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7910B - 调整多工器电路的方法和多工器、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调整多工器电路的方法和多工器、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7910B
CN115347910B CN202110460203.9A CN202110460203A CN115347910B CN 115347910 B CN115347910 B CN 115347910B CN 202110460203 A CN202110460203 A CN 202110460203A CN 115347910 B CN115347910 B CN 1153479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plexer
inductance
common
antenna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602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47910A (zh
Inventor
蔡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FS Microsystem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FS Microsystem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FS Microsystem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FS Microsystem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602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479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47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7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47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7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s And Circuit Network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整多工器电路的方法和多工器、通信设备。本发明的多工器中,包括共用一个天线的n个发射滤波器和n个接收滤波器,n为正整数,其中,发射滤波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并联支路连接到公共端,第一并联支路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并联谐振器和一个第一电感串联;接收滤波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并联支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第二并联支路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并联谐振器和一个第二电感串联,所述公共端通过一个第三电感接地。本发明将多工器的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的并联谐振器通过电感汇聚到公共端,此公共端通过一个对地电感接地,可以改善器件隔离度。

Description

调整多工器电路的方法和多工器、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波器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调整多工器电路的方法和多工器、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双工器用于频分双工系统,用来实现同时的接收和发射信号。现有技术的双工器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在工作时,为了避免发射端信号对接收系统的干扰,恶化接收灵敏度,需要器件具有较好的隔离度。扩展地,在包含若干对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的多工器中,也需要器件具有较好的隔离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调整多工器电路的方法和多工器、通信设备,能够提高器件隔离度。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多工器,包括共用一个天线的n个发射滤波器和n个接收滤波器,n为正整数,其中:所述发射滤波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并联支路连接到公共端,所述第一并联支路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并联谐振器和一个第一电感串联;所述接收滤波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并联支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所述第二并联支路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并联谐振器和一个第二电感串联;所述公共端通过一个第三电感接地。
可选地,天线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天线端、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
可选地,接收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接收端、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
可选地,天线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天线端、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并且,接收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接收端、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
可选地,所述第三电感的感值为0.1pH至1nH,或者,为0.5pH至5pH。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的感值为0nH至5nH。
可选地,所述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中的谐振器为声波谐振器。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调整多工器电路的方法,所述多工器包括共用一个天线的n个发射滤波器和n个接收滤波器,n为正整数,该方法包括:将所述发射滤波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并联谐振器通过第一电感连接到公共端,将所述接收滤波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并联谐振器通过第二电感连接到所述公共端,将所述公共端通过第三电感接地。
可选地,还包括:将天线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天线端、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
可选地,还包括:将接收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接收端、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
可选地,将天线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天线端、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并且,将接收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接收端、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
可选地,所述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中的谐振器为声波谐振器。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本发明公开的任一种多工器。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多工器的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的并联谐振器通过电感汇聚公共端,此公共端通过一个对地电感接地,可以改善器件隔离度。另外,天线端的并联匹配电感一端连接天线端、另一端接到公共端,和/或,接收端的并联匹配电感一端连接接收端、另一端接到公共端,可以可进一步改善器件隔离度。
附图说明
为了说明而非限制的目的,现在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特别是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双工器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双工器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双工器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双工器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双工器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图1与图2所示的两个双工器的隔离特性对比图;
图7是图1与图3所示的两个双工器的隔离特性对比图;
图8是图1与图4所示的两个双工器的隔离特性对比图;
图9是图1与图5所示的两个双工器的隔离特性对比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双工器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采用引入公共端并且通过电感接地的方式,提高器件隔离度,以下具体加以说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工器,包括共用一个天线的n个发射滤波器和n个接收滤波器,n为正整数。具体的,n个发射滤波器的第一端即各个发射滤波器的发射端,n个发射滤波器的第二端均连接多工器的公共的天线端;n个接收滤波器的第一端即各个接收滤波器的接收端,n个接收滤波器的第二端均连接多工器的公共的天线端。其中,发射滤波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并联支路连接到公共端,第一并联支路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并联谐振器和一个第一电感串联;发射滤波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并联支路连接到公共端,第二并联支路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并联谐振器和一个第二电感串联;公共端通过一个第三电感接地。其中,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中的谐振器可以为声波谐振器。
为使公众更好地理解,以及出于示例的方便,下面列举仅包含一个发射滤波器和一个接收滤波器的双工器(即n=1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双工器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发射滤波器中的三个第一并联支路中的第一并联谐振器通过第一电感G1至G3连接到公共端A点,接收滤波器中的三个第二并联支路中的第二并联谐振器通过第二电感G4至G6连接到该公共端A点,该公共端A点通过第三电感G7接地。其中G7的感值取值范围可以为0.1pH~1nH,更优的取值范围为0.5pH~5pH。其中G1~G6的感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5nH。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多工器,其中接收滤波器和发射滤波器中谐振器的数量不限于上述,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的数量以及连接位置也不限于上述。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双工器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图3与图2相比,区别在于:接收端RX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接收端RX,第二端和公共端A点连接。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双工器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图4与图2相比,区别在于:天线端Ant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天线端Ant,第二端和公共端A点连接。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双工器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图5与图2相比,区别在于:接收端RX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接收端RX,第二端和公共端A点连接;并且,天线端Ant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天线端Ant,第二端和公共端A点连接。
图6至图9分别对应图2至图5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双工器与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双工器的隔离特性对比图,其中虚线是图1双工器的情况,实线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工器的情况。从图6至图9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四例双工器的隔离度各自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双工器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图10与图2相比,区别在于:并非所有的发射滤波器中的第一并列谐振器和接收滤波器中的第二并联谐振器都经过电感接到公共端A点,而是仅有两个第一并联谐振器和两个第二并联谐振器分别经过电感G1、G2、G4和G5接到公共端A点,另外一个第一并联谐振器和一个第二并联谐振器经过电感G3和G6接地。该例示出了双工器中滤波器内仅部分并联支路中的谐振器经过电感接入公共端,然后该公共端经第三电感接地的情况。经过测试表明,该双工器的隔离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工器也不限于该图中描述的情况,还可以是任意一个或多个并联支路中的并联谐振器经过电感接公共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调整多工器电路的方法,多工器包括共用一个天线的n个发射滤波器和n个接收滤波器,n为正整数。该方法包括:将发射滤波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并联谐振器通过第一电感连接到公共端,将接收滤波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并联谐振器通过第二电感连接到公共端,将公共端通过第三电感接地。其中,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中的谐振器可以为声波谐振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调整多工器电路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天线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天线端、第二端连接到公共端;或/和,将接收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接收端、第二端连接到公共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通信设备,可以包括本发明公开的任一实施方式的多工器。
综上,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多工器的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的并联谐振器通过电感汇聚公共端,此公共端通过一个对地电感接地,可以改善器件隔离度。另外,天线端的并联匹配电感一端连接天线端、另一端接到公共端,和/或,接收端的并联匹配电感一端连接接收端、另一端接到公共端,可以可进一步改善器件隔离度。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多工器,包括共用一个天线的n个发射滤波器和n个接收滤波器,n为正整数,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滤波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并联支路连接到公共端,所述第一并联支路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并联谐振器和一个第一电感串联;
所述接收滤波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并联支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所述第二并联支路中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并联谐振器和一个第二电感串联;
所述公共端通过一个第三电感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器,其特征在于,天线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天线端、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器,其特征在于,接收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接收端、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器,其特征在于,天线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天线端、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并且,接收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接收端、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感的感值为0.1pH至1nH,或者,为0.5pH至5pH。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的感值为0nH至5nH。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中的谐振器为声波谐振器。
8.一种调整多工器电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器包括共用一个天线的n个发射滤波器和n个接收滤波器,n为正整数,该方法包括:将所述发射滤波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并联谐振器通过第一电感连接到公共端,将所述接收滤波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并联谐振器通过第二电感连接到所述公共端,将所述公共端通过第三电感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天线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天线端、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接收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接收端、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天线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天线端、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并且,将接收端的对地匹配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接收端、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公共端。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中的谐振器为声波谐振器。
13.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工器。
CN202110460203.9A 2021-04-27 2021-04-27 调整多工器电路的方法和多工器、通信设备 Active CN1153479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0203.9A CN115347910B (zh) 2021-04-27 2021-04-27 调整多工器电路的方法和多工器、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0203.9A CN115347910B (zh) 2021-04-27 2021-04-27 调整多工器电路的方法和多工器、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7910A CN115347910A (zh) 2022-11-15
CN115347910B true CN115347910B (zh) 2024-01-26

Family

ID=83946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60203.9A Active CN115347910B (zh) 2021-04-27 2021-04-27 调整多工器电路的方法和多工器、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4791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6926A (zh) * 2013-12-17 2015-06-17 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 压电滤波器
CN109075771A (zh) * 2016-04-08 2018-12-21 谐振公司 射频滤波器,高选择性三工器和通信设备
CN109286384A (zh) * 2017-07-20 2019-01-2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多工器、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CN109478882A (zh) * 2016-07-15 2019-03-1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多工器、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终端
CN111641488A (zh) * 2020-05-28 2020-09-08 苏州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 双工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6926A (zh) * 2013-12-17 2015-06-17 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 压电滤波器
CN109075771A (zh) * 2016-04-08 2018-12-21 谐振公司 射频滤波器,高选择性三工器和通信设备
CN109478882A (zh) * 2016-07-15 2019-03-1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多工器、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终端
CN109286384A (zh) * 2017-07-20 2019-01-2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多工器、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CN111641488A (zh) * 2020-05-28 2020-09-08 苏州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 双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7910A (zh) 202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70699B1 (en) Transceiver front-end
CN1945987B (zh) 用于连接天线的双工器
US10284163B2 (en) Frequency-variable LC filter and high-frequency front end circuit
EP2870701B1 (en) Transceiver front-end
CN109713407B (zh) 一种梯形结构双工器及改善双工器隔离度的方法
JP2007202136A (ja) Sawフィルタ及び携帯端末
US11121694B2 (en) Multiplexer
KR102041721B1 (ko) 복합형 필터 장치, 고주파 프론트 엔드 회로 및 통신 장치
CN109478879B (zh) 梯型频率可变滤波器、多工器、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终端
JP6673467B2 (ja) 周波数可変フィルタ、rf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および、通信端末
CN111478679A (zh) 一种基于saw和baw的高性能双工器
US20210409042A1 (en) Multiplexer, front end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2011309A1 (ja) 分波器
US10812047B2 (en) Elastic wave filter apparatus
CN115347910B (zh) 调整多工器电路的方法和多工器、通信设备
US11881844B2 (en) Multiplexer
US10659007B2 (en) Tunable filter,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H10322105A (ja) 分波器
CN107508019B (zh) 双工器
WO2022044810A1 (ja) 複合弾性波フィルタ装置
CN115250128B (zh) 改善双工器性能的方法及双工器、通信设备
CN115694417A (zh) 双工器和调整双工器电路的方法、通信设备
CN115102523A (zh) 一种高隔离度双工器
JPH04135036U (ja) 共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40126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