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2199A - 聚烯烃系树脂薄膜 - Google Patents

聚烯烃系树脂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2199A
CN115362199A CN202180025944.2A CN202180025944A CN115362199A CN 115362199 A CN115362199 A CN 115362199A CN 202180025944 A CN202180025944 A CN 202180025944A CN 115362199 A CN115362199 A CN 115362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ylene
film
resin film
polyolefin resin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59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62199B (zh
Inventor
户松稚登
西忠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b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362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2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62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21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65/00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38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40Applications of laminates for particular packaging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34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for packaging foodstuffs or other articles intended to be cooked or heated within the pack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4Copolymers of 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6Elastomeric ethene-propene or ethene-propene-diene copolymers, e.g. EPR and EPDM rub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0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 B29C55/06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parallel with the direction of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1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 B29C55/1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22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24All layers being polyme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3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32B2307/31Heat seal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4Transluc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8Cuttability
    • B32B2307/581Resistant to c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82Tearability
    • B32B2307/5825Tear resist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23/00Polyalkenes
    • B32B2323/10Polypropyl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67/00Polyesters, e.g. PET, i.e.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77/00Poly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9/00Containers; Recep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3/00Packaging equipment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323/14Copolymers of 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423/16Ethene-propene or ethene-propene-diene co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16Applications used for films
    • C08L2203/162Applications used for films sealable fil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Wrappers (AREA)

Abstract

提供:即使在与双轴拉伸聚酰胺系树脂薄膜那样的分子取向轴的变形大的基材薄膜层叠的情况下,由该层叠体得到的包装袋的直行切割性、撕裂容易度、制袋加工性也优异,在蒸煮后落下时也不易破裂、且开封时不易发生飞边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一种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其包含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中,含有: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40~97重量份;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或丙烯均聚物0~50重量份;选自由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丙烯‑丁烯共聚弹性体、和乙烯‑丁烯共聚弹性体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弹性体3~10重量份,所述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的热收缩率为1%以上且9%以下,由折射率算出的x轴取向系数ΔNx为0.0150以上且0.0250以下。

Description

聚烯烃系树脂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另外,涉及与选自由聚酰胺树脂薄膜、聚酯树脂薄膜、和聚丙烯树脂薄膜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基材薄膜的层叠体。
背景技术
包装袋可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在聚烯烃系树脂薄膜面彼此接触的状态下以接近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熔点的温度对主要是聚酰胺树脂薄膜、聚酯树脂薄膜、或聚丙烯树脂薄膜等基材薄膜与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层叠体的周边部进行加热压接(以下、热封),从而制造。
在食品包装袋中,对填充了食品后的包装袋通过130℃左右的加压水蒸气进行杀菌的、适于长期保存食品的所谓蒸煮袋得到了普及。
近些年,由于女性进入社会、核心家族、或老龄化发展等社会背景,对蒸煮袋的需求日益增大,同时进一步需求特性的改善。
例如,这种蒸煮袋近些年大多为装箱、输送并在店铺销售的形态,因此需求在该过程中即使落下也不易发生破袋、特别是即使在冷藏时落下也不易发生破袋。
另外,在从包装袋、特别是蒸煮袋中取出食品内容物时,大多数情况是用手从在包装袋周边的热封部分带有的缺口部分、所谓切口部分将包装袋撕裂,但使用了现有层叠体的情况下,包装袋的一边通常无法沿水平方向平行地撕裂,而被倾斜地开封,或在包装袋的表面与背面的层叠体上出现撕裂的进行方向上下相反的现象、所谓分离,食品内容物变得不易取出、食品内容物会弄脏手、衣服、或内容物经加热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烫伤等。
难以使包装袋相对于包装袋的一边平行地撕裂的原因在于,层叠体中使用的基材薄膜存在变形、即基材薄膜的分子取向轴方向相对于包装体的一边并不是平行的。
只要能使基材薄膜的分子取向轴方向与包装袋的撕裂方向相同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所制造的宽幅的拉伸薄膜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分子取向轴方向与薄膜的运行方向一致,能够相对于包装袋的一边平行地撕裂。然而,在基材薄膜的宽度方向端部,分子取向轴方向自薄膜的运行方向发生倾斜,即使将薄膜的运行方向加工成与包装袋的纵向或横向一致,包装袋的撕裂方向也会在基材薄膜的分子取向轴方向上发生倾斜。完全避免采购使用了薄膜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基材薄膜是不现实的,并且伴随着基材薄膜的生产速度高速化、宽幅化,有变形程度比以往进一步增大的倾向。
因此,尝试了通过设计与基材薄膜层叠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已知一种薄膜,其通过将包含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和乙烯-丙烯共聚物的聚烯烃系树脂片以3.0倍以下进行单轴拉伸而得到。然而,撕裂强度有改善的余地、而且存在容易发生分离的问题。
另外,根据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已知一种薄膜,其通过将包含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且包含丙烯-丁烯弹性体和/或乙烯-丁烯弹性体的聚烯烃系树脂片以5倍左右进行单轴拉伸而得到。然而,存在如下问题:对热的尺寸稳定性差,由于蒸煮处理时的热而包装体发生变形、外观受损的问题;及在低温下容易发生破袋的问题。
另外,根据专利文献4,已知一种薄膜,其通过将以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主体的聚烯烃系树脂片以4倍左右进行单轴拉伸而得到。然而,对于由与双轴拉伸聚酰胺薄膜等的层叠体制造的四面密封袋等从切口进行撕裂开封时,存在自热封时起丝状的薄膜片分离(通常称为发生飞边)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904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413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12-500307号公报
专利文献4:WO2019/123944A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与双轴拉伸聚酰胺系树脂薄膜那样的分子取向轴的变形大的基材薄膜层叠的情况下,由该层叠体得到的包装袋的直行切割性、撕裂容易度、制袋加工性也优异,在蒸煮后落下时也不易破裂、且开封时不易发生飞边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除了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之外,还含有包含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丙烯-丁烯共聚弹性体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且虽通过拉伸使聚合物分子主要在一个方向上取向,但使各个方向的热收缩率减少,且将分子链沿前述长度方向上的取向设为特定的范围,由此可以得到如下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即使在与双轴拉伸聚酰胺系树脂薄膜那样的分子取向轴的变形大的基材薄膜层叠的情况下,由该层叠体得到的包装袋的直行切割性、撕裂容易度、制袋加工性也优异,在蒸煮后落下时也不易破裂、且开封时不易发生飞边,以至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方式。
[1]一种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其包含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聚丙烯系树脂的总计100重量份中,含有: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40~97重量份、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或丙烯均聚物0~50重量份、选自由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丙烯-丁烯共聚弹性体、和乙烯-丁烯共聚弹性体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弹性体3~10重量份,长度方向的热收缩率为1%以上且9%以下,由折射率算出的x轴取向系数ΔNx为0.0150以上且0.0250以下。
[2]根据[1]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其包含至少2层以上的多层的构成。
[3]一种层叠体,其为[1]或[2]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选自由聚酰胺树脂薄膜、聚酯树脂薄膜、和聚丙烯树脂薄膜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基材薄膜的层叠体。
[4]根据[3]所述的层叠体,其直行切割性为5mm以下。
[5]一种包装体,其由[4]所述的层叠体形成。
[6]根据[5]所述的包装体,其用于蒸煮。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直行切割性、撕裂容易度、制袋加工性也优异,在蒸煮后落下时也不易破裂、且在开封时不易发生飞边。特别适于蒸煮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
(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
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本发明中的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通过第一阶段的聚合工序和第二阶段的聚合工序而得到的多级共聚物,所述第一阶段的聚合工序中,得到由大量的丙烯与少量的乙烯形成的共聚成分;所述第二阶段的聚合工序中,得到由少量的丙烯与大量的乙烯形成的共聚成分。具体而言,如日本特开2000-186159号公报所示,优选使用进行了气相法聚合得到的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即,可列举出:第1工序中以实质上不存在非活性溶剂的情况下使以丙烯为主体的聚合物部分(A成分)聚合,接着,第2工序中在气相中使乙烯含量为20~50重量份的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部分(B成分)聚合,从而得到嵌段共聚物,但不限定于这些。
上述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30℃、载荷2.16kg测定)优选1~10g/10分钟,更优选2~7g/10分钟。1g/10分钟以上的情况,利用T模容易挤出,相反,10g/10分钟以下的情况,容易提高耐冲击强度(impact strength)。
本发明中,将20℃下的二甲苯可溶部称为CXS、将20℃下的二甲苯非可溶部称为CXIS。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CXS以橡胶成分(B成分)为主体,CXIS以聚丙烯成分(A成分)为主体。将各自的特性粘度设为[η]CXS、[η]CXIS时,[η]CXS、[η]CXIS的值中[η]CXS优选1.8~3.8dl/g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2.0~3.0dl/g的范围。为3.0dl/g以下时,在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上不易产生鱼眼。另一方面,为1.8dl/g以上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彼此的热封强度不易显著降低。
另一方面,[η]CXIS优选为1.0~3.0dl/g的范围。为3.0dl/g以下时,利用T模容易挤出,相反,1.0dl/g以上的情况,容易提高薄膜的耐冲击强度(impact strength)。
上述的[η]CXS、[η]CXIS是利用以下的测定方法测得的值。将试样5g完全溶解于沸腾二甲苯500ml中,然后降温至20℃,放置4小时以上。接着,将其过滤为滤液和析出物,使用乌氏毛细管型粘度计在135℃萘满中测定对于使滤液干燥固化而得到的的成分(CXS)的特性粘度([η])以及在减压下以70℃对析出物进行干燥而得到的固体物(CXIS)的特性粘度([η])。
通常,已知MFR与薄膜整体的特性粘度η存在相关性。通过知晓薄膜的η而可以粗略地知晓使用树脂的MFR。η是分子量的标准,数值越大,表示分子量越大;数值越小,表示分子量越小。MFR是分子量的标准,数值越小,分子量越大;数值越大,分子量越小。
另外,作为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乙烯成分的共聚比率优选为1~15重量%,优选为3~10重量%。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丙烯成分的共聚比率优选为85~99重量%,优选为90~97重量%。
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熔点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20℃、更优选为125℃。120℃以上的情况,容易得到耐热性、而且蒸煮处理时袋的内表面彼此不易发生熔接。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熔点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75℃、更优选为170℃。为175℃以下时,热封温度容易降低。
作为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乙烯含量为7重量%,CXS的特性粘度η=3.0dl/g的嵌段共聚聚丙烯树脂(230℃、载荷2.16kg下的MFR=3.0g/10分钟、熔点:164℃、住友化学公司制WFS5293-22)、乙烯含量为6重量%、CXS的特性粘度η=2.3dl/g的嵌段共聚聚丙烯树脂(230℃、载荷2.16kg下的MFR=3.0g/10分钟、熔点:164℃、住友化学公司制WFS5293-29)。
(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
本发明中,出于降低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热封温度的目的,优选添加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
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可以列举出丙烯与除丙烯以外的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中的至少1种的共聚物。
作为上述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单体,可以使用乙烯、1-丁烯、1-戊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辛烯等。没有特别限定,从与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相溶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乙烯。根据需要也可以将2种以上的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混合而使用。特别适合的是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本报道中,按照构成无规共聚物的单体组成比的降序顺序进行命名并记载。
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在230℃、载荷2.16kg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的下限优选为0.6g/10分钟、更优选为1.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2g/10分钟。为0.6g/10分钟以上时,与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相溶性增高,薄膜不易发生白化。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的上限优选为10.0g/10分钟、更优选为8.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7.0g/10分钟。
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的制造中使用的聚合催化剂优选使用包含茂金属系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包含茂金属系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具有低分子量区域、高分子区域的成分含量少的特征。还新发现如果使用包含茂金属系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则可抑制飞边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茂金属系的烯烃聚合催化剂是由(i)包含具有环戊二烯基骨架的配体的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所谓茂金属化合物)、及(ii)与茂金属化合物反应而能激活为稳定的离子状态的助催化剂、以及根据需要的(iii)有机铝化合物构成的催化剂,公知的催化剂均可以使用。
另外,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中的乙烯成分的共聚比率优选为1~15重量%,优选为3~10重量%。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丙烯成分的共聚比率优选为85~99重量%,优选为90~97重量%。
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的熔点的下限优选为120℃、更优选为125℃。120℃以上的情况,容易得到耐热性、而且蒸煮处理的时袋的内表面彼此有时发生熔接。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的熔点的上限优选为145℃、更优选为140℃。为145℃以下时,热封温度容易降低。
作为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住友化学公司制S131(乙烯含量:5.5重量%、密度:890kg/m3、230℃、载荷2.16kg下的MFR:
1.5g/10分钟、熔点:132℃、齐格勒·纳塔催化剂)、Japan Polypropylene制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WFW4M(乙烯含量:7重量%、密度900kg/m3、230℃、2.16kg下的MFR7.0g/10分钟、熔点136℃、茂金属催化剂)、Japan Polypropylene公司制WFX4M(乙烯含量:7重量%、密度;900kg/m3、230℃、载荷2.16kg下的MFR:7.0g/10分钟、熔点:125℃、茂金属系催化剂)等。
(丙烯均聚物)
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丙烯均聚物。丙烯均聚物有:结晶性高、刚性、耐热性优异的全同立构聚丙烯、结晶性低且柔软性优异的无规聚丙烯。
作为使用的丙烯均聚物,优选结晶性高且可抑制热收缩率的恶化的全同立构聚丙烯。
上述丙烯均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30℃、载荷2.16kg测定)优选1~10g/10分钟,更优选2~7。1g/10分钟以上的情况,利用T模容易挤出,相反,10g/10分钟以下的情况,容易提高薄膜的耐冲击强度(impact strength)。
含有茂金属系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丙烯均聚物的特征在于,与含有齐格勒·纳塔系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丙烯均聚物相比,分子量分布窄,相对于作为指标的重均分子量,低分子量侧的成分、和高分子量侧的成分少。还新发现若使用含有茂金属系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丙烯均聚物则可抑制飞边的发生。进而,柔软性、强度优异。需要说明的是,茂金属系的烯烃聚合催化剂是由(i)包含具有环戊二烯基骨架的配体的周期表第4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所谓茂金属化合物)、及(ii)与茂金属化合物反应而能激活为稳定的离子状态的助催化剂、以及根据需要的(iii)有机铝化合物构成的催化剂,公知的催化剂均可以使用。
作为丙烯均聚物,具体而言,可列举出Prime Polymer Co.,Ltd.制F300SP(乙烯含量:0重量%、密度:890kg/m3、230℃、载荷2.16kg下的MFR:3.0g/10分钟、熔点:160℃、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等。
(共聚弹性体)
本发明中,出于提高本发明的包装袋的耐落下破袋性的目的,将共聚弹性体用作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构成成分。
作为共聚弹性体,可列举出烯烃系热增塑性弹性体等,有:在常温附近显示出橡胶状弹性的烯烃系热增塑性共聚聚合物、和/或相对较高的肖氏硬度、显示出良好的透明性的烯烃系热增塑性共聚弹性体。
作为这样的共聚弹性体,可以使用选自由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丙烯-丁烯共聚弹性体、乙烯-丁烯共聚弹性体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弹性体,但从耐冲击性、热封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是指:热增塑性弹性体中,乙烯与丙烯共聚而得到的非晶性或低结晶性的弹性体。
本发明中的共聚弹性体是期望使用在230℃、载荷2.16kg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2~5g/10分钟、密度为820~930kg/m3、利用GPC法求出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3~6.0者的形态。
本发明中的共聚弹性体在230℃、载荷2.16kg下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2g/10分钟以上时,容易均匀地混炼,不易发生鱼眼,另外5g/分钟以下的情况,耐破袋性容易改善。
另外,从热封强度保持和冲击强度保持、落袋强度的观点出发,本发明中的共聚弹性体的特性粘度[η]优选1.0~5.0,适合的是1.2~3.0。特性粘度[η]为1.0以上时,容易均匀地混炼,不易发生鱼眼,另外为5.0以下时,耐破袋性和热封强度容易改善。
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丙烯-丁烯共聚弹性体、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中的乙烯成分的共聚比率优选为55~85重量%,优选为0~80重量%。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中的丙烯成分的共聚比率优选为15~45重量%,优选为20~40重量%。
本发明中的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具体可列举出例如丙烯含量为27重量%、密度870kg/m3、MFR(230℃、2.16kg)1.8g/10分钟的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三井化学公司制TAFMER P0480)等。
(聚烯烃系树脂薄膜)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包含2层以上的多层。例如可以制成热封层/层压层、热封层/中间层/层压层的3层构成,进而也可以由多层构成各个层。
热封层是位于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最外表面侧的层,使该面彼此面对面进行热压接,从而能够制造包装体。
位于与热封层相反侧的最外表面侧的层为层压层,可以与聚酯薄膜、聚酰胺薄膜等基材薄膜贴合来层叠。
热封层/中间层/层压层的3层构成的情况下,回收本发明的薄膜制品的端部或本身,将再次粒料化者用作中间层的原料,从而能够在不有损直行切割性、撕裂容易度、制袋加工性、耐破袋性等特性的情况下降低薄膜制品的成本。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各层中,通过在各个层变更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或丙烯均聚物、选自由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丙烯-丁烯共聚弹性体、和乙烯-丁烯共聚弹性体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弹性体的混合比率,从而能够调整撕裂性、热封强度、耐破袋性等特性的均衡性。
(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各层中,聚丙烯系树脂的总计100重量份中,从分离的观点出发,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40~97重量份的范围,优选60重量份以上,另外更优选85重量份以下。
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比率为40重量份以上时,收缩率容易变小,耐破袋性也容易改善。为97重量份以下时,容易得到低温下的热封性。
(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或丙烯均聚物)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各层中,聚丙烯系树脂的总计100重量份中,从分离的观点出发,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或丙烯均聚物的含量为0~50重量份的范围,优选5重量份以上且4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15重量份以上。
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或丙烯均聚物的含量为5重量份以上时,容易得到低温下的热封性,热封强度也变高,为50重量份以下时,容易减小热收缩率。
(共聚物弹性体)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各层中,聚丙烯系树脂的总计100重量份中,选自由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丙烯-丁烯共聚弹性体、和乙烯-丁烯共聚弹性体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弹性体的含量为3重量份以上且10重量份以下的范围,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优选4~9重量份的范围,更优选5~8重量份的范围。
通过含有3重量份以上的选自由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丙烯-丁烯共聚弹性体、和乙烯-丁烯共聚弹性体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弹性体,从而在赋予了撕裂容易度的情况下,容易得到热封性、耐破袋性,通过含有10重量份以下,从而薄膜外观(透明性)良好。
本发明中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由于具有由基质聚合物和结构域构成的海岛结构,因此能够表现出良好的耐破袋性。基质聚合物具有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以丙烯作为主成分的部分和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作为主成分,结构域具有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和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各自的以乙烯作为主成分的部分作为主成分。
(添加剂)
本发明中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也可以包含防粘连剂。作为所配混的防粘连剂,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碳酸钙、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硫酸钡、氧化镁、滑石、沸石等无机颗粒、丙烯酸系、苯乙烯系、苯乙烯/丁二烯系的聚合物、进而由它们的交联体等形成的有机颗粒。若考虑到粒径分布的控制容易性、分散性、光学外观的维持容易性、进而防止颗粒从薄膜上脱落等,则优选由交联体形成的有机颗粒。作为交联体,特别优选由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丙烯酸系单聚体构成的交联丙烯酸系聚合物,更优选地推荐经交联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出于分散性、防止脱落的目的,也可以在这些颗粒的表面实施各种涂层。
另外,这些颗粒的形状可以是不规则形状、球形、楕圆球状、棒状、方形、多面体、圆锥状,进而,也可以是在颗粒表面、内部具有空腔的多孔形状。从薄膜的外观和抗粘连性的方面考虑,防粘连剂也优选具有3~12μm的平均粒径。
防粘连剂仅使用1种也是有效的,但配混了粒径、形状不同的2种以上的无机颗粒时,在薄膜表面形成更复杂的突起,有时能够得到更高的防粘连效果。
使用嵌段共聚物作为主要的构成树脂时,有时由于聚合物的分散而形成表面凹凸,即使不添加防粘连剂,有时也可以高度的抗粘连效果。
本发明中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也可以添加有机系润滑剂。层叠薄膜的润滑性、防粘连效果改善,薄膜的操作性变得良好。作为其原因,考虑出由于有机润滑剂渗出、并存在于薄膜表面,因此表现出润滑剂效果、脱模效果。进而,有机系润滑剂优选添加具有常温以上的熔点的润滑剂。作为适合的有机系润滑剂的例子,可列举出脂肪酰胺、脂肪酸酯。更具体为油酰胺、芥酰胺、山萮酰胺、亚乙基二油酰胺、六亚甲基二油酰胺、亚乙基二油酰胺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但通过组合使用2种以上,从而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下也有时能够维持润滑性、防粘连效果,而优选。
在不有损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本发明中的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可以根据需要配混适量的抗氧化剂、抗静电剂、防雾剂、中和剂、成核剂、着色剂、其它添加剂和无机质填充剂等。作为抗氧化剂,可列举出: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酚系、亚磷酸酯系、或者单独使用一分子中具有酚系和亚磷酸酯系的骨架的抗氧化剂。
(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成型方法可以使用例如吹胀方式、T模方式,但从为了提高透明性、牵伸施加容易的方面考虑,优选T模方式。吹胀方式的冷却介质为空气,而T模方式使用冷却辊,因此在提高未拉伸片的冷却速度方面是有利的制造方法。通过加快冷却速度,从而能够抑制未拉伸片的结晶化,因此除了可以得到高透明性之外,容易控制后工序中的拉伸的负载而是有利的。基于这样的原因,更优选以T模方式进行成型。
将熔融的原料树脂流延,得到无取向的片时的冷却辊的温度的下限优选为15℃、更优选为20℃。低于上述时,冷却辊发生结露,未拉伸片与冷却辊密合不足,有时成为厚度不良的原因。冷却辊的上限优选为50℃、更优选为40℃。为50℃以下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透明性不易恶化。
对无取向的片进行拉伸的方式可以使用例如吹胀方式、拉幅机横向拉伸方式、辊纵向拉伸方式,但从取向的控制容易性方面考虑,优选辊纵向拉伸。
通过在适合的条件对无取向的片进行拉伸,从而表现出直行切割性。这是由于分子链在拉伸方向上规则地排列。
拉伸倍率的下限优选为2.8倍、更优选为3.3倍。为2.8倍以上时,拉伸方向的撕裂强度不易变大,容易得到直行切割性。更优选为3.4倍、进一步优选为3.5倍。
拉伸倍率的上限优选为3.9倍。为3.9倍以下时,取向不易过度进行,长度方向的热收缩率不易变大。更优选为3.8倍。
拉伸辊温度的下限优选为80℃。为80℃以上时,薄膜的拉伸应力变得过高,收缩率不易变大。更优选为90℃。
拉伸辊温度的上限优选为140℃。为140℃以下时,薄膜的拉伸应力变得过低,薄膜的长度方向的热收缩率不会过度降低,而且薄膜不易熔接到拉伸辊上。更优选为130℃、进一步优选为125℃、特别优选为115℃。
优选在将未拉伸片导入拉伸工序之前与预热辊接触来提高片温度。
拉伸无取向的片时的预热辊温度的下限优选为80℃、更优选为90℃。为80℃以上时,拉伸应力变得过高,厚度变动不易恶化。预热辊温度的上限优选为140℃、更优选为130℃、进一步优选为125℃。为140℃以下时,薄膜不易粘合于辊上,薄膜厚度变动不易变大。
对于实施了拉伸工序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为了抑制热收缩而优选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方式有辊加热方式、拉幅机方式等,但从设备的简单化、维护容易的方面考虑,优选辊加热。通过进行退火处理而使薄膜的内部应力降低,由此能够抑制薄膜的长度方向的热收缩,因此与以往为了提高撕裂性而单纯地增大拉伸倍率的情况相比,无需牺牲长度方向的热收缩率、热封强度。然而,有时会对长度方向的热收缩率、热封强度以外的特性产生不良影响,本发明通过组合使用共聚弹性体而能够抑制对耐破袋性等的不良影响。
退火处理温度的下限优选为100℃。为100℃以下时,长度方向的热收缩率不易变高、撕裂强度不易变大,制袋后,蒸煮后的包装袋的外观有时恶化。更优选为115℃,特别优选125℃。
退火处理温度的上限优选为140℃。退火处理温度高时,长度方向的热收缩率容易降低,但超过其时,薄膜厚度变动恶化、或薄膜有时会熔接于制造设备上。更优选为135℃。
退火工序中,可以通过减慢加热后的辊的转速等依次减慢薄膜的输送速度来设置松弛工序。通过设置松弛工序,从而能够减小制得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热收缩率。
松弛工序的松弛率的上限优选为10%、更优选为8%。为10%以下时,热收缩率不会变得过小。松弛率的下限优选为1%、更优选为3%。为1%以上时,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的热收缩率不易变高。
本发明中,优选利用电晕处理等在以上记载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层压面上使表面活化。通过该措施而改善与基材薄膜的层压强度。层压面设置于热封面的相反侧。
(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特性)
(薄膜厚度)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厚度的下限优选为10μm、更优选为30μm。低于上述时,与基材薄膜的厚度相比变得相对较薄,因此有时作为层叠体的直行切割性恶化,另外,薄膜的刚度过弱而有时变得不易加工,此外耐冲击性降低、耐破袋性有时恶化。薄膜厚度的上限优选为200μm、更优选为130μm。超过上述时,薄膜的刚度过强而有时变得不易加工,此外有时难以制造适合的包装体。
(长度方向的取向系数)
本发明中使用的长度方向的取向系数ΔNx可以利用式1计算。
ΔNx=Nx-(Ny+Nz)/2 (式1)
Nx:长度方向的折射率
Ny:与长度方向、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折射率
Nz: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的取向系数ΔNx的下限为0.0150、更优选为0.0180、进一步优选为0.0200。为0.0150以上时,容易得到包装体的直行切割性。长度方向的取向系数ΔNx的上限优选为0.0250、更优选为0.0245、进一步优选为0.0240,更进一步优选为0.0230、特别优选为0.0220。为0.0250以下时,热封强度不易降低。
(热收缩率)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的120℃下的热收缩率的上限为9%。为9%以下时,撕裂强度变小且在热封时包装体的蒸煮收缩变小,包装体的外观优异。优选为8%、进一步优选为7%、更优选为6%,更进一步优选为5%、特别优选为4%。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长手向的热收缩率的下限为1%。将其设为1%以上时,撕裂强度容易减小。优选为2%。
(从底部移动)
为了得到直行切割性,长度方向的取向系数ΔNx的下限必须为0.0150,但长度方向的120℃下的热收缩率的上限为9%时,不易发生飞边。其原因在于,通过热封进行热熔融时,在密封部分、密封端不易残留取向,因此在热封时,与基材薄膜层叠而成的薄膜受到基材薄膜的约束而不易收缩。因此,由于对薄膜施加力,因而推测薄膜难以再次取向。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宽度方向)的热收缩率的上限优选为1%。为1%以下时,长度方向的撕裂强度容易变小,容易得到直行切割性。优选为0.5%。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之前述一个方向的直角方向的热收缩率的下限为-5%。为-5%以上时,进行热封时会发生伸长,包装体的外观有时恶化。优选为-2%。
(雾度)
基于依据JIS K7136测定雾度。层压前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中,以N=3进行测定,计算出平均值。
雾度的上限优选为80%、更优选为70%、进一步优选为60%,更进一步优选为50%。为80%以下时,内容物的可视性优异。雾度的下限优选为20%。
(撕裂强度)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的撕裂强度的上限优选为0.30N。超过该值时,有时变得不易撕裂层压膜。更优选为0.16N。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的撕裂强度的下限优选为0.02N。小于该值时,有时耐破袋性恶化。更优选为0.03N。
(刺穿强度)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刺穿强度的下限优选为10N、更优选为15N/μm、进一步优选为18N,更进一步优选为20N。为15N以上时,在突起撞击包装体时不易产生针孔。刺穿强度的上限优选为35N。为35N以下时,刚度过强,制成薄膜或层叠体时的操作容易。
(刺穿强度)
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每1μm的刺穿强度的下限优选为0.13N/μm、更优选为0.15N/μm。低于上述时,在突起撞击包装体时有时产生针孔。刺穿强度的上限优选为0.40N/μm。超过上述时,刚度过强,有时制成薄膜或层叠体时的操作变难。
(润湿张力)
与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选自由聚酰胺树脂薄膜、聚酯树脂薄膜、和聚丙烯树脂薄膜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薄膜进行层压的面的润湿张力的下限优选为30mN/m、更优选为35mN/m。低于上述时,层压强度有时降低。润湿张力的上限优选为55mN/m、更优选为50mN/m。超过上述时,有时发生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辊的粘连。
(层叠体的构成和制造方法)
使用了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层叠体是将前述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用作密封剂、与选自由聚酰胺树脂薄膜、聚酯树脂薄膜、和聚丙烯树脂薄膜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薄膜的层叠体。另外,作为公知的技术,出于赋予粘接性、阻隔性的目的,可以使用对这些基材薄膜进行涂层、蒸镀加工所得者、或为进一步层叠铝箔等的结构。具体而言,例如可列举出双轴拉伸PET薄膜/铝箔/密封剂、双轴拉伸PET薄膜/双轴拉伸尼龙薄膜/密封剂、双轴拉伸尼龙薄膜/密封剂、双轴拉伸聚丙烯薄膜/密封剂、双轴拉伸PET薄膜/双轴拉伸尼龙薄膜/铝箔/密封剂等。这些当中,双轴拉伸尼龙薄膜在使用长度方向的取向小的密封剂时,层叠体的直行切割性也显著恶化。通使用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作为密封剂,从而在任意构成情况下均能够制造良好的直行切割性的层叠体。
层叠的方法可以使用干式层压方式、挤出层压方式等公知的方法,通过任意的层压方式均能够制造良好的直行切割性的层叠体。
(层叠体的特性)
(撕裂强度)
本发明的层叠体的长度方向的撕裂强度的上限优选为0.50N。为0.50N以下时,容易将层叠体撕裂。更优选为0.40N、进一步优选为0.35N,更进一步优选为0.30N。长度方向的撕裂强度的下限也可以为0.05N。
(直行切割性)
直行切割性是指:将薄膜、层叠体撕裂时,能沿一个方向笔直地撕裂的性能。测定利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本实施例中,由于沿长度方向进行了拉伸,因此长度方向上的热收缩率高,前述一个方向为长度方向。因此,仅在长度方向上评价了直行切割性。
将薄膜或层压膜切成长度方向150mm、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60mm、的长条,从短边的中央部沿长度方向切出30mm的缺口。依据JIS K7128-1:1998将样品撕裂。测定沿长度方向撕裂120mm而不包括缺口30mm时在长度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记录了该绝对值。对于右侧的切片被上侧的夹具夹住的情况、左侧的切片被上侧的夹具夹住的情况,以各N=3对两种情况进行测定,计算出各自的平均值。右侧、左侧的测定结果中,采用数值大者。
(直行切割性)
本发明的层叠体的直行切割性的上限优选为8mm、更优选为5mm、进一步优选为3mm。为8mm以下时,包装体不易分离。0.5mm可以为下限。
(分离)
本发明的层叠体的分离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5mm、更优选为10mm、进一步优选为6mm、特别优选为5mm。为15mm以下时,将包装体撕裂时内容物不易溢出。1mm可以为下限。
(飞边的发生率)
使热封薄膜层彼此面对来对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基材薄膜的层压膜进行热封,制作内部尺寸为长度方向120mm、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170mm的四面密封袋。在四面密封袋的端部制作切口,用手沿长度方向撕裂,基于出现了丝状的薄膜片(飞边)的次数和撕裂次数计算出的飞边发生率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25以下%、进一步优选20%以下,特别优选16%以下,最优选10%以下。
对于层压膜,将本发明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基材薄膜(东洋纺制双轴拉伸尼龙薄膜、N1102、厚度15μm、取向角相对于长度方向为22°)使用将酯系干式层压用粘接剂(Toyo-Morton,Ltd.制、TM569)33.6重量份、作为固化剂的(Toyo-Morton,Ltd.制、CAT10L)4.0重量份、和乙酸乙酯62.4重量份混合而得到酯系粘接剂,以粘接剂的涂布量为3.0g/m2和的方式进行干式层压。将层叠的层压膜保持在40℃,进行3天熟化,得到层压膜。
飞边发生率=飞边发生次数/撕裂次数×100(%)
(制袋外观)
将层压膜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彼此重叠,以0.2MPa的压力、以密封条的宽度10mm、热封温度220℃进行1秒热封,制作内部尺寸MD方向120mm、TD方向170mm的四面密封袋。在通过目视确认该四面密封袋的外观状态时,优选热封部附近无变形,进而优选袋为完整的长方形。
(蒸煮收缩率)
本发明的层叠体的蒸煮收缩率的上限优选为5%。超过该值时,蒸煮后的包装体的外观有时恶化。更优选为4%。一个方向的蒸煮收缩率的下限为-5%。低于该值时,蒸煮后的伸长率大,有时成为破袋的原因。更优选为-2%、进一步优选为0%。
(热封强度)
本发明的层叠体的蒸煮前的热封强度的下限优选为35N/15mm、更优选为40N/15mm。低于上述时,耐破袋性有时恶化。热封强度优选即使在121℃、30分钟的蒸煮处理后也维持在35N/15mm以上。热封强度的上限优选为60N/15mm。为了超过上述值而需要增大薄膜的厚度等,因此有时成本增高。
(热封开始温度)
本发明的层叠体的蒸煮前的热封开始温度的下限优选为190℃以下、更优选为18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0℃以下。超过190℃时,在制袋时薄膜的收缩变大而使外观受损,此外制袋速度降低,有时成本增高。热封温度的下限优选为1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60℃以上。低于上述时,有时薄膜内表面因蒸煮处理的热而发生熔接。
(包装体)
出于保护食品等内容物免受自然界的尘埃、气体等影响的目的,将以包裹内容物的周围的方式配置的前述层叠体称为包装体。包装体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切出前述层叠体,用加热的热封条、超声波等使内表面彼此粘接,制成袋状等,从而制造,例如广泛使用了以密封剂侧为内侧将2张长方形的层叠体重叠、并将4边热封的四面密封袋等。内容物也可以为食料品,也可以为日用杂货等其它产品等,包装体的形状也可以为自立袋、枕式包装体等长方形以外的形状。
另外,将能耐受基于加压等使沸点上升达到100℃以上的热水进行的加热杀菌的热的包装体称为蒸煮用包装体。另外,将用于提供该包装体的薄膜称为蒸煮用薄膜。
(耐破袋性)
使由本发明的层叠体制作的四面密封袋落下,重复落下至袋破裂,将测定重复落下的次数,此时未发生破袋而残留的袋个数的比例为50%时的落下次数在实用上优选为5次以上,更优选为10次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1次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12次以上。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但不限定于这些。利用以下的方法测定各实施例中得到的特性,进行评价。进行评价时,将薄膜制膜的长度方向作为MD方向、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宽度方向)作为TD方向。
(1)树脂密度
依据JIS K7112:1999年的D法(密度梯度管)评价了密度。以N=3进行测定,计算出平均值。
(2)熔体流动速率(MFR)
基于JISK-7210-1,以230℃、载荷2.16kg进行测定。以N=3进行测定,计算出平均值。
(3)热收缩率
将层压前的薄膜切成120mm见方。分别沿MD方向、TD方向以成为100mm的间隔的方式记入标记线。将样品悬挂在温度保持在120℃的烘箱内,进行30分钟热处理。测定标记线间的距离,依据下式,计算出热收缩率。以N=3进行测定,计算出平均值。
热收缩率=(热处理前的标记线长度-热处理后的标记线长度)/热处理前的标记线长度×100(%)
(4)撕裂强度
依据JIS K7128-1:1998测定撕裂强度。分别进行层压前的基材薄膜、和层压膜的评价。在MD方向、TD方向上分别以N=3进行测定,计算出平均值。
(5)长度方向的取向系数
依据JIS K 0062:1999年的化学制品的折射率测定法评价了折射率。以N=3进行测定,计算出平均值。长度方向的取向系数ΔNx通过式1计算。
ΔNx=Nx-(Ny+Nz)/2 (式1)
Nx:长度方向的折射率
Ny:与长度方向、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折射率
Nz: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6)直行切割性
直行切割性是指:将层压膜(层叠体)撕裂时,能沿一个方向笔直地撕裂的性能。测定利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本实施例中MD方向进行了拉伸,因此MD方向上的热收缩率高,前述一个方向为MD方向。因此,仅在MD方向上评价了直行切割性。
将层压膜切成MD方向150mm、TD方向60mm的长条,从短边的中央部沿MD方向切出30mm的缺口。依据JIS K7128-1:1998将样品撕裂。测定沿MD方向撕裂120mm而不包括缺口30mm时在TD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记录了该绝对值。对于右侧的切片被上侧的夹具夹住的情况、左侧的切片被上侧的夹具夹住的情况,以各N=3对两种情况进行测定,计算出各自的平均值。右侧、左侧的测定结果中,采用数值大者。
(7)分离
使热封薄膜层彼此面对来对层压膜进行热封,制作内部尺寸MD方向120mm、TD方向170mm的四面密封袋。在四面密封袋的端部制作切口,用手沿MD方向撕裂。将切口推进到相反的一端,测定袋的表面和背面的薄膜的撕裂线的偏差。对于右手侧面为前面的方向、左手侧面为前面的方向这两个方向,计算出以各N=3测定的平均值,采用大的测定值。
(8)蒸煮收缩率
将层压膜切成120mm见方。分别沿MD方向、TD方向以成为100mm的间隔的方式记入标记线。以121℃、30分钟热水进行蒸煮处理。标记线间的距离测定,依据下式,蒸煮收缩率测定。以各N=3进行测定,计算出平均值。
蒸煮收缩率=(处理前的标记线长度-处理后的标记线长度)/处理前的标记线长度×100(%)
(9)热封强度
热封条件和强度测定条件如下所述。即,将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将层压膜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彼此重叠,以0.2MPa的压力以密封条的宽度10mm、热封温度220℃进行1秒热封后,进行自然冷却。接着,以121℃、30分钟热水进行蒸煮处理。在各温度下,从热封的薄膜分别切取MD方向80mm、TD方向15mm的试验片,对于各试验片,测定以十字头速度200mm/分钟剥离热封部时的剥离强度。试验机使用Instron Instruments制的万能材料试验机5965。以各N=3次进行测定,计算出平均值。
(10)密封开始温度
密封开始温度是在假设利用制袋机连续生产时与生产率相关的项目。制袋适合性良好是指:在基材薄膜不发生收缩、破坏的温度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密封性。如下所述进行了热封温度的评价。
在前述热封强度的测定中,每隔5℃变更了热封条的温度,分别以N=3进行热封强度的测定。将热封强度即将超过30N之前的温度下的热封温度和刚超过之后的温度下的热封温度加权平均而算出。
(11)飞边的发生率
使热封薄膜彼此面对来对层压膜进行热封,制作内部尺寸MD方向120mm、TD方向170mm的四面密封袋。在四面密封袋的端部制作切口,用手沿MD方向撕裂。根据出现了丝状的薄膜片(飞边)的次数计算出发生率。对于右手侧面为前面的方向、左手侧面为前面的方向这两个方向,以n=100进行,采用大的测定值。
飞边发生率=飞边发生次数/撕裂次数×100(%)
(12)制袋外观
将层压膜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侧彼此重叠,以0.2MPa的压力、以密封条的宽度10mm、热封温度220℃进行1秒热封,制作内部尺寸MD方向120mm、TD方向170mm的四面密封袋。通过目视确认了该四面密封袋的外观状态。
○:热封部附近无变形、袋为完全的长方形
△:热封部附近的变形少
×:热封部附近的变形大,袋的边缘呈波浪形
(13)耐破袋性
切出层压膜,制作封入有300ml饱和盐水的内部尺寸纵170mm、横120mm的四面密封袋。该时的热封条件是以0.2MPa的压力1秒、密封条的宽度10mm、热封温度220℃。在制袋加工后将四面密封袋的端部切掉,密封宽度为5mm。将前述四面密封袋在121℃下蒸煮30分钟。接着,在-5℃的环境放置8小时,在该环境下使四面密封袋从1.0m的高度落下至平坦的混泥土地面上。重复落下至袋发生破裂,测定重复落下的次数,如下所述设置了阶段。袋的个数各水准为20个。
◎:残存率为50%的落下次数为13次以上
○:残存率为50%的落下次数为10次以上且12次以下
△:残存率为50%的落下次数为5次以上且9次以内
×:残存率为50%的落下次数为4次以内
(14)取向角
基材薄膜的取向角(°)利用王子测量设备株式会社制分子取向计MOA-6004进行测定。将样品切出MD方向120mm、TD方向100mm,设置于测量器上,将测得的Angle的值作为取向角。需要说明的是,MD方向为0°。以N=3进行测定,计算出平均值。
(15)刺穿强度
对于对层压前的薄膜和层叠体,依据食品卫生法中的“食品、添加物等規格基准第3:器具和容器包装”(昭和57年厚生省通知第20号)的“2.强度等试验法”,在23℃下测定刺穿强度。将顶端部直径0.7mm的针以刺穿速度50mm/分钟刺入薄膜,测定针贯通薄膜时的强度。用得到的测定值除以薄膜的厚度而计算出薄膜每1μm的刺穿强度[N/μm]。以N=3进行测定,计算出平均值。
(实施例1)
(聚烯烃系树脂薄膜)
(使用原料)
对于实施例1或7和比较例1或10的聚丙烯系树脂薄膜,基于后出的表1和表2所示的各层的树脂组成及其比例,调整了原料。将这些原料均匀地混合,得到用于制造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混合原料。
1)原料A住友化学制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WFS5293-22(乙烯含量7重量%、树脂密度891kg/m3、230℃、2.16kg下的MFR3.0g/10分钟、熔点164℃)
2)原料B三井化学制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TAFMER P0480(丙烯含量27重量%、树脂密度870kg/m3、230℃、2.16kg下的MFR1.8g/10分钟、熔点48℃)
3)原料C住友化学制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S131(乙烯含量5.5重量%树脂密度890kg/m3、230℃、2.16kg下的MFR1.5g/10分钟、熔点132℃、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4)原料D Japan Polypropylene制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WFW4M(乙烯含量7重量%树脂密度900kg/m3、230℃、2.16kg下的MFR7.0g/10分钟、熔点136℃、茂金属催化剂)
5)原料E Japan Polypropylene制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WFX4M(乙烯含量7重量%树脂密度900kg/m3、230℃、2.16kg下的MFR7.0g/10分钟、熔点125℃、茂金属催化剂)
(熔融挤出)
对中间层中使用的混合原料使用螺杆直径90mm的3级型单轴挤出机,对层压层用和热封层用的混合原料分别使用直径45mm和直径65mm的3级型单轴挤出机,按层压层/中间层/热封层的顺序导入至T型槽模具中、以模具的出口温度230℃挤出,所述T型槽模具如下设计:以宽度800mm将预焊盘分为两级,且为了使模具内的流动变得均匀而将高度差部分的形状设计为曲线状,从而使熔融树脂的流动变得均匀。层压层/中间层/热封层的厚度比率为分别25%/50%/25%。
(冷却)
将从模具出来的熔融树脂片用21℃的冷却辊冷却,得到层厚度为210(μm)的未拉伸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在用冷却辊进行冷却时,利用空气喷嘴将冷却辊上的薄膜的两端固定,用气刀将熔融树脂片的整个宽度按压于冷却辊上,同时使真空腔室发挥作用,以防止空气被带入至熔融树脂片与冷却辊之间。空气喷嘴的两端均在薄膜进行方向上串联设置。模具周围被片包围,以防止风撞击熔融树脂片。
(预热)
将未拉伸片导入加热的辊组中,使辊与片接触,由此将片预热。预热辊的温度为105℃。使用多个辊,将薄膜的两面预热。
(纵向拉伸)
将前述未拉伸片导入纵向拉伸机中,通过辊速度差拉伸至3.5倍,厚度为60μm。拉伸辊的温度为105℃。
(退火处理)
使用退火辊在130℃下实施热处理。使用多个辊,对薄膜的两面进行热处理。
(松弛工序)
将退火辊的下一个所设置的辊的速度相对于退火辊减少5%作为松弛率,使薄膜松弛。
(电晕处理)
对薄膜的单面(层压面)实施电晕处理。
(卷绕)
制膜速度设为卷绕辊速度20m/分钟来实施。对制作的薄膜的耳部分进行修整,卷绕成辊状态。得到的薄膜的厚度为60μm。
(层压膜的制作)
对实施例1中得到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基材薄膜(东洋纺制双轴拉伸尼龙薄膜、N1102、厚度15μm、相对于取向角MD方向为22°),使用将酯系干式层压用粘接剂(Toyo-Morton,Ltd.制、TM569)33.6重量份、作为固化剂的(Toyo-Morton,Ltd.制、CAT10L)4.0重量份、和乙酸乙酯62.4重量份混合而得到酯系粘接剂,以粘接剂的涂布量为3.0g/m2的方式进行干式层压。将层叠的层压膜保持在40℃,进行3天熟化,得到层压膜。
(实施例2)
使用表1所示的原料,将未拉伸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厚度设为228μm、纵向拉伸倍率设为3.8倍、松弛工序的松弛率设为7%,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60μm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
(实施例3)
使用表1所示的原料,将松弛工序的松弛率设为7%,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60μm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
(实施例4)
使用表1所示的原料,将未拉伸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厚度设为228μm、纵向拉伸倍率设为3.8倍,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60μm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
(实施例5)
使用表1所示的原料,将松弛工序的松弛率设为6%,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60μm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
(实施例6)
使用表1所示的原料,将未拉伸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厚度设为228μm、纵向拉伸倍率设为3.8倍,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60μm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
(实施例7)
使用表1所示的原料,将未拉伸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厚度设为186μm、纵向拉伸倍率设为3.1倍,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60μm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
(比较例1、比较例2)
使用表2所示的原料,将未拉伸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厚度设为60μm、未实施纵向拉伸、退火处理、松弛工序,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60μm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
(比较例3)
使用表2所示的原料,将未拉伸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厚度设为240μm、纵向拉伸倍率设为4.0倍、未设置松弛工序,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60μm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
(比较例4)
使用表2所示的原料,将未拉伸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厚度设为270μm、纵向拉伸倍率设为4.5、退火处理温度设为120℃、未设置松弛工序,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60μm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
(比较例5)
使用表2所示的原料,将未拉伸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厚度设为120μm、纵向拉伸倍率设为2.0倍、退火处理温度设为120℃、未设置松弛工序,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60μm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
(比较例6)
使用表2所示的原料,将未拉伸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厚度设为186μm、纵向拉伸倍率设为3.1倍、退火处理温度设为120℃、未设置松弛工序,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60μm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
(比较例7)
未设置松弛工序,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60μm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
(比较例8)
未设置退火工序、拉伸后的松弛工序,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60μm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
(比较例9)
使用表2所示的原料,将未拉伸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厚度设为150μm、纵向拉伸倍率设为2.5倍,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60μm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
(比较例10)
使用表2所示的原料,将未拉伸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厚度设为300μm、拉伸倍率设为5.0倍,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60μm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层叠体。
比较例1~2中,由于为未拉伸薄膜,因此直行切割性差。
比较例3中,拉伸倍率高薄膜的x轴取向系数大,因此开封时容易发生飞边。另外,由于退火后未松弛,因此热尺寸稳定性差。
比较例4中,由于至少热封层不含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且拉伸倍率高,因此低温密封性差。
比较例5中,拉伸倍率低且薄膜的x轴取向系数小,因此直行切割性差。
比较例6~8中,退火后未松弛,因此热尺寸稳定性差。
比较例9中,x轴取向系数小,因此直行切割性差。
比较例10中,x轴取向系数大,因此在开封时容易发生飞边。
将上述结果示于表1、表2。
[表1]
Figure BDA0003871298210000281
※是用层叠体的评价
「不能测定*」表示薄膜在拉伸方向被切割,不能得到测定值。
[表2]
Figure BDA0003871298210000291
表1和表2中,评价结果为“不能测定*”的情况表示在特性评价中薄膜沿MD方向撕裂,无法得到测定值。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沿开封方向有轻微分离而能够笔直开封、在开封时不易发生飞边的蒸煮袋,能对工业显著发挥贡献。

Claims (6)

1.一种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其包含聚丙烯系树脂组合物,
聚丙烯系树脂的总计100重量份中,含有: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40~97重量份;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或丙烯均聚物0~50重量份;选自由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丙烯-丁烯共聚弹性体、和乙烯-丁烯共聚弹性体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弹性体3~10重量份,
所述聚烯烃系树脂薄膜的长度方向的热收缩率为1%以上且9%以下,由折射率算出的x轴取向系数ΔNx为0.0150以上且0.025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其包含至少2层以上的多层的构成。
3.一种层叠体,其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薄膜、与选自由聚酰胺树脂薄膜、聚酯树脂薄膜、和聚丙烯树脂薄膜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基材薄膜的层叠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体,其直行切割性为5mm以下。
5.一种包装体,其由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体,其用于蒸煮。
CN202180025944.2A 2020-03-30 2021-03-25 聚烯烃系树脂薄膜 Active CN1153621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60690 2020-03-30
JP2020060690 2020-03-30
PCT/JP2021/012697 WO2021200592A1 (ja) 2020-03-30 2021-03-25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2199A true CN115362199A (zh) 2022-11-18
CN115362199B CN115362199B (zh) 2023-12-19

Family

ID=77927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5944.2A Active CN115362199B (zh) 2020-03-30 2021-03-25 聚烯烃系树脂薄膜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35527A1 (zh)
EP (1) EP4130111A4 (zh)
JP (1) JPWO2021200592A1 (zh)
KR (1) KR20220161357A (zh)
CN (1) CN115362199B (zh)
TW (1) TW202144480A (zh)
WO (1) WO20212005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22153783A1 (zh) * 2021-01-15 2022-07-21
TWI813315B (zh) * 2022-05-30 2023-08-21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蒸煮袋用聚丙烯薄膜
CN116444899B (zh) * 2023-04-20 2024-03-15 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8492A (zh) * 2002-08-09 2004-04-14 �����֯��ʽ���� 热收缩性聚烯烃系薄膜
JP2007237640A (ja) * 2006-03-10 2007-09-20 Toyobo Co Ltd 積層フィルム
CN105408114A (zh) * 2013-07-23 2016-03-16 东洋纺株式会社 热封性聚丙烯层叠拉伸薄膜
WO2017098953A1 (ja) * 2015-12-11 2017-06-15 Dic株式会社 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及び包装材
WO2019123944A1 (ja) * 2017-12-22 2019-06-27 東洋紡株式会社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
CN110505960A (zh) * 2017-03-28 2019-11-26 东洋纺株式会社 双轴取向聚丙烯系树脂薄膜
WO2020022060A1 (ja) * 2018-07-27 2020-01-30 東洋紡株式会社 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包装袋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6114B2 (ja) 1998-12-22 2004-09-15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レトルト食品包装用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318452B1 (en) 2008-08-15 2012-10-10 Toray Plastics (America) , Inc. Heat sealable monoaxially-oriented propylene-based film with directional tear
WO2010104026A1 (ja) 2009-03-13 2010-09-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多層積層易開封包装体
MX2014014612A (es) * 2012-05-30 2015-07-06 Toray Plastics America Inc Pelicula basada en propileno monoaxialmente orientada sellable con calor con ruptura direccional.
JP6351259B2 (ja) 2012-12-28 2018-07-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レトルト食品用の包装材料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8492A (zh) * 2002-08-09 2004-04-14 �����֯��ʽ���� 热收缩性聚烯烃系薄膜
JP2007237640A (ja) * 2006-03-10 2007-09-20 Toyobo Co Ltd 積層フィルム
CN105408114A (zh) * 2013-07-23 2016-03-16 东洋纺株式会社 热封性聚丙烯层叠拉伸薄膜
WO2017098953A1 (ja) * 2015-12-11 2017-06-15 Dic株式会社 シーラントフィルム及び包装材
CN110505960A (zh) * 2017-03-28 2019-11-26 东洋纺株式会社 双轴取向聚丙烯系树脂薄膜
WO2019123944A1 (ja) * 2017-12-22 2019-06-27 東洋紡株式会社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
WO2020022060A1 (ja) * 2018-07-27 2020-01-30 東洋紡株式会社 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包装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35527A1 (en) 2023-05-04
KR20220161357A (ko) 2022-12-06
EP4130111A4 (en) 2024-04-17
EP4130111A1 (en) 2023-02-08
CN115362199B (zh) 2023-12-19
TW202144480A (zh) 2021-12-01
JPWO2021200592A1 (zh) 2021-10-07
WO2021200592A1 (ja) 202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79837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
CN115362199B (zh) 聚烯烃系树脂薄膜
CN114007844B (zh) 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和使用其的层叠体
CN115362198B (zh) 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和使用其的层叠体
WO2022153782A1 (ja) 積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包装体
JP7484908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体
CN116669960A (zh) 聚烯烃系树脂薄膜和层叠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