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5816A - 楼宇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楼宇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5816A
CN115335816A CN202080099039.7A CN202080099039A CN115335816A CN 115335816 A CN115335816 A CN 115335816A CN 202080099039 A CN202080099039 A CN 202080099039A CN 115335816 A CN115335816 A CN 115335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ffic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90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水野裕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335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5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中心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量的总量超过所设定的阈值的楼宇管理系统。楼宇管理系统具备:已通信量运算部,其运算已通信量,该已通信量是从设置在楼宇中的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到的通信量的累计值;通信余量运算部,其使用所设定的第1通信量阈值的信息和所述已通信量的信息来运算通信余量;以及通信量监视部,在向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第1发送信息的发送所需的通信量比所述通信余量大的情况下,所述通信量监视部通过分割所述第1发送信息而生成第2发送信息,向对应的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2发送信息,其中,发送所述第2发送信息所需要的通信量不超过所述通信余量。

Description

楼宇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楼宇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楼宇管理系统。在该楼宇管理系统中,中心装置与通信终端通过通信网而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264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楼宇管理系统不管理从中心装置向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发送信息。其结果是,中心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量的总量超过所设定的阈值。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中心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量的总量超过所设定的阈值的楼宇管理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楼宇管理系统具备:已通信量运算部,其运算已通信量,该已通信量是从设置在楼宇中的通信终端装置接收到的通信量的累计值;通信余量运算部,其使用所设定的第1通信量阈值的信息和所述已通信量的信息来运算通信余量;以及通信量监视部,在向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第1发送信息的发送所需的通信量比所述通信余量大的情况下,所述通信量监视部通过分割所述第1发送信息而生成第2发送信息,向对应的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2发送信息,其中,发送所述第2发送信息所需要的通信量不超过所述通信余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楼宇管理系统通过分割第1发送信息而生成发送所需的通信量不超过通信余量的第2发送信息,向对应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第2发送信息。因此,能够抑制中心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量的总量超过所设定的阈值。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楼宇管理系统的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楼宇管理系统的分割发送处理的例子的图。
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楼宇管理系统的中心装置所进行的分割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楼宇管理系统的分割发送处理的比较例的图。
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楼宇管理系统的中心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针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适当简化或省略该部分的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楼宇管理系统的框图。
如图1所示,楼宇管理系统1具备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通信网3以及中心装置10。例如,楼宇管理系统1设置在未图示的楼宇中。
例如,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分别设置在未图示的楼宇中。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分别对设置于楼宇的多个设备进行控制。例如,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中的1个通信终端装置2对设置于楼宇的多个照明设备进行控制。例如,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中的1个通信终端装置2对设置于楼宇的多个空调设备进行控制。
在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中的1个通信终端装置2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检测到异常的通信终端装置2生成异常信息。异常信息包含用于确定检测到异常的通信终端装置2的信息和异常内容的信息。
例如,通信网3是无线线路或有线线路。通信网3通过电气通信而将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分别与中心装置10连接。
中心装置10具备数据库11、通信控制部12、已通信量运算部13、输入输出管理部14、通信余量运算部15以及通信量监视部16。
例如,中心装置10设置于楼宇外部的未图示的信息中心。例如,中心装置10通过电气通信而与未图示的外部终端连接。
中心装置10从检测到异常的通信终端装置2取得异常信息。例如,中心装置10在取得了异常信息的情况下,使异常信息显示于外部终端。例如,中心装置10经由外部终端,向存在于信息中心的未图示的操作员报知异常信息。之后,例如,操作员向检测到异常的通信终端装置2派遣维修人员。
例如,中心装置10从操作员受理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的更新程序的信息。例如,中心装置10向对应的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分别发送更新程序的信息。
数据库11存储接收到的信息。数据库11发送所存储的信息。
通信控制部12经由通信网3,通过电气通信而与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连接。
通信控制部12从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取得异常信息。通信控制部12在取得了异常信息的情况下,使异常信息存储于数据库11。
通信控制部12在接收到第1发送信息的情况下,向对应的通信终端装置2发送第1发送信息。
已通信量运算部13从通信控制部12取得异常信息。已通信量运算部13使用异常信息,对检测到异常的通信终端装置2和异常信息的通信量进行检测。例如,异常信息的通信量的单位是分组(packet)。例如,异常信息的通信量的单位是字节。例如,发送异常信息所需的通信量与异常信息的信息量相等。
已通信量运算部13使用检测到异常的通信终端装置2的信息和异常信息的通信量,来运算检测到异常的通信终端装置2的已通信量。已通信量是中心装置10接收到的异常信息的通信量的累计值。已通信量运算部13使已通信量的信息存储于数据库11。
已通信量运算部13运算与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分别对应的已通信量。例如,已通信量运算部13在每次取得异常信息时,运算对应的已通信量。例如,已通信量运算部13在每次取得异常信息时,使运算出的已通信量存储于数据库11。
例如,已通信量运算部13按照每个规定周期,对已通信量的数值进行清零。例如,已通信量运算部13每隔一个月,使数据库11存储将与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对应的已通信量的值设为0的信息。
例如,输入输出管理部14通过电气通信而与未图示的外部终端连接。
输入输出管理部14从数据库11取得异常信息。输入输出管理部14使外部终端显示异常信息。
输入输出管理部14从外部终端受理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的更新程序的信息即第1发送信息的输入。输入输出管理部14使第1发送信息存储于数据库11。
第1发送信息包含更新程序的信息、表示是否需要发送的信息以及优先度的信息。例如,是否需要发送是“是”或“否”中的任意一方。例如,优先度是“低”或“中”或“高”中的任意一方。例如,在更新程序是对很少发生的轻微的误动作进行修正的程序的情况下,优先度被设定为“低”。例如,在更新程序是对重大的误动作进行修正的程序的情况下,优先度被设定为“高”。
输入输出管理部14从外部终端受理第1通信量阈值的输入。输入输出管理部14使第1通信量阈值的信息存储于数据库11。
第1通信量阈值是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中的各个通信终端装置2与中心装置10之间的通信量的阈值。例如,第1通信量阈值是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中的各个通信终端装置2与中心装置10之间的通信中的一个月间的总通信量的上限的值。例如,第1通信量阈值是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中的各个通信终端装置2与中心装置10在不支付追加的费用的情况下能够通信的一个月的总通信量的值。
通信余量运算部15针对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中的任意1个通信终端装置2,从数据库11取得已通信量的信息、第1通信量阈值的信息以及第1发送信息。通信余量运算部15使用已通信量的信息、第1通信量阈值的信息以及第1发送信息,来运算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中的任意1个通信终端装置2的通信余量。通信余量运算部15使通信余量的信息存储于数据库11。
例如,通信余量运算部15每隔规定期间对通信余量进行运算。例如,通信余量运算部15每隔一个月对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各自的通信余量进行运算。
通信余量运算部15从第1发送信息中取得优先度的信息。例如,通信余量运算部15判定第1发送信息的优先度是“低”或“中”或“高”中的哪一种。
通信余量运算部15针对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中的任意1个通信终端装置2,使用优先度的信息和第1通信量阈值的信息来运算第2通信量阈值。
在优先度为“低”的情况下,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与第1通信量阈值相等的值设为第2通信量阈值。
在优先度为“中”的情况下,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对第1通信量阈值加上超过量的值而得的值设为第2通信量阈值。超过量是将第1通信量阈值与预先设定的超过率相乘而得的值。例如,超过率被设定为20%。例如,在第1通信量阈值为100且超过率为20%的情况下,超过量为20。在该情况下,第2通信量阈值是120。
在优先度为“高”的情况下,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已通信量与第1发送信息的信息量之和的值设为第2通信量阈值。
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第2通信量阈值与已通信量的值之差设为通信余量。
通信量监视部16针对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中的任意1个通信终端装置2,从数据库11取得第1发送信息和通信余量的信息。通信量监视部16从第1发送信息中取得表示是否需要发送的信息。
通信量监视部16在是否需要发送为“是”的情况下,分割第1发送信息而生成第2发送信息。通信量监视部16生成具有通信余量以下的信息量的第2发送信息。例如,通信量监视部16生成具有与通信余量相等的信息量的第2发送信息。
例如,通信量监视部16将表示分割为第2发送信息的内容的信息附加于分割前的第1发送信息,生成分割后的第1发送信息。
通信量监视部16判定在分割后的第1发送信息中是否存在未分割为第2发送信息的内容。在分割后的第1发送信息中不存在未分割为第2发送信息的内容的情况下,通信量监视部16将第1发送信息的是否需要发送变更为“否”。在分割后的第1发送信息中存在未分割为第2发送信息的内容的情况下,通信量监视部16将第1发送信息的信息量变更为与该未分割的内容的信息量相同的量。
例如,通信量监视部16每隔规定期间而生成第2发送信息。例如,通信余量运算部15每隔一个月,生成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各自的第2发送信息。
通信量监视部16向对应的通信终端装置2发送第2发送信息。
通信量监视部16使分割后的第1发送信息存储于数据库11。
接着,使用图2对中心装置10的分割发送处理具体进行说明。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楼宇管理系统的分割发送处理的例子的图。
如图2所示,楼宇管理系统1具备通信终端装置2a、2b以及2c。
例如,在全部的通信终端装置2中,一个月的第1通信量阈值是100。
例如,第1发送信息a是与通信终端装置2a对应的第1发送信息。第1发送信息b是与通信终端装置2b对应的第1发送信息。第1发送信息c是与通信终端装置2c对应的第1发送信息。
例如,输入输出管理部14在全部的第1发送信息的是否需要发送为“是”的状态下使全部的第1发送信息存储于数据库11。
例如,全部的第1发送信息的信息量是150。
例如,第1发送信息a的优先度为“低”。例如,第1发送信息b的优先度为“中”。例如,第1发送信息b的超过率为20%。例如,第1发送信息c的优先度为“高”。
例如,中心装置10在4月30日进行与通信终端装置2a相关的4月的分割发送处理。例如,在4月1日至29日的期间内,通信终端装置2a的已通信量是30。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第2通信量阈值设为100。通信余量运算部15通过运算第2通信量阈值与已通信量的值之差,将通信余量设为70。通信量监视部16分割第1发送信息a而生成第2发送信息a。第2发送信息a的信息量是70。通信量监视部16将第1发送信息a的信息量变更为未分割的信息量即80。通信量监视部16向通信终端装置2a发送第2发送信息a。中心装置10结束分割发送处理。
之后,例如,中心装置10在5月31日进行通信终端装置2a的5月的分割发送处理。例如,在5月1日至30日的期间内,通信终端装置2a的已通信量是10。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第2通信量阈值设为100。通信余量运算部15通过运算第2通信量阈值与已通信量的值之差,将通信余量设为90。通信量监视部16分割第1发送信息a而生成第2发送信息a。第2发送信息a的信息量是80。通信量监视部16将第1发送信息a的信息量变更为未分割的信息量即0。通信量监视部16将第1发送信息a的是否需要发送变更为“否”。通信量监视部16向通信终端装置2a发送第2发送信息a。中心装置10结束分割发送处理。
例如,中心装置10在4月30日进行与通信终端装置2b相关的4月的分割发送处理。例如,在4月1日至29日的期间内,通信终端装置2b的已通信量是60。通信余量运算部15通过运算超过量,将第2通信量阈值设为120。通信余量运算部15通过运算第2通信量阈值与已通信量的值之差,将通信余量设为60。通信量监视部16分割第1发送信息b而生成第2发送信息b。第2发送信息b的信息量是60。通信量监视部16将第1发送信息b的信息量变更为未分割的信息量即90。通信量监视部16向通信终端装置2b发送第2发送信息b。中心装置10结束分割发送处理。
之后,例如,中心装置10在5月31日进行通信终端装置2b的5月的分割发送处理。例如,在5月1日至30日的期间内,通信终端装置2b的已通信量是30。通信余量运算部15通过运算超过量,将第2通信量阈值设为120。通信余量运算部15通过运算第2通信量阈值与已通信量的值之差,将通信余量设为90。通信量监视部16分割第1发送信息b而生成第2发送信息b。第2发送信息b的信息量是90。通信量监视部16将第1发送信息b的信息量变更为未分割的信息量即0。通信量监视部16将第1发送信息b的是否需要发送变更为“否”。通信量监视部16向通信终端装置2b发送第2发送信息b。中心装置10结束分割发送处理。
例如,中心装置10在4月30日进行与通信终端装置2c相关的4月的分割发送处理。例如,在4月1日至29日的期间内,通信终端装置2c的已通信量是60。通信余量运算部15运算第1发送信息的信息量的值与已通信量的值之和,将第2通信量阈值设为210。通信余量运算部15通过运算第2通信量阈值与已通信量的值之差,将通信余量设为。通信量监视部16分割第1发送信息c而生成第2发送信息c。第2发送信息c的信息量是150。通信量监视部16将第1发送信息a的信息量变更为未分割的信息量即0。通信量监视部16将第1发送信息c的是否需要发送变更为“否”。通信量监视部16向通信终端装置2c发送第2发送信息c。中心装置10结束分割发送处理。
之后,例如,中心装置10在5月31日进行通信终端装置2c的5月的分割发送处理。通信量监视部16判定为第1发送信息c的是否需要发送为“否”。中心装置10结束分割发送处理。
接着,使用图3,对中心装置10进行的分割发送处理进行说明。
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楼宇管理系统的中心装置所进行的分割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3所示的流程图表示与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中的1个通信终端装置2对应的分割发送处理。
如图3所示,在步骤S001中,通信量监视部16判定第1发送信息的是否需要发送是否为“是”。
在步骤S001中,在第1发送信息的是否需要发送为“是”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002的动作。在步骤S002中,通信余量运算部15判定第1发送信息的优先度是“低”或“中”或“高”中的哪一种。
在步骤S002中,在第1发送信息的优先度为“低”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003的动作。在步骤S003中,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与第1通信量阈值相等的值设为第2通信量阈值。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第2通信量阈值与已通信量的值之差设为通信余量。通信余量运算部15使通信余量存储于数据库11。
之后,进行步骤S004的动作。通信量监视部16生成第2发送信息。通信量监视部16向对应的通信终端装置2发送第2发送信息。
之后,进行步骤S005的动作。通信量监视部16判定在分割后的第1发送信息中是否存在未分割为第2发送信息的内容。
在步骤S005中,在分割后的第1发送信息中不存在未分割为第2发送信息的内容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006的动作。在步骤S006中,通信量监视部16将第1发送信息的是否需要发送变更为“否”。
之后,中心装置10结束处理。
在步骤S005中,在分割后的第1发送信息中存在未分割为第2发送信息的内容的情况下,进行S007的动作。在步骤S007中,通信量监视部16将第1发送信息的信息量变更为与该未分割的内容的信息量相同的值。
之后,中心装置10结束处理。
在步骤S002中,在第1发送信息的优先度为“中”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008的动作。在步骤S008中,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对第1通信量阈值加上超过量而得的值设为第2通信量阈值。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第2通信量阈值与已通信量的值之差设为通信余量。通信余量运算部15使通信余量存储于数据库11。
之后,进行步骤S004以后的动作。
在步骤S002中,在第1发送信息的优先度为“高”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009的动作。在步骤S009中,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已通信量的值与第1发送信息的信息量的值之和设为第2通信量阈值。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第2通信量阈值与已通信量的值之差设为通信余量。通信余量运算部15使通信余量存储于数据库11。
之后,进行步骤S010的动作。通信量监视部16生成第2发送信息。通信量监视部16向对应的通信终端装置2发送第2发送信息。
之后,进行步骤S006以后的动作。
在步骤S001中,在第1发送信息的是否需要发送不为“是”的情况下,中心装置10结束处理。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1,楼宇管理系统1具备设置于楼宇的通信终端装置2和中心装置10。中心装置10具备已通信量运算部13、通信余量运算部15以及通信量监视部16。已通信量运算部13运算从通信终端装置2接收的通信量的累计值即已通信量。已通信量运算部13使用由操作员设定的第1通信量阈值的信息和已通信量的信息,来运算通信余量。通信量监视部16在第1发送信息的发送所需的通信量比通信余量大的情况下,通过分割第1发送信息而生成第2发送信息。发送第2发送信息的通信量不超过通信余量。之后,通信量监视部16向对应的通信终端装置2发送第2发送信息。因此,楼宇管理系统1能够抑制中心装置10与通信终端装置2之间的通信量的总量超过所设定的阈值。
此外,通信余量运算部15按照每个规定周期来运算通信余量。通信量监视部16按照每个规定周期而生成第2发送信息,直至向通信终端装置2发送第1发送信息的全部信息。因此,楼宇管理系统1能够向通信终端装置2发送第1发送信息的全部信息,而不超过按照每个规定周期而决定的总通信量。其结果是,通信终端装置2能够接收更新程序的全部信息。
此外,通信量监视部16使用第1发送信息具备的发送要求信息,判定是否生成第2发送信息。其结果是,中心装置10能够抑制不需要的处理动作的执行。
此外,通信余量运算部15运算具有与第1通信量阈值相等的值的第2通信量阈值。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从第2通信量阈值减去已通信量的值而得的值设为通信余量。因此,中心装置10能够生成具有不超过预先设定的通信量的总量的信息量的第2发送信息。
此外,通信余量运算部15运算具有与超过量和第1通信量阈值之和相等的值的第2通信量阈值,该超过量是对第1通信量阈值乘以所设定的超过率而得的值。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从第2通信量阈值减去已通信量的值而得的值设为通信余量。因此,楼宇管理系统1能够使多个规定期间内的通信量的超过量平均化。其结果是,楼宇管理系统1能够将每个规定期间的运行成本的超过抑制到超过率的范围内。
此外,通信余量运算部15运算具有与第1发送信息的信息量的值和已计算量的值之和相等的值的第2通信量阈值。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从第2通信量阈值减去已通信量的值而得的值设为通信余量。因此,无论是否超过总通信量,楼宇管理系统1都能够向通信终端装置2发送第1发送信息。其结果是,楼宇管理系统1能够迅速地向通信终端装置2发送重要的更新程序。
此外,通信余量运算部15使用第1发送信息的优先度的信息,来选择第2通信量阈值的运算的方法。因此,楼宇管理系统1能够在考虑到第1发送信息的重要度的基础上抑制通信量的超过量。其结果是,楼宇管理系统1能够调整楼宇管理所耗费的费用。
另外,楼宇管理系统1具备的通信终端装置2的数量也可以是任意的。例如,楼宇管理系统1具备1个通信终端装置2。
另外,在第1发送信息的优先度为“高”的情况下,只要能够设定使第1发送信息的信息量与第2发送信息的信息量成为相同这样的第2通信量阈值,则通信余量运算部15的第2通信量阈值的运算方法不限于上述的方法。例如,在第1发送信息的优先度为“高”的情况下,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与第1通信量阈值和第1发送信息的信息量的值之和相等的值设为第2通信量阈值。
接着,使用图4,针对中心装置10的分割发送处理,对每个月的总通信量不超过所设定的值这样的比较例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楼宇管理系统的分割发送处理的比较例的图。
如图4所示,楼宇管理系统1具备通信终端装置2d和2e。
例如,在全部的通信终端装置2中,一个月的第1通信量阈值是100。
例如,输入输出管理部14在全部的第1发送信息的是否需要发送为“是”的状态下,使全部的第1发送信息存储于数据库11。
例如,全部的第1发送信息的信息量是150。
例如,第1发送信息d是与通信终端装置2d对应的第1发送信息。第1发送信息e是与通信终端装置2e对应的第1发送信息。
在比较例中,全部的第1发送信息不具备优先度的信息。在比较例中,通信余量运算部15进行与优先度为“低”的情况相同的动作。
例如,中心装置10在4月30日进行与通信终端装置2d相关的4月的分割发送处理。例如,在4月1日至29日的期间内,通信终端装置2d的已通信量是40。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第2通信量阈值设为100。通信余量运算部15通过运算第2通信量阈值与已通信量的值之差,将通信余量设为60。通信量监视部16分割第1发送信息d而生成第2发送信息d。第2发送信息d的信息量是60。通信量监视部16将第1发送信息d的信息量变更为90。通信量监视部16向通信终端装置2d发送第2发送信息d。中心装置10结束分割发送处理。
之后,中心装置10在5月31日进行与通信终端装置2d相关的5月的分割发送处理。例如,在5月1日至30日的期间内,通信终端装置2d的已通信量是30。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第2通信量阈值设为100。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通信余量设为70。通信量监视部16生成信息量为70的第2发送信息d。通信量监视部16将第1发送信息d的信息量变更为20。通信量监视部16向通信终端装置2d发送第2发送信息d。中心装置10结束分割发送处理。
之后,中心装置10在6月30日进行与通信终端装置2d相关的6月的分割发送处理。例如,在6月1日至29日的期间内,通信终端装置2d的已通信量是10。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第2通信量阈值设为100。通信余量运算部15将通信余量设为90。通信量监视部16生成信息量是20的第2发送信息d。通信量监视部16将第1发送信息d的信息量变更为0。通信量监视部16向通信终端装置2d发送第2发送信息d。通信量监视部16将第1发送信息d的是否需要发送变更为“否”。中心装置10结束分割发送处理。
中心装置10针对第1发送信息e进行的分割发送处理是与第1发送信息d同样地进行的。
接着,使用图5对中心装置10的硬件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楼宇管理系统的中心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中心装置10的各功能能够由处理电路实现。例如,处理电路具备至少1个处理器200a和至少1个存储器200b。例如,处理电路具备至少1个专用的硬件300。
在处理电路具备至少1个处理器200a和至少1个存储器200b的情况下,中心装置10的各功能由软件、固件、或者软件与固件的组合实现。软件和固件中的至少一方以程序的形式记述。软件和固件中的至少一方存储在至少1个存储器200b中。至少1个处理器200a通过读出并执行存储于至少1个存储器200b的程序而实现中心装置10的各功能。至少1个处理器200a也称为中央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DSP。例如,至少1个存储器200b是RAM、ROM、闪存、EPROM、EEPROM等非易失性或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磁盘、软盘、光盘、高密度盘、迷你盘、DVD等。
在处理电路具备至少1个专用的硬件300的情况下,处理电路例如通过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程序化的处理器、并行程序化的处理器、ASIC、FPGA、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例如,中心装置10的各功能分别由处理电路实现。例如,中心装置10的各功能统一由处理电路实现。
关于中心装置10的各功能,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300实现一部分,由软件或固件实现其他部分。例如,也可以是,由作为专用的硬件300的处理电路实现通信控制部12的功能,通过至少1个处理器200a读出并执行存储于至少1个存储器200b的程序来实现通信控制部12的功能以外的功能。
这样,处理电路通过硬件300、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中心装置10的各功能。
虽然未图示,但多个通信终端装置2的各功能也通过与实现中心装置10的各功能的处理电路等同的处理电路来实现。
产业利用性
如以上那样,本公开的楼宇管理系统能够用于设置在楼宇中的通信管理系统。
附图标记说明
1楼宇管理系统,2通信终端装置,3通信网,10中心装置,11数据库,12通信控制部,13已通信量运算部,14输入输出管理部,15通信余量运算部,16通信量监视部,200a处理器,200b存储器,300硬件

Claims (7)

1.一种楼宇管理系统,所述楼宇管理系统具备中心装置,
所述中心装置具备:
已通信量运算部,其运算已通信量,该已通信量是从设置在楼宇中的通信终端装置接收的通信量的累计值;
通信余量运算部,其使用所设定的第1通信量阈值的信息和所述已通信量的信息来运算通信余量;以及
通信量监视部,在向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第1发送信息的发送所需的通信量比所述通信余量大的情况下,所述通信量监视部通过分割所述第1发送信息而生成第2发送信息,向对应的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2发送信息,其中,发送所述第2发送信息所需要的通信量不超过所述通信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余量运算部按照每个规定周期来运算所述通信余量,
所述通信量监视部按照每个所述规定周期而生成所述第2发送信息,直至向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发送了所述第1发送信息的全部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楼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量监视部使用所述第1发送信息具备的表示是否需要发送的信息,判定是否生成第2发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楼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余量运算部运算具有与所述第1通信量阈值相等的值的第2通信量阈值,将从所述第2通信量阈值减去所述已通信量的值而得的值设为通信余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楼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余量运算部运算具有与超过量和所述第1通信量阈值之和相等的值的第2通信量阈值,将从所述第2通信量阈值减去所述已通信量的值而得的值设为通信余量,其中,该超过量是对所述第1通信量阈值乘以所设定的超过率而得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楼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余量运算部运算具有与所述第1发送信息的信息量的值和所述已通信量的值之和相等的值的第2通信量阈值,将从所述第2通信量阈值减去所述已通信量的值而得的值设为通信余量。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楼宇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余量运算部使用在所述第1发送信息中设定的优先度的信息,来选择所述第2通信量阈值的运算方法。
CN202080099039.7A 2020-04-03 2020-04-03 楼宇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53358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15367 WO2021199438A1 (ja) 2020-04-03 2020-04-03 ビル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5816A true CN115335816A (zh) 2022-11-11

Family

ID=77928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9039.7A Pending CN115335816A (zh) 2020-04-03 2020-04-03 楼宇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52248A1 (zh)
JP (1) JP7318805B2 (zh)
CN (1) CN115335816A (zh)
WO (1) WO202119943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13690B2 (ja) * 2005-05-20 2011-01-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設備機器集中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設備機器の集中管理方法
JP5284402B2 (ja) * 2011-03-28 2013-09-11 株式会社東芝 遠隔情報収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155133A (ja) * 2013-02-13 2014-08-25 Hitachi Ltd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52248A1 (en) 2023-02-16
WO2021199438A1 (ja) 2021-10-07
JP7318805B2 (ja) 2023-08-01
JPWO2021199438A1 (zh) 2021-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9491B (zh) 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US11018798B2 (en) Auto-tuning reliability protocol in pub-sub RTPS systems
US20210119922A1 (en) Network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101921771B1 (ko) 직렬 버스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보안의 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8875004B2 (e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10028722A (ko) 혼잡 제어 방법 및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KR20190050998A (ko) 통신 장치, 제어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US2021021137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unting Quantity of Active Flows and Network Device
US20070165529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traffic control
US7430172B2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 transmission bandwidth in a packet-oriented communications facility
JP2017103677A (ja) 制御装置
JP5884812B2 (ja) 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5335816A (zh) 楼宇管理系统
US10819582B2 (en) Traffic optimization device and traffic optimization method
CN105389281A (zh) Can总线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及固件升级方法
CN117177276A (zh) 一种5g定制专网调整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7014379A (zh) 码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70085906A (ko) 우선순위 큐잉을 수행하는 네트워크 스위치
US10526167B2 (en) Restoration information registration device and restoration information registration method for elevators
KR20190126927A (ko) 디바이스로부터 데이터 관리 수단으로의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스위칭 유닛,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EP4037269A1 (en) Transmission-side relay device, system,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13179199A (zh) 用于处理总线系统的数据帧的方法和设备
CN100442680C (zh) 一种外环功率控制的动态调整方法
CN112254273B (zh) 空调器通讯异常预防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90940B (zh) 确定数据转发路径的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