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0019A - 门式起重机系统及其倒运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门式起重机系统及其倒运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0019A
CN115340019A CN202210824624.XA CN202210824624A CN115340019A CN 115340019 A CN115340019 A CN 115340019A CN 202210824624 A CN202210824624 A CN 202210824624A CN 115340019 A CN115340019 A CN 115340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support arm
gantry crane
working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246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嘉俊
文功启
王浩
苏国明
周衍领
朱勇战
姚坤锋
薛宪政
陈朝雄
薛晓博
汪鸿江
魏赞洋
卢定远
王庆民
罗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SDI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SDI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SDI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SDI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246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400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40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00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9/00Cranes comprising trolleys or crabs running on fixed or movable bridges or gant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5/00Base supporting structures with legs
    • B66C5/02Fixed or travelling bridges or gantries, i.e. elongated structures of inverted L or of inverted U shape or tripod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旨在解决门式起重机在空间狭窄的施工区域组装难度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门式起重机系统及其倒运安装方法,工作轨道端部铺设有转运轨道,工作轨道与转运轨道的对接处设置有与工作轨道同一方向延伸的工作延长段,转运轨道与工作轨道的对接处设有与转运轨道同一方向延伸的转运延长段,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分别安装在主梁的两个端部,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底部分别安装有滚动装置和液压举升构件,滚动装置能在转运轨道、转运延长段、工作轨道以及工作延长段内滚动,在空间狭窄、场地条件较差的施工区域能灵活地完成门式起重机的组装工作,节省了组装门式起重机的人力物力,扩大了门式起重机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门式起重机系统及其倒运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系统及其倒运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门式起重机作为一种成熟的起重设备,具有吊装重量大、稳定性好和适用面广等特点,在公路、市政桥梁架设中被广泛应用。而现有的门式起重机在使用前一般需要先在使用位置处提前铺设轨道,并在原位组装完成,对组装场地条件要求较高。在空间狭窄、场地条件较差的施工区域组装难度大。尤其在临近铁路的施工路段中,门式起重机的组装地点与既有线路的安全距离要求也极大的限制了其在施工中的组装及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门式起重机系统及其倒运安装方法,解决了门式起重机在空间狭窄的施工区域组装难度大的问题,提高了门式起重机的安装效率和安装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式起重机系统,包括门式起重机本体、转运轨道以及工作轨道,所述工作轨道的远离目标位置的端部铺设有所述转运轨道,所述工作轨道与所述转运轨道的对接处设置有与所述工作轨道同一方向延伸的工作延长段,所述转运轨道与所述工作轨道的对接处设置有与所述转运轨道同一方向延伸的转运延长段,所述门式起重机本体包括主梁、第一支撑臂以及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分别安装在所述主梁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底部分别安装有滚动装置和液压举升构件,所述滚动装置能够在所述转运轨道、所述转运延长段、所述工作轨道以及所述工作延长段内滚动。
可选的,所述滚动装置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底部的滚轮,所述滚轮能够在所述转运轨道、所述转运延长段、所述工作轨道以及所述工作延长段内滚动。
可选的,所述转运轨道与所述转运延长段之间、所述转运轨道与所述工作轨道之间、所述工作轨道与所述工作延长段之间、所述工作延长段与所述转运轨道以及所述转运延长段之间均通过一个连接构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臂上设置有第一缆绳,所述第一缆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顶部,所述第一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臂上设置有第二缆绳,所述第二缆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臂的顶部,所述第二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
可选的,所述滚动装置包括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底部的球窝,所述球窝内容置有滚球,所述滚球能够在所述转运轨道、所述转运延长段、所述工作轨道以及所述工作延长段内滚动。
可选的,所述滚球外包覆有橡胶层。
可选的,所述转运轨道和所述工作轨道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
可选的,所述主梁与所述转运轨道和所述工作轨道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技术方案是:门式起重机系统的倒运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铺设工作轨道、转运轨道以及转运延长段,两组轨道呈90°交叉延伸;
S2:将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吊起,将滚轮分别置于两组转运轨道上,并通过第一缆绳和第二缆绳固定;
S3:将主梁吊起并与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进行组装,解除第一缆绳和第二缆绳的固定;
S4:门式起重机主体沿着转运轨道滚动至转运轨道与工作轨道的连接处,通过液压举升构件举升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滚轮被抬离地面后,将滚轮拆下并旋转90°后,将滚轮重新安装至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底部,铺设工作延长段至转运轨道的端部,将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回落到工作延长段上完成倒运安装。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旨在解决门式起重机在空间狭窄的施工区域组装难度大的问题,利用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为主梁提供支撑力,通过液压举升构件将门式起重机本体进行举升和回落的同时,配合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底部的滚动装置能够将门式起重机本体进行移动以及转换轨道,将转运轨道和工作轨道进行对接,将转运延长段和工作延长段进行对接,对门式起重机本体的各个装置采取异位组装后,沿转运轨道运行至转运轨道与工作轨道的对接处后,调整滚动装置的滚动方向,使门式起重机本体行驶在工作轨道上,从而解决了门式起重机本体受使用现场空间、场地条件、与既有铁路线路安全距离等条件限制,无法原位组装导致无法使用的施工难题,降低了门式起重机本体的安装难度,提高了门式起重机本体的安装效率和安装便利性,节省了组装门式起重机本体的人力物力,扩大了门式起重机本体的适用范围。
(2)利用两个支撑臂以及与两个支撑臂对应的两组转运轨道和工作轨道对门式起重机本体进行转运,进一步提高门式起重机本体的安装稳定性和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门式起重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门式起重机本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门式起重机本体转运前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门式起重机本体转运后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门式起重机本体转运前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门式起重机本体转运后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门式起重机本体;11、转运轨道;12、转运延长段;21、工作轨道;22、工作延长段;30、主梁;31、第一支撑臂;311、第一缆绳;32、第二支撑臂;321、第二缆绳;41、滚轮;5、液压举升构件;6、连接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式起重机系统及其倒运安装方法,解决了门式起重机在空间狭窄的施工区域组装难度大的问题,提高了门式起重机本体的安装效率和安装便利性,扩大了门式起重机本体的适用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门式起重机系统包括门式起重机本体1、转运轨道11以及工作轨道21,门式起重机本体1移动至工作轨道21的目标位置进行后续的起重工作。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两组转运轨道11和工作轨道21,并且工作轨道21的远离目标位置的端部铺设有转运轨道11,工作轨道21与转运轨道11的对接处设置有与工作轨道21同一方向延伸的工作延长段22,转运轨道11与工作轨道21的对接处设置有与转运轨道11同一方向延伸的转运延长段1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转运轨道11、转运延长段12、工作轨道21与工作延长段22均为钢质轨道,并且转运轨道11、转运延长段12、工作轨道21以及工作延长段22的材质和长度可根据实际应用进行适应性地调整。
参照图1和图2,门式起重机本体1包括主梁30、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主梁30由多个标准节组成,此外,门式起重机本体1还包括吊钩等装置,需要说明的是,门式起重机本体1是本领域公知的设备,其具体结构与连接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例如:标准节的具体结构、吊钩与其他部件的配合方式等,因此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参照图1和图5,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分别固定在主梁30的两个端部,并且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滚动装置以及液压举升构件5,液压举升构件5即千斤顶。滚动装置能够在转运轨道11、转运延长段12、工作轨道21以及工作延长段22内滚动,从而带动门式起重机本体1完成转运。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利用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为主梁30提供支撑力,通过液压举升构件5将门式起重机本体1进行举升和回落的同时,配合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底部的滚动装置能够将门式起重机本体1进行移动以及转换轨道,将转运轨道11和工作轨道21进行对接,将转运延长段12和工作延长段22进行对接,对门式起重机本体1的各个装置采取异位组装后,沿转运轨道11运行至转运轨道11与工作轨道21的对接处后,调整滚动装置的滚动方向,使门式起重机本体1行驶在工作轨道21上,从而解决了门式起重机本体1受使用现场空间、场地条件、与既有铁路线路安全距离等条件限制,无法原位组装导致无法使用的施工难题,降低了门式起重机本体1的安装难度,提高了门式起重机本体1的安装效率和安装便利性,节省了组装门式起重机本体1的人力物力,扩大了门式起重机本体1的适用范围。并且利用两个支撑臂以及与两个支撑臂对应的两组转运轨道11和工作轨道21对门式起重机本体1进行转运,进一步提高门式起重机本体1的安装稳定性和工作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滚动装置为滚轮41,滚轮41的数量为4个,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的底部的两个端部分别可拆卸地设置有两个滚轮41,滚轮41能够在转运轨道11、转运延长段12、工作轨道21以及工作延长段22内滚动,滚轮41的外表面上还可以选择性地包覆有橡胶层,橡胶层能够在滚轮41滚动时起到一定的防磨损的作用。通过滚轮41和液压举升构件5的配合,门式起重机本体1能够灵活地实现滚动及转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两个对接的轨道之间都形成有一定间隙,间隙的范围为2~5cm即可,使得滚轮41能够在转运轨道11、转运延长段12、工作轨道21以及工作延长段22内顺滑地滚动,以带动门式起重机本体1实现转运。并且转运轨道11与转运延长段12之间、转运轨道11与工作轨道21之间、工作轨道21与工作延长段22之间、工作延长段22与转运轨道11以及转运延长段12之间均通过一个连接构件6连接。具体可以是螺接,也可以是铰接等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具体应用中灵活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构件6将每两个对接的轨道进行连接,能够保证两个轨道对接的稳定性,避免对接的两个轨道突然分离从而影响门式起重机本体1的转运的情况发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第一支撑臂31上设置有第一缆绳311,第一缆绳31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臂31的顶部,第一缆绳311的另一端锚固在地面上。第二支撑臂32上设置有第二缆绳321,第二缆绳32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臂32的顶部,第二缆绳321的另一端锚固在地面上。第一缆绳311和第二缆绳321具有一定的防风作用,能够提高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的稳固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缆绳311和第二缆绳321可以采用高强度纤维缆绳或者钢质缆绳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具体应用中灵活选用。
上述实施例中的滚动装置为滚轮41仅是一种示例性展示,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滚动装置包括分别形成在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底部的球窝,球窝内容置有滚球,滚球外包覆有橡胶层以减少磨损,滚球能够在转运轨道11、转运延长段12、工作轨道21以及工作延长段22内滚动,从而带动门式起重机本体1完成转运。在本实施例中,滚球在各个轨道内滚动的阻力更小,使得门式起重机本体1的转运更加流畅,并且无需借助液压举升构件5调整滚球的滚动方向,只通过滚球也能将门式起重机本体1完成轨道之间的转运,提高了门式起重机本体1转运的便捷性和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滚球的外表面上还可以包覆有橡胶层以减少滚球的磨损,延长滚球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转运轨道11和工作轨道21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需要说明的是,转运轨道11和工作轨道21的延伸方向或对接角度只是一种示例性的展示,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发明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结构的延伸方向和对接角度进行调整,以便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例如,转运轨道11和工作轨道21的对接角度可以为70°或者120°,只要能够实现门式起重机本体1的转运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主梁30与转运轨道11和工作轨道21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能够保证门式起重机本体1在移动和起重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的门式起重机系统的倒运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铺设工作轨道21、转运轨道11以及转运延长段12,两组轨道呈90°交叉延伸;
S2:将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吊起,将滚轮41分别置于两组转运轨道11上,并通过第一缆绳311和第二缆绳321固定;
S3:将主梁30吊起并与第一支撑臂31、第二支撑臂32进行组装,解除第一缆绳311和第二缆绳321的固定;
S4:门式起重机主体1沿着转运轨道11滚动至转运轨道11与工作轨道21的连接处,通过液压举升构件5举升第一支撑臂31与第二支撑臂32,滚轮41被抬离地面后,将滚轮41拆下并旋转90°后,将滚轮41重新安装至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的底部,铺设工作延长段22至转运轨道11的端部,将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回落到工作延长段22上完成倒运安装。
在执行步骤S1之前进行倒运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具体为场地清理以及拆除干涉物,避免影响门式起重机本体1的倒运安装;将门式起重机本体1上的各个部件提前拆卸下来,方便后续的摆放及组装。
在步骤S1中,根据实际的场地工况首先将两组工作轨道21铺设至目标位置,将两组转运轨道11铺设至工作轨道21的远离目标位置的端部并留有一定间隙后进行连接,将转运延长段12沿着转运轨道11的延伸方向铺设至工作轨道21的端部并留有一定间隙后进行连接,此时两组轨道呈90°交叉延伸。
在步骤S2中,分别将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吊起,将两个支撑臂底部的四个滚轮41分别置于两组转运轨道11上,同时保证滚轮41的轮轴线与两个支撑臂的延伸方向平行,分别将第一缆绳311和第二缆绳321的一端锚固在地面,将第一缆绳311和第二缆绳321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的顶部,从而为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提供一定的支撑力。
在步骤S3中,将主梁30吊起后与第一支撑臂31以及第二支撑臂32组装在一起,主梁30与第一支撑臂31以及第二支撑臂32之间的连接稳固后,将第一缆绳311以及第二缆绳321从两个支撑臂和地面上解除连接。
在步骤S4中,启动门式起重机本体1使其运行至转运轨道11与工作轨道21的连接处,通过液压举升构件5将第一支撑臂31与第二支撑臂32进行举升,将四个滚轮41从两个支撑臂底部拆卸下来并旋转90°后,将四个滚轮41沿着工作轨道21的延伸方向分别重新安装至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的底部,将工作延长段22沿着工作轨道21的延伸方向铺设至转运轨道11的端部并留有一定间隙后进行连接,卸除液压举升构件5,将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回落到工作延长段22上,滚轮41沿着工作延长段22滚动至工作轨道21的目标位置,完成门式起重机本体1的倒运安装。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将门式起重机本体1的各个装置采取异位组装后,沿转运轨道11运行至转运轨道11与工作轨道21的对接处后,调整滚轮41的滚动方向,使门式起重机本体1行驶在工作轨道21上至目标位置,使得在空间狭窄、场地条件较差的施工区域能够灵活地完成门式起重机本体1的组装工作,从而解决了门式起重机本体1受使用现场空间、场地条件、与既有铁路线路安全距离等条件限制,无法原位组装导致无法使用的施工难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发明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门式起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式起重机本体(1)、转运轨道(11)以及工作轨道(21),所述工作轨道(21)的远离目标位置的端部铺设有所述转运轨道(11),所述工作轨道(21)与所述转运轨道(11)的对接处设置有与所述工作轨道(21)同一方向延伸的工作延长段(22),所述转运轨道(11)与所述工作轨道(21)的对接处设置有与所述转运轨道(11)同一方向延伸的转运延长段(12),所述门式起重机本体(1)包括主梁(30)、第一支撑臂(31)以及第二支撑臂(32),所述第一支撑臂(31)与所述第二支撑臂(32)分别安装在所述主梁(30)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支撑臂(31)和所述第二支撑臂(32)的底部分别安装有滚动装置和液压举升构件(5),所述滚动装置能够在所述转运轨道(11)、所述转运延长段(12)、所述工作轨道(21)以及所述工作延长段(22)内滚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起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装置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臂(31)和所述第二支撑臂(32)的底部的滚轮(41),所述滚轮(41)能够在所述转运轨道(11)、所述转运延长段(12)、所述工作轨道(21)以及所述工作延长段(22)内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起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轨道(11)与所述转运延长段(12)之间、所述转运轨道(11)与所述工作轨道(21)之间、所述工作轨道(21)与所述工作延长段(22)之间、所述工作延长段(22)与所述转运轨道(11)以及所述转运延长段(12)之间均通过一个连接构件(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起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31)上设置有第一缆绳(311),所述第一缆绳(31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臂(31)的顶部,所述第一缆绳(311)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起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臂(32)上设置有第二缆绳(321),所述第二缆绳(32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臂(32)的顶部,所述第二缆绳(321)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起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装置包括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臂(31)和所述第二支撑臂(32)底部的球窝,所述球窝内容置有滚球,所述滚球能够在所述转运轨道(11)、所述转运延长段(12)、所述工作轨道(21)以及所述工作延长段(22)内滚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式起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球外包覆有橡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起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轨道(11)和所述工作轨道(21)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起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30)与所述转运轨道(11)和所述工作轨道(21)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门式起重机系统的倒运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铺设工作轨道(21)、转运轨道(11)以及转运延长段(12),两组轨道呈90°交叉延伸;
S2:将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吊起,将滚轮(41)分别置于两组转运轨道(11)上,并通过第一缆绳(311)和第二缆绳(321)固定;
S3:将主梁(30)吊起并与第一支撑臂(31)、第二支撑臂(32)进行组装,解除第一缆绳(311)和第二缆绳(321)的固定;
S4:门式起重机主体(10)沿着转运轨道(11)滚动至转运轨道(11)与工作轨道(21)的连接处,通过液压举升构件(5)举升第一支撑臂(31)与第二支撑臂(32),滚轮(41)被抬离地面后,将滚轮(41)拆下并旋转90°后,将滚轮(41)重新安装至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的底部,铺设工作延长段(22)至转运轨道(11)的端部,将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回落到工作延长段(22)上完成倒运安装。
CN202210824624.XA 2022-07-13 2022-07-13 门式起重机系统及其倒运安装方法 Pending CN1153400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4624.XA CN115340019A (zh) 2022-07-13 2022-07-13 门式起重机系统及其倒运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4624.XA CN115340019A (zh) 2022-07-13 2022-07-13 门式起重机系统及其倒运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0019A true CN115340019A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48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4624.XA Pending CN115340019A (zh) 2022-07-13 2022-07-13 门式起重机系统及其倒运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4001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93172B2 (ja) 床版架設機
CN113152294B (zh) 一种利用大型构件运送平台装置的水上桥梁吊装方法
US2014002633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idge replacement
CN111038940A (zh) 一种轨道式用于吊装运输的牵引系统
CN202880701U (zh) 无轨门式起重机
JP7045936B2 (ja) 床版架設機における吊具ユニット
CN115340019A (zh) 门式起重机系统及其倒运安装方法
CN108130864B (zh) 整体装配式桥梁整跨梁运输架设装备
JP3884689B2 (ja) 部材架設用移動台車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橋梁部材架設方法
KR20130015084A (ko) 복합 트러스 에프씨엠 교량시공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복합 트러스 에프씨엠 교량시공방법
CN111547625B (zh) 一种轨道吊运输转向台车
CN205838444U (zh) 一种预制件运输车
CN205418901U (zh) 一种预制件运输装置
CN110002345B (zh) 基于自顶升钢平台的装配式建筑自动化吊装平台
US3650215A (en) Movable crosstrack for bridge crane
CN110258359B (zh) 通过吊推支架施工的变高度钢梁施工方法
CN113443031A (zh) 履带组合轮式爬索机器人
CN212447001U (zh) 既有线轨排运输装置
CN109109722B (zh) 一种用于梁柱运输的专用挂车
CN113235460A (zh) 用于桥梁悬臂拼装的预制节段荡移法
CN206157587U (zh) 钢桁架梁的转运平台
CN105692093A (zh) 一种预制件生产运输系统
CN110645004A (zh) 盾构机台车在已运营车站的负二层内调头的方法
CN211711873U (zh) 一种轨道式用于吊装运输的牵引系统
CN214423192U (zh) 一种用于拱桥预制桥面板的铺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