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7502A - 一种血糖监测控制系统以及血糖监测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糖监测控制系统以及血糖监测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7502A
CN115337502A CN202211144186.9A CN202211144186A CN115337502A CN 115337502 A CN115337502 A CN 115337502A CN 202211144186 A CN202211144186 A CN 202211144186A CN 115337502 A CN115337502 A CN 115337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sugar
value
control
patient
r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441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静
刘宝玉
吴昊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NUO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NUO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NUO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NUO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441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375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37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75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0Automatic syringes, e.g. with automatically actuated piston rod, with automatic needle injection, filling automatical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3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glucose, e.g. by tissue impedance measur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86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enzyme electrodes, e.g. with immobilised oxidase
    • A61B5/1486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enzyme electrodes, e.g. with immobilised oxidase invasive, e.g. introduced into the body by a catheter or needle or using implanted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Alarms related to a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e.g. details of setting alarm thresholds or avoiding false al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血糖监测控制系统以及血糖监测控制方法,其包括:动态血糖监测装置,用于采集患者的实时血糖值;血糖值预警装置,用于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当血糖控制情况出现异常时,根据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血糖控制情况对应的目标应急措施;若目标应急措施为应急控制,则发送应急控制指令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当收到应急控制指令后,根据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控制储液装置将胰岛素注入患者皮下组织中。减少了由于血糖值过高而导致糖尿病的并发症的情况,有效地做到了对实时血糖值的调控。

Description

一种血糖监测控制系统以及血糖监测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血糖监测控制系统以及血糖监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血糖值是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功能受损情况极为敏感的指标,因此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关键的部分。由于人体血糖水平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要实时严密监控血糖水平,以了解患者的情况,并需要对实时血糖值做出反馈。
近几年来,连续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问世,与传统方法不同,它是通过埋植在皮下的葡萄糖氧化酶探头测定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以间接反映血糖水平,可以连续实时地监测血糖水平。在血糖监测中,连续或半连续的血糖值监测装置和方法可以密切观察患者血糖水平的趋势,能够得知食品和药物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以及患者整体的血糖控制情况。然而,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过高,并未能得到应急救治时,易发生糖尿病的并发症,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糖监测控制系统以及血糖监测控制方法,用于解决以上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血糖监测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动态血糖监测装置,用于采集患者的实时血糖值,并将所述实时血糖值发送至血糖值预警装置、控制装置;
血糖值预警装置,用于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所述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其中,所述目标血糖值范围是基于标准最低血糖值、标准最高血糖值、应急控制血糖值确定的;当血糖控制情况出现异常时,根据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血糖控制情况对应的目标应急措施,应急措施包括应急控制和预警;若所述目标应急措施为应急控制,则发送应急控制指令至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用于当收到所述应急控制指令后,根据所述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控制储液装置将胰岛素注入所述患者皮下组织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血糖监测控制系统包括:动态血糖监测装置、血糖值预警装置、控制装置和储液装置。动态血糖监测装置用于采集患者的实时血糖值;血糖值预警装置用于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确定与血糖控制情况对应的目标应急措施;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控制储液装置注射胰岛素。不仅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糖值,与此同时还能够在检测到实时血糖值过高时,控制装置控制储液装置注射胰岛素,以使得患者的血糖值降低。减少了由于血糖值过高而导致糖尿病的并发症的情况,有效地做到了对实时血糖值的调控。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血糖监测控制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动态血糖监测装置、所述血糖值预警装置以及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移动端,用于:获取并显示所述动态血糖监测装置发送的所述实时血糖值、所述血糖值预警装置发送的所述血糖控制情况和所述应急措施的预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端获取并显示实时血糖值、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应急措施的预警,基于获取的这些信息,能够使患者准确掌握血糖的实时变化情况,同时患者能够根据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应急措施的预警及时的调整血糖。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血糖值预警装置在执行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所述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时,用于:
根据患者特征数据,确定当前进食情况;
根据所述当前进食情况,从预设进食情况与血糖值范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目标血糖值范围,其中,血糖值范围包括:空腹血糖值范围、非空腹血糖值范围;
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所述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患者当前的进食情况,分别利用空腹血糖值范围以及非空腹血糖值范围进行血糖控制情况的确定,能够使得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更加准确。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血糖值预警装置在执行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所述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时,用于:
若所述实时血糖值小于标准最低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过强;
若所述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标准最低血糖值且小于标准最高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良好;
若所述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标准最高血糖值且小于应急控制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待加强;
若所述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应急控制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差;
其中,异常血糖控制情况包括:血糖控制过强、血糖控制待加强、血糖控制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时血糖值与目标血糖值范围的大小关系,能够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将血糖控制情况划分成多种,较好的区分出了血糖低、血糖正常、血糖偏高以及需要进行应急控制的不同情况,精细的控制情况分类。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血糖值预警装置,还用于:
当所述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过强时,根据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应急措施为第一预警,其中,所述第一预警用于警示患者血糖值低;
当所述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待加强时,根据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应急措施为第二预警,其中,所述第二预警用于警示患者血糖值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过强时,确定目标应急措施为第一预警;当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待加强时,确定目标应急措施为第二预警。利用不同的目标应急措施,能够使患者清楚得知当前血糖控制情况应进行的操作。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血糖值预警装置,还用于:
根据所述患者特征数据,确定患者糖尿病类型;其中,所述患者糖尿病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若患者为1型糖尿病,则确定第二预警的预警信息包括调整生活习惯、及时注射胰岛素;
若患者为2型糖尿病,则确定第二预警的预警信息包括调整生活习惯、及时口服降糖药、及时注射胰岛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患者糖尿病类型,确定不同的第二预警的预警信息,有效地避免了第二预警的预警信息与患者的日常习惯不符。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血糖值预警装置,还用于:
进行第二预警后预设时间段,若所述血糖控制情况仍为血糖控制待加强时,则将目标应急措施更改为应急控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间隔预设时间段后,会判断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若血糖控制情况仍为血糖控制待加强时,则将目标应急措施更改为应急控制。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患者未及时采取降血糖的相应措施,而造成血糖值过高的情况。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控制装置在执行根据所述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控制储液装置将胰岛素注入所述患者皮下组织中时,用于:
根据所述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确定药物剂量;
控制储液装置将所述药物剂量的胰岛素注入所述患者皮下组织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确定药物剂量,并根据药物剂量注射胰岛素,相比于仅针对实时血糖值或患者特征数据单一因素确定药物剂量而言,综合了患者的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以使得药物剂量更加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血糖值预警装置,还用于:
判断所述实时血糖值是否在预测血糖值的设定范围内,若否,则发送血糖关注信息至移动端,其中,所述血糖关注信息包括:预测血糖值和实时血糖值,所述预测血糖值是根据多个当前时刻的历史血糖值确定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实时血糖值不在预测血糖值的设定范围,则发送血糖关注信息至移动端,能够使患者清楚地得知实时血糖值相较于预测血糖值的偏离情况。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城市级运营信息整合分析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血糖监测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患者的实时血糖值;
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其中,目标血糖值范围是基于标准最低血糖值、标准最高血糖值、应急控制血糖值确定的;
当血糖控制情况出现异常时,根据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血糖控制情况对应的目标应急措施,应急措施包括应急控制和预警;
若目标应急措施为应急控制,则根据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控制储液装置将胰岛素注入患者皮下组织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够获取实时血糖值,与此同时还能够在检测到实时血糖值过高时,根据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控制储液装置将胰岛素注入患者皮下组织中,以使得患者的血糖值降低。减少了由于血糖值过高而导致糖尿病的并发症的情况,有效地做到了对实时血糖值的调控,进一步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血糖监测控制系统包括:动态血糖监测装置、血糖值预警装置、控制装置和储液装置。动态血糖监测装置用于采集患者的实时血糖值;血糖值预警装置用于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确定与血糖控制情况对应的目标应急措施;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控制储液装置注射胰岛素。不仅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糖值,与此同时还能够在检测到实时血糖值过高时,控制装置控制储液装置注射胰岛素,以使得患者的血糖值降低。减少了由于血糖值过高而导致糖尿病的并发症的情况,有效地做到了对实时血糖值的调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一种血糖监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一种血糖监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糖监测控制系统,包括:动态血糖监测装置101、血糖值预警装置102、控制装置103和储液装置104,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如图1所示,其中:
动态血糖监测装置101,用于采集患者的实时血糖值,并将实时血糖值发送至血糖值预警装置102、控制装置103;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动态血糖监测装置101能够实时采集患者的实时血糖值,动态血糖监测装置101采集实时血糖值的方式有多种,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利用静脉提取患者血液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具体的,动态血糖监测装置101包括:葡萄糖感应探头和无线数据发射器;葡萄糖感应探头是带有葡萄糖氧化酶的微电极,其表面为一层半透膜,将探头植入皮下,细胞间液的葡萄糖渗透过半透膜,与葡萄糖氧化酶发生反应,产生与血糖浓度成比例的电信号,葡萄糖含量越高,电信号越强,反之电信号越弱。无线数据发射器与葡萄糖感应探头连接,并将葡萄糖感应探头提供的实时血糖值传至血糖值预警装置102、控制装置103。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基于PPG信号的无创血糖监测,利用光电探测器采集手指指端的PPG信号,具体的,采集待监测的PPG信号;对待监测的PPG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待监测的PPG信号的高频成分;将滤波处理后的待监测的PPG信号,去除基线漂移;对去除基线漂移后的待监测的PPG信号进行分段处理,分成若干个单周期的待监测PPG信号;对每个单周期的待监测PPG信号进行特征提取,提取出若干个信号特征;将所提取出的所有信号特征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分类器中,进行分类识别,识别出待监测的PPG信号所对应的实时血糖值。对于动态血糖监测装置101采集血糖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进行限定。
血糖值预警装置102,用于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其中,目标血糖值范围是基于标准最低血糖值、标准最高血糖值、应急控制血糖值确定的;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动态血糖监测装置101采集到的实时血糖值与目标血糖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能够确定血糖控制情况。目标血糖值范围是基于标准最低血糖值、标准最高血糖值、应急控制血糖值确定的,若实时血糖值低于标准最低血糖值,则可确定患者出现低血糖状况;标准最高血糖值,即目标血糖值范围的最高血糖值,若实时血糖值高于标准最高血糖值,则可确定患者出现高血糖状况;应急控制血糖值,即若实时血糖值高于应急控制血糖值,则可确定患者出现血糖过高的情况,必须进行应急控制,调整血糖降低。相应的,标准最低血糖值、标准最高血糖值、应急控制血糖值三者的大小关系为依次增大的情况。
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其中,血糖控制情况与实时血糖值的关系,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若实时血糖值小于标准最低血糖值,或,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应急控制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控制差;若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标准最低血糖值且小于标准最高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良好;若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标准最高血糖值且小于应急控制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待加强。
当然,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将实时血糖值小于标准最低血糖值与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应急控制血糖值两种情况区分。具体的,若实时血糖值小于标准最低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过强;若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标准最低血糖值且小于标准最高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良好;若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标准最高血糖值且小于应急控制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待加强;若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应急控制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进行应急控制。
当血糖控制情况出现异常时,根据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血糖控制情况对应的目标应急措施,应急措施包括应急控制和预警;
若目标应急措施为应急控制,则发送应急控制指令至控制装置103;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是预先设定的,针对不同的血糖控制情况能够进行不同的应急措施,且应急措施的方式也能够自行设定,能够起到提醒患者得知实时血糖值控制情况即可,当然,也可以进行预警提示以使患者得知后续应注意的事项。应急措施包括应急控制和预警,对于预警,预警方式包括但不限定于以下一种或多种:血糖值预警装置102进行震动、发光、报警;血糖值预警装置102向相应的预警设备发送预警信息,以使预警设备进行不同颜色灯闪烁、语音播报、预警信息提示。对于预警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进行限定,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控制装置103,用于当收到应急控制指令后,根据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控制储液装置104将胰岛素注入患者皮下组织中。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当控制装置103收到血糖值预警装置102发送的应急控制指令,表明患者的血糖值过高,急需进行应急控制。根据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控制储液装置将胰岛素注入患者皮下组织中,以使患者的实时血糖值降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血糖监测控制系统包括:动态血糖监测装置101、血糖值预警装置102、控制装置103和储液装置104。动态血糖监测装置101用于采集患者的实时血糖值;血糖值预警装置102用于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确定与血糖控制情况对应的目标应急措施;控制装置103用于根据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控制储液装置104注射胰岛素。不仅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糖值,与此同时还能够在检测到实时血糖值过高时,控制装置103控制储液装置104注射胰岛素,以使得患者的血糖值降低。减少了由于血糖值过高而导致糖尿病的并发症的情况,有效地做到了对实时血糖值的调控。
进一步,为了使得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更加准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血糖值预警装置102在执行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时,用于:
根据患者特征数据,确定当前进食情况;
根据当前进食情况,从预设进食情况与血糖值范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目标血糖值范围,其中,血糖值范围包括:空腹血糖值范围、非空腹血糖值范围;
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基于患者特征数据,确定当前进食情况有多种可实现的方式,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患者特征数据为基于历史的实时血糖值监测情况,预测患者的作息以及饮食规律,确定患者每日的睡眠时间以及就餐时间。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能够基于患者触发的未进食或已进食指令,确定患者的饮食情况。
由于饮食会影响血糖的变化,因而不论在任何状态均用相同的目标血糖值范围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会出现血糖控制情况判断失误的情况,并不能精准地判断血糖控制情况,因而,针对患者当前进食的不同情况分别使用空腹血糖值范围、非空腹血糖值范围作为目标血糖值范围。目标血糖值范围是基于标准最低血糖值、标准最高血糖值、应急控制血糖值确定的,其中,非空腹血糖值范围中的三者血糖值均高于空腹血糖值范围中的三者血糖值。
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其中,血糖控制情况包括但不限定于:血糖控制过强、血糖控制良好、血糖控制待加强、进行应急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患者当前的进食情况,分别利用空腹血糖值范围以及非空腹血糖值范围进行血糖控制情况的确定,能够使得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更加准确。
进一步,为了便于患者准确掌握血糖的实时变化情况并能够进行及时的血糖调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血糖监测控制系统,还包括:
与动态血糖监测装置101、血糖值预警装置102以及控制装置103连接的移动端,用于:获取并显示动态血糖监测装置101发送的实时血糖值、血糖值预警装置102发送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应急措施的预警。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移动端通过无线方式与动态血糖监测装置101、血糖值预警装置102以及控制装置103进行连接,并能够获取到各装置发送的数据。移动端能获取并显示动态血糖监测装置101发送的实时血糖值、血糖值预警装置102发送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应急措施的预警。根据实时血糖值,能够便于患者得知血糖值的实时变化情况;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能够便于患者得知自身血糖控制情况;血糖值预警装置102将应急措施的预警发送给移动端,患者能够基于应急措施的预警得知后续应注意的事项。
移动端获取的实时血糖值、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应急措施的预警,不仅可以将获取到的信息存储在本地,以便于信息数据查询;而且,还可以将信息数据存储在云端,既能够避免信息数据丢失,同时也能够将信息数据发送至其他移动终端,以使得患者家人或患者诊断医生能够登录系统查看相关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端获取并显示实时血糖值、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应急措施的预警,基于获取的这些信息,能够使患者准确掌握血糖的实时变化情况,同时患者能够根据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应急措施的预警及时的调整血糖。
进一步,为了能够使患者更加准确的得知血糖控制情况,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血糖值预警装置102在执行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时,用于:
若实时血糖值小于标准最低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过强;
若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标准最低血糖值且小于标准最高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良好;
若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标准最高血糖值且小于应急控制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待加强;
若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应急控制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差;
其中,异常血糖控制情况包括:血糖控制过强、血糖控制待加强、血糖控制差。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血糖值的变化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例如,饮食情况、运动情况、降糖药剂量以及注射胰岛素的剂量。在目标血糖值范围中,标准最低血糖值、标准最高血糖值、应急控制血糖值三个值,将整个血糖值区间划分为四个小的区间。相应的,低于标准最低血糖值为出现低血糖的区间;在标准最低血糖值、标准最高血糖值之间,即血糖正常的区间;在标准最高血糖值、应急控制血糖值之间,即血糖值超过了正常范围,需要进行干预,以使血糖值降低;在高于应急控制血糖值的区间,即血糖值过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必须采取应急控制,以使血糖值快速降低。
在多方面影响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实时血糖值小于标准最低血糖值,即患者出现了低血糖的情况,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过强。若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标准最低血糖值且小于标准最高血糖值,表明患者实时血糖值正常,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良好。若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标准最高血糖值且小于应急控制血糖值,表明患者实时血糖值超过了正常范围,需要进行干预以使血糖值降低,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待加强。若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应急控制血糖值,表明患者血糖值过高且危及生命,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实时血糖值与目标血糖值范围的大小关系,能够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将血糖控制情况划分成多种,较好的区分出了血糖低、血糖正常、血糖偏高以及需要进行应急控制的不同情况,精细的控制情况分类。
进一步,为了能够使患者清楚得知当前血糖控制情况应进行的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血糖值预警装置102,还用于:
当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过强时,根据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应急措施为第一预警,其中,第一预警用于警示患者血糖值低;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为预先设定并存储在血糖值预警装置102中,当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过强时,表明患者出现了低血糖状况,根据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应急措施为第一预警,即向移动端发送第一预警信息;其中,第一预警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停止输注胰岛素、停止服用降糖药、食用高糖的食物、口服葡萄糖水。患者能够根据第一预警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使得血糖值升高。
当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待加强时,根据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应急措施为第二预警,其中,第二预警用于警示患者血糖值高。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当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待加强时,表明患者出现了高血糖状况,根据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应急措施为第二预警,即向移动端发送第二预警信息;其中,第二预警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及时输注胰岛素、服用降糖药、严禁食用高糖的食物、注意运动。患者能够根据第一预警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使得血糖值降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过强时,确定目标应急措施为第一预警;当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待加强时,确定目标应急措施为第二预警。利用不同的目标应急措施,能够使患者清楚得知当前血糖控制情况应进行的操作。
进一步,为了有效地避免预警信息与患者的日常习惯不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血糖值预警装置102,还用于:
根据患者特征数据,确定患者糖尿病类型;其中,患者糖尿病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若患者为1型糖尿病,则确定第二预警的预警信息包括调整生活习惯、及时注射胰岛素;
若患者为2型糖尿病,则确定第二预警的预警信息包括调整生活习惯、及时口服降糖药、及时注射胰岛素。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根据患者特征数据,能够确定患者糖尿病类型,即为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病因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造成的胰岛素绝对缺乏,仅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2型糖尿病的病因是由于胰岛素相对缺乏,能够通过口服降糖药以及注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因而,在进行第二预警时,要准确区分患者糖尿病类型,不能向1型糖尿病发送及时口服降糖药的预警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患者糖尿病类型,确定不同的第二预警的预警信息,有效地避免了第二预警的预警信息与患者的日常习惯不符。
进一步,为了有效地解决由于患者未及时采取降血糖的相应措施,而造成血糖值过高的情况,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血糖值预警装置102,还用于:
进行第二预警后预设时间段,若血糖控制情况仍为血糖控制待加强时,则将目标应急措施更改为应急控制。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当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待加强时,能够确定目标应急措施为第二预警,即向移动端发送第二预警信息,以使患者能够得知实时血糖值已经超过了正常范围,出现了高血糖状况,需要及时的服药降糖药或者及时注射胰岛素。当然,会存在患者并未接收到第二预警、身边并未携带降糖药或胰岛素,造成患者没有办法自行采取相应措施以使血糖降低,然而,长期不采取降血糖的措施,对高血糖的患者来说存在着巨大风险。
因而,当检测到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待加强时,在间隔预设时间段后,会判断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若血糖控制情况仍为血糖控制待加强时,则说明患者并未自行采取降血糖的相应措施,则会将目标应急措施更改为应急控制,以使控制装置103注射胰岛素,以使患者实时血糖值降低,避免发生危险。针对预设时间段,用户可自行设置,例如,设置预设时间段为2小时、3小时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间隔预设时间段后,会判断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若血糖控制情况仍为血糖控制待加强时,则将目标应急措施更改为应急控制,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患者未及时采取降血糖的相应措施,而造成血糖值过高的情况。
进一步,为了使得应急控制的药物剂量更加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3在执行据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控制储液装置104将胰岛素注入患者皮下组织中时,用于:
根据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确定药物剂量;
控制储液装置104将药物剂量的胰岛素注入患者皮下组织中。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针对实时血糖值确定第一药物剂量,针对患者特征数据以及实时血糖值确定第二药物剂量,其中,第一药物剂量仅针对实时血糖值确定,第二药物剂量针对患者特征数据以及实时血糖值确定,结合第一药物剂量以及第二药物剂量综合确定药物剂量。具体的,根据实时血糖值确定第一药物剂量,例如,若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33.3mmol/L,则确定第一药物剂量为10u iv Bolus,即快速静脉注射10个单位的胰岛素;若实时血糖值在15.9 mmol/L ~33.3mmol/L,则确定第一药物剂量为6u iv Bolus,即快速静脉注射6个单位的胰岛素。
其中,根据患者特征数据中患者的体重以及患者糖尿病类型计算出每日胰岛素总量,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的每日胰岛素总量记为T1DM,T1DM(u)=体重(kg)*(0.4~0.5);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每日胰岛素总量记为T2DM,T1DM(u)=体重(kg)*(0.5~0.8)。确定第二药物剂量=( 实时血糖值 -标准最低血糖值) /胰岛素敏感系数,其中,胰岛素敏感系数可通过 1500 /1800 法则计算,短 效 胰 岛 素 用 1500,速 效 胰 岛 素 用1800,即胰岛素敏感系数( mmol /L) = ( 1500 或 1800) /( 每日胰岛素总量× 18 )。
根据确定的第一药物剂量以及第二药物剂量,取平均值确定为药物剂量,能够综合考虑到患者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以使得确定的药物剂量更加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并基于确定的药物剂量来控制储液装置104注射相应剂量的胰岛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确定药物剂量,并根据药物剂量注射胰岛素,相比于仅针对实时血糖值或患者特征数据单一因素确定药物剂量而言,综合了患者的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以使得药物剂量更加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为了使患者清楚地得知实时血糖值相较于预测血糖值的偏离情况,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血糖值预警装置102,还用于:
判断实时血糖值是否在预测血糖值的设定范围内,若否,则发送血糖关注信息至移动端,其中,血糖关注信息包括:预测血糖值和实时血糖值,预测血糖值是根据多个当前时刻的历史血糖值确定的。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多个当前时刻的历史血糖值能够确定当前时刻的预测血糖值,血糖值预警装置102将获取到的实时血糖值与预测血糖值进行比较,判断实时血糖值是否在预测血糖值的设定范围内,设定范围的大小可以基于用户的经验设定,当然也可以通过大量的实验来确定设定范围,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进行限定。
若实时血糖值不在预测血糖值的设定范围内,表明患者的血糖值相较于往常情况有较大的变化,则发送血糖关注信息至移动端,以使患者关注自身血糖变化。根据血糖关注信息中的预测血糖值和实时血糖值,能够使患者清楚地得知实时血糖值相较于预测血糖值的偏离情况。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实时血糖值不在预测血糖值的设定范围,则发送血糖关注信息至移动端,能够使患者清楚地得知实时血糖值相较于预测血糖值的偏离情况。
上述实施例从装置流程的角度介绍一种血糖监测控制系统,下述实施例从方法流程介绍一种城市级运营信息整合分析方法,具体详见下述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糖监测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201、步骤S202、步骤S203以及步骤S204,其中:
步骤S201:动态血糖监测装置获取患者的实时血糖值,并将实时血糖值发送至血糖值预警装置、控制装置;
步骤S202:血糖值预警装置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其中,目标血糖值范围是基于标准最低血糖值、标准最高血糖值、应急控制血糖值确定的;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实时血糖值与目标血糖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能够确定血糖控制情况。目标血糖值范围是基于标准最低血糖值、标准最高血糖值、应急控制血糖值确定的,若实时血糖值低于标准最低血糖值,则可确定患者出现低血糖状况;标准最高血糖值,即目标血糖值范围的最高血糖值,若实时血糖值高于标准最高血糖值,则可确定患者出现高血糖状况;应急控制血糖值,即若实时血糖值高于应急控制血糖值,则可确定患者出现血糖过高的情况,必须进行应急控制,调整血糖降低。相应的,标准最低血糖值、标准最高血糖值、应急控制血糖值三者的大小关系为依次增大的情况。
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其中,血糖控制情况与实时血糖值的关系,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若实时血糖值小于标准最低血糖值,或,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应急控制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控制差;若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标准最低血糖值且小于标准最高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良好;若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标准最高血糖值且小于应急控制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待加强。
当然,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将实时血糖值小于标准最低血糖值与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应急控制血糖值两种情况区分。具体的,若实时血糖值小于标准最低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过强;若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标准最低血糖值且小于标准最高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良好;若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标准最高血糖值且小于应急控制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待加强;若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应急控制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进行应急控制。
步骤S203:当血糖控制情况出现异常时,血糖值预警装置根据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血糖控制情况对应的目标应急措施,应急措施包括应急控制和预警;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是预先设定的,针对不同的血糖控制情况能够进行不同的应急措施,且应急措施的方式也能够自行设定,能够起到提醒患者得知实时血糖值控制情况即可,当然,也可以进行预警提示以使患者得知后续应注意的事项。
步骤S204:若目标应急措施为应急控制,控制装置则根据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控制储液装置将胰岛素注入患者皮下组织中。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动态血糖监测装置能够获取实时血糖值,与此同时还能够在检测到实时血糖值过高时,控制装置根据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控制储液装置将胰岛素注入患者皮下组织中,以使得患者的血糖值降低。减少了由于血糖值过高而导致糖尿病的并发症的情况,有效地做到了对实时血糖值的调控,进一步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血糖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态血糖监测装置、血糖值预警装置、控制装置和储液装置;其中,
动态血糖监测装置,用于采集患者的实时血糖值,并将所述实时血糖值发送至血糖值预警装置、控制装置;
血糖值预警装置,用于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所述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其中,所述目标血糖值范围是基于标准最低血糖值、标准最高血糖值、应急控制血糖值确定的;当血糖控制情况出现异常时,根据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血糖控制情况对应的目标应急措施,应急措施包括应急控制和预警;若所述目标应急措施为应急控制,则发送应急控制指令至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用于当收到所述应急控制指令后,根据所述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控制储液装置将胰岛素注入所述患者皮下组织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糖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糖监测控制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动态血糖监测装置、所述血糖值预警装置以及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移动端,用于:获取并显示所述动态血糖监测装置发送的所述实时血糖值、所述血糖值预警装置发送的所述血糖控制情况和所述应急措施的预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糖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糖值预警装置在执行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所述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时,用于:
根据患者特征数据,确定当前进食情况;
根据所述当前进食情况,从预设进食情况与血糖值范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目标血糖值范围,其中,血糖值范围包括:空腹血糖值范围、非空腹血糖值范围;
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所述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糖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糖值预警装置在执行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所述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时,用于:
若所述实时血糖值小于标准最低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过强;
若所述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标准最低血糖值且小于标准最高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良好;
若所述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标准最高血糖值且小于应急控制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待加强;
若所述实时血糖值大于等于应急控制血糖值,则确定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差;
其中,异常血糖控制情况包括:血糖控制过强、血糖控制待加强、血糖控制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糖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糖值预警装置,还用于:
当所述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过强时,根据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应急措施为第一预警,其中,所述第一预警用于警示患者血糖值低;
当所述血糖控制情况为血糖控制待加强时,根据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应急措施为第二预警,其中,所述第二预警用于警示患者血糖值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糖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糖值预警装置,还用于:
根据所述患者特征数据,确定患者糖尿病类型;其中,所述患者糖尿病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若患者为1型糖尿病,则确定第二预警的预警信息包括调整生活习惯、及时注射胰岛素;
若患者为2型糖尿病,则确定第二预警的预警信息包括调整生活习惯、及时口服降糖药、及时注射胰岛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糖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糖值预警装置,还用于:
进行第二预警后预设时间段,若所述血糖控制情况仍为血糖控制待加强时,则将目标应急措施更改为应急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血糖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执行根据所述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控制储液装置将胰岛素注入所述患者皮下组织中时,用于:
根据所述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确定药物剂量;
控制储液装置将所述药物剂量的胰岛素注入所述患者皮下组织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糖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糖值预警装置,还用于:
判断所述实时血糖值是否在预测血糖值的设定范围内,若否,则发送血糖关注信息至移动端,其中,所述血糖关注信息包括:预测血糖值和实时血糖值,所述预测血糖值是根据多个当前时刻的历史血糖值确定的。
10.一种血糖监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态血糖监测装置获取患者的实时血糖值,并将所述实时血糖值发送至血糖值预警装置、控制装置;
血糖值预警装置根据目标血糖值范围和实时血糖值,确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其中,目标血糖值范围是基于标准最低血糖值、标准最高血糖值、应急控制血糖值确定的;
当血糖控制情况出现异常时,血糖值预警装置根据异常血糖控制情况与应急措施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血糖控制情况对应的目标应急措施,应急措施包括应急控制和预警;
若目标应急措施为应急控制,控制装置则根据实时血糖值以及患者特征数据,控制储液装置将胰岛素注入患者皮下组织中。
CN202211144186.9A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血糖监测控制系统以及血糖监测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3375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44186.9A CN115337502A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血糖监测控制系统以及血糖监测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44186.9A CN115337502A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血糖监测控制系统以及血糖监测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7502A true CN115337502A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55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44186.9A Pending CN115337502A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血糖监测控制系统以及血糖监测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375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1733A (zh) * 2023-08-10 2023-09-08 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血糖值调整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3176A (zh) * 2020-05-25 2020-09-01 上海梅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植入式光学血糖监测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N111603175A (zh) * 2020-05-25 2020-09-01 上海梅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皮下半植入式血糖监测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N112535777A (zh) * 2020-11-27 2021-03-23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cgm的危重患者智能化血糖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3176A (zh) * 2020-05-25 2020-09-01 上海梅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植入式光学血糖监测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N111603175A (zh) * 2020-05-25 2020-09-01 上海梅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皮下半植入式血糖监测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N112535777A (zh) * 2020-11-27 2021-03-23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cgm的危重患者智能化血糖管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1733A (zh) * 2023-08-10 2023-09-08 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血糖值调整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721733B (zh) * 2023-08-10 2023-11-07 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血糖值调整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5681B (zh) 用于确定血糖参考样本时间的方法和/或系统
CN109891510B (zh) 用于检测和应对低血糖响应不足的方法和装置
US1018879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ement of diabetes with a glucose monitor and infusion pump to provide feedback on bolus dosing
EP203218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control of pca and pcea system
EP2658445B1 (en) Glycemic health metric deter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EP1848323B1 (en) Bolus estimator for semi-closed loop infusion system
US1100455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the glucoregulatory system
JP2001204817A (ja) グルコース濃度の外挿システム
EP2217135B1 (en) Assessing residual insulin time
US20050096512A1 (en) System for monitoring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US20090054754A1 (en) Clinician-controlled semi-automated medication management
AU201331569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indicate glycemic impacts of insulin infusion pump commands
CN111093498B (zh) 个人健康监测系统、多用户健康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15337502A (zh) 一种血糖监测控制系统以及血糖监测控制方法
EP2869763B1 (en) Glucose consumption monitor
KR20150038189A (ko) 당뇨병이 있는 사람을 위해 다수의 위험 지표를 사용하여 당뇨병을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Battelino et al. Clinical use of real-time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N110600128A (zh)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US10194841B2 (en) Optimizing medication dosage based on analyte sensor data
KR20170056904A (ko) 연속 혈당 감지를 이용한 인슐린 투여 시스템
CN203577053U (zh) 智能药物释放装置
EP426183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or adjusting manual basal profiles
US20190069822A1 (en) Sensor device for detecting at least one analyte in a body fluid of a user
WO2024077303A2 (en) Minimally invasive glucose state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