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3972B - 一种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3972B
CN115343972B CN202211273195.8A CN202211273195A CN115343972B CN 115343972 B CN115343972 B CN 115343972B CN 202211273195 A CN202211273195 A CN 202211273195A CN 115343972 B CN115343972 B CN 1153439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alysis
current
gas
temperature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731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43972A (zh
Inventor
余超
宋新
张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ngh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bies Precision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bies Precision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bies Precision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7319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439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43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39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439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39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G01N30/08Preparation using an enrich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62De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30/64Electrical detectors
    • G01N30/68Flame ionisation det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数据库;获取待分析气体的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预设实验参数和阈值标准;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预设实验参数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响应于浓度参数超出目标浓度参数范围,确定新的富集温度,通过气体分析获取新的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响应于浓度参数处于目标浓度参数范围,且分析周期小于等于分析周期阈值,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进行可靠性测试;响应于通过可靠性测试,更新数据库中的预设实验参数。由此仅通过输入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即可实现气体分析装置的实验参数自动设计和运行,得到理想的实验参数,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吸附剂富集热解析法是最常用的气体分析方法之一,其利用碳分子筛等吸附剂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作用,从样气中富集吸附待分析气体(如非甲烷总烃),然后将其他气体组分从吸附剂中吹扫清除,对吸附剂进行热解析,并使用FID(Flame IonizationDetector,火焰离子化检测仪)检测待分析气体。
相关技术中,采用吸附剂富集热解析法时,为使气体分析装置达到检测标准,需要人工对富集温度、解析温度、富集降温速率、解析升温速率、分析周期、吸附剂种类等多个实验参数进行调整,对技术人员的调试经验要求非常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并且需要大量的时间,有的调试需要耗费数十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和装置,能够仅通过输入待分析气体和吸附剂的信息,即可实现气体分析装置的实验参数自动设计和实验自动运行,得到符合分析周期和目标浓度相关标准的实验参数,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有效避免了对技术人员的调试经验要求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包括:
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包括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以及与所述气体信息和所述吸附剂信息对应的预设实验参数和阈值标准;所述预设实验参数包括预设富集温度、预设解析温度、预设富集降温速率和预设解析升温速率;所述阈值标准包括分析周期阈值和目标浓度参数范围;
获取待分析气体的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从所述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预设实验参数和阈值标准;
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所述预设实验参数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
响应于当前的浓度参数超出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根据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和当前的富集温度,确定新的富集温度,并控制所述气体分析装置根据所述新的富集温度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和新的分析周期;
响应于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处于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且当前的分析周期小于等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控制所述气体分析装置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进行可靠性测试;
响应于通过所述可靠性测试,根据所述当前的实验参数,对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预设实验参数进行更新。
进一步地,所述待分析气体为非甲烷总烃时,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所述新的富集温度:
Ta2=Ta1+100*(A-At
其中,A为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当前浓度C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At为基于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确定的目标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目标浓度Ct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Ta1为所述当前的富集温度;Ta2为所述新的富集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处于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且所述当前的分析周期大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采取变温速率调整策略;
其中,所述变温速率调整策略包括:
获取所述气体分析装置的最大富集降温速率和最大解析升温速率;
以所述最大富集降温速率代替所述预设富集降温速率,并以所述最大解析升温速率代替所述预设解析升温速率,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
更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采取所述变温速率调整策略后,所述当前的分析周期仍大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采取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响应于预设次数采取所述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后,所述当前的分析周期仍大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则发出提示更换吸附剂的提醒信息;
其中,所述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包括:
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以所述分析周期阈值,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
根据所述新的浓度参数、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和当前的解析温度,确定新的解析温度,并根据所述新的解析温度,以所述分析周期阈值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
更进一步地,所述待分析气体为非甲烷总烃时,若A>At,则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所述新的解析温度:
Tb2=Tb1-104*(A-At
若A<At,则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所述新的解析温度:
Tb2=Tb1-400*(A-At
其中,A为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当前浓度C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At为基于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确定的目标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目标浓度Ct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Tb1为所述当前的解析温度;Tb2为所述新的解析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进行所述至少一次气体分析前,根据所述当前的富集温度、所述当前的解析温度、当前的富集降温速率和当前的解析升温速率,确定预估分析周期;
根据所述预估分析周期和所述分析周期阈值,确定所述预估分析周期是否满足预估分析周期条件;
响应于所述预估分析周期满足所述预估分析周期条件,进行所述至少一次气体分析。
更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预估分析周期不满足所述预估分析周期条件,则采取所述变温速率调整策略;
响应于采取所述变温速率调整策略后,所述预估分析周期仍大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则采取所述解析温度调整策略;
响应于预设次数采取所述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后,所述预估分析周期仍大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则发出提示更换吸附剂的提醒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待分析气体为非甲烷总烃时,所述预估分析周期条件为:
(T0-Ta1)/va+(Tb1-Ta1)/vb≤0.83t0
其中,T0为当前的测试环境温度,Ta1为所述当前的富集温度,Tb1为所述当前的解析温度,va为所述当前的富集降温速率,vb为所述当前的解析升温速率,t0为所述分析周期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响应于通过所述可靠性测试,根据所述当前的实验参数,对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预设实验参数进行更新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通过可靠性测试,获取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对应的第一实验参数,以及调试成功的对应历史记录中最近预设次数的第二实验参数;
对所述第一实验参数和所述第二实验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新的预设实验参数;
根据所述新的预设实验参数,对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预设实验参数进行更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的一种气体分析调试控制装置,包括:
数据库模块,用于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包括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以及与所述气体信息和所述吸附剂信息对应的预设实验参数和阈值标准;所述预设实验参数包括预设富集温度、预设解析温度、预设富集降温速率和预设解析升温速率;所述阈值标准包括分析周期阈值和目标浓度参数范围;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分析气体的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从所述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预设实验参数和阈值标准;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所述预设实验参数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响应于当前的浓度参数超出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根据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和当前的富集温度,确定新的富集温度,并控制所述气体分析装置根据所述新的富集温度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和新的分析周期;响应于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处于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且当前的分析周期小于等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控制所述气体分析装置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进行可靠性测试;
所述数据库模块,还响应于通过所述可靠性测试,根据所述当前的实验参数,对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预设实验参数进行更新。
本申请的一种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和装置,能够仅通过输入待分析气体和吸附剂的信息,即可实现气体分析装置的实验参数自动设计和实验自动运行,得到符合分析周期和目标浓度相关标准的实验参数,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有效避免了对技术人员的调试经验要求高的问题。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更新数据库中的预设实验参数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过预估分析周期自动调试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气体分析调试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申请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申请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应理解为两个或以上。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流程图,下面将参考图1,对本申请的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在步骤101,建立数据库。
其中,数据库包括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以及与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对应的预设实验参数和阈值标准。该数据库的信息可以是从相关资料中直接获取的,也可以是结合学习得到的。
具体地,气体信息,可以是气体ID(Identity Document,标识号),气体ID具体可以是气体名称或编号。吸附剂信息,可以是吸附剂ID,吸附剂ID具体可以是吸附剂名称或编号。预设实验参数,包括预设富集温度、预设解析温度、预设富集降温速率和预设解析升温速率。阈值标准,包括分析周期阈值和目标浓度参数范围,具体可以是国标中的相关标准,例如《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定》中,限定对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结果为达到标准气体浓度90%以上,达到该测定结果的响应时间为小于等于15min,因此采用本申请的控制方法时,数据库中非甲烷总烃对应的分析周期阈值可以为15min,目标浓度参数范围可以为大于等于90%。
在步骤102,获取待分析气体的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预设实验参数和阈值标准。
具体来说,该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为吸附剂富集热解析法,其应用于气体分析装置。气体分析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制冷器、冷阱吸附管、铠装加热丝和FID检测器。当对该气体分析装置时,可以输入待分析气体的气体名称(如非甲烷总烃)和吸附剂名称(如TenaxTA),根据该气体名称和吸附剂名称从数据库中调取相应的预设实验参数和阈值标准,由此通过数据库能够便于实验信息的存储和调取,有效提高了调试实验自动控制的便捷性。
在步骤103,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预设实验参数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
具体地,在自动调取相应的预设实验参数后,根据该预设实验参数,控制气体分析装置进行气体分析,以获取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其中,为了符合统一的测试标准,气体分析可以采用相关标准中的标准样气。以测定非甲烷总烃为例,气体分析的标准样气可以是20%量程甲烷和80%量程丙烷的混合气体;浓度参数可以是测试浓度和实际浓度的比值;分析周期是指检测出测定结果所需要的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该气体分析的次数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多次,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其中,多次气体分析能够有助于提高调试的可靠性,但考虑到耗时因素,通常该次数可以设定为2至3次。
在步骤104,响应于当前的浓度参数超出目标浓度参数范围,根据当前的浓度参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和当前的富集温度,确定新的富集温度,并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新的富集温度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和新的分析周期。
具体来说,当获取到的浓度参数超出对应的阈值标准中的目标浓度参数范围时,根据当前的浓度参数、目标浓度参数和当前的富集温度,确定新的富集温度。而后,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新的富集温度进行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和新的分析周期。进一步地,将新的浓度参数作为当前的浓度参数,将新的分析周期作为当前的分析周期,判断是否达到预设的阈值标准。由于通过大量实验经验,获知富集温度是与浓度参数相关的关键参数,因此优先基于浓度参数对富集温度进行调整,能够有效提高调试的有效性和效率。
在具体示例中,待分析气体可以为非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是指:在气相色谱仪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有响应的除甲烷外的其它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烃等组分。在通常条件下,除甲烷以外的烃类物质多以液态或固态存在,并随分子量大小和结构形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蒸汽压。目前常见的造成大气污染的非甲烷总烃,主要是指具有C2-C12的烃类物质。待分析气体为非甲烷总烃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新的富集温度:
Ta2=Ta1+100*(A-At) 公式(1)
其中,A为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当前浓度C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At为基于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确定的目标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目标浓度Ct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Ta1为所述当前的富集温度;Ta2为所述新的富集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当前浓度C是指当前的测试浓度;标准浓度Cs是指样气的实际浓度;目标浓度Ct是根据目标浓度范围确定的目标浓度。具体地,当目标浓度参数范围仅限定下限时,目标浓度Ct可以为该下限对应的浓度阈值,当目标浓度参数范围限定有上限和下限时,目标浓度Ct可以为该上限和下限所对应的浓度阈值的平均值。
在步骤105,响应于当前的浓度参数处于目标浓度参数范围,且当前的分析周期小于等于分析周期阈值,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进行可靠性测试。
也就是说,若通过气体分析得到的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满足数据库中对应的阈值标准,则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进行可靠性测试。其中,可靠性测试可以包括准确性测试、稳定性测试和拖尾因子测试。
在步骤106,响应于通过可靠性测试,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对数据库中的预设实验参数进行更新。
也就是说,若该组实验参数对应的测定结果可以通过可靠性测试,即该组实验参数调试成功,则根据该实验参数,通过自学习的方式,对数据库中的预设实验参数进行更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步骤106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在步骤1061,响应于通过可靠性测试,获取当前的浓度参数对应的第一实验参数,以及在调试成功的对应历史记录中最近预设次数的第二实验参数。
其中,对应历史记录是指,采用相同气体和相同吸附剂调试成功后所存储的实验参数信息。在具体示例中,此处的预设次数可以是4次。
在步骤1062,对第一实验参数和第二实验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新的预设实验参数。
具体地,优选第一实验参数的权重大于第二实验参数的权重。
在步骤1063,根据新的预设实验参数,对数据库中的预设实验参数进行更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通过建立数据库,并通过获取待分析气体的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预设实验参数和阈值标准,以及通过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预设实验参数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并响应于当前的浓度参数超出目标浓度参数范围,根据当前的浓度参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和当前的富集温度,确定新的富集温度,并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新的富集温度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和新的分析周期,以及响应于当前的浓度参数处于目标浓度参数范围,且当前的分析周期小于等于分析周期阈值,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进行可靠性测试,并响应于通过可靠性测试,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对数据库中的预设实验参数进行更新。由此,能够仅通过输入待分析气体和吸附剂的信息,即可实现气体分析装置的实验参数自动设计和实验自动运行,得到符合分析周期和目标浓度相关标准的实验参数,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有效避免了对技术人员的调试经验要求高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图3为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流程图,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07,响应于当前的浓度参数处于目标浓度参数范围,且当前的分析周期大于分析周期阈值,采取变温速率调整策略。
其中,变温速率调整策略包括:获取气体分析装置的最大富集降温速率和最大解析升温速率;以最大富集降温速率代替预设富集降温速率,并以最大解析升温速率代替预设解析升温速率,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
具体地,若当前的浓度参数符合阈值标准,而分析周期过长,导致不符合阈值标准,则可以采取变温速率调整策略,即以气体分析装置的最大富集降温速率和最大解析升温速率,进行气体分析,获取新的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而后,进一步判断该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是否符合阈值标准。由此,能够对当前的浓度参数符合阈值标准而分析周期不符合阈值标准的情况,作进一步实验设计,提高了该控制方法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参考图3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08,响应于采取变温速率调整策略后,当前的分析周期仍大于分析周期阈值,采取解析温度调整策略;
步骤109,响应于预设次数(N次)采取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后,当前的分析周期仍大于分析周期阈值,则发出提示更换吸附剂的提醒信息。
也就是说,若采取变温速率调整策略后,所得的分析周期仍不符合阈值标准,则采用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在该解析温度调整策略中,将分析周期限定为分析周期阈值,通过调整解析温度,以新的解析温度进行气体分析,并基于新的浓度参数进行判断和调试。若预设次数(如3次)采取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后,得到的分析周期仍大于分析周期阈值,则发出提醒信息,以提示用户更换吸附剂。由此,通过对采取变温速率调整策略后的分析周期仍不符合阈值标准的场景作具体的实验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该控制方法的适用性。
具体地,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包括: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以分析周期阈值,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根据新的浓度参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和当前的解析温度,确定新的解析温度,并根据新的解析温度,以分析周期阈值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
在具体示例中,当待分析气体为非甲烷总烃时,若A>At,则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所述新的解析温度:
Tb2=Tb1-104*(A-At) 公式(2)
若A<At,则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所述新的解析温度:
Tb2=Tb1-400*(A-At) 公式(3)
其中,A为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当前浓度C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At为基于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确定的目标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目标浓度Ct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Tb1为所述当前的解析温度;Tb2为所述新的解析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与公式(1)中相同,此处的当前浓度C是指当前的测试浓度;标准浓度Cs是指样气的实际浓度;目标浓度Ct是根据目标浓度范围确定的目标浓度。具体地,当目标浓度参数范围仅限定下限时,目标浓度Ct可以为该下限对应的浓度阈值,当目标浓度参数范围限定有上限和下限时,目标浓度Ct可以为该上限和下限所对应的浓度阈值的平均值。
在具体示例中,对标准浓度Cs为2500ppbC的丙烷进行标定,其目标浓度参数范围为[95%, 105%],即对应的浓度阈值分别为2375ppbC和2625ppbC。由于目标浓度Ct可以为该上限和下限所对应的浓度阈值的平均值,因此目标浓度Ct也为2500ppbC,At为100%。当前的解析温度Tb1为276℃且分析周期为15min时,进行气体分析,得到的当前的浓度参数A为91.2%,即当前浓度C为2280ppbC。此时,由于A<At,通过公式(3)可得,新的解析温度Tb2为311.2℃。而后,根据新的解析温度311.2℃和当前的分析周期阈值15min,进行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为100.4%,该浓度参数处于目标浓度参数范围[95%, 105%],因此可以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进行可靠性测试。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示,在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前,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确定预估分析周期。
其中,预估分析周期可以根据当前的富集温度、当前的解析温度、当前的富集降温速率和当前的解析升温速率确定。
步骤202,确定预估分析周期是否满足预估分析周期条件。
具体地,可以根据预估分析周期和分析周期阈值,确定预估分析周期是否满足预估分析周期条件。在具体示例中,待分析气体为非甲烷总烃时,预估分析周期条件为:
(T0-Ta1)/va+(Tb1-Ta1)/vb≤0.83t0 公式(4)
其中,T0为当前的测试环境温度,Ta1为当前的富集温度,Tb1为当前的解析温度,va为当前的富集降温速率,vb为当前的解析升温速率,即不等式左侧为预估分析周期;t0为分析周期阈值。
步骤203,响应于预估分析周期满足预估分析周期条件,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
也就是说,在每次进行气体分析前,先预估分析周期。若预估分析周期满足预估分析周期条件,如符合公式(4),即预估分析周期并没有远大于分析周期阈值,则进行气体分析,以避免预估分析周期远大于分析周期阈值的情况仍进行气体分析,优化了实验设计,有助于减少实验次数,提高调试效率。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示,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4,响应于预估分析周期不满足预估分析周期条件,则采取变温速率调整策略。
步骤205,响应于采取变温速率调整策略后,预估分析周期仍大于分析周期阈值,则采取解析温度调整策略。
步骤206,响应于预设次数(N次)地采取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后,预估分析周期仍大于分析周期阈值,则发出提示更换吸附剂的提醒信息。
也就是说,在每次进行气体分析前,经确定预估分析周期,若预估分析周期不满足预估分析周期条件,即预估分析周期远大于分析周期阈值,则采取变温速率调整策略来降低分析周期。此后,若预估分析周期仍大于分析周期阈值,则采取解析温度调整策略。进一步地,若采取预设次数(如3次)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后,预估分析周期仍大于分析周期阈值,认为吸附剂可能不适用,需要进一步排查,此时发出提醒信息,以提示用户更换吸附剂。
综上所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通过建立数据库,并通过获取待分析气体的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预设实验参数和阈值标准,以及通过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预设实验参数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并响应于当前的浓度参数超出目标浓度参数范围,根据当前的浓度参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和当前的富集温度,确定新的富集温度,并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新的富集温度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和新的分析周期,以及响应于当前的浓度参数处于目标浓度参数范围,且当前的分析周期小于等于分析周期阈值,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进行可靠性测试,并响应于通过可靠性测试,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对数据库中的预设实验参数进行更新。由此,能够仅通过输入待分析气体和吸附剂的信息,即可实现气体分析装置的实验参数自动设计和实验自动运行,得到符合分析周期和目标浓度相关标准的实验参数,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有效避免了对技术人员的调试经验要求高的问题。
实施例2
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气体分析调试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参考图5所示,该气体分析调试控制装置30包括:数据库模块31、获取模块32和控制模块33。
其中,数据库模块31,用于建立数据库;数据库包括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以及与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对应的预设实验参数和阈值标准;预设实验参数包括预设富集温度、预设解析温度、预设富集降温速率和预设解析升温速率;阈值标准包括分析周期阈值和目标浓度参数范围。
获取模块32,用于获取待分析气体的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预设实验参数和阈值标准。
控制模块33,用于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预设实验参数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响应于当前的浓度参数超出目标浓度参数范围,根据当前的浓度参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和当前的富集温度,确定新的富集温度,并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新的富集温度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和新的分析周期;响应于当前的浓度参数处于目标浓度参数范围,且当前的分析周期小于等于分析周期阈值,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进行可靠性测试。
数据库模块31,还响应于通过可靠性测试,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对数据库中的预设实验参数进行更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分析气体为非甲烷总烃时,控制模块33具体用于,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新的富集温度:
Ta2=Ta1+100*(A-At
其中,A为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当前浓度C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At为基于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确定的目标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目标浓度Ct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Ta1为所述当前的富集温度;Ta2为所述新的富集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3还用于,响应于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处于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且所述当前的分析周期大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采取变温速率调整策略。
其中,所述变温速率调整策略包括:获取所述气体分析装置的最大富集降温速率和最大解析升温速率;以所述最大富集降温速率代替所述预设富集降温速率,并以所述最大解析升温速率代替所述预设解析升温速率,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33还用于,响应于采取所述变温速率调整策略后,所述当前的分析周期仍大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采取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响应于预设次数采取所述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后,所述当前的分析周期仍大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则发出提示更换吸附剂的提醒信息。
其中,所述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包括: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以所述分析周期阈值,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根据所述新的浓度参数、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和当前的解析温度,确定新的解析温度,并根据所述新的解析温度,以所述分析周期阈值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
进一步地,待分析气体为非甲烷总烃时,控制模块33具体用于,若A>At,则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新的解析温度:
Tb2=Tb1-104*(A-At
若A<At,则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新的解析温度:
Tb2=Tb1-400*(A-At
其中,A为当前的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当前浓度C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At为基于目标浓度参数范围确定的目标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目标浓度Ct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Tb1为当前的解析温度;Tb2为新的解析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3还用于,进行所述至少一次气体分析前,根据所述当前的富集温度、所述当前的解析温度、当前的富集降温速率和当前的解析升温速率,确定预估分析周期;根据所述预估分析周期和所述分析周期阈值,确定所述预估分析周期是否满足预估分析周期条件;响应于所述预估分析周期满足所述预估分析周期条件,进行所述至少一次气体分析。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33还用于,响应于所述预估分析周期不满足所述预估分析周期条件,则采取所述变温速率调整策略;响应于采取所述变温速率调整策略后,所述预估分析周期仍大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则采取所述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响应于预设次数采取所述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后,所述预估分析周期仍大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则发出提示更换吸附剂的提醒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待分析气体为非甲烷总烃时,所述预估分析周期条件为:
(T0-Ta1)/va+(Tb1-Ta1)/vb≤0.83t0
其中,T0为当前的测试环境温度,Ta1为所述当前的富集温度,Tb1为所述当前的解析温度,va为所述当前的富集降温速率,vb为所述当前的解析升温速率,t0为所述分析周期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库模块31具体用于,响应于通过可靠性测试,获取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对应的第一实验参数,以及调试成功的对应历史记录中最近预设次数的第二实验参数;对所述第一实验参数和所述第二实验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新的预设实验参数;根据所述新的预设实验参数,对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预设实验参数进行更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对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实施例中的气体分析调试控制装置,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包括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以及与所述气体信息和所述吸附剂信息对应的预设实验参数和阈值标准;所述预设实验参数包括预设富集温度、预设解析温度、预设富集降温速率和预设解析升温速率;所述阈值标准包括分析周期阈值和目标浓度参数范围;
获取待分析气体的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从所述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预设实验参数和阈值标准;
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所述预设实验参数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
响应于当前的浓度参数超出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根据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和当前的富集温度,确定新的富集温度,并控制所述气体分析装置根据所述新的富集温度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和新的分析周期;
响应于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处于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且当前的分析周期小于等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控制所述气体分析装置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进行可靠性测试;
响应于通过所述可靠性测试,根据所述当前的实验参数,对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预设实验参数进行更新;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待分析气体为非甲烷总烃时,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所述新的富集温度:
Ta2=Ta1+100*(A-At
其中,A为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当前浓度C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At为基于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确定的目标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目标浓度Ct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Ta1为所述当前的富集温度;Ta2为所述新的富集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处于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且所述当前的分析周期大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采取变温速率调整策略;
其中,所述变温速率调整策略包括:
获取所述气体分析装置的最大富集降温速率和最大解析升温速率;
以所述最大富集降温速率代替所述预设富集降温速率,并以所述最大解析升温速率代替所述预设解析升温速率,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采取所述变温速率调整策略后,所述当前的分析周期仍大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采取解析温度调整策略;
响应于预设次数采取所述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后,所述当前的分析周期仍大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则发出提示更换吸附剂的提醒信息;
其中,所述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包括:
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以所述分析周期阈值,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
根据所述新的浓度参数、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和当前的解析温度,确定新的解析温度,并根据所述新的解析温度,以所述分析周期阈值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析气体为非甲烷总烃时,若A>At,则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所述新的解析温度:
Tb2=Tb1-104*(A-At
若A<At,则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所述新的解析温度:
Tb2=Tb1-400*(A-At
其中,A为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当前浓度C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At为基于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确定的目标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目标浓度Ct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Tb1为所述当前的解析温度;Tb2为所述新的解析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进行所述至少一次气体分析前,根据所述当前的富集温度、所述当前的解析温度、当前的富集降温速率和当前的解析升温速率,确定预估分析周期;
根据所述预估分析周期和所述分析周期阈值,确定所述预估分析周期是否满足预估分析周期条件;
响应于所述预估分析周期满足所述预估分析周期条件,进行所述至少一次气体分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预估分析周期不满足所述预估分析周期条件,则采取所述变温速率调整策略;
响应于采取所述变温速率调整策略后,所述预估分析周期仍大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则采取所述解析温度调整策略;
响应于预设次数采取所述解析温度调整策略后,所述预估分析周期仍大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则发出提示更换吸附剂的提醒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分析气体为非甲烷总烃时,所述预估分析周期条件为:
(T0-Ta1)/va+(Tb1-Ta1)/vb≤0.83t0
其中,T0为当前的测试环境温度,Ta1为所述当前的富集温度,Tb1为所述当前的解析温度,va为所述当前的富集降温速率,vb为所述当前的解析升温速率,t0为所述分析周期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通过所述可靠性测试,根据所述当前的实验参数,对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预设实验参数进行更新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通过可靠性测试,获取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对应的第一实验参数,以及在调试成功的对应历史记录中最近预设次数的第二实验参数;
对所述第一实验参数和所述第二实验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新的预设实验参数;
根据所述新的预设实验参数,对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预设实验参数进行更新。
9.一种气体分析调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库模块,用于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包括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以及与所述气体信息和所述吸附剂信息对应的预设实验参数和阈值标准;所述预设实验参数包括预设富集温度、预设解析温度、预设富集降温速率和预设解析升温速率;所述阈值标准包括分析周期阈值和目标浓度参数范围;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分析气体的气体信息和吸附剂信息;从所述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预设实验参数和阈值标准;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气体分析装置根据所述预设实验参数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浓度参数和分析周期;响应于当前的浓度参数超出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根据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和当前的富集温度,确定新的富集温度,并控制所述气体分析装置根据所述新的富集温度进行至少一次气体分析,以获取新的浓度参数和新的分析周期;响应于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处于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且当前的分析周期小于等于所述分析周期阈值,控制所述气体分析装置根据当前的实验参数进行可靠性测试;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待分析气体为非甲烷总烃时,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所述新的富集温度:
Ta2=Ta1+100*(A-At
其中,A为所述当前的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当前浓度C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At为基于所述目标浓度参数范围确定的目标浓度参数,其大小等于目标浓度Ct与标准浓度Cs的比值;Ta1为所述当前的富集温度;Ta2为所述新的富集温度;
所述数据库模块,还响应于通过所述可靠性测试,根据所述当前的实验参数,对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预设实验参数进行更新。
CN202211273195.8A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53439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3195.8A CN115343972B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3195.8A CN115343972B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3972A CN115343972A (zh) 2022-11-15
CN115343972B true CN115343972B (zh) 2022-12-27

Family

ID=8395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73195.8A Active CN115343972B (zh) 2022-10-18 2022-10-18 一种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4397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19395C (en) * 2009-12-07 2018-05-15 S.T.I. Security Technology Integration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pecting a gas sample
CN102128896A (zh) * 2010-11-19 2011-07-20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样方法及装置
CN204789493U (zh) * 2015-07-11 2015-11-18 山西先导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煤矿井下指标气体富集装置
WO2019122292A1 (en) * 2017-12-21 2019-06-27 Gasqual Ab Method for qualitative gas analysis
CN112578133A (zh) * 2019-09-27 2021-03-3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系统和分析设备的测试管理方法
CN112798676A (zh) * 2020-12-01 2021-05-14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检测sf6分解产物的微型热解析装置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3972A (zh) 202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89289B2 (en) Gas chromatography apparatus
US8513593B2 (en) In-situ conditioning in mass spectrometer systems
WO2016054585A1 (en) Autonomous ambient air sampling system for monitoring semi- volatile/non-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JPH11133015A (ja) クロマトグラフピークの識別方法
JP5148933B2 (ja) 試料濃縮方法及び装置
CN115343972B (zh) 一种气体分析调试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910422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 time monitoring of a chemical sample
JP2006292446A (ja)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装置
Laajimi et al. Experimental method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Gas chromatography—GC
US712947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roducing an analyte into an ion mobility spectrometer
JP2011232300A (ja) 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およびモニタリング方法
JP4470811B2 (ja) クロマトグラフ分析装置
JPWO2018167986A1 (ja) 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データ処理装置
CN114384192B (zh) 一种油色谱监测装置告警误报的排除方法
CN111505188B (zh)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多通道在线监测系统
JP5168248B2 (ja) マルチディメンジョナル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装置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該システムを用いたマルチディメンジョナル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装置
US7520920B1 (en) Guard columns for gas chromatographs and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s
US20100077838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low cylinder pressure condition for a gas chromatograph
JP4179189B2 (ja)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装置
KR20210047104A (ko) 가스 크로마토그래피 모니터링 시스템
RU2005123379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и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отношения водорода к углероду в жидкой фракции продукта пиролиза
Stuart Gas chromatography
JP2000321260A (ja) 燃料ガス分析装置
Limero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volatile organic analyzer (VOA) aboard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JP2011038994A (ja) ガス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8

Address after: 518000, 10th Floor, Building F, Bantian International Center, No. 5 Huancheng South Road, Ma'antang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1008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Nenghua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509, Changqing Road,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200

Patentee before: SUZHOU ABIES PRECISION INSTRUMENT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