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2989B - 一种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42989B CN115342989B CN202210868113.8A CN202210868113A CN115342989B CN 115342989 B CN115342989 B CN 115342989B CN 202210868113 A CN202210868113 A CN 202210868113A CN 115342989 B CN115342989 B CN 1153429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drogen
- leakage
- stage
- storage system
- hydrogen stor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7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7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150000002431 hydrogen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03 fossil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2—Hydrogen stor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氢气应用技术领域,通过提供一种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包括:计算储氢系统泄漏氢气的速度,建立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氢气泄漏量的影响模型,建立储氢系统氢气泄漏量的修正系数模型,根据第一阶段氢气的泄漏速度、第二阶段氢气的泄漏速度以及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泄漏量的影响建立氢气的泄漏量的数学模型,计算氢气的泄漏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氢气泄漏速度分为两个阶段,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能够解决现有的氢气泄漏量计算模型复杂,且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氢气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传统化石燃料如煤和石油储存量日益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随着低碳经济的到来和绿色发展的要求,氢能源因其清洁、高效的特性,逐渐受到世界各国、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氢气在进行存储时可能存在泄漏的危险,或者有时为了防止更大的危险发生,人们也会使用爆破片对储氢系统进行人工爆破,使得储氢系统中存储的氢气泄漏出来,减小储氢系统内的压力,以防止危险发生,并且氢气在泄漏到自然环境中时遇到明火可能发生危险,但是不同的泄漏量其遇到明火发生爆炸的范围也不一样,因此精确计算氢气的泄漏量至关重要。
但是,现有的氢气泄漏量计算模型复杂,且测量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氢气泄漏计算模型复杂,且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所述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包括:
计算储氢系统泄漏氢气的速度;其中,所述储氢系统泄漏氢气的速度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从储氢系统开始泄漏氢气到泄漏口完全打开为第一阶段,从储氢系统的泄漏口完全打开到氢气停止泄漏为第二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需要的时间为t1,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共需要的时间为t2;
建立第一阶段泄漏口的面积变化模型A1;
其中,A0为泄漏口的初始泄漏面积,P1为储氢系统内的初始压强,P0为外界压强,t(1)为第一阶段内的任意时刻,E为泄漏口的有效弹性模量;
根据第一阶段泄漏口的面积变化模型A1计算氢气在第一阶段的氢气泄漏速度V1;
其中,α为氢气的比热,M为氢气的摩尔质量,C为氢气的压缩因子,D为气体常数,T为储氢系统内的温度;
建立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模型
根据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模型计算氢气在第二阶段的泄漏速度V2;
建立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氢气泄漏量的影响模型ζ;
建立储氢系统氢气泄漏量的修正系数模型β;
根据第一阶段氢气的泄漏速度、第二阶段氢气的泄漏速度以及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泄漏量的影响建立氢气的泄漏量Q的数学模型,计算氢气的泄漏量Q。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建立氢气的泄漏量Q的数学模型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阶段需要的时间为t1,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共需要的时间为t2的测量方法为:
在所述储氢系统周围设置至少一个计时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计时传感器用于在所述储氢系统开始泄漏氢气时开始计时,在所述泄漏口完全打开不在增大时,输出时间t1,在所述储氢系统停止泄漏氢气时输出时间t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建立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模型为:
其中,P1为储氢系统内的初始压强,ε1为初始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比例系数,ε2为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的纠正因子,t(2)为第二阶段内的任意时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建立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模型为:
其中,δ1为压强变化系数,δ2为压强比例系数,t(2)为第二阶段内的任意时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氢气在第二阶段的泄漏速度V2为:
其中,Amax为泄漏口泄漏口完全打开的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漏口泄漏口完全打开的面积Amax为:
其中,A0为泄漏口的初始泄漏面积,P1为储氢系统内的初始压强,P0为外界压强,t1为第一阶段需要的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建立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氢气泄漏量的影响模型ζ为:
ζ=λ1+λ2*cos(P1*λ4)+λ3*sin(P1*λ4);
其中,λ1为修正因子,λ2为余弦系数,λ3为正弦系数,λ4为初始压强的比例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建立储氢系统氢气泄漏量的修正系数模型β:
其中,μ1为氢气泄漏量的指数系数,μ2为储氢系统内的初始压强的发展系数,μ3为氢气泄漏量的转换系数。
本申请实施了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用于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提供一种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包括:计算储氢系统泄漏氢气的速度;其中,储氢系统泄漏氢气的速度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从储氢系统开始泄漏氢气到泄漏口完全打开为第一阶段,从储氢系统的泄漏口完全打开到氢气停止泄漏为第二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需要的时间为t1,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共需要的时间为t2;然后建立第一阶段泄漏口的面积变化模型,根据第一阶段泄漏口的面积变化模型计算氢气在第一阶段的氢气泄漏速度;其次建立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模型,根据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模型计算氢气在第二阶段的泄漏速度,建立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氢气泄漏量的影响模型,建立储氢系统氢气泄漏量的修正系数模型,根据第一阶段氢气的泄漏速度、第二阶段氢气的泄漏速度以及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泄漏量的影响建立氢气的泄漏量的数学模型,计算氢气的泄漏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氢气泄漏速度分为两个阶段,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能够解决现有的氢气泄漏量计算模型复杂,且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地一种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的具体步骤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的本专利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的误差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氢能及将氢用作汽车动力的开发与利用受到了世界各发达国家、国际能源机构和汽车厂商的高度重视,氢能技术发展迅速,氢能汽车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化越来越快,但是氢气在地下存储中也存在泄漏的风险。传统化石燃料如煤和石油储存量日益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随着低碳经济的到来和绿色发展的要求,氢能源因其清洁、高效的特性,逐渐受到世界各国、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氢气在进行存储时可能存在泄漏的危险,或者有事为了防止更大的危险发生,人们也会使用爆破片对储氢系统进行人工爆破,使得储氢系统中存储的氢气泄漏出来,减小储氢系统内的压力,以防止危险发生,并且氢气在泄漏到自然环境中时遇到明火可能发生危险,但是不同的泄漏量其遇到明火发生爆炸的范围也不一样,因此精确计算氢气的泄漏量至关重要。
但是,现有的氢气泄漏量计算模型复杂,且测量结果不准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参考图1、图2、图3所示,其中,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包括:步骤S100至步骤S400。
具体的,步骤S100,计算储氢系统泄漏氢气的速度;其中,储氢系统泄漏氢气的速度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从储氢系统开始泄漏氢气到泄漏口完全打开为第一阶段,从储氢系统的泄漏口完全打开到氢气停止泄漏为第二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需要的时间为t1,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共需要的时间为t2;
步骤S110:建立第一阶段泄漏口的面积变化模型A1;
其中,A0为泄漏口的初始泄漏面积,P1为储氢系统内的初始压强,P0为外界压强,t(1)为第一阶段内的任意时刻,E为泄漏口的有效弹性模量,t1为泄漏口的初始泄漏面积A0到泄漏口完全打开所需要的时间,此时储氢系统内压强基本不变。
步骤S120:根据第一阶段泄漏口的面积变化模型A1计算氢气在第一阶段的氢气泄漏速度V1;(0<t<t1)
其中,α为氢气的比热,M为氢气的摩尔质量,C为氢气的压缩因子,D为气体常数,T为储氢系统内的温度;
步骤S130:建立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模型
步骤S140:根据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模型计算氢气在第二阶段的泄漏速度V2;
步骤S200:建立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氢气泄漏量的影响模型ζ;
步骤S300:建立储氢系统氢气泄漏量的修正系数模型β;
步骤S400:根据第一阶段氢气的泄漏速度、第二阶段氢气的泄漏速度以及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泄漏量的影响建立氢气的泄漏量Q的数学模型,计算氢气的泄漏量Q。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00中,储氢系统可以是高压储氢罐、地下储氢空间或者是管道储氢等储氢形式。将储氢系统泄漏氢气的速度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可以理解的是,储氢系统在开始泄漏时,泄漏氢气的口称之为泄漏口,泄漏口在开始泄漏时面积很小,随着泄漏时间的增加以及储氢系统内外压差的影响,使得泄漏口逐渐增大,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增大,当开始出现泄漏口到泄漏口完全打开时为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泄漏口的面积大小进行判断,在第一阶段:从储氢系统开始泄漏氢气到泄漏口完全打开经历的时间t1很短,在第一阶段氢气的泄漏速度逐渐增大,此时速度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泄漏口逐渐增大导致的,因为第一阶段的时间t1很短,所以此时储氢系统中的压强基本保持不变,按照定值计算。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00中,从储氢系统的泄漏口完全打开到氢气停止泄漏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总时间t2同样通过传感器检测得到,可以理解的是,当传感器检测到储氢系统开始泄漏氢气时开始计时,并在检测到泄漏口不再增大,即视为完全打开,即泄漏口打开到最大,此时输出时间t1,并继续计时,并在检测到储氢系统不再泄漏氢气或者氢气泄漏完后停止计时,并输出总时间t2,则第二阶段的时间为t1-t2。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阶段泄漏氢气时,泄漏口的面积已经达到最大,可以理解的是,泄漏口的面积已经完全打开,在第二阶段氢气的泄漏速度是先增大再减小,即泄漏速度的加速度是先增大再减小的,此时,泄漏口面积完全打开为Amax,此时储氢系统中的压强是逐渐减小的,直到储氢系统中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才停止泄漏,或者可以理解氢气泄漏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10中,建立第一阶段泄漏口的面积变化模型A1,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阶段泄漏口的面积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逐渐增大的,即在第一阶段泄漏口的面积一直是变化的,这就需要建议泄漏口面积变化模型A1,随时计算第一阶段泄漏口的面积大小,并且第一阶段的泄漏口的面积与泄漏口的有效弹性模量有关,不同材料的弹性模量也不相同,其中,泄漏口的面积与弹性模量呈反比,泄漏口的有效弹性模量可以为泄漏口的弹性模量的平均值。可以理解的是,A1并不是一个固定值,t(1)是第一阶段内的任意时刻,即,可以理解的是,t(1)的范围是:(0<t(1)≤t1),即t(1)可以是0到t1内的任意值,t(1)不同时,则对应的A1就表示此时泄漏口的面积大小,通过建立第一阶段泄漏口的面积变化模型A1可以实时得到第一阶段泄漏口的面积大小,通过第一阶段泄漏口的面积变化模型计算第一阶段的氢气泄漏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20中,根据第一阶段泄漏口的面积变化模型A1计算氢气在第一阶段的氢气泄漏速度V1;
其中,α为氢气的比热,M为氢气的摩尔质量,C为氢气的压缩因子,D为气体常数,T为储氢系统内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V1对应的是第一阶段的氢气泄漏速度,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时间t(1)对应的泄漏口的面积A1是不相同的,不同的泄漏口面积A1对应的第一阶段的泄漏速度V1是不相同的,通过变化的泄漏口的面积计算第一阶段的泄漏速度可以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能够解决现有的氢气泄漏计算模型复杂,且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氢气的比热采用14300J/(kg·K),氢气的摩尔质量2g/mol,气体常数为8.314J/(mol·K),氢气的压缩因子与储氢系统的压强和温度有关,上述参数一般可以通过物性参数表查的,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30中,建立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模型
具体的,建立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模型为:
其中,P1为储氢系统内的初始压强,ε1为初始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比例系数,ε2为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的纠正因子,t(2)为第二阶段内的任意时刻。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阶段中,储氢系统中的压强是一直变化的,并且压强跟第二阶段中的时间t(2)-t1有关,t(2)为大于第一阶段的时间t1的值,位于第二阶段内的时间,可以理解的是,t(2)的取值范围是t1<t(2)≤t2,通过设定第二阶段内压强变化计算第二阶段的氢气泄漏速度,可以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能够解决现有的氢气泄漏计算模型复杂,且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出初始压强P1为7.4MPa,初始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比例系数ε1为0.56,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的纠正因子ε2为1.86,分别计算在1秒、1.5秒、2秒、3秒、4秒、5秒、7秒、10秒计算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模型分别为:6.6MPa、4.8MPa、3.7MPa、2.8MPa、2MPa、1.7MPa、1.3MPa、1MPa,直到21秒时接近0MPa。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40中,根据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模型计算氢气在第二阶段的泄漏速度V2。
具体的,计算氢气在第二阶段的泄漏速度V2,通过建立泄漏速度V2的数学模型为:
其中,Amax为泄漏口泄漏口完全打开的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阶段的泄漏速度V2是时刻在发生变化的,其与储氢罐内的压强有关,即,储氢罐中的压强不同时,对应的第二阶段的泄漏速度V2是不相同的,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阶段泄漏口的面积是保持不变的,即一直保持Amax不变,此时的面积是泄漏口完全打开,即泄漏口面积最大,通过设置第二阶段的泄漏速度随着储氢罐中的压强变化而变化,可以使得氢气泄漏量的计算更加准确,能够解决现有的氢气泄漏计算模型复杂,且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00中,建立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氢气泄漏量的影响模型ζ。
具体的,建立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氢气泄漏量的影响模型ζ为:
ζ=λ1+λ2*cos(P1*λ4)+λ3*sin(P1*λ4);
其中,λ1为修正因子,λ2为余弦系数,λ3为正弦系数,λ4为初始压强的比例系数。
具体的,不同的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氢气的泄漏量也有影响,通过设置建立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氢气泄漏量的影响模型ζ可以使得储氢系统的氢气泄漏量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在一个实施例中,修正因子λ1为2.80,余弦系数λ2为-2.69,正弦系数λ3为1.82,初始压强的比例系数λ4为0.15。在一个实施例中,初始压强分别为9.52MPa、8.45MPa、7.38MPa、6.12MPa、4.9MPa、4.09MPa、3.3MPa对氢气泄漏量的影响模型ζ分别为0.42Kg、0.38Kg、0.33Kg、0.26Kg、0.20Kg、0.16Kg、0.12Kg,通过建立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氢气泄漏量的影响模型ζ可以使得氢气泄漏量计算更加准确。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300中,建立储氢系统氢气泄漏量的修正系数模型β。建立储氢系统氢气泄漏量的修正系数模型β:
其中,μ1为氢气泄漏量的指数系数,μ2为储氢系统内的初始压强的发展系数,μ3为氢气泄漏量的转换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氢气泄漏量的指数系数μ1为4858,储氢系统内的初始压强的发展系数μ2为23.24,氢气泄漏量的转换系数μ3为15.37,通过储氢系统氢气泄漏量的修正系数模型β可以对储氢罐中氢气泄漏量进行修正。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400中,根据第一阶段氢气的泄漏速度、第二阶段氢气的泄漏速度以及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泄漏量的影响建立氢气的泄漏量Q的数学模型,计算氢气的泄漏量Q。
具体的,建立氢气的泄漏量Q的数学模型为:
通过将第一阶段氢气的泄漏速度V1、第二阶段氢气的泄漏速度V2;进行积分处理,然后加上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氢气泄漏量的影响模型ζ和储氢系统氢气泄漏量的修正系数模型β;可以准确的计算出储氢罐中氢气的泄漏量,其中t2可以进行更换不一定非要计算泄露完成时的氢气泄漏量,可以计算任意时刻的氢气的泄漏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阶段需要的时间为t1,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共需要的时间为t2的测量方法为:
在储氢系统周围设置至少一个计时传感器,至少一个计时传感器用于在储氢系统开始泄漏氢气时开始计时,在泄漏口完全打开不在增大时,输出时间t1,在储氢系统停止泄漏氢气时输出时间t2。
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模型还可以为:
其中,δ1为压强变化系数,δ2为压强比例系数,t(2)为第二阶段内的任意时刻。
在本实施例中,压强变化系数δ1为14.98,压强比例系数δ2为1.89,t(2)为第二阶段内的任意时刻。
在一个实施例中,泄漏口泄漏口完全打开的面积Amax为:
其中,A0为泄漏口的初始泄漏面积,P1为储氢系统内的初始压强,P0为外界压强,t1为泄漏口的初始泄漏面积A0到泄漏口完全打开所需要的时间,即t1为第一阶段需要的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采用本专利方法在不同地下储氢气空间中进行了15次速度测量实验,由图可知采用本专利方法测量地下储氢气空间速度的平均误差值为1.48%,方差为1.79,最大误差为1.41%,故本专利方法稳定。采用本专利方法在不同地下储氢气空间中进行了15次速度测量实验,并将平均值作为结果记录,比现有测量方法准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用于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包括:
计算储氢系统泄漏氢气的速度;其中,所述储氢系统泄漏氢气的速度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从储氢系统开始泄漏氢气到泄漏口完全打开为第一阶段,从储氢系统的泄漏口完全打开到氢气停止泄漏为第二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需要的时间为t1,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共需要的时间为t2;
建立第一阶段泄漏口的面积变化模型A1;
其中,A0为泄漏口的初始泄漏面积,P1为储氢系统内的初始压强,P0为外界压强,t(1)为第一阶段内的任意时刻,0<t(1)≤t1,E为泄漏口的有效弹性模量;
根据第一阶段泄漏口的面积变化模型A1计算氢气在第一阶段的氢气泄漏速度V1;
其中,α为氢气的比热,M为氢气的摩尔质量,C为氢气的压缩因子,D为气体常数,T为储氢系统内的温度;
建立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模型
根据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模型计算氢气在第二阶段的泄漏速度V2;
建立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氢气泄漏量的影响模型ζ;
建立储氢系统氢气泄漏量的修正系数模型β;
根据第一阶段氢气的泄漏速度、第二阶段氢气的泄漏速度以及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泄漏量的影响建立氢气的泄漏量Q的数学模型,计算氢气的泄漏量Q。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氢气的泄漏量Q的数学模型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需要的时间为t1,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共需要的时间为t2的测量方法为:
在所述储氢系统周围设置至少一个计时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计时传感器用于在所述储氢系统开始泄漏氢气时开始计时,在所述泄漏口完全打开不在增大时,输出时间t1,在所述储氢系统停止泄漏氢气时输出时间t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模型为:
其中,P1为储氢系统内的初始压强,ε1为初始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比例系数,ε2为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的纠正因子,t(2)为第二阶段内的任意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第二阶段储氢系统内压强变化模型为:
其中,δ1为压强变化系数,δ2为压强比例系数,t(2)为第二阶段内的任意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的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氢气在第二阶段的泄漏速度V2为:
其中,Amax为泄漏口完全打开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口完全打开的面积Amax为:
其中,A0为泄漏口的初始泄漏面积,P1为储氢系统内的初始压强,P0为外界压强,t1为第一阶段需要的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储氢系统的初始压强对氢气泄漏量的影响模型ζ为:
ζ=λ1+λ2*cos(P1*λ4)+λ3*sin(P1*λ4);
其中,λ1为修正因子,λ2为余弦系数,λ3为正弦系数,λ4为初始压强的比例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储氢系统氢气泄漏量的修正系数模型β的方法为:
其中,μ1为氢气泄漏量的指数系数,μ2为储氢系统内的初始压强的发展系数,μ3为氢气泄漏量的转换系数。
10.一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68113.8A CN115342989B (zh) | 2022-07-21 | 2022-07-21 | 一种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68113.8A CN115342989B (zh) | 2022-07-21 | 2022-07-21 | 一种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42989A CN115342989A (zh) | 2022-11-15 |
CN115342989B true CN115342989B (zh) | 2024-05-28 |
Family
ID=83950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68113.8A Active CN115342989B (zh) | 2022-07-21 | 2022-07-21 | 一种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42989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90804A (zh) * | 2018-02-08 | 2018-09-04 | 天津大学 | 一种复杂环境下管道微小泄漏检测能力评估方法 |
CN108508147A (zh) * | 2018-03-13 | 2018-09-07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一种液化气体稳态泄漏速率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
KR20190001988A (ko) * | 2017-06-29 | 2019-01-08 | 목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수소가스 누출 감시 시스템 |
CN109916348A (zh) * | 2019-03-21 | 2019-06-21 | 广西大学 | 一种基于立式储罐本体泄漏口处液体落地水平距离s计算模型 |
CN112182988A (zh) * | 2020-09-21 | 2021-01-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基于cfd软件的原油储罐泄漏油气分布模拟方法 |
CN113028299A (zh) * | 2021-03-03 | 2021-06-25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航空液压管路微泄漏的气液等效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113536558A (zh) * | 2021-07-05 | 2021-10-22 | 南京工业大学 | 环境风下燃气泄漏喷射火影响高压输电线路温度评估方法 |
CN113809360A (zh) * | 2021-09-08 | 2021-12-17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氢燃料电池系统氢气泄漏检测方法与系统、轨道交通车辆 |
CN114757015A (zh) * | 2022-03-22 | 2022-07-15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高压氢气管道泄漏事故的安全距离确定方法 |
-
2022
- 2022-07-21 CN CN202210868113.8A patent/CN11534298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90001988A (ko) * | 2017-06-29 | 2019-01-08 | 목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수소가스 누출 감시 시스템 |
CN108490804A (zh) * | 2018-02-08 | 2018-09-04 | 天津大学 | 一种复杂环境下管道微小泄漏检测能力评估方法 |
CN108508147A (zh) * | 2018-03-13 | 2018-09-07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一种液化气体稳态泄漏速率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
CN109916348A (zh) * | 2019-03-21 | 2019-06-21 | 广西大学 | 一种基于立式储罐本体泄漏口处液体落地水平距离s计算模型 |
CN112182988A (zh) * | 2020-09-21 | 2021-01-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基于cfd软件的原油储罐泄漏油气分布模拟方法 |
CN113028299A (zh) * | 2021-03-03 | 2021-06-25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航空液压管路微泄漏的气液等效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113536558A (zh) * | 2021-07-05 | 2021-10-22 | 南京工业大学 | 环境风下燃气泄漏喷射火影响高压输电线路温度评估方法 |
CN113809360A (zh) * | 2021-09-08 | 2021-12-17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氢燃料电池系统氢气泄漏检测方法与系统、轨道交通车辆 |
CN114757015A (zh) * | 2022-03-22 | 2022-07-15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高压氢气管道泄漏事故的安全距离确定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高压储气罐泄漏参数的计算;刘袁春 等;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0531;第39卷(第05期);第78-80页 * |
高压氢气储存系统泄漏的热力学模型;李雪芳 等;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30;第53卷(第04期);第503-508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42989A (zh) | 2022-1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484935B (zh) | 车辆加注氢气的泄漏检测系统和方法 | |
CN110212220B (zh) | 一种燃料电池氢系统的储氢气瓶故障诊断方法 | |
CN101532910A (zh) | 涡轮增压器加速性能评价测试方法及试验装置 | |
CN103398830B (zh) | 一种有载分接开关的油室密封检漏方法 | |
CN115342989B (zh) | 一种氢气泄漏量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 |
US11125606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leak rate of leak | |
CN217822891U (zh) | 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测试装置 | |
CN201666840U (zh) | 一种密封件密封性能检测装置 | |
CN114087539A (zh) | 一种基于动静态称重法的液氢流量标准装置 | |
CN104075780A (zh) | 流量仪表的检定校准连接方法 | |
CN211824920U (zh) | 一种车载液氢阀内漏检测装置 | |
CN203364896U (zh) | 一种新型瞬态油耗测试仪 | |
CN112903068A (zh) | 一种非恒流低温静态质量法检定装置及其方法 | |
CN116658819A (zh) | 具备回收率测量功能的sf6回收装置及方法 | |
CN109708712B (zh) | 一种基于动态差压衰减的固定流导元件质量流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 |
JP2009085249A (ja) | 液化ガス充填システム | |
CN114659581A (zh) | 一种容器容积在线精确标定方法 | |
CN111365082B (zh) | 一种确定机组吹灰蒸汽流量的试验方法 | |
CN208951669U (zh) | 一种基于单流量计的双计量加气机 | |
CN205898473U (zh) | 一种用于液化天然气槽车的正压与真空测试装置 | |
CN217605652U (zh) | 一种海洋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的标定装置 | |
CN105973711B (zh) | 一种常温高压氢环境下材料氢脆试验方法 | |
CN108426167A (zh) | 一种基于单流量计的双计量加气机 | |
Acosta-Iborra et al. | Hydrogen tank filling experiments at the JRC-IE GASTEF facility | |
CN112683563B (zh) | 一种研究两相膨胀过程的等效膨胀测试系统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