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50443A -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50443A
CN115350443A CN202211082888.9A CN202211082888A CN115350443A CN 115350443 A CN115350443 A CN 115350443A CN 202211082888 A CN202211082888 A CN 202211082888A CN 115350443 A CN115350443 A CN 115350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rotating plat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28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50443B (zh
Inventor
龚青梅
蒋巍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CMU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C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CMU filed Critical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CMU
Priority to CN2022110828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504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50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0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50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0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0178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for active exercising, the apparatus being also usable for passive exerci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37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lowe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0181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comprising additional means assisting the user to overcome part of the resisting force, i.e. assisted-active exerci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63B22/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movable endless bands, e.g. treadmi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康复训练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靠近底部位设置有跑板;所述跑板的之间安装有跑带;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固连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面均固连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相对的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远离安装板,且靠近底部的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的转动板远离安装板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带;通过固定带带动患者的大腿和小腿跟随者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运动,来训练校正患者行走时姿态,从而达到减少患者前期训练时间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康复训练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许多因为疾病或事故而导致下肢的瘫痪的患者,有了重新恢复下肢功能的可能,但刚完成治疗的患者,并不能立刻恢复行动能力,仍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才能一步步的恢复下肢的功能。
现有技术也提出一些解决方案,许多医院都会配备专门用于患者康复训练的仪器,通过仪器辅助患者站立,并在患者训练行走时,给予患者支撑,降低患者训练前期的不适感,并在之后的训练中减少对患者辅助,直至训练患者能够完全自主的行走。
现有技术中对患者的初期辅助多为供患者提供支撑,来辅助患者训练,但仅通过提供支撑,仍不足以让患者完全适应训练,患者人需要在训练中不断校正其自身行走姿态,才能够更好的适应行走时的不适感。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靠近底部位设置有跑板;所述跑板的之间安装有跑带;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固连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面均固连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相对的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表面靠近底部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的转动板远离安装板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带;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均与外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多余赘述;工作时,长时间卧床或瘫痪的患者,在完成治疗后,仍不能直接恢复行走能力,需要进行一段时间康复训练,才能重新获得行走能力,为了辅助患者尽快完成康复训练,并恢复行走能力,可使用本发明辅助患者进行初期的康复训练,首先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将大腿与第一转动板之间通过固定带固定,再将患者的小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通过固定带固定,当医护人员完成固定后,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继续搀扶患者,或让患者通过抓握支撑杆以支撑自身,然后医务人员再启动外部电机,再由外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各自转动,以模拟人行走时的姿态,并通过固定带带动患者的大腿和小腿跟随者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运动,来训练校正患者行走时姿态,从而达到减少患者前期训练时间的作用,而支撑架底部跑带,则可以在患者训练行走时,提供支撑,并在患者行走时,被患者的脚部带动,而向后运动,使患者的位置保持固定,从而使患者能够在原地完成训练,以减少训练场地需要的空间,进而节省医院的开支。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的远离安装板的一侧表面均固连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安装板一端螺纹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外部且远离螺纹杆的一端转动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套杆一侧表面与固定带的两端固连;工作时,不同患者其腿部的尺寸不一,为了使患者的脚部能够正常行走跑带上,就需要调整患者的腿部与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的距离,此时医护人员便可旋转套杆,使套杆沿着螺杆的轴向方向运动,当套杆带动连接板运动至合适位置时,停止旋转套杆,并摆正连接板,之后医护人员再通过固定带,将患者的腿部与连接板的表面固定,从而实现通过套杆调整连接板与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的距离,以实现不用身材的患者的脚部都能正确落在跑带表面,防止由于患者的脚部没有落在跑带表面,而造成患者无法正常训练。
优选的,所述套杆远离螺纹杆的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壁贯穿连接有顶块;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滑槽的槽底之间固连有第一弹簧;工作时,当医务人员将患者的腿部与连接板表面固定后,患者的腿部会挤压顶盖,使顶盖向着滑槽槽底的方向运动,在顶盖运动的过程中,顶盖会挤压顶块,使顶块挤压套杆与连接板转动连接的位置,从而限制连接板的转动,进而完成对连接板的固定,防止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运动时,连接板不停晃动,而导致患者产生不适感。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于固定带两侧固连有成对的弹性杆;所述弹性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连有球形壳体;所述球形壳体内设置有弹性球;工作时,当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运动时,会带动连接板一同运动,而连接板运动时,则会带动弹性杆发生晃动,弹性杆的晃动则会带动球形壳体和其内部的弹性球晃动,通过球形壳体的晃动,从而使得球形壳体不断的敲击患者的腿部,而球形壳体内的弹性球则不断撞击球形壳体的内壁,使球形壳体的壳体发生震动,使其接触患者腿部时,能够起到按摩的作用,进而刺激患者的腿部,使患者训练时,能够不断恢复对腿部的感知,帮助患者尽快完成康复训练。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的内侧固连有均匀设置的气囊;所述气囊的表面固连有均匀设置的凸起;工作时,当医护人员将患者的腿部通过固定带固定至连接板表面时,固定带表面的气囊与患者的腿部接触,通过气囊表面的凸起挤压患者的腿部,提高固定带的固定效果,气囊则可以减少患者与固定带表面的接触面积,防止腿部与固定带贴合过于紧密,导致贴合处不透气,进而使患者感觉贴合处出现闷热感。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连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连有液压缸;所述跑板的底面于液压缸对应位置固连有横板;所述横板与液压缸的活塞杆固连;工作时,当医护人员需要训练患者应对不同坡度,也能够正常行走时,可启动液压缸,使液压缸的活塞杆带动横板,再由横板带动跑板上升,从而使跑板和跑带与地面呈现一定的角度,从而增加患者训练的难度,训练患者能够在不同坡度的表面正常行走。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两侧固连有一对对称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一侧表面固连有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表面套接有牵引绳;工作时,医护人员完成患者腿部的固定后,再将牵引绳固定在患者的脚部,使得第二转动板在运动时,能够对患者的脚部起到牵拉作用,使患者的抬脚更加轻松,进一步的提高对患者初期训练时辅助作用,进而降低患者初步训练时的不适感。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牵引绳的底端固连有后掌套;另一个所述牵引绳的底端设置有前掌套;所述前掌套和后掌套的顶面均固连有松紧带;所述前掌套靠近后掌套的一端固连有延长板,且延长板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延长板与后掌套滑动连接;工作时,为了方便将牵引绳与患者的脚部固定,医护人员可将患者的脚后跟塞入后掌套内,并通过松紧带固定,再将患者的前脚掌塞入前掌套内,并用送松紧带固定,期间医护人员也可通过延长板调节前掌套与后掌套的之间距离,来适配患者不同大小的脚部,进而方便医护人员将牵引绳与患者的脚部连接,提高本发明的通用性。
优选的,所述前掌套远离后掌套的一端固连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牵引绳固连;工作时,患者在训练时,每一次落脚,患者的前脚掌都需要用力下压前掌套,以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使得前掌套能正常的接触跑带,从而训练患者的腿部力量,提高对腿部的训练效果。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上述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医护人员先旋转套杆,使套杆向着远离螺纹杆方向运动,当套杆至合适位置后,医护人员停止旋转套杆,并摆正连接板;
S2、之后医护人员再搀扶患者至跑带上,并帮助患者分别将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表面的固定带绑在患者大腿与小腿上,再通过延长板调整好前掌套与后掌套之间的间距后,将延长板与后掌套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将患者的脚通过松紧带固定在前掌套与后掌套的顶面;
S3、患者的腿部和脚部固定完成后,在医护人员检查无误后,启动外部电机,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转动,以模拟人行走时姿态,从而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训练期间,医护人员始终搀扶患者,在患者出现突发状况时,提供即使的帮助,通过本发明辅助训练患者,以减少患者前期训练的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固定带带动患者的大腿和小腿跟随者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运动,来训练校正患者行走时姿态,从而达到减少患者前期训练时间的作用,而支撑架底部跑带,则可以在患者训练行走时,提供支撑,并在患者行走时,被患者的脚部带动,而向后运动,使患者的位置保持固定,从而使患者能够在原地完成训练,以减少训练场地需要的空间,进而节省医院的开支。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套杆调整连接板与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的距离,以实现不用身材的患者的脚部都能正确落在跑带表面,防止由于患者的脚部没有落在跑带表面,而造成患者无法正常训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牵引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中:1、支撑架;2、跑板;3、跑带;4、支撑杆;5、安装板;6、第一转动板;7、第二转动板;8、固定带;9、螺纹杆;10、套杆;11、连接板;12、滑槽;13、顶块;14、顶盖;15、第一弹簧;16、弹性杆;17、球形壳体;18、弹性球;19、气囊;20、凸起;21、底板;22、液压缸;23、横板;24、横杆;25、牵引杆;26、牵引绳;27、后掌套;28、前掌套;29、松紧带;30、延长板;31、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靠近底部位设置有跑板2;所述跑板2的中部安装有跑带3;所述支撑架1的两侧固连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顶面均固连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相对的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6;所述第一转动板6的表面靠近底部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7;所述第一转动板6与第二的转动板远离安装板5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带8;所述第一转动板6与第二转动板7均与外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多余赘述;工作时,长时间卧床或瘫痪的患者,在完成治疗后,仍不能直接恢复行走能力,需要进行一段时间康复训练,才能重新获得行走能力,为了辅助患者尽快完成康复训练,并恢复行走能力,可使用本发明辅助患者进行初期的康复训练,首先医护人员帮助帮助患者将大腿与第一转动板6之间通过固定带8固定,再将患者的小腿与第二转动板7之间通过固定带8固定,当医护人员完成固定后,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继续搀扶患者,或让患者通过抓握支撑杆4以支撑自身,然后医务人员再启动外部电机,再由外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板6与第二转动板7,各自转动,以模拟人行走时的姿态,并通过固定带8带动患者的大腿和小腿跟随者第一转动板6和第二转动板7运动,来训练校正患者行走时姿态,从而达到减少患者前期训练时间的作用,而支撑架1底部跑带3,则可以在患者训练行走时,提供支撑,并在患者行走时,被患者的脚部带动,而向后运动,使患者的位置保持固定,从而使患者能够在原地完成训练,以减少训练场地需要的空间,进而节省医院的开支。
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中所述第一转动板6与第二转动板7的远离安装板5的一侧表面均固连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远离安装板5一端螺纹连接有套杆10;所述套杆10外部且远离螺纹杆9的一端转动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远离套杆10一侧表面与固定带8的两端固连;工作时,不同患者其腿部的尺寸不一,为了使患者的脚部能够正常行走跑带3上,就需要调整患者的腿部与第一转动板6与第二转动板7之间的距离,此时医护人员便可旋转套杆10,使套杆10沿着螺杆的轴向方向运动,当套杆10带动连接板11运动至合适位置时,停止旋转套杆10,并摆正连接板11,之后医护人员再通过固定带8,将患者的腿部与连接板11的表面固定,从而实现通过套杆10调整连接板11与第一转动板6与第二转动板7之间的距离,以实现不用身材的患者的脚部都能正确落在跑带3表面,防止由于患者的脚部没有落在跑带3表面,而造成患者无法正常训练。
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中所述套杆10远离螺纹杆9的一端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槽壁贯穿连接有顶块13;所述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顶盖14;所述顶盖14与滑槽12的槽底之间固连有第一弹簧15;工作时,当医务人员将患者的腿部与连接板11表面固定后,患者的腿部会挤压顶盖14,使顶盖14向着滑槽12槽底的方向运动,在顶盖14运动的过程中,顶盖14会挤压顶块13,使顶块13挤压套杆10与连接板11转动连接的位置,从而限制连接板11的转动,进而完成对连接板11的固定,防止第一转动板6与第二转动板7运动时,连接板11不停晃动,而导致患者产生不适感。
如图1和图4所示,其中所述连接板11于固定带8两侧固连有成对的弹性杆16;所述弹性杆16远离连接板11的一端固连有球形壳体17;所述球形壳体17内设置有弹性球18;工作时,当第一转动板6与第二转动板7运动时,会带动连接板11一同运动,而连接板11运动时,则会带动弹性杆16发生晃动,弹性杆16的晃动则会带动球形壳体17和其内部的弹性球18晃动,通过球形壳体17的晃动,从而使得球形壳体17不断的敲击患者的腿部,而球形壳体17内的弹性球18则不断撞击球形壳体17的内壁,使球形壳体17的壳体发生震动,使其接触患者腿部时,能够起到按摩的作用,进而刺激患者的腿部,使患者训练时,能够不断恢复对腿部的感知,帮助患者尽快完成康复训练。
如图5所示,其中所述固定带8的内侧固连有均匀设置的气囊19;所述气囊19的表面固连有均匀设置的凸起20;工作时,当医护人员将患者的腿部通过固定带8固定至连接板11表面时,固定带8表面的气囊19与患者的腿部接触,通过气囊19表面的凸起20挤压患者的腿部,提高固定带8的固定效果,气囊19则可以减少患者与固定带8表面的接触面积,防止腿部与固定带8贴合过于紧密,导致贴合处不透气,进而使患者感觉贴合处出现闷热感。
如图1所示,其中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固连有底板21;所述底板21的顶面固连有液压缸22;所述跑板2的底面于液压缸22对应位置固连有横板23;所述横板23与液压缸22的活塞杆固连;工作时,当医护人员需要训练患者应对不同坡度,也能够正常行走时,可启动液压缸22,使液压缸22的活塞杆带动横板23,再由横板23带动跑板2上升,从而使跑板2和跑带3与地面呈现一定的角度,从而增加患者训练的难度,训练患者能够在不同坡度的表面正常行走。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二转动板7的两侧固连有一对对称的横杆24;所述横杆24的一侧表面固连有牵引杆25;所述牵引杆25的表面套接有牵引绳26;工作时,医护人员完成患者腿部的固定后,再将牵引绳26固定在患者的脚部,使得第二转动板7在运动时,能够对患者的脚部起到牵拉作用,使患者的抬脚更加轻松,进一步的提高对患者初期训练时辅助作用,进而降低患者初步训练时的不适感。
如图6所示,其中其中一个所述牵引绳26的底端固连有后掌套27;另一个所述牵引绳26的底端设置有前掌套28;所述前掌套28和后掌套27的顶面均固连有松紧带29;所述前掌套28靠近后掌套27的一端固连有延长板30,且延长板30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延长板30与后掌套27滑动连接;工作时,为了方便将牵引绳26与患者的脚部固定,医护人员可将患者的脚后跟塞入后掌套27内,并通过松紧带29固定,再将患者的前脚掌塞入前掌套28内,并用送松紧带29固定,期间医护人员也可通过延长板30调节前掌套28与后掌套27的之间距离,来适配患者不同大小的脚部,进而方便医护人员将牵引绳26与患者的脚部连接,提高本发明的通用性。
如图6所示,其中所述前掌套28远离后掌套27的一端固连有第二弹簧31;所述第二弹簧31与牵引绳26固连;工作时,患者在训练时,每一次落脚,患者的前脚掌都需要用力下压前掌套28,以克服第二弹簧31的弹力,使得前掌套28能正常的接触跑带3,从而训练患者的腿部力量,提高对腿部的训练效果。
如图7所示,其中一种康复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上述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医护人员先旋转套杆10,使套杆10向着远离螺纹杆9方向运动,当套杆10至合适位置后,医护人员停止旋转套杆10,并摆正连接板11;
S2、之后医护人员再搀扶患者至跑带3上,并帮助患者分别将第一转动板6和第二转动板7表面的固定带8绑在患者大腿与小腿上,再通过延长板30调整好前掌套28与后掌套27之间的间距后,将延长板30与后掌套27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将患者的脚通过松紧带29固定在前掌套28与后掌套27的顶面;
S3、患者的腿部和脚部固定完成后,在医护人员检查无误后,启动外部电机,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板6与第二转动板7转动,以模拟人行走时姿态,从而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训练期间,医护人员始终搀扶患者,在患者出现突发状况时,提供即使的帮助,通过本发明辅助训练患者,以减少患者前期训练的时间。
工作时,长时间卧床或瘫痪的患者,在完成治疗后,仍不能直接恢复行走能力,需要进行一段时间康复训练,才能重新获得行走能力,为了辅助患者尽快完成康复训练,并恢复行走能力,可使用本发明辅助患者进行初期的康复训练,首先医护人员帮助帮助患者将大腿与第一转动板6之间通过固定带8固定,再将患者的小腿与第二转动板7之间通过固定带8固定,当医护人员完成固定后,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继续搀扶患者,或让患者通过抓握支撑杆4以支撑自身,然后医务人员再启动外部电机,再由外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板6与第二转动板7,各自转动,以模拟人行走时的姿态,并通过固定带8带动患者的大腿和小腿跟随者第一转动板6和第二转动板7运动,来训练校正患者行走时姿态,从而达到减少患者前期训练时间的作用,而支撑架1底部跑带3,则可以在患者训练行走时,提供支撑,并在患者行走时,被患者的脚部带动,而向后运动,使患者的位置保持固定,从而使患者能够在原地完成训练,以减少训练场地需要的空间,进而节省医院的开支。
不同患者其腿部的尺寸不一,为了使患者的脚部能够正常行走跑带3上,就需要调整患者的腿部与第一转动板6与第二转动板7之间的距离,此时医护人员便可旋转套杆10,使套杆10沿着螺杆的轴向方向运动,当套杆10带动连接板11运动至合适位置时,停止旋转套杆10,并摆正连接板11,之后医护人员再通过固定带8,将患者的腿部与连接板11的表面固定,从而实现通过套杆10调整连接板11与第一转动板6与第二转动板7之间的距离,以实现不用身材的患者的脚部都能正确落在跑带3表面,防止由于患者的脚部没有落在跑带3表面,而造成患者无法正常训练。
当医务人员将患者的腿部与连接板11表面固定后,患者的腿部会挤压顶盖14,使顶盖14向着滑槽12槽底的方向运动,在顶盖14运动的过程中,顶盖14会挤压顶块13,使顶块13挤压套杆10与连接板11转动连接的位置,从而限制连接板11的转动,进而完成对连接板11的固定,防止第一转动板6与第二转动板7运动时,连接板11不停晃动,而导致患者产生不适感。
当第一转动板6与第二转动板7运动时,会带动连接板11一同运动,而连接板11运动时,则会带动弹性杆16发生晃动,弹性杆16的晃动则会带动球形壳体17和其内部的弹性球18晃动,通过球形壳体17的晃动,从而使得球形壳体17不断的敲击患者的腿部,而球形壳体17内的弹性球18则不断撞击球形壳体17的内壁,使球形壳体17的壳体发生震动,使其接触患者腿部时,能够起到按摩的作用,进而刺激患者的腿部,使患者训练时,能够不断恢复对腿部的感知,帮助患者尽快完成康复训练。
当医护人员将患者的腿部通过固定带8固定至连接板11表面时,固定带8表面的气囊19与患者的腿部接触,通过气囊19表面的凸起20挤压患者的腿部,提高固定带8的固定效果,气囊19则可以减少患者与固定带8表面的接触面积,防止腿部与固定带8贴合过于紧密,导致贴合处不透气,进而使患者感觉贴合处出现闷热感。
当医护人员需要训练患者应对不同坡度,也能够正常行走时,可启动液压缸22,使液压缸22的活塞杆带动横板23,再由横板23带动跑板2上升,从而使跑板2和跑带3与地面呈现一定的角度,从而增加患者训练的难度,训练患者能够在不同坡度的表面正常行走。
医护人员完成患者腿部的固定后,再将牵引绳26固定在患者的脚部,使得第二转动板7在运动时,能够对患者的脚部起到牵拉作用,使患者的抬脚更加轻松,进一步的提高对患者初期训练时辅助作用,进而降低患者初步训练时的不适感。
为了方便将牵引绳26与患者的脚部固定,医护人员可将患者的脚后跟塞入后掌套27内,并通过松紧带29固定,再将患者的前脚掌塞入前掌套28内,并用送松紧带29固定,期间医护人员也可通过延长板30调节前掌套28与后掌套27的之间距离,来适配患者不同大小的脚部,进而方便医护人员将牵引绳26与患者的脚部连接,提高本发明的通用性。
每一次落脚,患者的前脚掌都需要用力下压前掌套28,以克服第二弹簧31的弹力,使得前掌套28能正常的接触跑带3,从而训练患者的腿部力量,提高对腿部的训练效果。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靠近底部位设置有跑板(2);所述跑板(2)的之间安装有跑带(3);所述支撑架(1)的两侧固连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顶面均固连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相对的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6);所述第一转动板(6)的表面靠近底部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7);所述第一转动板(6)与第二的转动板远离安装板(5)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带(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板(6)与第二转动板(7)的远离安装板(5)的一侧表面均固连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远离安装板(5)一端螺纹连接有套杆(10);所述套杆(10)外部且远离螺纹杆(9)的一端转动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远离套杆(10)一侧表面与固定带(8)的两端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10)远离螺纹杆(9)的一端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槽壁贯穿连接有顶块(13);所述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顶盖(14);所述顶盖(14)与滑槽(12)的槽底之间固连有第一弹簧(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于固定带(8)两侧固连有成对的弹性杆(16);所述弹性杆(16)远离连接板(11)的一端固连有球形壳体(17);所述球形壳体(17)内设置有弹性球(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8)的内侧固连有均匀设置的气囊(19);所述气囊(19)的表面固连有均匀设置的凸起(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固连有底板(21);所述底板(21)的顶面固连有液压缸(22);所述跑板(2)的底面于液压缸(22)对应位置固连有横板(23);所述横板(23)与液压缸(22)的活塞杆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板(7)的两侧固连有一对对称的横杆(24);所述横杆(24)的一侧表面固连有牵引杆(25);所述牵引杆(25)的表面套接有牵引绳(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牵引绳(26)的底端固连有后掌套(27);另一个所述牵引绳(26)的底端设置有前掌套(28);所述前掌套(28)和后掌套(27)的顶面均固连有松紧带(29);所述前掌套(28)靠近后掌套(27)的一端固连有延长板(30),且延长板(30)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延长板(30)与后掌套(27)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套(28)远离后掌套(27)的一端固连有第二弹簧(31);所述第二弹簧(31)与牵引绳(26)固连。
10.一种康复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医护人员先旋转套杆(10),使套杆(10)向着远离螺纹杆(9)方向运动,当套杆(10)至合适位置后,医护人员停止旋转套杆(10),并摆正连接板(11);
S2、之后医护人员再搀扶患者至跑带(3)上,并帮助患者分别将第一转动板(6)和第二转动板(7)表面的固定带(8)绑在患者大腿与小腿上,再通过延长板(30)调整好前掌套(28)与后掌套(27)之间的间距后,将延长板(30)与后掌套(27)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将患者的脚通过松紧带(29)固定在前掌套(28)与后掌套(27)的顶面;
S3、患者的腿部和脚部固定完成后,在医护人员检查无误后,启动外部电机,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板(6)与第二转动板(7)转动,以模拟人行走时姿态,从而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训练期间,医护人员始终搀扶患者,在患者出现突发状况时,提供及时的帮助。
CN202211082888.9A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53504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2888.9A CN115350443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2888.9A CN115350443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0443A true CN115350443A (zh) 2022-11-18
CN115350443B CN115350443B (zh) 2023-08-22

Family

ID=84007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2888.9A Active CN115350443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5044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2496A (zh) * 2016-03-17 2016-08-1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US20180133087A1 (en) * 2015-04-27 2018-05-17 Jimho Robot (Shanghai) Co., Ltd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obot
US20200100977A1 (en) * 2017-06-20 2020-04-02 Shenzhen Hanix United, Ltd. Lower Limb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Apparatus
CN111407601A (zh) * 2020-05-13 2020-07-14 武汉轻工大学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CN112353638A (zh) * 2020-11-07 2021-02-12 迈族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律动康复训练设备
CN213555149U (zh) * 2020-11-25 2021-06-29 杨涛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114797013A (zh) * 2022-05-11 2022-07-29 合肥学院 一种自动跟随辅助行走康复轮式移动机器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33087A1 (en) * 2015-04-27 2018-05-17 Jimho Robot (Shanghai) Co., Ltd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obot
CN105832496A (zh) * 2016-03-17 2016-08-1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US20200100977A1 (en) * 2017-06-20 2020-04-02 Shenzhen Hanix United, Ltd. Lower Limb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Apparatus
CN111407601A (zh) * 2020-05-13 2020-07-14 武汉轻工大学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CN112353638A (zh) * 2020-11-07 2021-02-12 迈族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律动康复训练设备
CN213555149U (zh) * 2020-11-25 2021-06-29 杨涛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114797013A (zh) * 2022-05-11 2022-07-29 合肥学院 一种自动跟随辅助行走康复轮式移动机器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0443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86927B (zh) 可折叠便携式下肢外骨骼
CN107997927B (zh) 一种脚部康复训练器
CN210932406U (zh) 多功能起立床
CN213311456U (zh)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CN105902356A (zh) 一种下肢康复设备
CN106112988A (zh) 用于连接四肢外骨骼机构的人体躯干机械外骨骼装置
CN112618253A (zh) 一种上下肢体同步康复训练装置
CN108852741B (zh) 一种四连杆助力行走机构
CN111317970B (zh) 一种偏瘫患者行走康复训练装置
CN114191266B (zh) 一种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臀部受力托起装置
CN106974797A (zh) 一种步态康复训练装置
CN113599179A (zh) 脚部康复训练鞋
CN211301002U (zh) 一种小腿肌肉康复及护理装置
CN207590930U (zh) 一种适合于老年人的康复治疗床
CN211244391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17297925A (zh) 一种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用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的护理设备
CN209678919U (zh) 一种电动站立护理床
CN115350443A (zh)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958680U (zh) 下肢综合治疗装置
CN109512565B (zh) 躯干康复治疗机
CN202526504U (zh) 下肢内收肌牵张仪
CN205950727U (zh) 减压助力机械外骨骼装置的脊柱关节支撑背负机构
CN217548799U (zh) 一种脑卒中患者下肢康复装置
CN114668593B (zh) 一种带有脊髓损伤患者信息监测系统的轮椅
CN208389246U (zh) 一种水下训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