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7335A - 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7335A
CN115347335A CN202211170598.XA CN202211170598A CN115347335A CN 115347335 A CN115347335 A CN 115347335A CN 202211170598 A CN202211170598 A CN 202211170598A CN 115347335 A CN115347335 A CN 115347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battery
battery pack
pos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705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芳泽
李一乐
刘超
袁长福
宁大雕
李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705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473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47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73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单体电池包括壳体和极片;极片设置于壳体内,并被壳体包围;极片的长度与壳体的长度相适应;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设置有凹陷部;第二面上相对于第一面的凹陷部的位置设置有极柱;其中,凹陷部配置为在多个单体电池堆叠时,容纳相邻单体电池的极柱。通过将单体电池的极柱设置在单体电池的第二面上,并在第一面对应设置凹陷部,第一面和第二面为多个单体电池堆叠时的接触面,其中凹陷部用于容纳极柱,在多个单体电池堆叠形成电池包时,突出的极柱不会占据电池包长度、宽度及高度方向的空间,从而提高了整包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当前动力电池都往电芯做长的方向发展,例如刀片电池短刀电池等,其原因之一就是长电芯电池在放置于电池包内时可以起到对电池包结构强度的加强作用,从而减少电池包内部加强筋的使用。
当电芯做长时,为了提高电芯内部的空间利用率,现有的动力电池通常选择将端子做在电芯左右侧面的两端,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但端子还是占据了整包的宽度方向的空间,整包的空间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将端子做在电芯左右侧面的两端,端子占据整包的宽度方向的空间,导致整包的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体电池,单体电池包括壳体和极片;单体电池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以及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单体电池在长度方向的长度L、在宽度方向的宽度H以及在厚度方向的厚度D满足L>H>D;
极片设置于壳体内,并被壳体包围;极片的长度与壳体的长度相适应;
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第一面设置有凹陷部;
第二面上相对于第一面的凹陷部的位置设置有极柱;
其中,凹陷部配置为在多个单体电池堆叠时,容纳相邻单体电池的极柱。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单体电池的极柱设置在单体电池的第二面上,并在第一面对应设置凹陷部,第一面和第二面为多个单体电池堆叠时的接触面,其中凹陷部用于容纳极柱,在多个单体电池堆叠形成电池包时,突出的极柱不会占据电池包长度、宽度及高度方向的空间,从而提高了整包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凹陷部的凹陷深度大于极柱的高度,凹陷部的底部面积大于极柱的顶部面积。
上述技术方案中,凹陷部的凹陷深度大于极柱的高度,凹陷部的底部面积大于极柱的顶部面积,即凹陷部能够完全容纳突出的极柱,使得多个电池包堆叠时任意两个相邻单体电池能够完全贴合,从而提高了整包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面和第二面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L和H。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面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宽度方向的凹陷部,第二面上相对于第一面的两个凹陷部均设置有极柱;
两个凹陷部配置为在多个单体电池堆叠时,容纳相邻一个单体电池的两个极柱。
上述技术方案中,单体电池的正、负极柱均设置于第二面上,在第一面上相对于正、负极柱的位置分别设置凹陷部,在多个单体电池堆叠时,一个单体电池的第一面的两个凹陷部能够容纳另一单体电池的第二面上的正、负极柱,多个单体电池的排列更加紧凑,从而提高整包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面沿长度方向的第一侧设置有沿宽度方向的凹陷部,第一面沿长度方向的第二侧设置有极柱;
第二面上相对于第一面的凹陷部和极柱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极柱和凹陷部;
两个凹陷部配置为在多个单体电池堆叠时,分别容纳相邻两个单体电池的极柱;
两个极柱配置为在多个单体电池堆叠时,分别被相邻两个单体电池的凹陷部包围。
上述技术方案中,单体电池的正、负极柱分别均设置于第一面一侧和第二面一侧上,在第一面另一侧设置凹陷部,在第二面另一侧设置凹陷部,在多个单体电池堆叠时,一个单体电池的两个面的正、负极柱能够分别被前后两个相邻单体电池的凹陷部包围,多个单体电池的排列更加紧凑,从而提高整包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包围极片的沿长度方向侧边的侧边壳体,以及分别设置于壳体的沿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端部;端部包括凹陷部和极柱;
侧边壳体在壳体的两端分别形成两个开口部;
两个端部分别覆盖两个开口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侧边壳体可以是一定厚度的铝板弯折、拼焊而成,形成左右两个开口部,该侧边壳体上任意面不具有法兰,不会占据电池包任意方向上的更多空间。两个端部可以是整板通过冲压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极片端部的极耳的空腔。该实施例中,侧边壳体与端部的连接处的四条焊缝处于同一平面,因此,更容易将侧边壳体与端部焊接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凹陷部和极柱靠近端部的一侧设置,端部另一侧设置有防爆阀和/或注液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端部一侧用于设置凹陷部和极柱,并且在该侧内部还容纳极片的极耳,端部另一侧设置防爆阀和/或注液孔,布局合理,充分利用了端部的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端部包括顶盖和异型件,异型件具有空腔及凹陷部,顶盖和异型件连接形成用于容纳极片端部的空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端部由顶盖和异型件焊接而成,顶盖为片状结构,方便顶盖两侧与单体电池的壳体边缘进行焊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异型件通过冲压板材制备得到,板材的厚度为0.5mm-2.5mm。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极柱包括极柱底部和极柱连通部;端部还包括密封圈、第二塑胶、第一塑胶和导通块;密封圈套设于极柱连通部;
极柱连通部一端连接极柱底部,极柱连通部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塑胶、顶盖、第一塑胶后连接到导通块;极柱底部与极片的极耳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塑胶、第二塑胶和密封圈起到密封和绝缘的效果,并且,第一塑胶还起到对极柱底部限位的作用,第二塑胶还起到对导通块限位的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组,电池组包括多个相互重叠放置的如以上任一的单体电池,电池组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单体电池满足:一个单体电池的第一面与另一单体电池的第二面贴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单体电池的极柱设置在单体电池的第二面上,并在第一面对应设置凹陷部,第一面和第二面为多个单体电池堆叠时的接触面,其中凹陷部用于容纳极柱,因此,在多个单体电池堆叠形成电池包时,突出的极柱不会占据电池包长度、宽度及高度方向的空间,从而提高了整包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单体电池的长度方向与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平行。
上述技术方案中,单体电池的长度方向沿电池包宽度方向布置,多个单体电池沿电池包长度方向形成电池组,电池包内沿电池包高度方向为一层电池组,因此,每一单体电池均能够起到加强电池包宽度方向结构强度的作用。此时,电池包的宽度尺寸较为固定,电池包的宽度约为单体电池长度L的倍数,但是,对于电池包的长度尺寸可以灵活设置,电池包的长度尺寸由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数量及每个单体电池的厚度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体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体电池的拆分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部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体电池的制造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单体电池,11-壳体,111-侧边壳体,2-极片,21-极耳,3-极柱,4-凹陷部,5-第二面,6-防爆阀,7-端部,71-顶盖,72-异型件,73-极柱底部,74-第一塑胶,75-第二塑胶,76-导通块,77-密封圈,79-极柱连通部,8-纵梁,9-第一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体电池1结构示意图,该单体电池1包括壳体11和极片2;单体电池1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以及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单体电池1在长度方向的长度L、在宽度方向的宽度H以及在厚度方向的厚度D满足L>H>D。其中,极片2(于图2中示出)设置于壳体11内,并被壳体11包围;极片2的长度与壳体11的长度相适应;壳体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9和第二面5;第一面9设置有凹陷部4;第二面5上相对于第一面9的凹陷部4的位置设置有极柱3;其中,凹陷部4配置为在多个单体电池1堆叠时,容纳相邻单体电池1的极柱3。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单体电池1的极柱3设置在单体电池1的第二面5上,并在第一面9对应设置凹陷部4,第一面9和第二面5为多个单体电池1堆叠时的接触面,其中凹陷部4用于容纳极柱3,在多个单体电池1堆叠形成电池包时,突出的极柱3不会占据电池包长度、宽度及高度方向的空间,从而提高了整包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凹陷部4的凹陷深度大于极柱3凸起的高度,凹陷部4的底部面积大于极柱3的顶部面积。本申请实施例中,凹陷部4的凹陷深度大于极柱3的高度,凹陷部4的底部面积大于极柱3的顶部面积,即凹陷部4能够完全容纳突出的极柱3,使得多个电池包堆叠时任意两个相邻单体电池1能够完全贴合,从而提高了整包的空间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面9和第二面5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L和H,即第一面9和第二面5为单体电池1面积最大的两个面。需明确的是,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面9和第二面5也可以是其他相对的两个面,例如:第一面9和第二面5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单体电池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在多个单体电池1堆叠时,单体电池1的左侧面与相邻单体电池1的右侧面贴合;或,第一面9和第二面5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单体电池1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在多个单体电池1堆叠时,单体电池1的上顶面与相邻单体电池1的下底面贴合。本申请的以下实施例还是以第一面9和第二面5为单体电池1面积最大的两个面为例进行描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第一面9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宽度方向的凹陷部4,第二面5上相对于第一面9的两个凹陷部4均设置有极柱3;两个凹陷部4配置为在多个单体电池1堆叠时,容纳相邻一个单体电池1的两个极柱3。
本申请实施例中,单体电池1的正、负极柱均设置于第二面5上,在第一面9上相对于正、负极柱的位置分别设置凹陷部4,在多个单体电池1堆叠时,一个单体电池1的第一面9的两个凹陷部4能够容纳另一单体电池1的第二面5上的正、负极柱,多个单体电池1的排列更加紧凑,从而提高整包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面9上设置一个凹陷部4和一个极柱3,即,第一面9沿长度方向的第一侧设置有沿宽度方向的凹陷部4,第一面9沿长度方向的第二侧设置有极柱3;相对的,第二面5上也设置一个凹陷部4和一个极柱3,并且第二面5上的凹陷部4和第一面9上的极柱3相对设置,第二面5上的极柱3和第一面9上的凹陷部4相对设置。单体电池1的两个凹陷部4配置为在多个单体电池1堆叠时,分别容纳相邻两个单体电池1的极柱3;单体电池1的两个极柱3配置为在多个单体电池1堆叠时,分别被相邻两个单体电池1的凹陷部4包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单体电池1的正、负极柱分别均设置于第一面9一侧和第二面5一侧上,在第一面9另一侧设置凹陷部4,在第二面5另一侧设置凹陷部4,在多个单体电池1堆叠时,一个单体电池1的两个面的正、负极柱能够分别被前后两个相邻单体电池1的凹陷部4包围,多个单体电池1的排列更加紧凑,从而提高整包的空间利用率。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体电池1的拆分结构图。其中,壳体11包括包围极片2的沿长度方向侧边的侧边壳体111,以及分别设置于壳体11的沿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端部7;端部7包括凹陷部4和极柱3;侧边壳体111在壳体11的两端分别形成两个开口部;两个端部7分别覆盖两个开口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侧边壳体111可以是一定厚度的铝板弯折、拼焊而成,形成左右两个开口部,并且,该侧边壳体111上任意面不具有法兰,不会占据电池包任意方向上的更多空间。两个端部7可以是整板通过冲压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极片2端部7的极耳21的空腔。该实施例中,侧边壳体111与端部7的连接处的四条焊缝处于同一平面,因此,更容易将侧边壳体111与端部7焊接连接。
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部7的示意图,其中,凹陷部4和极柱3靠近端部7的一侧设置,端部7另一侧设置有防爆阀6和/或注液孔。本申请实施例中,端部7一侧用于设置凹陷部4和极柱3,并且在该侧内部还容纳极片2的极耳21,端部7另一侧设置防爆阀6和/或注液孔。结合图3,端部7左侧设置有防爆阀6,凹陷部4靠近端部7的右侧设置,本实施例中防爆阀6与凹陷部4位于同一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注液孔设置于端部7左侧且注液孔与凹陷部4位于同一面上,也可以是防爆阀6或注液孔位于端部7左侧且防爆阀6或注液孔与极柱3位于同一面上,也可以是防爆阀6或注液孔位于端部7左侧且防爆阀6或注液孔位于端部7的左侧面,也可以是防爆阀6或注液孔位于端部7左侧且防爆阀6或注液孔位于端部7的上顶面。因此,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中将防爆阀6和注液设置于端部7左侧,将凹陷部4和极柱3设置于端部7右侧,布局合理,充分利用了端部7的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端部7包括顶盖71和异型件72,异型件72具有空腔及凹陷部4,顶盖71和异型件72连接形成用于容纳极片2端部7的空腔。本申请实施例中,端部7由顶盖71和异型件72焊接而成,顶盖71为片状结构,方便顶盖71两侧与单体电池1的壳体11边缘进行焊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异型件72通过冲压板材制备得到,板材的厚度为0.5mm-2.5mm。
请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71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极柱3包括极柱底部73和极柱连通部79;端部7还包括密封圈77、第二塑胶75、第一塑胶74和导通块76;密封圈77套设于极柱连通部79;
极柱连通部79一端连接极柱底部73,极柱连通部79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塑胶75、顶盖71、第一塑胶74后连接到导通块76;极柱底部73与极片2的极耳21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塑胶74、第二塑胶75和密封圈77起到密封和绝缘的效果,并且,第一塑胶74还起到对极柱底部73限位的作用,第二塑胶75还起到对导通块76限位的作用。极柱连通部79与导通块76铆接连接,本实施例中凹陷部4用于容纳导通块76。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体电池1的制造方法步骤流程图,具体包括:
步骤100、将极片2和极耳21组成的电芯组件从侧边壳体111的一个开口部深入侧边壳体111;
步骤200、将两个顶盖71分别焊接到侧边壳体1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步骤300、将电芯组件的极耳21与顶盖71上的极柱3进行焊接;
步骤400、分别将异型件72、顶盖71和侧边壳体111两两接触的地方焊接牢固并密封。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组,电池组包括多个相互重叠放置的如以上任一的单体电池1,电池组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单体电池1满足:一个单体电池1的第一面9与另一单体电池1的第二面5贴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单体电池1的极柱3设置在单体电池1的第二面5上,并在第一面9对应设置凹陷部4,第一面9和第二面5为多个单体电池1堆叠时的接触面,其中凹陷部4用于容纳极柱3,因此,在多个单体电池1堆叠形成电池包时,突出的极柱3不会占据电池包长度、宽度及高度方向的空间,从而提高了整包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包中的单体电池1的长度方向与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图中H1方向)平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单体电池1的长度方向沿电池包宽度方向布置,多个单体电池1沿电池包长度方向形成电池组,电池包内沿电池包高度方向为一层电池组,因此,每一单体电池1均能够起到加强电池包宽度方向结构强度的作用。此时,电池包的宽度尺寸较为固定,电池包的宽度约为单体电池1长度L的倍数,但是,对于电池包的长度尺寸可以灵活设置,电池包的长度尺寸由电池组中单体电池1的数量及每个单体电池1的厚度决定。
本实施例的电池包还具有一根纵梁8;纵梁8的两边分别设置有电池组,纵梁8与两条边梁平行。需明确的是,这里的纵梁8也可以是多根纵梁8,纵梁8起到加强电池包长度方向结构强度的作用,并由于单体电池1起到了加强电池包宽度方向结构强度的作用,电池包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强度都得到了保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池包中单体电池1的长度方向与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平行的同时,电池包中也可以没有纵梁8,此时,电池包由于内部没有纵梁8,电池包内只有一个电池组,即电池包中所有单体电池1组成了一个电池组,此时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更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池包内单体电池1还可以按照如下规则进行布置:单体电池1的长度方向沿电池包长度方向(如图6的L1方向所示)布置,多个单体电池1沿电池包宽度方向形成电池组,电池包内沿电池包高度方向为一层电池组。
本申请实施例中,单体电池1在电池包内的布置方式为:单体电池1的长度方向沿电池包长度方向布置,多个单体电池1沿电池包宽度方向形成电池组,电池包内沿电池包高度方向为一层电池组,单体电池1能够起到加强电池包长度方向结构强度的作用,并由于单体电池1起到了加强电池包长度方向结构强度的作用,电池包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强度都得到了保证。在采用本实施例的布置方式时,电池包的长度尺寸较为固定,电池包的长度约为单体电池1长度的倍数,但是,对于电池包的宽度尺寸可以灵活设置,电池包的宽度尺寸由电池组中单体电池1的数量及单体电池1间的厚度决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单体电池1的长度方向沿电池包长度方向布置的同时,电池包内具有沿电池包宽度方向的横梁,横梁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一个电池组。
需明确的是,这里的横梁可以是多根横梁,横梁起到加强电池包宽度方向结构强度的作用,并由于单体电池1起到了加强电池包长度方向结构强度的作用,电池包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强度都得到了保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单体电池1的长度方向沿电池包长度方向布置的同时,电池包内不具有横梁,此时,电池包由于内部没有横梁,电池包内只有一个电池组,即电池包中所有单体电池1组成了一个电池组,此时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更高。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壳体和极片;所述单体电池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以及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所述单体电池在所述长度方向的长度L、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宽度H以及在所述厚度方向的厚度D满足L>H>D,
所述极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被所述壳体包围;所述极片的长度与所述壳体的长度相适应;
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所述第一面设置有凹陷部;
所述第二面上相对于所述第一面的凹陷部的位置设置有极柱;
其中,所述凹陷部配置为在多个所述单体电池堆叠时,容纳相邻单体电池的极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深度大于所述极柱的高度,所述凹陷部的底部面积大于所述极柱的顶部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L和H。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宽度方向的凹陷部,所述第二面上相对于所述第一面的两个凹陷部均设置有极柱;
所述两个凹陷部配置为在多个所述单体电池堆叠时,容纳相邻一个单体电池的两个极柱。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沿长度方向的第一侧设置有沿宽度方向的凹陷部,所述第一面沿长度方向的第二侧设置有极柱;
所述第二面上相对于所述第一面的凹陷部和极柱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极柱和凹陷部;
两个所述凹陷部配置为在多个所述单体电池堆叠时,分别容纳相邻两个单体电池的极柱;
两个所述极柱配置为在多个所述单体电池堆叠时,分别被相邻两个单体电池的凹陷部包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包围所述极片的沿长度方向侧边的侧边壳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沿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端部;所述端部包括所述凹陷部和极柱;
所述侧边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形成两个开口部;
两个所述端部分别覆盖两个所述开口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和极柱靠近端部的一侧设置,所述端部另一侧设置有防爆阀和/或注液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包括顶盖和异型件,所述异型件具有空腔及凹陷部,所述顶盖和异型件连接形成用于容纳极片端部的空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异型件通过冲压板材制备,所述板材的厚度为0.5mm-2.5m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极柱底部和极柱连通部;所述端部还包括密封圈、第二塑胶、第一塑胶和导通块;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极柱连通部;
所述极柱连通部一端连接所述极柱底部,所述极柱连通部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塑胶、顶盖、第一塑胶后连接到所述导通块;所述极柱底部与极片的极耳连接。
1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相互重叠放置的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单体电池,所述电池组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单体电池满足:一个单体电池的第一面与另一单体电池的第二面贴合。
CN202211170598.XA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Pending CN1153473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0598.XA CN115347335A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0598.XA CN115347335A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7335A true CN115347335A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55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70598.XA Pending CN115347335A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4733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87427B1 (en) Battery module with bus-bar holder
KR100889243B1 (ko) 전지 코어 팩의 제조방법
CN108198989B (zh) 连接构件和充电电池
CN214203832U (zh) 电池组和用电装置
CN114024082B (zh) 电池、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EP4290659A1 (en) Battery and assembly process therefor
KR101539236B1 (ko) 내압성과 안정성이 향상된 전극리드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JP2010129860A (ja) 3方向の位置決め機構を備えた蓄電モジュール
KR20050123485A (ko) 이차 전지
CN211654934U (zh) 电池及具有所述电池的电子装置
CN219998358U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和储能设备
CN218334226U (zh) 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CN209880719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115347335A (zh) 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CN216389486U (zh) 一种方壳锂离子电池
KR20140036360A (ko) 이차전지 전극조립체용 분리막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CN217009488U (zh) 软包电池组及电子设备
CN212874628U (zh) 一种电池模组和动力电池
CN114744340A (zh)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CN201789007U (zh) 一种盖板组件及含有该盖板组件的锂离子电池
CN213026403U (zh) 电芯组件和电池
CN213636154U (zh) 电芯组件和电池
CN114361664A (zh) 一种方形硬壳锂离子电池盖板、电池及装配方法
CN113193282A (zh) 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CN219017714U (zh) 一种双电芯电池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