh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ysh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ysh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20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790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79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9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79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90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拍仪,包括:底座,支撑杆、摄像头和补光灯;支撑杆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预设区域,摄像头连接于支撑杆;补光灯包括:灯体和透镜;灯体和透镜皆设置于支撑杆上,灯体的光线发射方向朝向透镜,透镜至少部分与预设区域相对设置;其中,灯体发射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投射于底座,在底座上形成矩形补光区,矩形补光区至少覆盖预设区域;且补光灯投射的光线经过预设区域反射后形成反射光线,摄像头避开反射光线设置。通过设置摄像头和补光灯,利用补光灯对预设区域均匀补光,补光灯发射的光线经被拍摄物体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线不经过摄像头,避免了补光灯的光线经被拍摄物体表面反射后进入摄像头而造成出现局部光斑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高拍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拍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拍仪。
背景技术
高拍仪本质上就是一种扫描仪,是一款办公领域革新性产品,它能完成快速扫描,可以将扫描的图片识别转换成可编辑的word文档,高拍仪较之传统扫描仪有很多优势,例如,拍摄速度更快,拍摄时可以预览,拍摄时不需要传动件,所以寿命更长,同时成本更低。
相关技术中,高拍仪通过摄像头拍摄预设区域的被拍摄物体,在外部光线较暗时,利用外部光源增加高拍仪所处环境的整体光线亮度,从而满足摄像头拍摄的亮度要求。
然而,采用相关技术中的高拍仪,在打开外部光源拍摄时,外部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被拍摄物体,部分光线经过被拍摄物体的表面反射后进入摄像头,造成拍摄的图像出现局部光斑现象,影响拍摄质量,并且,外部光源发出的光线投射到被拍摄物体表面各个区域的光线强度不均匀,影响拍摄图像的清晰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拍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部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被拍摄物体表面反射后进入摄像头,造成拍摄的图像出现局部光斑现象,以及外部光源发出的光线投射到被拍摄物体表面各个区域的光线强度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拍仪,包括:底座,支撑杆、摄像头和补光灯;
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预设区域,所述预设区域用于放置被拍摄物体;
所述摄像头连接于所述支撑杆;所述摄像头用于对所述预设区域进行拍摄,所述补光灯用于向所述预设区域发射用于补光的光线;
所述补光灯包括:灯体和透镜;
所述灯体和所述透镜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灯体的光线发射方向朝向所述透镜,所述透镜至少部分与所述预设区域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灯体发射的光线经过所述透镜折射后投射于所述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形成矩形补光区,所述矩形补光区至少覆盖所述预设区域;且所述补光灯投射的光线经过所述预设区域反射后形成反射光线,所述摄像头避开所述反射光线设置。
可选地,所述摄像头沿垂直于所述预设区域的方向与所述预设区域的中心错开设置。
可选地,所述摄像头在所述底座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预设区域至少部分重叠,且所述正投影与所述预设区域的重叠区域位于所述预设区域的外边缘。
可选地,所述摄像头在所述底座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预设区域错开设置。
可选地,所述摄像头的拍摄方向与所述预设区域所在的平面垂直。
可选地,所述补光灯设置在所述摄像头远离所述预设区域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朝向所述底座的弯折部;所述摄像头和所述补光灯皆设置于所述弯折部。
可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
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底座平行;
所述摄像头和所述补光灯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或者,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补光灯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为可伸缩杆。
可选地,所述透镜为凸透镜;和/或,所述灯体为LED灯。
针对在先技术,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撑杆上设置摄像头和补光灯,可以利用摄像头对位于底座上预设区域内的被拍摄物体进行拍摄,利用补光灯增强被拍摄物体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其中,补光灯包括灯体和透镜,灯体发射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投射于底座,在底座上形成矩形补光区,矩形补光区至少覆盖预设区域,从而对预设区域均匀补光。而且,通过设置摄像头与补光灯的相对位置,使补光灯发射的光线经被拍摄物体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线不经过摄像头,从而避免补光灯的光线在被拍摄物体表面的反射后进入摄像头而造成图像中出现光斑。因此,在对预设区域进行均匀补光的同时,避免了拍摄图像中出现光斑,既提高了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又提升了拍摄图像的质量。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拍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高拍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高拍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光灯的补光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高拍仪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底座;101、预设区域;11、支撑杆;111、第一支撑杆;112、第二支撑杆;113、弯折部;12、摄像头;13、补光灯;131、灯体;132、透镜;133、矩形补光区;101a、预设区域的中心;12a、摄像头的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还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拍仪进行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拍仪的应用场景作具体说明:
高拍仪主要利用摄像头拍摄技术对被拍摄物体进行拍摄,并将拍摄得到的图像经过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之后,用于存储、传输、复印等,在智能办公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由于高拍仪主要采用摄像头拍照技术,摄像头与被拍摄物体之间的距离通常在十几厘米到几十厘米,甚至更远的距离。使用时,高拍仪通常处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外部自然环境,拍摄效果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光线强弱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高拍仪所处的外部环境中设置外部光源,在环境光线较暗时,打开外部灯源,以增强高拍仪所处环境的光线亮度,从而满足摄像头拍照的亮度要求。
然而,外部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被拍摄物体后,部分光线会在被拍摄物体表面反射后进入摄像头,从而造成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中出现局部光斑现象,这个光斑会随着被拍摄物体的表面光滑度的增大而越发严重,光斑会遮挡所拍摄图像中的部分信息,影响后续对所拍摄图像的识别。而且,通常外部光源照射的光线通常是圆形的发散光斑,光线照射到被拍摄物体表面时,被拍摄物体表面各个区域的光线亮度并不均匀,距离外部光源较近区域的光线亮度明显大于距离外部光源较远区域的光线亮度,造成了被拍摄物体表面补光不均匀,影响了拍摄图像的质量。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拍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拍仪在拍摄时,外部光源的光线照射到被拍摄物体,部分光线经过被拍摄物体的表面反射后进入摄像头,造成拍摄的图像出现局部光斑的现象,并且,外部光源发出的光线投射到被拍摄物体表面各个区域的光线强度不均匀,影响拍摄图像的清晰度。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拍仪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4,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拍仪的结构示意图,图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光灯的补光示意图,图1和图4中带箭头的虚线为光线传输路径。
如图1所示,高拍仪包括:底座10,支撑杆11、摄像头12和补光灯13;支撑杆11设置在底座10上;底座10上设置有预设区域101,预设区域101 用于放置被拍摄物体;摄像头12连接于支撑杆11;摄像头12用于对预设区域101进行拍摄,补光灯13用于向预设区域101发射用于补光的光线;补光灯13包括:灯体131和透镜132;灯体131和透镜132皆设置于支撑杆11上,灯体131的光线发射方向朝向透镜132,透镜132至少部分与预设区域101相对设置;其中,灯体131发射的光线经过透镜132折射后投射于底座10,在底座10上形成矩形补光区133,矩形补光区133至少覆盖预设区域101;且补光灯13投射的光线经过预设区域101反射后形成反射光线,摄像头12避开反射光线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撑杆11上设置摄像头12和补光灯13,可以利用摄像头12对位于底座10上预设区域101内的被拍摄物体进行拍摄,利用补光灯13增强被拍摄物体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其中,补光灯13包括灯体131和透镜132,灯体131发射的光线经过透镜132折射后投射于底座 10,在底座10上形成矩形补光区133,矩形补光区133至少覆盖预设区域 101,从而对预设区域101均匀补光。而且,通过设置摄像头12与补光灯13 的相对位置,使补光灯13发射的光线经被拍摄物体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线不经过摄像头12,从而避免补光灯13的光线在被拍摄物体表面的反射后进入摄像头12而造成图像中出现光斑。因此,在对预设区域101进行均匀补光的同时,避免了拍摄图像中出现光斑,既提高了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又提升了拍摄图像的质量。
具体地,补光高拍仪设置有底座10,通过设置底座10,增加高拍仪整体稳定性,在底座10上设置有预设区域101,预设区域101用于放置被拍摄的物体。
需要说明的是,底座10上预设区域101的尺寸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底座10上设置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可以通过铆接、焊接等方式与底座10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插接等方式与底座10活动连接,采用活动连接,便于底座10和支撑杆11的拆卸和安装,方便高拍仪的携带使用。
在支撑杆11上设置有摄像头12和补光灯13,摄像头12和补光灯13 可以设置在支撑杆11上远离底座10的一端,其中,摄像头12用于对被拍摄物体进行拍摄,补光灯13用于向预设区域101发射用于补光的光线,以增加被拍摄物体所处的环境光线强度。
如图1和图4所示,补光灯13可以包括:灯体131和透镜132,灯体 131和透镜132都设置在支撑杆11上,灯体131的光线发射方向朝向透镜 132,透镜132至少部分与底座10上的预设区域101相对设置,进而灯体131 发射的光线经过透镜132折射后可以投射至底座10,并在底座10上可以形成矩形补光区133,矩形补光区133至少能够覆盖预设区域101,从而能够使补光灯13的补光光线更聚集,在矩形补光区133内的光线强度分布更均匀,进而实现对预设区域101的均匀补光。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摄像头12与补光灯13的相对位置,使补光灯13 所投射的矩形补光区133内的补光光线照射到预设区域101后,经过预设区域101反射后形成反射光线,使摄像头12避开该反射光线设置,从而可以避免补光灯13的光线经被拍摄物体表面反射后进入摄像头12而造成图像中出现局部光斑现象。
可选地,参考图1,摄像头12沿垂直于预设区域101的方向与预设区域的中心101a错开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摄像头12的位置,使摄像头12沿垂直于预设区域101的方向与预设区域的中心101a错开设置,摄像头12可以从预设区域101的侧上方拍摄,降低了底座10的预设区域101对摄像头12位置的限制,使得设置支撑架结构时,并不需要为了使摄像头12对准预设区域的中心101a而必须设置与预设区域101尺寸匹配的支撑架,从而能够简化支撑架的结构,有助于高拍仪的小型化。
可选地,参考图1,摄像头12在底座10上的正投影与预设区域101至少部分重叠,且正投影与预设区域101的重叠区域位于所述预设区域101的外边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摄像头12与底座10上预设区域101的相对位置,使摄像头12在底座10上的正投影与预设区域101至少部分重叠,且正投影与预设区域101的重叠区域位于预设区域101的外边缘,也即,摄像头12位于预设区域101外边缘的上方,摄像头12可以从预设区域101的侧上方拍摄,降低了底座10的预设区域101对摄像头12位置的限制,使得设置支撑架结构时,并不需要为了使摄像头12对准预设区域的中心101a而必须设置与预设区域101尺寸匹配的支撑架,从而能够简化支撑架的结构,有助于高拍仪的小型化。
具体地,设置支撑杆11上摄像头12的位置,使摄像头12在底座10上的正投影与预设区域101至少部分重叠,且正投影与预设区域101的重叠区域位于预设区域101的外边缘。其中,预设区域101的外边缘是指预设区域 101的四周靠近边缘的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杆11上摄像头12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参考图2,摄像头12在底座10上的正投影与预设区域101错开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摄像头12与预设区域101的相对位置,使摄像头12在底座10上的正投影与预设区域101101错开设置,也即,沿垂直于预设区域101所在平面的方向摄像头12与预设区域101101错位设置,摄像头12可以从预设区域101的外侧拍摄,降低了底座10的预设区域101 对摄像头12位置的限制,同时,便于摄像头12避开被拍摄物体表面的反光,方便补光灯13位置的灵活设置。
具体地,可以通过设置摄像头12在支撑架上的位置,使摄像头12在底座10上的正投影与预设区域101不重叠,从而补光灯13投射到被拍摄物体表面的补光光线,经过被拍摄物体表面反射后能够避开摄像头12,从而可以避免反射后的光线进入摄像头12造成的拍摄图像中局部光斑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摄像头12和补光灯13都设置在支撑杆11上,可以设置补光灯13和摄像头12的相对位置,使补光灯13和摄像头12位于预设区域101中心轴线的同侧,即可降低补光灯13投射的补光光线经被拍摄物体反射后进入摄像头12。当然,摄像头12和补光灯13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参考图1和图2,摄像头12的拍摄方向与预设区域101所在的平面垂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支撑架上摄像头12的拍摄方向,使摄像头12 的拍摄方向与预设区域101所在的平面垂直,通过摄像头12垂直拍摄预设区域101内的被拍摄物体,可以避免拍摄的图像产生变形,能够提升图像的清晰度。
具体地,在设置支撑架上摄像头12的位置时,使摄像头12的拍摄方向与底座10上的预设区域101所在的平面垂直,也即,摄像头的光轴12a与预设区域101所在的平面垂直,在对预设区域101内放置的被拍摄物体进行拍摄时,摄像头12垂直拍摄被拍摄物体,所拍摄得到的图像不会产生变形,可以避免后续图像处理时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当被拍摄物体为平面物体时,摄像头12的拍摄方向与平面物体存在一定倾斜角度时,所拍摄的图像会呈梯形,导致拍摄得到的图像产生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摄像头12的拍摄方向朝向预设区域101,且摄像头12的拍摄方向与预设区域101所在的平面成预设角度,也即,摄像头的光轴12a与预设区域101所在的平面成预设角度。摄像头12从预设区域101的侧上方倾斜拍摄放置于预设区域101的被拍摄物体,可以增加摄像头12的拍摄范围,满足较大尺寸的被拍摄物体的拍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参考图1,所述补光灯13设置在所述摄像头12远离所述预设区域101的一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补光灯13与摄像头12的相对位置,将补光灯13设置在摄像头12远离预设区域101的一侧,补光灯13的光线投射到预设区域101后,经过预设区域101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能够避开摄像头12,从而可以避免补光灯13的光线经被拍摄物体表面反射后进入摄像头12而造成图像中出现局部光斑,提升了高拍仪拍摄的图像质量。
具体地,可以将摄像头12和补光灯13都设置在支撑杆11上,使补光灯13位于在摄像头12远离预设区域101的一侧,补光灯13发出的光线经过预设区域101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线不经过摄像头12。
可选地,参考图5,支撑杆11远离底座10的一端设置有朝向底座10 的弯折部113;摄像头12和补光灯13皆设置于弯折部11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杆11上设置有朝向底座10的弯折部113,将摄像头12和补光灯13都设置在弯折部113上,摄像头12从预设区域101 的侧上方倾斜拍摄,补光灯13从预设区域101的侧上方倾斜补光,补光灯 13发射的光线经过被拍摄物体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线不会经过摄像头12,从而可以避免补光灯13的光线经被拍摄物体表面反射后进入摄像头12而造成图像中出现局部光斑,提升了高拍仪拍摄的图像质量。
具体地,支撑杆11设置在底座10上,支撑杆11远离底座10的一端设置有朝向底座10的弯折部113,摄像头12和补光灯13都设置在弯折部113,摄像头12的拍摄妄想朝向预设区域101,补光灯13向预设区域101发射补光光线,并且,补光灯13的补光光线经过预设区域101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不会经过摄像头12。
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光灯13设置在摄像头12靠近底座10的一侧,也即,补光灯13设置在支撑杆11的弯折部113上位于摄像头12与底座10之间,可以增加摄像头12的拍摄范围,摄像头12的拍摄范围更广。
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光灯13设置在摄像头12远离底座10的一侧,也即,摄像头12设置在支撑杆11的弯折部113上位于补光灯13与底座10之间,可以增加补光灯13的高度,从而增加了补光灯13的照射范围,使照射到预设区域101内被拍摄物体的光线更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补光灯13和摄像头12在支撑杆11的弯折部113上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摄像头12的拍摄方向朝向预设区域101,可以设置摄像头12的拍摄方向垂直于预设区域101所在的平面,也可以设置摄像头12的拍摄方向与预设区域101所在的平面成预设角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摄像头12的拍摄方向与预设区域101 的相对位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参考图1,支撑杆11包括:第一支撑杆111和第二支撑杆112;第一支撑杆111垂直设置于底座10;第二支撑杆112与第一支撑杆111远离底座10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杆112与底座10平行;摄像头12和补光灯 13皆设置于第二支撑杆112上;或者,摄像头12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12上,补光灯13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11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支撑杆11设置为包括第一支撑杆111和第二支撑杆112,第一支撑杆111与底座10垂直连接,第二支撑杆112沿与底座10平行的方向与第一支撑杆111连接,摄像头12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12 上,补光灯13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11或者第二支撑杆112上,使得摄像头 12和补光灯13都位于被拍摄物体的上方区域,摄像头12从被拍摄物体的上方进行拍摄,能够提升摄像头12拍摄的图像质量,同时,补光灯13从被拍摄物体的上方补光,被拍摄物体表面所接收的光线亮度更均匀,有助于提升整体拍摄效果。
具体地,支撑杆11可以包括:垂直于底座10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11和平行于底座10设置的第二支撑杆112,通过设置摄像头12与补光灯13的相对位置,使补光灯13发射的光线经过预设区域101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线不经过摄像头12,从而避免了补光灯13的光线经被拍摄物体表面反射后进入摄像头12而造成图像中出现局部光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摄像头12和补光灯13都设置于第二支撑杆112 上,使用时可以通过调整调整第二支撑杆112与底座10的相对位置,同时调整摄像头12和补光灯13与被拍摄物体的相对位置,方便实际的使用操作,提高拍摄仪的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摄像头12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12上,将补光灯13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11上,使用时便于通过调整第二支撑杆112与第一支撑杆111的相对位置,实现对摄像头12与补光灯13相对位置的调整,方便实际的使用操作,提高拍摄仪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杆11上摄像头12和补光灯13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111为可伸缩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一支撑杆111设置成可伸缩杆,可以通过调整可伸缩杆的伸缩长度,便于使用时调节第一支撑杆111与预设区域101 的间距,从而能够调节摄像头12以及补光灯13的高低,以满足不同的适用性,提高拍摄仪的适用性,同时,通过调节调节可伸缩杆的伸缩长度,还可以调节整个拍摄仪的高度,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可以理解的是,摄像头12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12上,第二支撑杆112 与第一支撑杆111连接,摄像头12从预设区域101的上方拍摄放置在预设区域101的被拍摄物体,摄像头12与预设区域101之间的距离越大,摄像头12的拍摄范围越广。使用时,可以根据被拍摄物体的尺寸大小,确定摄像头12与预设区域101之间的距离的大小,从而通过调整第一支撑杆111 的伸缩长度,实现对摄像头12与被拍摄物体之间距离大小的调节,进而可以调节摄像头12的拍摄范围,满足不同的拍摄需求。
可选地,透镜132为凸透镜。通过将透镜132设置为凸透镜,实现对灯体131发射的光线起到聚光作用,可以将补光灯13发射的光线集中投射到底座10上,并在底座10上形成矩形补光区133,矩形补光区133可以覆盖预设区域101,从而提高对预设区域101的均匀补光,提高了补光灯13的补光效果。
可选地,灯体131可以为LED灯。通过将灯体131设置为LED灯,可以降低灯体131的成本,从而降低高拍仪的整体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灯体131还可以选用其它类型的灯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摄像头12可以选用广角摄像头。通过将摄像头12设置为广角镜头,可以增加摄像头12的取景范围,增加了摄像头12的拍摄范围,提高拍摄仪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于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其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高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杆、摄像头和补光灯;
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预设区域,所述预设区域用于放置被拍摄物体;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朝向所述底座的弯折部;
所述摄像头连接于所述弯折部;所述摄像头用于从所述预设区域的侧上方对所述预设区域进行拍摄,所述补光灯用于向所述预设区域发射用于补光的光线;
所述补光灯包括:灯体和透镜;
所述灯体和所述透镜皆设置于所述弯折部上,所述灯体的光线发射方向朝向所述透镜,所述透镜至少部分与所述预设区域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灯体发射的光线经过所述透镜折射后投射于所述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形成矩形补光区,所述矩形补光区至少覆盖所述预设区域;且所述补光灯投射的光线经过所述预设区域反射后形成反射光线,所述摄像头避开所述反射光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沿垂直于所述预设区域的方向与所述预设区域的中心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在所述底座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预设区域至少部分重叠,且所述正投影与所述预设区域的重叠区域位于所述预设区域的外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在所述底座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预设区域错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高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设置在所述摄像头远离所述预设区域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为凸透镜;和/或,所述灯体为LED灯。
CN202210872031.0A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高拍仪 Active CN1153790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2031.0A CN115379063B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高拍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2031.0A CN115379063B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高拍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9063A CN115379063A (zh) 2022-11-22
CN115379063B true CN115379063B (zh) 2024-01-16

Family

ID=84061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2031.0A Active CN115379063B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高拍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790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5286B (zh) * 2023-10-27 2024-02-06 福建省锐丰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石材表面图像采集设备及其采集方法
CN117676027B (zh) * 2024-01-31 2024-05-07 深圳市新良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短臂高拍仪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1475A (ja) * 2004-05-06 2005-11-17 Canon Inc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202340263U (zh) * 2011-12-08 2012-07-18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装置
CN103827744A (zh) * 2011-08-02 2014-05-2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投影捕捉系统和方法
CN204598110U (zh) * 2015-04-08 2015-08-26 上海心意答融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无反射补光的拍摄扫描设备
CN204669474U (zh) * 2015-04-15 2015-09-23 深圳市碧海扬帆科技有限公司 高拍仪
CN205782348U (zh) * 2016-06-17 2016-12-07 广州市和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防眩光led补光灯装置
CN107682582A (zh) * 2017-11-06 2018-02-09 北京麦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拍书仪
CN108366179A (zh) * 2018-01-18 2018-08-03 深圳市新良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充分且相对均匀补光的高拍仪
CN208691371U (zh) * 2018-07-27 2019-04-02 深圳市世达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光灯罩及其组成的高拍仪
CN209030277U (zh) * 2018-09-26 2019-06-25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拍仪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1475A (ja) * 2004-05-06 2005-11-17 Canon Inc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3827744A (zh) * 2011-08-02 2014-05-2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投影捕捉系统和方法
CN202340263U (zh) * 2011-12-08 2012-07-18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装置
CN204598110U (zh) * 2015-04-08 2015-08-26 上海心意答融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无反射补光的拍摄扫描设备
CN204669474U (zh) * 2015-04-15 2015-09-23 深圳市碧海扬帆科技有限公司 高拍仪
CN205782348U (zh) * 2016-06-17 2016-12-07 广州市和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防眩光led补光灯装置
CN107682582A (zh) * 2017-11-06 2018-02-09 北京麦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拍书仪
CN108366179A (zh) * 2018-01-18 2018-08-03 深圳市新良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充分且相对均匀补光的高拍仪
CN208691371U (zh) * 2018-07-27 2019-04-02 深圳市世达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光灯罩及其组成的高拍仪
CN209030277U (zh) * 2018-09-26 2019-06-25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拍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9063A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79063B (zh) 一种高拍仪
KR101179565B1 (ko) 전면 또는 후면 프로젝터에 대한 접힌 프로젝션 시스템
EP0115900B1 (en) Distortion correction for an overhead projector system
KR101213636B1 (ko) 이미지를 투사하기 위한 투사기 및 대응 방법
US20200004117A1 (en) Projection system with offset image
JPS6220522B2 (zh)
EP1202079B1 (en) Projection system
US6761459B1 (en) Projection system
US6774945B1 (en) Focusing apparatus for image recording system
US7341357B2 (en)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EP2081069B1 (en) A uniform light produc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US7035011B2 (en) Support surface of a device for optically capturing objects
EP0731485B1 (en) Exposure equipment for display tube fabrication
CN218336201U (zh) 一种补光拍摄仪
JPH10241437A (ja) 光源装置、照明系及び画像投射装置
US7815318B2 (en) Projector capable of adjusting brightness and brightness uniformity
US2005000206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canning an original copy involving a lifting and rotational movement of a camera
US7995906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for video presenter and video presenter having illumination device
JP2002116480A (ja) 書画原稿入力装置
JPH0854668A (ja) 補助照明装置
US20170374222A1 (en) Image reading method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5379082A (en)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focusing glass-mounted and glassless slides in slide projectors
KR102137507B1 (ko) 스캔 기능이 구비된 마우스
JP2005176093A (ja) 資料提示装置
TW202030538A (zh) 攝影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