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9981A - Mod3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Mod3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49981A
CN110649981A CN201910909409.8A CN201910909409A CN110649981A CN 110649981 A CN110649981 A CN 110649981A CN 201910909409 A CN201910909409 A CN 201910909409A CN 110649981 A CN110649981 A CN 110649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ortion
cqi
pci
ratio
cell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94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49981B (zh
Inventor
李召华
罗凌
李涛
谭永全
曾樟华
刘志明
李庆伟
李丽莎
马莹
石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940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499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49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9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49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99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MOD3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小区的邻区切换信息、信道质量指示CQI数据和测量报告MR;根据所述邻区切换信息,获得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根据所述CQI数据,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根据所述MR,获得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根据所述PCI MOD3干扰值,对所述目标小区进行处理PCI MOD3干扰处理,能够准确地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及时处理PCI MOD3干扰,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MOD3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OD3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对数据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多。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标准,能够满足用户对无线通信的更高要求。在LTE网络中,如果存在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简称PCI)规划不合理、无线信号越区覆盖等情况,会导致PCI MOD3干扰的产生,影响网络性能,优化工作中需要对PCI MOD3干扰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处理,来保障用户感知。其中,PCI用于区分LTE网络的不同小区的无线信号。PCI MOD3干扰就是主同步信号(Prim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简称PSS)信号相同导致的干扰。PSS指示一个物理小区组内的序列。
目前,通常采用路测的方式评估网络小区是否受到PCI MOD3干扰。例如,测试人员到现场,通过检测设备采集网络小区间的干扰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如果小区与邻区存在PCI MOD3的情况且信道质量差,评估该小区受到PCI MOD3干扰。
然而,上述对PCI MOD3干扰的评估方法评估准确率较低,经常将有些不是PCIMOD3干扰引起的信道质量差的小区也评估为受到PCI MOD3干扰,导致后续优化工作中无法及时处理PCI MOD3干扰的问题,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MOD3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以解决PCI MOD3干扰的评估方法评估准确率较低,造成的无法及时处理PCI MOD3干扰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MOD3干扰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小区的邻区切换信息、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简称CQI)数据和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简称MR);
根据所述邻区切换信息,获得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
根据所述CQI数据,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
根据所述MR,获得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
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
根据所述PCI MOD3干扰值,对所述目标小区进行PCI MOD3干扰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包括:
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对应的权重值,对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进行加权求和;
根据求和结果和所述弱覆盖比例,确定所述PCI MOD3干扰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判断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其中,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根据所述邻区切换信息中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尝试次数和所有邻区切换尝试次数的比值确定;
若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根据所述CQI数据中CQI小于预设CQI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上报的CQI采样点数量的比值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判断所述弱覆盖比例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其中,所述弱覆盖比例根据所述MR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简称RSRP)小于预设RSRP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MR采样点数量的比值确定;
若所述弱覆盖比例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比例阈值,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越区覆盖比例根据所述MR中TA大于预设TA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MR采样点数量的比值确定。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MOD3干扰处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目标小区的邻区切换信息、CQI数据和MR;
根据所述邻区切换信息,获得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
根据所述CQI数据,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
根据所述MR,获得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
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
根据所述PCI MOD3干扰值,对所述目标小区进行PCI MOD3干扰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包括:
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对应的权重值,对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进行加权求和;
根据求和结果和所述弱覆盖比例,确定所述PCI MOD3干扰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其中,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根据所述邻区切换信息中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尝试次数和所有邻区切换尝试次数的比值确定;
若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根据所述CQI数据中CQI小于预设CQI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上报的CQI采样点数量的比值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弱覆盖比例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其中,所述弱覆盖比例根据所述MR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小于预设RSRP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MR采样点数量的比值确定;
若所述弱覆盖比例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比例阈值,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越区覆盖比例根据所述MR中TA大于预设TA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MR采样点数量的比值确定。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MOD3干扰处理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MOD3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该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小区的邻区切换信息、CQI数据和MR;根据该邻区切换信息,获得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根据该CQI数据,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根据该MR,获得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根据获得的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避免了因受到弱覆盖、越区覆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评估PCIMOD3干扰准确率低的问题,从而能够准确地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根据该PCIMOD3干扰值,对目标小区进行PCI MOD3干扰处理,及时处理PCI MOD3干扰,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OD3干扰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OD3干扰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OD3干扰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MOD3干扰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OD3干扰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OD3干扰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OD3干扰处理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
目前,通常采用路测的方式评估网络小区是否受到PCI MOD3干扰。例如,测试人员到现场,通过检测设备采集网络小区间的干扰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如果小区与邻区存在PCI MOD3的情况且信道质量差,评估该小区受到PCI MOD3干扰。
然而,上述对PCI MOD3干扰的评估方法评估准确率较低,经常将有些不是PCIMOD3干扰引起的信道质量差的小区也评估为受到PCI MOD3干扰,导致后续优化工作中无法及时处理PCI MOD3干扰的问题,用户体验差。
因此,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MOD3干扰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小区的邻区切换信息、CQI数据和MR;根据该邻区切换信息,获得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根据该CQI数据,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根据该MR,获得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根据获得的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避免了因受到弱覆盖、越区覆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评估PCI MOD3干扰准确率低的问题,从而能够准确地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根据该PCI MOD3干扰值,对目标小区进行PCI MOD3干扰处理,及时处理PCI MOD3干扰,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MOD3干扰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MOD3干扰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包括终端101。终端101可以获取目标小区的邻区切换信息、CQI数据和MR;也可以根据该邻区切换信息,获得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还可以根据该CQI数据,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根据该MR,获得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根据获得的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根据该PCI MOD3干扰值,对目标小区进行PCI MOD3干扰处理。其中,上述终端101可以为手机、平板、车载终端等,能够与目标小区进行交互,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上述目标小区为待确定PCI MOD3干扰值,待处理PCI MOD3干扰的小区,目标小区可以为任意网络小区。邻区为与上述目标小区存在关联的小区。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OD3干扰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终端101。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获取目标小区的邻区切换信息、CQI数据和MR。
其中,邻区切换信息包括两两邻区对的切换数据,例如目标小区与所有邻区切换尝试次数、目标小区与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尝试次数等。
CQI数据是用来表征小区受干扰程度的数据,该数据反映了信道质量。
MR是评估无线环境质量的主要依据之一。MR是网络侧获得终端无线信息的主要手段,包括上行测量信息和下行测量信息。示例性的,下行测量信息包括:服务小区的电平强度、质量、终端发射功率、DTX使用情况,最强的六个邻区的信号强度和基站识别码等;上行测量信息包括:手机上行的电平强度、质量、当前的发射功率、DTX使用状况、TA值等。
本实施例对获取目标小区的邻区切换信息、CQI数据和MR的方式不做限定。可选地,可以通过采集网管统计信息,获取目标小区的邻区切换信息、CQI数据和MR。
S202:根据所述邻区切换信息,获得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邻区切换信息,获得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可以通过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所述邻区切换信息中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尝试次数和所有邻区切换尝试次数的比值,获得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
切换尝试次数是指信号从目标小区申请切换到邻区的次数。
示例性的,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尝试次数是上述目标小区与存在PCI MOD3情况的邻区的切换尝试次数;所有邻区切换尝试次数是上述目标小区与所有邻区的切换尝试次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尝试次数除以所有邻区切换尝试次数,即为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例如: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等于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尝试次数与所有邻区切换尝试次数的比值。
S203:根据所述CQI数据,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CQI数据,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可以通过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所述CQI数据中CQI小于预设CQI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上报的CQI采样点数量比值,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
示例性的,当采样点的CQI小于预设CQI阈值,说明该采样点信道质量较差。CQI小于预设CQI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为CQI质差采样点的数量,预设CQI阈值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设定。例如:预设CQI阈值为7,CQI质差采样点比例等于CQI小于7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上报的CQI采样点数量的比值。
S204:根据所述MR,获得弱覆盖比例。
弱覆盖是基站所需要覆盖面积大,基站间距过大,或者建筑物遮挡而导致边界区域信号较弱。小区覆盖边缘受弱覆盖影响会产生MR质差点。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MR,获得弱覆盖比例,可以通过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所述MR中RSRP小于预设RSRP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MR采样点数量的比值,获得弱覆盖比例:
示例性的,当采样点RSRP小于预设RSRP阈值,说明该采样点RSRP较小,受到了弱覆盖影响。RSRP小于预设RSRP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为受到了弱覆盖影响的采样点的数量,预设RSRP阈值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设定。例如:预设RSRP阈值为-110dBm,弱覆盖比例等于RSRP小于-110dBm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MR采样点数量的比值。
S205:根据所述MR,获得越区覆盖比例。
越区覆盖是由于基站天线挂高过高或者俯仰角过小引起的该小区覆盖距离过远,从而越区覆盖到其他站点覆盖的区域,并且在该区域手机接收到的信号电平较好。比如天线设计不合理时,会产生远端越区覆盖情况。还有一些沿道路方向发射信号的小区、江河两岸,无线传播环境良好,可能产生越区覆盖问题。越区覆盖的影响,打乱了原有PCI的规划次序,导致发生PCI MOD3干扰的概率非常高。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MR,获得越区覆盖比例,可以通过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所述MR中TA大于预设TA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MR采样点数量的比值,获得越区覆盖比例。
示例性的,当采样点的TA大于预设TA阈值时,该采样点受到了越区覆盖,TA大于预设TA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为越区覆盖采样点的数量,预设TA阈值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设定,例如预设TA阈值为每个小区合理覆盖距离所对应的最大TA值。例如:可以通过但不限于如下计算方法计算越区覆盖比例:
计算出每个基站的间距Db;
根据公式roundup(Db/79,0),计算出每个小区合理覆盖距离的最大值TAmax,该值为预设TA阈值;
越区覆盖比例等于TA大于TAmax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MR采样点数量的比值。
本实施例对S202至S205的先后顺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并行进行,也可以先进行其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几项。
S206: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可以通过但不限于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对应的权重值,对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进行加权求和;
根据求和结果和所述弱覆盖比例,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
示例性的,上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对应的权重值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根据求和结果和所述弱覆盖比例,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可以通过但不限于:当弱覆盖比例不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为上述求和结果;当弱覆盖比例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为0。
例如:当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达到30%时,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对应的权重值为40%;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对应的权重值为40%;越区覆盖比例对应的权重值为20%。当弱覆盖比例小于等于20%,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达到30%,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等于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40%、CQI质差采样点比例*40%、越区覆盖比例*20%的相加之和;当弱覆盖比例大于20%,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为0。
S207:根据所述PCI MOD3干扰值,对所述目标小区进行PCI MOD3干扰处理。
示例性的,当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达到预设干扰阈值,对目标小区进行PCIMOD3干扰处理。预设干扰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不做特别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MOD3干扰处理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小区的邻区切换信息、信道质量指示CQI数据和测量报告MR;根据该邻区切换信息,获得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根据该CQI数据,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根据该MR,获得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根据获得的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避免因受到弱覆盖、越区覆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评估PCI MOD3干扰准确率低的问题,从而能够准确地确定目标小区PCI MOD3干扰值,根据该PCI MOD3干扰值,对目标小区进行PCI MOD3干扰处理,及时处理PCI MOD3干扰,提高用户体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OD3干扰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终端101。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获取目标小区的邻区切换信息、CQI数据和MR。
S302:根据所述邻区切换信息,获得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
S303:根据所述CQI数据,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
S304:根据所述MR,获得弱覆盖比例。
S305:根据所述MR,获得越区覆盖比例。
该步骤S301-S305与上述步骤S201-S205的实现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306:判断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
若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达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则执行S307。
本实施例可以先执行S303-S305,再执行S306;也可以先执行S306,判定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达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后,再执行S303-S305,能够进一步提高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对所述目标小区进行PCI MOD3干扰处理的效率,并且简化了流程。
如果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达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PCI MOD3切换申请比例较大,则继续判断目标小区是否受到PCI MOD3干扰。
如果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没有达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PCI MOD3切换申请比例较小,目标小区干扰值为0。
通过在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之前,先判断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如果达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则继续判断目标小区是否受到PCI MOD3干扰;如果没有达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则确定目标小区不受PCI MOD3干扰,从而无需再根据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的效率。
S307: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
S308:根据所述PCI MOD3干扰值,对所述目标小区进行PCI MOD3干扰处理。
该步骤S307-S308与上述步骤S206-S207的实现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MOD3干扰处理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小区的邻区切换信息、信道质量指示CQI数据和测量报告MR;根据该邻区切换信息,获得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根据该CQI数据,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根据该MR,获得弱覆盖比例;根据上述MR,获得越区覆盖比例;判断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如果达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则根据获得的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没有达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确定目标小区PCI MOD3干扰值为0;根据上述PCI MOD3干扰值,处理PCI MOD3干扰。本实施例是根据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共同确定的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避免因受到弱覆盖、越区覆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地评估PCI MOD3干扰准确率低的问题,从而能够准确地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对目标小区进行PCI MOD3干扰处理,提高用户体验,并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的效率。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MOD3干扰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终端101。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获取目标小区的邻区切换信息、CQI数据和MR。
S402:根据所述邻区切换信息,获得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
S403:根据所述CQI数据,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
S404:根据所述MR,获得弱覆盖比例。
S405:根据所述MR,获得越区覆盖比例。
该步骤S401-S405与上述步骤S201-S205的实现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406:判断所述弱覆盖比例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
若所述弱覆盖比例不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则执行S407。
本实施例可以先执行S402-S403、S405,再执行S406;也可以先执行S406,判定弱覆盖比例不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后,再执行S402-S403、S405,能够进一步提高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对所述目标小区进行PCI MOD3干扰处理的效率,并且简化了流程。
如果弱覆盖比例不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说明目标小区受弱覆盖影响不严重,则继续判断目标小区是否受到PCI MOD3干扰。
如果弱覆盖比例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说明目标小区受弱覆盖影响严重,目标小区确定为弱覆盖问题,干扰值为0。
通过在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之前,先判断弱覆盖比例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如果不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则继续判断目标小区是否受到PCI MOD3干扰;如果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目标小区确定为弱覆盖问题,干扰值为0,从而无需再根据PCI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的效率。
S407: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
S408:根据所述PCI MOD3干扰值,对所述目标小区进行PCI MOD3干扰处理。
该步骤S407-S408与上述步骤S206-S207的实现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MOD3干扰处理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小区的邻区切换信息、信道质量指示CQI数据和测量报告MR;根据该邻区切换信息,获得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根据该CQI数据,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根据该MR,获得弱覆盖比例;根据上述MR,获得越区覆盖比例;判断弱覆盖比例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如果不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则根据获得的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如果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目标小区确定为弱覆盖问题,PCI MOD3干扰值为0;根据上述PCI MOD3干扰值,处理PCI MOD3干扰。本实施例是根据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共同确定的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避免因受到弱覆盖、越区覆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地评估PCI MOD3干扰准确率低的问题,从而能够准确地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对目标小区进行PCI MOD3干扰处理,提高用户体验,并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确定目标小区的PCIMOD3干扰值的效率。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的MOD3干扰处理方法,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OD3干扰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如图5所示,MOD3干扰处理装置50包括:获取模块501、第一获得模块502、第二获得模块503、第三获得模块504、第四获得模块505、确定模块506以及处理模块507。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目标小区的邻区切换信息、信道质量指示CQI数据和测量报告MR;
第一获得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邻区切换信息,获得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
第二获得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CQI数据,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
第三获得模块504,用于根据所述MR,获得弱覆盖比例;
第四获得模块505,用于根据所述MR,获得越区覆盖比例;
确定模块506,用于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
处理模块507,用于根据所述PCI MOD3干扰值,处理PCI MOD3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申请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OD3干扰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MOD3干扰处理装置60,在图5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一判断模块508以及第二判断模块509。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506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包括:
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对应的权重值,对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进行加权求和;
根据求和结果和所述弱覆盖比例,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得模块502根据所述邻区切换信息,获得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包括:
根据所述邻区切换信息中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尝试次数和所有邻区切换尝试次数的比例,获得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508,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506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值,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之前,
判断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
若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所述第二获得模块503根据所述CQI数据,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包括:
根据所述CQI数据中CQI小于预设CQI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上报的CQI采样点数量,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
可选地,所述第三获得模块504根据所述MR,获得弱覆盖比例,包括:
根据所述MR中RSRP小于预设RSRP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MR采样点数量的比值,获得弱覆盖比例: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509,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值,确定目标小区的PCIMOD3干扰之前,
判断所述弱覆盖比例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
若所述弱覆盖比例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比例阈值,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第四获得模块505根据所述MR,获得越区覆盖比例,包括:
根据所述MR中时间提前量TA大于预设TA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中所有MR采样点数量的比值,获得越区覆盖比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申请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OD3干扰处理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MOD3干扰处理设备70包括:处理器701以及存储器702;其中
存储器7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MOD3干扰处理方法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70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701集成在一起。
当存储器702独立设置时,该MOD3干扰处理设备还包括总线703,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702和处理器701。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所述的MOD3干扰处理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MOD3干扰处理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模块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PCI MOD3干扰处理方法的部分步骤。
应理解,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PCI MOD3干扰处理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电子设备或主控设备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PCI MOD3干扰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PCI MOD3干扰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MOD3干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小区的邻区切换信息、信道质量指示CQI数据和测量报告MR;
根据所述邻区切换信息,获得物理小区标识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
根据所述CQI数据,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
根据所述MR,获得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
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
根据所述PCIMOD3干扰值,对所述目标小区进行PCIMOD3干扰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CI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MOD3干扰值,包括:
根据所述PCI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对应的权重值,对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进行加权求和;
根据求和结果和所述弱覆盖比例,确定所述PCIMOD3干扰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其中,所述PCI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根据所述邻区切换信息中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尝试次数和所有邻区切换尝试次数的比值确定;
若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PCI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根据所述CQI数据中CQI小于预设CQI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上报的CQI采样点数量的比值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弱覆盖比例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其中,所述弱覆盖比例根据所述MR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小于预设RSRP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MR采样点数量的比值确定;
若所述弱覆盖比例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比例阈值,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MOD3干扰值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越区覆盖比例根据所述MR中TA大于预设TA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MR采样点数量的比值确定。
7.一种MOD3干扰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目标小区的邻区切换信息、CQI数据和MR;
根据所述邻区切换信息,获得PCI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
根据所述CQI数据,获得CQI质差采样点比例;
根据所述MR,获得弱覆盖比例和越区覆盖比例;
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
根据所述PCIMOD3干扰值,对所述目标小区进行PCIMOD3干扰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CI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MOD3干扰值,包括:
根据所述PCI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对应的权重值,对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进行加权求和;
根据求和结果和所述弱覆盖比例,确定所述PCIMOD3干扰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其中,所述PCI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根据所述邻区切换信息中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尝试次数和所有邻区切换尝试次数的比值确定;
若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比例阈值,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PCI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 MOD3干扰值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根据所述CQI数据中CQI小于预设CQI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上报的CQI采样点数量的比值确定。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还实现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弱覆盖比例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比例阈值,其中,所述弱覆盖比例根据所述MR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小于预设RSRP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MR采样点数量的比值确定;
若所述弱覆盖比例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比例阈值,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PCI MOD3相同的邻区切换比例、所述CQI质差采样点比例、所述弱覆盖比例和所述越区覆盖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PCIMOD3干扰值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越区覆盖比例根据所述MR中TA大于预设TA阈值的采样点数量与所有MR采样点数量的比值确定。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MOD3干扰处理方法。
CN201910909409.8A 2019-09-25 2019-09-25 Mod3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0649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9409.8A CN110649981B (zh) 2019-09-25 2019-09-25 Mod3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9409.8A CN110649981B (zh) 2019-09-25 2019-09-25 Mod3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9981A true CN110649981A (zh) 2020-01-03
CN110649981B CN110649981B (zh) 2021-08-17

Family

ID=68992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9409.8A Active CN110649981B (zh) 2019-09-25 2019-09-25 Mod3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4998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0005A (zh) * 2020-09-03 2020-12-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lte网络模三干扰的解决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47481A (zh) * 2021-09-03 2021-12-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健康状态的确定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71517A (zh) * 2021-11-16 2022-02-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过覆盖基站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94931A1 (en) * 2012-01-27 2013-08-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or methods for providing epdcch in a multiple carrier based and/or quasi-collated network
CN104244307A (zh) * 2014-09-18 2014-12-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异常事件上报、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及管理服务器
WO2015123204A1 (en) * 2014-02-14 2015-08-20 Zte Wistron Telecom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identification and reporting using pss/sss together with a discovery signal
CN105208580A (zh) * 2014-06-28 2015-12-30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Lte网络中物理层小区标识pci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5959976A (zh) * 2016-07-20 2016-09-21 张华� 基于测量报告的VoLTE分析方法
CN106211209A (zh) * 2016-06-27 2016-12-07 广东怡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同频小区相关系数获得pci总干扰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17186A (zh) * 2015-11-30 2017-06-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小区标识pci干扰自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46713A (zh) * 2017-07-10 2019-01-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覆盖优化措施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94931A1 (en) * 2012-01-27 2013-08-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or methods for providing epdcch in a multiple carrier based and/or quasi-collated network
WO2015123204A1 (en) * 2014-02-14 2015-08-20 Zte Wistron Telecom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identification and reporting using pss/sss together with a discovery signal
CN105208580A (zh) * 2014-06-28 2015-12-30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Lte网络中物理层小区标识pci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4244307A (zh) * 2014-09-18 2014-12-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异常事件上报、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及管理服务器
CN106817186A (zh) * 2015-11-30 2017-06-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小区标识pci干扰自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11209A (zh) * 2016-06-27 2016-12-07 广东怡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同频小区相关系数获得pci总干扰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59976A (zh) * 2016-07-20 2016-09-21 张华� 基于测量报告的VoLTE分析方法
CN109246713A (zh) * 2017-07-10 2019-01-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覆盖优化措施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詹强: "LTE模三干扰问题的分析与优化", 《信息通信》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0005A (zh) * 2020-09-03 2020-12-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lte网络模三干扰的解决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20005B (zh) * 2020-09-03 2022-08-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lte网络模三干扰的解决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47481A (zh) * 2021-09-03 2021-12-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健康状态的确定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47481B (zh) * 2021-09-03 2023-05-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健康状态的确定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71517A (zh) * 2021-11-16 2022-02-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过覆盖基站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1517B (zh) * 2021-11-16 2023-11-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过覆盖基站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9981B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9981B (zh) Mod3干扰处理方法及设备
US7848292B2 (en) Method of dynamically populating a neighbor lis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334490B2 (en) Overall network performance and/or overall quality of service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by assigning a physical cell identifier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radio cells
CN111654870B (zh) 调整小区覆盖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82351B (zh) 一种过远覆盖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69192B (zh) 小区弱覆盖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517007B2 (en)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based interferer classification of cellular network cells
CN103929775A (zh) 一种服务小区覆盖方向合理性检查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65415B (zh) 小区性能的评估方法及设备
CN110753361B (zh) 一种小区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0022563B (zh) 一种多载波同覆盖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8540299A (zh) 一种网络故障定位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071517B (zh) 一种过覆盖基站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76685A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98011B (zh) 小站间防干扰方法和装置
CN113382436B (zh) 小区间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923666A (zh) 一种过覆盖基站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63382B (zh) 一种导致重叠覆盖的问题源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133058A (zh)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334517B (zh) 通信网络的覆盖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47481B (zh) 网络健康状态的确定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33296B (zh) 基于波束的通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03323B (zh) 覆盖合理性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623572A (zh) 上行干扰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222879B (zh) 一种邻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