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5529B - 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及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及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5529B
CN115365529B CN202210940544.0A CN202210940544A CN115365529B CN 115365529 B CN115365529 B CN 115365529B CN 202210940544 A CN202210940544 A CN 202210940544A CN 115365529 B CN115365529 B CN 1153655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head
semi
finished product
bearing chamber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405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65529A (zh
Inventor
庞建军
孙健
孙国庆
屈宝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er Synchroniz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per Synchroniz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per Synchroniz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per Synchroniz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405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655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65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55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655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55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9/00Holders for non-rotary cutting tools; Boring bars or boring heads; Accessories for tool holders
    • B23B29/24Tool holders for a plurality of cutting tools, e.g. turrets
    • B23B29/32Turrets adjustable by power drive, i.e. turre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及加工方法,内置电机机壳包括刀盘机壳、固定在刀盘机壳上的刀盘前轴承室和刀盘后轴承室及固定在刀盘后轴承室上的刀盘防护罩,刀盘机壳、刀盘前轴承室、刀盘后轴承室及刀盘防护罩上均设有圆弧面且圆弧面开设有弧形限位槽,所有弧形限位槽合围成环形槽。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将四个部件分别加工成刀盘机壳半成品、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刀盘防护罩半成品,刀盘机壳半成品具有圆弧面;步骤二,将四个零件半成品装配固定;步骤三,以刀盘机壳半成品圆弧面为基准,车削圆弧面及弧形限位槽。本加工方法提高了弧形限位槽的加工精度,为动力刀塔能正常换刀提供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刀塔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动力刀塔本身具有动力源,可独立运转刀具,能用于如铣、钻、镗等的加工,动力刀塔上设有刀盘,刀盘的圆周上分布有多个刀座,多个刀座上装的刀具不同,动力刀塔上刀盘转动用于更换加工刀具,刀座上设有用于驱动刀具转动的驱动轴,刀盘内设置内置电机用于驱动驱动轴自转,内置电机机壳外周设有环形槽供多个刀座上的驱动轴端部嵌入,在刀座转动换刀时,驱动轴绕环形槽转动。
内置电机的机壳由四个零件组成,分别为刀盘防护罩、刀盘前轴承室、刀盘后轴承室以及刀盘机壳,每个零件都具有圆弧面以及相对位置要求很高的弧形限位槽,四个零件上的弧形限位槽能拼接成一个环形槽。
内置电机机壳的传统加工方式是先单独加工四个零件,之后将加工完成的零件组装,这种加工方法加工出的弧形限位槽精度较低,组装好的内置电机机壳上容易出现相邻弧形限位槽对不准的问题,从而导致动力刀塔换刀遇阻。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内置电机机壳上弧形限位槽的加工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及加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及加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
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包括刀盘机壳、刀盘前轴承室、刀盘后轴承室以及刀盘防护罩,所述刀盘防护罩固定在所述刀盘后轴承室上,所述刀盘前轴承室以及刀盘后轴承室均固定在所述刀盘机壳上,所述刀盘机壳位于所述刀盘前轴承室以及刀盘后轴承室之间,所述刀盘机壳、刀盘前轴承室、刀盘后轴承室以及刀盘防护罩上均设有圆弧面且所有圆弧面均位于与所述刀盘机壳同轴的一个圆柱面上,所述刀盘机壳的圆弧面、刀盘前轴承室的圆弧面、刀盘后轴承室的圆弧面以及刀盘防护罩的圆弧面上均开设有弧形限位槽,所有弧形限位槽合围构成环绕所述刀盘机壳中心轴线的环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盘机壳的弧形限位槽、刀盘前轴承室的弧形限位槽、刀盘后轴承室的弧形限位槽以及刀盘防护罩的弧形限位槽能合围成一个环绕刀盘机壳中心轴线的环形槽,可知,弧形限位槽的加工精度较高,在刀盘转动时,四个零件上的弧形限位槽不会卡住驱动轴,使动力刀塔换刀能正常进行。
第二方面
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部件一加工成刀盘机壳半成品,取部件二加工成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取部件三加工成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取部件四加工成刀盘防护罩半成品,刀盘机壳半成品为柱体形状,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及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均为块状体,刀盘机壳半成品具有两个环绕轴线的相对圆弧面以及连接相对两个圆弧面的侧平面,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的第一侧表面开设有容纳槽;
步骤二,将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分别组装到刀盘机壳半成品的相对侧平面上,将刀盘防护罩半成品组装到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的容纳槽内,得到机壳原装体;
步骤三,选取刀盘机壳半成品上的圆弧面为基准面,以基准面到刀盘机壳半成品轴线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在机壳原装体上绕所述刀盘机壳半成品的轴线分别在刀盘防护罩半成品、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以及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上车削出圆弧面,绕所述刀盘机壳半成品的轴线在刀盘机壳半成品的圆弧面、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的圆弧面、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的圆弧面以及刀盘防护罩半成品的圆弧面上车削出弧形限位槽,所有所述弧形限位槽合围构成环绕所述刀盘机壳中心轴线的环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加工出刀盘机壳半成品、刀盘防护罩半成品、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以及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再将这四个零件的半成品装配在一起,之后以刀盘机壳半成品上的圆弧面为基准,分别在刀盘防护罩半成品、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以及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上车削圆弧面,之后在四个零件装配体上整体车削弧形限位槽,这种方法车削出的弧形限位槽精度较高,刀盘机壳、刀盘前轴承室、刀盘后轴承室以及刀盘防护罩上的弧形限位槽能合围成一个环形槽,使动力刀塔能正常换刀;由于每个零件上都有圆弧面,单独加工需要用到五轴机床,对设备要求高,组合加工后用车床加工即可,降低了加工难度,减少了加工成本。
可选的,步骤一中,在部件二上加工出圆形凸台,在所述圆形凸台的中心加工出贯穿所述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一侧表面的装配孔,所述圆形凸台与所述装配孔同轴设置;在部件一上加工出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分别贯穿所述刀盘机壳半成品的两个侧平面,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刀盘机壳半成品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圆形凸台用于嵌入所述安装孔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刀盘机壳半成品、刀盘防护罩半成品、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以及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组装后,可以利用装配孔确定弧形限位槽的加工位置,这里的装配孔用于打表找正。
可选的,步骤三中,开设在所述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圆弧面上的弧形限位槽穿过所述装配孔远离所述圆形凸台的一端中部,所述环形槽的轴线与所述装配孔的轴线垂直且相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环形槽对应的圆是对称的,使环形槽通过装配孔中部便于确定环形槽的加工位置。
可选的,步骤一中,在部件三上加工出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位于与所述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的第一侧表面相背对的第二侧表面中部,在部件三上加工出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位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且与所述环形凸台中心相连通,所述环形凸台用于嵌入所述安装孔的一端,所述第一轴孔用于与所述安装孔对应且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环形凸台便于确定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在刀盘机壳半成品上的安装位置,电机的转轴穿设在安装孔内,电机转轴的一端位于第一轴孔内,电机的另一端位于装配孔内,这里的环形凸台、第一轴孔以及安装孔用于支撑并在轴向限定电机转轴的位置。
可选的,步骤一中,在部件四上加工出第一平面和与第一平面垂直连接的第一侧面,在第一平面上加工出贯穿第一侧面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用于与所述第一轴孔对应且同轴设置;在部件三上加工出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位于所述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的第一侧表面上且与所述容纳槽相连通,所述第一通槽贯穿与所述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的第一侧表面垂直连接的第一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置电机上使用的编码器,一部分位于第二轴孔内与电机转轴相连,一部分位于第二轴孔外的安装槽内,设置与容纳槽相连通的第一通槽,方便安装编码器。
可选的,步骤一中,在部件一上加工出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所述第一圆台和所述第二圆台位于所述刀盘机壳半成品轴向的两端且均与所述刀盘机壳半成品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台上加工出沿轴向的第一走线孔,在所述刀盘机壳半成品的一个侧平面上加工出沿径向的第二走线孔,所述第一走线孔与所述第二走线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通过轴承与刀盘转动连接,刀盘覆盖了第一圆台、第二圆台以及内置电机机壳,第一走线孔和第二走线孔的设置,便于编码器走线。
可选的,步骤一中,在部件三上加工出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位于所述第一通槽槽底,所述第二通槽贯穿所述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的第一侧壁以及与所述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的第一侧表面相背对的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二通槽用于与所述第二走线孔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通槽相当于一个让位槽,编码器线经第一走线孔、第二走线孔、第二通槽和第一通槽与编码器连接,设置第二通槽为编码器走线提供了便利。
可选的,步骤一中,在部件四上加工出一个与第一平面垂直连接的第二侧面,将第二侧面加工成曲面,将所述容纳槽的槽壁加工成与所述刀盘防护罩半成品上的第二侧面相配合的曲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刀盘防护罩半成品放入容纳槽后使刀盘防护罩的第二侧面与容纳槽的槽壁相抵接,就确定了刀盘防护罩的安装位置,非常方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先加工出刀盘防护罩半成品、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以及刀盘机壳半成品,使刀盘机壳半成品上具有圆弧面,再将四个零件组装,并以刀盘机壳半成品的圆弧面为基准在其它三个零件上加工出圆弧面,并绕刀盘机壳半成品的轴线在四个零件的装配体上整体车削一个环形槽,这种方法加工出的弧形限位槽精度较高,不会有内置电机机壳上相邻弧形限位槽对不准的问题。
2.刀盘防护罩、刀盘前轴承室、刀盘后轴承室以及刀盘机壳上均有圆弧面,单独加工需要用五轴机床,对设备要求高;先将四个零件加工成半成品再组合,组合后用车床加工即可,降低了加工难度,减少了加工成本。
3.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上开设有装配孔,装配孔贯穿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在四个零件组装后便于确定环形槽的加工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中机壳原装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中刀盘机壳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中刀盘机壳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中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中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中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中刀盘防护罩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中刀盘防护罩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中刀盘机壳半成品和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中刀盘机壳半成品、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以及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中刀盘机壳半成品、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以及刀盘防护罩半成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刀盘机壳;1a、刀盘机壳半成品;11、安装孔;12、第一圆台;13、第二圆台;14、第一走线孔;15、第二走线孔;16、第一固定孔;17、第二固定孔;2、刀盘前轴承室;2a、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1、圆形凸台;22、装配孔;23、第三固定孔;3、刀盘后轴承室;3a、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1、容纳槽;32、环形凸台;33、第一轴孔;34、第一通槽;35、第二通槽;36、第四固定孔;37、第五固定孔;4、刀盘防护罩;4a、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1、第二轴孔;42、第六固定孔;5、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参照图1,包括刀盘机壳1、刀盘前轴承室2、刀盘后轴承室3以及刀盘防护罩4,刀盘前轴承室2以及刀盘后轴承室3固定在刀盘机壳1上,刀盘防护罩4固定在刀盘后轴承室3上。
参照图1,刀盘防护罩4、刀盘前轴承室2、刀盘后轴承室3以及刀盘机壳1上均设有圆弧面,刀盘防护罩4的圆弧面、刀盘前轴承室2的圆弧面、刀盘后轴承室3的圆弧面以及刀盘机壳1的圆弧面均位于与刀盘机壳1同轴、以刀盘机壳1的圆弧面到刀盘机壳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形成的一个圆柱体的侧表面上。
参照图1和图2,刀盘防护罩4的圆弧面、刀盘前轴承室2的圆弧面、刀盘后轴承室3的圆弧面以及刀盘机壳1的圆弧面上均开设有弧形限位槽,所有弧形限位槽合围成一个环形槽5,环形槽5环绕刀盘机壳1的中心轴线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实施原理为:刀盘防护罩4上的弧形限位槽与刀盘后轴承室3上的弧形限位槽相对应且没有错位,刀盘后轴承室3上的弧形限位槽与刀盘机壳1上的弧形限位槽相对应且没有错位,刀盘前轴承室2的弧形限位槽与刀盘机壳1上的弧形限位槽相对应且没有错位,由此,弧形限位槽的加工精度较高,动力刀塔加工零件需要换刀时,刀盘转动使刀座上的驱动轴在环形槽5内绕环形槽5转动,使动力刀塔能正常换刀。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一:
参照图3,取部件一加工成刀盘机壳半成品1a,取部件二加工成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取部件三加工成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取部件四加工成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a。
参照图4和图5,取部件一,将部件一加工成柱体形状并加工出两个相对的圆弧面以及两个相对的侧平面,两个圆弧面绕柱体的轴线设置,圆弧面与侧平面相连,在一个侧平面上加工出安装孔11和第一固定孔16,安装孔11贯穿另一个侧平面,在另一个侧平面上加工出第二固定孔17,这里的第一固定孔16与第二固定孔17均为螺纹孔。
参照图4和图5,在部件一轴向的两端分别加工出第一圆台12和第二圆台13,第一圆台12和第二圆台13均与刀盘机壳半成品1a同轴设置,在第一圆台12上加工出沿刀盘机壳半成品1a轴向的第一走线孔14,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7的侧平面上加工出沿刀盘机壳半成品1a径向的第二走线孔15,第一走线孔14与第二走线孔15相连通,从而形成了刀盘机壳半成品1a,刀盘机壳半成品1a上的轴线与安装孔11的轴线垂直且相交。
参照图6,取部件二,将部件二加工成块状体,在块状体上加工出第一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相背对的第二侧表面以及位于第二侧表面中部的圆形凸台21,在第一侧表面的中部加工出贯穿圆形凸台21中心的装配孔22,装配孔22与圆形凸台21同轴设置;在第一侧表面上加工出贯穿第二侧表面的第三固定孔23,从而形成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
参照图7,取部件三,将部件三加工成块状体,在块状体上加工出第一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相背对的第二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垂直连接的第一侧壁以及与第一侧壁相背对的第二侧壁,在第一侧表面上加工出容纳槽31,将容纳槽31的槽壁加工成曲面,在容纳槽31的槽底加工出第四固定孔36,这里的第四固定孔36为螺纹孔。
参照图7,在第一侧表面上加工出第一通槽34,第一通槽34与容纳槽31相连通且贯穿第一侧壁,在第二侧表面上加工出第二通槽35,第二通槽35贯穿第一通槽34的槽底以及第一侧壁。
参照图7和图8,在部件三上加工出环形凸台32,环形凸台32位于第二侧表面中部,在容纳槽31槽底加工出与环形凸台32中部相通的第一轴孔33,第一轴孔33与环形凸台32同轴设置,在部件三上加工出第五固定孔37,第五固定孔37分别贯穿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从而形成了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
参照图9和图10,取部件四,在部件四上加工出相背对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在部件四上加工出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一平面以及第二平面垂直连接,第二侧面与第一平面以及第二平面垂直连接,将第二侧面上加工成曲面;在第一平面上加工出第二轴孔41,第二轴孔41贯穿第一侧面;在部件四上加工出第六固定孔42,第六固定孔42贯穿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从而形成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a;
步骤二:参照图11,将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安装在刀盘机壳半成品1a上具有第一固定孔16(在本图中未展示)的侧平面上,使圆形凸台21嵌入安装孔11的一端,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的第二侧表面与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侧平面相抵接,将螺钉旋入第三固定孔23(在本图中未展示)内,使螺钉螺入第一固定孔16(在本图中未展示)内,这里的装配孔22与安装孔11同轴设置。
参照图12,将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安装在刀盘机壳半成品1a上具有第二固定孔17(在本图中未展示)的侧平面上,使环形凸台32嵌入安装孔11一端,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的第二侧表面与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侧平面相抵接,使第一轴孔33与安装孔11的一端对应设置,第二通槽35与第二走线孔15对应设置,将螺钉旋入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的第五固定孔37(在本图中未展示)内,螺钉端部螺入第二固定孔17(在本图中未展示),这里的第一轴孔33与安装孔11同轴设置。
参照图13,将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a放在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的容纳槽31内,使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a的第二侧表面与容纳槽31槽底相抵接,使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a的曲面与容纳槽31的曲面相抵接,此时第一轴孔33与第二轴孔41同轴设置,将螺钉旋入第六固定孔42(在本图中未展示)内,使螺钉的端部螺入第四固定孔36(在本图中未展示)内,从而形成机壳原装体。
步骤三:参照图1和图3,选取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一个圆弧面为基准面,以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圆弧面到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在机壳原装体上绕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轴线,从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一个圆弧面开始,分别在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以及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a上车削出圆弧面,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两个圆弧面、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的圆弧面、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的圆弧面以及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a的圆弧面均位于同一个圆柱体的侧表面上,这个圆柱体与刀盘机壳半成品1a同轴设置,且圆柱体的侧表面到圆柱体轴线之间的距离与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圆弧面到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相同。
参照图2和图3,绕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轴线分别在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两个圆弧面、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的圆弧面、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的圆弧面以及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a的圆弧面上车削出弧形限位槽,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上的弧形限位槽经过装配孔22的一端中部,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弧形限位槽、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的弧形限位槽、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的弧形限位槽以及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a的弧形限位槽合围成一个环形槽5,从而形成内置电机机壳成品,环形槽5环绕刀盘机壳1的中心轴线设置在内置电机机壳上,环形槽5的轴线与装配孔22的轴线垂直且相交。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将部件一加工成刀盘机壳半成品1a,将部件二加工成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将部件三加工成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将部件四加工成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a,之后使用螺钉将四个半成品固定在一起形成机壳原装体。
以刀盘机壳半成品1a上的圆弧面为基准,在机壳原装体上的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a、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以及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均车削出圆弧面。
利用装配孔22打表找正,在装配体上整体车削出一个环形槽5,避免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a上的弧形限位槽与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的弧形限位槽错位,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的弧形限位槽与刀盘机壳半成品1a上的弧形限位槽错位,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的弧形限位槽与刀盘机壳半成品1a上的弧形限位槽错位,为动力刀塔能正常换刀提供了保障。
四个零件中都有圆弧面,零件单独加工需要用到五轴机床,四个零件加工成半成品后组合,用车床就可以加工到要求尺寸,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刀盘机壳(1)、刀盘前轴承室(2)、刀盘后轴承室(3)以及刀盘防护罩(4),所述刀盘防护罩(4)固定在所述刀盘后轴承室(3)上,所述刀盘前轴承室(2)以及刀盘后轴承室(3)均固定在所述刀盘机壳(1)上,所述刀盘机壳(1)位于所述刀盘前轴承室(2)以及刀盘后轴承室(3)之间,所述刀盘机壳(1)、刀盘前轴承室(2)、刀盘后轴承室(3)以及刀盘防护罩(4)上均设有圆弧面且所有圆弧面均位于与所述刀盘机壳(1)同轴的一个圆柱面上,所述刀盘机壳(1)的圆弧面、刀盘前轴承室(2)的圆弧面、刀盘后轴承室(3)的圆弧面以及刀盘防护罩(4)的圆弧面上均开设有弧形限位槽,所有弧形限位槽合围构成环绕所述刀盘机壳(1)中心轴线的环形槽(5);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部件一加工成刀盘机壳半成品(1a),取部件二加工成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取部件三加工成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取部件四加工成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a),刀盘机壳半成品(1a)为柱体形状,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及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均为块状体,刀盘机壳半成品(1a)具有两个环绕轴线的相对圆弧面以及连接相对两个圆弧面的侧平面,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的第一侧表面开设有容纳槽(31);
步骤二,将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分别组装到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相对侧平面上,将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a)组装到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的容纳槽(31)内,得到机壳原装体;
步骤三,选取刀盘机壳半成品(1a)上的圆弧面为基准面,以基准面到刀盘机壳半成品(1a)轴线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在机壳原装体上绕所述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轴线分别在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a)、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以及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上车削出圆弧面,绕所述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轴线在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圆弧面、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的圆弧面、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的圆弧面以及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a)的圆弧面上车削出弧形限位槽,所有所述弧形限位槽合围构成环绕所述刀盘机壳(1)中心轴线的环形槽(5);
步骤一中,在部件二上加工出圆形凸台(21),在所述圆形凸台(21)的中心加工出贯穿所述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一侧表面的装配孔(22),所述圆形凸台(21)与所述装配孔(22)同轴设置;在部件一上加工出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分别贯穿所述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两个侧平面,所述安装孔(11)的轴线与所述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所述圆形凸台(21)用于嵌入所述安装孔(11)的一端;
步骤一中,在部件三上加工出环形凸台(32),所述环形凸台(32)位于与所述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的第一侧表面相背对的第二侧表面中部,在部件三上加工出第一轴孔(33),所述第一轴孔(33)位于所述容纳槽(31)的槽底且与所述环形凸台(32)中心相连通,所述环形凸台(32)用于嵌入所述安装孔(11)的一端,所述第一轴孔(33)用于与所述安装孔(11)对应且同轴设置;步骤一中,在部件四上加工出第一平面和与第一平面垂直连接的第一侧面,在第一平面上加工出贯穿第一侧面的第二轴孔(41),所述第二轴孔(41)用于与所述第一轴孔(33)对应且同轴设置;在部件三上加工出第一通槽(34),所述第一通槽(34)位于所述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的第一侧表面上且与所述容纳槽(31)相连通,所述第一通槽(34)贯穿与所述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的第一侧表面垂直连接的第一侧壁;
步骤一中,在部件一上加工出第一圆台(12)和第二圆台(13),所述第一圆台(12)和所述第二圆台(13)位于所述刀盘机壳半成品(1a)轴向的两端且均与所述刀盘机壳半成品(1a)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台(12)上加工出沿轴向的第一走线孔(14),在所述刀盘机壳半成品(1a)的一个侧平面上加工出沿径向的第二走线孔(15),所述第一走线孔(14)与所述第二走线孔(1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开设在所述刀盘前轴承室半成品(2a)圆弧面上的弧形限位槽穿过所述装配孔(22)远离所述圆形凸台(21)的一端中部,所述环形槽(5)的轴线与所述装配孔(22)的轴线垂直且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在部件三上加工出第二通槽(35),所述第二通槽(35)位于所述第一通槽(34)槽底,所述第二通槽(35)贯穿所述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的第一侧壁以及与所述刀盘后轴承室半成品(3a)的第一侧表面相背对的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二通槽(35)用于与所述第二走线孔(15)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在部件四上加工出一个与第一平面垂直连接的第二侧面,将第二侧面加工成曲面,将所述容纳槽(31)的槽壁加工成与所述刀盘防护罩半成品(4a)上的第二侧面相配合的曲面。
CN202210940544.0A 2022-08-06 2022-08-06 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及加工方法 Active CN1153655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0544.0A CN115365529B (zh) 2022-08-06 2022-08-06 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及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0544.0A CN115365529B (zh) 2022-08-06 2022-08-06 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及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5529A CN115365529A (zh) 2022-11-22
CN115365529B true CN115365529B (zh) 2023-04-07

Family

ID=84064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0544.0A Active CN115365529B (zh) 2022-08-06 2022-08-06 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及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6552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3672B (zh) * 2019-10-25 2022-03-22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机及其装配结构
CN211990985U (zh) * 2020-03-31 2020-11-24 海辰精密机械(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动力刀塔的同步电机驱动结构
CN111342596A (zh) * 2020-03-31 2020-06-26 海辰精密机械(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动力刀塔的内置电机封装结构
CN212992089U (zh) * 2020-10-19 2021-04-16 中山市蒙力电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串激电机前端盖
CN213425917U (zh) * 2020-11-25 2021-06-11 立得微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及包括轴承的无刷马达
CN214920592U (zh) * 2021-04-16 2021-11-30 浙江合信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体式动力刀塔
CN114050681A (zh) * 2021-11-16 2022-02-15 合肥道一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式电驱动桥的新能源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5529A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17773B2 (en) Turret for turret lathe
CN102216008B (zh) 五轴加工双外壳机床的镗孔方法及五轴加工双外壳机床
US5351376A (en) Machine tool
CN201744715U (zh) 一种改进的自动螺旋铣孔装置
CN102699403A (zh) 自动螺旋铣孔装置
US20100207496A1 (en) Angular indexing apparatus for machine tool
CN211728265U (zh) 铣钻复合型车床
CN112192161A (zh) 一种轴类凸台壳体零件加工方法
US20100126308A1 (en) Angular indexing apparatus for machine tool
CN115365529B (zh) 一种动力刀塔刀盘内置电机机壳及加工方法
CN209110205U (zh) 环形伺服刀塔
CN108714723A (zh) 阀座衬套的不等分分度加工工装
CN218396141U (zh) 五轴非正交铣头及机床
CN113579877B (zh) 一种小直径法兰零件行星孔磨削工装及方法
CN110405535B (zh) 用于管类零件外圆等分度钻孔的高精度分度转盘及操作方法
CN209811732U (zh) 一种可联动加工零件的四轴转台
CN215698014U (zh) 一种工件固定式专用数控车床
CN102407462A (zh) 一种立式车床工作台速度反馈机构
CN110900504B (zh) 一种用于刀塔的配电模组
CN111390624A (zh) 钻铣加工中心的刀塔锁紧装置
CN106181521A (zh) 铣镗一体化机床的单电机自动换头机构
CN220197336U (zh) 一种新型数控磨床砂轮夹盘
CN212601238U (zh) Dd马达伺服直驱转台机构
CN209969690U (zh) 一种用于五面体加工的铣头自动交换结构
CN218983943U (zh) 阀体五轴铣槽钻斜孔多工位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