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4517A - 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4517A
CN115334517A CN202110506381.0A CN202110506381A CN115334517A CN 115334517 A CN115334517 A CN 115334517A CN 202110506381 A CN202110506381 A CN 202110506381A CN 115334517 A CN115334517 A CN 115334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coverage
target area
cells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063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34517B (zh
Inventor
潘羽
田四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ich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ich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ich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0638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345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34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4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34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4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覆盖优化方式存在的准确率和效率低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及基站参数,小区的MR数据包括小区的采样点的位置数据和采样点测得的主小区及邻区分别的信号强度数据;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及基站参数,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和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基于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和MR数据,确定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代价函数用于表征小区发送的不同波束的波束标识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UE测量到的同步信号块SSB索引之间的重叠度;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所述UE之间的BPL。

Description

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的大规模商用,5G站点的密度越来越高,5G用户越来越多,5G小区间同频干扰问题也日益凸显。新空口(New Radio,NR)网络中主要出现的冗余覆盖问题包括两大类,即重叠覆盖和越区覆盖。前者直接影响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SINR),间接导致业务感知速率的恶化,而后者使得越区信号不稳定,进而导致频繁切换、邻区漏配以及孤岛效应等。因此,如何优化冗余覆盖问题,对于提高通信网络质量来说尤为重要。
对于冗余覆盖问题,现有的优化方式主要是对采集的基础数据进行遍历或者扫频测试,并结合无线环境制定天馈调整优化方案对小区的天馈进行调整,并在调整完成后进行现场复测和效果验证等。但是,该方式存在分析过程繁杂且片面,且需要人工参与,优化的准确率和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覆盖优化方式存在的准确率和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测量报告MR数据及基站参数,所述小区的MR数据包括所述小区的采样点的位置数据和采样点测得的主小区及邻区分别的信号强度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及基站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和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其中,所述重叠覆盖模型参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对其他小区造成重叠覆盖影响的程度,所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对其他小区造成越区覆盖影响的程度;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和MR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所述代价函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发送的不同波束的波束标识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用户终端UE测量到的同步信号块SSB索引之间的重叠度;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所述UE之间的波束对链路BPL。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测量报告MR数据及基站参数,所述小区的MR数据包括所述小区的采样点的位置数据和采样点测得的主小区及邻区分别的信号强度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及基站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和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其中,所述重叠覆盖模型参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对其他小区造成重叠覆盖影响的程度,所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对其他小区造成越区覆盖影响的程度;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和MR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所述代价函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发送的不同波束的波束标识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用户终端UE测量到的同步信号块SSB索引之间的重叠度;
配置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所述UE之间的波束对链路BPL。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及基站数据,分别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和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并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和MR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进一步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UE之间的波束对链路BPL,综合考虑了小区造成的重叠覆盖和越区覆盖这两类冗余覆盖影响,分析过程更为全面,并且通过能够表征小区发送的波束的波束标识与UE测量到的SSB索引之间的重叠度的代价函数进行小区与UE之间的BPL配置,能够精准评估冗余覆盖下UE与小区的最优波束配对,提高信噪比,有效改善5G SA同频干扰,提升用户感知。此外,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进一步提高了优化效率和准确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小区间产生重叠覆盖干扰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间产生越区覆盖干扰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至图4E分别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不同用例对应覆盖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NR网络中主要出现的冗余覆盖问题包括两大类,即重叠覆盖和越区覆盖。重叠覆盖是指采用同频组网方式下,全网小区使用相同频点,每个小区内的用户终端(UserEquipment,UE)都会受到来自其他小区的同频干扰,通常将受到较多的同频邻区干扰影响且干扰较大的区域称之为重叠覆盖区域,如图1A所示,在虚线框所示的重叠覆盖区域内,接入站点A的UE将受到来自站点B和站点C的同频干扰。越区覆盖是指由于小区的基站天线挂高过高或者俯仰角过小引起的该小区覆盖距离果园,从而越区覆盖到其他站点覆盖的区域,并且在该区域内UE接收到的信号电平较好,例如,如图1B所示,小区1越区覆盖到小区2覆盖的区域,从而对小区2产生越区覆盖干扰。为了优化冗余覆盖问题,以提高通信网络质量,现有的优化方式主要是对采集的基础数据进行遍历或者扫频测试,并结合无线环境制定天馈调整优化方案对小区的天馈进行调整,并在调整完成后进行现场复测和效果验证等。但是,该方式存在分析过程繁杂且片面,且需要人工参与,优化的准确率和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现有的覆盖优化方式存在的准确率和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计算机等能够被配置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中的至少一种。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2,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2,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测量报告数据及基站参数。
其中,目标区域可以是待优化的任意区域。小区的测量报告(MeasurementReport,MR)数据包括小区的采样点的位置数据和采样点测得的主小区及邻区分别的信号强度数据等。具体实施时,小区内的UE会向小区的基站上报能够反映UE当前无线环境真实情况的MR,其中,MR中携带有该MR的主小区标识及测量到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数据、该MR的邻区信息及测量到的邻区的信号强度数据等。对于目标区域中的每一小区,可以获取该小区的基站所采集的MR,一份MR可以看作一个采样点,通过对所采集的MR进行整理和定位,可以获得该小区的MR数据。
小区的基站参数可以例如包括小区基站的载波频率、天线挂高、位置数据等。
S204,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及基站参数,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和越区覆盖模型参数。
其中,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用于表征该小区对目标区域中的其他小区造成重叠覆盖影响的程度。具体来说,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可以包括小区的非主服栅格比例和重叠覆盖系数等。其中,小区的非主服栅格比例是指小区的非主服栅格占小区的有效覆盖栅格中的比例,其能够反映小区对目标区域的覆盖能力;小区的重叠覆盖系数能够直接反映小区对目标区域中的其他小区造成重叠覆盖影响的程度,例如,小区的重叠覆盖系数越大,则表明小区对目标区域中的其他小区造成重叠覆盖影响越大,反之,则表明小区对目标区域中的其他小区造成重叠覆盖影响越小。
为了准确地反映小区对目标区域中的其他小区造成重叠覆盖影响的程度,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的方式包括:
A1,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分别在目标区域的各个栅格内的采样点数及信号强度以及目标区域中小区在目标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
可以对目标区域进行栅格化处理,基于得到的栅格化数据和小区的采样点的位置数据,确定小区在各个栅格内的采样点数,进一步可基于小区在各个栅格内的采样点数及采样点测量到的该小区的信号强度,确定该小区在各个栅格内的信号强度及该小区在目标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
A2,对于目标区域中的每一小区,基于该小区分别在各个栅格内的采样点数及信号强度,确定该小区的主要覆盖栅格和有效覆盖栅格。
具体来说,对于目标区域中的每一小区,可以从目标区域的所有栅格中,选取包含该小区的采样点数大于其他小区的采样点数的栅格,确定为该小区的主要覆盖栅格,以及选取包含该小区的采样点超过预设数量阈值且该小区在其中的信号强度超过预设信号强度阈值的栅格,确定为该小区的有效覆盖栅格。其中,预设数量阈值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可分别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预设数量阈值可以设置为40,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可以设置为-105dBm。
A3,基于该小区在各个栅格内的信号强度及在目标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确定该小区的第一栅格。
具体来说,对于目标区域中的每一小区,可以从目标区域的所有栅格中,选取该小区在其中的信号强度与该小区在目标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强度差值的栅格,确定为该小区的第一栅格,即第一栅格满足以下条件:CellRSRP-GridRscp<Δth1,其中,CellRSRP表示小区在目标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GridRscp表示小区在栅格的信号强度,Δth1表示第一预设强度差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强度差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一预设强度差值可以设置为5dBm。
A4,将该小区的第一栅格的数量与主要覆盖栅格的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该小区的重叠覆盖系数。
具体来说,小区的重叠覆盖系数可通过以下公式(1)确定:
W_OverlappingCover=count(Z)/count(X) (1)
其中,W_OverlappingCover表示小区的重叠覆盖系数;count(Z)表示小区的第一栅格Z的数量;count(X)表示小区的主要覆盖栅格X的数量。
A5,基于该小区的主要覆盖栅格的数量与有效覆盖栅格的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该小区的非主服栅格比例。
具体来说,小区的非主服栅格比例可通过以下公式(2)确定:
K=count(X)/count(Y) (2)
其中,K表示小区的非主服栅格比例;count(X)表示小区的主要覆盖栅格X的数量;count(Y)表示小区的有效覆盖栅格Y的数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区的越区覆盖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在确定出小区的有效覆盖栅格后,可以确定小区在目标区域中的有效覆盖率,即小区的有效覆盖栅格的数量与目标区域的栅格总数之间的比值,如果该有效覆盖率小于预设覆盖率阈值,则对上述预设数量阈值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进行调整,直到该有效覆盖率超过预设覆盖率阈值。其中,预设覆盖率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预设覆盖率阈值可以设置为60%。
小区的越区覆盖模型参数用于表征该小区对目标区域中的其他小区造成越区覆盖影响的程度。其中,小区的越区覆盖系数能够直接反映小区对目标区域中的其他小区造成越区覆盖影响的程度,例如,小区的越区覆盖系数越大,则表明小区对目标区域中的其他小区造成重叠覆盖影响越大,反之,则表明小区对目标区域中的其他小区造成越区覆盖影响越小。
为了准确地反映小区对目标区域中的小区造成越区覆盖影响的程度,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越区覆盖模型参数的方式包括:
B1,对于目标区域中的每一小区,基于该小区的基站的位置数据,确定该小区与目标区域中的其他小区之间的距离系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于目标区域中的每一小区,可以将该小区与其他小区各自的基站的位置数据,确定该小区与其他小区各自的基站之间的距离,并将得到的距离作为该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距离系数。
在另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于目标区域中的每一小区,可以基于该小区与其他小区分别的基站的位置数据,从其他小区中选取基站位置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小区,确定为第一邻区,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对应的基站位于该小区的主瓣方向的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对应的基站与该小区对应的基站之间的距离小区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且对应的基站与该小区对应的基站非共站。然后,基于该小区的基站位置数据和第一邻区的基站位置数据,确定该小区的理想覆盖距离,例如,可以将该小区与各个第一邻区各自基站之间的距离的平均值的1.5倍,作为该小区的理想覆盖距离。最后,将该小区与其他小区分别对应的基站之间的距离用于该小区的理想覆盖距离之间的比值,确定为该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距离系数,即如以下公式(3)所示。其中,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和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分别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可以根据小区与其他小区分别的基站之间的距离进行设置,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可以设置为120°。
Figure BDA0003058538760000061
其中,dN-S表示小区S与其他小区N之间的距离系数;LN-S表示小区S与其他小区N之间的距离,Ldesire表示小区的理想覆盖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该实施方式确定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距离系数,考虑了目标区域的站点密度大小,即在同样的站间距(也即上述LN-S)情况下,在站点密度较大时,小区的理想覆盖距离Ldesire就会减小,得到的距离系数dN-S较大;反之,在站点密度较小时,得到的距离系数dN-S较小,因而通过该方式得到的距离系数dN-S能够用于对不同站点密度条件下的越区覆盖情况进行评估,进而后续得到的越区覆盖系数越准确。
B2,基于其他小区的采样点测量到的该小区的信号强度数据,确定其他小区对该小区的第一采样点和第二采样点,其中,第一采样点为对该小区进行测量的采样点,第二采样点为第一采样点中测量到该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所述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超过第二预设强度差值的采样点。
其中,第二预设强度差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二预设强度差值可以设置为-12dB。
B3,将其他小区的第二采样点的数量与第一采样点的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为该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相关系数。
其中,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相关系数能够反映小区对其他小区的影响程度,如果该相关系数越大,则表明小区对其他小区产生的影响越大,反之,则表明小区对其他小区产生的影响越小。
具体来说,可通过以下公式(4)确定该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相关系数:
Figure BDA0003058538760000062
其中,CRS→N表示小区S与其他小区N之间的相关系数;REPARFCNDUR(S)表示其他小区N对小小区S的第一采样点的数量;TIMESRELSS(S-N)≥Δth2表示其他小区N对其他小区S的第二采样点的数量;Δth2表示第二预设强度差值。
B4,基于该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距离系数与相关系数之间的乘积,确定该小区的越区覆盖系数。
如果其他小区的数量为多个,则可以通过上述方式,确定该小区与每一个其他小区之间的距离系数及相关系数。进一步地,可通过以下公式(5)确定该小区的越区覆盖系数;
Figure BDA0003058538760000071
其中,W_OverCoverS表示小区S的越区覆盖系数;
Figure BDA0003058538760000072
表示小区S与第i个其他小区Ni之间的距离系数;
Figure BDA0003058538760000073
表示小区S与第i个其他小区Ni之间的相关系数,小区S与第i个其他小区Ni之间的距离系数与相关系数的乘积能够反映小区S对该其他小区Ni造成越区覆盖影响的程度;n表示其他小区的个数。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小区的越区覆盖系数的方式也可以采用BAR测量数据,BAR测量数据是通信设备厂家提供的用于分类搜集小区UE测量报告数据的功能,基于海量实际通话UE产生的测量报告。在此情况下,其他小区对该小区的第一采样点为其他小区对该小区进行BAR测量的采样点,其他小区对该小区的第二采样点为所述第一采样点中测量到的该小区的信号强度超过第二预设强度差值的采样点。
进一步地,考虑到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UE移动性能,满足UE对小区的切换需求,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必须保证有部分重叠覆盖,这部分重叠覆盖是合理的重叠覆盖,对此,在上述S241b之前,可以筛除这部分重叠覆盖对应的小区,即从目标区域的其他小区中,筛除基站位置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小区,其中,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对应的基站的位于该小区的主瓣方向的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且对应的基站与该小区对应的基站之间的距离不超过该小区的理想覆盖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可以与上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相同,或者也可以与上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不同,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可以设置为120°。
S206,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和MR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
其中,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用于表征小区发送的不同波束的波束标识与目标区域中的UE测量到的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索引之间的重叠度。所述重叠度越大,则表明小区发送的波束引起UE所处位置的冗余覆盖的可能性越大,进而UE接收信号的增益越弱,用户感知越差;反之,则表明小区发送的波束引起UE所处位置的冗余覆盖的可能性较小,进而UE接收信号的增益越强,用户感知越优。
由于目标区域的不同位置处受到冗余覆盖影响的程度存在差异,为了便于更准确地对小区与UE之间的BPL进行配置,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包括该小区在目标区域中的各个栅格分别对应的代价函数,相应地,可以以栅格为单位,分别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目标区域的各个栅格分别对应的代价函数,小区在栅格对应的代价函数则用于表征小区在栅格的发送波束的波束标识与该栅格内的UE测量到的SSB索引之间的重叠度,进而能够准确地反映该栅格内的冗余覆盖情况。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上述S206可以包括:
S261,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分别在目标区域的各个栅格内的信号强度。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与上文所述的S241a类似,具体可以参见上文对S241a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262,确定目标区域的各个栅格分别对应的第一乘积和第二乘积,其中,小区在栅格对应的第一乘积为小区的重叠覆盖系数与小区在该栅格内的信号强度之间的乘积,小区在栅格对应的第二乘积为小区的越区覆盖系数与小区在该栅格内的信号强度之间的乘积。
S263,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基站参数和预定的Hata模型,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各个栅格分别对应的路径损耗参数。
其中,Hata模型是一个包含诸如频率、频率范围、发射天线高度、接收天线高度、建筑物分布密度等参数的函数,对应目标区域中的每一小区,可以基于Hata模型可以确定该小区在各个栅格分别对应的路径损耗参数,即如以下公式(6)所示。小区在栅格内的路径损耗参数用于表征信号从小区的基站传播到UE可能会经历的所有损失。
Lb=-K1-K2 log(f)+13.28log(Hb)+a(Hm)-[44.9-6.55log(Hb)]log(d)-K0 (6)
其中,Lb表示小区在栅格对应的路径损耗参数;f表示小区的基站的载波频率;Hb表示小区的基站的天线挂高;Hm表示栅格内的UE的天线高度;d表示小区的基站与UE之间的距离;a(Hm)和K0用于区分普通城区环境和密集城区环境,如果是普通城区环境,则a(Hm)=[1.1log(f)-0.7]Hm-[1.56log(f)-0.8],K0=0,如果是密集城区环境,则a(Hm)=3.2[log(11.75Hm)]2-4.97,K0=3dB;K1和K2是与频率范围有关的参数,如果频率范围是150MHz~1000MHz,则K1=69.55,K2=26.16;如果频率范围是1500MHz~2000MHz,则K1=46.3,K2=33.9。
S264,对于目标区域中的每一栅格,将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该栅格对第一乘积、第二乘积和路径损耗参数之和,确定为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该栅格对应的代价函数。
具体地,小区在栅格对应的代价函数如以下公式(7)所示:
Fitness=W_OverlappingCover×RSRPm+W_OverCoverS×RSRPm+Lb,m (7)
其中,Fitness表示小区在第m个栅格对应的代价函数的值;W_OverlappingCover表示小区的重叠覆盖系数;W_OverCoverS表示小区的越区覆盖系数;RSRPm表示小区在第m个栅格内的信号强度;Lb,m表示小区在第m个栅格对应的路径损耗参数。
可以理解,通过上述方式确定的小区在栅格对应的代价函数,综合考虑了小区在栅格内造成的重叠覆盖和越区覆盖这两个冗余覆盖子类影响的可能性,进而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小区在该栅格内的波束的波束标识与该栅格内的UE测量到的SSB索引之间的重叠度,从而基于此代价函数能够实现对小区与UE之间的波束对链路之间更准确地的配置,进一步提高对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效果。
S208,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波束对链路。
其中,波束对链路(Beam Pair Link,BPL)是指小区对应的基站向UE发送信号的波束与由UE用于接收信号的波束的组合。
为了保证目标区域的整体网络覆盖情况达到最佳状态,避免冗余覆盖问题,可以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目标区域的各个栅格分别对应的代价函数进行迭代寻优,以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目标区域的各个栅格分别对应的代价函数值之和最小为目标,寻找小区发送的波束的波束标识与目标区域中的UE测量到的SSB索引的最佳组合,进一步基于该最佳组合进行小区与UE之间的波束配对。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上述S208可以包括:
S281,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目标区域的各个栅格分别对应的代价函数,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预设的多个用例分别对应的冗余覆盖增益分值。
其中,所述用例包括不同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的模三值下,UE测量到的SSB索引与小区发送的波束的波束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各个用例分别对应的冗余覆盖增益分值可通过以下公式(8)确定:
Figure BDA0003058538760000091
其中,Fforecast表示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一用例分别对应的冗余覆盖增益分值;Fitnessi,j,k表示小区在栅格对应的代价函数的值;m表示目标区域的第m个栅格;k表示测量到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为k的采样点的数量;i表示第m个栅格内的第i个主小区;j表示第m个栅格内的第j个邻区。
S282,从预设的多个用例中选取对应的冗余覆盖增益分值最小的用例,确定为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目标用例。
所述冗余覆盖增益分值用于表征小区造成冗余覆盖影响的程度,其中,所述冗余覆盖增益分值越低,则表明小区造成冗余覆盖影响的程度越小,反之,则表明小区造成冗余覆盖影响的程度越大。由此,可以选取对应的冗余覆盖增益分值最小的用例,确定为小区对应的目标用例。
例如,以下表1示出用例1至用例N及基于上述方式确定出的小区在各用例分别对应的冗余覆盖增益分值。基于此,可以选取用例4作为该小区对应的目标用例。
表1
Figure BDA0003058538760000101
Figure BDA0003058538760000111
S283,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PCI模三值及对应的目标用例,配置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UE之间的BPL。
具体来说,对于目标区域中的每一小区,可以基于该小区的PCI模三值,从该小区对应的目标用例中,确定与UE测量到的SSB索引对应的波束标识,进一步基于该SSB索引及其波束标识完成小区与UE之间的BPL配置。
下面仍沿用上述表1所示的用例对图4A所示的目标区域中的各小区S1至S3的覆盖情况进行说明。
假设小区S1至S3均采用默认起始方向,即小区S1对应的扇区从0号波束开始,小区S2对应的扇区从2号波束开始,小区S3对应的扇区从4号波束开始,如图4B所示,此时在目标区域的正中交汇处会出现冗余覆盖,对该位置处的UE造成同频干扰,冗余覆盖度为3。
假设小区S1至S3均采用用例3指示的起始方向,此时在目标区域会出现两处冗余覆盖,分别如图4C和图4D所示,冗余覆盖度为2。
假设小区S1至S3均采用用例2指示的起始方向,此时在目标区域会出现一处冗余覆盖,分别如图4E所示,冗余覆盖度为1。
为了减少对处理资源的消耗以及进一步提高覆盖优化效率,进一步地,在配置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UE之间的BPL之前,可以先识别目标区域中存在冗余覆盖问题的小区(以下简称为“冗余覆盖问题小区”),进一步对冗余覆盖小区与UE之间的BPL进行配置。具体实施时,在上述步骤S208之前,可以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和越区覆盖模型参数,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冗余覆盖问题小区。相应地,在上述步骤S208中,可以基于冗余覆盖问题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UE之间的BPL。
更为具体地,对于目标区域中的每一小区,如果该小区的非主服栅格比例超过预设比例且重叠覆盖系数超过第一预设系数,则确定该小区存在重叠覆盖问题;如果该小区的越区覆盖系数超过第二预设系数,则确定该小区存在越区覆盖问题。进一步地,如果该小区存在重叠覆盖问题或越区覆盖问题,则确定该小区为冗余覆盖问题小区。其中,预设比例、第一预设系数和第二预设系数可分别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预设比例可以设置为50%,第一预设系数可以设置为0.5,第二预设系数可以设置为0.5。
可以理解,通过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识别小区是否存在重叠覆盖问题和通过小区的越区覆盖模型参数识别小区是否存在越区覆盖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小区是否存在冗余覆盖问题。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及基站数据,分别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和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并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和MR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进一步基于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UE之间的波束对链路BPL,综合考虑了小区造成的重叠覆盖和越区覆盖这两类冗余覆盖影响,分析过程更为全面,并且通过能够表征小区发送的波束的波束标识与UE测量到的SSB索引之间的重叠度的代价函数进行小区与UE之间的BPL配置,能够精准评估冗余覆盖下UE与小区的最优波束配对,提高信噪比,有效改善5G SA同频干扰,提升用户感知。此外,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进一步提高了优化效率和准确率。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5,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可选地还包括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可能包含内存,例如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个磁盘存储器等。当然,该电子设备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
处理器、网络接口和存储器可以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该内部总线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可以包括内存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
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装置。处理器,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程序,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测量报告MR数据及基站参数,所述小区的MR数据包括所述小区的采样点的位置数据和采样点测得的主小区及邻区分别的信号强度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及基站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和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其中,所述重叠覆盖模型参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对其他小区造成重叠覆盖影响的程度,所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对其他小区造成越区覆盖影响的程度;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和MR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所述代价函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发送的不同波束的波束标识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用户终端UE测量到的同步信号块SSB索引之间的重叠度;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所述UE之间的波束对链路BPL。
上述如本申请图2所示实施例揭示的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装置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该电子设备还可执行图2的方法,并实现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装置在图2、图3所示实施例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测量报告MR数据及基站参数,所述小区的MR数据包括所述小区的采样点的位置数据和采样点测得的主小区及邻区分别的信号强度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及基站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和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其中,所述重叠覆盖模型参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对其他小区造成重叠覆盖影响的程度,所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对其他小区造成越区覆盖影响的程度;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和MR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所述代价函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发送的不同波束的波束标识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用户终端UE测量到的同步信号块SSB索引之间的重叠度;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所述UE之间的波束对链路BPL。
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6,在一种软件实施方式中,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装置可包括:
获取单元610,用于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测量报告MR数据及基站参数,所述小区的MR数据包括所述小区的采样点的位置数据和采样点测得的主小区及邻区分别的信号强度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620,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及基站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和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其中,所述重叠覆盖模型参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对其他小区造成重叠覆盖影响的程度,所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对其他小区造成越区覆盖影响的程度;
第二确定单元630,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和MR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所述代价函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发送的不同波束的波束标识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用户终端UE测量到的同步信号块SSB索引之间的重叠度;
配置单元640,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所述UE之间的波束对链路BPL。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问题小区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配置单元640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所述UE之间的波束对链路BPL之前,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和越区覆盖模型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冗余覆盖问题小区;
所述配置单元640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冗余覆盖问题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所述UE之间的BPL。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包括重叠覆盖系数,所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包括越区覆盖系数;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630包括:
信号强度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分别在所述目标区域的各个栅格内的信号强度;
乘积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各个栅格分别对应的第一乘积和第二乘积,所述小区在栅格对应的第一乘积为所述小区的重叠覆盖系数与所述小区在该栅格内的信号强度之间的乘积,所述小区在栅格对应的第二乘积为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越区覆盖系数与所述小区在该栅格内的信号强度之间的乘积;
路径损耗参数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基站参数和预定的Hata模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所述各个栅格分别对应的路径损耗参数;
代价函数确定子单元,用于对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每一栅格,将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该栅格对应的第一乘积、第二乘积和路径损耗参数之和,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该栅格对应的代价函数,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包括该小区在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各个栅格分别对应的代价函数。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单元640包括:
增益分值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所述目标区域的各个栅格分别对应的代价函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预设的多个用例分别对应的冗余覆盖增益分值,所述用例包括在不同物理小区标识PCI的模三值下,UE测量到的SSB索引与小区发送的波束的波束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目标用例确定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多个用例中选取对应的冗余覆盖增益分值最小的用例,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目标用例;
配置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PCI模三值及对应的目标用例,配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所述UE之间的BPL。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包括重叠覆盖系数和非主服栅格比例;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620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分别在所述目标区域的各个栅格内的采样点数及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所述目标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
对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每一小区,基于该小区分别在所述各个栅格内的采样点数及信号强度,确定该小区的主要覆盖栅格和有效覆盖栅格,其中,所述小区的主要覆盖栅格为包含该小区的采样点数大于其他小区的采样点数的栅格,所述小区的有效覆盖栅格为包含该小区的采样点数超过预设数量阈值且该小区在其中的信号强度超过预设信号强度阈值的栅格;
基于该小区在各个栅格内的信号强度及在所述目标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确定该小区的第一栅格,其中,该小区在所述目标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与该小区在自身的第一栅格内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强度差值;
将该小区的第一栅格的数量与主要覆盖栅格的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为该小区的重叠覆盖系数;
基于该小区的主要覆盖栅格的数量与有效覆盖栅格的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该小区的非主服栅格比例。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参数包括基站的位置数据,所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包括越区覆盖系数;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620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越区覆盖模型参数:
对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每一小区,基于该小区的基站的位置数据,确定该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距离系数;
基于所述其他小区的采样点测量到的该小区的信号强度数据,确定所述其他小区对该小区的第一采样点和第二采样点,其中,所述第一采样点为对该小区进行测量的采样点,所述第二采样点为所述第一采样点中测量到该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所述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超过第二预设强度差值的采样点;
将所述其他小区对该小区的第二采样点的数量与第一采样点的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为该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相关系数;
基于该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距离系数与相关系数之间的乘积,确定该小区的越区覆盖系数。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620具体用于:
对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每一小区,基于该小区的基站的位置数据,从其他小区中选取基站的位置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小区,确定为第一邻区,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对应的基站位于该小区的主瓣方向的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对应的基站与该小区对应的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对应的基站与该小区对应的基站非共站;
基于该小区的基站位置数据和所述第一邻区的基站位置数据,确定该小区的理想覆盖距离;
将该小区与其他小区分别对应的基站之间的距离与该小区的理想覆盖距离之间的比值,确定为该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距离系数。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620还用于:
在将该小区与其他小区分别对应的基站之间的距离与该小区的理想覆盖距离之间的比值,确定为该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距离系数之前,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其他小区中,筛除基站位置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小区,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对应的基站位于该小区的主瓣方向的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对应的基站与该小区对应的基站之间的距离不超过该小区的理想覆盖距离。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Claims (10)

1.一种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测量报告MR数据及基站参数,所述小区的MR数据包括所述小区的采样点的位置数据和采样点测得的主小区及邻区分别的信号强度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及基站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和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其中,所述重叠覆盖模型参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对其他小区造成重叠覆盖影响的程度,所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对其他小区造成越区覆盖影响的程度;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和MR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所述代价函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发送的不同波束的波束标识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用户终端UE测量到的同步信号块SSB索引之间的重叠度;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所述UE之间的波束对链路BP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所述UE之间的波束对链路BPL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和越区覆盖模型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冗余覆盖问题小区;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所述UE之间的波束对链路BPL,包括:
基于所述冗余覆盖问题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所述UE之间的BP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包括重叠覆盖系数,所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包括越区覆盖系数;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和所述MR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分别在所述目标区域的各个栅格内的信号强度;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各个栅格分别对应的第一乘积和第二乘积,所述小区在栅格对应的第一乘积为所述小区的重叠覆盖系数与所述小区在该栅格内的信号强度之间的乘积,所述小区在栅格对应的第二乘积为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越区覆盖系数与所述小区在该栅格内的信号强度之间的乘积;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基站参数和预定的Hata模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所述各个栅格分别对应的路径损耗参数;
对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每一栅格,将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该栅格对应的第一乘积、第二乘积和路径损耗参数之和,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该栅格对应的代价函数,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包括该小区在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各个栅格分别对应的代价函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所述UE之间的波束对链路BPL,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所述目标区域的各个栅格分别对应的代价函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预设的多个用例分别对应的冗余覆盖增益分值,所述用例包括在不同物理小区标识PCI的模三值下,UE测量到的SSB索引与小区发送的波束的波束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所述多个用例中选取对应的冗余覆盖增益分值最小的用例,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目标用例;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PCI模三值及对应的目标用例,配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所述UE之间的BP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包括重叠覆盖系数和非主服栅格比例;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分别在所述目标区域的各个栅格内的采样点数及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在所述目标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
对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每一小区,基于该小区分别在所述各个栅格内的采样点数及信号强度,确定该小区的主要覆盖栅格和有效覆盖栅格,其中,所述小区的主要覆盖栅格为包含该小区的采样点数大于其他小区的采样点数的栅格,所述小区的有效覆盖栅格为包含该小区的采样点数超过预设数量阈值且该小区在其中的信号强度超过预设信号强度阈值的栅格;
基于该小区在各个栅格内的信号强度及在所述目标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确定该小区的第一栅格,其中,该小区在所述目标区域的平均信号强度与该小区在自身的第一栅格内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强度差值;
将该小区的第一栅格的数量与主要覆盖栅格的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为该小区的重叠覆盖系数;
基于该小区的主要覆盖栅格的数量与有效覆盖栅格的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该小区的非主服栅格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参数包括基站的位置数据,所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包括越区覆盖系数;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包括:
对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每一小区,基于该小区的基站的位置数据,确定该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距离系数;
基于所述其他小区的采样点测量到的该小区的信号强度数据,确定所述其他小区对该小区的第一采样点和第二采样点,其中,所述第一采样点为对该小区进行测量的采样点,所述第二采样点为所述第一采样点中测量到该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所述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之间的差值超过第二预设强度差值的采样点;
将所述其他小区对该小区的第二采样点的数量与第一采样点的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为该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相关系数;
基于该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距离系数与相关系数之间的乘积,确定该小区的越区覆盖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小区,确定该小区的基站的位置数据,确定该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距离系数,包括:
对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每一小区,基于该小区的基站的位置数据,从其他小区中选取基站的位置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小区,确定为第一邻区,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对应的基站位于该小区的主瓣方向的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对应的基站与该小区对应的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对应的基站与该小区对应的基站非共站;
基于该小区的基站位置数据和所述第一邻区的基站位置数据,确定该小区的理想覆盖距离;
将该小区与其他小区分别对应的基站之间的距离与该小区的理想覆盖距离之间的比值,确定为该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距离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该小区与其他小区分别对应的基站之间的距离与该小区的理想覆盖距离之间的比值,确定为该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距离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其他小区中,筛除基站位置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小区,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对应的基站位于该小区的主瓣方向的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对应的基站与该小区对应的基站之间的距离不超过该小区的理想覆盖距离。
9.一种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测量报告MR数据及基站参数,所述小区的MR数据包括所述小区的采样点的位置数据和采样点测得的主小区及邻区分别的信号强度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MR数据及基站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和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其中,所述重叠覆盖模型参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对其他小区造成重叠覆盖影响的程度,所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对其他小区造成越区覆盖影响的程度;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的重叠覆盖模型参数、越区覆盖模型参数和MR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所述代价函数用于表征所对应的小区发送的不同波束的波束标识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用户终端UE测量到的同步信号块SSB索引之间的重叠度;
配置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对应的代价函数,配置所述目标区域中的小区与所述UE之间的波束对链路BPL。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506381.0A 2021-05-10 2021-05-10 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3345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6381.0A CN115334517B (zh) 2021-05-10 2021-05-10 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6381.0A CN115334517B (zh) 2021-05-10 2021-05-10 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4517A true CN115334517A (zh) 2022-11-11
CN115334517B CN115334517B (zh) 2023-09-19

Family

ID=83912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06381.0A Active CN115334517B (zh) 2021-05-10 2021-05-10 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3451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84303A1 (en) * 2009-05-08 2010-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exchanging information for coverage optimiz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14190561A1 (zh) * 2013-05-31 2014-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覆盖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16165435A1 (zh) * 2015-09-07 2016-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越区覆盖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6856608A (zh) * 2015-12-09 2017-06-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lte网络基站覆盖有效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9890041A (zh) * 2019-03-18 2019-06-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采集数据的越区覆盖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0401956A (zh) * 2018-04-25 2019-11-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覆盖评估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84303A1 (en) * 2009-05-08 2010-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exchanging information for coverage optimiz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14190561A1 (zh) * 2013-05-31 2014-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覆盖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16165435A1 (zh) * 2015-09-07 2016-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越区覆盖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6507372A (zh) * 2015-09-07 2017-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越区覆盖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6856608A (zh) * 2015-12-09 2017-06-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lte网络基站覆盖有效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0401956A (zh) * 2018-04-25 2019-11-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覆盖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9890041A (zh) * 2019-03-18 2019-06-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采集数据的越区覆盖评估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岳磊;王玮;夏龙根;杨玉东;: "基于MR测量的越区覆盖评估算法", 通信技术, no. 07 *
李春林;林海;蒋永希;: "LTE覆盖优化中引入小区贡献度的分析方法研究", 广西通信技术, no. 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4517B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6608B (zh) 一种lte网络基站覆盖有效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3181209A (zh) 用于限制相邻小区测量的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US9961604B2 (en) Radio network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654870B (zh) 调整小区覆盖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69192B (zh) 小区弱覆盖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517007B2 (en)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based interferer classification of cellular network cells
MX2012013881A (es) Metodo y arreglo para reducir la interferencia y mejorar la cobertura.
CN103703800A (zh) 小区互操作处理方法和装置
EP354103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channel
CN110753361B (zh) 一种小区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0649981A (zh) Mod3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1818550A (zh) 一种网络覆盖情况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015180B (zh) 网络参数更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5334517B (zh) 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172669B (zh) 滞后余量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11148B (zh) 移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79476A (zh) 确定小区干扰类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049815A1 (zh) 信号格数划分方法及装置
CN114189900A (zh) 小区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5243300B (zh) 网络特征画像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697996B (zh) 网络优化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Mishra et al. RSS Characterization in Wireless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12584419B (zh) 异系统探测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434138B (zh) 小区信号质量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623572A (zh) 上行干扰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