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8563A - 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8563A
CN115348563A CN202110469588.5A CN202110469588A CN115348563A CN 115348563 A CN115348563 A CN 115348563A CN 202110469588 A CN202110469588 A CN 202110469588A CN 115348563 A CN115348563 A CN 115348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electronic devic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695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继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695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4856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7673 priority patent/WO202222820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348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85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2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topology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46Join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在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之前,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连接信息,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一操作;响应于第一操作,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连接信息,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将进行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在电子设备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之前提前进行交换,从而使得在用户利用该电子设备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时,大部分的信息已经交互完成,从而缩短Wi‑Fi P2P连接的耗时,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更为具体的,涉及一种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Wi-Fi直连(wireless fidelity peer-to-peer,Wi-Fi P2P)技术是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fidelity,
Figure BDA0003045069370000011
)联盟推出的“Wi-Fi DIRECT”标准协议下的一项重要技术,Wi-Fi P2P可以支持两个Wi-Fi设备在没有Wi-Fi热点介入的情况下,直接与对方设备进行连接和通信。
一个完整的Wi-Fi P2P业务包括:Wi-Fi P2P设备发现、Wi-Fi P2P设备连接、Wi-FiP2P设备业务数据传输这三个阶段。在Wi-Fi P2P设备连接建立后形成一个P2P群组(或者也可以称为Wi-Fi P2P群组)。
按照标准的Wi-Fi DIRECT协议建立Wi-Fi P2P设备连接,Wi-Fi P2P设备连接需要的时间较长,不能满足用户快速利用Wi-Fi P2P链路传输业务数据的要求,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将进行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在电子设备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之前提前进行交换,从而使得在用户利用该电子设备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时,大部分的信息已经交互完成,从而进一步缩短Wi-Fi P2P连接的耗时,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现和连接电子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信息,第一连接信息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第一操作用于指示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一操作;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操作,根据第一连接信息,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
第一方面提供的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在用户触发第一电子和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进行Wi-Fi P2P连接的第一操作之前,将第二电子设备进行Wi-Fi P2P连接需要的第一连接信息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之前提前进行交换,从而使得在用户利用该电子设备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时,大部分的信息已经交互完成,仅仅需要发送一些简单的信令即可完成Wi-Fi P2P连接,从而进一步缩短Wi-Fi P2P连接的耗时,提高用户体验。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和/或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
示例性的,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支持的信道列表、第二电子设备创建Wi-Fi P2P群组时Wi-Fi P2P P2P群组的SSID、第二电子设备创建Wi-Fi P2P群组时Wi-Fi P2P群组的PWD、第二电子设备是否支持Wi-Fi P2P连接、第二电子设备是否支持宽频、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性的,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Wi-Fi P2P连接状态和/或第二电子设备连接的Wi-Fi热点的频率。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第一连接;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Wi-Fi P2P连接中的第一连接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连接,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连接包括:蓝牙连接、Wi-Fi连接、NFC连接、Zigbee连接、USB连接等中的任意一种。在该实现方式中,在进行Wi-Fi P2P设备发现时,可以利用多种发现手段(例如BLE发现、局域网发现、Wi-Fi P2P发现、广播发现等)进行设备发现,可以支持多种发现手段,同时支持使用不同的类型的连接方式或者广播方式进行信息的交互,提高了信息交换的效率,并且提高了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广播报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连接信息。示例性的,第一广播报文可以包括通过BLE、BR、Wi-Fi等广播的报文。
示例性的,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和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可以分别利用不同的信令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利用同一个信令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的时机,可以是周期性的发送,或者,可以在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真正建立Wi-Fi P2P连接的过程中发送,可以在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真正建立Wi-Fi P2P连接之前发送,或者,在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变化后,间隔一段时间后发送,或者,在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变化后立即进行发送。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的时机,可以在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之前进行,也可以在发送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之后进行,或者,也可以和发送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同时进行。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连接信息;该二连接信息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第二连接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和/或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在该实现方式中,将第一电子设备进行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在电子设备之前提前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从而实现了将进行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在电子设备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之前提前进行交换,从而缩短Wi-Fi P2P连接的耗时,提高用户体验。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连接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广播报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连接信息。示例性的,第一广播报文可以包括通过BLE、BR、Wi-Fi等广播的报文。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连接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连接,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连接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和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可以分别利用不同的信令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利用同一个信令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的时机,可以是周期性的发送,或者,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Wi-Fi P2P连接的过程中发送,或者,在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变化后,间隔一段时间后发送,或者,在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变化后立即进行发送。
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的时机,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之前进行,也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之后进行,或者,也可以和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一电子设备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同时进行。
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的信道列表、第一电子设备创建Wi-Fi P2P群组时Wi-Fi P2P P2P群组的SSID、第一电子设备创建Wi-Fi P2P群组时Wi-Fi P2P群组的PWD、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支持Wi-Fi P2P连接、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支持宽频、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Wi-Fi P2P连接状态和/或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Wi-Fi热点的频率。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第一连接后,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连接接收第一连接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一连接进行安全认证;在该安全认证通过后,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二电子设备加入到可信列表设备中。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一连接进行设备的安全认证,可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相互进行可信设备的确定,在确定可信设备之后,进行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和可变信息的交换,保证了信息交换的安全性,避免了信息泄漏的风险。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如果通过第一连接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和可变信息,则发送方可以先利用加密密钥将信息进行加密后发送,接收方接收到信息后,通过解密密钥解密,这样可以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之前,如果第一电子设备还没有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为可信设备,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一电子设备用于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中的部分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例如,可以将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对于第一电子设备用于Wi-Fi P2P连接中固有信息中的其他信息(例如: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的信道列表、第一电子设备创建P2P群组时P2P群组的SSID、第一电子设备创建P2P群组时P2P群组的PWD、第一电子设备自身是否支持Wi-Fi P2P连接、第一电子设备是否支持宽频等)并不会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为可信设备之后,才将第一电子设备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中的其他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
示例性的,如果第一电子设备还没有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为可信设备,则用户还可以在设置中自主选择将第一电子设备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中的哪些或者哪个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
示例性的,如果第一电子设备已经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为可信设备,则可以将第一电子设备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中的全部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
对于第二电子设备而言,如果还没有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为可信设备,可以利用类似的方式针对可信设备和不可信设备分别分享或者发送第二电子设备Wi-Fi P2P连接中的不同的固有信息。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之前,如果第一电子设备还没有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为可信设备,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一电子设备用于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中的部分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对于第一电子设备用于Wi-Fi P2P连接中可变信息中的其他信息并不会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为可信设备之后,才将第一电子设备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中的其他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
示例性的,如果第一电子设备还没有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为可信设备,则用户还可以在设置中自主选择将第一电子设备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中的哪些或者哪个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
如果第一电子设备已经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为可信设备,则可以将第一电子设备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中的全部信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
对于第二电子设备而言,如果还没有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为可信设备,可以利用类似的方式针对可信设备和不可信设备分别分享或者发送第二电子设备Wi-Fi P2P连接中的不同的可变信息。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一操作后,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三连接信息,第三连接信息包括:除第一连接信息之外、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信息。
示例性的,如果第一连接信息不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则第三连接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
示例性的,如果第一连接信息不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则第三连接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
示例性的,如果第一连接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中的部分信息,则第三连接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中,除过该部分信息之外的信息。
示例性的,如果第一连接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中的部分信息,则第三连接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中,除过该部分信息之外的信息。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操作,根据第一连接信息,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第一连接信息和第三连接信息,确定Wi-Fi P2P群组建立的频率、GC设备和GO设备角色分配、该Wi-Fi P2P群组的SSID和PWD,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报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该Wi-Fi P2P群组,第二广播报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MAC地址、IP地址以及端口号、该Wi-Fi P2P群组建立的频率、GC设备和GO设备角色分配、该Wi-Fi P2P群组的SSID和PWD。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在发现设备后,将进行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提前进行交换,从而使得在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时,Wi-Fi P2P连接所必须的部分信息或者全部信息已经交互完成,在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时,仅仅需要发送一些简单的信令(例如广播报文、蓝牙报文等)即可完成Wi-Fi P2P连接,从而进一步缩短Wi-FiP2P连接所用的时间,提高用户体验。并且,可以使用在不同的产品平台,满足不同上层应用的需求。
示例性的,第二广播报文可以包括通过BLE、BR、Wi-Fi等广播的报文。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在该Wi-Fi P2P群组中,第一电子设备为GO设备,第二电子设备为GC设备,则由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该Wi-Fi P2P群组,第二电子设备根据Wi-Fi P2P群组信息(该Wi-Fi P2P群组建立的频率、GC设备和GO设备角色分配、该Wi-Fi P2P群组的SSID和PWD)加入该Wi-Fi P2P群组。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在该Wi-Fi P2P群组中,第二电子设备为GO设备,第一电子设备为GC设备,则由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该Wi-Fi P2P群组,第一电子设备根据Wi-Fi P2P群组信息(该Wi-Fi P2P群组建立的频率、GC设备和GO设备角色分配、该Wi-Fi P2P群组的SSID和PWD)加入该Wi-Fi P2P群组。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该Wi-FiP2P连接,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业务的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之前,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四连接信息,第四连接信息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第一操作用于指示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该通信连接,第四连接信息要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工作频率信息和/或通信信道信息;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一操作;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操作,根据第四连接信息,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该通信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在双端设备真正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之前,双端设备提前交换建立该通信连接所必须的信息(包括设备的工作频率信息和/或通信信道信息等),从而使得在双端设备真正发起通信连接时,大部分的信息已经交互完成,仅仅需要双端设备发送一些简单的信令即可完成通信连,从而进一步缩短建立通信连接所用的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AP设备或者软AP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路由器或者另一个终端设备。
示例性的,该通信连接包括:Wi-Fi连接。
示例性的,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该通信连接中的必要信息还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该通信连接的SSID、PWD、第二电子设备的MAC地址、IP地址以及端口号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四连接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连接,接收第四连接信息。示例性的,第一连接包括:蓝牙连接、NFC连接、Zigbee连接、USB连接等。在该实现方式中,在进行双端设备发现时,可以利用多种发现手段(例如BLE发现、局域网发现、广播发现等)进行设备发现,可以支持多种发现手段,同时支持使用不同的类型的连接方式或者广播方式进行信息的交互,提高了必要信息交换的效率,并且提高了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在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四连接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三广播报文,接收第四连接信息。
示例性的,第三广播报文包括:通过BLE、BR、Wi-Fi等广播的报文。
在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五连接信息,第五连接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工作频率信息和/或通信信道信息。
示例性的,第五连接信息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和/或广播报文发送。
示例性的,第五连接信息还包括: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该通信连接的SSID、PWD、第一电子设备的MAC地址、IP地址以及端口号中的至少一种。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各个步骤的单元,或者用于执行以上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意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各个步骤的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以上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意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以上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意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上述第三方面、第四方面或者第五方面提供的任一种电子设备。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中任意一方面中的方法,或者,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中任意一方面中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中任意一方面中的方法,或者,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中任意一方面中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中任意一方面中的方法,或者,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中任意一方面中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在进行Wi-Fi P2P设备发现时,可以利用多种发现手段(例如BLE发现、局域网发现、Wi-Fi P2P发现、广播发现等)进行设备发现,可以支持多种发现手段,同时支持使用不同的类型的连接方式或者广播方式进行信息的交互,提高了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可以作为平台级的能力提供各个应用使用。在发现设备后,将进行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分阶段进行交换,将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固有信息(例如:设备支持的信道列表、P2P群组SSID、PWD、是否支持宽频(例如是否支持160MHz)、设备信息等)等在Wi-Fi P2P业务发起前提前进行交换。将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可变信息(例如:设备Wi-Fi P2P的连接状态、角色、设备连接的AP的频率等)在可变信息发生变化后,在Wi-Fi P2P业务发起前提前进行交换,或者,在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过程进行交换。从而使得在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时,Wi-Fi P2P连接所必须的部分信息或者全部信息已经交互完成,在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时,仅仅需要发送一些简单的信令(例如广播报文、蓝牙报文等)即可完成Wi-Fi P2P连接,从而进一步缩短Wi-Fi P2P连接所用的时间,提高用户体验。并且,可以使用在不同的产品平台,满足不同上层应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电子设备上的Wi-Fi P2P业务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Wi-Fi P2P设备连接与组网的形式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例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用户触发智能手机与大屏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的示意性用户界面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例用户触发智能手机与大屏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的示意性用户界面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智能手机与大屏设备建立第一连接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例智能手机与大屏设备建立第一连接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电子设备结构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另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Radio,NR)等。
另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Wi-Fi P2P技术是Wi-Fi联盟推出的“Wi-Fi DIRECT”标准协议下的一项重要技术,Wi-Fi P2P可以支持两个Wi-Fi设备在没有Wi-Fi热点介入的情况下,直接与对方设备进行连接和通信。
图1所示的一例适用于本申请的方案的电子设备上的Wi-Fi P2P业务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的,该系统架构主要包括:Wi-Fi芯片(Chipset)、Wi-Fi驱动(Wi-Fi Driver)、中间件、应用程序框架层(FRAMEWORK)、以及上层应用(application,APP)。其中,Wi-Fi驱动负责将Wi-Fi芯片与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对接起来,而中间件用于终端设备运行中所有消息在内核态与用户态之间的中转,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中间件之一是wpa_supplicant。wpa_supplicant是一个开源项目,后来被谷歌(Google)修改后引入了安卓(Android)平台,是一个独立运行在设备内的守护进程,用于消息的中转。
FRAMEWORK是运行在终端设备操作系统之上的一些系统能力,以安卓开放源代码项目(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AOSP)为例,AOSP提供了一些用于操作Wi-Fi P2P的相关接口和服务,例如Wi-Fi P2P相关的服务可以包括Wi-Fi P2P Service,Wi-FiP2PService对应的接口类型为Wi-Fi P2P管理(Manager)类型,Wi-Fi P2P Manager类型的接口包括:提供诸如发现设备(discoverPeers)、连接(connect)等接口,这些接口可以由用户直接对Wi-Fi P2P进行控制。
上层应用是使用FRAMEWORK接口的一些用户可直接接触的应用,它们运行在终端设备上,是用户与终端设备交互的窗口。
Wi-Fi P2P的连接协议一般在Wi-Fi芯片内实现,终端设备内的FRAMEWORK层通过驱动与芯片进行交互。例如,以AOSP为例,FRAMEWORK层通过wpa_supplicant用来与驱动交互以及支持加密认证,通过应用层提供了若干可供开发者/业务直接调用的接口函数,调用后可以通过驱动使芯片执行对应的Wi-Fi P2P相关操作,FRAMEWORK层自身负责上层应用与下层硬件(包括wpa_supplicant、Wi-Fi Driver、Chipset)的消息中转和协调、连接管理等内容。目前,用户对于Wi-Fi P2P的操作都是应用层通过调用FRAMEWORK中的Wi-Fi P2P相关接口和服务来实现的。
一个完整的Wi-Fi P2P业务包括:Wi-Fi P2P设备发现、Wi-Fi P2P设备连接、Wi-FiP2P设备业务数据传输这三个阶段。在Wi-Fi P2P设备连接建立后形成一个P2P群组(或者也可以称为Wi-Fi P2P群组)。在P2P群组内,设备存在P2P群组管理者(group owner,GO)和P2P群组客户端(group client,GC)两种角色的区分,同时协议规范里对Wi-Fi P2P连接的方式进行了说明和限制,主要存在以下三点:
(1)GO设备仅能与GC相连接,无法与其他GO设备建立连接;
(2)GC设备仅能与GO设备相连接,无法与其他GO设备或GC设备建立连接;
(3)GO设备连接GC设备的数量存在上限;
除了Wi-Fi DIRECT协议本身的限制之外,不同芯片厂商、不同操作系统(例如Android、windows等)还存在一些其他对Wi-Fi P2P连接的限制,例如:海思等芯片平台不支持同一个设备上的多种P2P角色。不支持同一个设备上的多种P2P角色可以理解为:同一个设备不能同时作为GO和GC;或者,在一个设备作为GO的期间内,该设备不能作为另外一个P2P群组内的GO;或者,在一个设备作为GC的期间内,该设备不能作为另外一个P2P群组内的GC。并且,AOSP也不支持同一个设备多种P2P角色共存。因此,如图2所示的,当前Wi-Fi P2P设备连接与组网的形式局限于以GO设备为中心的星型网络。
在标准的Wi-Fi DIRECT协议规范里,建立Wi-Fi P2P设备连接一共需要4个步骤,分别是:Wi-Fi P2P设备发现(Device Discovery)、群组协商(Group Formation)、Wi-Fi保护设置(Wi-Fi protected setup,WPS)流程、以及关联连接。
其中,Wi-Fi P2P设备发现是Wi-Fi DIRECT里的一项关键能力,包含扫描(scan)和发现(find)两个阶段。Scan阶段是为了发现已有的GO设备,find阶段又分为侦听阶段(listen State)和搜索阶段(search State),P2P设备将在Search阶段和Listen阶段之间来回切换。在Search阶段中,P2P设备将发送探测请求帧(Probe Request),而Listen阶段中,该P2P设备将接收其他设备的探测请求帧(Probe Request)并回复探测回复帧(ProbeResponse)。对于Search阶段和Listen阶段而言,只有P2P设备双方处于不同的阶段,才有可能互相发现并进行后续的流程。因此协议规定这两个阶段的持续时间是随机的,保证能够出现两个阶段相错的窗口,即这两个阶段之间是没有时间上的重叠的,两个阶段之间需要存在时间间隔。
群组协商是Wi-Fi P2P设备发现后的下一阶段,由于协议规定,在一条Wi-Fi P2P连接上,双端设备有GO和GC角色的区分,因此在连接之前需要协商各自的角色。
WPS流程是群组协商后的下一个步骤,用于保证建立的连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身份仿冒等安全漏洞。
最后的关联连接涉及到了4步握手,完成后就会在两台设备间建立起一条可信的Wi-Fi P2P连接。
按照标准的Wi-Fi DIRECT协议建立Wi-Fi P2P设备连接,只需要在双端触发Wi-FiP2P发现,然后等待发现结果,当扫描到期望的设备时,发起连接,然后等待连接结果即可。但是使用该技术会导致Wi-Fi P2P设备连接的过程耗时较长,如上文描述,需要双端设备出现Search阶段和Listen阶段相错的窗口(即一端设备处于Search阶段内,另一端设备需要处于Listen阶段内。或者一端设备处于Listen阶段内,另一端设备需要处于Search阶段内)。对于任何一端设备而言,其将在Search阶段和Listen阶段之间来回切换。当一端设备处于Search阶段时,并不能保证另一端设备处于Listen阶段,而当一端设备处于Search阶段内,而另一端设备并不处于Listen阶段内时,便不能进行设备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当一端设备从Search阶段切换至Listen阶段后,如果另一端设备也切换至Search阶段,则双端设备可以进行设备发现,如果另一端设备还处于Listen阶段内,则双端设备不能进行设备发现。换句话说,在这个过程中,双端设备均在Search阶段和Listen阶段之间切换,只有一端设备处于Listen阶段内,而另一端设备同时处于Search阶段内才可以发现设备,但是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双端设备均进行多次的Search阶段和Listen阶段之间切换,才可能满足发现设备的条件:即需要一端设备处于Search阶段内,另一端设备同时处于Listen阶段内,或者,一端设备处于Listen阶段内,另一端设备同时处于Search阶段内。而满足发现设备条件的这个过程耗时比较长,典型值在1~3s不等。而连接时间也较长,典型值在2~3s,综合来看,一个完整的Wi-Fi P2P连接流程共需耗时3~6s,用户体验较差。
为了加速Wi-Fi P2P连接的建立过程,相关技术中对标准的Wi-Fi P2P连接的建立流程进行了改造和优化。使用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发现代替Wi-FiP2P设备发现来加速发现过程。BLE发现设备后使用业务直接指定GO/GC角色,来简化群组协商过程。通过建立BLE/蓝牙基础速率(basic rate,BR)连接,基于BLE/BR连接进行安全认证及P2P群组信息的交换,最终使GC设备直接在指定信道接入到P2P群组中,实现Wi-Fi P2P连接。利用该技术可以加速Wi-Fi P2P连接的建立流程,但是强依赖于BLE/BR连接,该过程基本由业务定制,不具备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在进行Wi-Fi P2P设备发现时,可以利用多种发现手段(例如BLE发现、局域网发现、Wi-Fi P2P发现、广播发现等)进行设备发现,可以支持多种发现手段,同时支持使用不同的类型的连接方式或者广播方式进行信息的交互,提高了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并且,将进行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分阶段进行交换,将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固有信息(例如:设备支持的信道列表、P2P群组的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密码(password,PWD)、是否支持宽频(例如是否支持160MHz)、设备信息等)在Wi-Fi P2P业务发起前提前进行交换。将Wi-Fi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可变信息(例如:设备Wi-Fi P2P的连接状态、角色、设备连接的AP(即Wi-Fi热点)的频率等)在可变信息发生变化后,进行设备之间的同步,从而使得在用户利用该设备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时,大部分的信息已经交互完成,仅仅需要发送一些简单的信令(例如广播报文、蓝牙报文等发送信令)即可完成Wi-Fi P2P连接,从而进一步缩短Wi-Fi P2P连接的耗时,提高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本申请提供的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
应理解,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主要是针对Wi-Fi DIRECT标准协议中的Wi-Fi P2P连接和组网的场景中,可以适用于使用Wi-Fi DIRECT标准协议的Wi-Fi P2P技术的Android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设备中,还可以适用于使用IOS操作系统和鸿蒙操作系统的设备中等。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图3所示的一例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该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10、第二电子设备120。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电子设备110以家庭中的用户使用的智能手机为例、第二电子设备120为家庭中的大屏设备(例如为智能电视、智慧屏等)为例。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想要利用Wi-Fi P2P链路向大屏设备分享文件。
应该理解,图3中所示的例子不应该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产生任何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大屏设备、平板电脑、上网本、PDA、电脑手持式通信设备、手持式计算设备、智能手环、智能手边、可穿戴设备、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图4所示的为在图3所示的场景中,本申请提供的一例Wi-Fi P2P连接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200包括:S205至S250。
S205,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和大屏设备中的通信模块建立第一连接。
在S205中,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和大屏设备中的通信模块可以通过交互广播消息建立第一连接,例如,第一连接可以为BLE连接、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BR连接、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连接、紫峰(Zigbee)连接、Wi-Fi连接或者基于局域网的socket连接等。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Wi-Fi连接可以理解为智能手机中和大屏设备通过接入点设备建立的通信连接。智能手机中和大屏设备之间信息传输需要通过接入点设备(例如路由器设备)进行中转,智能手机中和大屏设备之间不能直接进行通信。
S210,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通过第一连接或者广播方式,将智能手机的Wi-Fi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固有信息发送给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S210中,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将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固有信息发送给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即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可以理解为:智能手机与其他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的信息。例如,智能手机支持的信道列表是指智能手机在5GHz频段上支持的信道列表,这属于智能手机的固有属性。SSID和PWD是指智能手机在创建P2P群组时所使用的网络ID和密钥,这两项在智能手机开机时随机生成,并且在一定时间内(即生命周期)保持不变,超过该生命周期后会重新随机生成,从而保证Wi-Fi P2P连接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即智能手机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包括:智能手机支持的信道列表(例如为支持36信道,对应5180MHz)、智能手机创建P2P群组时P2P群组的SSID、智能手机创建P2P群组时P2P群组的PWD、智能手机自身是否支持Wi-Fi P2P连接、智能手机是否支持宽频(例如是否支持160MHz,如果支持可以用true表示,如果不支持可以用false表示)、智能手机的设备信息等。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手机的设备信息包括:智能手机的设备名称、智能手机的账号信息、智能手机的蓝牙、Wi-Fi开关的状态、智能手机的电量等。
可选的,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S210中,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也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例如:BLE广播、BR广播、Wi-Fi广播等),向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发送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
或者,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S210中,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也可以通过广播和第一连接这两种方式,向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发送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
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通过第一连接和/或广播的方式接收到智能手机的Wi-Fi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固有信息后,可以存储该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固有信息。
S215,大屏设备中的通信模块通过第一连接或者广播方式,将大屏设备的Wi-Fi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固有信息(即大屏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发送给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
可选的,在S215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大屏设备中的通信模块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将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固有信息发送给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包括:大屏设备支持的信道列表、大屏设备创建P2P群组时P2P群组的SSID、大屏设备创建P2P群组时P2P群组的PWD、大屏设备自身是否支持Wi-Fi P2P连接、大屏设备是否支持宽频、大屏设备的设备信息等。
大屏设备的设备信息可以包括:大屏设备的设备名称、大屏设备的账号信息、大屏设备的蓝牙、Wi-Fi开关的状态、大屏设备的电量等。
可选的,在S215中,大屏设备中的通信模块也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例如:BLE广播、BR广播、Wi-Fi广播等),向智能手机的通信模块发送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
或者,在S215中,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大屏设备中的通信模块也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和第一连接这两种方式,向智能手机的通信模块发送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
智能手机的通信模块通过第一连接和/或广播的方式接收到大屏设备的Wi-Fi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固有信息后,可以存储该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固有信息。
上述的S210和S215,即为大屏设备和智能手机交换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的过程。
下面,将具体说明大屏设备和智能手机交换(或者也可以称为同步)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即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的具体流程,该流程包括S220至S245。
S220,智能手机的驱动和芯片模块在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状态发生变化,和/或智能手机连接的AP(即Wi-Fi热点)的频率变化时,向智能手机的FRAMEWORK模块发送消息,该消息包括: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状态和智能手机连接的AP的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状态包括:智能手机当前没有与任何设备之间存在Wi-Fi P2P连接的状态;智能手机当前与其他设备之间存在Wi-Fi P2P连接,且智能手机的角色为GO;智能手机当前与其他设备之间存在Wi-Fi P2P连接,且智能手机的角色为GC中的任意一种。
S225,智能手机的FRAMEWORK模块向智能手机的通信模块发送消息,该消息包括: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状态和智能手机连接的AP的频率中的至少一个。
S230,智能手机的通信模块向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发送消息。该消息包括: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即智能手机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
例如: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包括: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状态和智能手机连接的AP的频率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的,由于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或者大屏设备)的Wi-Fi芯片基本上均支持Wi-Fi站点(Wi-Fi STATION)和Wi-Fi P2P角色同时存在。其中,Wi-Fi STATION角色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通过连接路由器(Wi-Fi热点/AP)的方式建立Wi-Fi连接,Wi-Fi P2P角色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不通过路由器,直接与另外的设备进行Wi-Fi连接。当一个终端设备的Wi-Fi STATION连接和Wi-Fi P2P连接处于同一频段但是非同一信道的时候,会出现同频异信道的情况,从而影响Wi-Fi STATION连接和Wi-Fi P2P的性能。因此,终端设备的Wi-FiSTATION的状态也会对Wi-Fi P2P连接有影响,Wi-Fi STATION的状态可以利用终端设备连接的AP的频率体现。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智能手机或者大屏设备连接的AP的频率发生变化后,智能手机或者大屏设备可以将连接的AP的频率同步到可信设备列表内的设备中。
此外,受到“Wi-Fi DIRECT”标准协议的限制,Wi-Fi P2P连接仅能发生在GO设备与GC设备之间,并且存在1个GO设备至多连接有限数量的GC设备、1个GC设备只能连接1个GO设备的限制,因此在发起Wi-Fi P2P连接之前,双端设备(大屏设备和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状态也会影响本次Wi-Fi P2P连接。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智能手机或者大屏设备Wi-Fi P2P连接状态发生变化时,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将自身的Wi-Fi P2P状态同步通知到可信设备列表内的所有设备。
其中,设备的Wi-Fi P2P连接状态包括:设备当前没有与任何设备之间存在Wi-FiP2P连接的状态;设备当前与其他设备之间存在Wi-Fi P2P连接,且设备的角色为GO;设备当前与其他设备之间存在Wi-Fi P2P连接,且设备的角色为GC。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还可以包括在智能手机在Wi-Fi P2P连接中过程,其它可能随时变化,并且会影响Wi-Fi P2P连接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可选的,在S230中,该消息可以通过广播的形式(例如:BLE广播、BR广播、Wi-Fi广播等)发送,或者,也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发送,或者,通过广播和第一连接这两种方式发送。
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通过第一连接和/或广播的方式接收到智能手机的Wi-Fi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后,可以存储该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
应理解,在S230中,对于智能手机的通信模块向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发送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的时机,可以是周期性的发送,或者,可以在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的过程中发送,或者,在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后,间隔一段时间后发送,或者,还可以设置一些发送规则:
例如,在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状态发生变化后,立即向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发送变化后的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状态,在发送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状态时,如果智能手机连接的AP的频率也发生了变化,则一并将变化后的智能手机连接的AP的频率发送给大屏设备。也就是说,如果仅仅是智能手机连接的AP的频率发生了变化,将不会单独触发向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发送变化后的智能手机连接的AP的频率。
又例如:在智能手机连接的AP的频率变化后,立即向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发送变化后的连接的AP的频率,在发送智连接的AP的频率时,如果智能手机Wi-Fi P2P连接状态也发生了变化,则一并将变化后的智能手机Wi-Fi P2P连接状态发送给大屏设备。也就是说,如果仅仅是智能手机Wi-Fi P2P连接状态发生了变化,将不会单独触发向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发送变化后的智能手机Wi-Fi P2P连接状态。
再例如:如果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发生变化,智能收手机都会立即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发送变化后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即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中的任意一个都是可以独立发送的,不受其他信息的影响。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S230和S210执行过程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制。S230可以在S210之前执行,也可以在S210之后执行,或者,还可以和S210同时执行。换句话说,智能手机向大屏设备发送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可以在智能手机向大屏设备发送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智能手机向大屏设备发送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之后进行,或者,也可以和智能手机向大屏设备发送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同时进行。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S235,大屏设备的驱动和芯片模块在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状态发生变化,或者大屏设备连接的AP(即Wi-Fi热点)的频率变化时,向大屏设备的FRAMEWORK模块发送消息,该消息包括: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状态,大屏设备连接的AP的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状态包括:大屏设备当前没有与任何设备之间存在Wi-Fi P2P连接的状态;大屏设备当前与其他设备之间存在Wi-Fi P2P连接,且大屏设备的角色为GO;大屏设备当前与其他设备之间存在Wi-Fi P2P连接,且大屏设备的角色为GC中的任意一种。
S240,大屏设备的FRAMEWORK模块向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发送消息,该消息包括: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状态和大屏设备连接的AP的频率中的至少一个。
S245,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向智能手机备的通信模块发送消息。该消息包括: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即大屏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
例如,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包括:Wi-Fi P2P连接状态和大屏设备连接的AP的频率中的至少一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还可以包括在大屏设备在Wi-Fi P2P连接中过程,其它可能随时变化,并且会影响Wi-Fi P2P连接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可选的,在S245中,该消息可以通过广播的形式(例如:BLE广播、BR广播、Wi-Fi广播等)发送,或者,也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发送,或者,通过广播和第一连接这两种方式发送。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S245和S215执行过程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制。S245可以在S215之前执行,也可以在S215之后执行,或者,还可以和S215同时执行。换句话说,大屏设备向智能手机发送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可以在大屏设备向智能手机发送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之前进行,也可以在大屏设备向智能手机发送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之后进行,或者,也可以和大屏设备向智能手机发送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同时进行。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可选的,在S245中,对于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向智能手机的通信模块发送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的时机,可以是周期性的发送,或者,还可以设置一些发送规则。其规则和S230中的类似,为了简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的S220至S245,即为大屏设备和智能手机交换(或者也可以称为同步)Wi-Fi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的过程。
S250,智能手机的通信模块和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根据交换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和固定信息,建立Wi-Fi P2P连接。
例如,在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时,智能手机可以只需要向大屏设备发发送一些简单的信令(例如广播报文、蓝牙报文等)即可完成Wi-Fi P2P连接。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S230和S250执行过程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制。S230可以在S250之前执行,或者,还可以和S250同时执行。换句话说,智能手机向大屏设备发送智能手机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可以在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的过程中进行。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类似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S245和S250执行过程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制。S245可以在S250之前执行,或者,还可以和S250同时执行。换句话说,大屏设备向智能手机发送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可以在大屏设备和智能手机建立Wi-Fi P2P连接之前进行,也可以在大屏设备和智能手机建立Wi-Fi P2P连接的过程中进行。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本申请提供的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在进行Wi-Fi P2P设备发现并建立第一连接后,将进行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分阶段进行交换,将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固有信息在Wi-Fi P2P业务发起前提前进行交换。将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可变信息在可变信息发生变化后,在Wi-Fi P2P业务发起前提前进行交换,或者,在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过程进行交换。从而使得在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时,Wi-Fi P2P连接所必须的部分信息或者全部信息已经交互完成,在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时,仅仅需要发送一些简单的信令即可完成Wi-Fi P2P连接,从而进一步缩短Wi-Fi P2P连接所用的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的,在图4所示步骤的基础上,在S210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通过扫描建立一连接以及基于第一连接进行设备间安全认证的过程,即下文描述的S204、S206至S208描述的步骤。
S204,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均连接到家里的路由热点,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的驱动和芯片模块自动开启后台扫描来发现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均可以利用BLE扫描、经典蓝牙扫描、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扫描或者Wi-Fi P2P扫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发现设备的方式来发现设备。其中,经典蓝牙包括:BR和蓝牙增强速率(bluetooth enhanced data rate,EDR)两种类型的蓝牙中的至少一种。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在进行后台扫描时,进行的是周期性的后台扫描。
在S204之后,便可以执行S205。
在S205之后,可以执行S206至S208。
S206,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和大屏设备中的通信模块基于第一连接进行密钥的协商,得到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从而完成基于第一连接的设备安全认证。
在S206之后,智能手机便可以将大屏设备添加到可信设备列表内,大屏设备也可以将智能手机添加到可信设备列表内。
S207,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存储该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
S208,大屏设备中的通信模块存储该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
在S208之后,便可以执行S210至S250。S210至S250对应的具体步骤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对应步骤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之前已经经过验证互为可信设备,则在S205之后,也可以不用执行S206至S208,直接执行S210。
可选的,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即使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没有经过验证互为可信设备,在S205之后,也可以不用执行S206至S208,直接执行S210。在这种情况下,智能手机便不会将大屏设备添加到可信设备列表内,大屏设备也不会将智能手机添加到可信设备列表内,即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互相不为可信设备。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例如,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登录的是同一个账号,或者,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之前已经通过验证互为可信设备,或者,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通过各种方式(例如通过二维码扫描等)进行绑定后,可以确认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互为可信设备。智能手机便可以将大屏设备添加到可信设备列表内,大屏设备也可以将智能手机添加到可信设备列表内。
在S204中,在进行Wi-Fi P2P设备发现时,可以利用多种发现手段(例如BLE发现、局域网发现、Wi-Fi P2P发现、广播发现等)进行设备发现,可以支持多种发现手段,同时支持使用不同的类型的连接方式或者广播方式进行信息的交互,提高了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可以作为平台级的能力提供各个应用使用,可以使用在不同的产品平台,满足不同上层应用的需求。
在S206至S208中,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通过第一连接进行设备的安全认证,可以实现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相互进行可信设备的确定,在确定可信设备之后,进行Wi-Fi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和可变信息的交换,保证了信息交换的安全性,避免了信息泄漏的风险。
可选的,在S210至S245中,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如果通过第一连接交换Wi-Fi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和可变信息,则发送方可以先利用加密密钥将信息进行加密后发送,接收方接收到信息后,通过解密密钥解密,这样可以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S210和S215描述的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交换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过程中。如果智能手机还没有确定大屏设备为可信设备,则智能手机可以将智能手机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中的部分信息发送给大屏设备。例如,可以将智能手机的设备信息发送给大屏设备。对于智能手机Wi-Fi P2P连接中固有信息中的其他信息(例如:智能手机支持的信道列表、智能手机创建P2P群组时P2P群组的SSID、智能手机创建P2P群组时P2P群组的PWD、智能手机自身是否支持Wi-Fi P2P连接、智能手机是否支持宽频等)并不会发送给大屏设备。在智能手机确定大屏设备为可信设备之后,才将智能手机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中的其他信息发送给大屏设备。
或者,如果智能手机还没有确定大屏设备为可信设备,则用户还可以在设置中自主选择将智能手机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中的哪些或者哪个信息发送给大屏设备。
对于大屏设备而言,如果还没有确定智能手机为可信设备,可以利用类似的方式针对可信设备和不可信设备分别分享或者发送大屏设备Wi-Fi P2P连接中的不同的固有信息。
如果智能手机已经确定大屏设备为可信设备,则可以将智能手机Wi-Fi P2P连接中的全部固有信息均发送给大屏设备。或者,用户也可以在设置中自主选择将智能手机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中的哪些或者哪个信息发送给大屏设备。
对于大屏设备而言,如果已经确定智能手机为可信设备,可以利用类似的方式向智能手机发送大屏设备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S230和S245描述的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交换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过程中。如果智能手机还没有确定大屏设备为可信设备,则智能手机可以将智能手机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中的部分信息可以发送给大屏设备。对于智能手机Wi-Fi P2P连接中可变信息中的其他信息并不会发送给大屏设备。在智能手机确定大屏设备为可信设备之后,才将智能手机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中的其他信息发送给大屏设备。
或者,如果智能手机还没有确定大屏设备为可信设备,则用户还可以在设置中自主选择将智能手机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中的哪些或者哪个信息发送给大屏设备。
对于大屏设备而言,如果还没有确定智能手机为可信设备,可以利用类似的方式针对可信设备和不可信设备分别分享或者发送大屏设备Wi-Fi P2P连接中的不同的可变信息。
如果智能手机已经确定大屏设备为可信设备,则可以将智能手机Wi-Fi P2P连接中的全部可变信息均发送给大屏设备。或者,用户也可以在设置中自主选择将智能手机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中的哪些或者哪个信息发送给大屏设备。
对于大屏设备而言,如果已经确定智能手机为可信设备,可以利用类似的方式向智能手机发送大屏设备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的,在S250中: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根据交换的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和固定信息,建立Wi-Fi P2P连接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S2511至S2525。
S2511,智能手机的通信模块将可用设备列表的信息发送给智能手机中的应用。例如,智能手机中应用可以是文件分享应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用设备列表可以包括可信设备(已经执行了S206至S208描述的步骤),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不可信设备,不可信设备是指:虽然智能手机与某个设备已经建立了第一连接,但是还没有进行基于第一连接的设备安全认证,即没有执行S206至S208描述的步骤。可用设备列表中包括大屏设备。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大屏设备发现了智能手机,并且与智能手机建立第一连接后,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也可以将可用设备列表的信息发送给大屏设备中的应用。例如,大屏设备中应用可以是文件分享应用。可用设备列表中包括智能手机。
S2512,用户触发智能手机与大屏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操作方式触发智能手机与大屏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
第一种操作方式:假设用户需要利用智能手机向大屏设备分享文件,如图6中的a所示的,用户在智能手机上打开文“文件管理”应用,显示的界面如图6中的b所示的,用户选择需要分享的文件(例如为文件1),点击“分享”,选择分享方式。显示的界面如图6中的c所示的,用户选择“Wi-Fi直连”的分享方式,智能手机上应用会将之前存储的可用设备列表显示给用户。该可用设备列表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设备的设备标识。例如,显示的可用设备列表可以如图6中的d所示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该可用设备列表上选择一个设备(例如为大屏设备)。例如:用户在设备列表中点击大屏设备的设备标识,便实现了选择大屏设备。
可选的,如图6中的d所示的,智能手机还可以将显示的可用设备列表中每一个设备是否为可信设备显示给用户。如果某一个设备为不可信设备,还可以向用户显示是否需要认证的图标,如果用户确定需要认证,则可以点击“认证”,智能手机便自动和该设备进行安全认证(即执行S206至S208),如果安全认证通过,则显示该设备为可信设备。如果安全认证不通过,则仍然显示该设备为不可信设备。
第二种操作方式:假设用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将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Wi-Fi P2P连接,以方便后续有数据或者文件分享时快捷的进行文件传输。用户在智能手机上显示的如图7中的a所示的界面上点击“设置”,显示的界面如图7中的b所示的,用户单击“WLAN直连”菜单,便可以触发Wi-Fi P2P连接。用户点击“WLAN直连”后,显示的界面如图7中的c所示的,智能手机上的应用会将之前存储的可用设备列表显示给用户。该可用设备列表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设备的设备标识。例如,显示的可用设备列表可以如图7中的c所示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该可用设备列表上选择一个设备(例如为大屏设备)。例如:用户在可用设备列表中点击大屏设备的设备标识,便实现了选择大屏设备。
可选的,如图7中的c所示的,智能手机还可以将显示的可用设备列表中每一个设备是否为可信设备显示给用户,如果某一个设备为不可信设备,还可以向用户显示是否需要认证的图标,如果用户确定需要认证,则可以点击“认证”,智能手机便自动和该设备进行安全认证,如果安全认证通过,则显示该设备为可信设备。如果安全认证不通过,则仍然显示该设备为不可信设备。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的两种操作方式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其他操作方式触发智能手机与其他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6和图7所示的界面图仅仅是示例性的,不应该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触发智能手机与其他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过程显示的界面产生任何限制。例如,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手机显示的界面上的图标可以包括比图6或者图7所示界面上显示的更多或更少图标,或者组合某些图标,或者拆分某些图标,或者不同的图标等。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S230和S2512执行过程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制。S230可以在S2512之前执行,也可以在S2512之后执行,或者,还可以和S2512同时执行。换句话说,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交换Wi-Fi P2P连接中的可变信息,可以在智能手机真正和大屏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之前进行交换,或者,也可以在智能手机真正和大屏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的过程中进行交换。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类似的,对于S245和S2512执行过程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制。S245可以在S2512之前执行,也可以在S2512之后执行,或者,还可以和S2512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S2513,用户在可用设备列表中点击大屏设备的设备标识后,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调用Wi-Fi P2P连接接口,向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发送Wi-Fi P2P连接请求,该Wi-Fi P2P连接请求包括手机大屏设备的标识。
下面将描述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获取了建立Wi-Fi P2P连接所需要的信息后,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建立Wi-Fi P2P连接的具体流程,该流程包括S2514至S2524。
S2514,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接收到该Wi-Fi P2P连接请求后,根据之前存储的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和可变信息,确定Wi-Fi P2P连接方式。
具体的,在S2514中,当用户利用智能手机真正需要发起到大屏设备的Wi-Fi P2P连接时,由于此时智能手机建立Wi-Fi P2P连接所需的绝大部分信息(Wi-Fi 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和可变信息)已经和大屏设备交换完成,智能手机根据自身与大屏设备的Wi-FiP2P连接中的固有信息和可变信息。例如:智能手机根据自身与大屏设备的设备类型和设备状态(电池电量等)、Wi-Fi P2P连接状态等来确定GO以及GC角色。例如:智能手机为GO设备,大屏设备为GC设备。智能手机根据大屏设备的Wi-Fi STATION信道、支持的5G信道列表、是否支持宽频等信息确定GO设备最终建立在哪个频率上,以及确定Wi-Fi P2P群组的SSID和PWD等。即确定了Wi-Fi P2P的连接方式。
S2515,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通过广播或者第一连接的方式向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发送Wi-Fi P2P群组建立请求。该Wi-Fi P2P群组建立请求包括:Wi-Fi P2P群组建立的频率、GC设备和GO设备角色分配、Wi-Fi P2P群组的SSID和PWD、智能手机的MAC地址、或者IP地址以及端口号等。
例如,在S2515中,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可以通过BLE广播、BR广播、Wi-Fi广播等向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发送Wi-Fi P2P群组建立请求。
S2516,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接收到该Wi-Fi P2P群组建立请求后,向大屏设备的驱动和芯片模块发送该Wi-Fi P2P群组建立请求。
S2517,大屏设备的驱动和芯片模块根据Wi-Fi P2P群组建立请求,建立Wi-Fi P2P群组。
S2518,大屏设备的驱动和芯片模块向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发送Wi-Fi P2P群组建立成功的通知消息。
S2519,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通过广播或者第一连接的方式向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发送Wi-Fi P2P群组建立成功的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包括:Wi-Fi P2P群组建立的频率、GC设备和GO设备角色分配、Wi-Fi P2P群组的SSID和PWD、大屏设备的MAC地址、或者IP地址以及端口号等。
S2520,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向智能手机的驱动和芯片发送Wi-Fi P2P群组建立成功的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包括:Wi-Fi P2P群组建立的频率、GC设备和GO设备角色分配、Wi-Fi P2P群组的SSID和PWD、大屏设备的MAC地址、或者IP地址以及端口号等。
S2521,智能手机的驱动和芯片模块根据Wi-Fi P2P群组建立成功的通知消息,加入Wi-Fi P2P群组。
S2522,智能手机的驱动和芯片模块向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通知加入Wi-Fi P2P群组成功的消息。
S2523,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接收到该消息后,向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发送加入Wi-Fi P2P群组成功的消息。
S2524,智能手机上的应用接收到加入Wi-Fi P2P群组成功的消息后,与大屏设备上的应用(例如为文件分享应用)建立基于Wi-Fi P2P连接的传输通道。
在S2524之后,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便建立了Wi-Fi P2P连接。
S2525,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基于Wi-Fi P2P连接的传输通道,向大屏设备上的应用开始文件分享。
本申请提供的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在进行Wi-Fi P2P设备发现时,可以利用多种发现手段(例如BLE发现、局域网发现、Wi-Fi P2P发现、广播发现等)进行设备发现,可以支持多种发现手段,同时支持使用不同的类型的连接方式或者广播方式进行信息的交互,提高了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可以作为平台级的能力提供各个应用使用。在发现设备后,将进行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分阶段进行交换,将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固有信息(例如:设备支持的信道列表、P2P群组SSID、PWD、是否支持宽频(例如是否支持160MHz)、设备信息等)等在Wi-Fi P2P业务发起前提前进行交换。将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可变信息(例如:设备Wi-Fi P2P的连接状态、角色、设备连接的AP(即Wi-Fi热点)的频率等)在可变信息发生变化后,在Wi-Fi P2P业务发起前提前进行交换,或者,在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过程进行交换。从而使得在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时,Wi-Fi P2P连接所必须的部分信息或者全部信息已经交互完成,在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时,仅仅需要发送一些简单的信令(例如广播报文、蓝牙报文等)即可完成Wi-Fi P2P连接,从而进一步缩短Wi-Fi P2P连接所用的时间,提高用户体验。并且,可以使用在不同的产品平台,满足不同上层应用的需求。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S204之后,对于S205: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和大屏设备中的通信模块通过交互广播消息建立第一连接而言,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例如如图8所示的:S205可以包括:
S2051a中,智能手机驱动和芯片模块开启后台扫描来发现设备后,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发送第一广播消息,第一广播消息可以为BLE广播消息、BR广播消息或者Wi-Fi广播消息等。第一广播消息内携带:智能手机的设备标识(deviceId)、设备类型、连接地址、版本号等。例如,该连接地址可以包括:智能手机的MAC地址、智能手机的IP地址以及端口号等。
S2052a,大屏设备的驱动和芯片模块开启后台扫描来发现设备后,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接收到第一广播消息后。
S2053a,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回复第二广播消息,第二广播消息可以为:BLE广播消息、BR广播消息或者Wi-Fi广播消息等。第二广播消息包括:大屏设备的设备标识(deviceId)、设备类型、连接地址、版本号等。例如,该连接地址可以包括:大屏设备的MAC地址、大屏设备的IP地址以及端口号等。
S2054a,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接收到第二广播消息后,根据第二广播消息包括的连接地址,与大屏设备建立第一连接。例如,如果是基于MAC地址,则建立的第一连接为BLE连接或者BR连接,如果是基于MAC地址IP地址以及端口号,则建立的第一连接为基于局域网的socket连接。
在S2054a之后,便可以执行S206。
第二种实现方式:例如如图9所示的:S205可以包括:
S2051b中,智能手机驱动和芯片模块开启后台扫描来发现设备后,智能手机中的通信模块发送第一广播消息,第一广播消息可以为BLE广播消息、BR广播消息或者Wi-Fi广播消息等。第一广播消息内携带:智能手机的设备标识(deviceId)、设备类型、连接地址、版本号等。例如,该连接地址可以包括:智能手机的MAC地址、智能手机的IP地址以及端口号等。
S2052b,大屏设备的驱动和芯片模块开启后台扫描来发现设备后,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接收到第一广播消息。
S2053b,大屏设备的通信模块根据第一广播消息包括的连接地址,与智能手机建立第一连接。例如,如果是基于智能手机的MAC地址,则建立的第一连接为BLE连接或者BR连接,如果是基于智能手机的IP地址以及端口号,则建立的第一连接为基于局域网的socket连接。
在S2053b之后,便可以执行S206。
本申请提供的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在进行Wi-Fi P2P设备发现时,可以利用多种发现手段(例如BLE发现、局域网发现、Wi-Fi P2P发现、广播发现等)进行设备发现,可以支持多种发现手段,同时支持使用不同的类型的连接方式或者广播方式进行信息的交互,提高了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可以作为平台级的能力提供各个应用使用。在发现设备后,将进行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分阶段进行交换,将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固有信息(例如:设备支持的信道列表、P2P群组SSID、PWD、是否支持宽频(例如是否支持160MHz)、设备信息等)等在Wi-Fi P2P业务发起前提前进行交换,将Wi-Fi P2P连接需要的信息中的可变信息(例如:设备Wi-Fi P2P的连接状态、角色、设备连接的AP(即Wi-Fi热点)的频率等)在可变信息发生变化后,在Wi-Fi P2P业务发起前提前进行交换,或者,在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过程进行交换。从而使得在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时,Wi-Fi P2P连接所必须的部分信息或者全部信息已经交互完成。在真正发起Wi-Fi P2P连接时,仅仅需要发送一些简单的信令(例如广播报文、蓝牙报文等)即可完成Wi-Fi P2P连接,从而进一步缩短Wi-Fi P2P连接所用的时间,提高用户体验。并且,可以使用在不同的产品平台,满足不同上层应用的需求。
应理解,上文以建立Wi-Fi P2P连接为例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在本申请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例如,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Wi-Fi连接场景中,也可以利用本申请提供的构思,下文将具体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假设第一电子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电子设备为接入点设备(access point,AP),例如,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路由器。在这种情况下,在用户触发终端设备和路由器建立Wi-Fi连接之前,由于路由器已经存在,在建立Wi-Fi连接之前,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后台组网发现,获取到路由器的SSID以及PWD等Wi-Fi连接固有信息(即在Wi-Fi连接中过程,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的信息)。除此之外,由于路由器支持跳频功能,因此,路由器工作的频率或者信道等也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因此,在路由器工作的频率或者信道等发生变化后,路由器可以将变化后的工作的频率、信道等信息发送(例如通过蓝牙报文、Wi-Fi报文等)给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主动向路由器请求路由器工作的频率、信道等信息。在终端设备获取到路由器工作的频率、信道等Wi-Fi连接可变信息(即在Wi-Fi连接中过程,可能随时变化,并且会影响Wi-Fi连接的信息)后,在用户真正触发终端设备和路由器建立Wi-Fi连接时,由于终端设备之前已经获取了和路由器建立Wi-Fi连接的固有信息(包括路由器的SSID以及PWD等)以及可变信息(包括路由器工作的频率、信道等),从而使得在用户利用终端设备真正发起Wi-Fi连接时,大部分的信息已经交互完成,第一终端设备直接在路由器的工作频率以及信道进行扫描,并且仅仅需要终端设备发送一些简单的信令(例如通过广播报文、蓝牙报文等发送信令)即可完成Wi-Fi连接,从而进一步缩短Wi-Fi连接的耗时,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假设第一电子设备为终端设备,第二电子设备为软AP(soft AP)。软AP可以理解为一个连接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的终端设备,将这个终端设备作为Wi-Fi热点为其他终端设备提供Wi-Fi网络。例如,软AP可以包括用户使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PDA、电脑手持式通信设备等。在这种情况下,假设第一电子设备为用户使用的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电子为用户使用的第二终端设备。在用户触发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Wi-Fi连接之前,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各种广播报文(例如蓝牙报文、Wi-Fi报文等)交换各自进行Wi-Fi连接时的SSID以及PWD等Wi-Fi连接固有信息(即在Wi-Fi连接中过程,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的信息)。除此之外,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广播报文(例如;蓝牙报文等)交换各自的工作的频率、信道等Wi-Fi连接可变信息(在Wi-Fi连接中过程,可能随时变化,并且会影响Wi-Fi连接的信息)。在用户真正触发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Wi-Fi连接时,由于第一终端设备之前已经获取了和第二终端设备建立Wi-Fi连接的固有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SSID以及PWD等)以及可变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工作的频率、信道等),从而使得在用户利用第一终端设备真正发起Wi-Fi连接时,大部分的信息已经交互完成,第一终端设备仅仅需要发送一些简单的信令(例如广播报文、蓝牙报文)即可完成Wi-Fi连接,从而进一步缩短Wi-Fi连接的耗时,提高用户体验。
例如,在上述的方法200的S205中,在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之间的第一连接为Wi-Fi连接时,智能手机和大屏设备可以利用上述的两种方式建立Wi-Fi连接。
可选的,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Wi-Fi连接之前,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还建立其他方式的通信连接,例如,该通信连接可以是蓝牙连接等。在建立通信连接之后,用户真正触发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Wi-Fi连接之前,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该通信连接交换Wi-Fi连接中的固有信息和可变信息,可以提高信息交换的速率,进一步的缩短Wi-Fi连接的耗时。
可选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广播报文(例如;蓝牙报文、Wi-Fi报文等)交换Wi-Fi连接中的固有信息和可变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应理解,本申请提供的在双端设备真正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之前,双端设备提前交换建立该通信连接所必须的信息,从而使得在双端设备真正发起通信连接时,大部分的信息已经交互完成,仅仅需要双端设备发送一些简单的信令即可完成通信连接的方法,不仅可以适用于包括建立Wi-Fi连接、Wi-Fi P2P连接的场景中,还可以适用于建立其他通信连接(例如蓝牙、紫蜂(Zigbee))的场景中,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应理解,上述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给出的上述示例,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例如,上述方法200中某些步骤可以不必须的,或者可以新加入某些步骤等。或者上述任意两种或者任意多种实施例的组合。这样的修改、变化或者组合后的方案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式、情况、类别以及实施例的划分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不应构成特别的限定,各种方式、类别、情况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结合。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上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着重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未提到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结合图1-图9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的实施例,下面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对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为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任一种建立Wi-FiP2P连接的方法,因此可以达到与上述实现方法相同的效果。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处理模块可以用于对电子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执行处理单元执行的步骤。存储模块可以用于支持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等。通信模块,可以用于支持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
其中,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存储模块可以是存储器。通信模块具体可以为射频电路、蓝牙芯片、Wi-Fi芯片等与其他电子设备交互的设备。
示例性地,图10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例电子设备3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300可以为上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智能手机或者大屏设备。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300可包括处理器310,外部存储器接口320,内部存储器3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USB)接口330,充电管理模块340,电源管理模块341,电池342,天线1,天线2,无线通信模块350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3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3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3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10。其中,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间(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间音频(integrated circuit 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SIM卡接口,和/或USB接口等。其中,USB接口3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3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电子设备300充电,也可以用于电子设备3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5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电子设备3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以及无线通信模块350等实现。
无线通信模块3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300上的包括Wi-Fi(包括Wi-Fi感知和Wi-Fi AP),蓝牙(bluetooth,BT),移动网络,无线数传模块(例如,433MHz,868MHz,515MHz)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35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350经由天线1或者天线2(或者,天线1和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滤波以及调频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310。无线通信模块350还可以从处理器3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1或者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外部存储器接口3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备3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320与处理器3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321可以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处理器310可以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321的上述指令,从而使得电子设备300执行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提供的Wi-Fi直连下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各种应用以及数据处理等。内部存储器321可以包括代码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代码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存储区可存储电子设备3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内部存储器3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部件,闪存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10可以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3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310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来使得电子设备300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任一种的Wi-Fi直连下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其他应用及数据处理。
电子设备300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电视、大屏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大屏电视、智能家居单品、PDA、POS、车载电脑等。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应理解,电子设备300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请参照前文中结合图4、图5和图7和图9所示的各个实施例中描述的智能手机或者大屏设备执行步骤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加赘述。
还应理解,以上装置中单元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装置中的单元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单元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单元以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各个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由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该单元的功能。这里该处理元件又可以称为处理器,可以是一种具有信号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实现或者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在一个例子中,以上任一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这些集成电路形式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再如,当装置中的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的处理器。再如,这些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立Wi-Fi P2P连接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例如为智能手机)和第二电子设备(例如为大屏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的指令。该可读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以使得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执行对应于上述方法中的对应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位于通信装置中的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该处理单元,例如可以是处理器,该通信单元例如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可执行计算机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
可选地,该计算机指令被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可选地,该存储单元为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该存储单元还可以是该终端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RAM等。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的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该处理单元和该存储单元可以解耦,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物理设备上,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连接来实现该处理单元和该存储单元的各自的功能,以支持该系统芯片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种功能。或者,该处理单元和该存储器也可以耦合在同一个设备上。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RAM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
在本申请中可能出现的对各种消息/信息/设备/网元/系统/装置/动作/操作/流程/概念等各类客体进行了赋名,可以理解的是,这些具体的名称并不构成对相关客体的限定,所赋名称可随着场景,语境或者使用习惯等因素而变更,对本申请中技术术语的技术含义的理解,应主要从其在技术方案中所体现/执行的功能和技术效果来确定。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等数据存储设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一种建立无线保真直连Wi-Fi P2P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之前,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信息,所述第一连接信息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所述第一操作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操作;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根据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支持的信道列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创建Wi-Fi P2P群组时Wi-FiP2P P2P群组的SSID、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创建Wi-Fi P2P群组时Wi-Fi P2P群组的PWD、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支持Wi-Fi P2P连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支持宽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Wi-Fi P2P连接状态和/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的Wi-Fi热点的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第一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包括Wi-Fi或蓝牙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连接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广播报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连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连接信息,所述二连接信息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和/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操作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三连接信息,所述第三连接信息包括:除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之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根据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连接信息,或者根据所述第一连接信息和所述第三连接信息,确定Wi-Fi P2P群组建立的频率、GC设备和GO设备角色分配、所述Wi-Fi P2P群组的SSID和PWD;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报文,所述第二广播报文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加入所述Wi-Fi P2P群组,所述第二广播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MAC地址、IP地址以及端口号、所述Wi-Fi P2P群组建立的频率、GC设备和GO设备角色分配、所述Wi-Fi P2P群组的SSID和PWD。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第一连接之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接收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连接,进行安全认证;
在所述安全认证通过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可信设备。
9.一种建立通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之前,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四连接信息,所述第四连接信息用于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操作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信息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工作频率信息和/或通信信道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操作;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根据所述第四连接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第一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四连接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接收所述第四连接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四连接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三广播报文,接收所述第四连接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五连接信息,所述第五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工作频率信息和/或通信信道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连接为Wi-Fi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为蓝牙连接。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在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之前,所述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信息,所述第一连接信息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所述第一操作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操作;
所述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根据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Wi-Fi P2P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支持的信道列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创建Wi-Fi P2P群组时Wi-FiP2P P2P群组的SSID、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创建Wi-Fi P2P群组时Wi-Fi P2P群组的PWD、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支持Wi-Fi P2P连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支持宽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Wi-Fi P2P连接状态和/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连接的Wi-Fi热点的频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第一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包括Wi-Fi或蓝牙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连接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广播报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连接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二连接信息,所述二连接信息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固有信息和/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可变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在所述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操作后,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三连接信息,所述第三连接信息包括:除过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之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建立Wi-Fi P2P连接的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连接信息,或者根据所述第一连接信息和所述第三连接信息,确定Wi-Fi P2P群组建立的频率、GC设备和GO设备角色分配、所述Wi-Fi P2P群组的SSID和PWD;
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报文,所述第二广播报文用于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加入所述Wi-Fi P2P群组,所述第二广播报文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MAC地址、IP地址以及端口号、所述Wi-Fi P2P群组建立的频率、GC设备和GO设备角色分配、所述Wi-Fi P2P群组的SSID和PWD。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在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第一连接之后,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接收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之前,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所述电子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连接,进行安全认证;
在所述安全认证通过后,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可信设备。
2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在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之前,所述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的第四连接信息,所述第四连接信息用于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操作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信息要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工作频率信息和/或通信信道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操作;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根据所述第四连接信息,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所述通信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
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第一连接;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接收所述第四连接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三广播报文,接收所述第四连接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五连接信息,所述第五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工作频率信息和/或通信信道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连接为Wi-Fi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为蓝牙连接。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了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469588.5A 2021-04-28 2021-04-28 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3485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9588.5A CN115348563A (zh) 2021-04-28 2021-04-28 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PCT/CN2022/087673 WO2022228207A1 (zh) 2021-04-28 2022-04-19 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9588.5A CN115348563A (zh) 2021-04-28 2021-04-28 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8563A true CN115348563A (zh) 2022-11-15

Family

ID=83846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69588.5A Pending CN115348563A (zh) 2021-04-28 2021-04-28 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48563A (zh)
WO (1) WO202222820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86056B1 (en) * 2014-05-05 2017-09-20 Huawei Device Co., Ltd. Wi-fi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and wi-fi device
KR102383383B1 (ko) * 2017-08-08 2022-04-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Wi-Fi 다이렉트 그룹 형성 방법
CN110996404B (zh) * 2019-12-16 2022-06-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654074B (zh) * 2020-09-28 2022-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i-Fi P2P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91862A (zh) * 2020-10-27 2021-0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间建立连接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28207A1 (zh) 2022-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553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Fi connection using Wi-Fi protected setup in portable terminal
US1172961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
US1129766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Wi-Fi direct group thereof
US9521589B2 (en) Wi-Fi direct service method using NFC and device therefor
EP3217758B1 (en) Establishment of a wireless connection between a first device and a second device
US887352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olicited activation for protected wireless networking
WO2020233538A1 (zh) 一种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方法和终端
US20230337303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under wi-fi direc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31294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wireless dockees to find and dock with a wireless docking host being used by another dockee
US11419014B2 (en)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ndover
EP4271006A1 (e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141671B (zh) wifi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54074B (zh) 一种Wi-Fi P2P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00145775A (ko) 통신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3301563A (zh) 网络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203668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을 선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4390491A (zh) 一种组网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202693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ver-the-air configuration of a wireless device
US20230156467A1 (en) Terminal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mputer readable instructions for terminal device
WO2022228207A1 (zh) 建立Wi-Fi P2P连接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2237721A1 (zh) 联网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3114798B (zh) 一种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15176536A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WO2018010160A1 (zh) 移动数据共享方法和移动终端
WO2022166891A1 (zh) 支持网络选择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