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0061B - 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及战斗机电动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及战斗机电动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0061B
CN115360061B CN202211174670.6A CN202211174670A CN115360061B CN 115360061 B CN115360061 B CN 115360061B CN 202211174670 A CN202211174670 A CN 202211174670A CN 115360061 B CN115360061 B CN 115360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ntact
movable electromagnet
electromagnet
circui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746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60061A (zh
Inventor
王文良
佟海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chuang Kai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chuang Kai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chuang Kai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chuang Kai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746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60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60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0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60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0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 H01H47/04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for holding armature in attracted position, e.g. when initial energising circuit is interrupted; for maintaining armature in attracted position, e.g. with reduced energising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 H01H47/04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for holding armature in attracted position, e.g. when initial energising circuit is interrupted; for maintaining armature in attracted position, e.g. with reduced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6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for holding armature in attracted position, e.g. when initial energising circuit is interrupted; for maintaining armature in attracted position, e.g. with reduced energising current by changing number of serially-connected turns 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0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movable inside coil and substantially lengthwise with respect to axis thereof; movable coaxially with respect to c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01H50/443Connections to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及战斗机电动控制系统,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包括:活动电磁铁,活动电磁铁上设置有与电路系统对应设置的第一连通触点;驱动线圈,包括:分别绕置在活动电磁铁上的触发线圈和状态保持线圈;触发线圈在通电状态下驱动活动电磁铁移动,以使第一连通触点与电路系统上的触头相连通实现电路系统通电;状态保持线圈与触发线圈在通电状态下共同作用,使第一连通触点与电路系统上的触头保持接触相连;偏压件,与活动电磁铁配合相连,偏压件向活动电磁铁施加使第一连通触点与电路系统上的触头相分离的偏压力。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有效地实现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在保持状态下降低消耗电能,从而提高电磁接触器的功率有效值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及战斗机电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及战斗机电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磁接触器为一种利用电磁铁将电路做接通开启的装置,时常被使用于配线领域中。
现有技术中的电磁接触器,其内部基本上包括电磁铁、电磁线圈以及例如复归弹簧与可动感等的机构。具体而言,当使用者欲接通电磁接触器时,使用者可提供一额定电流至电磁接触器,并据以产生通过电磁线圈的电流。电磁接触器内部的电磁铁会响应于电磁线圈所流通的电流而产生磁力,以使电磁接触器的内部原先开路的接点感应磁力而导通。但是,上述电磁接触器在维持闭合位置时,需要对电磁铁持续地供给上述启动接触器的额定电流。由于启动电磁接触器需要较大的励磁电流,通过该励磁电流使接触器保持吸合状态,不但会消耗了电能,降低电力系统的功率有效值。而且,还会造成散发出的热量可能烧毁励磁线圈,降低电磁接触器使用可靠性的问题。
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一种可以用较低功率维持电磁接触器的触头保持吸合状态的自保持电磁接触器,从而提高电磁接触器的功率有效值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及战斗机电动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在保持吸合状态时,电能消耗大以及散热量大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包括:
活动电磁铁,所述活动电磁铁上设置有与电路系统对应设置的第一连通触点;所述活动电磁铁具有断开所述电路系统的断开位置,以及连通所述电路系统的连通位置;
驱动线圈,包括:分别绕置在所述活动电磁铁上的触发线圈和状态保持线圈;所述触发线圈在通电状态下驱动所述活动电磁铁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连通触点与所述电路系统上的触头相连通实现电路系统通电;所述状态保持线圈与所述触发线圈在通电状态下共同作用,使所述第一连通触点与所述电路系统上的触头保持接触相连;
偏压件,与所述活动电磁铁配合相连,所述偏压件向所述活动电磁铁施加使所述第一连通触点与所述电路系统上的触头相分离的偏压力。
可选的,所述触发线圈的其中一端与线圈电源正极相连通,所述触发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状态保持线圈以及线圈电源负极相连通;
自保持电磁接触器还包括:联动线圈切换机构,所述联动线圈切换机构用于切换所述触发线圈使其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相连,或者切换所述触发线圈使其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直接相连。
可选的,所述触发线圈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相适配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通触点;
所述联动线圈切换机构包括: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转动相连的导电转动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导电转动件另一端上的触点与所述第二连通触点相连通的驱动部件;所述第二连通触点和所述导电转动件上的触点构成常闭触头。
可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导电转动件驱动弹簧和支撑部件;所述导电转动件驱动弹簧一端与所述导电转动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件,以推动所述导电转动件上的触点与所述第二连通触点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活动电磁铁朝向所述导电转动件的一端还设置有绝缘触点断开件;
所述绝缘触点断开件为绝缘材料;在所述连通位置,所述绝缘触点断开件在所述活动电磁铁带动下,克服所述驱动部件的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二连通触点和所述导电转动件相分离。
可选的,所述活动电磁铁的其中一端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连通触点的触点支撑台;
所述偏压件包括:套置在所述活动电磁铁上的电磁铁驱动弹簧;所述电磁铁驱动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触点支撑台相连,且所述电磁铁驱动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台相连;所述活动电磁铁相对于所述固定台沿其长度方向伸缩滑动。
可选的,自保持电磁接触器,还包括:线圈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线圈电源正极和所述触发线圈之间,用于控制线圈电源启停动作。
可选的,所述状态保持线圈的匝数是所述触发线圈的4至6倍,所述触发线圈产生的启动电流是所述触发线圈和所述状态保持线圈二者产生的保持电流的4至6倍。
可选的,所述状态保持线圈的匝数是所述触发线圈的5倍。
一种战斗机电动控制系统,包括:自保持电磁接触器;以及,战斗机电路系统。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包括:
活动电磁铁,所述活动电磁铁上设置有与电路系统对应设置的第一连通触点;所述活动电磁铁具有断开所述电路系统的断开位置,以及连通所述电路系统的连通位置;
驱动线圈,包括:分别绕置在所述活动电磁铁上的触发线圈和状态保持线圈;所述触发线圈在通电状态下驱动所述活动电磁铁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连通触点与所述电路系统上的触头相连通实现电路系统通电;所述状态保持线圈与所述触发线圈在通电状态下共同作用,使所述第一连通触点与所述电路系统上的触头保持接触相连;
偏压件,与所述活动电磁铁配合相连,所述偏压件向所述活动电磁铁施加使所述第一连通触点与所述电路系统上的触头相分离的偏压力。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活动电磁铁上分别设置触发线圈和状态保持线圈,通过上述驱动线圈和偏压件分别驱动活动电磁铁动作从而实现电路系统的连通和断开动作,并控制电流在触发线圈和状态保持线圈上不同的流动方向。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有效地实现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在驱动活动电磁铁动作从而接通电磁接触器时,可以通过触发线圈产生较大的电磁力,进而推动活动电磁铁从断开位置移动至连通位置。在活动电磁铁移动至连通位置之后,活动电磁铁会带动触发线圈和状态保持线圈串联在一起。由于,活动电磁铁从断开位置移动至连通位置只有触发线圈在工作,触发线圈所需要的启动电流大于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在保持状态下触发线圈和状态保持线圈共同产生的保持电流,所以本发明中的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可以有效地在保持状态下降低电流、降低消耗电能,从而提高电磁接触器的功率有效值和安全性。
2.本发明提供的自保持电磁接触器,所述触发线圈的其中一端与线圈电源正极相连通,所述触发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状态保持线圈以及线圈电源负极相连通;自保持电磁接触器还包括:联动线圈切换机构,所述联动线圈切换机构用于切换所述触发线圈使其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相连,或者切换所述触发线圈使其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直接相连。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联动线圈切换机构可以有效地实现将触发线圈直接与线圈电源负极相连,以及触发线圈与状态保持线圈串联之后再与线圈电源负极相连。
因为F电1=I1×N1×e,其中,F电1为在触发线圈中产生的电磁吸引力、N1为触发线圈的线圈匝数、I1为通过触发线圈的电流值、e为线圈电磁力系数;另外,因为F电2=I2×e,其中,F电2为在触发线圈和状态保持线圈中产生的电磁吸引力、N1为触发线圈的线圈匝数、N2为状态保持线圈的线圈匝数、I2为通过触发线圈和状态保持线圈的电流值、e为线圈电磁力系数。另外,上述F电1产生的电磁吸力需要大于偏压件和驱动部件产生的力量之和,才能驱动活动电磁铁从断开位置移动至连通位置。上述F电2产生的电磁吸力需要大于偏压件和驱动部件产生的力量之和,才能驱动活动电磁铁保持在连通位置。由上述公式可知,具有更多线圈匝数的线圈所需要的电流更少,所以可以达到降低电流、降低消耗电能,从而提高电磁接触器的功率有效值和安全性的目的。而且,由于在断开位置时,第一连通触点和电路系统上的触头之间的距离较大,所以活动电磁铁所需要的从断开位置移动至连通位置所需的F电1也大于用于维持连通位置的F电2的电磁力。所以,用于维持活动电磁铁保持断开位置的F电2较小,也可以有效地进一步降低电流、降低消耗电能,从而提高电磁接触器的功率有效值和安全性。
3.本发明提供的自保持电磁接触器,所述触发线圈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相适配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通触点;所述联动线圈切换机构包括: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转动相连的导电转动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导电转动件另一端上的触点与所述第二连通触点相连通的驱动部件;所述第二连通触点和所述导电转动件上的触点构成常闭触头。
在本发明中,通过转轴将导电转动件与线圈电源负极相连,导电转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通触点对应设置,从而实现触发线圈和状态保持线圈串联后再与线圈电源负极相连,或者触发线圈直接与线圈电源负极相连。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
4.本发明提供的自保持电磁接触器,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导电转动件驱动弹簧和支撑部件;所述导电转动件驱动弹簧一端与所述导电转动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件,以推动所述导电转动件上的触点与所述第二连通触点相连通。
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导电转动件驱动弹簧可以稳定可靠地保持导电转动件上的触点与第二连通触点相连通。
5.本发明提供的自保持电磁接触器,所述活动电磁铁朝向所述导电转动件的一端还设置有绝缘触点断开件;所述绝缘触点断开件为绝缘材料;在所述连通位置,所述绝缘触点断开件在所述活动电磁铁带动下,克服所述驱动部件的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二连通触点和所述导电转动件相分离。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活动电磁铁朝向导电转动件的一端设置有绝缘触点断开件,该绝缘触点断开件可以为顶杆结构或者为设置在活动电磁铁端部的绝缘涂层。该绝缘触点断开件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活动电磁铁和导电转动件电连接,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对导电转动件进行限位,从而保证导电转动件与第二连通触点准确可靠地相连通。
6.本发明提供的自保持电磁接触器,所述活动电磁铁的其中一端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连通触点的触点支撑台;所述偏压件包括:套置在所述活动电磁铁上的电磁铁驱动弹簧;所述电磁铁驱动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触点支撑台相连,且所述电磁铁驱动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台相连;所述活动电磁铁相对于所述固定台沿其长度方向伸缩滑动。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活动电磁铁的端部设置触点支撑台,并将触点支撑台设置在该触点支撑台上。并通过电磁铁驱动弹簧驱动活动电磁铁从连通位置移动至断开位置,并保持在上述断开位置。上述设置可以简单可靠地驱动活动电磁铁移动。
7.本发明提供的战斗机电动控制系统,包括:自保持电磁接触器;以及,战斗机电路系统。在本发明中,由于战斗机供电系统提供的电量有限,所以战斗机要充分考虑各个用电设备的耗电量,从而提高战斗机的功率有效值。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可以有效地在接触器保持吸合状态时,降低励磁电流,从而提高战斗机的功率有效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线圈控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下,电磁接触器关闭时的自保持电磁接触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线圈控制开关处于接通状态下,电磁接触器保持开启时的自保持电磁接触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活动电磁铁;2-第一连通触点;3-触发线圈;4-状态保持线圈;5-偏压件;6-线圈电源正极;7-线圈电源负极;8-第二连通触点;9-转轴;10-导电转动件;11-导电转动件驱动弹簧;12-支撑部件;13-绝缘触点断开件;14-触点支撑台;15-固定台;16-线圈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记载了一种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
活动电磁铁1,所述活动电磁铁1上设置有与电路系统对应设置的第一连通触点2;所述活动电磁铁1具有断开所述电路系统的断开位置,以及连通所述电路系统的连通位置;
线圈控制开关16,设置在所述线圈电源正极6和所述触发线圈3之间,用于控制线圈电源启停动作;
驱动线圈,包括:分别绕置在所述活动电磁铁1上的触发线圈3和状态保持线圈4;所述触发线圈3在通电状态下驱动所述活动电磁铁1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连通触点2与所述电路系统上的触头相连通实现电路系统通电;所述状态保持线圈4与所述触发线圈3在通电状态下共同作用,使所述第一连通触点2与所述电路系统上的触头保持接触相连;
偏压件5,与所述活动电磁铁1配合相连,所述偏压件5向所述活动电磁铁1施加使所述第一连通触点2与所述电路系统上的触头相分离的偏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活动电磁铁1的其中一端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连通触点2的触点支撑台14;所述偏压件5包括:套置在所述活动电磁铁1上的电磁铁驱动弹簧;所述电磁铁驱动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触点支撑台14相连,且所述电磁铁驱动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台15相连;所述活动电磁铁1相对于所述固定台15沿其长度方向伸缩滑动;
联动线圈切换机构,所述触发线圈3的其中一端与线圈电源正极6相连通,所述触发线圈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状态保持线圈4以及线圈电源负极7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联动线圈切换机构用于切换所述触发线圈3使其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7相连,或者切换所述触发线圈3使其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7直接相连。
具体地说,所述触发线圈3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7相适配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通触点8;所述联动线圈切换机构包括:一端通过转轴9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7转动相连的导电转动件1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导电转动件10另一端上的触点与所述第二连通触点8相连通的驱动部件;所述第二连通触点8和所述导电转动件10上的触点构成常闭触头。上述驱动部件包括:导电转动件驱动弹簧11和支撑部件12;所述导电转动件驱动弹簧11一端与所述导电转动件1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件12,以推动所述导电转动件10上的触点与所述第二连通触点8相连通。另外,为了防止活动电磁铁1和导电转动件10电连接,同时对导电转动件10进行限位,从而保证导电转动件10与第二连通触点8准确可靠地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触点断开件13为绝缘杆;在所述连通位置,所述绝缘触点断开件13在所述活动电磁铁1带动下,克服所述驱动部件的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二连通触点8和所述导电转动件10相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状态保持线圈4的匝数是所述触发线圈3的5倍,所述触发线圈3产生的启动电流是所述触发线圈3和所述状态保持线圈4二者产生的保持电流的5倍。上述设计既可以保证自保持电磁接触器通过大电流启动的可靠性,还可以实现以较小电流长期保持电磁接触器的可靠运行,从而达到使电磁接触器长期工作同时节约电能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电磁铁1的动作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在线圈控制开关16未闭合状态下,活动电磁铁1在电磁铁驱动弹簧的作用下,第一连通触点2远离电路系统上的触头,此时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处于断开状态。且,第二连通触点8和所述导电转动件10上的触点处于接通状态。
在线圈控制开关16闭合时,电流I1经过触发线圈3以及第二连通触点8和导电转动件10,在触发线圈3中产生F电1,该F电1产生的电磁吸力大于电磁铁驱动弹簧和导电转动件驱动弹簧11的弹力之和,从而通过活动电磁铁1带动第一连通触点2朝向电路系统上的触头移动,实现接通电路系统的目的。
如图2所示,在线圈控制开关16闭合后,活动电磁铁1端部的绝缘杆推动导电转动件10从而使作为常闭触头的第二连通触点8和导电转动件10上的触点相分离,此时状态保持线圈4和触发线圈3串联在一起。上述状态保持线圈4和触发线圈3在I2的作用下产生电磁吸力F电2从而使第一连通触点2和电路系统上的触头保持相连。
因为F电1=I1×N1×e,其中,F电1为在触发线圈3中产生的电磁吸引力、N1为触发线圈3的线圈匝数、I1为通过触发线圈3的电流值、e为线圈电磁力系数;另外,因为F电2=I2×N1+N2×e,其中,F电2为在触发线圈3和状态保持线圈4中产生的电磁吸引力、N1为触发线圈3的线圈匝数、N2为状态保持线圈4的线圈匝数、I2为通过触发线圈3和状态保持线圈4的电流值、e为线圈电磁力系数。上述F电1产生的电磁吸力需要大于偏压件5和驱动部件产生的力量之和,才能驱动活动电磁铁1从断开位置移动至连通位置。上述F电2产生的电磁吸力需要大于偏压件5和驱动部件产生的力量之和,才能驱动活动电磁铁1保持在连通位置。由上述公式可知,具有更多线圈匝数的线圈所需要的电流更少,所以可以达到降低电流、降低消耗电能,从而提高电磁接触器的功率有效值和安全性的目的。而且,由于在断开位置时,第一连通触点2和电路系统上的触头之间的距离较大,所以活动电磁铁1所需要的从断开位置移动至连通位置所需的F电1也大于用于维持连通位置的F电2的电磁力。所以,用于维持活动电磁铁1保持断开位置的F电2较小,也可以有效地进一步降低电流、降低消耗电能,从而提高电磁接触器的功率有效值和安全性。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对偏压件5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偏压件5还可以为驱动活动电磁铁1沿其长度方向伸缩动作的磁性元件,或者还可以为液压驱动件、电控驱动件。
在本实施例中,对联动线圈切换机构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手动操作的方式切换所述触发线圈3使其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7相连,或者切换所述触发线圈3使其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7直接相连。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对驱动部件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驱动部件还可以为驱动活动电磁铁1沿其长度方向伸缩动作的磁性元件,或者还可以为液压驱动件、电控驱动件。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对是否设置绝缘触点断开件13不做具体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活动电磁铁1的端部不设置绝缘触点断开件13。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对绝缘触点断开件13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绝缘触点断开件13还可以为设置在活动电磁铁1端部的绝缘涂层。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对状态保持线圈4和触发线圈3之间的线圈匝数倍数不做具体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状态保持线圈4的匝数是所述触发线圈3的4倍或者是6倍,所述触发线圈3产生的启动电流是所述触发线圈3和所述状态保持线圈4二者产生的保持电流的4或者6倍。
实施例2
一种战斗机电动控制系统,包括:自保持电磁接触器;以及,战斗机电路系统。
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如图1所示,其包括:
活动电磁铁1,所述活动电磁铁1上设置有与电路系统对应设置的第一连通触点2;所述活动电磁铁1具有断开所述电路系统的断开位置,以及连通所述电路系统的连通位置;
线圈控制开关16,设置在所述线圈电源正极6和所述触发线圈3之间,用于控制线圈电源启停动作;
驱动线圈,包括:分别绕置在所述活动电磁铁1上的触发线圈3和状态保持线圈4;所述触发线圈3在通电状态下驱动所述活动电磁铁1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连通触点2与所述电路系统上的触头相连通实现电路系统通电;所述状态保持线圈4与所述触发线圈3在通电状态下共同作用,使所述第一连通触点2与所述电路系统上的触头保持接触相连;
偏压件5,与所述活动电磁铁1配合相连,所述偏压件5向所述活动电磁铁1施加使所述第一连通触点2与所述电路系统上的触头相分离的偏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活动电磁铁1的其中一端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连通触点2的触点支撑台14;所述偏压件5包括:套置在所述活动电磁铁1上的电磁铁驱动弹簧;所述电磁铁驱动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触点支撑台14相连,且所述电磁铁驱动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台15相连;所述活动电磁铁1相对于所述固定台15沿其长度方向伸缩滑动;
联动线圈切换机构,所述触发线圈3的其中一端与线圈电源正极6相连通,所述触发线圈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状态保持线圈4以及线圈电源负极7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联动线圈切换机构用于切换所述触发线圈3使其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7相连,或者切换所述触发线圈3使其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7直接相连。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5)

1.一种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活动电磁铁(1),所述活动电磁铁(1)上设置有与电路系统对应设置的第一连通触点(2);所述活动电磁铁(1)具有断开所述电路系统的断开位置,以及连通所述电路系统的连通位置;
驱动线圈,包括:分别绕置在所述活动电磁铁(1)上的触发线圈(3)和状态保持线圈(4);所述触发线圈(3)在通电状态下驱动所述活动电磁铁(1)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连通触点(2)与所述电路系统上的触头相连通实现电路系统通电;所述状态保持线圈(4)与所述触发线圈(3)在通电状态下共同作用,使所述第一连通触点(2)与所述电路系统上的触头保持接触相连;
偏压件(5),与所述活动电磁铁(1)配合相连,所述偏压件(5)向所述活动电磁铁(1)施加使所述第一连通触点(2)与所述电路系统上的触头相分离的偏压力;
所述触发线圈(3)的其中一端与线圈电源正极(6)相连通,所述触发线圈(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状态保持线圈(4)以及线圈电源负极(7)相连通;
自保持电磁接触器还包括:联动线圈切换机构,所述联动线圈切换机构用于切换所述触发线圈(3)使其与状态保持线圈串联之后再与线圈电源负极相连,或者切换所述触发线圈(3)使其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7)直接相连;
所述触发线圈(3)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7)相适配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通触点(8);
所述联动线圈切换机构包括:一端通过转轴(9)与所述线圈电源负极(7)转动相连的导电转动件(1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导电转动件(10)另一端上的触点与所述第二连通触点(8)相连通的驱动部件;所述第二连通触点(8)和所述导电转动件(10)上的触点构成常闭触头;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导电转动件驱动弹簧(11)和支撑部件(12);所述导电转动件驱动弹簧(11)一端与所述导电转动件(1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件(12),以推动所述导电转动件(10)上的触点与所述第二连通触点(8)相连通;
所述活动电磁铁(1)朝向所述导电转动件(10)的一端还设置有绝缘触点断开件(13);
所述绝缘触点断开件(13)为绝缘材料;在所述连通位置,所述绝缘触点断开件(13)在所述活动电磁铁(1)带动下,克服所述驱动部件的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二连通触点(8)和所述导电转动件(10)上的触点相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电磁铁(1)的其中一端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连通触点(2)的触点支撑台(14);
所述偏压件(5)包括:套置在所述活动电磁铁(1)上的电磁铁驱动弹簧;所述电磁铁驱动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触点支撑台(14)相连,且所述电磁铁驱动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台(15)相连;所述活动电磁铁(1)相对于所述固定台(15)沿其长度方向伸缩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线圈控制开关(16),设置在所述线圈电源正极(6)和所述触发线圈(3)之间,用于控制线圈电源启停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保持线圈(4)的匝数是所述触发线圈(3)的4至6倍,所述触发线圈(3)产生的启动电流是所述触发线圈(3)和所述状态保持线圈(4)二者产生的保持电流的4至6倍。
5.一种战斗机电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自保持电磁接触器;以及,
战斗机电路系统。
CN202211174670.6A 2022-09-26 2022-09-26 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及战斗机电动控制系统 Active CN115360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4670.6A CN115360061B (zh) 2022-09-26 2022-09-26 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及战斗机电动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4670.6A CN115360061B (zh) 2022-09-26 2022-09-26 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及战斗机电动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0061A CN115360061A (zh) 2022-11-18
CN115360061B true CN115360061B (zh) 2023-03-21

Family

ID=84008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74670.6A Active CN115360061B (zh) 2022-09-26 2022-09-26 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及战斗机电动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6006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53052U (zh) * 2013-11-04 2014-04-16 温子荣 一种合闸接触器
CN104952670A (zh) * 2015-05-28 2015-09-30 上海法雷奥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开关及起动机
CN106252157A (zh) * 2016-08-31 2016-12-21 宁波永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17035A (en) * 1956-04-23 1959-07-22 Rotax Ltd Electromagnetically-actuated electric switches
US5539608A (en) * 1993-02-25 1996-07-23 Eat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interlock for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JP2005285387A (ja) * 2004-03-29 2005-10-13 Tzo-Ing Lin 磁力構造を具有する電子式スイッチブレーカ
CN103597567A (zh) * 2011-06-20 2014-02-19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3854927B (zh) * 2012-12-04 2017-07-11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 车辆起动机及其电磁开关
JP2014112482A (ja) * 2012-12-05 2014-06-19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電磁接触器
CN205172788U (zh) * 2015-07-09 2016-04-20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起动器及其电磁开关
CN105551893A (zh) * 2016-01-29 2016-05-04 浙江奥凯电气有限公司 直流接触器的电磁机构
CN107610980B (zh) * 2017-09-20 2019-05-24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继电器及使用该继电器的动力电池电路
US11450497B2 (en) * 2017-11-21 2022-09-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device for starter
CN110739183A (zh) * 2019-10-15 2020-01-31 宁波雷自达电器有限公司 汽车起动机及其电磁开关
CN211788828U (zh) * 2020-01-09 2020-10-27 嘉兴赛铁龙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磁接触器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53052U (zh) * 2013-11-04 2014-04-16 温子荣 一种合闸接触器
CN104952670A (zh) * 2015-05-28 2015-09-30 上海法雷奥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开关及起动机
CN106252157A (zh) * 2016-08-31 2016-12-21 宁波永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0061A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8101B (zh) 微型开关
CN110462779A (zh) 电磁继电器
EP4030458A1 (en) Direct current contactor and automobile
CN115172104B (zh) 一种桥式双断点接触器、断路器
CN109920665B (zh) 一种电磁轴心锁电力开关装置
EP3958283B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apable of resisting short-circuit current
CN115360061B (zh) 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及战斗机电动控制系统
CN215580511U (zh) 双电源切换开关
CN108550503A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
CN101840817B (zh) 电动三轮车电源开关用双稳态磁保持接触器
RU2630781C2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е переключ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реле, включающее в себя ферромагнитный или магнитный якорь, имеющий конусообразный участок
CN101582353B (zh) 断路器电磁式短路保护机构
CN109427509B (zh) 继电器
CN109786179B (zh) 一种用于直流电源管理的双稳态继电器
CN211045348U (zh) 一种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CN207381334U (zh) 一种卧式双触继电器
CN215869244U (zh)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
CN219163281U (zh) 一种稳定接触的磁保持继电器结构
CN220509924U (zh) 一种分合闸结构及接触器
CN211529866U (zh) 一种具有直动式永磁操动机构的真空断路器
CN213242382U (zh) 一种小型化的单极电保持真空接触器
CN110098090A (zh) 一种多功能节能继电器
CN219873375U (zh) 一种永磁触头及开关装置
CN218730686U (zh) 一种磁保持接触器
CN218920053U (zh) 一种应用于晃电治理储能快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