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1718A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1718A
CN115361718A CN202210995881.XA CN202210995881A CN115361718A CN 115361718 A CN115361718 A CN 115361718A CN 202210995881 A CN202210995881 A CN 202210995881A CN 115361718 A CN115361718 A CN 115361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type information
service type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958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958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617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61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17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等级越高,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将业务类型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第一基站为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基站,以使得第一基站根据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对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连接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本申请可以根据各个终端设备各自的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向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避免将正在进行低网络迟延需求的终端设备进行重连,提高终端设备网络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对终端设备使用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终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提前需要与基站等网络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比如,在一个基站的服务范围内,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自身安装的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与基站建立通信连接,从而实现通信交互。由于目前终端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基站在向这些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负载过大的问题,此时,基站可以对终端下发测量事件,让终端设备对自身或者周围其他基站的信号进行测量,并返回测量报告,基站可以根据信号强度阈值决定是否将某些终端设备切换到其他基站,从而减轻自身的负载。
对于上述的减轻基站负载的方案来说,基站将终端设备切换至其他基站时往往是随机的,导致终端设备使用过程中网络出现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高终端设备使用的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所述业务类型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所述等级越高,所述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
将所述业务类型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基站,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所述连接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
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类型信息,所述业务类型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所述等级越高,所述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
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小区切换或重定向要求,且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满足切换或重定向要求时,向所述终端设备返回连接指令,所述连接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
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所述业务类型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所述等级越高,所述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类型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基站,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所述连接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
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类型信息,所述业务类型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所述等级越高,所述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
指令返回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小区切换或重定向要求,且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满足切换或重定向要求时,向所述终端设备返回连接指令,所述连接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
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一个方面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一个方面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一个方面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一个方面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发布平台,所述应用发布平台用于发布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一个方面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通过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等级越高,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将业务类型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第一基站为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基站,以使得第一基站根据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对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连接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本申请将业务类型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使得第一基站根据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下发连接指令,使得第一基站在负载较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各个终端设备各自的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向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避免将正在进行低网络迟延需求的终端设备进行重连,提高终端设备网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与基站网络连接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先对本公开实施例即将涉及的一些名词以及应用场景进行简单介绍。
重定向:是指基站通过RRC消息中的redirectedCarrierInfo指示UE在离开连接态后要尝试驻留到指定的基站或者频点,实现基站间的切换操作。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与基站网络连接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若干个终端110和基站120。
终端110是可以利用无线接入技术传输数据的无线通信设备。比如,终端110可以支持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比如,可以支持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4G)技术以及5G技术。或者,终端110也可以支持5G技术的更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例如,终端110可以是车载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通信设备。
或者,终端110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
或者,终端110也可以是用户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例如,站(Station,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具体比如,终端11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移动终端,或者,可以是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
可选的,终端110是支持半双工技术的无线通信设备。
可选的,若干个终端110之间支持通过直连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
基站120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其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系统,又称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系统,又称新空口NR(New Radio)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系统的再下一代系统。
其中,基站120可以是4G系统中采用的演进型基站(eNB)。或者,基站120也可以是5G系统中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的基站(gNB)。当基站120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时,通常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至少两个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集中单元中设置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协议栈;分布单元中设置有物理(Physical,PHY)层协议栈,本公开实施例对基站120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加以限定。
基站120和终端11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空口建立无线连接。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4G)标准的无线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5G)标准的无线空口,比如该无线空口是新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也可以是基于5G的更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标准的无线空口。
可选的,上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含网络管理设备130。
若干个基站120分别与网络管理设备130相连。其中,网络管理设备130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比如,该网络管理设备130可以是演进的数据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中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或者,该网络管理设备也可以是其它的核心网设备,比如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公用数据网网关(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PGW)、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或者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 Server,HSS)等。对于网络管理设备130的实现形态,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的,上述基站120通常都会对服务范围内的各个终端设备提供网络服务,当基站中需要提供网络服务的设备过多,基站的负载较大时,往往需要基站对一些终端设备重新分配,比如,基站会配置用于触发终端设备对自身以及其他基站的测量事件,测量终端设备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Noise Ratio,SINR)等信息。若终端设备满足测量事件对应的阈值门限,则上报测量报告给基站,基站将终端设备重定向或者切换到其他基站。其中,测量报告中可以包含终端设备对各个基站测量得到的RSRP/RSRQ/SINR等信息。
比如,基站向终端设备下发测量事件后,终端设备向基站反馈的测量报告中包含对自身和其他基站测量得到的RSRP/RSRQ/SINR,基站通过对应的阈值门限对终端设备测量到的这些信息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终端设备与自身的RSRP/RSRQ/SINR低于阈值门限时,基站决定是否将终端设备重定向或者切换至其他基站,减少当前基站的负载。在该过程中,由于终端设备只是上报自身的RSRP/RSRQ/SINR等信息,让基站也是基于这些信息与预设的阈值门限决定是否进行基站更改。当终端设备处于低网络迟延的业务(比如,打游戏、刷视频等)中时,其中,低网络迟延的业务意味着终端设备当前的应用场景对网络迟延的容忍度较低,终端设备在进行网络的重定向或者切换时,会出现网络卡顿的情况。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例如,在LTE和NR之间的重定向过程中,终端设备需要在新小区注册并建立新的数据承载链路,若核心网没有配置基站之间的data链路映射,或者切换后的基站不支持N26接口,无法连接/传递LTE和NR之间的核心网数据,此类重定向过程都会导致终端设备发生几秒的网络卡顿现象。表现在终端设备的界面中可能会提示“网络连接不可用”等。
因此,对于基站减轻负载时,基站应该优先将处于高网络迟延的业务(比如,后台下载、息屏待机等)的终端设备进行网络的重定向或者切换,在减少自身负载的同时,避免对终端设备网络使用的影响,其中,高网络迟延的业务意味着终端设备当前应用场景对网络延迟的容忍度较高。但是,目前并没有途径让基站得知到哪些终端设备处于何种类型的业务下。
为了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基站在减轻自身负载的过程中,基于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对各个终端设备进行筛选,避免终端设备使用过程中网络出现不稳定,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向基站主动告知自身当前的业务类型,使得基站更细粒度地对终端设备进行切换至或重定向的操作。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用于终端设备中。如图2所示,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等级越高,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眼镜,智能手表,MP3播放器(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台式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智能家居设备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越高,所述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终端设备可以获取到自身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并根据网络迟延容忍度获取对应的等级,例如,高网络迟延的业务比低网络迟延的业务的对网络迟延的容忍度高,高网络迟延的业务对应的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就较高。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自身当前所处的应用场景获取对应的网络迟延容忍度,当前的应用场景可以是游戏应用场景、视频聊天应用场景、视频播放应用场景、后台下载应用场景、息屏待机场景、语音通话应用场景等,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程序类型来获取自身当前所处的应用场景。
可选的,终端设备对网络迟延容忍度与等级预先设置有对应关系。请参考表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网络迟延容忍度与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网络迟延容忍度 等级
迟延范围一 等级一
迟延范围二 等级二
迟延范围三 等级三
…… ……
表1
如上述表1所示,终端设备获取到自身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后,可以确定迟延容忍度对应的迟延范围,并通过查询上述表1获取到网络迟延容忍度对应的等级,并生成业务类型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
步骤202,将业务类型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第一基站为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基站,以使得第一基站根据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对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连接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
可选的,终端设备将上述获取到的业务类型信息发送给当前连接的第一基站,以使得第一基站根据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对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连接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
其中,当业务类型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高于预设等级时,第一基站在自身负载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优先向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使得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第二基站。其中,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不同。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将业务类型信息携带在测量报告信令中发送,也可以单独向基站发送一个信息,使得基站获取到自身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等级越高,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将业务类型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第一基站为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基站,以使得第一基站根据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对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连接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本申请将业务类型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使得第一基站根据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下发连接指令,使得第一基站在负载较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各个终端设备各自的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向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避免将正在进行低网络迟延需求的终端设备进行重连,提高终端设备网络的稳定性。
下面,从基站的角度对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进行介绍。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用于终端设备中。如图3所示,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等级越高,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
其中,终端设备获取业务类型信息的方式以及发送业务类型信息的方式类似于上述图2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基站可以通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类型信息,得知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进而执行步骤302。
步骤302,在终端设备满足基站切换或重定向要求,且终端设备的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满足切换或重定向要求时,向终端设备返回连接指令,连接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可选的,基站可以获取到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进而对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信息进行检测,比如,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信息指示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高于预设等级时,视为终端设备的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满足切换或重定向要求,其中,预设等级可以在基站侧预先设定。
可选的,基站还可以获取终端设备所在周围的其他基站的信息,当其他基站也可以向终端设备提供当前网络所需要的数据网络时,可以确定终端设备是满足基站切换或重定向要求的。比如,当终端设备需要在新基站内注册并建立新的数据承载链路,若核心网没有配置小区之间的data链路映射,或者新基站不支持N26接口,无法连接/传递LTE和NR之间的核心网数据,此时终端设备并不满足基站切换或重定向的要求,反之,若新基站内的核心网配置有小区之间的data链路映射,或者新基站支持N26接口,终端设备可以连接/传递LTE和NR之间的核心网数据,此时终端设备满足基站切换或重定向的要求,其中,新基站是终端设备所在周围的其他基站中任意一个基站。
在确定终端设备满足基站切换或重定向要求,且终端设备的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满足切换或重定向要求时,向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从而控制示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第二基站,减少自身的负载。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等级越高,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将业务类型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第一基站为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基站,以使得第一基站根据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对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连接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本申请将业务类型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使得第一基站根据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下发连接指令,使得第一基站在负载较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各个终端设备各自的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向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避免将正在进行低网络迟延需求的终端设备进行重连,提高终端设备网络的稳定性。
以终端设备将业务类型信息携带在测量报告信令中为例,终端设备可以在针对基站下发的测量事件返回的测量报告中携带自身获取到的业务类型信息,以使得基站在从返回的测量报告获取对应的业务类型信息。
下面以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交互,对上述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进行举例介绍。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用于终端设备以及第一基站中。如图4所示,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第一基站向终端设备下发测量事件,测量事件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对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其中,第一基站是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基站。
可选的,基站在自身在负载较大的情况下,会主动向主动设备下发测量事件,使得终端设备对自身可以检测到的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进行检测。
步骤402,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基站下发的测量事件。
步骤403,终端设备根据测量事件,对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相应的,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事件,并根据该测量事件,开始对自身周围可以监测到的各个基站进行检测,获取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基于RSRP/RSRQ/SINR等信息反映自身与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比如,终端设备通过获取RSRP的大小,反映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当RSRP越大时,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越好。
步骤404,终端设备获取测量报告信令,测量报告信令用于传输终端设备对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的结果。
可选的,终端设备对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之后,可以生成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中可以包含终端设备对各个基站测量得到的RSRP/RSRQ/SINR等信息。在对第一基站上传测量报告之前,获取测量报告信令,通过该测量报告信令传输终端设备对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的结果。
步骤405,终端设备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等级越高,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
可选的,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测量事件之后,可以主动获取自身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取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比如,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终端设备的应用界面;根据应用界面,确定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根据应用场景,获取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信息。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应用场景获取业务类型信息时,可以根据应用场景获取终端设备的网络迟延容忍度;根据网络迟延容忍度,确定网络迟延容忍度对应的等级;根据网络迟延容忍度对应的等级,获取业务类型信息。可选的,网络迟延容忍度与等级可以参考上述表1的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终端设备预先设置有不同应用场景对应的网络迟延容忍度,终端设备通过该预设的对应关系获取对应的网络迟延容忍度,应用场景与网络迟延容忍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以类似于表1的形式,此处不再赘述。可选的,当前的应用场景可以是游戏应用场景、视频聊天应用场景、视频播放应用场景、后台下载应用场景、息屏待机场景、语音通话应用场景等,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程序类型来获取自身当前所处的应用场景。
比如,当终端设备的应用界面是游戏界面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自身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程序类型是游戏类型,相应的,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的应用场景是游戏应用场景。当终端设备的应用界面是视频聊天界面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自身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程序类型是视频聊天类型,相应的,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的应用场景是视频聊天应用场景。当终端设备的应用界面是息屏状态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自身当前在前台未运行应用程序,相应的,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的应用场景是息屏待机场景。
可选的,在本申请中,上述业务类型信息可以通过固定的值来表示,比如,通过0,1表示等级,0的等级比1的等级低。当通过0表示业务类型信息时,说明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较低,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较短,终端设备当前正在做低迟延业务。当通过1表示业务类型信息时,说明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较高,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较长,终端设备当前正在做高迟延业务。当第一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信息是0,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信息是1时,第一终端设备当前正在做低迟延业务,第二终端设备当前正在做高迟延业务。
步骤406,终端设备将业务类型信息携带在测量报告信令中发送至第一基站。
其中,终端设备将上述获取到的业务类型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以使得第一基站根据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对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连接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
在本步骤中,终端设备将业务类型信息携带在测量报告信令中发送给第一基站。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获取测量报告信令中的目标字段,目标字段是所述终端设备对测量报告信令增加的空闲字段;将业务类型信息追加在目标字段中发送至第一基站。
比如,终端设备在测量报告信令中配置一个1bit的字段:data_indicator,代表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信息,通过上述0或者1表示,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自身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决定此bit值为0或者1,1代表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较高,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较长,终端设备没有进行低迟延业务(如下载应用、息屏待机等),0代表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较低,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较短,正在进行低迟延业务(如游戏等)。其中,新增的bit数是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可调的,1bit只是举例,如果需要携带更为详细的用来反映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的信息时,可以增加更多的空闲字段,从而携带更多的信息,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获取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需求,数据传输需求包括数据接口、数据传输信道、数据传输速率中的任意一种;获取其他基站中满足数据传输需求的各个待提供基站;将各个待提供基站以及数据传输需求携带在测量报告信令中,以使得第一基站根据各个待提供基站以及数据传输需求确定第二基站。比如,终端设备在测量报告信令中可以配置更多的字段,通过这些字段传输此处获取到的数据传输需求,从而发送给第一基站,使得第一基站可以根据这些待提供基站来确定第二基站。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获取各个待提供基站的各自负载数量;根据预设数量阈值对各个待提供基站进行筛选,获取负载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的各个待提供基站。其中,预设数量阈值可以是开发人员或者运维人员预先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比如,负载数量是10000,当终端设备获取到的三个待提供基站的各自负载数量分别是20000,6000,4000;根据10000对这三个待提供基站进行筛选,获取小于预设数量阈值的各个待提供基站,从而防止切换至的第二基站依旧存在负载较大的情况,导致终端设备重新切换等。
步骤407,第一基站接收终端设备在返回的业务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包含在测量报告信令中。
相应的,第一基站可以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类型信息。
可选的,对应上述将业务类型信息携带在测量报告信令中,第一基站可以接收测量报告信令,通过读取并解析测量报告信令中的目标字段中携带的业务类型信息。
步骤408,第一基站在终端设备满足基站切换或重定向要求,且终端设备的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满足切换或重定向要求时,向终端设备返回连接指令,连接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
可选的,第一基站在终端设备满足小区切换或重定向要求,且终端设备的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也满足切换或重定向要求时,基站向终端设备返回连接指令,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切换或者重定向至不同于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减少自身的负载。
可选的,基站可以获取到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进而对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信息进行检测,比如,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信息指示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高于预设等级时,视为终端设备的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满足切换或重定向要求,其中,预设等级可以在基站侧预先设定。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测量报告信令中还包含各个待提供基站以及数据传输需求,在向终端设备返回连接指令之前,第一基站还可以根据各个待提供基站以及数据传输需求确定第二基站。
比如,基站还可以获取终端设备所在周围的其他基站的信息,当其他基站也可以向终端设备提供当前网络所需要的数据网络时,可以确定终端设备是满足基站切换或重定向要求的。比如,当终端设备需要在新基站内注册并建立新的数据承载链路,若核心网没有配置小区之间的data链路映射,或者新基站不支持N26接口,无法连接/传递LTE和NR之间的核心网数据,此时终端设备并不满足基站切换或重定向的要求,反之,若新基站内的核心网配置有小区之间的data链路映射,或者新基站支持N26接口,终端设备可以连接/传递LTE和NR之间的核心网数据,此时终端设备满足基站切换或重定向的要求,其中,新基站是终端设备所在周围的其他基站中任意一个基站。
在确定终端设备满足基站切换或重定向要求,且终端设备的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满足切换或重定向要求时,向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从而控制示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第二基站,减少自身的负载。
步骤409,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指令。
可选的,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基站下发的连接指令。
在本申请中,假设第一基站服务的各个终端中包含第一终端A,第二终端B,第三终端C,第一终端A正在做对网络的稳定性要求较高业务(如正在运行游戏应用程序),第二终端B正在进行软件下载的业务,第三终端C正在处于息屏待机状态。此时,第一基站的负载较高时,会给这三个终端下发了对其他基站进行测量的测量事件。第一终端A,第二终端B,第三终端C相应的都会返回测量报告的要求,并在测量报告中携带上述各自获取到的业务指示信息,那么,上报时第一终端A的测量报告信令中携带data_indicator为1,因为不期望发生重定向或者切换打断此时正在进行的业务,而第二终端B和第三终端C各自的测量报告信令中携带data_indicator为0,其业务可以允许发生几秒钟的网络迟延。第一基站接收到三个终端的指示后,优先向第二终端B和第三终端C发送连接指令,从而将第二终端B和第三终端C切换/重定向到其他小区,从而减轻自身负载,并且不影响UE终端A正在进行的数据业务。
步骤410,终端设备根据连接指令,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
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连接指令,并切换至或重定向至连接指令指示的第二基站。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等级越高,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将业务类型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第一基站为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基站,以使得第一基站根据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对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连接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本申请将业务类型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使得第一基站根据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下发连接指令,使得第一基站在负载较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各个终端设备各自的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向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避免将正在进行低网络迟延需求的终端设备进行重连,提高终端设备网络的稳定性。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该数据处理装置500可以用于终端设备中,以执行图2、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该数据处理装置500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所述业务类型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所述等级越高,所述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
信息发送模块502,用于将所述业务类型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基站,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所述连接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等级越高,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将业务类型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第一基站为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基站,以使得第一基站根据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对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连接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本申请将业务类型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使得第一基站根据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下发连接指令,使得第一基站在负载较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各个终端设备各自的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向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避免将正在进行低网络迟延需求的终端设备进行重连,提高终端设备网络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信息发送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和第一发送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测量报告信令,所述测量报告信令用于传输所述终端设备对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的结果;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业务类型信息携带在所述测量报告信令中发送至所述第一基站。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包括:第一获取子单元和第一发送子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测量报告信令中的目标字段,所述目标字段是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测量报告信令增加的空闲字段;
所述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将所述业务类型信息追加在所述目标字段中发送至所述第一基站。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事件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测量报告信令之前,接收所述第一基站下发的测量事件,所述测量事件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信号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事件,对所述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可选的,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三获取单元;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界面;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用界面,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
所述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用场景,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连接指令,所述连接指令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小区切换或重定向要求,且所述业务类型信息标识所述当前业务类型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等级满足切换或重定向要求时,由所述第一基站发送;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指令,将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所述第一基站的所述第二基站。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该数据处理装置600可以用于终端设备中,以执行图2、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由第一基站执行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该数据处理装置600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类型信息,所述业务类型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所述等级越高,所述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
指令返回模块602,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基站切换或重定向要求,且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满足切换或重定向要求时,向所述终端设备返回连接指令,所述连接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业务类型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等级越高,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将业务类型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第一基站为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基站,以使得第一基站根据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对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连接指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本申请将业务类型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使得第一基站根据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下发连接指令,使得第一基站在负载较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各个终端设备各自的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向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避免将正在进行低网络迟延需求的终端设备进行重连,提高终端设备网络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信息接收模块,包括:事件下发单元和信息接收单元;
所述事件下发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下发测量事件,所述测量事件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所述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测量报告信令中返回的业务类型信息。
可选的,所述信息接收单元,还用于读取所述测量报告信令中的目标字段中携带的所述业务类型信息,所述目标字段是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测量报告信令增加的空闲字段。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7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701、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702和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703的系统存储器704,以及连接系统存储器704和中央处理单元701的系统总线707。所述终端设备700还包括帮助计算机内的各个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传输/输出系统(Input/Output System,I/O系统)706,和用于存储操作系统712、应用程序713和其他程序模块714的大容量存储设备707。
所述基本传输/输出系统706包括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706和用于用户传输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之类的传输设备709。其中所述显示器706和传输设备709都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705的传输输出控制器710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701。所述基本传输/输出系统706还可以包括传输输出控制器710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鼠标、或电子触控笔等多个其他设备的传输。类似地,传输输出控制器710还提供输出到显示屏、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
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707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705的大容量存储控制器(未示出)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701。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707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为终端设备700提供非易失性存储。也就是说,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707可以包括诸如硬盘或者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驱动器之类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未示出)。
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RAM、RO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DVD(Digital Video Disc,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局限于上述几种。上述的系统存储器704和大容量存储设备707可以统称为存储器。
终端设备700可以通过连接在所述系统总线705上的网络接口单元711连接到互联网或者其它网络设备。所述存储器还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800包括发射器801,接收器802和处理器803。其中,处理器803也可以为控制器,图8中表示为“控制器/处理器803”。可选的,所述无线通信设备800还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处理器805,其中,调制解调处理器805可以包括编码器806、调制器807、解码器808和解调器809。
在一个示例中,发射器801调节(例如,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该输出采样并生成上行链路信号,该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发射给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基站。在下行链路上,天线接收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发射的下行链路信号。接收器802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等)从天线接收的信号并提供输入采样。在调制解调处理器805中,编码器806接收要在上行链路上发送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对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进行处理(例如,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调制器807进一步处理(例如,符号映射和调制)编码后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提供输出采样。解调器809处理(例如,解调)该输入采样并提供符号估计。解码器808处理(例如,解交织和解码)该符号估计并提供发送给无线通信设备800的已解码的数据和信令消息。编码器806、调制器807、解调器809和解码器808可以由合成的调制解调处理器805来实现。这些单元根据无线接入网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LTE及其他演进系统的接入技术)来进行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当无线通信设备800不包括调制解调处理器805时,调制解调处理器805的上述功能也可以由处理器803完成。
处理器803对无线通信设备8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本公开实施例中由无线通信设备800进行的处理过程。例如,处理器803还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设备侧的各个步骤,和/或本公开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其它步骤。
进一步的,无线通信设备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04,存储器804用于存储用于无线通信设备8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图8仅仅示出了无线通信设备800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无线通信设备800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调制解调处理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都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中,由基站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由终端设备或者基站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执行终端设备的控制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所述业务类型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所述等级越高,所述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
将所述业务类型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基站,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所述连接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业务类型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包括:
获取测量报告信令,所述测量报告信令用于传输所述终端设备对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的结果;
将所述业务类型信息携带在所述测量报告信令中发送至所述第一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业务类型信息携带在所述测量报告信令中发送至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获取所述测量报告信令中的目标字段,所述目标字段是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测量报告信令增加的空闲字段;
将所述业务类型信息追加在所述目标字段中发送至所述第一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测量报告信令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下发的测量事件,所述测量事件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根据所述测量事件,对所述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界面;
根据所述应用界面,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
根据所述应用场景,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连接指令,所述连接指令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小区切换或重定向要求,且所述业务类型信息标识所述当前业务类型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等级满足切换或重定向要求时,由所述第一基站发送;
根据所述连接指令,将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所述第二基站。
7.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类型信息,所述业务类型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所述等级越高,所述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
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基站切换或重定向要求,且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满足切换或重定向要求时,向所述终端设备返回连接指令,所述连接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受终端设备发送的的业务类型信息,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下发测量事件,所述测量事件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其他基站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测量报告信令中返回的业务类型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测量报告信令中返回的业务类型信息,包括:
读取所述测量报告信令中的目标字段中携带的所述业务类型信息,所述目标字段是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测量报告信令增加的空闲字段。
10.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业务类型信息,所述业务类型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所述等级越高,所述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类型信息发送至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基站,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业务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对所述终端设备下发连接指令,所述连接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
11.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类型信息,所述业务类型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业务对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其中,所述等级越高,所述终端设备容忍网络迟延的时间越长;
指令返回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小区切换或重定向要求,且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迟延容忍度的等级满足切换或重定向要求时,向所述终端设备返回连接指令,所述连接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或重定向至不同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
1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1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CN202210995881.XA 2022-08-18 2022-08-1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3617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5881.XA CN115361718A (zh) 2022-08-18 2022-08-1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5881.XA CN115361718A (zh) 2022-08-18 2022-08-1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1718A true CN115361718A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02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95881.XA Pending CN115361718A (zh) 2022-08-18 2022-08-18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6171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4042B2 (en) Frequency selection metho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es
KR101061469B1 (ko) 이동식 원거리 통신망에서 접속을 설정하는 방법
CN108092755B (zh) 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US5930241A (en) Centralized radio contro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herein an operator can select either the fixed network or the mobile to control the radio traffic therebetween
AU201035599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CN112533227A (zh) 用于体验质量测量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KR20200003095A (ko) 리포트 송신 방법, 리포트 수신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7911832B (zh) 小区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00022065A1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CN108055348B (zh) 数据传输优先级的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US9844024B2 (en) Determination of the real tracking-area when dynamic-TA techniques are applied
CN100531254C (zh) 掉话故障信息的上报方法、装置及掉话故障原因定位系统
CN108174413B (zh) 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US11122494B2 (en)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US20140235221A1 (en) Processing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processing method of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user equipment,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70214592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with a network and correspond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2010278565A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US20060262761A1 (en) Terminal condition notif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JP390272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内の遠隔装置を登録する方法
CN103748912A (zh) 频点测量控制方法、终端和基站
US10932162B2 (en)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845405A (zh) 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3220728B (zh) 维持通信业务质量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KR20180124841A (ko) D2d 기반 통신 방법 및 단말기
EP4195756A1 (en) Measurement method, measurement apparatus,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